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_发展的文化维度
三、垦殖型荒漠化的文化根源
造成草原如此严重的荒漠化, 有其深刻的文化根源, 主要表现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对草原持有的不同价值观上。首先, 农耕与游牧民族持有截然不同的经济价值实现方式。游牧民族, 例如蒙古族及其先民们, 自古以来就是在人)))家畜)))自然界)))人这种闭循环中, 通过家畜的生产力来满足自己经济需求的。因此, 草原的丰美程度本身是游牧民族经济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即草原是他们最重要的资源。而传统的农耕民族实际上没有/ 草 地0概念, 对他们而言, 草地就是荒地, 越是水草丰美的草场, 越值得垦殖、采挖和种植;否则就是资源的闲置, 就是浪费。由于这种农耕价值观在包括近半个世纪的大部分历史时期扮演了主导文化角色, 古代的/ 主谷制0、/ 屯田制0才得以演变到现代的/ 以粮为纲0和生产建设兵团等。只要对历代统治者启动开垦草原的动因做一简要分析, 便可明了这一点。清朝推行的所谓/ 借地养民0、/ 移民实边0的/ 新政0, 就是以时任山西巡抚的芩春煊的奏请为根据的。芩的/ 筹议开垦蒙地0奏文称: / 查晋边西北乌兰察布、伊克昭二盟蒙古十三旗, 地方旷衍,甲于朔陲, 伊克昭之鄂尔多斯各旗, 环阻大河, 灌溉便利, , 以各旗幅员计之,广袤不下三四千里,若垦十之三四, 当可得田数十万顷。0 急于求财的清廷于是委派官员, 督办垦务, 开始大面积开垦内蒙古西部草原。在西部放垦之后, 理藩院左丞姚锡光也上奏光绪, 要求放垦内蒙古东部: / 内外蒙古, 地质膏腴, 民俗劲悍, 此尤根本之根本。, , 当经营内外蒙古荒地, 宜及时采东西殖之策, 用晃错实边之谋, , , 招民垦种, , 昭乌达、哲里木二盟之巴林、达尔汗各旗, 未垦荒地纵横方数千里, , 尚可开地数十万顷。0[ 3] 浩浩荡荡的汉族农耕移民涌入内蒙古东西部草原地区, 乱开滥垦全面开花, 就是这样开始的。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之后, 对草原价值的这种错误观念被继承了下来。中国本是个草原大国,拥有约4 亿公顷天然草地, 其中79.83%为牧区草原。但对如此举足轻重的国土资源, 直到1985 年才出台了专门的草原法;并且在现行宪法颁布(1982 年12 月4 日颁布施行)之前, 草原的资源属性在前三部宪法中都没有得到明确反映。以第三部宪法(1978 年3 月5 日颁布施行)为例, 把国土资源问题仅表述为/ 矿藏, 水流, 国有的森林、荒地和其他海陆资源。0 显然, 这里是把草原当成荒地对待的, 而荒地对具有数千年农耕传统的大部分国人而言, 只不过就是尚未耕种, 因而是尚未体现其经济价值的土地。正是基于这种价值观,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草原地区出现了三次大开垦, 从而导致了严重的荒漠化。然而需要指出的一点是, 内蒙古草原第三次大开垦的原因更复杂一些。因为其后果比前两次更加严重的这次开垦是在中共中央于1981 年底已经批准/ 以林牧为主, 多种经营0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建设方针, 1982 年宪法把草原明确列为国土资源的一种, 5草原法6于1985 年已经颁布实施的情况下出现的。笔者认为, 除了传统农耕文化根深蒂固这一原因外, 在我们决策体制和机制中的诸多弊端也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次, 农耕与游牧民族对草原的社会-精神价值也大相径庭。移居草原的农耕民族认为开辟了新的安身之所;而游牧民族因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于辽阔的草原, 从而认为草原就是他们社会存在的空间, 就是他们的家园, 他们就是草原民族;农耕民族的大量迁入定居被认为是自己生存空间的缩小。秀丽山川、辽阔草原早已成为游牧民族文学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创作的对象和源泉, 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以蒙古族为例, 他们驯化和培育了适应中亚草原严酷自然环境的五种家畜, 并在经营这一独具特色的畜牧业的悠久岁月中创造一整套生产工艺的同时, 系统地掌握了关于草原地区动植物群落、地上地下资源方面的知识,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生态观。正如..俄罗斯著名学者古米列夫所评价: / 游牧民族在他们自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文化类型。对此, 人们不应认为是粗俗、落后和停滞不前的。而农耕民族对此却没有起码的认识, / 逐水草而居0 成了他们描述游牧文化落后的代用词。把北方民族视为落后民族, 甚至把林海茫茫中以林副业为生的居民视为野人,是中原汉族根深蒂固的观念。难怪1930 年国民党政府5蒙古农业计划案6称: / 食肉酪饮, 固无害
于体魄之发育;逐草迁徙, 实有碍于文化之增进;此蒙古同胞之智慧文化所以逐渐落后也。宜先将农业与人生之体智及社会之文化关系详为宣传,是人人深明农业之重要, 而乐耕种。0难怪汪精卫也称: / 今日世界最要紧的经济原则, 要以较小的土地, 养最多的人口, 而游牧民族适得其反。故蒙古之生产方式, 实有改变之必要。0[ 2] 解放后提出和实施的/ 定居化0政策, 虽在吸收定居文明长处方面有可取之处, 但把牧区的贫穷落后统统归于游牧生活造成, 进而做出在两个五年计划内使牧区完全定居化的决策[ 15] , 实际上也是/ 农耕先进,游牧落后0传统思想的沿袭。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特别是在/ 文化大革命0期间, 把蒙古族自然保护习俗作为/ 牛鬼蛇神0进行了/ 横扫0, 草原地区民众传承多年的祭祀天地山水、星辰日月、树草敖包等富有生态内涵的习俗从此开始失传或丢失。这场浩劫本身虽在二十多年前就已宣告结束, 但因为只从政治上进行了拨乱反正, 它对草原地区民族传统文化所造成的恶果迄今没有得到清算,即文化上的拨乱反正至今无人着手。应当指出, 20 世纪后50 年对草原的开垦虽没有前50 年的规模, 鉴于此时被保留下来的草原更为珍贵, 即按其经济、生态和民族文化价值衡量已显著升值, 它所造成的后果却更为严重。众所周知, 解放后人民已经当家作主, 特别是蒙古族已经成为自治区的主体民族;如上所述, 草原又是它们的家园。那么由这两个前提得出的一个直接的 # 7__
荒漠(Desert)是指分布于亚热带和温带的干燥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强。草原则是介于荒漠与夏绿阔叶林带之间的地区,它属于夏绿旱生性草本群落类型。草原气候的特点在于比夏绿阔叶林带干旱,但比荒漠要湿润。如果气候持续比原来更加干旱时草原便向荒漠过渡,这就是荒漠化(Desertification)过程。荒漠化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荒漠化是指沙质荒漠化(Sandy desertification),即沙漠化,它指的是原本不是沙漠地区出现类似沙漠景观的自然环境退化过程和原有的固定半固定沙丘活化起来以及历史时期的沙丘前移入侵等演变过程。广义荒漠化则除了沙质荒漠化外,还包括草地退化,草原植被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等。其实,殃及环境的不仅仅是沙漠化,草原植被退化、水土流失和土壤盐渍化等荒漠化的其他方面也都同样危害或威胁着人类共同家园的安全。
近年来,内蒙古草原荒漠化正在呈现出加剧的态势。由于连年干旱,加至不合理人为干扰增多,致使草原植被退化面积逐年扩大,草原涵养水份能力下降,不时有河流断流现象发生,时而又发生水患;草地沙化不断扩展,扬沙天气和沙尘暴越来越频繁,其危害不仅越过了内蒙古的境界,甚至越过了我国国界。前不久,作者围绕这一问题曾到呼伦贝尔草原考察,了解到草原开垦等不合理的草原利用方式对草原荒漠化加剧具有显而易见的影响。
一、草原开垦是草原荒漠化的催化剂
草原开垦会导致草原荒漠化的加剧,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事实。然而,由于人类认识运动的反复和曲折,至今有一些人以各种理由重复着开垦草原的错误。大量事实表明,一些地区草原退化、沙化等荒漠化过程是在草原开垦和植被遭破坏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这里列举呼伦贝尔的情况来阐述这个问题。
呼伦贝尔草原是位于欧亚草原区东端的一颗明珠,以其温度适宜、河网密布、水草丰美而闻名遐迩。呼伦贝尔草原的东沿是大兴安岭森林向典型草原过渡的草甸草原区,这里分属于鄂温克旗和陈巴尔虎旗管辖。它包括山地草甸草场,低山丘陵草甸草原草场和部分高平原草甸草原草场。这里水分条件较好,干躁度为1.5——2.0,湿润系数大于0.6;据20世纪80年代考察资料,这一地区常年平均每公顷产草量为2750——5250千克(鲜草)。这里土壤条件也较好。因此,这里就成为养育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水系发源地。但是,若干年来这一块宝地未能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相反,几次大面积开垦却把它害得满目疮痍。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短缺,为了从全局上解决粮食自给,扩大耕地,增加粮食产量,成为十分迫切目标。所有可开垦的荒地都要垦殖种粮。在这种背景以及一些决策者头脑中挥之不去的传统农耕文化底蕴双重作用下,在南方围湖造田,在北方视草原为荒地毁草种粮。1960年,呼伦贝尔盟(现改为呼伦贝尔市)耕地达到44万公顷,比1949年的15.09万公顷猛增了191.58%。其中地处上述草甸草原的鄂温克旗和陈巴尔虎旗分别开垦耕地2.87万公顷和1.08万公顷,从此撕开了牧区禁止开荒的禁令。后经国务院决策,呼伦贝尔牧区绝大部耕地实施闭耕还草,才延缓了呼伦贝尔草原生态危机的加剧。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呼伦贝尔草原上再一次掀起开垦草地,毁草种粮的高潮。这一次草原开垦,范围之广,持续时间之长,都远远超过了以往的历史。事情发生的动因以及运作机制,也同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尽管此时,具有“严格保护草原植被,禁止开垦和破坏”等条款内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已经颁布施行,但在地方性粮食自给决策思想指导下,在市场经济利润原则驱使下,看准粮食生产有利可图的耕地“开发者”们蜂拥而至,来这具有历史教训的地方,注入资金,又一次毁草种粮。前后长达逾10年之久,至今尚没有彻底撤出。据统计,1985年呼伦贝尔盟耕地总面积55.73万公顷,其中作为草原牧区的鄂温克旗和陈巴尔虎旗耕地面积分别为0.198万公顷和2.268万公顷;1997年呼伦贝尔盟耕地面积增加到133.05万公顷,比1985年增长138.75%;其中鄂温克旗和陈巴尔虎旗分别增加到5.69万公顷和8.356万公顷,分别增长27.7倍和2.68倍。近两年,由于干旱和土地肥力下降,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粮价又下滑,经营者几乎到了无利可图的地步,加至政府已开始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草原上开垦的耕地这才开始缩减。
草原开垦与草原荒漠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可用以下事实来解释。由于呼伦贝尔草原上开垦的地方,大多地处河流水系上游或发源地,开垦使此地植被遭破坏,地表裸露,增大了水份蒸发,雨多成水患,水土流失;无雨就在强烈蒸腾作用下,迳流减少,甚至出现河流断流、湖泊干涸。随着大风日的增多,裸露的表土和沙尘随风而起,形成扬沙或沙尘暴天气。实事求是地讲,历史上很少见到沙尘暴的呼伦贝尔,如今这几年沙尘暴频繁,不能不说同违法开垦草原有着直接关系。不争的事实证明,草原开垦不仅仅破坏了草地植被,也破坏了整个草原生态环境这个大系统,破坏了当地的小气候。为了耕地“开发者”有限的利润,为了为数不多的3——5年粮食收获,我们付出了环境资源上的如此沉重代价,究竟值不值?任何一个头脑清醒者,如果能够客观地面对眼前事实的话,都不能不承认草原开垦是得不偿失的短视行为。事情到此还远没有结束,人类的认识运动也不可能经过了一次就可以完结。有朝一日,在市场经济运作下,草原开垦又有新的利润可图的时候,会不会有新的草原开垦者诞生呢?当然,人们并不希望历史悲剧的重演。
此外,令人关注的是另一种草原开垦,即目前仍在超载过牧而草原退化严重地区酝酿的牧区开发饲料地计划。其目的是为解决饲草料不足的困难而提出来的。它的逻辑思路是目前草场提供的牧草不足以饲养现有牲畜,解决的办法就是开发家庭小面积(每户1——2公顷)饲料地,用井水(或其它水源)浇灌以保证饲料地获取满意的收成。但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是饲料地究竟开在何处好?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开垦种饲料的,首要的是有没有现实的或潜在的浇灌条件。为此,人们把湿地、古河道、小河沿岸滩地作为开发饲料地的首选地。我们知道,人们把湿地比作草原的肾脏,肾脏全都开垦了,草原生态系统将会怎样呢?这当然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古河道的水利开发潜力也是极其有限的,大量开采地下水用于浇灌必将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因为干旱牧区天然降水根本不可能弥补大量开采所形成的地下水亏空)。二是土壤条件难能支撑长久。草原地区土壤大部由栗钙土构成,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贫瘠,开发饲料地持续长久是难能做到的。也许刚开发的头几年,在保证浇灌的条件下能有不错的收获,可是随着水源不足,地力下降,饲料地收成就很难保证长期丰产。到那时,水资源衰竭,地力(肥力)下降了,饲料地也就无法再维持正常生产了。这种为眼前几年的收获而付出沉重代价的作法实在不值得。《21世纪议程》要求我们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着想啊!三是大量分散的饲料地也会对草原生态安全构成威胁。为了纠正大面积毁林毁草垦殖的错误,正在采取退耕还林还草的措施,那么分散的遍布各地的、小规模饲料地开发就对生态安全不会构成威胁吗?事实上,它必然同样会构成威胁的。原因在于大量分散的小片饲料地虽不像大规模连片耕地那样直接明显的危害周围的植被和环境,但由于饲料地上种植的绝大部分都是精饲料和青贮玉米之类作物,它的耕作过程及效果不同于种植牧草,仍然需要翻耕(土层薄的地方依然把下面的砂壤翻上来),同样破坏原生植被,从而使地表丧失植被保护而完全裸露出来。没有植被保护而裸露的地表比起没有植被保护的草地,地面水份蒸腾增加了许多,特别是秧苗尚未长出来的春季和收割后的秋季更是如此。人们常常因为一家一户所开的饲料地面积不大而忽略这一问题,可是所有牧户家家都搞上饲料地,那是个什么概念呢?内蒙古牧区总计牧户47万多家,每户都按开2公顷饲料地计算,饲料地总面积将是95万公顷,相当于目前内蒙古牧区现有耕地面积的总和(2001年为96万公顷),几乎是1万平方公里。四是目前草原本该休养生息,而不是加重或转移它的负担。几十年来,内蒙古草原超负荷运行已是不争的事实。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应当是让草原休养生息。按照物和能的平衡原理,牧户开垦饲料地的做法其实质是把大面积和整体草原超载过牧的沉重负担转移到小面积的饲料地上罢了,这是试图用局部加重负担来缓解整体超负荷的计划。这一目标难以达到,因为局部正是整体的一部分。所谓“面”上减负,实际上整体并没有得到减负。因此牧区开辟饲料地的作法应从经济成本、对资源和环境的损害等方面,以长远目光加以重新审视和检讨、论证。
那么,草原开垦究竟同草原荒漠化有没有联系呢?下面看看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的一组数据也许就能得到答案。
应该说明的是这里列出的草原退化面积中包括有以下特征的区域: ① 草群种类发生变化,原有建群种和优势种衰退,非原有侵入种成优势; ② 优良牧草生长发育减弱,可食产草量下降; ③ 草场生境条件恶化,表现为旱化、沙化和盐渍化,地面裸露; ④ 出现鼠、虫害。可见,草原退化的加剧,当然可以视为草原荒漠化的加剧。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草原退化与草原开垦密切相关,随着草原开垦面积的增加,草原退化面积也在增加。换言之,这里随着草原开垦面积的扩大,草原荒漠化在加剧。我们应该肯定,草原开垦就是草原荒漠化的催化剂。
二、不当的利用方式,给草原退化雪上加霜
除了开垦草原外,其他不合理利用方式也对草原退化产生了推动作用。
(一)草场分割,承包到户,使轮牧难实施。
20世纪80年代以前,内蒙古草原利用方式主要是四季轮牧。那时,牧民把全部草场分为放牧场和打草场两个部分。放牧场又按季节划分,每个季节都备有专门放牧场,春季接羔保育在春营地,夏季在夏营地渡过,秋季抓膘在秋营地,过冬则有冬营地。四季牧场间隔距离比较远,少则20——30公里,最多可达上百公里。正是这种远距离游动轮牧方式保证了草原植被不致退化。它就是倍受批判为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落后”游牧方式。它虽有先天的缺陷,如:冬季抵御风雪灾害能力差、提高牧人生活质量比较难等等。但正是这种轮牧方式和牧人在生活质量方面付出的代价却换回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千百年来保持了草原的盎然生机和不变的绿色,把充满活力的草原留给了我们这一代人。社会的变革把一个划分草场、承包到户的时代推到了所有牧人的面前。原以为按照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划分草场承包到户之后就可以无限激发牧人生产积极性,既可以保护好分到牧人名下的草场,又能建设好承包到户的草原。实践结果,事实与预期之间的距离却非常大。主要是草场划小了,远距离游动轮牧做不到了,常年在面积不大的小片草场上放牧,植被反复被牲畜践踏,无法正常再生,退化就不可避免。从客观上看,也正是划分草场、承包到户以来,超载过牧现象普遍起来,也正是这一时期草原退化越来越严重。我们仍以上文列举的鄂温克旗为例加以说明。
从以上数据不但可以看出牲畜饲养头数与草原退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时间分布上也可以看出1980年前的草原退化速度比较缓慢,1980年到2000年的20年间退化速度却明显加快的状况。而退化速度加快的这20年正是实行划分草原,承包到户,家庭经营,停止游牧的20年。过去游牧年代里,游牧距离一般在上百里(50公里以上),有的夏营地远在100多公里之外的河流上游凉爽的林缘草地。承包到户后,一般一户草场也就400——600公顷,草场小了,想游牧也游动不起来。这一判断也符合内蒙古牧区总体实际情况。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内蒙古牧区先后都解散了生产队,按户划分草场,实行家庭经营制度。之后,内蒙古的牲畜存栏数虽有大幅度增加(由1983年的3917.8万头只增长为2000年的6209.5万头只),但由于草场划小了,游牧结束了,轮牧也不搞了,草场退化就逐年加剧起来(全区草原退化比重由80年代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9%,90年代末上升为73%;退化面积由80年代的2500万公顷扩大到4667万公顷)。笔者认为,不能因为个别地方或局部地区存在着有悖于上述状况的现象而怀疑它的真实性。这些年来,局部建设取得成功,但整体上却难以遏制退化趋势的例子已经不少。因为局部终究不是总体,无法代替总体。因而,用局部个别实例去否定宏观总体形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另一方面,多数牧民致富心切,恨不得一个早上就成为永远同贫困无缘的富裕户,在他们看来达到这一目的的唯一可供选择的路子就是多养牲畜,同时一段时间里社会上曾经存在着盲目鼓励多养牲畜,以养畜头数多少来论英雄的倾向。这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牲畜在有限的同一块小片草场上,一年四季不停地反复践踏,结果草场退化加剧就再也无法避免。
(二)集中定居,使定居点周围草场退化严重。为了克服游牧对牧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不利,划分草场,实行家庭经营的牧民,纷纷选择水资源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方集中定居下来。于是一个嘎查一二百户集中定居的较大的村落出现在牧区。牧户的牲畜常年就在定居点周围草场上采食。游牧时期作夏营地的林缘草场却没人去利用(后来,耕地“开发者”就趁机把那些夏营地的草场开垦为耕地)。由此,定居点周围草场逐年退化加剧。退化区域以定居点为中心辐射状对外扩展,原来没有退化的逐步在退化,原来轻度退化的变为中度退化,原来中度退化的加重为重度。退化草场的草群盖度和平均高度都明显下降,可利用牧草总量也随着减少。与此相反,在致富欲望驱使下,牧民要多养牲畜的心理预期却有增无减。处在这一增一减夹缝里的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在遇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而资源和环境的安全也正在受到越来越严重威胁。
(三)不合理打草,为草原退化推波助澜。鄂温克旗一向注重打草贮草,然而划分草场、承包到户以来打草生产上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有的牧户自家牲畜不多,把自己承包的打草场转租给他人打草,收取租金;有的牧户打草出售(还有出口到日本的),赚个好价钱;有的牧户牲畜多,承包的打草场满足不了自家牲畜的需要,因此竭尽所能地多打草。凡此种种,打草人都想方设法多打草,为此采取“推光头”的办法实施刈割。如此年复一年,草籽没等成熟就全都割掉,打草场的退化在所难免。总之,草原荒漠化过程中虽然自然条件的干旱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是人类的不合理经济活动却决不可忽视,草原开垦、不合理定居、放牧和打草的不合理等等都起到加速或推动草原荒漠化的作用。
三、草原退化:人口剧增难辞其咎
近年来,随着扬沙天气和沙尘暴的频繁出现,一些不知情的人们误以为这是牧民在草原上放牧之过,从而完全迁怒于牧民身上。其实,这样说是很不公平的,千百年来牧民祖祖辈辈都在草地放牧,为何同样是放牧,以往没有沙尘暴现在却有了呢?道理在于草原作为再生资源,不是不可以利用,利用过度才出问题。超载过牧不是合理利用资源,而是利用过度。所以问题不在于要不要放牧利用草原本身上,利用得当者本不应受指摘,利用不合理才是被关注的关键。超载过牧作为草原利用不合理现象之一,它的真正原因是牧区人口的过度增长。人多则畜多,而牲畜多到超过牧场承载限度时就成为超载过牧。
据统计部门统计,内蒙古牧区人口1949年为26.3万人,2000年增长为192.92万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超过牧业人口,达到38.5万人;牧业从业人口为34.9万人),2000年比1949年增长633.54%,同期全国人口由5.4亿增长到12.6亿,增长132.3%。内蒙古牧区人口增长速度要比同期全国人口平均增长速度高出500个百分点,其中鄂温克旗的情况更较明显。
第二篇: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暨南大学本科学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学院学系 : 文学院历史系
专业 : 历史学(内招)
课程名称 : 中国考古通论
学生姓名 : 谷鹏龙
学号 :
2013051164
北方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
【摘要】:回眸中华五千年文化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 博大的中华文化犹如浩淼的海洋, 是汇集万泉、海纳百川而形成的。她既蕴含了勤劳质朴的黄河文化, 也包含着机敏睿智的长江文化, 还容纳了豪放 坦荡的北方草原文化,这些文化之间既有共性, 又有其个性特征, 它们始终是在碰撞、融合再碰撞再融合的互动过程中发展的。每一种文化都 对中华文化的丰富、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自己卓越的贡献。草原文化也不例外,本文就草原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贡献展开论述。
【关键词】:草原,文明,文化,贡献
草原文化是中国北方诸民族创造的古老的 采集文化、狩猎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整合形态,是以中国北方草原的地理、气候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畜牧业经济为主要生存机理的文化模式,草原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人类文化中的璀璨瑰宝,我 国的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长江文化作为两类典型的不同文化类型之互动,是中国文化得以不断 发展壮大和充满生机的动力和源泉。在漫长的历 史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互相撞击、相互补充、相 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铸就了中华民族永久不 衰的文明凝聚力。草原文化以北方民族充满活力 的刚劲气质和精神风貌,与中原稳健儒雅的文化 精神相融汇,使中国传统文化一次又一次地实现着变革和更新,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在当代中国,草原文化在与各种人类文化的更广泛、更深刻的交流和整合中,愈加突显出独特的文化价值 趋向,展示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
一,草原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政治 更新中的历史贡献
在中国历史上,不论是奴隶制王朝还是封建 制王朝,都必然经历草创———发展———兴盛——衰落的过程,旧的王朝盛极而衰,又无力扭转乾坤、重振朝纲,就只有靠新的力量实现王朝的新陈代谢。这种新的力量,一种是农民起义,推翻旧的王朝,然后或者是由造反的农民登基称帝(如 明朝的朱元璋皇帝),或者是由地主豪强武装乘势而起,夺取政权(如唐朝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其间也不乏掌握实权的重臣大将发动宫廷政变,武装夺权等,如王莽篡汉、曹魏代汉、司马代魏、北齐取代东魏、北周取代西魏、隋取代北周、宋取代后周等,虽然往往披上“禅让”的面纱,却掩盖不了刀光剑影的血腥。这种新的力量的另外一 种,即是北方游牧民族挟草原大漠之雄风,问鼎中原。当中原王朝盛极而衰时,往往有来自北方 的游牧民族励精图治,发奋图强,发展壮大起来。一边是盛极而衰的泥足巨人;一边是迅速成长的 金刚力士,力量消长的结果往往是人数上处于绝 对劣势的草原民族却战胜了人数远远超过自己 的中原民族,以王朝更替的形式实行了社会政治 的革命。如商代夏、周代商,秦统一六国,北魏、辽、金统一北方,元代宋、清代明,皆是如此。它说 明了在中原王朝腐朽、衰落之际,新兴的草原民 族将其推翻,代表的是进步的力量,是推动中国 历史前进的。因此,不能以夷、夏之属来作为褒毁的标准,而应以谁代表腐朽、没落的势力,谁代表 新兴、前进的力量作为肯定或否定的依据。当然,草原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一旦步入腐朽没落之 途,毫无疑问也是要被新的进步力量取代的。草原民族在历史上虽然曾经建立过一些地 方性的政权,如西夏国、渤海国、“五胡十六国”时 期的一些地域性国家等,但是主流是建立四海归 一的统一国家。出身西戎的秦始皇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实现了中华民族进入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统一。从大兴安岭走出来的拓跋鲜卑人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晋朝以后北方地区的分裂局面,为隋、唐二朝实现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统一奠定了基础。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创立的蒙古 帝国,至元朝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第三次大统一,将西藏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统治之下,并且奠定了今天中国版图的基础。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在康 熙时期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噶尔丹之乱,收复台湾,抗击沙俄东侵,维护了祖国的大统一。清朝乾隆年间,原驻牧于伏尔河流域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堪沙俄的欺凌掠夺,在首领渥巴锡的带领下 毅然踏上了东归的征途,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 困苦,万里迢迢,回归祖国,受到朝廷的嘉奖。17 世纪30年代以后,沙俄势力越过乌拉尔山向西伯 利亚地区扩张,原来居住在东西伯利亚地区的达 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和蒙古各部落进行了英勇的反抗,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相继迁至呼 伦贝尔草原、大兴安岭和嫩河流域。此后,在抗击 沙俄入侵和维护祖国统一的战争中,“索伦八旗” 官兵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清朝名将海兰察(鄂温 克族人)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
二,成吉思汗的军事思想和实践,对中华及 世界军事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成吉思汗之前,草原民族不乏能征善战的 大将和武功显赫的统帅,如:匈奴的冒顿单于、鲜 卑的檀石槐、柯比能、力微、拓跋、拓跋焘等人,契丹的耶律阿保机、耶律大石等人,女真的完颜 阿骨打等人,均是光辉耀眼的军事巨星。成吉思汗则是草原民族军事艺术的集大成 者,他的思想与实践,将草原民族的军事思想与 军事艺术提升到空前的境界。有专家评论说,孙 子是中原军事文化最杰出的代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军事理论家,成吉思汗是草原军事文化最杰 出的代表,是全世界最伟大的军事实践家。他使 贫瘠的蒙古民族在40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壮大,建 立了席卷欧亚大陆的骑兵部队,成为当时世界上 最强大的民族,并且推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促 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基本奠定了今天 亚洲、欧洲的政治版图,成为世界级的“千年风云 第一人”,成吉思汗对中华及世界军事文明的贡 献永载史册。
三,草原民族创建的北京城,是对城市文明作出的历史贡献
北京地区人类活动的历史悠久,形成城邑也 有很久远的历史。但是现代北京作为城市的基础,则是辽、金、元三朝,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奠定基础的。公元935年,辽太宗天显九年,辽国得到燕云十六州后,于公元936年升幽州为幽 州府,建号南京亦称作燕京。在辽代的五京中,以 南京(燕京)人口最为稠密,经济最为发达。城北有市,陆海百货山积,北国商都呈一时之盛。公元 1125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代辽而立,北京作为金 国的中都仍称燕京,继续成为北方最重要的政治 中心和经济中心城市。公元1215年,蒙古军攻占 京,复称燕京。公元1260年,忽必烈继位,公元 1264年复称燕京为中都。公元1270年迁都中都,两年后改称大都。忽必烈诏政改燕京路为中都路,府名大兴。在大兴府东北的旷野上,新建了规 模宏大的都城,即以中南海、北海为中心的今天 北京城的雏形。
(四)草原民族创造了适应北方草原自然地理 条件的畜牧业生产方式 北方草原地区冬季漫长严寒,春季多风沙,夏季短暂炎热,秋季气候无常,总体上气候干旱,不适于种植业。在漫长的历史年代,草原民族根 据北方草原的地理气候条件选择了畜牧业生产 方式,逐水草而居,四时游牧,在广袤的草原上放 牧马、牛、羊、骆驼等,并将草原牧业延续至今。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分析,以畜牧业、农 业划分先进、落后是不科学的。畜牧业、农业是适 应不同生态环境的生产方式,各自都经历了从传 统生产方式向现代生产方式的转变。现代的畜牧 业,可以利用生物工程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良畜 种,改良草场,决不能笼统地说它是落后的。在我 国的农业生产中,目前还大量存在着落后的手工 劳动,能笼统地说它是先进的吗?当前,我国的畜 牧业、农业都面临着将落后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 推进的历史任务,并不是以农业取代畜牧业,而 是相结合、互补,共同提高的问题。
五,草原民族对生态文明的贡献
北方草原民族信奉的萨满教是一种原始的宗教形式,主张“万物有灵论”,主要崇拜自然、天神和祖先,认为草原上的一草一木、飞禽走兽、流湖泊都有灵性和种性,不能轻易地扰动、射杀和破坏,否则将受到神灵的惩罚。世上万物都是天父、地母所生,不仅相互平等,而且亲上加亲。作为天父、地母之子的人类,应像孝顺自己父母 那样崇拜天宇、爱护大地、善待自然。原始宗教是 草原民族确立生态思想的信念基础,内在地规范 和约束着他们的后代,自觉地顺应自然规律行事。关注、保护生态是草原文化的灵魂,草原文化最根本的特点是善待自然、尊重规律;草原文化 最鲜明的特色是注重和谐、崇尚自由。正是草原 文化中包含的关注、保护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才使得草原文化虽绵延千年却历久弥新。当代工业文明所引发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之际,在人类开始寻找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 相协调的出路中,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生态 文化———草原文化以其内在的生命张力,为拓展人类文明的发展路径提供了深刻的启迪和巨大的贡献。
六,草原文化对于当代中华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大意义。
草原文化的积极互动使中华文化始终处于 动态之中,肯定对文明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这种进程不仅存在于两种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最 初层面上,事实上,中原与草原的文化互动与融 合远非如此简单,文化融合的过程是极其复杂和 漫长的社会运行过程,两种文化得到补充和延续 是整个大文化交流的关键。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外向型的草原文化给予中原文化以极大压力,游牧族群的多次内迁,则导致文化兼容形式的不断 变化,游牧族群引发的周边社会动荡,同时也是 重建中国封建王朝的催化剂。北方草原诸多族群不断地流入中原,从人口 成分及文化因子上丰富了中原文化,在长期的文 化互动中逐渐融入中原文化,进而以中原文化群 体的身份与继之而来的其他民族抗衡,这是中国 古文化发展的一大特色。当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以儒家文化作为普世性价值原则的中原地区时,首 先面临的是体制的选择问题。只要游牧民族认同 中原文化,他们都把统一当成自己的使命,因此 在这里占主导地位的中原文化的精神就是主张 一统的儒家文化。在五胡十六国前后的135年间,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游牧族群在中原先后建 立了16个政权,不仅为北魏统一中原奠定了社会 基础,也为隋、唐两代王朝强盛局面作出了贡献。历经千百年的草原与内地的文化交融,造就 了不同文化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沉淀,为中 华文明供给了多元文化养分。草原文化使中国文 化具备了强劲的文化整合力,为中国文化提供了 源泉。中原文化因农耕社会特有的固定性,其文 化积淀,是一种社会优势,游牧族群源源不断地 进入中原,将其文化因子留存于中原地区,随着 时间的流逝,游牧族群被中原文化所同化,或被 驱逐出中原区域,但他们留下的文化影响成为中 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化为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草原文化正是以主动的文化传播者身份与内 地文化进行互动,积极作用于内地文化,在加快 中华文明的结构历程的同时,完成了其自身的文 化转型,从而也确立了自身在中华文化体系中不 可替代的历史地位。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中国草 原文化是在欧亚大陆草原版图中形成的独具特 色的文化形态之一,是以蒙古高原为轴心的中国 北方历代的民族,在社会发展中与其他文化互动 的结晶,是以蒙古族为集大成的草原游牧文化的衍生形式,深入系统地发掘和研究草原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需求,对世界文化发展也 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 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通过长期的冲突和互 动,相互融合、渗透,实现了不同时期的共同发展 与进步,在当代又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共同融入到市场经济、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任何人都无法改变这种趋势。草原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铸就了草原文化的生态魂,是人类应对抗击全球生态危机的精神支柱,为人类社会维 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食粮和不竭动力。中国北方草原各民族在各个不同时代对中华文明的 非凡贡献已成为不争的史实,是任何势力和人群都否定不了的。草原文化作为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如日中天、光芒四射,在“各 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人类和谐文明进步的大潮之中,彰显其勃勃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1潘照东,《草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历史贡献》
2方修琦,“从农业气候条件看我国北方原始农业的衰落与 农牧交错带的形成” 中国环境资源网 赵芳志,“草原文化” 上海远东出版社 4张之恒,《中国考古通论》 5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第三篇:草原文化起源
辉腾锡勒草原深处牧人家度假村
1草原文化起源:内蒙古早在几十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生活的足迹。呼和浩特市东北郊地区“大窑文化”和伊克昭盟乌审旗的“河套文化”就属于旧炻器时代的古人类足迹。最早出现的文字记载的游牧民族有凶奴,林胡,楼烦,东胡,鲜卑,乌桓,突厥。蒙古族兴起于公元十二世纪,它的历史摇篮在呼伦贝尔大草原,额尔古纳河以东。是古代东胡系统室韦各部 的一支,在唐代的汉文史籍上写作“蒙兀”。经过几个世纪的繁衍,发展。蒙古各部逐渐分布在蒙古高原的大部分地区。1206年铁木真称汗,经过几十年战争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游牧贵族政权“大蒙古国”。2草原旅游前景:1:前景广阔
渐渐趋向成熟化
规模化。
2:发展潜力巨大
旅游取向更加适应现代人生活。3:后备资源丰富
4: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多。
5:草原旅游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知名度越来越高。
3草原现状:1:草场退化 沙化严重。但现以得到合理治理。(每十五亩草地限养羊一只)
2:植被覆盖率减少。
3:草原野生动物数量减少。
4:政府治理力度增大。
5:牧民保护意识提高。
6:降低牧业生产,大力发展旅游业。草原概况:沧海桑田,历史变迁。使得历史上的天堂草原和现实的相比已经大相瑾庭。因为历史上的敕勒川就在我们脚下。现在以成为城市 农根地区。而阴山以北则仍然是传统的蒙古大草原。敕勒川已经成为历史。留给我们无限的回味,内蒙古草原是我国最大的草原。东起大兴安岭,西到居延海湖畔。草原面积达8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草原面积的三分之一。有效利用面积达三分之二,占全国草场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居全国五大牧区之首。(青海 西藏 新疆 甘肃 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的天然草场范围很广,从东北部的呼伦贝尔草原一直到西部的阿拉善荒漠,是内蒙古草场资源的基本部分。由于地域辽阔,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内蒙古的天然草原从东到西地形,气候,土壤等条件差异也很大。可划分为森林草原,草垫呼伦贝尔,草原,干旱草原,(典行草原),及荒漠草原,四个地带。草原主要有呼伦贝尔,科尔沁,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四大草原。其中以呼伦贝尔,锡林郭勒草原最为著名。是内蒙古最好,最具代表性的草原。这里地势平坦,一望无际,每当春季到来,便有先开花后长叶的植物冒雪迎春。到了夏季则绿草如荫没,百花争艳,牛羊成群,构成美丽的草原画卷。5阴山:阴山山脉位于黄河南岸,横亘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是历史上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古代大漠以南所有的山都被称为阴山。这符合道家八卦学说—“北属水,水属阴”所以叫做阴山。阴山东西连绵1000公里,南北延伸50—100公里。西部为狼山,色而腾山和乌拉山。中部为“大青山”东部为低山丘陵,可延伸只北京以北的燕山。阴山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海拔在1500-2000之间,最高峰为2346米。阴山巍峨壮观,千峰陡峭,万壑争丽。形成于7000万年前的燕山造山运动。阴山不但是内流水域和外流水域的分界线,也是季风区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在当地也是城市,农村,牧区,农区的分界线。阴山中部的大青山东西700公里,解放前是有名的革命抗日根据地。为解放全中国做出突出贡献。功绩甚大。在近代,1938年9月,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建立著名的大青山抗日革命根据地,这里又称为“革命老区”
帝王之乡武川: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阴山北糜,呼和浩特市北。清代史学家赵羿在《二十二史札记》中记载“周,齐,隋,唐”三代之祖皆生武川。建立北魏王朝的拓拔氏就以武川县世代为家。武川现在是全国有名的绿色蔬菜马铃薯基地,这里的土豆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生长时间长,所以营养丰富,绵甜爽口。这里的谚语就有“羊肉熬土豆,打上都不走。”北魏至隋唐是武川最辉煌的一个时期,北魏末年,以武川为核心形成了风光无比的军事集团,这就是纵横中国200年的关垄贵族集团,它起源于武川,建于汉中,共创造四个王朝。西魏,北周,隋,唐。这在历史上是奇迹。把中国历史推向一个新高峰。7马头琴:蒙古语称“毛林胡尔”是蒙古人民特有的民族乐器。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说古代马头琴一根琴弦有81根马尾组成。马头琴声音浑厚,古色古香,优美动听,辽阔粗犷,仿拂诉说着天地沧桑,草原的沧劲,人生的坎坷。(马头琴的传说略。)
辉腾锡勒草原介绍
1.辉腾锡勒,蒙语意为“寒冷的高原”。位于乌兰察布盟察右中旗中南部辉腾锡勒草原上,距集宁市80公里,距呼和浩特135公里。这里土地肥沃、降水充沛,每到五月至九月间,鲜花遍地,成为花的海洋。旅游点现有蒙古包几十座,可供游客就餐,休息和娱乐。主要有骑马、射箭、摔跤等活动项目,还可举办歌舞和篝火晚会。位于阴山山脉东段,海拔1800多米,顶部平坦,面积180多平方公里。辉腾锡勒草原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平均最高温度为18摄氏度。
50多平方公里的辉腾席勒草原,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每到5月至9月间,整个草原水草丰盛,鲜花遍野,牛羊游动,牧歌撩亮,香风温馨,绘织成一幅美丽的草原春画。而被游人誉为“塞外江南”的黄花神葱沟,更有一番诗情画意,它集山水灵秀于一体,山势险峻,奇峰突兀,曲径通幽,鸟语花香,水流潺潺,鹰翔长空。“双驼峰”、“卧龙峰”、“剑门山”、“佛手山”、“神龟岭”、“挂瀑崖”、“仙人洞”、“三叠泉”、“一镜天”、“木鱼台”和“神葱岩”,堪称塞外奇观。5000余亩的独贵林区,森林茂密,古柏参天,那林间富有弹性的绿色草坪中,白蘑菇、黄花、百合花点缀其间,这更为大自然增添了美 丽色彩。奇观森林和厅花异草组成了天然的大花园。
这里青山秀水,瑰丽多姿。每年5月至9月,鲜花遍地,成为花的海洋。旅游景区主要分神葱沟和黄花滩两大去处,共有15大景观。美丽图沟有座天然洞府,山洞离地面垂直高度100多米,洞内可容纳近百人。怪石嶙峋的黑山,有大小岩洞99个,最大可容纳200-300人。这里的旅游景点还有黑山奇观,其上怪石嶙峋,有大小溶洞99个,唐代以后,很多隐士、和尚、道士隐遁于此。清康熙帝也曾到此游览。
有90多个天然湖泊,点缀在碧绿的草原上,既有牧区草原苍茫雄浑的格调,又有江南水乡明媚清秀的色彩。整个旅游区规模庞大,设施完善,蒙古包、木屋、四合院、欧式豪华别墅、日式板房等等可供游客住宿。这里开展的旅游活动项目有:骑马、乘驼、射箭、摔跤、登敖包山、品尝民族风味的奶食和奶茶、吃手把肉,喝马奶酒.辉腾锡勒草原深处牧人家旅游点,位于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中南部,距呼和浩特135公里。辉腾锡勒草原,蒙语意为“寒冷的高原”,海拔1800多米。从呼和浩特乘车需3.5小时,这里有大大小小九十九个天然湖泊,镶嵌在碧绿如茵的草原上,向西约25公里处有一黄花沟,漫山遍野的小黄花,高耸的峭壁悬崖和清泉小瀑布,即有草原苍茫雄浑的格调,又有江南水乡明媚清秀的色彩,甚为壮观。99个天然湖泊,点缀在碧绿的草原上,既有牧区草原苍茫雄浑的格调,又有江南水乡明媚清秀的色彩。这里青山秀水,瑰丽多姿。每年五月至九月,鲜花遍地,成为花的海洋。美丽图沟有座天然洞府,.....2.辉腾锡勒草原审处牧人家度假村:辛展 联系电话:***
第四篇:草原反思
《草原》教学反思
石场中心完小——罗太霞
这篇老舍的散文,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本文层次井然,作者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叙述,先描写草原秀美的景色;再描写草原迎客场面和草原联欢的情形。但对于我们生活在贵州高原的孩子们来说,草原一望无际的美丽景象,他们只能从电视、图片上观看到,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受草原美丽景象,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我们在教学课文时,上课的过程中,我努力让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通过自己投入地诵读,让孩子们感受本文的语言美,感受课文中作者描述的内蒙古草原的美丽景色。借助音乐,以及与文字内容相符的美丽的草原图片,学生走进语言文字里了,就如身临其境一般来到了草原,和作者在交流感受着草原的无限秀美。然后,我抓住重点语句,如“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绣上的白色大花、翠色欲流”等,通过学生的朗读并结合图片让学生感悟、理解。学生通过情感体验,对“文章内容、思想感情、语言文字”产生了自己的读书见解,对草原的景美、作者的语言美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学生经历了这一读书过程,心中自然产生了诸多感受,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把优美的画面、真挚的情感朗读出来,用有声语言再现美,表达美。在加上多媒体的应用,减少了繁琐而徒劳无功的讲解,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本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草原的美与草原人的热情之外,我还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了解本法的具体内容,知道保护草原是我们每个中华人民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学习,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的三十一条和四十九条的内容有所了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第五篇:反思的四个维度
化学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教师进修学校
阳军*** 新课程改革亟待教师转变观念,在教学中不断反思,落实新课标观念,寻找适合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特点。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教师应该如何进行化学教学反思呢?现结合自己长期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教学反思的体会和感受。
一、课前进行假想式反思
在教案形成之后,教师对上好课是胸有成竹了,但教案设计是否十分科学呢?这有待“上课过程”这一实践行为来检测。可是这样的检测,似乎对学生来讲就不公平了,学生好像成了教师的试验品。在提高教学效率,力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今天,似乎对学生有点不负责任了。
如此,我们教师在上课前就有必要对形成的教案进行假想式的反思。所谓的课前假想式的反思就是根据自己形成的教案和任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大脑中像放电影一样把上课的过程演绎一遍,通过假想达到检测教案优劣的目的,从而完成课前反思的行为。
1、对化学教学重要环节进行多角度的假想
教学中有的环节相当重要,上课时必须处理好。为了上出一堂优质课,教师有必要对重要的环节进行多角度的假想反思。比如“导入”这个环节十分重要,好的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打开学生思维之门,而且可以说为整堂课奏出了一个基准音,奠定了一个基调。
比如,在讲《离子反应》这一节目中,引入环节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兴趣。如,为什么可以用小苏打治疗胃酸?泡腾片进入水中有什么变化?等等。
2、对切入点进行多角度的假想
化学教学中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点,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有助于突出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
例如,在讲解离子反应及有关概念时,以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作为切入点,分析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行为。分别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及其反应,从微观的视角看物质,从微观的视角看物质间的反应,从而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三者之间的联系。
3、对提问和学生质疑进行假想反思
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提问是达到此要求的方法之一。启发得当,就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达到将“讲堂”变成“学堂”的效果;启发不恰当,学生依然摸索不到正确的思路,一头雾水;启发过头,将答案呼之欲出,学生无须思维就能找到答案,则又回到满堂灌的老路。因此教师假想地多提出几个提问的方式,多角度地比较提问的优劣,就可以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
另外,学生在文本探究中会发现很多疑问,课前教师已形成的教案,假想学生可能质疑的地方,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比如在教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这一节中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生成盐时,有的同学会突然提出这样的问题:此反应为什么不选用氧化钡和它反应,而选用了氧化了钙呢?猛然间,可能教师会出现一时语塞,不能很好的回答学生的问题。这就是课前估计不足,未能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假想反思。
以上内容以处,对教学效果和对策也可以进行假想反思,设计相应的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其实也是备课中“备学生”这一环节的深入。
(二)课中灵光式反思
教学中教师有时突然开阔了思路,对教材、教法有了新的认识,灵光一闪将课上得相当优秀。这可以是教学中学生的认识给教师提供了启示,也可以是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厚积薄发。这样的反思其实非常宝贵,它是应时的产物,是珍贵的教学“珍珠”,教师要善于灵光突现,对这些灵光还要善于积累。
1、对意外情况的机智处理
教学有不可预知性,在教学中经常遇到意外的情况,这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应变能力,能机智地处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上出一堂生动而有吸引力的课。比如,在学完溶液这一章知识之后,老师提问牛奶、白酒、盐水、白醋、酸奶、汽水、可乐、蔗糖等物质是否是混合物?其中蔗糖溶液中溶质分子和溶剂分子各是什么?其中有的学生说是C、H、O;有的学生说是蔗糖分子。学生有这样的悬念,为什么是蔗糖分子而不是C、H、O?在这里如果教师能很好地给学生分析一下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物质构成的主要微粒,再分析溶液的组成成分溶质和溶剂,那么学生不难得出蔗糖溶液是由蔗糖溶质分子和水溶剂分子组成,而溶质蔗糖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结论。
2、对失败之处进行补救
应当说课前反思毕竟是一种假想,并不得取代真实的课堂。在实际的教学中更能反映出原先教案设计的优劣。课堂中往往会发觉,原来设计好的步骤反而成了败笔,这时就要及时补救,挽救这一堂课,急中往往生智,这“智”就是当堂的灵光闪现。
这种课堂中的灵光反思具有强烈的监控性,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但更重要的是平时积累,厚积薄发。
(三)课后进行批判性的反思
课后的反思主要是针对已经上完的课,这时已经经过了课前假想式的反思,课中灵光一闪式的反思,课应该是上得比较优秀了。可是真正的反思还是课后的反思。
1、教学环节进行批判式反思
教学环节应当做到丝丝相扣,节奏组合恰当。合理的教学环节有利于课堂的顺序展开,巧妙的过渡使整个课堂和谐而有序。同时教学环节的设计直接影响到课堂的节奏。节奏太快或太慢都不利于教学本身。
2、对教学目标进行反思
新课程各个版本化学课程标准中对教学目标都提出了三个方面的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我们应当反思这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是否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实现,不能为制定目标而制定,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应掌握知识的难点和重点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3、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把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强调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中学化学课程的体系来看,它看要包括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从中学化学的安排来看,现在的课时大大减少,但基本内容没有减少。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在平时的教学中侧重培养学生的三个方面的能力,即分析性能力、实用性能力、创造性能力。我们在教学之后应对学生的这些能力进行反思,分析学生是否在这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4、对科学探究活动进行反思
科学探究是化学新课程最大的亮点,化学新课程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探究学习的开端。一个好的化学问题,应该具有良好的问题结构、新颖的问题情境和恰当的认知冲突,符合客观事实,符合科学规律,要能够让学生体验到问题解决中的困惑和解决问题后的喜悦,这样的问题才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节中,在提供了纯碱、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等试剂及必要的仪器之后提出:“含CO32-的物质和酸反应都能制取CO2吗?”这个问题需要学生思考反应原理、动手实验、对比观察,才能得出结论。这样设置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总结反思,摸索规律,进行“否定之否定”
反思之后,不能置之不理,不仅要将反思进行总结,还要归纳,摸索规律。反思不是目的,反思是手段,为了以后能优化组合,巧妙应对。同时对反思还要进行反思,反思的不一定正确,还是抱着怀疑的目光看它,进行“否定之否定”。这样可更好地洞察自己非常熟悉的教学实践,揭示教学规律,完善教学理念。
总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反思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的,在课上和课下都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扮演好三大角色,即“矛盾的制造者”、“方法的启发者”和“知识的呈现者”。如何通过反思来提高个体的洞察力,不仅适用于学生,也适用于教师。反思性教学是一个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进而提高教师组织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和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