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年关于旅游商品市场开发调研报告
XX年关于旅游商品市场开发调研报告
XX年关于旅游商品市场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商品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出于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的实物性用品,不仅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增加收入的重要手段,而且富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也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可以作为一种形象宣传和促销工具。
我县通过多年努力,已成功打造张飞庙、龙缸、梯城三个4A景区,特别是玻璃廊桥建成后,游客成井喷式增长,县城及生态经济走廊的餐饮娱乐业、旅店业、交通运输业、景区门票收入大幅增长。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之一,但“购”成了我县旅游发展的短板,与我县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不适应,旅游商品消费在旅游业中还没有确立应有的形象,在产、供、需三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
一、我县旅游商品开发现状
云阳地处三峡库区腹心、渝东北核心区域,名胜古迹众多,国家4A景区张飞庙、龙缸国家地质公园、梯城景区等景点日趋成熟,全县旅游资源已形成了以新县城组团、龙缸景区两点,生态经济走廊观光带连线的大景区格局。XX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收入23310万元,同比增长596%,4100%。其中,龙缸景区共接待游客万人,门票收入万元,同比增长332%,1000%。张飞庙景区共接待游客 万人,门票收入万元。同比增长126%,145%。成为重庆最热门的景区。
随着我县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商品市场伴随着旅游业的壮大也悄然兴起。据调查,目前全县旅游商品种类达130余种,涉及土特产品、工艺美术品、文物复制品、旅游纪念品、旅游生活用品五大类。其中,地方土特产达到50余种,食品类占了70%以上。桃片糕、牛肉干、黑木耳、菊花、蜂蜜花粉、茶叶、高粱酒等商品已打响名号,远销县内外。民间文化艺术品收藏种类繁多,具有三峡地方特色的手工制品、根石艺术品、拓片装裱、三峡刺绣等都有一定规模。如此丰富的资源为我县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旅游商品开发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肯定我县旅游商品具有丰富资源的同时,也应看到,旅游商品的销售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一直偏低,旅游商品的发展不平衡,其问题主要体现在:
1、产品杂乱差,缺乏商品性。从我县旅游商品的五大类来看:一是土产品不“特”。如高粱白酒、票草牛肉干等产品没有排他性,体量、包装未能充分考虑旅游者购物时“精、美、便于携带”的心理,缺乏深度加工,更像是农副产品而不是旅游商品,商品包装仅停留在传统层次上,商品包装较大、较差、档次不高、附加值低,只土不特形成“一等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钱”的情况。二是工艺品制作不“俏”。如三峡刺绣、竹编工艺、根石艺术等工艺美术品数量小、门店少、体量大、档次低、价格高等情况,真正适合大多数旅游者需要的则较少。三是文物复制品不“多”。我县目前有张飞庙字画拓片、张飞水晶坐像,真正体现云阳文化的较少,缺乏旅游市场占有率。四是旅游纪念品不“精”。目前清水乡已开发体现龙缸山水的陶瓷、水晶制品,但艺术性不够,不能激发购买欲望;已有的根雕、实景山水画装裱展示品单一,手工制作成本高,卖品缺乏竞争力。五是生活用品售卖不“便”。集中接待点和成规模的农家乐综合性商店少,服饰、洗漱用品、方便食品、医疗服务、上网服务、娱乐服务、旅游信息咨询功能不全,不能满足游客需要。
2、市场不成熟,政府引导乏力。目前,我县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有利于企业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的环境。一是旅游商品开发重视不够。政府在实施旅游景区的规划和建设中,没有很好地把旅游商品的开发列入旅游业发展同步的有机结合,造成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与旅游市场脱节,难以形成产、供、销的良性循环。二是销售行业不规范,旅游商品存在严重的抄袭之风,只要一种产品投入市场有销路,假冒仿制产品马上就会出来以次充好,新研发的旅游产品也不能迅速形成生产规模,转化为特色旅游商品。三是企业对市场了解不够,缺乏研发灵感,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可能滞销,效益难以保证。
3、购物环境差,缺乏购物中心。云阳现有的旅游购物点大多零星、分散,缺乏特点和个性,销售方式和服务内容较为单一。一是缺乏集中的商品卖场,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多游客到一个地方,总想要买点有纪念价值的东西回家,但我县没有统一的销售平台,游客不能集中购物,难以支撑整个旅游商品市场;二是商品价格混乱,宰客现象时有发生。今年“五一”龙缸开园期间,许多不良商家将1元一瓶的矿泉水卖到10元,塑料雨衣卖到20元一件,同一旅游商品在不同点的销售存在大的价格差异,使游客产生上当受骗的心理,不仅挫伤了购物的积极性,同时影响一个地方的旅游形象。
三、旅游商品开发的建议
针对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建议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实施规划引导,完善部门职责。旅游商品开发的全过程都必须进行科学规划和政府的引导扶持。一是要制定规划,明确目标。该开发哪些旅游产品,突出哪些种类,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目标,并对实施情况进行阶段评价。要制定年度目标计划,明确牵头领导,拟定旅游、商务部门及旅游沿线乡镇的年度目标任务,确定牵头部门、责任单位,进行阶段考核评比,跟踪问效。二是要创新思路,激发活力。奉节、巫山县旅游局都有商品科,建议我县在旅游局设立商品科,专门负责旅游商品开发工作。要通过定期举办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产品展销评比,激发民间活力,集中大家智慧,提高商品的艺术性、实用性。要调动民间能工巧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发明精神,凡对旅游商品市场理论与实践、商品设计、工艺等取得实效的要进行奖励,重大成果还可以申请专利,以此得到产权保护,要在商品研发资金上给予一定扶持。三是要尽快选定卖场。建议在龙缸景区游线和县城适中位置各设置一个游客购物中心,方便游客集中购物。同时,要规划好每个集中区域的便民店、医疗点、商务服务点、旅游信息咨询、票务代售服务等。
2、突出商品特色,打造旅游品牌。旅游商品市场开发过程中要设计出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背景和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要注重经济属性和消费属性。一是要突出商品的旅游属性。旅游商品除了价廉物美外,更要考虑实用性,轻便好携带,具有纪念意义或收藏价值。要树立品牌形象,旅游商品无论是所用材料还是实用性能,首先要体现质量意识,这是树立品牌的基础,其次要注重高中低档商品的研发销售,满足不同人群的购物需求。二是要挖掘内涵,注重特色。要对已开发的旅游商品上档升级,提升品牌质量,赢得游客赞誉。土特产品要突出绿色环保,小包装、精包装、多样性组合包装;工艺品要融入标志性景点元素,比如将龙缸照片做在笔筒、茶杯上,将莲花型廊桥做成发卡、遮阳帽,将石笋做成拐杖,将山歌植入玩具中……;文物复制品要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比如张飞塑像,字库塔装饰,巴式剑玩具,名人字画装裱等都要体现艺术性、地域性、观赏性;旅游生活用品也可把龙缸景区的自然风光和土家风情结合在商品之中,如小袋茶叶、方便食品、手提袋、毛巾、披风、鞋垫等工艺品,在用材、造型、色调、图案、风格、包装等方面都要围绕龙缸等特色进行设计生产,使游客一看到商品就想起云阳,起到宣传作用。
3、完善监督制度,优化购物环境。旅游商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利益。工商、质监、卫生、价格等部门要建立联合检查制度,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建立信息沟通制度。交通、治安、旅游、文化、商务等部门也要根据职责保障整个大景区的交通秩序、治安环境、文化市场秩序,确保游客在云阳走得顺畅,住得安全,吃得满意,玩得开心,购得所值。
第二篇: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xxxx方圆28平方公里,地势坦荡平旷,核心区域集中在涌洞乡境内,距县城40公里,与湖南省保靖县相邻,盖上有川河、楠木两个村11个组,850户3090人。平均海拔1230米,四季云烟,夏季平均温度20℃左右,堪称自然空调、天然氧吧,冬季银妆素裹,一派北国风光,是夏季避暑、冬季滑雪的绝佳胜地。笔者近期对xxxx进行了调研,对推进其旅
游发展提出了一些初浅建议。
一、xxxx旅游开发意义深远
由于交通限制,xxxx可谓“养在深闺人未识”,但其独特的自然魅力,一直深受县内市民宠爱,每年都有不少游客、驴友、摄友慕名前往或故地重游,也逐步吸引周边市民眼球。特别是随着八十步至太平场公路的改造,可进入性大幅改善,越来越多的市民到xxxx观光、避暑、赏花、驴行。初略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超过5000余人次实地领略xxxx风光,单是5月4日“乡村旅游川河行”当天,就吸引400余名市民参与。可见,xxxx旅游开发众望所归,值得期待。
xxxx作为我县旅游的储备资源,其开发意义重大。一是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使当地群众端上“旅游饭碗”,扩宽就业渠道,能在较快时间内促进当地群众就近就业,走出一条高山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二是能够加速形成县城—xxxx—酉水河一日游精品线路,助推我县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建设。三是可以作为大边城景区的补充,添加新的旅游景点,形成旅游资源互补,丰富边城景区体量和内涵。
二、xxxx旅游开发正当其时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武陵山区发展,《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提出,利用丰富独特的山水生态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省际生态文化旅游协作,建成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渝东南旅游专题会议,每次研究一个问题,推动渝东南旅游发展实现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从低到高的历史性跨越。2012年8月,市政府在南川区召开乡村旅游发展现场会,提倡各区县“不争论、允许试、大胆干,干起来再说”。日益优化的外部环境,为xxxx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产业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加大旅游景区开发和网络布局扩展,启动实施了洪安边城、西街、盐水井湖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整合上千万元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推出钟灵、大溪、孝溪等一批乡村旅游景点。全县旅游发展呈现出蓬勃生机。
随着八十步至太平场公路的改造升级,蕴藏已久的xxxx,亟待揭开神秘的“盖头”,向世人展示其无穷的魅力。
三、xxxx旅游开发矛盾突出
(一)资源小而分散。xxxx盖顶有天然石门回道“四门洞”、鸡冠岩、栩栩如生的“朱氏婆婆”、满山映山红、万亩天然草场、千年银杏古树、红军战斗遗址;盖下有千亩梯田,“黑洞”与“亮洞”(俗称穿洞)遥遥相望;纳沙河沿岸有“十八堡”、“十八溪”、“婆婆山”、“扁口洞”。总体来看,旅游资源丰富,但若站在武陵山区来审视评估,这些资源缺乏稀有性和震撼力,且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在短期内发挥效益。
(二)生态环境较差。一方面,xxxx自然植被较差,森林覆盖率不到30%,多以灌木和草场为主,缺乏高大乔木和林带,且裸露岩石多。另一方面,xxxx蕴藏大量的煤、黑滑石、硅等矿产资源。作为我县历史上煤矿主要产地之一,其开采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随处可见废弃的煤渣,一遇下雨污水横流。同时,地处两省市交界地带,硅矿私挖滥采屡禁不止,部分核心草场出现损坏,随处可见开采“伤疤”。
(三)配套设施滞后。从涌洞政府驻地、干川和平马上山的公路都是泥土路,可进入性差。布局国电、乌电两大电网,但改造多年电力依然不稳定。唯一的小型水库(烂泥沟水库)基本没有发挥功效,主要依靠地下水,用水质量难以保证。整个区域没有成熟的旅游接待点,缺乏有品位、上质量的乡村旅游接待户,唯一的避暑山庄由煤矿厂区改造而成。此外,景点安全防护设施、公厕、垃圾处置等配套设施缺乏。
(四)遗留问题凸显。前些年,我县依托区域良好的土壤条件和适宜的气候,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在xxxx发展起了2万余亩金银花基地。但是,由于当时对旅游开发预测和估计不够,导致基地基本布局在核心草场,且低价签订了长达数十年的土地流转合同,而xxxx的主要资源集中在草场地带。如下一步引进企业进行整体开发,则势必处理金银花基地与草场如何选择、流转合同如何终止等遗留问题。
四、xxxx旅游开发任重道远
(一)精心规划是前提
规划是制约xxxx旅游开发的关键,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编制。武陵山区旅游资源禀赋大体相当,xxxx处
于诸多名胜景点的包围中,很容易陷入同质化陷阱。如何定位xxxx旅游开发思路?必须跳出秀山、立足武陵,认真考察论证,注重差异化发展,与周边景区形成互补。结合资源特点,可考虑将其定位集观光、避暑、休闲、探险于一体的综合旅游项目。
xxxx作为以生态自然为基石的旅游资源,在具体的规划中,不一定需要大手笔,但必须符合实际,尊
重自然,要杜绝照搬同类成熟景区开发模式,坚持低碳、低成本开发,综合考虑前期投入和后期管理问题,切忌大兴土木、乱造人文景观,要防止对资源进行过度包装,减少资源破坏和开发成本。
(二)保护开发是核心
自然资源具有“破坏容易恢复难”特点,很多时候保护更是政绩。旅游开发的实质在于实现资源价值,而xxxx的资源价值正在于其天然性、独特性、神秘性、多样性。当前,一要通过编制规划对景区生态资源进行科学论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确定旅游发展规模,合理规划旅游资源保护区,保护区一旦确定,严禁新建房屋和搭建产业设施。二要做好旅游开发与矿产资源的规划协调,科学确定矿产开采区,对开采规模进行限制,选址必须符合旅游开发要求。三要依据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和生态旅游要求设置景区旅游线路、服务设施等,少建人文景观,对确需建设的旅游设施,其格调与外观要与周围自然景色相协调。四要抓好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
现代旅游越来越注重可体验性和可参与性。鉴于此,一是在核心区域规划映山红、杜鹃花、金银花以及生态农业、药材等观光带,使游客四季都能有所品赏,改变目前品种单
一、可供观赏期短问题。二是应着手将金银花移栽出核心草场,还原一片高山草原。三是规划发展高山蔬菜等生态种养殖业,打好绿色无公害品牌,建设集采摘、观光、休闲与自助种植为一体的农业生态示范园,供游客体验。四是依托高山草场、千仞绝壁、山洞奇观,适时推出一批游客参与性活动。
要正确处理好景区开发与群众利益的关系,不与民争利。当前,应对区域农民早作安排,减小后期旅游开发压力。一是根据群众意愿,通过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将部分村民迁出旅游开发核心保护区,缓解景区生态环境压力。二是对核心区现有原始村落作为景点打造,进行升级改造,完善步行道、污水、垃圾等基础配套设施,挖掘历史文化,提升档次。
(三)完善配套是重点
可进入性是制约xxxx旅游发展的关键,必须加速突破。短期内,建议按三级公路或高于通畅工程标准建设平马至xxxx旅游产业路,届时xxxx到洪安仅需20分钟,能有效地将两个景区串联起来,构筑县城-洪安-xxxx-酉水河-县城旅游环线,同时打通干川水源至xxxx等断头路。长期看,应全力争取建设秀山至龙山高速公路,如能建成,将全面激活xxxx、酉水河乃至整个龙池、石堤片区旅游发展活力。
从旅游经济的角度讲,过境游给景区的收益是有限的,过夜游则在吃、住、行、购等方面更具潜力。因此,要想办法让游客在xxxx过夜。短期内,建议培育一批上档次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接待户。亦可在核心区外围建设高山避暑纳凉点,引导群众发展乡村旅游,促进群众就地就业。长期看,景区成熟后,可借鉴石柱黄水假日森林小区的经验,通过“旅游地产”模式开发产权式公寓、度假酒店等业态,丰富业态布局。
当前,要加快完善车行道、景点标识标牌、参观步道、漫游步道、安全防护、垃圾处置、污水处理等设施设备,配套建好生态停车场,合理规划建设一批休息亭台和环保公厕,提高景区的便捷性、舒适性。
(四)适度营销是辅助
xxxx作为新兴自然景区,就目前来看,重点市场应是城市自驾游和驴行群体,适合在周边地区作小范围的推介。长远来看,纵观国内知名旅游城市,都是以一个核心景区带动其余景区营销。xxxx也不例外,不宜单打独斗,必须依托边城这张名片,融合边城整体营销,通过客源输送促其发展。倒是可以在文化的挖掘上做点文章,对现有资源巧妙融入民俗文化和历史故事,惟妙惟肖,让人体会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多方投入是保障
旅游业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鉴于目前景区基础条件太差,开发投入高、收益慢,招商难度较大,必须多措并举。一是争取将xxxx纳入国家扶贫开发示范区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二是乡村旅游扶贫、高山生态扶贫搬迁、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等政策应向区域适当倾斜,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布局。三是加快出台旅游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的企业进行整体开发。四是可由政府单独或与投资方联合设立旅游开发投资公司,解决好土地流转纠纷,储备一批土地,待景区成熟后再进行出让,平衡开发资金。
同时也应认识到,搞旅游发展,难免负债,要有正确的负债观,我们认为三种情况下可以举债建设:现在建设的成本比三五年后节约几倍的基础设施项目;现在建设和未来建设相当,但老百姓当前有迫切需要、能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的项目;经过充分、科学论证的项目。但在操作中要量入为出,把握好原则,控制好风险,发挥好效益。
第三篇:旅游市场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市场开发调研报告
安丰塘因其为天下第一塘,从而 使其闻名暇身,妇孺皆知,围绕安丰塘的产生,发展又有许多优美、传奇的故事在人间广为流传,更增添了这座千年古塘的神秘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人杰地灵,物产丰饶,各种水产品养殖、水生作物的种植应运而生。为了纪念安丰塘的创始者楚国宰相孙叔敖,人们在塘北岸修建
了孙公祠(现已被申报为省aa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记述了安丰塘的地理位置、水源灌区分布、用水规划及历代整修情况,是古今研究安丰塘的珍贵历史资料,其中很多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和鉴赏价值。围绕安丰塘的传说和自然资源,人们建造了“八大景点”,分别是“五里迷雾、洪井晚霞、沙涧荷露、老庙木塔、凤凰观日出、皂口看夕阳、利泽赏明月、石马观古塘”等。徜徉其间,你会觉得这里绿柳垂堤,花开四季,塘面微波荡漾,清水涟漪,各种养殖水产品嬉戏其间,好不快乐。八大景点相映成趣,让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这一切构成了安丰塘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安丰塘旅游开发的天然优势。
2、县委县政府南工北旅的政策机遇
新桥国际机场的兴建以及合淮阜、合六叶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审时度势,提出“南工北旅”发展战略,首批成立八公山风景管委会和安丰塘旅游管委会,这为安丰塘的旅游开发提供了难得的政策机遇,掀开了安丰塘旅游开发新的一页。“南工北旅”战略的提出和安丰塘旅游管委会的成立,将为安丰塘的开发提供很好的政策支持、资金扶持及智力保障。
3、安丰塘护堤及相关工程的顺利实施
投资1亿多元的安丰塘除险加固及配套工程顺利实施,提高了安丰塘的防洪防涝标准,新建了多处观景点,满足了游客观景需要,环塘路硬化、绿化、美化工作正在筹建之中,工程完工可实现晴雨通车,大大改善了交通状况。
4、安丰塘镇土地平整工程的开展
继07年国投5千余万元的土地平整工程完成之后,09年又投资4千余万元资金,用于新一轮的土地平整工作,两项工程的完工,安丰塘镇将有80%的耕地得到平整,初步实现“田成方、路成框、渠成网、树成行”的现代农业景象。土地平整和“村村通”工程的先后完工,使得全镇的交通状况大大改善,现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路,下一步将实现组组通砂石路。这为建立现代观光农业和农家乐休闲中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有一支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镇村干部队伍
机关效能建设的开展,使得镇村干部的形象大大改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镇党委和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大大增强。07年的土地平整项目,难度之大,工作量之大,超乎人的想像,但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安丰塘镇镇村干部,硬是把它给完成了,而且无一例信访案件发生。这样的一群干部队伍一定能协助投资者开发好安丰塘,管理好安丰塘。
6、有着一群热情好客,勤劳朴实的人民群众
这里的人民群众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听党话,跟党走,盼安丰塘早日开发的愿望十分迫切,定会为安丰塘的旅游开发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7、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服务功能日益完善
为满足安丰塘旅游开发的需要,这些年镇党委政府加大了小集镇建设规模和品位,使之于创建旅游乡镇相协调。今年投资10万元的安丰塘街道亮化工程,已顺利完工,方便了人们夜晚出行;小商品琳琅满目,充分满足人们的购物需要;旅游接待舒适,价廉,给人以“家”的温馨。小城镇建设可为每位投资者、观光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充分满足人们食、住、行、娱、购的需要。随着安丰塘旅游开发的不断深入,新一轮小城镇建设规划正在制定之中。
8、便捷的交通条件
安丰塘镇毗邻新桥国际机场,十迎路(十字路至迎河)、双安路(双桥至安丰塘)、陶建路(陶店至建设)等省级公路纵贯全境,距合阜高速公路入口30公里,距合六叶高速公路六安北入口55公里,加上“村村通”土地平整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得该镇的交通四通八达,极为快捷方便,实现晴雨天镇内外交通无阻。
9、开发成本低廉
安丰塘旅游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投资者只需在景点建设上再锦上添花,这里可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和低廉的土地和劳动力。
10、丰富的旅游资源
除环安丰塘景点外,这里还有驰名中外的席草、荷仁豆及各具特色的水产养殖,投资者可依托现有资源直接开发成旅游项目,如现代观光农业、各种休闲垂钓中心、农家乐中心、各具特色的地方美食等。
(二)不利因素
1、安丰塘管理体制未理顺
目前安丰塘水面由安丰塘分局管理,水面养殖由养殖场进行管理、承包,由于利益的关系,两者之间常产生矛盾。安丰塘旅游开发需要优质的水面,而为了养殖的需要,承包水面养殖的经营者又不断地向塘内抛洒一些物质,严重污染本文
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了水面,这两者矛盾常常 是不可调和,为了安丰塘旅游开发的需要,必须理顺管理体制。
2、景点破坏严重
安丰塘环塘八大景点,均承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破坏严重,已找不到昔日的感觉,这需要我们一边保护,一边开发,两者要并举,开发工作未进行之时,对已有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制定保护的办法。
3、投资不足,建设力度不够,开发意识不强
也许是由于经济的原因,安丰塘旅游开发这些年也只是美好的设想,一直未付诸行动,地方财政仅是吃饭型财政,安丰塘自主开发无能为力,因此等靠要思想严重,影响了安丰塘开发的进度。
4、规划定位不够
旅游开发是一项长线投资工作,要求我们必须要先制订好规划,然后分年分项实施。安丰塘开发的长远规划与近期目标未制定出来,未给安丰塘开发一个准确的定位。
5、人才短缺
乡村旅游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其中的关键,要处理好借助“外脑”与培养自身人才的关系。旅游事业在发展之初,特别是在进行旅游规划的时候,非常需要旅游专业人才的“外脑”,以引导旅游业走上正轨,对于日常的经营管理人才,可以自己培养,也可以引进,但是一般的服务人员和导游人员最好是自己培养,这样有助于增强服务特色,同时还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目前我镇的旅游人才既无引进,也无自身培养,突显人才的短缺,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
6、宣传影响不够。
目前,安丰塘的旅游宣传还是“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影响小,见效慢。
二、思路与对策
透过安丰塘旅游发展的现状,不难看出,当前旅游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思维前瞻,着眼问题,寻找策略,这样才能有效进行重组、变化和提升,才不会使安丰塘旅游“新瓶装旧酒”。
1、完善旅游开发相关规划,有序开发
要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形成的“南工北旅”这一共识,深化“一业带百业”认识,按照“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发展思路,坚持以“总体规划,分步开发,突出重点,体现特色,面向市场,合理利用”为原则,切实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并积极 创造条件,有序开发,要不仅建设观光旅游,时机成熟还要发展成会议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
2、争取政府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目前,安丰塘除险加固工程已基本告一段落,但环塘路面的硬化、绿化、美化直至亮化工作还没有启动,希望政府继续争取项目资金,做好这一工作,为安丰塘旅游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3、加大小城镇建设步伐,提升旅游接待品位
目前,我镇的旅游接待小而全,不能上档次、上品牌,且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少,无法满足游 客的多种需求,今后要在提高接待规模和提升档次、品位上下功夫,做文章。
4、积极推进景区建设,开发旅游景点
目前安丰塘旅游老景点有不同程度破坏,且配套开发的力度不够,景点不精,新景点开发滞后,推出去的景点特色不明显,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可游性、可参与性、可感染性不强,农家乐资源丰富,但开发不够,加快景点建设刻不容缓。建设需资金,光靠政府投入非常有限,需要多渠道融资,多途径参与开发:(1)向上争取项目资金;(2)招商引资。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参与安丰塘开发。(3)吸引捐助资金。(4)金融信贷资金。
5、加大旅游区域协作,制定精品旅游线路
我县的旅游要形成一盘棋思想,淡化本位意识,形成资源共享,市场共有,优势互补的态势,安丰塘的旅游开发要与瓦埠湖、八公山森林公园等景区统一规划、管理,形成规模,打造寿州一日游,使分散的景点设施统一协调,有机组合,使资源优势得到集中体现,大小景区共享产业规模效益。
6、加大宣传推销力度
目前,很多人都只知道有天下第一塘------安丰塘,但安丰塘的具体位置、特产、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等都不清楚,这需要我们加大宣传推销力度,多与记者接触,多渠道、多途径宣传安丰塘,既宣传景观,又宣传政策,可统一编制宣传材料,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载体和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开展营销宣传,吸引更多游客了解安丰塘,走进安丰塘,感受安丰塘。
7、理顺体制,建立天然无污染养殖
安丰塘的水面和养殖的管理体制必须理顺,不能两家单位各自从自身利益出发,各自为政,必须统一管理,服务于旅游开发的大局。我认为安丰塘的养殖要遵从自然生物链条,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保护好水质,涵养水质,把安丰塘变成一个天然养殖场。
8、加强旅游管理干部作风建设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因素”,旅游管理干部队伍作风的好坏,关系到一个地方的形象,反映了一个地方人的精神 面貌 和思想素质,必须加强旅游管理干部效能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树立形象,引导旅游业向健康方面蓬勃发展。
三、未来3--5年的思考与打算
1、申报创建旅游乡镇
我镇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旅游乡镇的申报工作,争取上级旅游项目专项资金支持。
2、建立 安丰塘旅游专抓队伍,解决“有人管事、有人办事”问题
3、因地制宜,做好农家乐项目建设
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做好农家乐有关项目建设,打造品牌,如利用席草、荷仁豆、甲鱼、各种水产品等,加工成精美工艺品和美食。
4、继续加强小城镇建设,在“食、住、行、游、购、娱”上做文章
要继续加强小城镇规模建设和亮化、美化工作,提升接待档次和水平,着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系列旅游产品,特别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纪念产品。
5、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教育和旅游环境的治理
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诚信教育、法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监督其合法经营,避免欺、蒙、拐、骗现象的发生。加大旅游环境的治理,避免脏乱差现象出现。
我坚信,只 要我们坚定发展思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促进人与自然、资源、环境的整体和谐,安丰塘一定会成为寿县旅游产业中一颗璀璨明珠。
安丰塘镇位于寿县城南30公里,因位于天下第一塘-----安丰塘畔而得名。全镇共有48195人,辖8个村、2个街道居委会,总面积 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8万亩,因地理位置优越,得天独厚的水利条件,蕴藏了丰饶的农业资源,这里地势平坦、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景点星罗棋布。特色农业有“荷仁豆”、“席草”、“中华甲鱼”以及依托安丰塘水面而养殖的银鱼、河蟹、鲫鱼、鲤鱼、鳜鱼、河蚬等名特优水产品,绿色、环保、无污染,畅销海内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南工北旅”发展战略,安丰塘旅游迎来发展的春天,掀开了新的一页。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做大做强安丰塘旅游产业,提高旅游经济对镇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第四篇:浅谈桂林旅游商品市场开发现状分析与对策
浅谈桂林旅游商品市场开发现状分析与对策
森游05-1班覃必富3050537102
[摘 要]桂林旅游商品是桂林旅游产品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伸缩性很大,在客源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开发旅游商品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这对于桂林来说,就更具有特殊的战略意义。文章根据桂林旅游商品开发的现状,分析了桂林旅游商品市场的特点和发展的薄弱之处,从政策扶持、扩大生产、创造特色、建立品牌和质量监督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以此加快桂林旅游商品的开发力度,增加旅游购物,提高桂林旅游业的效益。
[关键词]:旅游商品;开发现状;对策
旅游购物是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之一,旅游商品就是旅游购物的核心产品,是增加当地旅游收入重要途径。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旅游业要想获得最佳产业效益并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必须以六大要素的协调发展为基础,同时,建立完善的旅游商品市场机制,树立旅游产品特色和品牌;以此来赢得旅游者的信任和交易。当一个地区行、住、游等基础设施已趋于完善,旅游业要想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一定要加快发展属于弹性消费的旅游购物。桂林旅游商品更应该从这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市场制度,加强质量监督,树立良好的购物坏境。
1.桂林旅游商品市场的开发现状分析
随着桂林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桂林旅游商品市场伴随着壮大起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桂林由桂林旅游的起步阶段到旅游商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与多样化阶段。由此,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在数量方面也开始出现品味单一,缺乏质量检验,没有特色商品,价格混乱,恶性竞争的状况。
桂林旅游商品的市场开发薄弱之处:一是缺乏特色商品,具有所在景点、区域、所属文化、习俗和特色的旅游工艺品品牌较少。由于本地旅游商品生产企业相对弱小,而受到来自全国各地同类旅游工艺品的竞争,致使出售的商品雷同,使旅游者很难购买到具有桂林特色的价廉物美的旅游工艺品。二是旅游企业对旅游商品开发认识不足。因而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重视景点景区开发,而旅游工艺品的研发和生产大多被纳入工业企业的管理范畴,未能有机地结合到各地旅游发展建设规划之中,造成旅游商品研发、生产、销售脱节,因而难以适应旅游消费市场的需要。三是缺乏与相关产业的强大支持。旅游商品涉及多个行业部门,其发展规模受当地工业化水平的制约。旅游商品的发展,如果没有强大的工商业的支持,很难形成产、供、销的良性循环。四是旅游商品销售渠道的弊病。由于到桂林旅游大多属团队包价旅游,旅游者的购买力在很大程度上被导游所控制。由于利益的驱使,旅游者进店购买的商品往往质次价高,削价竞争,造成旅游商品在旅游者心目中信誉下降。五是商品包装较差、档次不高、附加值低。桂林旅游商品包装仅停留在传统的层次上,未能及时了解国内外旅游商品发展变化的行情,研发出文化内涵高的艺术性包装。常常出现“一等货品”、“二等包装”、“三等价钱”的情况。
2.桂林旅游商品开发的市场对策
旅游商品开发的全过程一从观念商品的创作到商品的生产和经营,都必须依靠政 策支持和科学管理。政策与科学是实现旅游商品开发战略目标之保证。
2.1政府加强与改善宏观控制,建立相应组织。
桂林有众多的生产和经营旅游商品的部门、集体和个人;从事旅游业科研,热心开发旅游商品者。这有利于开放和竟争,有利于产品开发和繁荣市场。加强宏观控制,建立相应组织,并非要把这些单位和个人“统”起来,或者改变其隶属关系、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而是为他们服务,沟通和提供信息;交流推广经验和科研成果,协调行动,对重大项目组织合作关系,妥善协调各经济形式、各层次的关系和各方面的利益;研究政策、对策,制定长中期发展规划等。
2.2鼓励桂林旅游企业科学研究,建立奖励制度
桂林旅游企业除了科研部门有计划地发展有关旅游商品科研项目外,应全面落实科技政策,制定鼓励措施,建立奖励制度,以调动全社会,尤共是民间能工巧匠、离退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发明精神。凡对旅游商品市场理论与实践,游客心理动机,商品造型、设计,生产技术、工艺,新产品开发与经营管理等取得科研成果的单位、集体和个人,都应得到奖励,重大成果还应报请上级嘉奖,并可申请专利权,以此能得到产权保护。
2.3扩大桂林旅游商品生产规模
桂林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积累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工艺;但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传统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因此,在设计旅游商品时,必须充分利用桂林当地各类实物和形象资源,激发旅游者购物兴趣,并起到很好的广告宣传作用。在对传统工艺品进行现代化开发、保持其艺术和工艺特色的同时,要融入现代思想观念和消费观念,尽量向旅游商品文化内涵倾斜,使之适应现代旅游者的生活消费方式和纪念方式的需要。
2.4大力创造桂林旅游特色商品
桂林的旅游商品的开发应把自然风光与民族风情结合等各种媒介制作成各种类型的旅游工艺品如字画、茶具、挎包、手提袋、枕套、座靠垫、领带等。“桂林山水甲天下”对于游客来说,最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利用的少数民族的风情,如壮族的织锦、苗族的花带、瑶族的挑花和蜡染、侗族的侗布与侗毯等民族服饰、工艺品等。此外,歌舞表演是壮、侗、瑶、苗等少数民族历史积淀形成的深厚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用材、造型、色调、图案、风格、包装、装潢等方面,都要围绕桂林特色进行设计生产。
2.5努力建立桂林旅游商品的品牌
桂林旅游商品要依靠质量、特色来树立品牌形象。品牌的建立要求旅游商品不管是所用材料,还是实用性能、包装装潢等都首先要体现较强的质量意识,这是树立旅游商品品牌形象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本民族的文化内涵,以深厚的文化背景为依托,设计出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同时,品牌离不开商品的商标。商标不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或图案,它融入了旅游企业文化甚至民族文化,代表了一种品牌的标记。重要的是商标以法律形式加强了旅游企业的无形资产保护程度,以一种简单易记、统一化,标准化的标志使自己的旅游商品在众多的竞争产品中脱颖而出,更有利于企业产品的市场促销宣传;而且容易得到消费者的心里认同。
2.6加强和完善桂林旅游商品质量监督制度
旅游商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旅游企业和旅游者的利益。商品质量检验和资格认证是建立良性循环的旅游购物环境的关键因子。加强商品质量监督,保证桂林旅游商品市场开发的有效机制。在完善相关部门的检验技术之外,还要対游客进行宣传如何识别旅游商品的方法。从而在各方面的协调下,坚决把伪劣商品和假冒商品拒之门外。
结束语:
在旅游业还继续快速下,桂林旅游商品要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应着重坚持政策扶持、扩大生产、创造特色、建立品牌和质量监督等营销策略。做好桂林旅游商品的市场开发不但对于提高桂林旅游业的效益,而且对于其他地区旅游业产业的协调发展都具有示范效应。
参考文献:
[1]赵黎明,辛长爽.旅游商品开发探讨[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
[2]叶佩韦.关于开发桂林旅游商品的思路[J]社会科学家 1987年 02期 [3]唐世和.浅议桂林旅游商品生产和经营[J]社会科学家 1989年 02期
第五篇:汉源县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汉源县旅游开发调研报告
旅游产业是我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打造县域经济升级版的支撑产业。为进一步促进我县旅游开发,发展壮大我县旅游产业,我们深入县内重点旅游开发项目、景区景点对于我县旅游开发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进一步了解掌握目前我县旅游开发基本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对进一步加快我县旅游开发提出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推进旅游开发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立足资源优势,紧紧抓住地震灾后重建、移民后续建设机遇,强势推进全县旅游开发:
一是加快推进百里花果长廊旅游环线项目建设。依托气势磅礴的花海果乡资源优势,立足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着眼农旅一体,突出花果阳光、田园古道、贡椒文化乡村旅游特色,以新建和扩建的方式,打通九襄、唐家、清溪、双溪、大田、前域、西溪7个乡镇的部分乡、村道路,并与108国道贯通形成长约100公里的环线,将优质金花梨、白凤桃、大樱桃、精品花椒、红富士苹果及小水果、大蒜等万亩以上的产业基地和流沙河流域的上千亩现代有机观光农业基地联成一线,打造集浪漫花海观光、水果采摘体验、乡村生态休闲、汽车自驾露营为一体的最美自驾游精品环线,让游客通过环线自驾游多视角多侧面一览汉源大美田 园的壮丽之景。项目总投资3100万元,于2013年10月启动建设,目前主线已具备通车能力,正在加快推进百里花果长廊观景点建设。由县整治办和大田乡牵头的位于大田乡的塔山望春观景台已完成施工建设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重点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加强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在水果、蔬菜产区九襄、大田、双溪、清溪、前域等乡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厕所、停车场、游步道、休闲亭廊、景区标识牌等旅游基础设施和景观建设,按照“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的目标,建成了花海果乡(三强村农旅结合新农村示范点)、桃源胜景、槿上梨花、茶马古道、鹤舞田园等乡村旅游景点,突出乡村生态旅游“宜品、宜养、宜游、宜娱”特色,重点开发“鲜果采摘、农家体验、山水鉴赏、文化陶冶”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春赏花、秋品果、四季游古道中充分感受到我到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积极协调后续景区建设项目启动实施。目前已成功协调由社会资金投资建设的水岛山城度假村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3000万以上,已于今年7月22日开工。正在协调瀑电大坝工业旅游景区建设项目、河南乡丝路驿站景区招商引资项目,力争项目景点设施尽快进入实质性建设。
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包装。目前已包装并推出了汉源湖水上游乐开发项目、岗顶生态公园旅游开发项目、养老地产开发项目、轿顶山景区旅游开发项目、康体养身旅游开发项目、汉源县花海果乡景区乡村度假酒店项目、大渡河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开发项 目、清溪古城文化旅游区开发项目、金钟山-龙塘山景区开发项目、旭河-马鞍山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感恩楼旅游景点开发项目、河西溶洞旅游开发项目等12个旅游招商项目,其中10个为旅游项目,2个为养生康体项目。
四是加快推进旅游商品开发。紧紧围绕汉源丰富的物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不断做大做精贡椒系列、大渡河牦牛肉系列特色旅游商品。在汉源椒果、汉源坛子肉、大渡河奇石、汉源水晶风光纪念品、花椒香包、桃花茶等特色产品和纪念品深度开发上引导企业开发研究,进一步打造汉源特色旅游商品品牌。
五是加快推进旅游规划编制。目前已完成了《汉源县旅游发展战略规划》、《汉源县旅游发展规划》、《清溪古城保护和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和主要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雅安市大渡河阳光休闲度假旅游带总体规划和重要区域修建性详细规划》、《大渡河峡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策划方案》、《汉源县花海果乡旅游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金钟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汉源县花海果乡百里花果长廊精品旅游线路策划》编制,正在编制《汉源县花海果乡创建4A级景区实施方案》、《轿顶山旅游区总体规划》和《茶马古道旅游区总体规划》。
六是加大旅游开发保障措施落实和环境营造力度。成立汉源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旅游开发。整合项目和资金,集中力量推进旅游开发项目实施。抓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提升乡村旅游品味。通过举办会节、利用新闻传媒、印制旅 游指南画册、出版旅游文化丛书等多种形式宣传推介汉源旅游资源,为全县旅游开发造势提气。创新“1+3+N”招商新模式,主动“走出去”、“引进来”招商引资。成立旅游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加强旅游资源保护,确保旅游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
旅游大开发带来了全县旅游经济的超常提速。2013年,全年接待游客14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96亿元。2014年1-6月接待游客92.9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54亿元;仅在3月13日—4月13日汉源县赏花旅游文化月期间就接待游客3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9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项目整体推进不平衡,部份重点项目还未启动实施。如汉源湖开发、大渡河大峡谷开发等一些已经列入规划、对汉源旅游业发展起龙头作用或支撑作用的重大旅游开发项目目前仍处于可研论证或招商引资阶段,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率低、项目落地性差,一些已初步建成的景区景点其基本设施还缺乏配套性,部份景区公路路段路面窄、标准低。全县旅游开发的总体进展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还有巨大差距,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景区景点景观打造任重道远。
(二)多元化旅游开发投资格局尚未形成,开发资金缺口巨大。由于我县旅游开发起步迟,景区景点建设滞后,丰富的旅游资源总体上还处于开发初期或待开发状态,需要实施的重点旅 游开发项目多,需要投入数亿元数十亿元的巨额开发资金,而目前我县旅游开发投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本、民间资金的介入程度很低,投入主体还主要是政府资金投入,一年只能投入3—5千万元,杯水车薪,难以适应开发需求,开发资金短缺是目前制约我县旅游开发的瓶颈问题。
(三)人才匮乏困扰旅游开发。目前我县旅游开发最缺乏具有专业素质的研究开发型人才和具有开拓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和资金短缺一样,人才短缺已同样严重地制约了我县旅游开发在项目研究、客观决策、项目实施管理控制等诸多方面的工作开展。
三、关于加快我县旅游开发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先机意识,持之以恒地强力推进旅游开发。在充认识我县旅游资源的丰富性的同时,要更充分认识我县旅游资源的有限性、周边旅游资源的同质性和旅游业发展的竞争性,增强发展的紧迫感。按照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阳光滨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以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节奏,进一步高度重视旅游开发,突出旅游开发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先位置。要认真分析研判国家促进旅游发展相关政策和我县列入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后的新情况新变化,抢占先机,研究制定更加符合产业发展方向、更加切合我县发展实际、更加务实的政策措施、经济手段,强力推进我县旅游开发实现质的跨越。
(二)强化规划意识,用规划统筹旅游开发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一是对现有规划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完善,该修改的修改,该补充的补充,使旅游规划对旅游开发更具指导性。二是加强专项规划研究。以景区与景区之间、景区与景点之间、景点与景点之间相互协调、相得益彰为前提,做好景区景点的深度规划,逐步形成我县较为完整和完善、总体和专项配套的旅游开发规划体系。三是研究制定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的控制和管理,将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贯彻实施,确保旅游开发活动在规划的原则范围内规范协调有序地进行。
(三)强化特色意识,促进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向旅游开发的品牌优势、产业优势转化。汉源的旅游大的特色主要在“花”(花海果乡)、在“水”(汉源湖)、在“山”(轿顶山等)、在“峡谷”(大渡河大峡谷)、在“古”(古镇、古道、古遗址)、在阳光(阳光汉源)。要进一步强化我县“春赏花、夏游湖、秋品果、冬沐阳”的阳光休闲度假特色,强化汉源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浓郁的民族风情特色、得天独厚的高山峡谷地质生态特色,突出远古文化(富林文化、麦坪文化等)、古镇文化(清溪古镇、九襄古镇等)、古道文化(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红色文化在我县旅游开发中的内核作用和灵魂作用,走以特色创立品牌、以品牌支撑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旅游开发路子,以特色优势、品牌优势提升我县旅游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力。
(四)强化项目推进,以优质项目优势项目促进旅游开发上档升级。树立“发展靠项目支撑、工作靠项目推进、形象靠项目改变”的理念,科学合理的布局和推进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的实施。一是坚持规划一步到位,项目分步实施,避免力量分散、资金分散而影响开发效果。在近期集中力量重点抓好花海果乡、汉源湖景区及周边景区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商品开发,集中打造核心景区、核心景点。以点连线,以点扩面。二是明确开发主体,激发开发活力。政府重点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性项目建设。对于有投资回报的项目放手通过市场让民间资本投资开发经营。三是分类推进,持续开发。做到“三个一批”,即:启动实施一批,储备一批,研究论证一批。对于已启动实施的项目,加强精细化管理,力求建成精品项目工程,打造出精品景区、景点。对于开发条件成熟等待实施的项目,加强协调,力争早日启动实施。对市场前景好、开发潜力巨大的项目,要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确保项目研究的起点和质量。
(五)强化招商引资,构建多元化旅游开发投资格局。一是继续采取多种形式加强重点旅游项目的对外推介,让外界充分了解汉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具有开发潜力的旅游开发项目。二是诚信招商,站在投资商的角度客观地作项目投资回报分析,多推“接地气”可靠性强的“实”项目,不推那些连自己都觉着“悬”的“虚”项目。根据近年来的旅游招商实践及时调整招商标的和要素保障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新的更加切实可行的旅游招商战 略,提高我县旅游开发项目招商的成功率。
(六)强化宣传推介,进一步为旅游开发聚集人气和商气。一是继续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加强对我县旅游开发有针对性的宣传报道。二是认真总结近年来我县举办各种会节的经验,提高办会办节水平,既勤俭节约又高质量地持续办好各种会节并在会节中高度融合旅游元素,利用会节聚集人气和商气,文旅结合,以文兴旅,提高汉源旅游开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强化人才支撑,为深度推进旅游开发提供智力保障。按照打造大渡河流域区域旅游中心的构想,成立汉源县旅游业促进中心或汉源县旅游开发研究中心,刚性或柔性引进当前我县旅游开发急需的研究开发型人才,如旅游规划方面的人才、旅游产品开发方面的人才、旅游经济分析项目可研论证方面的人才等,同时积极培育汉源地方旅游开发专家队伍,经常性地为县委政府实施旅游开发出谋划策,为企业、商家投资旅游开发提供具有专业水平的智力服务。
(八)强化资源保护,正确处理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一是建立旅游资源名录,科学制定旅游资源保护规划,对反映我县历史文化脉络的历史文物、古迹以及反映我县生态特征的生物资源要列入规划制定保护方案重点保护。二是在专业指导下,推行乡村旅游嵌入开发模式,避免盲目追求高大上而大拆大建或简单的 “白化”、“新化”使优质特色旅游资源、自然原始风貌遭到破坏。三是依法规范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防止因任何形式的开发行为使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四是严格旅游资源保护行政执法,建立有效的执法检查制度,及时查处和打击各种破坏旅游资源的行为,对被破坏的旅游资源责令限期抢救恢复,严禁在未经批准开发的旅游资源区域内开展任何旅游经营活动。
(九)关于全县旅游开发的一些具体建议
1、关于全县旅游开发总体构想。建议建立汉源县旅游产业园区。园区分为三个核心区,一是汉源湖旅游核心区,把汉源湖作为汉源旅游的“心脏”来打造,精心布局和建设湖面、湖岸、湖周景点。二是花海果乡农旅结合旅游核心区。把花海果乡作为汉源旅游的“魂”来打造,让产业环线、百里花果、古镇等各旅游景点有机统一并成为在省内外有影响力旅游精品。三是高山峡谷旅游核心区。把高山峡谷旅游与汉源湖旅游、花海果乡旅游结合,打造出汉源旅游的“气势”。在轿顶山、佛静山、大渡河大峡谷景区,开发具有汉源特色的高山峡谷科考、探险、观光项目,进一步实现汉源旅游的气势上的拓展。
2、关于产业环线建设,建议一是将小环线双溪乡白鸡关入口扩宽,让入口标志更加醒目。二是将白鸡关至大田乡建设村胜利村路段全部加宽成6.5米宽路面,以满足水果销售季节自驾游通行需要。三是在观景平台附近增设停车场地,避免造成占道停车涌堵。
3、关于汉源湖旅游开发,建议根据近年来的招商情况,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的指导下适时适度调整开发战略战术,先把一湖水做“活”。近期在确保安全运营的前提下,可先开通水上交通、水上游船观光项目,同时推进湖岸如山帽顶、石龙庙、炒米岗及沿湖集镇等地点能够体现湖泊风情的大中小微配套景观的精细化打造,循序推进,逐步实现整体开发。
4、关于花海果乡旅游开发,建议要注重开发项目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注意控制非花果类建设项目的密度,避免因项目建设而影响花海果乡的“花”、“果”特色。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索“乡村旅游休闲度假酒店联盟”经营,鼓励多种形式的共同开发、联合经营,提高我县乡村旅游业态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力。
5、关于九襄、清溪等古镇及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等古道旅游开发,应加大古镇古道旅游保护开发力度,并注意古镇古道景点打造要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古镇原真性风貌,建议在清溪古镇将汉源旧“八景”物化,打造成微缩景观,为古镇旅游增色。
6、关于金钟山旅游开发,金钟山是沿汉源湖重点景点,建议各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沿汉源湖大树境内公路路面窄、弯道多、路面破损严重,应及时进行整修,寺院内配套服务设施如厨房、厕所等需要按标准进行改造,同时需在金钟山脚下公路旁设置停车场地。
7、关于大渡河大峡谷旅游开发,建议一是在可能的情况下 探索与金口河区建立战略协作或合作关系,跨市联手,共同开发,互利双赢。二是在专业指导下根据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强景区观光道路、观光平台建设、标志性景观打造和自然景观的创意性演绎。
8、关于轿顶山、佛静山等生态景区开发,要继续加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适度安排一定财力加强公路、观景平台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功能,积小成为大成,逐步实现深度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