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石河子第二十中学校长朱乐平

时间:2019-05-14 04:02: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石河子第二十中学校长朱乐平》,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石河子第二十中学校长朱乐平》。

第一篇: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石河子第二十中学校长朱乐平

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在新课改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朱乐平

教职工同志们:

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上学期放假前,我已给大家吹了风,初步向大家介绍了有关高效课堂的一些知识,并下发了学习资料,要求利用假期认真学习。本学期就要开学了,我们经过一个假期的准备,决定从本学期开始,三——八年级全面实施“高效课堂”改革,彻底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真正实现新课改所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师和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学生的后续发展给力。

一、为什么要改?

我校原是一所兵团直属的企业学校,改革开放前有过辉煌的历史和骄人的成绩,单是分校就有三个。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随着运输市场的开放,企业逐渐走向没落,我们企业办的学校也跟着衰弱,学校从原来的四个变成了一个,从十二年制变成九年制,学校面貌越来越差,教师待遇和市上学校不能相提并论,且拖欠现象已成常态。于是,有能量的教师调走的调走,下海的下海,教师队伍极不稳定,教育教学质量开始下降,户籍学生逐年减少,生源质量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08年之前补充进来的教师大部分是公司内职工的子弟,受国民教育的不多,且教师队伍处在老龄化,结构不合理,全校70后则寥寥无几。05年,学校从企业剥离出来,交给市上管理,教师的待遇才和市上一样。但学校面貌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教师队伍和学生状况也没有什么改变。08年、09年连续两年政府加大对我校的投入,修建了教学楼和沥青操场,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08年、09年、10年连续三年招聘了解情况14位大学本科生,才改变了教师队伍的结构。学生中户籍生的比例在逐步增加,接近20%。总之,学校面貌和教师结构的改变,已使学校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再加上学校领导班子加大了管理力度,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有了动力。

虽然学校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纵观市区义务教育学校,我校仍然处在第三四梯队,在很多人眼里,我们就是一所十足的民工校。事实也正是这样,辖区内的户籍生不愿意来,区外的非户籍生别的学校又不愿意要,又只好到我们学校来。

二、怎样改?

怎样改变目前这种状况?比学校建设,我们不是人家的对手,我们是后来者,一下子不可能赶上。比校园文化建设,一小已名声在外,是我们地区的一面旗帜。要想彻底改变我们学校的状态,一条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通过彻底改变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利用高效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用质量改变学校目前的状态,成为赶超兄弟学校的抓手。

要使课堂高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一)什么是有效课堂?

涵义

第一,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其核心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有多少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效学习,取得了怎样的进步和发展,以及是否引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愿望。

第二,整合、协调地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基本内涵。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并不只是传统教学强调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全面、整合、协调、可持续的进步和发展,是注重全面教学目标的进步和发展。如果背离或片面地实现教学目标,那么教学就只能是无效或低效的。

第三,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通过合规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有魅力的教学获得的。教学是否有效,既要考察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性及其实现程度,也要看这种目标的实现是怎样取得的。合规律,即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进步、发展,不是通过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机械训练或挤占挪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和其它学科教学时间等损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取得的,而是从教学规律出发,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和策略实现的。有效果,主要是指通过教学给学生带来的进步和发展。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不仅要看教师的教学行为,更要看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有效益,即有效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有效果,而且要求教学效果或结果与教学目标相吻合,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教学有效率,主要是指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以较少的学习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学习收益。这里所说的学习收益包括学生学到的终身受用的知识、能力和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习投入不仅是指时间因素,还要看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脑力负担。要

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优化师生的教学行为,教学行为越有效,学生的学习投入就可能越少,效率越高。教学有魅力,是指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理体验,能吸引学生继续学习,自觉地去预习、复习或者拓展加深。

(二)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有哪些要求?

1、“课堂”含义的重新确定

新课程在课堂的定向上突出了以下4个方面:

(1)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以交往为媒介,以交往作为必不可少的手段的。只有在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中,学生获取的知识才是“内化”了的,增长的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养成的情感才是“真正切切”的。

(2)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上,不能把学生看成是无知无能的被动的受体,看成是只能接受教师指令的工具,而要把学生看成是有着独特的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他们有着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着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有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有着自己的成长情景。教师所要做的,不是从外部强制地灌输知识,让学生原封不动地“克隆”出这些知识,而是从内部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由内而外地引导学生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不是由知识走向学生,而是由学生走向知识。

(3)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韩愈为教师确立的职责和角色在他所处的农业经济时代是合理的,而对于知识更新速度日趋加快,信息日益纷繁多样的今天来说,都越来越不合时宜。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必备的素养,是时代发展对学生的期盼。不能完全把课堂当作知识的“交易所”。知识既是“名词”,更是“动词”,学生通过主动探究,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获取的知识,才是掌握最牢固的知识,才是最能有运用空间和价值的知识。

(4)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课堂情景是极为复杂的,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透视课堂,课堂实际上展现的是不同的场景(社会学的人际交往画面;文化学的成人文化与儿童文化相互沟通、整合的画面;心理学的师与生心理不断调适、冲突的画面)。课堂是动态存在、变动不居的。它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随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形,不断调

整自己的行为,根据自己对课堂的各种信息的把握,即时做出判断,采取得当的措施。要改变以千篇一律的教学行为、一统缰化的教学策略和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以学定教,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生命活力。

2、现有课堂存在的弊端

从以上对课堂的认识和理解出发,来审视当今的课堂,不难发现这样或那样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条化——突出表现在课堂教学中的唯教材、唯教参、唯教案。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当作金科玉律,把教参中的提示当作颠扑不破的真理,把预设的教案当作亦步亦趋的向导。课堂教学没有激情,没有创造,没有灵性,没有活力,有的只是平铺直叙、机械性的劳动,简单的重复活动,有的只是学生的应付与无奈。

(2)模式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具体行为的模式化。课堂教学结构依然沿袭半个世纪前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模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解新知、练习巩固、布置家庭作业),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没有根据课型、学科和学生年龄、年级的不同而不同,清一色地用一种刻板、僵化、一统的方式表现出来。课堂中具体的教学和管理行为长期以来凝为刻板的、单调的、不变的模式(端坐、不得插嘴、课前礼貌用语)。研究表明:一种行为如果久而久之只是用一种纯粹化了的形式表现出来,就逐渐只保留它的形式意义,而其实质性东西就会越来越远。

(3)单一化——突出表现为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和活动角色和单一化。教学目标上:对知识和能力“情有独钟”,对情感、意志、态度、价值观,对过程和方法没有足够重视,忽视了全面发展是教育追求的最终目的,人的心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整体,知、情、意、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教学组织形式上:自1865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引入班级上课制以后,我国中小学课堂上占据支配地位的几乎一直是“秧田式”几何图形课桌椅排列方式,不管是人多人少,是讲授还是讨论。在活动角色上:课堂上,只能看到、听到教师和少数学生的声音,缺乏大多数学生的真正的参与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主动性得不到充分体现,独立性得不到落实,创造性得不到培养。课堂异化为:教师如同钦差大臣,教材如同圣旨,学生如同俯首听命的臣民。

(4)静态化——一是课堂中无真正、有效的交往与互动。真正的互动与交往应该是平等展开的,真正有效的互动与交往应该能使师生双方都发生一定的正向变化。二是课堂上过分关注固定化的静态知识,极少涉及探究知识的方法,即重视结论性的或者说事实性的知识,而对程序性知识也就是那些引导学生如何去做的知识以及知识产生的过程涉及甚少,学生对不少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其之所在而不其所以来,更不知其所以去。”

3、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 自主学习

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1、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对学生的毕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手段,它是实现教育效率和效果的捷径。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指出“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一切良好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1)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享受教育成为一种需要,要求重视学习方法的知识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方式起了很大的变化,教师、教科书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加对教育也提出了特殊需要。

(2)终身教育和构建学习化社会的需要——终身教育意味着终身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意味着教育再也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教育圈子,再也不局限于制度化的学校教育。终身教育要求现行的学校教育能够培养有充分学习欲望和足够学习能力的学习人。“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

(3)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以往的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不仅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更养成了学生人格上的被动和依赖,使之在道德上的发展不完整,造成恶性循环。

2、自主学习的含义和特征

对自主学习虽然有多种说法,但其中还是有共同点的: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是自我驱动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主调节的,学习时间是自我计划的,学生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条件,能够对学习结果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和评价。——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主要都是自学的并能自主作出选择和控制,一般就认为其是充分自主的。其特征:①在教学条件下进行——不同于完全放任自流的自学;②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有自我意识、基本的知识基础、意志控制力;③对整个教学过程充满兴趣;④学生主动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⑤对整个学习认知过程作自我监控,并及时作出策略调整;⑥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度会有所不同。

3、自主学习的实施

(1)创建积极的课堂环境——积极的课堂环境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其主要条件为:舒适的物理环境,师生、生生彼此之间的积极的关系,学生能参与到学习中来,师生课堂中多一些合作,学生之间没有过度的课堂竞争,课堂纪律良好。

(2)使学生认同学习目标——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理性上对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结果评价等诸方面达成认同,否则学生的学习会难以持久。要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生活意义和个人意义,制定客观合理的教学目标,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当作一种目标。

(3)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自主。要变“先讲后学”为“先学后讲”。要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时,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的人。教师要学会做个好的“懒”教师。要设置疑难情境,引导学生去思考。要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4)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自主学习不是某一种具体学习方法的代名词,在实施中,要多种方法、策略综合运用。其主要方法有:尝试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反馈教学法、分层递进教学法、六步教学法。

(5)让学生参与评价学习结果并优化学习方法。(6)让学生参与课堂管理。

(7)注意处理好教学与自主的关系,自由与责任的关系,动态

把握自主学习进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应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学生应为其在自主学习之后得到的效果和收益负主要责任。自主学习既是学习的目标又是学习的手段。它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是长期积累的结果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自主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就是课程的内容目标得以不断实现的过程,并且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合作学习

课改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趣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当今中国,国家决策部门对合作学习给予了高度重视,“合作学习”被写进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1、合作学习的优势——在对传统学习方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不少研究者、决策者将学习方式变革的焦点集中在合作学习上。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了学生作为主体的共同参与,生生互动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

(2)促进学生人际交往——以“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取代了个人之间的竞争,削弱了由过度个人竞争带来“成功者”与“失败者”的落差,追求一种“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较高境界。

(3)保证全体学生发展——以标准参照评价作为教学评价的尺度,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促使小组全体成员积极投入,互动合作,共同发展。

(4)促进教师角色转变——在合作学习中师生有了合理的分工,即教师“导”、学生“演”。

2、合作学习的含义及要素

(1)含义:综观合作学习的研究,大致涉及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以小组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活动;第二,是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动活动;第三,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是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第四,以各个小组在达到目标过程中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第五,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概言之,合作学习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合作学习不仅关注学术性目标,而且高度重视合作技能目标。采用班级授课与小组活动相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兼顾教学的个体性和集体性,把个体化与人际互动有机地配合在一起。合作学习小组为异质小组,由性别、学业成绩、能力倾向、民族等方面不同的成员构成,具有内在的互补性。小组通常由4人组成,一名为优等生,一名为差生,二名是中等生,各小组总体水平要求基本一致,每个小组都应是全班缩影或截面。合作学习视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促进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涉及教师单向、师生双向、师生与生生多向、师生互为成员四种互动类型,是多种互动过程的统一体。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境界和“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评价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合作学习将“合作性”情境视为最重要的一种,将合作、竞争和个人单干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和利用,是对传统教学的单一“竞争”情境的一大变革。合作学习中教师主要是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师生之间变“权威——服从”关系而为“指导——参与”的关系。

(2)合作的基本要素

——混合编组:保证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使小组活动中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和输出,激发出更多的观点,使全组形成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混合编组时应考虑学生的成就、能力、性别、兴趣及家庭背景等。

——积极互赖:每个成员都要意识到自己与组内同伴是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的关系,每个人都要对组内其他同伴负责。

——个人责任:小组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任务,小组的

成功取决于所有组员个人的学习。要明确活动规则,确定每个组员的责任,以避免“责任扩散”,而使小组嬗变为学生逃避学习责任和行为的“避风港”。

——社交技能:学习小组解体或不能顺利开展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小组成员不会合作,缺乏合作的社交技能。好的社交技能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组内有效学习、与亲朋的和睦相处、对未来事业的成功都至关重要。

——小组自评:合作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小组成员共同活动的情况,以帮助小组成员学会怎样更好地合作。

具备以上五个基本要素的小组学习才是真正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以此为原则,主动创造自己的合作学习方法。

3、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群体动力理论(所有的人聚集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工作时,靠的是相互团结的力量);教学工学理论(影响课堂学习质量及社会心理气氛的因素主要是任务结构、奖励结构、权威结构);选择理论(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认知理论(认识发展理论、精制理论);动机理论(研究学生活动的奖励或目标结构:合作性结构、竞争性结构、个体性结构);社会凝聚力结构(合作学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以社会凝聚力为媒介)。

4、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1)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

——小组游戏竞赛法:小组4-5人组成,4个教学环节(教师全班授课、小组学习、教学比赛、成绩评定)。

——小组分割计分法:由小测验代替教学竞赛。学生的测验得分用来与他们自己以往测验的平均分相比,根据学生们达到或超过自己先前成绩的程度来计分(也叫提高分计分体制)。

——小组辅导个别化:通过测验,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每组四人。各小组以自己的速度学习不同的单元。教师与那些需要额外辅导的小组在一起。

——吉格索法,也叫“花锯式合作”或“切块拼接法”。每小组中不同学生学习不同部分内容,再让各小组学习同一内容的学生组成新的小组展开讨论,再让各自回到原来小组中将所学交给他们的小组成员。

——小组调查法:学习任务被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小组领取一块

再切成若干个人任务,落实在组员身上,在组内开展讨论、研究,通过分析、综合,推导出适当的结论,形成小组报告,在全班交流。

——共学式:组员共同学习某一任务,小组只上交一份作业单,以组为单位记分。

——小组教学法:小组成员围绕某一课题共同探索解决方略,力求达成一致的结论或选择最佳方案。

——FCL模式:教师选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动分成小组,各组学生从该主题中选出一个子题,展开研究,经过一段时间再聚在一起将所学传达给其他各组同学。

(2)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

——异质合作小组的构建:异质,4-8人组成,课前完成分组,不同学科小组人员不同。要确保组间同质,以利组间公平竞争与评价。

——班级授课:为合作学习的准备,主要为复习回顾、新课导入、学习目标明确、合作技巧的陈述、学习小组任务的分配等。

——小组及个学习任务的确定:对每个小组内各成员都要明确分工,每个学生都要明确自己在小组内的任务。

——小组合作交流,互教互学:合作不同于共学,组内要有实质性合作与交流。

——小组成果评价:要重视对学习小组成果的评价,特别关注个体对小组学习成果的贡献以及与这一小组成果评价的关系。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近年来涌现的教育新名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理论框架逐步搭起,实践探索刚刚开始,困惑颇多。

1、探究学习的界定

(1)探究学习的含义——“探究”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活动,是逐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究学习”即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的学习过程和活动,也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发现问题,以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解决问题和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活动。它是一种学习方式。其要义是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索的过程;它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模式,以类似科学探究的程序和方式作为支撑。

(2)探究学习的特征 ——综合性与开放性:现实中实际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涉及面相当广泛。

——主动性与自主性: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从以前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发现学习。

——探究性与创造性:在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类似科学研究的过程,对未知结论层层探索。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有知识的积累,更有创造性的发挥。

——实践性与过程性:学习是以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的,在做中学、学中做,在实践中感知、体验。探究学习注重学习过程,尽可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知识发现、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从中感受到探究的魅力所在。

——互动性与灵活性:学习中主体与客体互动,师生、生生互动。师生可以根探究的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探究方式。

——层次性与超越性:学生参与探究学习是有层次差异和类型区别的,在专题目标定位上可以有侧重。在探究中要发挥超越性一面,让学生大胆地怀疑、猜测,从而创造性地学习,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2、探究学习的理念与目标定位(1)探究学习的理念:

——以学生为本:摒弃学科本位论,让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自主选题,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关注每一位学生:探究学习是植根于儿童的本性、尊重每一位学生个性的独特性的,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一颗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一方面关注学生人格发展,一方面关注学生情感发展。

——关注合作和创造:探究学习把合作和交流摆在一个显著的地位上,强调在合作中师生、生生思想火花碰撞,激发创造灵感。

——关注知识的建构:探究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与建构主义学习理念是一致的。

(2)探究学习的目标定位

——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探究学习强调的是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索活动,从中获得亲身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获取知识的兴趣,激发探索创新的动机。

——培养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探究学习因其自身的开放性,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非学校所能满足,因而像图书馆、网络、实地考察,都是学习内容的来源。这就需要学生进行资料和信息的收集,并能对其很好地进行整理。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探究学习提供了一个人际交往和合作的舞台。

——提高科学素养:个体的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道德都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和培养。

——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探究学习中,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社会问题,这使得学生在活动中提高了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从社会实践中了解了科学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的价值,从而学会了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学会思考人类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3、探究学习的实施

(1)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

——问题阶段:主要包括提出问题和确定选题。要注意问题的合适性并提供探究的基本步骤和知识。

——计划阶段:主要任务是分组和计划 ——研究阶段:实施研究和探索。

——解释阶段:学生在前一段实证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和推理,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对其中的因果关系形成自己的解释。

——反思阶段:先是探究小组内自我反思,再是小组间的交流和共同反思。

(2)探究学习实施的指导策略。

——问题阶段:教师对学生现有发展状况心中有数,创造民主、自由、创新的学习氛围,善于激励学生“提出问题”,指导学生确定选题。

——计划阶段:对课题组的配置进行指导,对计划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做出合理的评估,适时提出修改意见。

——研究阶段:教师以帮助者和指导者的姿态出现,提供必备的资源,讲解基本的科研方法,注意学生探究情况的反馈,并及时作出调整,协调整个班级的探究学习活动。

——解释阶段:提供资料分类、分级技术和资料整理方法的知识,指导学生成果展示和研究报告的撰写。

——反思阶段:将反思直接指向“过程本身”,营造融洽而富有批判意识的氛围,引导学生对探究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进行反思,在心理素质上要给予关注。

4、探究学习的评价

探究学习的评价贯穿整个探究学习过程,渗透于探究学习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是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确保学习质量的主要机制。

(1)探究学习评价的特点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者可以是教师或是教师小组,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可以是家长,也可以是探究学习中相关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等等。

——评价对象的多元化:不局限于学习结果,其内容丰富而多样,如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体验,学生对学习和研究方法、技能的掌握情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的学习结果等。

——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的个人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的口头报告、活动、展示的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强调以学生自评为主、他评为辅,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重视激励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2)探究评价的实施

——评价要贯穿于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评价要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学习目标的一般情况,又要关注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特别收获,顾及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到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及进步的幅度。

——评价方案的多样化:评价方案可以是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个人或小组提出,也可以在师生民主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适合的评价方案:一是教育鉴赏与教育评价方案,强调应揭示学生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和对教育动态结果的把握;二是档案袋评价方案,让学生自将自己主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发展情况其中主要包括:观察所得的信息、作业实绩的标本和考试信息群;三是苏格拉底式研讨评价方案,针对探究学习中学生的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部分进行的评判。

——评价结果表述的多样化:教师可以用激励性评语、特长认定和等级证书等表述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作用。

4、目前有效课堂改革很有成效和影响的学校有哪些?(1)山东茌平县杜郎口中学

杜郎口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是茌平县最东部的边远乡镇中学,其所在地的杜郎口镇,东与德州齐河县毗邻,现有教职工105人,学生1260人,20个教学班。几年来杜郎口中学迅速由教育教学双差校,一跃成为茌平县初中教育的“东方明珠”,连年被评为市县“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聊城市把杜郎口中学树为初中教学改革的样板校,省教科所先后四次来校调研,省教育学院,聊城大学多次来进行交流。现已接待市内外参观人员15000人,被省教科所称为农村教学改革的先进典型。经过近8年的艰苦探索,终于成型了“三三六”自杜郎口教学模式。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即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前“三”为该模式的三个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所谓立体式就是:教学目标、任务是新课程要求的三维立体式,将学习任务分配给每个同学、每个小组来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发挥每个小组的集体智慧,展示模块就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思考与交流;所谓大容量就是:以教材为基础,拓展、演绎、提升,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形式展现,辩论、小品、课本剧、诗歌、快板、歌曲、绘画等等;所谓快节奏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紧扣学习目标和任务、通过周密安排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后“三”为自主学习: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预习模块主要任务是: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学习目标。其基本过程是,学生根据自学后对文本的把握,教师根据对课程标准的把握,通过师生共同讨论,预设学习目标。然后,学生在通过自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等形式初步达成预设的目标,并对自己找出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为展示课做准备。有了这样充分的预习课,展示课上学生的表现就不足为奇了。展示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本阶段的基本形式一般为: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回顾预习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

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根据学习进程,不断生成新的学习目标。

反馈模块的主要任务是对前面的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归性的检测,本环节尤其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落实情况,能否达到三维目标。这一环节主要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六”,即展示模块“六大环节”,分别是: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预习交流,明确目标的环节,可以通过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分组合作,即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展现提升,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达标测评,教师以试卷或纸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

预习、展示、反馈三大模块贯穿在一起,就构成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与我们通常的理解不同的是,其课堂教学预习、展示反馈模块都是占用正式课时的,有时是一节课,有时是两节,也可能是十几分钟,具体时间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而定,但这些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这些模块的教学组织形式都主要以小组活动和学生自学为主,都是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是同时开放的,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里同时用心灵用生命讲述课堂的故事、讲述成长的故事。24个班的课堂形式多种多样,甚至五花八门,“台上”学生或表演、或辩论、或歌唱、或讲解、或朗诵,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多种形式交相辉映;“台下”学生或蹲、或站、或座、或跪,地上、课桌上、板凳上挤成一团,聚精会神、津津有味。课堂的气氛热烈而不失和谐,杜郎口的课堂发言几乎不用举手,学生站起来就说,说完自己坐下另一个接着说,但是由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常常会遇到两个人甚至几个人同时站起来发言的时候,这时老师也不调解,学生同时说上一句半句的,就会有人让出来。这样的课堂:没有老师的呵斥、没有老师的监督,没有老

师的“谆谆教导”,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老师混杂于学生中间,常常很难辨认。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

(2)江苏洋思中学

洋思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学校,学生水平与基础较差。然而凡是在洋思经过三年自学训练的学生,学业水平提高很快,平均每年80%学生升入省级重点高中,其中包括一部分中、差生。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着眼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切实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无效、低效的状况,实现了课堂的有效、高效,已在全国基础教育界普遍推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搞形式主义,而是在教师有效引导下的自主学习。也就是老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提出自学要求、进行学前指导后,让学生带着思考题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完成检测性练习。

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自学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先学后出现的共性的、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的学习,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提高,由实践上升到理论。

当堂训练,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点难点的理解,由理论再回到实践。

比如数学课上,先引导学生看例题、找规律,再让学生举一反三,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归纳、提高,有特殊上升到一般,最后让学生当堂完成作业。

复习课上,更有利于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可一课时一个循环,或一个单元、一个章节一个循环。如复习某单元,可这样操作:第一课时,基础知识调查;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更正训练中的共性问题,同时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第三课时,针对问题综合训练,这就是所谓的“先考后教”,这种方法对毕业班的复习更有效。

试卷评讲课上,老师根据阅卷时的统计、分析,引导学生解决共性的错误,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最后针对共性的问题用类似题目进行巩固,至于个别问题则让同桌、前后讨论解决,特差学生的问题

个别辅导,切忌从第一条讲到最后一条或放连环炮似的报答案,这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

总之,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时,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灵活地进行。有时可集中学、集中教、最后练,有时可分散学、分散教、分散练,有时可学一点、教一点、练一点。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看似简单的8个字,实际上蕴含的教学理念是——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引导学生学。我们认为,只有课堂真正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教导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以学定教。课上老师该教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教学生不会的。如何知道学生会与不会呢?这就必须先让学生学,学情决定教情,只有先让学生学了,教师才能发现学生哪些会,哪些不会,从而根据学情确定教的内容,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真正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教导学。让学生先学,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教呢?我以为,教师的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而是依据学生自学中存在的思维问题所进行的“导”。事实上,这种“导”不仅表现在“先学”后的导,还表现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1.“先学”环节。“先学”之前教师要讲一两句,准确地、明确地揭示学习的目标,还要指导学生自学,使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让学生很快地通过引桥,上了自学的高速公路。在“先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高效地完成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给他们“指南针”,但不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行间巡视、质疑问难、个别询问、板演、讨论等形式进行调查,彻底地暴露学生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分析:是倾向性还是个别性的问题,是旧知回生还是新知识方面的问题,把与新知有联系的、倾向性问题进行梳理、归类,为“后教”作好准备。这实际上是教师在修改教案,是“第二次备课”。

2.“后教”环节。这个环节,要做到三个明确: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共性的内容,学生会的一律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即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或错、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教师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 的要补充。

(3)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引导学生找出规律,上升到理论,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还要提醒学生预防运用时可能出现的错误,这样就从理论到实践架起一座桥梁。

3.“当堂训练”环节。要保证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让学生能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刚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训练的形式像竞赛、考试那样让学生独立、快节奏地完成,教师不做辅导,学生不得抄袭。这样的课堂作业犹如“实弹演习”,好比战场上的高强度的综合训练,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如拓宽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磨练学生的意志,增强竞争意识、独立意识,培养雷厉风行的作风、严谨的态度等等)减轻学生课外过重负担必不可少的,这样能够及时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要尽可能及时批改,快速准确地反馈信息。

三、我们二十中怎么改?

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坚决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此,我们制定出“二十中课改方案”,后面会做专门讲解。

参加新课改的年级从三年级到八年级,一二年和九年级暂时不参加。三——八年级教师全员参加。

同志们,义务阶段的新课改从2001年就开始了,十年过去了,回头看看我们走过的路,依旧是穿新鞋走老路,依旧是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考你练,以教师为中心的老一套。我们生源质量不高,家庭学习环境不好,我们又处在市区的第三四集团,我们还怕什么?不改,永远是这样,甚至会越来越差;改了,如果不成功,大不了还是这样,但,如果我们真心实意去改,扎扎实实去改,我们一定会有进步的,我们一定会在市区有一席之地的。

第二篇:观朱乐平课堂报告会有感

观朱乐平教授课堂报告会有感 三河口三年级数学组

杨焕云

上周六,全国特级教师朱乐平来到我们临沂一小执教了两节观摩课,朱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博大的数学教学情怀在六楼礼堂光彩绽放,我有幸全程观摩学习,受益匪浅。

朱老师的课,平实自然而又有味道,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朱老师利用“请你用1、2两个数字写出算式”这一数学味很浓的例子,自然而然的把1除以2这个没有学过的数学式子摆在大家面前,引发学生思考,这个纯数学味道的引入令人耳目一新、啧啧称道!

朱老师的课在细节上见功夫。在引导学生读分数时,朱老师在课件当中利用一个向上的箭头引导学生从分母向上读起,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蕴含着朱老师辛勤的付出,从课后解读我们知道:这个地方是朱老师从很多孩子的读法错误中提炼出来的,由此可见朱老师一丝不苟教学研究精神!这正是备好学生了解学情的具体体现。在引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一之后,朱老师分别教孩子们用手去摸一摸这几个分数表示的大小,让直观感受几分之一在整体中占有的大小,为下一步比较分数的大小做好了充足的铺垫,也为下一步引导孩子计算分数加减提供了充足的基础。这最后的计算环节,利用学生的本节所学衍生出更多的加减乘除的知识,堪称高效课堂的典范!

朱老师的数学课堂在安静之中蕴含丰厚的底蕴。在课后的解读之中,我们了解到,圆的认识这一节课,朱老师不断上课不断摸索,积累各家之长,不断在专业杂志上发表有关圆的文章,真正做到了“精益求精”。在不断探索、充实之下,朱老师的课堂饱满而富有张力,处处散发着数学的魅力。在这一节课中,朱老师引导孩子紧紧围绕定点和距离展开探索,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表达,在表达中推理,进而引出圆的定义!虽是概念课,但却一点不枯燥,处处彰显数学的魅力,诠释着数学学习的意义!

朱老师的课,把学生的充分思考放在首位,给孩子留出来足够的安静思考的时间,“停顿、安静、读一读”是朱老师课堂中鲜明的元素,学生的学习在有深度的思考之中、在颇具挑战性的探索中不断前行!

朱老师的课堂魅力无穷,值得我们慢慢品味!

第三篇:创新的理念、智慧的课堂(听朱乐平讲座有感)

创新的理念、智慧的课堂 ——听朱乐平讲座之体会

长兴县第二实验小学 俞静丽

有幸聆听了朱乐平老师有见地、有特色的专题报告——从“圆的认识”看图形与集合教学,收获颇丰。在报告中朱老师提出的五个观点,很值得我们数学老师去深思和努力地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行为中。观点一:几何内容体系严密,逻辑性强,教师备课时要特别注意本体性知识的回顾与学习,否则容易出科学性的错误。观点二: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由于解决问题的思路表达的困难,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到的几何体相差较大,因此要十分重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起点。观点三: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观点四: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为了突破空间观念的培养,在新课教学时,“过程”特别重要,因此不要在一节课中求全。观点五:要精心呵护“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新设计,积极倡导同课异构的研究思路。这五个观点句句中肯,专家的深刻分析概括给我们指明了前路,点出了我们图形与几何教学中忽视或平常不在意的各方面以及我们需要重视的方面,很值得学习。下面就简单谈谈我体会最深的几个方 面。

一、取舍结合

圆的认识》一课是小学数学课堂中的经典之一,很多老师演绎过许多精彩,自己也曾几次执教过本节课。这次有幸聆听浙江省特级教师朱乐平老师的倾情演绎,着实让我们眼前一亮,同时也给我们强烈的思考。《圆的认识》一课竟然可 以这样上。

一直以来,自己在执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总是不会先去了解学生已经对圆有多少了解,而且西瓜芝麻一把抓,觉得这也不能丢,那也不能掉,要教圆的各部分名称,直径和半径的关系要讲清楚。而用圆规画圆步骤更要详细讲,这样下来学生本已知道的知识又重复讲时间浪费很多,效果并不好。结果连圆的真正 定义都不清楚。

朱老师在报告中指出,现在大部分教师能关注到学生的学习起点,但凭感觉的多,真正去做调查的少。别人做的调查也没有充分的关注,总觉得不适合自己的班级,这样就不能实实在在地去了解学生的起点。他上公开课《圆的认识》之前,就对学生进行了前测,然后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这是“取”)在充分掌握学生的起点的基础上,舍掉了形式化的概念,(这是“舍”)让每个学生 1 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去观察、思考、想象,去经历探究的流程,在探究中学生也自然而然掌握了概念。圆的特点拿我们教师来表达清楚都十分困难,可学生在朱 老师引领下,最终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了圆的特点。就是朱老师的取舍结合,学生得到更多。

二、幽默横生

在《圆的认识》一课中,朱乐平教师先在纸上画了一张“脸”,并告诉学生:这是朱老师的脸,老师的脸显然不是圆圆的。老师如果要想整容成圆形的脸,你能不能画一个图,告诉医生应该怎样进行整容?学生兴趣盎然,拿起圆规纷纷设计整容方案:有的学生以鼻尖到耳朵的长度为圆规两脚之间的长度,这样就要去掉一部分使得外面一圈到鼻尖的长度相等;有的学生以鼻尖到头顶的长度为圆规两脚之间的长度,这样要增加一部分使得外面一圈到鼻尖的长度相等。课堂妙趣横生,在课后调查中,学生都认为本节课最有趣的环节是“整容”。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让学生进一步感知了圆的特征,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愿望。也许,这 一教学片断会给学生留下终身难忘的记忆。

朱乐平老师的课堂总是笑声阵阵,情意融融,学生们在有趣的过程中感知数学的本质。在朱乐平老师的课上,数学不再是呆板的枯燥的数字与图形,那分明是一道七色彩虹,那分明是一曲美妙的乐章。生活是七彩的,课堂也应该是七彩的,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学生会喜欢教师,喜欢数学课,也许就从这节课开始 爱上了数学。

三、独辟蹊径

听朱乐平老师的课,时常让人感觉他的教学是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那么,他的教学设计独辟蹊径的背后是什么?是他对数学的深度思考,是对展现数学知识本质的追求,是他扬弃传统、不断创新的体现。《圆的认识》一课,教学圆的认识时,一般是让学生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掌握圆的半径与直径之间的关系,圆的半径和直径有无数条,圆是轴对称图形”等知识。但在朱乐平老师看来这一些“特征”并不完全是圆的本质属性。圆的本质属性是:在平面内,到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叫做圆。学生学习“圆的认识”就是要理解圆的本质属性。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他设计了包括“画圆”、“剪圆”、“整容” 在内的多个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圆的本质属性。

教学中,朱乐平老师总是以他独特的视角、多样的方法展现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听朱乐平老师的课,就会引发我们对教学的反思,引发对数学是什么的思考。通过他的课堂,似乎在我们面前打开了另一扇窗口,看到那里还有一片我们 不曾发现的广阔的天空,需要我们去解读,需要我们去创造。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听了朱乐平老师的讲座,让我对于如何做老师,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联想到自己教学一年的点点滴滴,学生的表现,以便站在更高的理论上去剖析自己的课堂,自己的育人方式,得课堂者得天下,如果能在孩子在课堂上快乐得学习知识,又能教导孩子做人的方式,那是最大的成 功了。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先传道,再授业。

二〇〇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第四篇: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_____席海彦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

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报告单位:石河子第二十中学 报

告人:席海彦

报告时间:2013年6月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学校,学校从2011年3月开始实行课堂教学改革,至今已有两年半时间,现将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情况报告如下:

2011年初,为改变传统课堂中教师占绝对角色,学生居于从属地位,高耗低效,负担重,忽视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等诸多问题。我校通过认真学习、考察、研究、探讨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和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以实现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益的“双高效”,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始实行学习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教学模式。

一、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为了使我校抓住新疆跨跃式发展和石河子市均衡发展的历史机遇,实现二十中的可持续发展,坚定不移走高效课堂改革之路。同时,为切实解决传统课堂的低效和无效,大力推进二十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强化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挖掘学生的资源,解放学生,人人参与,个个精彩,使学生真正得到发展,全面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

二、任务目标

1、推广“自学--展示—检测反馈”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此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三个环节:“自学(15分钟)----展示(20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分钟)----检测反馈(10分钟)”即“15+20+10”。从时间上划分即为:“15分钟(学生自学、互学)+20分钟(展示,自主探究)+10分钟(达标测评);从师生角色的分工上看:教师用课堂前35分钟的时间“放手”发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展示预习内容。展示环节分为:说、写、板演等,此环节是解决学生学习内驱动的最佳方式,杜绝伪学习的现象;10分钟的反馈是对展示环节中出现问题的追问、追踪、归纳、拓展、提升,类似当堂达标测评。

2、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总抓手,让学生会思考,归纳和提升,会表达学习成果,通过学生课下“自学、协作、互助”,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把高效课堂进一步推进到学生的高效学习,以此解决教书与育人的矛盾,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矛盾,素质教育和升学的矛盾,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的矛盾。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依据学生学习和基础等综合能力平均划分学习小组,根据班额大小,一般6-8人为一组,由优、中、差三类学生组成。每2个小组结成对口单位,并且组员与组员之间根据学习能力和基础两两结成学习对子。小组内由小组长管理,这是高效课堂的基本学习组织。

(初步阶段具体操作:①展示阶段,各组选派1人为主陈述人,陈述本组的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中,教师鼓励组与组的对抗,在组与组的对抗中生成评价。锻炼学生“说”的能力,设置各类活动激励学生展示的欲望。教师适时鼓励,创设安全课堂。②反馈阶段,也通过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小组完成,利用小组对子之间进行一对一的测评模式,实现对组员的评价。③预习阶段,通过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组员之间之间合作学习,即所谓的自学,协作和互助。)班级中成立的学习小组,固定人员,做到“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差结合。考试时既看组与组平均分,又看对子之间的平均分,有效缩小好差学生之间的差距,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

3、转变教师课堂观念,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操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生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把学习的主动权力还给学生,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能让学生学会的教师就是好教师。杜郎口和昌乐二中的课改证明,面对学生课堂灼灼逼人的架势,仅凭现有的知识无法应付这样的课堂,教师必定会主动发展自己,来确保课堂的生存。高效课堂主张利用师生共同资源达到师生相长,教师上课也是“上学”,课堂上课教师不是给水,而是帮助学生寻找水源,考验教师的引导、学法指导和点拨功夫,以及课堂的组织能力。教师的专业发展最主要的是转变课堂观念,而非专业知识。

三、工作措施

实行高效课堂模式的改革,我校重点抓好四项活动,五项制度。四项活动:

1、组织教师参观、学习、培训,转变教师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

2、组织教研组、学科组编制导学案活动;

3、组建课堂学习小组活动;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4、培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五项制度:

1、制定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工作和培训制度;

2、完善学校各项监督机制;

3、强化教师集体备课制度;

4、更新课堂评价标准;

5、修订教师考核和绩效工资落实制度,与课改紧密结合。

四、实施步骤

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即宣传学习阶段、全面实施阶段、总结创新阶段。各阶段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阶段:全面开展阶段(2011年3月1日—2011年3月30日)本阶段主要目标为:

一、做好教师们理念转变工作,让全体教师认识到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且能积极投入到课改实践当中去。

二、通过各种方式让教师们掌握相关的理论,理解“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适应“高效课堂”课型的基本教学模式,并能在自己的课堂中付诸于实践。

三、让学生逐步适应这种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的主动性。

1、成立领导组织机构,制定《高效课堂课改方案》,为本次新课改实施打下良好基础。

2、宣传发动,组织二十中教师集体观摩杜郎口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展示录像课,并且聘请专家亲临我校指导、讲座点评。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召开全体教师研讨会,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教改氛围。

3、编印并下发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相关资料,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写出心得体会。

4、第一阶段重点放在小学3—6年级和7、8年级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校领导包班听课,及时反馈和总结。

5、要求每一位教师及时总结反思学习经验,提出相关问题。第二阶段:熟练应用阶段(2011年4月—2012年4月)本阶段的大体目标为: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在总结前一阶段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各种制度要求,各学科初步形成“自学——展示—检测反馈”的高效教学模式,全体教师对此种教学模式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能熟练地在教学中加以运用。由对重视研究教法彻底转到重视研究学生的学法,驾驭课堂的能力明显增强,能灵活处理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大部分的老师做到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展开教学。学生逐渐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高效,发言积极,学习兴趣浓厚,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1、做好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工作,大胆实践和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在预习课上小组合作交流的指导,深入研究指导学生预习的有效方法,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学校制定本阶段具体实施方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评价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细则将有利于激发教师积极投入到研究中,对在工作中积极,做出优秀成绩的教师予以相应奖励。

3、积极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要通过组织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课堂教学比赛、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班、校本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运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成果,不断深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使广大教师尽快掌握此教学方法,准确高效地指导学生自学,信心十足的进行展示,精练高效地进行反馈矫正,保证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

4、抓好检查落实,全面提高质量。教务处在学校领导下全面抓好对全体教师教学过程的检查、督促工作,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要切实保证每节课的教学效率,防止课堂出现失控现象。

教务处和教研室要加大对各备课组的检查和指导力度,通过抓集体备课活动来提高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和学法的研究,在备课研讨中要重视学法的研讨,要多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要多方面、多角度预设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办法,以此提高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指导能力。防止在课堂上因教师对教材重难点把握不准,学生的学习思考浮于表面,学习不深入,甚至出现错误等现象。

5、通过下发学习资料、举办专项讲座、学科论坛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6、通过听评课初步确定各学科课改带头人,并对其重点培养。

7、全体教师要创造性的做好对学生学习激励和表扬工作,要通过各种方式对表现优秀的个人和小组进行表彰奖励。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8、加强对教师全程跟踪听评课指导活动,教务处和教研室在进行听课安排时,对每一位教师的课要从展示、反馈、预习三个环节进行全程听课。

第三阶段:总结创新阶段(2012年5月-7月)

本阶段大体工作目标为:教师已积累“高效课堂”的做法,各科教学模式定型。老师和学生都能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部分老师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意识进一步增强,教学质量有明显的提高。

1、总结经验。及时总结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经验,以专题讲座、研讨会等形式予以交流推广,供教师学习借鉴,发挥骨干教师示范带头作用,促进全体教师共同提高。

2、开拓创新。在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教改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措施,深入开展研究。

3、奖励先进。学校召开阶段性成果表彰会,对教改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年级组、优秀班级、备课组和教师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四阶段:转型阶段(2012年9月至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我校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弊端逐渐暴漏,从2012年9月开始,在蒋静校长的大力倡导下,学校开始探索生本教育与杜郎口教学模式相结合的课改道路,首先在小学语文、数学学科进行实验,分阶段进行新的课改探索。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和主要职责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为保证本《实施方案》的有效顺利实行,加大监督及过程性管理和评估的力度,为此学校成立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长:朱乐平(蒋静)

朱新凤(梁艳)副组长:时芳、张玉敏

员:刘琦、史爱玲、叶志杰、张其智、徐春花 课改办公室:教研室、教务处、成员:年级组长、备课组长、教研组长

办公室设:学案编制和反思探究组、质量考评组、学生学习小组编制组

1、学案编制和反思探究组

由时芳、刘琦和史爱玲负责,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配合 主要职责:1)认真学习“导学案、训练学案”的意义和要求;2)带领本学科教师掌握“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写基本要求、原则和基本环节。3)制定各学科教学进度,带领各学科组长和教师超周编制各年级、各学科“导学案、训练学案”,做到主备人---审核人——学科组长---教研室---主管校长层层把关机制,实行责任追究制,那层出现问题追究其相关责任。4)和打印室要协调好,确保按时高效印刷导学案,保证正常的授课使用,提倡超周印刷。5)课改实施过程中,不断组织教师反思总结,探究学习,定时或不定时开展反思会和高密度的经验总结会,不断提升教师技能,进而熟练掌握和应用。6)教研室每周组织反思和培训等会议不低于2次,特别是刚开始,要高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密度的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改进,熟练应用。

2、质量考评组

由张玉敏、叶志杰和负责,主抓教学年级组长、备课组长和部分骨干教师配合。

主要职责:1)对实验情况,特别是对教师“展示—反馈—预习”教学模式的督促以及质量评价;2)开展业务培训,转变教师观念,对工作不力的教师,有针对性的开展“警示”教育。3)督促学科组、教研组和对不作为、乱作为效率低下的人员追究问责,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行式,发现并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相关教师,每天至少进课堂督查两次,分上午和下午,反馈检查情况,培训和反思会上总结。4)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比如赛课、示范课、观摩课等,营造教研氛围。5)加强评价和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奖惩制度。把常规课堂和示范课、观摩课的评价落实在六横九纵的考核系列之中,占据主要位置。6)配合教研室,组织教师培训学习高效课堂有关知识,促进教师成长。

3、学生学习小组编制组

由张其智和杨乐负责,主抓学生年级组长和班主任配合 主要职责:抓好学生学习小组建设,要求:①、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合理分组;②、指导把关,选择各类学习小组组长和学科组长等,要求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组织管理能力最强、有号召力的同学担任;③、培训好各班学习小组的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④、定期不定期开展小组长和学生培训,加强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交流,不断提升和更新,每次培训有主题、有记录、有效果,形式多样,可以安排年级组长、骨干教师、班主任、优秀学生参与汇报和讲解。⑤、制定学习小组评价制度,督促年级组长和班主任每周和每月落实奖惩。教育处每周和每月评出各项小组和学生最佳,通过校刊校报和板报、展板等形式大力宣传,不断更新。

(二)指标量化

1、领导方面:

①、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全身心投入课改,发挥率先垂范作用。②、开课初期,全部校级和中层领导要深入一线,走进课堂听课,指导教师,交流探讨,营造浓厚氛围。

③、中层领导每周不低于5课时,相关业务主任听课加倍。

2、教师方面:

①、备课。突出知识解读、方法应用、规律归纳、预设反馈等要素,要分课型定时定点分学科集体备课。

②、授课。教师在课堂上要“退出包办代替学生学习的位置”——重点是导引、纠正、点评、释疑、拓展、总结,时间控制在35分钟内,营造“三动”课堂:动脑(自学阶段)、动手(展示阶段)、动口(交流阶段)。

③、真正落实“三讲三不讲”,逐步形成高效。三讲:讲易混点,讲易错点,讲易漏点。三不讲:学生自己已经会了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也学不会的不讲。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④、听课。每周不少于5课时。听课要有记录,有评议,并及时交流。

⑤、评课。以课改经验为标杆,点评不足,提建设性意见,以学科或年级为单位,每周不少于两次,特别是年级组要利用好每日的晨会,把课堂作为主要对象探讨交流。

⑥、反思。以反思失误或不足为主,每周两次组织教师进行反思。教师反思后教科处要有点评、评价。

⑦、业务讲坛。重点是知识培训或经验介绍,组织部分教师发言汇报,人人登讲坛,说经验找不足。

3、学生方面:

①、学生兴趣浓厚。全体学生积极向上,课堂注意力集中,能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目标。

②、课堂气氛活跃。创设平台,学生参与互动或反馈展示所占比率达100%,特别是初中课堂要充分体现全员参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课改初期的课堂评价上也要遵循,以学生展示、提问、回答的次数,以积极性作为重要指标,随着课堂的深入发展,逐步变换评价标准,从展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表现形式等评定。

③、学习效果明显。全体学生养成预习和研讨习惯。学会学习,通过努力解决问题过关率达到100%,测试、考试的优秀率不低于40%,及格率不低于90%。教务处和教研室听课抽测来确定某一节课的学生学习质量。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④、满意程度提升。全体学生均有不同程度进步感,积极性提高,对老师的满意程度不低于80%。

(三)强化管理

①、管理层次及责任制明确。压力传递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师生的潜能。

②、完善各种管理制度。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人人参与管。③、督查考核到位。严格实行日检查、周评比、月综合考核制度。每次检查评比均公布结果,每月考核一次,对年级、班级、任课教师均量化积分排名,同时进行公示。

④、严格兑现奖惩。每月进行一次奖励,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比。成绩优秀者给予表彰,对课改不合格者实行“一谈二警三停”机制,对抵触或反对课改者实行晋级评优评先“一票否决”。

(四)注重宣传

通过学校网站、博客、校刊、板报、校园展板、《中国教师报》等形式采访和报道,以此推进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深入开展。

六、课程改革行动研究大事记

★2010年12月,课堂教学改革动员。朱乐平校长做“课堂改革势在必行”主题讲话,课改正式拉开序幕。

★2011年 3月,制定课改方案、组建学校课堂改革领导小组。★2011年 3月,选派骨干教师赴克拉玛依学习新课改。

★2011年 4月,邀请石河子教育局教研室全体成员及四中、五中、九中、一小、143团一小的几十位教师来校诊断。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2011年 4月,选派9位骨干教师赴山东杜郎口中学学习。★2011年 4月,外出学习教师汇报展示。

★2011年 4月,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学生、教师、家长做座谈会。★2011年 5月,中国教师报新疆记者站的马站长一行三人来我校考察,我校加入课改联盟学校。

★2011年 5月,全校教师赴昌吉市第三中学学习新课改。★2011年 5月,二小副校长一行来校调研课改。

★2011年 8月,对19位新进教师进行为期三天的课改培训。★2011年 9月,新疆兵团名校长培训班来校调研课改。

★2011年 9月,新疆第二届“精品课程”教学研讨会在我校召开。★2011年10月,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30余名师范生来我校学习课改。

★2011年11月,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新课程改革研究团队来我校指导我校课改工作。

★2011年11月,新疆兵团教研室孙晓明主任和石河子教育局杨森老师来我校调研课改。

★2011年11月,学校课改专刊《绿叶》第二期印刷完毕。★2012年 2月,石河子地区语文中心备课组来校课改调研。★2012年 3月,选派骨干教师赴乌鲁木齐参加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

★2012年 3月,134、135团90余名教师来校观摩交流课程改革经验。

★2012年 3月,举办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论坛

(一)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2012年 4月,举办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论坛

(二)★2012年 4月,石河子教育局蒋耀祥局长一行来校视察课改。★2012年 5月,选派6位骨干教师赴广州学习生本教育。★2012年 5月,举办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论坛

(三)★2012年 6月,举办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论坛

(四)★2012年 10月,举办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论坛

(五)★2012年 11月,举办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论坛

(六)★2012年 11月,举办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论坛

(七)★2012年 11月,选派4位骨干教师赴广州学习升本教育。★2013年 1月,举办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论坛

(八)★2013年 1月,开展校本课程作品展。

★2013年 5月,举办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系列论坛

(九)★2013年 6月,举办生本课堂主题教研活动。

七、课改成果

通过两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也得到了提高。2011年至今,我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基本功大赛获奖167人次,教师在各级各类期刊杂志发表课改论文50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大赛、航模比赛、剪纸、计算机等比赛获奖249人次。2011年申报师市级小课题7项,期中一项荣获师市级二等奖,五项荣获师市级三等奖,学校申报的自治区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已取得结题证书。2012年,学校申报师市级校本小课题10项,承担自治区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义务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状况调研报告

席海彦

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八、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一些问题逐渐暴漏,如教师思想的懈怠、课改形式与学校实际的脱离,课改管理的松懈等问题日趋凸显。为了继续深化课改成果,确保我校课程改革持久进行,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加强管理和引导,通过课堂教学改革、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在老师中间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将教师在课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有效的方法转变成研究成果。继续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课改理念,有效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课程改革的道路艰难而久远,但是我们二十中人有决心也有信心将课改进行到底。

石河子第二十中学教研室

席海彦

2013年7月

下载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石河子第二十中学校长朱乐平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课堂改革势在必行 作者:石河子第二十中学校长朱乐平.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