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项目验收结题报告
项目验收报告
一、项目实施的意义
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课题设置、关键技术选择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2.1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 2.2项目课题设置
2.3项目关键技术选择
2.4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三、项目实施效果
3.1项目关键技术 3.2项目主要创新点
3.3项目取得的科技成果、专利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获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研究开发新产品三类,其中:数
3.4项目整体技术水平评价
3.5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科技基础设施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情况。
五、产学研联合开展研究开发情况。
项目的顺利实施得益于产学研联合研究的开展,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负责项前期的调研、客户反馈信息的收集,中期项目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试制,后期项目产品的试验测试、工况测试、产品推广。院校负责项目中期技术方案的评审、技术指导及刀具材料选择的研究,后期为项目产品提出技术方案改进的建议。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企业和院校紧密配合,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并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为公司开发辅助检测、测试设备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公司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新开发产品两项。
六、通过项目实施培养和引进人才的情况。
七、项目实施取得的绩效情况
7.1直接绩效 7.2简接绩效
通过项目的实施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形成3类5个品种的产品。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增加了相应的是测试实验设备,对公司****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公司新引进技术人员2名,培养优秀技术服务人员3名。项目产品的推广,*************
八、项目组织实施管理情况。
该项目项目负责人有公司任命,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的组织、计划、实施及过程的控制,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成员包含:项目管理人员、项目产品设计人员、项目产品测试人员,具体人员分工见表二。
九、项目经费管理和使用情况。
课题经费单独核算,统一管理。
十、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项目在研发、生产的过程中没有问题,但在项目推广的过程中受到了*****。
第二篇:项目结题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结题报告
项 目 编 号:
201310141599 项 目 名 称: 空气质量和微量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项 目 级 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类型: 指 导 教 师: 所在学部学院:
校级 王雪雪 创新训练 柳丽芬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教务处制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项目结题报告以及所完成的作品实物等相关成果,是本人和项目组其他成员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项目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项目指导教师审核签名:
****年**月**日
空气质量及微量污染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摘要:通过对校园各处进行PM2.5的测量,分析其影响因素及健康效应;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采样,然后对采得的样品进行萃取、浓缩、净化分析,研究粉尘上的多环芳烃、多溴联苯醚等有机物的浓度和分布;最后研究不同滤膜对空气中PM2.5的净化效率,在滤膜上加以不同大小的电压,结果表明有纺布滤膜净化效率高,且在1.0V和2.5V电压下净化效率更高。
关键词:PM2.5、空气净化、健康效应
Research on the health effects of air quality and trace pollutants Abstract:By around campus PM2.5 measurements, analyze their impact factors and health effects;dust in the air is sampled, and then the samples were mined extraction, concen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analysis, research on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dust, 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and other organic matter concentration and distribution;last of different filters in the air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of PM2.5 to the voltage on the filter of different siz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high woven fabric membrane purification efficiency, and at 1.0V and higher removal efficiency under 2.5V voltage.Key words:
一、项目概述
1、项目成员
赵春婷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1101班
王雪雪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学院 环境科学1101班 指导老师
柳丽芬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环境学院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研究课题)
1、校园周边和室内空气PM2.5甲醛TVOCPBDEPAH污染物水平
2、微量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测定方法
3、污染物的净化方法研究
4、微量污染物的健康效应
2.项目的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选题背景:
空气是指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气体,它维护着人类及生物的生存。对人类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的是距地面12公里以内的空气层,也就是对流层。清洁的空气是由氮78.06%、氧20.95%、二氧化碳0.03%等气体组成的,这三种气体约占空气总量99.04%,其它气体总和不到千分之一。洁净大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需要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大气有一定的自我净化能力,因自然过程等进入大气的污染物,由大气自我净化过程从大气移除,从而维持洁净大气。
但是近年来随着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被排放到空气中,改变了空气的正常组成,使空气质量受到前产生了严重的危害。而空气中的微量污染物在一定范围内不断积累,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所未有的冲击,因此,研究空气质量和微量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其净化方法是一种改进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
研究目的:
在当前研究的基础上,测定新型(PM2.5)净化材料去除途径与效率。
研究意义:
通过研究微量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其净化方法,净化效果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为提高空气质量,保护我们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方法。
3.项目实施过程的人员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
项目实施过程中,小组二个人分工如下:王雪雪负责项目进度安排、和指导老师进行定期交流。全员全程参与到项目实施当中去。整体完成状况良好。
4.项目实施过程收获和体会
为期一年的创新实验到现在已经结束了,它带给我们的收获是在平时的教学实验中得不到的。没有完善、成熟的实验方法,我们边做边思考着、改进着,一次次的收集、萃取、净化、提纯,甚至在开始时我们还不会用那些仪器。在这过程中我们成功过也失败过,成功让我们无比喜悦,因为这是我们自己动手动脑得到的成果;失败则让我们更加谨慎的思考我们错在哪里并且操作时更加小心规范。不管项目取得结果如何,有了这些,这一年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七、项目总结
PM2.5浓度随地点变化的测量结果表明室外浓度高于室内浓度,人多时高于人少时。
实验采用有纺布滤膜和无纺布滤膜加以不同的电压,在不同空气流量下观察其对PM2.5的净化效果。不同电压对PM2.5净化效果影响:在相对低电压下滤膜对PM2.5的净化效果好,去除率高,如2.5V;滤膜的种类对PM2.5净化效果影响:有纺布滤膜对PM2.5的净化效果好,去除率高;气体流量对PM2.5净化效果影响:在测试条件下,流量为8L/h时的净化效率最好。
八、附录(含图纸、软件、资料或参考文献目录等)
结题报告参照提纲及要求
一、原创性声明
二、中英文对照题目
三、中英文对照摘要(中文摘要限200字)和关键字
四、项目概述
1.项目成员基本情况(人数、学部学院、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基本情况(职称、专业领域)
2.项目的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3.项目实施过程的人员工作分配和完成情况 4.项目实施过程收获和体会
五、项目预期成果完成情况和创新点
六、项目说明(创新训练项目:实验方法设计及方案、实施过程、数据分析处理、原因分析说明、解决办法、最终实现功能、特色等;创业训练项目:主要业务或产品生产方法及技术、经营模式及运作情况等)
七、项目总结
八、附录(含图纸、软件、资料或参考文献目录等)
九、附件(包括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过程记录册、项目发表论文、专利等成果支撑材料、相关照片说明资料等)
注:
1.项目结题报告用A4纸打印,一式一份,同时提交电子版材料。
2.结题报告相关章节、图表等内容格式要求请参考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
第三篇: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一般要求
教学改革项目结题验收一般要求
1、结题报告(一式一份)
一般为1500字以上,内容是综述该课题的来源(立项背景简述、立项批文)、研究目标、研究过程(开题和各阶段的时间、人员分工、工作进展等)及主要成果(采用、应用、出版或发表),还存在哪些有待于继续研究解决的问题及今后的建议与展望。
2、结题验收表(一式二份)
(1)研究成果原则上应与“申请书”保持一致。如遇特殊情况,需由课题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经所在学院(部)签署意见(签字、盖章)后报教务处核准。
(2)成果形式主要是指:教改论文(必备)、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教改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讲义、教材(含实训教材)、实验指导书、教学课件、教学软件、著作等。
3、研究成果主件及附件(一式一份)
(1)教改论文。须提交公开发表论文的杂志封面、目录以及论文所在页码的版面全文的复印件。
公开发表的教改论文必须注明“项目来源及编号”字样;否则,将不予认可。
(2)其它成果及附件
研究成果属于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应附上建设方案以及被采用或使用效果的佐证材料;
研究成果属于课件、软件、教学网站开发类等方面的,应附光盘或注明相应网址,也可打印网站界面作为依据;
研究成果被相关部门采用或在学术团体、学术会议上交流的,须附上课题成果已被采用、交流的相关证明。
4、日常工作中的管理文件、领导讲话、新闻报道以及与课题研究不相关的获奖、荣誉称号等,不能作为结题成果的依据。
第四篇:973计划项目结题验收办法
“十五”“2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电源、生物材料与超灵敏检测中期检查报告
一、子项目建设情况
(一)建设目标、任务和主要建设内容的完成情况及计划执行情况
本项目有化学电源材料、生物医药高分子材料和高灵敏检测三个子项目。
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本学科的总体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根据创新交叉、重点突破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从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和和学术梯队、人才培养、学术交流、设备购置、项目研究内容水平等方面按原计划进行,各项建设任务和目标已基本完成。
到“十五”末,本项目学术队伍结构更趋合理,研究水平达国内一流,一支以具有博士学位为主的科学研究优秀群体已经形成。具有了较强创新能力和富有团队精神的在国内外具有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办成国内一流的高级专门人才培养基地。在电化学、高分子化学和分析化学研究生教学、本科生教学及教材建设方面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医学、信息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结合,开辟新的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化学电源材料、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单细胞检测、稀土分析、微分离技术及生物芯片技术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为国内生物分析、稀土分离/分析和形态分析的重要研究基地,在学术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
争取专业实验室转为教育部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使实验室仪器设备和规模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接近发达国家实验室的先进水平。251
(二)“十五”以来的主要建设成绩
现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60%以上,一批杰出/优秀年青教师脱颖而出,有特聘教授1名,杰出人才基金2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名,引进人才4名。几年来破格提拔年轻教授6名。教学和科研队伍壮大和项目研究实力增强,新的研究方向不断增加。引进的学术带头人杨毅夫博士,建立了电动车专用电源研究组。陈政特聘教授的高温熔盐电化学研究组从无到有发展较快,现已开始出产高质量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刊物Angew Chem Int.Ed发表一篇高温熔盐电解值硅的论文。在生物医用高分子和天然高分子的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产业化方面,已完成微波促进开环聚合合成聚己内酯的中试研究工作。对生命、材料和环境科学中所涉及的分析化学问题新原理、新技术、新方法进行深层次研究。培养了各学科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现代科学专门人才。本项目优势表现在基础扎实,与学科优势领域相结合开展交叉学科前沿领域的课题研究;承担国家、部委和省的许多科研项目,包括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在基地建设方面,项目执行期间,国家教育部批准在武汉大学建设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建立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化学电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每年发表论文200多篇,几年来共发表SCI收录论文659篇;已获准中国专利68项;合作申请美国专利2项。获得国家奖8项,省部级奖12项。
已出版专著和教材多部,有:《分子探针和检测试剂》、《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近代研究方法》、《有机波谱分析》、《高分子链形态学》和《高分子物化实验》。《单细胞分析》已经交科学出版社出版,《分析化学》第五版(上册)也即将交稿。
在人才培养方面,已毕业研究生200多人,其中获得博士学位的100余人。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实验技能和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多数到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教学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和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打好基础,才能有好的发展势头和潜力。不断把各个有关领域的研究前沿介绍给研究生,并要求研究生也要作有关研究进展的报告,坚持不断强调端正学风。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开展国际合作,与国外著名大学开展学生的联合培养,进行访问学者和研究生的互换交流。近年来平均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70余人、博士研究生约40人。
在课程及教材建设方面,认真改革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把新的有关内容不断补充到教学中,特别是有关交叉学科的内容,以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本项目有关学科将紧跟国际上与本项目有关的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不断地丰富、更新和发展课程的内容,积极开展双语教学,教学工作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学术交流方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扩大学科在国际上的影响。使学科发展跟上国际研究最前沿。先后与美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与交流。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合成生物高分子研究室(Centre de Recherche sur les Biopolymeres Artificiels)、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生物医学中心(Johns Hopkins-Singapore)、日本大阪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双边科研合作关系。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新加坡生物医学中心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分析化学与德国的约翰内斯堡大学美国康乃尔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等开展学术交流和互相派学者访问
先后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Lehn JM,Polymer international杂志主编Schue教授,J.Chromatography A主编 Terabe教授,法国国家研究中心合成生物高分子研究室Vert M教授、李速明研究员,美国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Leong KW教授等访问、讲学。
同时,与国内中科院北京化学研究所、大连化物所、长春应化所、广州化学研究所、中石化燕山石化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并联合培养研究生。
在学校和教育部的领导与支持下,先后投入近2千万元,实验室仪器设备得到更新,实验室条件得到改善,常用的先进仪器基本具备。加快了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的升级与换代,缩小了与发达国家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差距。
通过“211工程”建设,实验条件不断改善,研究基地的实验室总面积达到4000平方米,拥有总价值约2600万元的仪器设备,其中万元以上仪器设备100余台件,大型仪器设备包括:原子力显微镜、示差扫描量热计(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紫外/可见光光度计(UV)、凝胶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GPC/HPLC)、毛细管电泳、等离子体质谱、红外光谱仪(FTIR)、光散射仪、药物溶出度仪、倒置显微镜、化学发光仪、核磁共振波谱仪、元素分析仪等。购置了多角激光光散射(DAWN DSP, Wyatt Technl.Co., 美国)、动态粘弹仪(DMTA, Rheometric Co., 美国)、流变仪(ARES-RFS,美国TA公司)、凝胶渗透色谱仪、粘度计、电子拉力实验机(CMT6503, 深圳新三思)、冷冻干燥仪(CHRIST, 德国)、紫外光谱仪(岛津UV-160A, 日本)、膜渗透计、小型喷丝装置、热压装置、单螺杆挤出仪(HAAKE R252, Polydrive, 德国)和超滤器等关于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结构与性能测试以及高分子溶液性质研究的基本设备与装置。总价值270多万元。
(三)预期效益和可能取得的标志性成果
使有关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和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建立有关新学科和研究方向的教育部及国家重点实验室。
到“十五”末,使学术队伍结构更趋合理,研究水平国内一流,形成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优秀研究群体。培养出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
办成国内一流的有关学科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在电化学、高分子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生教学和本科生教学及教材建设方面与国际接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生物学、环境科学、医学、信息学、材料学和计算机等学科结合,开辟新的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的新生长点。确定在无污染、高效能新电源材料,医用生物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和利用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分析化学领域中,单细胞分析、稀土分析和微分离技术及生物芯片技术方面形成特色与优势,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和具有较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争取获得国家三大奖。在学术上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研究领域处于国际领先。
二、项目管理情况
(一)项目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情况
按照子项目分别管理,预先订出子项目学科建设各项目执行计划,如人才引进和学术梯队建设,成果形式(专著、教材、论文、成果奖等)、学术交流,仪器购置和实验室建设等。由子项目学科负责人定期召开情况汇报会,由各课题研究组汇报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随时进行。再由项目负责人定期召集子项目负责人汇报项目进展,一般为3-4个月进行一次。按计划运行项目管理,运行均正常。
(二)项目信息报送及档案管理工作
项目信息定期报送,子项目负责人和院主管人员均有项目信息资料保存,档案管理工作正常有序。并对有关信息做到准确无误如论文发表数,获奖成果数,仪器管理等。对发表论文,学位论文,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存档。武汉大学档案馆,图书馆对学位论文均有存档。
(三)项目计划执行成效分析
总体来讲,项目运行正常,成效比较显著。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促进了项目的完成。电化电源材料陈胜利,杨毅夫,庄林3位青年博士正在逐步成为各有专长的研究人员,各自都申请到研究经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2项。分析化学的高灵敏检测子项目基本是40岁左右的教授领导进行科研和教学。每年招收的研究生数量不断增加,并且注意提高培养质量,得益于“211工程”项目的执行和运行,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证。每年的SCI论文发表数量成上升趋势,基本是按10%的总体趋势递增。由于新仪器设备的购置,对发表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有较大帮助。“211工程”的项目支持了学术交流,促进了科研项目进展。
三、项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由于研究生的扩大招生,仪器的添置,实验室空间和面积紧张,需要增加实验室。
针对部分研究生基础和实验技能的薄弱,需要对他们加大基础训练和基本操作训练。
第五篇:项目结题报告(正式)
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结题报告
一项目研究的背景
随着对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加,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特别是常州近年来经济开始发展,使英语作为“世界通语”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而作为“城市脸孔”的景点旅游资料英译是给所有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士留下第一印象的中国的名片。有此而得旅游翻译的重要性也日益突显,旅游景点旅游资料英译亟待普及和提高。但是通过网络对中国大多数旅游景点的调查结果以及我们团队对常州各景点的实地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些景点中, 景点旅游资料英译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因此,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日显必要,其目的很明确,即在必要的场合能够指示、提示、警示、帮助在华的外国友人更加方便的学习、旅游和工作。因而旅游翻译的质量无疑直接影响着游客对旅游景点的认识和欣赏,具有重要意义。
二 项目的研究目标与研究过程
1、研究目标
此项研究将以文化翻译理论为理论指导,对常州市主要旅游景点如:红梅公园、中华恐龙园、春秋淹城、常州博物馆等地的旅游资料英译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收集的语料,总结这些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这次训练使参加的学生能够充分锻炼实验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并且能够熟练 使用计算机等先进行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告。
2、研究过程
第一个月召开项目小组第一次会议分配相关任务,并选举项目的小组负责人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进展情况。2012.11—2012.12 :搜集资料、实地考察;并定期召开项目会议了解各自进展情况,并对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商讨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全程指导。2013.1—2013.4 : 参考文献,分析资料,利用已学知识对调查得出的问题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并撰写相关论文。2013.6—2013.9 : 对项目进行总结并撰写结题报告。2013.10—2013.12:进行结题的各项工作。
在进行常州公园公示语翻译现状调查过程中学生主要采用的方式为照片采集、归纳法和总结法。
三项目研究成果与分析
在对常州市区景点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进行调查,通过分析收集的语料,我们发现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不少问题,对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总结。
一、景点旅游资料英译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翻译错误 1 翻译中的Chinglish 因为不同国家的语言、风俗、兴趣等各有不同,在旅游翻译中应该细心甄别、求同化异、查漏补缺。就语言差异来说,忽视的后果就是产生Chinglish。我们在各个常州景区发现这个问题相当严重。例如溧阳天目湖山水园内“制茶表演”原译为“system tea performance ”。这里的“制”不是“制度”而是“制作”。我们认为应译做“Tea Making Performance。” 再如“小心有电”不能译作贻笑大方的“Carefully has there electricity!”而可以译为 “Caution!Electricity!”通俗易懂。“小心路滑”有人译为“Notice: The roads are very slippery ” 为符合英文的标语习惯,可以改为“Slippery Road(Be Careful)!。”如果是室内,还可改为“Caution:Wet Floor!” 文化上的差异和缺失也往往是翻译的难点,弄不好还会在无意中得罪了游客。总之,要考虑中外文化差异,要依据情况意译,尽可能让外国人理解。2翻译中的望文生义
如果懒于思考,只看文字的表面意义,不管景点的实际情况,或者根本就不懂相关的知识都可能造成错误的结果,给外国游客造成错误印象,甚至影响到景点的形象。例如“游船码头”原译为“Cruise Terminal”,“码头”译为“Terminal”,只抓住了“头”就认为是终点,可译为“Cruise dock/wharf”;“草堂寺”中的“草”就有人简单译成straw,给人的感觉是这个cottage全是用straw建的,没有别的材料。其实我们知道,这种茅草屋只有房顶是用茅草覆盖的,所以不妨将其译成“thatched cottage” 更好一些。3缺少文化注释
对外国游客而言,在文化旅游中最有吸引力的是感触和体验异域的不同历史文化和风土民情,而这又是旅游翻译中的精髓所在。在一些景点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就缺少了对该景点的历史来源的补充,比如“苏东坡”仅仅译成“Dongpo”,可能外国游客就无法理解,如果适当补充历史背景,增译为“Su Dongpo, the famous poet in Northern-Song Dynasty”就更能被外国游客所理解。如东坡公园的“洗砚池”,除了翻译其名称,我们还可以适当说明“洗砚池”的来历。又如“寒山寺”(Hanshan Temple)名称的由来早在我国的唐朝,用一位叫“寒山”的和尚(曾住在这里)的名字来命名的,这座寺庙后来因为《枫桥夜泊》这首诗而扬名天下。按字面意义译为”Gold Mountain Temple” 或“The Bleak Mountain”,就是没有了解寺庙的由来和它本身的历史意义而造成的误译。由此可见,旅游翻译不但要力求准确、充分体现原语的信息及语言风貌,更要起到扩展知识、激发兴趣的作用。
4不会注意适当变通 汉语描写景色的词汇丰富,多用对偶、排比,翻译起来很困难,多采用意译。勉强逐字逐句照译,可能反而伤害原义。如“移步换位”(a different view with every step)不宜对号入座译为“take a step and the scenery will change”,“曲境通幽”译为“a winding path leading to a secluded”便可,形容商品的“琳琅满目”“a superb collection of beautiful things”当然可以,但也可以缩译为“a wide choice”.有些汉语文字十分华丽,但可能文字重复,辞藻堆砌,我们不能字字照翻,应该变通处理。
二、有些旅游景点的英译还不常见
常州作为一个拥有环球恐龙城、库克苏克大峡谷、恐龙城大剧场、三河三园、淹城春秋乐园、天宁宝塔第4层“罗汉示迹”、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等一大批旅游新项目的城市,我们发现仍有许多场所只有中文标语没有英译,甚至没有标示语,要使常州变为国际化的都市,我们首先得呼吁各级政府机构加以重视这些现象,尽早制作标牌、提供相应的景点介绍,并确保有些旅游景点的规范性、准确性和统一性。
三、归结原因
通过这些错误,我们经过仔细分析也找到了两方面的原因:
1、文化背景知识欠缺,正确翻译景点名称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景点名称含义的基础上,假如没有相关背景知识,只是根据景点名称死译硬译,这样不但无法传播中文名称的深层含义,还让外国游客感觉不知所云。
2、语言本身的问题。如果译者的语言功底不深,在翻译表达方法,语法层面或拼写上都有可能出现问题。很多人认为只要有公示牌就应该译成英语,只要懂点英语就可以当翻译。为了省钱、省时、省力,许多人在有翻译需求时不是去找专业机构,而是随便找一个他们认为懂英语的人翻译一下了事。译者由于受语言水平的限制,要么死译,要么错译,译出的句子不伦不类。
四、收获成果
除了发现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小组也收获良多。对于我们来说,这次的项目是一个全新的体验,因为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大多被学习所环绕,很少有机会来参加这种实践创新类的活动。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何乐而不为?
1、专业知识得到锻炼
这次对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的研究活动,对我们的英语专业知识也是一种考验和锻炼。我们需要如孙悟空火眼金睛般的精确的找出其中的错误并将它们改正。起初的我们憧憬中带着几许迷茫,憧憬是我们即将开启一趟新的英语旅行,迷茫的是我们似乎不知道应该从何处下手。刚开始我们对景区英文标语中的许多表达都不了解,不知道它们这样的表达对错与否,我们就一个一个单词查,在网络上找了许多的资料,就这样经过一次次的锻炼,以至于我们到后期对景点的英文标语的翻译中的不合理或是错误的地方可以一目了然了。因此在这次研究性活动中,我们的因与专业知识得到了锻炼与成长,这队我们来说是一次难能可贵的经历。
2、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加强
起初我们的团队的每个队员并没有很明确的分工,以至于忙活了几天,实质性的资料很少,时间到和花费了不少。所以我们团队就进行内部讨论,由两个人负责资料的收集,两个人进行英语翻译错误的发现与改正,剩下的两人是进行资料的整理与总结。虽然在外面收集资料的队员会比较辛苦,但他们为了团队的荣誉也毫无怨言;虽然负责分析景点资料英译错误对两位队员来说是不小的挑战,但为了研究的成功也勇往直前;虽然整理总结资料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但面对团队的所有努力无畏无惧。终于当我们手捧一叠总结报告时,我们知道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这是我们每个队员合作努力的结果。
3、能为常州的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我们知道我们所做的这一切还只是冰山一角,但既然我们在常州上学,那常州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只希望通过这次对常州市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活动能为常州的精神文明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五.项目的现实指导意义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及广州亚运,2011年西安世园会,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迎来了八方来宾,掀起了前所未有的涉外旅游热潮。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十年后的中国将跃升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世界第四大旅游资源国。旅游翻译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突显,旅游景区公示语汉英翻译亟待普及和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希望通过旅游的方式来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秀丽河川等。对于绝大多数的外国游人而言,他们游览各个旅游景点的时候一般需要通过阅读旅游景点告示语的方式来了解此景点的历史渊源和不同之处。因此,虽然旅游景点资料英译的功能各异,但是均具有重要的作用。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堪称旅游产业涉外经营的门面,一方面直接体现着我国目的语使用水平,代表着我们的精神文明风貌,也彰显着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国际魅力;另一方面影响着旅游产业的经济收益和民族文化的传播。
经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作为一种公共宣传工具,用简洁的语言、图示和图片为人们提供公共信息,起到指示、劝说、约束及强制的社会功能,它是一个国家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全球多元文化的今天,正确的旅游资料英译显得尤为重要,它对推进跨文化交际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目前国内许多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存在严重的问题,不仅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交际功能,而且极大地影响中国在国际旅游中的形象和地位。本次研究活动发现规范性和创造性是旅游景点资料英译英译的两大特点,也是旅游景点资料英译所必须遵守的两条原则。因此,在旅游景区的英译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把握这两条原则,既要使译文规范,又不能生搬硬套;既要创新,又要保证译文准确。我们应当让资料英译研究为旅游景区的美丽景色锦上添花,而不是给它的脸上抹黑。
景点旅游资料英译研究在公众和旅游者的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一个区域的汉英两种语言的旅游资料英译应用是否广泛,是否规范,翻译是否得法,都是该区域整体素质的直接体现,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料英译作为旅游及民族文化对外宣传的一道有效窗口,对常州旅游的对外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我们的本次研究对翻译及相关工作人员就加强中英语言及所属文化的对比提出了有效的提高翻译质量的意见,从而将旅游资料中的丰富信息真实准确的传递给外国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