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生态农业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大 学 生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调 研 报 告
材料工程系
二〇一二年九月
X日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关于生态农业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在调查生态园中发现生态农业的一些问题,通过解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研究两者间结合的可行性,并以资源优势为出发点,探讨了三种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模式。关键词:生态农业 生态旅游 结合模式
(一)关于生态农业的诸多调查发现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然而,在当今,这一完整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还没有完整的形成。
(4)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的价格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食品的安全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5)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图片背景:新乡县小冀镇的龙泉苑生态园)
(6)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二)讨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模式 1.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特殊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基础,以欣赏、研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结合模式探索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
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
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永福县的罗汉果就可以借用其“罗汉果之乡”的美名,打造一条“三高”生态农业与旅游相联动的模式。(2)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的“观光+体验”模式
对于那些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够鲜明规模也存在着差距的地方,如果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清新的山水自然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整洁舒适的乡村居住环境等),就可以通过观光游的模式将旅游作为创造更高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游览区内的农田果园、花卉苗圃、动植物饲养场应精心包装,让游客找到返归乡村的真实感受,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勃发的自然生机中享受回归自然的快
感。
桂林阳朔是我国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县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精辟地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的特征。依托阳朔及周边各镇的自然田园风光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如历村、福利古镇、兴坪渔村等,都可以满足体验型游客的要求,“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农事活动,组织游客与农民一同采摘品尝,或参加四时农事活动;农 家访问,考
察
生
态
农
业
生
态
村
等
活
动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当地乡村的特色民居、乡村工艺作坊、乡村农事活动场所应为游客提供能够深入乡村生活的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机具的使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等,亲身体验农产品生产过程。游览区内提供的可采摘的直销果园、农产品集市等,既让游客有机会购买乡村旅游产品,又充
分
体
验
收
获的愉
悦。
(3)人文资源占优势的“观赏+学习”模式
对于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优势的农业地区,我们就可以走这条观赏加学习型的模式路线。例如桂北地区,通过挖掘桂北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文化、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历史、乡镇“社日”壮族歌圩、瑶族盘王节等活动将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和旅游作最优的结合。这种模式不但要求人们要认同当地农业文化充满差异的地域性特征,还要致力于为当地这些处于弱势的文化找到重新发扬光大的理
由。
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是不能简单地进行自然或人文的划分的,它综合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特长。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十里不同俗”,所以这类地区在开发时应以农业生产劳动为核心,以耕作制度、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与禁忌的开发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当地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果实,可以让旅游者充分体验收获的快乐、了解生活习俗特别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活习俗及各种禁忌,以生动的形式与充满想象的内容展示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劳动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具的使用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农业文化每一点滴的进步,也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认识农具实际上就是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如果进行适宜地开发,应该可以成为绝好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可以进行观赏性和学习性的开发。
(三)结
语
目前,中国农业大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太低,农业经济效益低下。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而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结合使得在传统的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种植、养殖、加工和环保等要素,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型支柱产业,它能有效地融合第一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新农业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是因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找到了结合点。生态农业旅游使得旅游资源日益拓宽,囊括了包括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在内的一切来自大自然的、历史文化的或社会活动的资源。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更是拓宽农业的食物营养、就业增收、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这必将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参考文献:
[1]蒋和平何忠伟: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J].古今农业,2004 [2]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年 [3]高中琪:《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D].北京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第二篇:关于生态农业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大
学
生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调
研
报
告
材料工程系
二〇一二年九月X日
关于生态农业的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内容摘要:在调查生态园中发现生态农业的一些问题,通过解析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内涵,研究两者间结合的可行性,并以资源优势为出发点,探讨了三种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模式。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结合模式
(一)关于生态农业的诸多调查发现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随着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转向注重质量和效益。在这种背景下,生态农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目前,虽然我国在生态农业的理论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不能否认,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正成为限制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1)理论基础尚不完备。生态农业是一种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包括农学、林学、畜牧学、水产养殖、生态学、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加工技术以及社会科学在内的多种学科的支持。以前的研究,往往是单一学科的,因此可能对这一复杂系统中的某一方面有了一定的甚至是比较深入的了解,但是对于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还知之甚少。
(2)技术体系不够完善。在一个生态农业系统中,往往包含了多种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之间具有非常复杂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这是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在生态农业的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3)政策方面存在着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使生态农业得到真正的普及和发展。而政府的支持,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然而,在当今,这一完整的政策激励机制与保障体系还没有完整的形成。
(4)农产品价格方面的因素,有时也成为生态农业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因为对于比较贫困的人口来说,食物的价格可能更为重要;但对于那些境况较好的农民来说,食品的安全和较高的经济效益,可能会成为刺激他们从事生态农业的基本动力。
(5)服务水平和能力建设不能适应要求。
对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服务与技术是同等重要的。但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服务体系,在一些地方,还无法向农民们提供优质品种、幼苗、肥料、技术支撑、信贷与信息服务。例如,信贷服务对于许多地方生态农业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对于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民们来说,盈利可能往往在项目实施几年之后才能得到,在这种情况下,信贷服务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信息服务也是当前制约生态农业发展的重
要方面,因为有效的信息服务将十分有益于农民及时调整生产结构,以满足市场要求,并获得较高的经济收益。
(图片背景:新乡县小冀镇的龙泉苑生态园)
(6)推广力度不够。虽然生态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府也较为重视,但仍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从总体而言,沉重的人口压力,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农业的面源污染在许多地方还十分严重,水土流失、土地退化、荒漠化、水体和大气污染、森林和草地生态功能退化等,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从某种程度上说,目前的生态农业试点,还只不过是“星星之火”。
(二)讨论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结合模式
1.可行性分析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特殊旅游方式,它以求新、求知、求乐为基础,以欣赏、研究、保护自然和资源为目的。伴随着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趋势,生态农业是响应了可持续发展的呼唤,将农业推向了更高的发展空间,而旅游业早已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在这种背景下,为促进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资源开发者在开发生态农业时,把目光瞄向了生态农业旅游,以提高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生态农业旅游是以农业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相结合的高效产业,是在充分利用现有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
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但拓展了旅游业和农业的内涵,而且使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高效合理的双向利用。这种可行性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农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一模式,实际上是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二者的优化结合,是生态农业生产、生态旅游活动、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开发的一种“生态型”旅游方式,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要求,克服目前传统农业旅游不足,找出一条“生态+农业+旅游”的农业旅游形式。它既能平衡农业经济、社会对农产品需求和人们的旅游需求,又能维持农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环境收益、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等综合收益最大化,是一条农业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结合模式探索
(1)农业资源占优势的特色产业带动模式(观赏+学习+参与型)对于那些拥有特色农产品的生态农业区来说,可以以农产品为核心,进行围绕某一种或几种特色农产品展开的主题辐射发展模式。也就是指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优势,围绕特色的生态农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的一种新模式。专业村镇是这种模式的代表,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具有生产某种特色生态农产品的传统和自然条件;有相应的产业带动,需求旺盛;需要有带动者通过产业集群形成一定的规模。例如,我们把以果园、育种种植为主题的农业生态旅游推向市场,把果品作为核心,关联带动果园的观光休闲、科技园区果苗培育种植的科技学习、农家的果品品尝节、工厂的加工包装参观等果旅消费,这样不仅可以打通果品销售的呆滞环节,也盘活了所有资源和资产,带动了当地农副产业的快速发展。桂林永福县的罗汉果就可以借用其“罗汉果之乡”的美名,打造一条“三高”生态农业与旅游相联动的模式。
(2)自然旅游资源占优势的“观光+体验”模式对于那些拥有一定的农业资源,和其他地方相比特色不够鲜明规模也存在着差距的地方,如果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清新的山水自然环境、美丽的田园风光、整洁舒适的乡村居住环境等),就可以通过观光游的模式将旅游作为创造更高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途径。游览区内的农田果园、花卉苗圃、动植物饲养场应精心包装,让游客找到返归乡村的真实感受,在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勃发的自然生机中享受回归自然的快感。桂林阳朔是我国发展乡村旅游最早的县城之一,“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群峰倒影山浮水,无水无山不入神”,精辟地概括了阳朔自然风光的特征。依托阳朔及周边各镇的自然田园风光来满足游客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需求,如历村、福利古镇、兴坪渔村等,都可以满足体验型游客的要求,“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体验农事活动,组织游客与农民一同采摘品尝,或参加四时农事活动;农
家访问,考察生态农业生态村等活动。
当地乡村的特色民居、乡村工艺作坊、乡村农事活动场所应为游客提供能够深入乡村生活的空间,使游客参与农耕活动、学习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农机具的使用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经营等,亲身体验农产品生产过程。游览区内提供的可采摘的直销果园、农产品集市等,既让游客有机会购买乡村旅游产品,又充分体验收获的愉悦。
(3)人文资源占优势的“观赏+学习”模式对于在农业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方面都不占有优势的农业地区,我们就可以走这条观赏加学习型的模式路线。例如桂北地区,通过挖掘桂北悠久的历史,发达的农业文化、古代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交融历史、乡镇“社日”壮族歌圩、瑶族盘王节等活动将本地区的人文资源和旅游作最优的结合。这种模式不但要求人们要认同当地农业文化充满差异的地域性特征,还要致力于为当地这些处于弱势的文化找到重新发扬光大的理由。农业文化旅游资源是不能简单地进行自然或人文的划分的,它综合了自然与人文两方面的特长。我国有一句古话叫“十里不同俗”,所以这类地区在开发时应以农业生产劳动为核心,以耕作制度、劳动工具、劳动产品、生活习俗与禁忌的开发为基本方向。特色耕作制度是农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反应了当地农业文化的基本特征。特色农产品是农业生产的果实,可以让旅游者充分体验收获的快乐、了解生活习俗特别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活习俗及各种禁忌,以生动的形式与充满想象的内容展示了农业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从原始农业到现代农业,劳动工具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具的使用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农业文化每一点滴的进步,也可以看到我国农业文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认识农具实际上就是认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如果进行适宜地开发,应该可以成为绝好的旅游产品。这些都可以进行观赏性和学习性的开发。
(三)结语目前,中国农业大多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太低,农业经济效益低下。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是产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而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结合使得在传统的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种植、养殖、加工和环保等要素,更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新型支柱产业,它能有效地融合第一和第三产业,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形成产供销、贸工农、科工贸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生态农业旅游之所以能够在新农业建设中大显身手、大放异彩,是因为“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找到了结合点。生态农业旅游使得旅游资源日益拓宽,囊括了包括农业生产过程、农村风貌、农民劳动生活在内的一切来自大自然的、历史文化的或社会活动的资源。而生态农业的发展更是拓宽农业的食物营养、就业增收、生态保障、观光旅游、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这必将推动生态农业旅游在全国范围内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蒋和平何忠伟:生态旅游农业开发模式的研究——珠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开发实证分析[J].古今农业,2004
[2]卞有生: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中国环境出版社,2000年
[3]高中琪:《长江三峡库区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体系》[D].北京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第三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肖绪琛(经济与管理学院)
【前言】长期封闭的校园生活易使学生与社会脱轨,最终形成结构性失业的机率极高。社会实践是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将书本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生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在校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所以学校需要好好利用这一机会解决上述矛盾,我们也需好好利用社会这个大课堂,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提升自我。
本次暑假我便在真功夫连锁餐厅进行了亲身实践,此次感受颇多,不仅体会了挣钱的不易,还收获了一批新朋友(很多都是跟我一样进行暑期实践的学生)。另外这次实践也让我更多地了解了餐饮行业,得到了一些关于餐饮企业运行发展的认识。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巨轮快速的向前滚动,各个产业也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而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分子的餐饮行业更是不必说,其运行模式是否健康、经营管理是否合理也备受关注。本篇文章就简析了餐饮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面临的众多挑战及解决对策等诸多问题。
【关键词】餐饮企业良好发展巨大挑战解决对策
一、餐饮企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在经济发展的大队伍中,各行各业奋勇前进,餐饮行业也不例外,各餐饮企业顺势而生,顺势而长,其良好发展态势也逐渐稳定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管理逐渐信息化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饮行业的消费持续增高,竞争愈来愈激烈,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效率低下,已跟不上竞争的节奏,信息化管理开始被广泛需求与应用。各餐饮企业结合自身的特点及业务流程开发了科学的管理系统,实现了顾客开台、点菜、结账等等要求的界面化管理。此类系统操作简单,节省方便管理员的工作;数据电子化储存,节省数据存储的费用并增加数据存储量。如,此次暑期实践的真功夫连锁餐厅,就是采用菜单和图形用户界面,直观易行,灵活方便,其点餐界面与数据库连接,在点餐的同时数据库就在统计,管理者可随时掌握服务信息,了解每种套餐的销售情况,作出更为合理的生产计划,减少产品的丢弃,降低损失。
(二)监督机制逐渐完善
监督,顾名思义是在各种规章制度健全的情况下,对工作具体执行者,执行过程中和结果的一种检验,目的是使其执行结果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它是日常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把利剑。
目前,餐饮行业的监督机制也逐渐完善起来,尤其表现在发展愈来愈快的连锁经营企业中。企业设置不同部门相互辅助,相互制约,设置独立的监督部门,有的甚至还委托专门的监察公司为其进行监督工作。如,真功夫连锁餐厅在每个区都设有督导职位,跟进区内各餐厅的经营管理。另外,它还委托专门的监察公司每月派遣神秘顾客对每个餐厅进行审调评分,然后将各餐厅在各要求项目上的问题发往该区,由督导鞭策引导其改进。
(三)企业文化得到更多的重视与发展
进入21世纪,企业文化成为经营者口中的热门词汇,尤其是在一些成功的跨国企业和百年企业的影响下,企业文化被商界视为通往成功之路的尚方宝剑。一个优秀的企业不仅要重视“硬”管理,更应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为全体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真功夫餐饮企业一直向员工传递着“顾客至上”的核心服务观念,“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成为优秀的真功夫人而骄傲的价值观,促使其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创建上百家连锁餐厅,业绩蒸蒸日上。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与员工共同秉承的价值观、共同遵守的信念和 共同实施的行为方式。它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促使职工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而我认为,一个好的企业文化要具备三个要素:明确又远大的目标、正确的价值取向、统一的行为方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甚至并不局限于企业自身,也是对社会具有具有深远的影响的大事。经过良好的企业文化熏陶出来的人才,对社会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要讲求员工的融入,讲求对企业、对社会、对国家的利益共享。
二、餐饮企业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以上所谈皆是餐饮企业蓬勃发展的方面。餐饮行业的发展道路虽是一片光明,却并不平坦。
如今的市场人才需求量大、竞争激烈且形势混乱、企业规模小、物价普遍上涨、食品
安全要求加严、政策支持力度小„„餐饮企业亦因此面临着人力资源匮乏、经营成本高涨、标准化难度大、行业内部恶性竞争、资金短缺及政策支持等等问题的挑战。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首先,企业方面。餐饮企业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机制,优化分工协作过程;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意识,做好食品,公平竞争。另外,餐饮企业要提高可循环利用资源的利用率,精简工艺,降低成本,从提高技术上减少企业受物价上涨的影响。
其次,社会方面。社会环境对餐饮企业起到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企业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要求,从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结合中寻找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可行途径。因此,要促进餐饮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它们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再次,政府方面。大部分的餐饮企业规模比较小,属于小微企业,它们资金短缺,发展艰难。所以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帮助小微企业茁壮成长,例如,建立补偿机制,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完善担保体系,;给予政策倾斜,积极鼓励和引导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服务。
最后,学校方面。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特色课堂,培养综合性人才,为企业发展提供后备人才。
四、结语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面对重重困难,餐饮企业仍会寻找契机,迎风成长。餐饮行业的发展道路一直都是光明的,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发展的更加规范,规模更加壮大。
第四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问题的暑期实践调查报告
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
内容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人类繁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时刻离不开食品,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责任大于天。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吃得卫生、健康是基本要求,崇尚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当前人们的普遍追求。因此在这个暑期社会实践中,我对食品安全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市场调查,并查阅有关资料,有了更深的认识,从而提出了以下几点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食品安全 身体健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中国农民也早已摆脱了温饱问题,而把关注点加诸食品安全的高度上。然而,由于农村的各项体制尚未完善,有不少投机分子依然把农村作为自己的主战场,使之成为各种不合格不卫生食品泛滥的地带,也是食品安全事件发生的“重灾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而农业历来是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基础,让农民人心稳定,对政府信任,意义尤为重大。如果农民连吃喝都不能放心,对社会缺乏安全感,又怎么能安心搞好农业,社会又如何谈得上稳定和健康发展?因此改变食品卫生现状,尤其是改变农村食品卫生现状迫在眉睫。
首先来谈谈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吧。
为了了解情况,我去我们这的市场以及一些超市做了调查,发现如下几个问题:
一.组织结构尚需合理优化。
二.食品安全相关设施投入不足。国内超市公司对食品安全设施投入的意识相对要差,在门店食品安全设备的投入上严重不足,尤其是冷链设施和卫生用具及消毒洗液投入的不足。
三.加盟店的食品安全管理力度不够。
四.联营和招商部分的食品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五.供应商向门店直送食品的质量监控存在缺陷。
六.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的效果不够稳定。
七.现场加工的食品原料质量控制存在隐患。
八.超市价格竞争导致采购部门片面压低进价,导致食品质量下降。
九.超市对商品的保质期控制管理存在缺陷。
那么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共有4方面
(一)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化生产。从近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看,几亿农民分散生产农产品,几十万小作坊随意制作各种食品。他们使用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卫生状况恶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控制。食品生产从“田间”到“餐桌”的环节越来越复杂,给监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45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35万家,29%的企业无标生产,60%的企业出厂不检验或根本不具备检验能力,这些小作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工艺乱”,食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小作坊”难题,已经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决定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突出问题。
(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等,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
概要性规定,有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且《食品卫生法》确定的执法主体职责与现实情况有所脱节,不适应多个部委共同按职能分段监管的现状。二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有些条款甚至完全过时,对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三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惩罚较轻,法律效力不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而言,缺乏威慑力。四是食品安全监管配套法律法规未出台,执法力度不够。
(三)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监督管理部门多,如水产品的监管就涉及到包括渔业、质监、食监、卫生防疫、检验检疫和工商等部门。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四)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类检验机构数万个,行政色彩浓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部门障碍,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不被广泛承认,造成了检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而不同环节的检测,必然导致监管效果的不同。如工商部门为了整治流通市场食品安全,制订了一系列商品安全管理制度,并且试图通过进行经常性的市场抽检发现问题。但由于处于管理链条的最末端,发现问题时危害往往已经造成。
由此,根据以上几点的问题,我整理了下,做了以下对超市等商店几方面的建议:
一.设立独立的食品安全管理部门。
二.加大食品安全相关设施的投入,大力推动零售商的第三方检测。
三.加强对加盟店自采食品、超市联营、招商部分及供应商向门店直送食品的安全控制,加大食品品质控制中的管理执行力度。
四.加强超市自制食品的安全管理,自制食品的安全管理主要抓原材料控制、温度链控制、防交叉污染控制和保质期的控制。
五.加强超市食品保质期的控制。超市食品保质期的控制主要从收货环节、食品储存环节、商品陈列等环节强化管理,但建立食品的电子信息档案更为重要。
六.超市公司应该建立自己农副产品的基地,推出自有品牌,提高自身对农产品安全的直接控制能力。超市公司应该积极参与农村经济组织规模化和流通秩序化建设。
七.建立一整套食品安全明示制度,主动承担起引导消费者安全消费、健康消费的社会责任。
八。超市不仅有义务明示商品中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信息,还应该努力向消费者推荐卫生安全食品或限制不安全食品。
三农问题不解决,农民收入就得不到提高,食用农产品的安全隐患就始终存在并不断加剧,最终会使整个社会的公共医疗体系不堪重负。超市食品安全宣言
作为消费者购买食品的主渠道,超市所销售食品的安全程度不仅关系到超市的经营管理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更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们,超市食品的经营者在此发表《超市食品安全宣言》,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树立消费者对超市食品安全的信心,营造健康生活环境。
然而像食品安全卫生事件也是时常发生的,举几个例子吧
▲5月16日国务院“劣质奶粉”事件调查组公布调查结果
自去年5月以来,安徽省阜阳市出现因食用劣质奶粉出现营养不良综合症现象。造成12名婴儿死亡,造成营养不良的婴儿229人,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的189人,31人被正式逮捕。经初步调查,阜阳市查获的55种不合格奶粉共涉及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家企业。
▲5月以来,家乐福因食品问题被媒体4次点名
5月25日,家乐福长沙店向消费者出售过期食品。经消费者索赔,家乐福按照“消法”1+1做出赔偿,但不肯向其他消费者出公示牌并为其退货。6月9日前后几天,中关村家乐福超市就因此两次被消费者投诉到海淀区消协分会。两次事件分别为风味鸡变质和奶酪被曝晒。经消协调解,家乐福做出赔偿,并对此类食品下架。7月2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公布的第二季度蔬菜、水果农药残留及有害重金属监督抽查结果显示,北京家乐福商业有限公司中关村广场店销售的芥兰检测有农药氧化乐果残留,另两家销售企业销售的蔬菜、水果所含农药超标。
所以在食品安全卫生方面,政府也要实行一些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来减少这些事件的发生,这样老百姓才能放心。以下是对政府提出的一些建议。
一、提供安全消费场所
把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纳入管理体系,将经营理念定位在商品的品质、价格的公道、服务的优质上,在满足食品安全、环境安全及服务需求的同时,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购物需求,让消费者保持轻松购物的心情。从点滴做起,以人为本,为消费者营造卫生、安全、充足、宁静、舒适、文明的购物环境,二、严格食品市场准入制度
从源头抓起,认真执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卫生法》及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严格遵守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超市食品卫生管理,保证超市食品卫生安全,不销售不合格的产品。
三、倡导公平诚信
做好食品安全信息记录,按规定向消费者提供真实的超市食品消费信息,不用违规和虚假的手段向消费者推销腐烂变质或过期食品。文明经商,公平交易,不误导消费者,把诚信化为企业的自觉行动。
四、开展公平竞争
各连锁超市公司之间开展公平、合理的竞争,以优质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取信于消费者。维护有序的竞争,抵制并反对以牺牲食品安全为代价进行的任何不正当的恶性竞争,促进超市食品安全的发展。
五、欢迎社会监督
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行业法规,接受社会、政府、协会的监督,做到诚信、自律为本,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营养的放心食品。虚心接受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依法及时解决与消费者发生的争议和纠纷,自觉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六、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知识普及活动
积极参与并热心支持食品卫生科普宣传,增强员工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员工的食品卫生知识水平。向消费者普及食品选购、储藏和使用知识,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做出自己的努力。
七、开展食品安全论坛
第五篇: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华岩镇,通过宣传调查,深入地了解了我国农村现状及“三农”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与措施。
[关键字]:“三农”;农业产业化;土地制度创新;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华岩镇
Analysisontheproblemsof“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inHuayanTown——InvestigationReportofSocietypracticeinthesummer
LiFeng(SchoolofMaterialScienceandEngineering,ChongqingInstituteofTechnology)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problemsof“Agriculcure,Countryandpeasants”wereconcerned.ByadvertisementandinvestigationinHuayanTown,thepresentsituationofthecountryandhowtoputintopracticeofthepliciesrelatedto“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wereknownindepth.Thispaperputsforwardsomenewviewpointsandmeasuresforresolvingtheproblemsof“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Keywords]:“Agriculture,Countryandpeasants”;industrializationofagriculcure;innovationoflandsystem;surpluslaborforceinthecountryside;fullemployment;HuayanTown
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党的“十六大报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三农”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更是将“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认为:“农村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就没有全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利用2004年暑期“三下乡”,笔者作为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来到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进行“三农”政策的宣传、有关“三农”的问卷调查。通过宣传与调查,笔者了解了一些情况,发现了一些问题。以调查资料为基础,结合华岩镇的具体情况,在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上,笔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与措施。
1华岩镇(中梁山街道)概况
1.1地理位置重庆市九龙坡区华岩镇(中梁山街道)位于中梁山以东,重庆市主城区西部近郊,东、南与大渡口区相连,西为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北与沙坪坝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区接界。境内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龙园区B区。辖区面积5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58亩。
1.2行政区划与人口
行政村社区居委会农业常住人口城乡总户数
14个8个24701人29153户
村民小组居民小组非农业常住人口
101个115个67339人
(表一)
1.3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指标
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
33.29亿元12553718元3150元8287元33.98%
工农业总收入财政税收招商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农转非人数
32.58亿元5956万元2.23亿元107528万元7942人
(表二)
注:表一、二均为2004年初统计数据(2003年的情况)由表一中数据可以看出,2003年整个华岩镇农业常住人口为24701人,总人口为92040人,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为26.837%。由表二中数据可以知道,华岩镇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为315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8287元,两者相差5137元,相差率为163.079%。
2华岩镇“三农”政策落实情况
2.1“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在暑期三下乡的过程中,我们在华岩镇中梁山街道开展了“关注农业关注农村关注农民”大型宣传活动。我们向广大过往群众发放中央“三农”政策相关资料,向他们介绍中央“三农”问题的相关知识,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有关“三农”政策的问卷调查。通过此次活动,我们发现,华岩的广大群众非常关心中共中央xx有关“三农”的政策,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却不了解“三农”,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农”。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们了解到,华岩镇政府在有关“三农”政策方面也曾做过一些宣传,但比较少,大部分农民对“三农”还了解的比较少,他们仅仅知道一点,他们了解的途径主要还是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一些宣传媒体。他们认为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与讲解对他们了解“三农”效果很好,他们很希望以后这样的宣传能够多一些。正如宣传现场的一位老大爷对我们说的:“感谢上面(中央)对我们农民的关心,也感谢你们重庆工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为我们送来了‘三农政策’的相关资料,希望以后这样的活动能够多一些1
2.2关于“三农”的问卷调查。在宣传“三农”政策的同时,我们还做了一些问卷调查。我们共向过往群众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们的问卷共有11道题,其中8道是选择题,2道是填空题,1道问答题。8道选择题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调查结果。在回收的109份问卷中,我们抽取其中的有效问卷98份。我们对这些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针对其中的四个问题)问题如下:
1)“三农”问题的“三农”是指:
A农民B农业C农村D农户E农田
2)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以下哪一项被取消了:
A农业税B农业特产税C我不知道
3)您是怎样知道有关“三农”政策的?
A看电视B听广播C别人告诉我的D政府宣传的4)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三农”政策,您支持吗?
A大力支持B支持C我不在意D我不知道这些政策
统计分析的结果如下:
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正确数错误数正确率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答案
《中国的根本问题----九亿农民何处去》李佐军著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01
《我向百姓说实话》李昌平著远方出版社2004.01
《半月谈》2004年第14期新华通讯社主办(中共中央宣传部委托)
(感谢作者李峰为论文在线(www.lwzx.net)提供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