第一篇:爬坡过坎 新坐标在召唤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爬坡过坎 新坐标在召唤 专家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 人民日报 》(2014年03月06日 11 版)
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
直接向部门利益开刀
进一步简政放权,这是政府的自我革命
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是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举措。不断推出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显示出本届政府下定决心“自我革命”。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报告提出,进一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1/3。高培勇认为,减少专项转移支付这项改革直接向部门利益开刀,体现了中央深化改革的决心,体现了改革发展取向,符合时代要求。
“„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基层政府无法统筹使用,不能把钱用在„刀刃上‟办大事,影响了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高培勇认为,专项转移支付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专项转移在转移支付总量中的比重过大,违背了政策的初衷。
高培勇认为,“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要减少1/3,今后还要进一步减少”是一个很好的改革目标,但要防止在执行中出现走样,就是表面上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减少了,但实际上是通过合并同类项的方式得以减少的,用表面的变化掩盖了实质的固化。“比如某部门管着五项专项转移支付,现在要减少,他们合并一下,就把原来的都保留下来了。因此,减项目和减规模一定要齐抓共管。”
(本报记者 贺 勇 吴撼地)
进出口总额预期增长7.5%左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研究员张小济:
以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
让广袤大地成为对外开放的热土
张小济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目前已形成了不少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比如负面清单管理方式,至于哪些行业列在负面清单中,可以后续逐步减少。
从上海自贸试验区本身来讲,全国人大授权地方突破现有法律法规,试行市场准入开放,对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意义重大。但现在来看,市场准入开放又遭遇“边境后壁垒”,涉及更多相关法律法规。建议扩大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法律法规授权,提出市场准入障碍所涉及法律法规条款清单,由相关部门及时加以修订。
“中国已是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张小济说,发展服务贸易业,引进更多优势服务资源,可以促进国内服务业的竞争和整合,带动国内产业向微笑曲线两头延伸。目前我国的服务外包,虽然不少属于服务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但相对传统货物贸易,环境压力小很多,也应鼓励发展。
张小济表示,对外投资管理方式改革非常必要。原来,一般性境外投资项目要核准,说白了也是审批。企业对外投资先要做可行性研究。其实,可行不可行,企业自己非常清楚,再审批会浪费效率。实行备案制度后,企业“走出去”的自主性和灵活性更高。
(本报记者 王 珂)
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
增强内需的主引擎作用
从需求方面施策,从供给方面发力
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稳定经济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拉动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将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加到4576亿元,并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有利于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改善投资结构,补齐基本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的“短板”。
与此同时,报告提出促进信息消费。赵弘认为,这体现了我国经济政策的与时俱进。2013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2万亿元,同比增长28%。信息消费不仅成为拉动内需的新热点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也将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成为调结构的新亮点。
“信息消费将对居民工作、生活产生变革式影响。”赵弘说,目前个人信息消费领域,信息消费的新产品、新业态层出不穷,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快速发展。
赵弘指出,个人信息安全、金融支付安全、网络诈骗等信息违法犯罪现象也不断增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立法,建立信息消费市场的长效管理机制,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市场环境。”
(本报记者 余荣华)
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
华中师范大学减贫和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陆汉文: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
2013年我国减贫1650万人,今年减贫目标定为1000万人以上,是否有点保守?“这个目标符合扶贫开发工作规律。” 陆汉文指出,扶贫有个规律:扶贫标准确定之后,每年减贫规模会递减。2011年中央将扶贫标准从农民人均纯收入1196元上调到2300元,当年减贫规模高达4329万人,但2012年递减到2339万人,2013年降到1650万人。
“新目标既考虑到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目标任务的需要,也考虑到我国经济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等问题。”陆汉文认为,新目标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一方面,扶贫开发将进一步加力;同时,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扶贫开发方式,宏观层面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微观层面实行精准扶贫,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这将强力推动减贫工作更高效率地深入推进。”
报告明确,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重要方式。”陆汉文认为,下一步还要花更大的力气转移培训劳动力等,增强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加快增收脱贫。
(本报记者 顾仲阳)
“三个1亿人”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
“人的城镇化”最关键
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三个1亿人”的目标: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李铁认为,这一提法突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即人的城镇化,找准了未来工作的着力点,有助于提升城镇化质量。
李铁指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率快速提升到53.7%,但跨越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短板”。比如,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缓慢,部分城市存在棚户区、城中村等问题,城镇化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人口大跨度流动,加剧了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等。
“这些问题不解决,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一句空话。”李铁认为,让进城农民早日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当务之急是尽快将“三个1亿人”的目标细化,根据城市人口规模和综合承载力,合理设定任务指标,以早日形成“硬约束”。同时,还需做好配套政策,既要从财税、社保等方面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的分担机制,增强流入城市吸引人口定居的动力,也要从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着手,给中西部地区、中小城镇更多支持,让更多农民实现就地城镇化。
(本报记者 陈仁泽)
淘汰钢铁产能2700万吨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
落后产能必须强制刹车
真正做到压下来,决不再反弹
陈剑认为,报告关于节能减排的表述,有两点令人印象深刻,一是淘汰的落后产能量大,规定的指标任务高于以往。以钢铁为例,2012年全年淘汰钢铁为2015万吨,2013年只有1044万吨,而这次达到2700万吨。二是措施给力。包括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严控新上增量等等。
“淘汰落后产能之所以困难重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市场淘汰落后产能的能力较弱。淘汰落后产能必须理顺资源、环境、土地等要素的价格,使环境、资源等外部性成本能够进入企业的成本函数,使落后产能无利可图。”陈剑认为,之前相关政策在一些地方未见成效,一是市场有需求,在利益驱动下,顶风继续生产在所难免,二是相关部门整顿乏力,措施不够坚决。
“不能上面年年出禁令,下面年年能开工。”陈剑认为,淘汰落后产能,一是需要重新进行产业布局。通过重组提升企业的装备、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区域的布局调整和升级改造。二是进行节能减排专项治理。督促每个企业环境治理设施一定要上到位,实现在线监控。同时也应当对各级地方政府实行问责制,对执行不力者严厉问责。
(本报记者 吴月辉)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扩大到1000个
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
社会建设要举措更给力
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报告进一步提升政府对城镇居民和新农合参保(合)人员补助标准,由2008年的人均80元,升至今年320元,人民群众看病就医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曾益新指出,深化医改以来,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参保(合)人数在2011年底已经超过13亿,覆盖率几年来保持在95%以上。
曾益新认为,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上升至1000个,将全国半数以上县市纳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范围,体现了党和政府解决农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决心。
“报告关于人口计生政策,首先强调„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曾益新认为,当前,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压力不会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改变,决定了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对于报告提出的落实单独两孩政策,曾益新认为,稳妥有序实施该政策,应注意五方面事项。一是遵循基本程序,科学制定方案,依法启动实施。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三是做好再生育服务工作,简化审批程序。四是控制政策外生育特别是多孩生育。五是做好各地出生人口的动态监测和预警,确保生育水平不出现大的波动。
(本报记者 李晓宏)
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以上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理事长孟晓苏:
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保证公平分配,完善准入退出机制
“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看出,在政府加强对低收入甚至中低收入家庭解决住房困难的支持力度同时,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淡化以行政手段为主、一刀切式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思路也逐渐清晰。”孟晓苏认为,可以预见,今后楼市政策将会更加突出长效、稳定、注重实效的特点。
“我们曾忽视保障房建设,造成低收入者也只能进入市场购买商品房,他们不买房就得„蜗居‟,买房则变成„房奴‟。”孟晓苏说,在本届政府上任以来,特别是在去年10月政治局第十次学习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在过去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强调保障房开工、竣工数字的基础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公租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创新投融资机制和供给,提供长期稳定、成本适当的资金支持等,每一条都针对当前保障房建设管理遇到的核心问题,即资金来源、入住率和后续管理等。
孟晓苏认为,在我国,城市住房的30%左右作为保障房比较适宜。根据规划,我国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这是一个适宜的目标。
(本报记者 王 炜)
能源消耗强度降低3.9%以上
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齐建国:
用硬措施夺回绿水蓝天
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齐建国认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让人倍感振奋:一是态度坚决、前所未有;二是目标明确、指标具体,如提出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三是将改革与行政管理相结合,既强调短期措施的实施,也注重长效机制的建设。
齐建国认为,如果今年我国保持7.5%的GDP增速,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将放缓,在这种情况下,治理污染的关键不是能源消耗总量控制,而是清洁技术和清洁能源的利用。这是一种在动态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合理思路和办法。
“措施的力度更大。”他认为,在节能减排方面,报告提出了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等措施,如“提前1年完成淘汰落后钢铁、水泥产能等任务”,由原定的5年变为4年,时间表更为具体。
“提出了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治理为突破口,这是一种短期举措;提出资源产品价格改革,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等,这些则是长效机制建设。”齐建国认为,在向污染宣战方面,目前的制度和机制创新,做到了长短结合、主次分明。
(本报记者 潘少军)
第二篇:专家对数学新课标(2022版)解读新在哪里?
新课标,“新”在哪?——新课标(2022版)解读
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语文等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育人为本,依据“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时代新人培养要求,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初中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称“新课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逐步形成适应终身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使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
新课标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
1.明确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明确数学核心素养在初中阶段的主要表现为:抽象能力、运算能力、几何直观、空间观念、推理能力、数据观念、模型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2.更新义务教育学段划分。义务教育数学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为四个学段。其中,“六三”学制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4年级),第三学段(5-6年级),第四学段(7-9年级)。
3.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更新了课程内容,新增“学业要求”和“教学提示”,强调学科知识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注重数学知识与方法的层次性和多样性。
4.研制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依据数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形成学业质量标准,引导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为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提供依据。
5.注重内容核心素养关联。要求处理好核心素养与“四基”“四能”的关系,要整体把握内容与相应核心素养的关联,重视单元整体教学,强化情景设计,加强综合与实践,学科内外融合等。
6.增加学业考试规范要求。强调评价方式多元化,明确数学考试命题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和核心素养导向,强调命题规划及试题命制的标准化建设,建立数学试题监测与评估体系。
7.建构教研培训系统设计。强调区域教研应重视顶层设计,校本教研应建构常态化教研共同体,创新教研方式,教师培训应着眼新理念,强化整体性,突出关键点,注重实践性,采取多样化培训方式。
8.发挥教学评价导向作用。坚持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特别指出在教学评价时要基于核心素养转变评价方式,比如要从概念记忆转变到概念理解,要从几何证明转变到几何证明+代数证明,要从回答问题转变到提出问题等,均是要与对应的数学核心素养匹配。
小学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的修订情况,具体到小学阶段,变化的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明确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的内涵指向三个维度: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数学核心素养被表述为“三会”,即“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三会”在小学、初中、高中的主要表现如下图。
二、调整细化了学段的划分
义务教育九年的学习时间划分由原来的三个学段调整为四个学段,其中第一学段指1-2年级,第二学段指3-4年级,第三学段指5-6年级,第四学段指7-9年级。
三、结构化整合了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修订除将部分内容安排的学段做了调整外,如将“负数”“方程”“反比例”移到了初中,重点是对数学课程内容进行了结构化整合。如在“数与代数”知识领域,将“数的认识”与“数的运算”统整为“数与运算”,增加并单列了“数量关系”这一知识子领域并用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统整常见的数量关系;又如在“图形与几何”知识领域,将原来的四个知识子领域统整为两个知识子领域,即将“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统整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运动与位置”。通过知识结构化,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路径,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结构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四、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形成了教学评的闭环
课程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四要素。原来的课程标准缺乏对“学到什么程度”的具体规定,为此2022版课标专门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并作了描述,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除此之外,新课标通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细化评价与考试命题建议,增加教学、评价案例等方式增强了新课标的指导性;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加强了幼、小、初、高的学段衔接。
第三篇:“新怀化”,新在哪里——怀化社科专家黄贻修解读党代会报告特色
“新怀化”,新在哪里——怀化社科专家黄贻修解读党代会报告特色
市委书记李亿龙在怀化市第四次党代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本报记者独家采访了怀化市委党校副校长、管理学副教授、怀化十大优秀社科专家黄贻修。他认为报告呈现三大亮点:标题含义丰富;内容务实,目标富有挑战性;生态文明单独成章部署,全国少见,怀化历届党代会也是没有的。
“求真务实的好报告!”
“眼前一亮,令人振奋,真是求真务实的好报告!”这是黄贻修看完党代会报告后的第一印象。他认为,报告无论从主题到内容都有自己的特色,有很多新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深思,也说明市委领导意识是很超前的。
上届党代会报告标题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为全面建设小康怀化而努力奋斗”,而此届党代会报告标题为“科学跨越,再创辉煌,为建设文明幸福新怀化而努力奋斗”,显然“文明幸福的新怀化”提法更为惹眼。黄贻修表示,国家近来提出幸福指数概念,怀化这种提法既符合潮流又体现自身的特点。标题的两个词语也富有深意,“科学跨越”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再创辉煌”则体现继承与开拓。
回顾过去5 年工作,一系列成绩令人欢欣鼓舞,如GDP 维持每年高达 13% 的增长率,经济总量从334 亿增长到今年的800 亿,报告对未来5 年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也勾画得非常清晰,到2016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 亿元,年均增长12.5% 以上等等。
“报告内容更加务实,催人奋进。”黄贻修告诉记者,未来5 年,全国发展速度为7%,而我们是12.5%,这个目标要求必须是积极向上的,富有挑战性。他分析,从怀化的经济社会发展现有基础和来势来看,这个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是可以实现的。
从投资来讲,未来5 年正是怀化投资的黄金期,5 年固定资产投资4150 亿元,而“十一五”期间,怀化的固定资产投资只有1100多亿,说明投资动力很强;从内需方面来讲,怀化连续几年内需增长速度居全省前列,动力依然强劲;再加上第三驾马车外贸增长,特别是今年以来外贸增长速度很快,潜力巨大。
报告总的部署和章节安排也颇具匠心。让黄贻修感到惊讶的是,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独具体部署提了出来,这在历届党代会是没有的,在全国也是很少的。“这实际上与全国十二五规划相衔接的,提出了具体生态指标,到2016 年,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9%,活立木蓄积量保持在8000 万立方米以上,有超前性,也考虑怀化的自身情况。”黄贻修认为,怀化在周边、在全国,具有战略优势的是生态,它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保护地区之一。
“怀化的出路在山,怀化的文章要做好也在山。目前怀化工业发展主要还在山,靠农林产品深加工,例如泰格林纸、汇源果汁都与山有关系。”黄贻修给记者讲了个寓言故事:三个人走进森林遇见熊怎么办?甲就想他跑得最快,乙想自己也跑得不慢,至少比丙快,而丙却想自己会爬树。结果真的遇到了熊,逮到了乙,乙就纳闷:我后面有个丙,按道理应该被吃的是他啊!他说这次党代会将生态文明单独提出来部署,更大发挥和彰显怀化的优势,这让人眼前一亮,令人振奋。
更重要的是,通篇报告巧妙地契合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在其中进行布局安排,在产业、旅游、生态、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了部署,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图在未来的区域竞争和合作中赢得先机。
新怀化,“新”在哪里?
文明幸福新怀化、幸福指数、文化高地、鹤中洪芷一体化、稻种基地„„在党代会报告中,不乏这样的新提法、新词汇。
黄贻修笑言,实际上看党代会报告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的过程,如果你不仔细研读,就很难准确理解市委在调整结构、改善民生、促和谐方面的良苦用心,以及与时俱进的执政品格。
“报告里已讲得很清楚,要‘努力建设经济富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新怀化’。”黄贻修认为,这就是党代会对“新”定的调,其深刻内涵全在“经济富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十六字中,而进一步拓展开来,则是寻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四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缺一不可。或者说,在经济发展之外,更注重民众的幸福感,以及社会的公平公正。
无论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建设文化高地,无论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单独列章,还是明确要求提高“幸福指数”,都是“新怀化”的鲜活内容。黄贻修认为,这是市委领导审时度势提出的,回应了如今越发重视生活幸福感的民众的关切。
经济发展成果要让全民共享。经济总量从五年前的334 亿到今年的800 亿,使得怀化在加大民生投入方面更有底气,而此次拿出的民生大礼包,就是对提升民众幸福指数最好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