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时间:2019-05-14 04:3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第一篇: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摘 要:人的行为习惯是长期逐渐养成的,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同时,拥有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等原因,也有自身发展水平较低的原因。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期望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只有家园联手才能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关键词:家园联手 幼儿 良好习惯

《幼儿园指导纲要目标》中指出,幼儿要“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可以看出一个好的教育应该是非常重视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的。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的良好行为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小时候曾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时时提醒自己,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他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形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十分重要,它足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从人的一生来看,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幼儿心智尚未发展成熟,加上其好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因此,这时期的良好习惯很容易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他们有好的生活节奏,这对幼儿一生的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所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在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但是习惯不是一律的,有好有坏;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则终身受其累。”同时,良好的习惯养成是幼儿健全人格的基础。幼儿期培养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幼儿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从而培养其形成健全的人格。而拥有健全的人格特征正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要求。

(一)道德习惯

道德习惯是指在道德意识支配下出现的较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行为,它是确定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的基础。道德习惯具体包括以下内容:文明礼貌,关心他人、关心集体,遵守纪律的习惯,诚实守信,爱护公共财物,不欺弱凌小的习惯等。

(二)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重复和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内心需要的行为方式,它包括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习惯等。

(三)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是幼儿每天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有关饮食、起居、卫生、消费等习惯,如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积极锻炼身体,不随地乱丢瓜皮果壳,不随地吐痰,饭前便后洗手等。

(四)劳动习惯

劳动习惯是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的行为习惯,如做好班级值日工作,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和幼儿园教育等原因,也有自身发展水平的原因。要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不能只期望幼儿园的教育,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

二、家园合作,共促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一)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

幼儿园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和重视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幼儿园不能单独搞良好习惯培养的活动。幼儿园只有与家长合作才能使这一活动得到最大最优的效果。那么幼儿园在与家长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呢?

1.宣传。幼儿园在实施计划和活动时,一定要向家长宣传其活动的理念和目标,使家长对其计划有一定的了解。这种宣传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比如活动板报、宣传册、家长会等等。如果幼儿园不向家长宣传,家长就不可能清楚幼儿园的计划安排,那么幼儿园实施的任何活动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起不到任何果。

2.沟通。沟通是真正架起家园合作的桥梁,如果说宣传是迈向合作的第一步的话,那么沟通就是向合作的延伸。如果幼儿园只是停留在宣传的层面,那么是失败的。一个良好发展的幼儿园,一定是认真听取家长意见和建议的幼儿园。同时,沟通能进一步走进家长的心理,进一步听取家长的主张,进一步反馈家长的建议。幼儿园在家园合作中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言辞,一定要主动与家长沟通和交流。

3.指导。幼儿园的指导作用是实施家园合作的最直接的方式。有些家长在观念上存在误区,比如过分娇惯孩子、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幼儿园等,对这些家长,幼儿园要在理论和思想上对其点拨和指导;而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常常存在困惑,不知道合理的培养孩子的方法,这时幼儿园就要结合幼儿的特点,在实践方面帮助家长共同培养幼儿。

4.组织。幼儿园应该多组织活动,增加与家长见面交流的机会。家长参加的幼儿园的活动是家园合作最面对面的方式。幼儿园组织的活动可以有多种类型,比如幼儿汇报表演、公开课、亲子活动,还可以以最直接的家长见面会的形式。

(二)老师在家园合作中起重要作用。

《纲要》中指出:教师的态度和管理方式应有助于形成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言行举止应成为幼儿学习的良好榜样。《纲要》中还指出,教师应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幼儿期的孩子学习具有模仿性强和易受暗示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他们,教师怎么说、怎么做,他们都学的惟妙惟肖。例如:在与幼儿共同活动中,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带幼儿散步、游戏时,帮他们擦鼻子的纸一定要放进垃圾箱,孩子们吃的水果皮、糖纸,我会引导他们放进垃圾箱。并让幼儿知道不应该乱丢垃圾,因为它会把环境弄脏的。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是对的,怎么做是错的,懂得保护环境是好处,初步形成幼儿正确的环保意识观念。

(三)家长在家园合作中的作用。

陈鹤琴认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说:“如果父母的知识习惯好,儿童早已受到好的家庭教育,再加上学校教育,自然就相得益彰。父母的知识习惯不好,那么儿童在未进学校之前,无形中早已养成不良的习惯,学校教育就算很好,也收效甚微了。”可见,在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方面,家长只有与幼儿园合作才能产生1+1>2的现象。孩子在家中是最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没有约束的状态下,各种不良习惯很容易形成。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很好的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就是家长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了。

(1)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活动。许多家长只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怎么样、表现的怎么样,对幼儿园其他的事情则一概不关心。其实,一个真正负责任的家长,会持续关注和了解幼儿园的计划与各种活动目标、内容安排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幼儿园的活动计划贯彻进家庭中,才不会使孩子在幼儿园学的好习惯在家中被抵消了。

(2)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育孩子不只是幼儿园的责任,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其中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家长要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相一致。在培养幼儿良好习惯方面,幼儿园已经把好了幼儿在园那道关。那么,要与幼儿园教育活动一致,家长就应该把好幼儿在家的这道关。让幼儿在园和在家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按良好的习惯去做事。

①弥补幼儿在园表现的不足。在养成良好习惯方面,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可能有欠妥的地方。那么家长在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后,就应该结合生活中的小事,耐心地教育孩子,从细微处培养孩子,从而使孩子向着良好的习惯发展。②按幼儿园的标准要求孩子。家长要让孩子明白,在家和在园的要求是一致的,任何霸道无理的行为都是被禁止的,任何有害的习惯都是不允许的,任何不尊重不礼貌的行为都是不被接受的。家长只有对孩子的行为严格要求,才能真正培养一个健康、向上、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具有良好习惯的孩子。

③利用家庭特有的资源。既然家庭中的状态是最自然的,那么幼儿的各种习惯表现也是最本质、最发自内心的想法。所以,父母就要在生活中细心观察孩子的各种习惯的表现,对孩子暴露的恶习要严格要求,坚决将其扼杀在摇篮中。父母也可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小事来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总之,家长只要细心和耐心,就会发掘家庭中有许多可利用的教育资源。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们每个人都应把好习惯融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为孩子们创设轻松、愉快地环境,在尊重幼儿的好玩、好奇、好赞扬的特点基础上,让幼儿在和谐的家园合作氛围中进行练习和实践,养成良好习惯,让他们在你我共同的合作中更加茁壮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集.开封:河南出版社,1990 [2]陈卫东.良好习惯是健全人格的巩固基础——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论习惯[J].少年儿童研究,2002(02)

[3]李生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戈柔.浅谈如何进行家园合作[J].上海教育科研,2009(11)[5]周若冰.家园合作共育新模式的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6]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学前教育研究,2005(10)

第二篇:《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幼儿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背景:

当前世界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只有具有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素质的人,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收获一种习惯,就收获一个成功”,一个人习惯的培养往往在儿童时期的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幼儿期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自我保护、品行、健康心理等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

目前的独生子女,由于受家长的宠爱和溺爱,养成了各种不良的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自我保护等方面的培养。随着外向型经济和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人口流动性大,我园地处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园学习,据统计流动人口孩子已占我园幼儿人数的30%以上,这些孩子大多较聪明,有灵气,但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研究证明,在学前阶段家庭对儿童发展的贡献大大高于幼儿教育机构。因而,充分发挥家庭的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形成有机的家园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因素也是重要途径。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核心概念:

行为习惯,是行为和习惯的总称。综合心理学家解释,行为习惯有如下特点: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的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课题界定:

行为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其实这也是一种条件反射,行为一旦变成了习惯,就会成为人的一种需要。

家园共育是指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并不是家庭亦或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进行教育工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而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就在于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我们这里借鉴“家园共育”概念,并不是纯粹“教学管理”与“家庭教育技术”层面的含义,而是指幼儿自然智能开发课堂教学向“教后”延伸,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整合的功能。通过家园教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教学双方智慧潜能整合。《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旨在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

三、研究领域现状、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研究领域现状:

就国内外现有研究看,在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关于儿童行为习惯的研究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国外,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已相当成熟,产生了一些影响广泛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一般都注重儿童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研究,而忽视行为习惯研究。它们大都以一些设计精巧的实验为基础,内容涉及儿童道德发展过程中的知、情、意、行等方面。但是,“知、情、意、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程,而且“知、情、意”最终都要落实在“行”上。如瑞士学者皮亚杰提出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详细研究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形成。柯尔伯格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皮亚杰的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着重研究了儿童道德认知问题。国外的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开展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方面的参考。可喜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大都被我国心理学界的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并进行了相关研究。如早期的陈鹤琴关于儿童教育的研究,近期潘菽和朱智贤等人对儿童心理的研究等。近年来,研究儿童行为习惯也开始受到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如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的王极盛教授进行过关于1560例少年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的研究;北京教育学院关鸿羽副教授进行过关于儿童养成教育的研究;2001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北京举办了“道德教育与习惯养成”大型论坛。来自全国的教育工作者及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并深入地探讨了儿童德育与习惯养成的问题,提出了诸多有价值的见解。本课题研究价值与创新之处:

1、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人的社会性行为、情绪情感、性格和认知等方面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尤其是对幼儿来说,他们刚从家庭个体生活转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最有利于扭转和改变孩子以往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新的更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行为习惯。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它是一个人成人成才的重要基石。

2、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本课题的提出,给幼儿园的德育工作增添了新的内涵,如何在课题研究和常规教育相结合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将是我园全体教师关注和探索的永恒课题,它能最大限度激活教师的工作热情。在教育实践与课题研究中,我园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将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3、促进幼儿家庭素质提高的需要。

家庭教育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及其重要,而幼儿作为家庭中的个体,家长良好的榜样可以潜移默化的引导幼儿,而幼儿良好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也可以反过来教育家长,使他们顿悟和反思。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自身素质超越其家庭素质,以幼儿良好的行为举止来影响家长,促进其家庭教养素质的提高,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

4、对幼儿园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幼儿教育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有着一种紧迫感和使命感,催着我们奋发向上。我们虽有一流的硬件设施,但我们的师资水平和保教质量也要不断的提升,我们愿意通过不断地努力,在课题研究中走出一条具有本土本园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使我园真正成为幼儿教育战线上一道亮丽的绿色风景线!

本研究拟在这些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行为习惯的一般理论和具体实施策略做进一步的理论总结和实践研究,来探索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方法和途径;为幼儿园德育以及家庭教育提供新观念和新思想,并在操作层面上,提供相应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四、理论依据

理论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10岁之前是各种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幼儿:“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要“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要培养合作的精神,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等等。《纲要》的颁布,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人的各种习惯综合成系统,就形成了“人格”。而习惯的培养主要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成为一个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有诚意、有创造力、没有怯懦自卑心理的人。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研究目标: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征,针对我园独生子女以及外来人口子女在各种习惯上出现的新问题,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通过实践研究,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良好习惯培养对 策。让更多的人明确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是当今社会每个成员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基础。研究重点:

结合幼儿园实际以及幼儿年龄特征,重点培养幼儿以下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1、小班幼儿,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其中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指导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排便习惯,尽量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良好卫生习惯主要包括饭前便后正确洗手,饭后漱口,保持五官清洁,正确使用毛巾,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等。

2、中班幼儿,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见人能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礼貌地回答别人的问话;举止文明,懂得谦让,与人友好相处;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知道简单的交往礼仪等。

3、大班幼儿,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于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玩具用品等。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研究思路和过程:

1、运用调查法等方法,多方查阅有关的理论与资料,确定课题研究的内容。

2、建立课题组,确立课题组核心成员及分工。

3、构思设计课题论证报告,完成课题研究的申报工作。

4、制订课题研究方案,组织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5、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和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来带领教师开展各种理论学习的分享活动、观摩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互相交流各自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实施策略,使课题实施与课题研究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6、优化园内环境,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和家长作好孩子们的榜样,开设“卫生之星”、“文明礼仪之星”等评比活动、举办“大手拉小手”、“我能自己干”、“我是小小值日生”、“我是班级小雷锋”等活动,让幼儿培养和巩固所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

7、广泛收集第一手过程资料,并及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积累,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适时地开展过程评价。

8、运用经验总结法回顾、反省、分析、总结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与资料,鼓励教师不断挖掘,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活动经验,撰写有关的经验论文。

9、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整理一系列物化的研究成果,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10、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教科研能力,将课题研究成果与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延伸课题活动,使《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研究不断深化,力求成为我园的又一办学特色。研究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综合运用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教育科研方法,力求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实效性。

1、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分析我园目前幼儿在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不足,有的放矢地进行针对性实验研究。把教师搜集、观察、调查到的信息,运用到她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并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作出分析、评价。

2、调查法、文献法:采用问卷和家访的方式,调查不同教养环境方式对幼儿不同个性的影响。收集国内外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借鉴其研究成果,针对我园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3、观察法:有目的、有步骤地观察幼儿一日活动中的言语和行为表现,从而了解已有的行为习惯,加以分析、研究、评价其发展情况,并作好观察记录与分析。

4、情境测验法:设置一个具体情境,观察幼儿在这一情境中作出的反应,从而测定幼儿的发展水平。

5、谈话法:通过循循善诱、耐心交谈,帮助幼儿明确是非,增强观念意识,从而作出积极的行为表现。

6、经验总结法:对课题分阶段实施情况定期分析总结,并通过分析来认识规律,寻找新方法。

七、研究对象

幼儿园小、中、大班全体在园幼儿。

八、研究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在这一阶段主要运用调查法等方法,多方查阅有关的理论与资料,确定课题研究方向和内容,申报课题。申报成功后制定方案,开题论证。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8年3月——2020年1月):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情境测试法和谈话法等质的研究方法来带领教师和家长开展各种行为习惯理论的学习分享活动、行为习惯观摩研讨活动,鼓励教师互相交流各自在教学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发现的问题,从而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实施策略,使课题实施与课题研究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20年3月——2020年5月):运用经验总结法回顾、反省、分析、总结本课题研究的过程与资料,鼓励教师不断挖掘,及时总结提炼成功的活动经验,撰写有关的经验论文。撰写课题研究工作报告、课题研究结题报告,整理一系列物化的研究成果,为做好推广工作和开展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九、课题研究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指导的高度。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孩子的教育及发展越来越重视,而在幼儿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无疑是迈好了人生的第一步。好的习惯是人们走向成功的钥匙,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其重要性并不亚于有一个好的成绩。

俗话说,没有理论的高度,就没有研究的深度。为使实验课题的研究深入有效,我们加强理论学习,每周向实验教师推荐一篇理论学习的内容,学校出资订阅《学前教育》、《幼教导读》、《幼儿教育》、《幼教博览》等杂志,采取集体学习和自学相结合,讲座、辅导与总结交流相结合,检查与评比相结合的办法,形成学习制度、更新观念,增强科研意识。

2、制订幼儿行为习惯常规,引导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依赖于一套行之有效的行为常规来作保证。因此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根据幼儿的行为特点和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拟制订以下几项常规制度:幼儿一日活动常规、幼儿日常行为规范、幼儿文明礼仪常规等,每周上好一节养成教育课,每学期至少追踪调查一名幼儿,每位实验教师每学期要收集或自编一条养成教育的名言,一首儿歌,一首歌曲,或者一幅图片,一个谜语等,同时发放到每个家长手中,让孩子在园在家对照执行。幼儿园要在知与行的统一上下工夫,长抓不懈,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使这些常规成为幼儿的习惯永久地保留下来。

3、改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的环境。

许多孩子在园在家表现不一,这主要是家长比较宠爱的缘由。这加大了教师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习惯的难度。因此,我们变利用教学活动对幼儿进行教育,为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贯穿于一日活动之中,并利用环境布置促进对孩子的熏陶。

4、运用各种方法,家园形成合力。

(1)、组织召开家长会,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定期开展咨询活动,提高家长育儿水平,共同教育好幼儿。

(2)、发放各类常规细则说明书,把幼儿园每次主题教育告知家长,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从而形成合力。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孩子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开办家长园地和家长信箱栏目,家长园地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专栏。该专栏可以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家长信箱主要向家长介绍一些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和要求,通过信箱传递给老师。

(4)、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同乐活动。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可以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

十、预期研究成果:

1、总结出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多样化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式和组织管理模式;

2、使幼儿园形成特色氛围,班班有良好的班风,人人有良好的习惯。

十一、研究成果形式

1、阶段性研究成果以论文、行为规范、教育个案的形式体现。

2、课题研究结题,形成一篇终期成果报告。

3、在研究过程中,做好会议记录、理论学习笔记、个案研究分析、中期鉴定实录、教师论文汇编、教案汇编、问卷调查情况分析、教师观察笔记等资料,将开展与课题研究有关的一系列研讨、观摩活动和论文交流会,以此丰富课题的研究过程。

十二、研究成员

课题主持人:段维兰

课题组核心成员:

黄铸萍 何娇 许莉 柯雪

成员:全体教师

十三、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及保证措施

1、课题负责人何娇老师是我园保教主任,学前教育本专学历,认真负责的管理者能够确保我园教育科研课题的顺利进行。

2、课题组的主要成员都是学校辅导组的教学能手,都是多年从事幼儿教育科研工作的骨干教师,多位老师曾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并在教育刊物发表各类文章。参与该课题研究的课题组其他成员学历高、思想意识新,具有多年的教育科研经验,在教学改革中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课题组成员们业务素质过硬,有较高的教科研工作热情,对该课题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对实施该课题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工作。

3、我园是郧西县优质幼儿园,幼儿园发展得到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一直以来重视幼儿园硬件设施的投入。我园教学资料丰富,教学设备齐全,随时能上网查找资料、收发邮件,能够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一把手园长在教科研方面舍得投资,建立了教科研的专项奖励制度等,硬件的投入为课题的研究作了物质上的保障。

羊尾镇中心幼儿园

2017年5月

第三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6岁的孩子各种行为尚未定型,加强对他们的品德教育,使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行为习惯包括许多内容,如礼仪教育、劳动、生活习惯、爱惜物品、自理能力等。由于现在的幼儿在家庭中地位发生了变化,往往是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成为家庭的中心,宠爱多、教育少,顺从多、要求少,幼儿园老师经常会发现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在幼儿园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

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就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其表现是在课程领域里实现多种经验的整合;在家庭和幼儿园的关系上追求家长与教师的伙伴关系,合作关系。要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取得对幼儿的最佳教育效果,一方面幼儿园必需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了解幼儿园教学与游戏的目的、内容及方法,运用多种有效手段吸引家长的关注和参与,使家长重视幼教;另一方面,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做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家园一体化教育中,幼儿园与家庭之间是一种双向的关系,其中幼儿园应采取主动,充分调动家长这一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让家长成为教师的伙伴,把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延伸到家庭,使幼儿的学习经验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得到巩固和强化。

1、家园联系表。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设立的具体内容为8个:早起早睡;有礼貌;独立进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爱劳动;不挑食,不挑穿;爱护、收拾玩具。每项文字边上有图示,便于家长与幼儿共同评价,日期为星期一~星期日,用标记表示幼儿的表现情况,在备注一栏里,写写今天幼儿在家做的好人好事,讲讲有趣的事情,或根据幼儿自己的表现,增添项目,家长每天认真记录,每周情况周五下午老师整理总结。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幼儿,老师在集体中表扬,并作为“评选学园四星”的标准。设置“小红花园地”,如午睡小红花、进餐小红花、讲卫生爱劳动小红花,比一比谁的红花多,谁的进步大,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愿望。例如:嘉嘉小朋友原来在家里不做事,依赖性强,有了家园联系表后,在家里变得勤快多了,妈妈记下:“嘉嘉今天学会了自己系鞋带,既认真又耐心,系出的鞋带非常好”。小玲原来吃饭总是要人喂,妈妈说:“小朋友要自己吃饭,你自己吃饭,妈妈给你打个红五星。”孩子连忙低下了头快快地把饭吃完了。家长们说,家园联系表就象老师教给家长的神奇法宝,孩子们一个个变了样。

2、家教园地。这是老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专栏,是反映保教工作情况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使双方形成合力,共同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通过“连心桥”、“回音壁”、“请您关注”等栏目向家长介绍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更好地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同时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和要求,通过回音壁传递给老师。从而实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搭建家园一体化教育的桥梁。

3、家教沙龙。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如:在家庭中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通过讨论,使家长知道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内容和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忽视这方面教育,事事处处为孩子着想,辛辛苦苦为孩子吃穿,孩子从小只想“人为我取”,不想“我为人用”,家长了解到在向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时,首先应进行自我服务性劳动,教育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洗手绢,也要为别人做一点事。如回家后,幼儿帮助爸爸、妈妈拿拖鞋,帮助爸爸妈妈摆放碗筷等。家教沙龙也可以让有经验的家长谈教育幼儿的体会,或是通过电教手段请家长观看幼儿礼仪和幼儿行为规范的录像,了解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幼儿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增添了乐趣。结合主题活动《我是家里的小帮手》,发动家长配合开展 “爸妈松松手,要让孩子露一手”系列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劳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助爸妈做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如擦桌子、扫地、倒垃圾等。从而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陶冶幼儿的情感,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丰富幼儿社会交往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变得更爱集体,更爱他人。又如以环保为主题的“时装秀”上,以家庭为单位,让家长自己设计服装、道具,自己当评委,融入到幼儿园的活动中来,极大地激发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在“献爱心”的活动中,幼儿和家长向灾区损献了书籍、衣物、玩具、食物,浩浩小朋友将两本新书精装本带来了,并在书面上写着“灾区的小朋友,我爱你们”,表达了童贞的爱心,使幼儿懂得关心有困难的人,将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他人,这样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5、家长会。全园家长会、班级家长会、几代同堂家长会、座谈式家长会,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家长的需要,向家长系统讲授科学育儿的知识,根据家长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进行咨询,切实提高家长的育儿水平,密切家园联系。传统意义上的家长会总是教师说得多,家长听得多,家长参与性不够,主动性也发挥不出来,很多关于幼儿在家里的个性发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问题没有与幼儿园及时沟通。而以座谈会的形式,就能以家长们关心的教育问题、普遍存在的幼儿行为习惯现象、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等,进行交流、互动。家长们可以在座谈会上谈论自己的各方面家庭教育困惑,如幼儿怎样在家长指导下养成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还可以介绍自己的成功育儿经验;也可以发表自己对幼儿园工作的看法和建议等。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家长真正成为家长会的主人。家长会真正起到向家长宣传教育新形势新观念,听取家长急需解决的育儿问题,共同探讨教育措施的纽带作用。

在促进幼儿良好习惯方面,其实道路并没有那么艰难,只要家长和幼儿园通力合作、家园联手,在共同的教育目标和育儿观的指导下,在思想上相互沟通和借鉴,在实际行动中力向一处,就一定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篇:毕业论文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天津电大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课程论文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作者:杨娜

学号: 1212001453305

所 在 分 校:北辰电大

班级:

辅导教师姓名: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作者:杨娜

当今世界,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文化素质要求也在提高,因此对于教育的要求也在提高。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园教育是一种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使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在与家长的接触当中发现,现在有的家长还没有正确的认识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惑和不适宜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行为偏差,为了能让孩子接受到更新、更好的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他们能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人才奠定更良好的基础,我们开展了“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

一、幼儿园家长工作的目的是: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幼儿园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所谓“家园配合,同步教育”主要是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这是家长工作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帮助家长提高教养孩子的水平是为了家长更好地教育孩子,是为了使家园能配合一致地进行教育,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们多次利用家长会、个别谈话、家访、专家介绍等形式宣传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家长园地上每周一篇有关文章,为家长提供了行动指南。它在幼儿礼仪交往,自理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家长对照这些要求去做,就能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开展家长会、宣传栏、是完全必要的,但光做这些工作还是不够的,还需要搞好家园间的经常联系与沟通,需要深入细致、个别化的家长工作,方能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以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1.家园沟通的意识

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之间存在着行为习惯方面的脱节现象,幼儿园老师感觉孩子较听话,能积极地做事情;而在家里,家长反映孩子任性、依赖性强。在幼儿园里已养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到了家里被淡化,甚至被废止。例如:在幼儿园里小朋友坚持每天独立地进餐,不挑食,在家里,一家人围着孩子转,你逗乐、我喂饭,孩子成了“小皇帝”。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在幼儿园里培养是远远不够的,在家庭也应严格要求,这

需要家庭与幼儿园的合力,幼儿园与家庭是一车两轮,必须同步调,同方向。一方面,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坚持不懈地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在幼儿园形成的行为习惯在家里得以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幼儿园也要多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参与性,采用多种方法,家园合力,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什么是习惯呢?就是人们在不断地重复中逐渐巩固下来的、在一定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出现的某种行为。行为习惯包括人在学习、生活、道德实践中无意识地自然出现的行为方式。习惯的养成,是在条件反射基础上建立动力定型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幼儿年龄越小,肌体可塑性越大,越容易建立动力定型。因此,使幼儿开始进入规律的生活,并注重提早对他们进行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言:“幼稚时期对儿童一生非常重要,所以幼稚教育是儿童的基本教育,儿童在这个时期关于习惯、知识、言语、思想各方面都打了很深的根基。倘若在这个时期,根基稍梢不稳,将来要想建造健全的人格,也就不可能了。”而当1岁半~3岁的孩子自信心萌芽时,对家人的帮助表示拒绝,要“我自己??”,许多家长都会以“你太小,不行!”的理由,和包办代替的行为所扼制。为引导家长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给孩子自信,并克服对孩子过度保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帮助家长提高对“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认识。

二、帮助家长提高科学育儿的水平幼儿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和科学的育儿知识,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不仅可以改进和优化家庭教育,而且有助于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家园取得共识,达到教育上的协调一致。向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原则与知识,进行家教指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家长认识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对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有的认为孩子幼时主要是长身体,上学才是教育的开始;有的家长只顾挣钱,对孩子的教育不放在心上;还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教育就是老师的事,家长只管孩子的生活就行了。幼儿园应向家长宣传:幼儿是人生的奠基时期,是身体、智力迅速发展与性格、品德、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是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

还要使家长认清家长在教育孩子上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尽到自身的责任。

2.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家教观念决定着家长的教育行为。目前,我国不少幼儿家长在儿童观、发展观、教子观、人才观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导致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步入误区,直接影响着家教质量和家园合作教育。比如:不少家长误认为向孩子头脑灌输大量的知识便是智力开发,让孩子学会一技之长就能成才、成星,并认为这就是早期教育;有些家长忽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不重视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还有些家长教育观念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家长端正和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使孩子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的思想,树立面向未来、从幼儿开始、培养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观念。

3.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当今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但又教育无方。他们不了解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有的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对孩子过早地进行定向教育、有的家长不主张孩子玩游戏,认为玩游戏是学不到知识的,对幼儿施行小学化、成人化的教育等等。向家长宣传有关幼儿身心特点和科学保育、教育的知识,让家长了解教养孩子必须遵循的科学规律,坚持严爱结合、正面教育为主、以身作则以及教育一致性等教育原则,从而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由家庭成员的修养、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态度、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家庭气氛等组成。这是关系幼儿身心发展更为重要的方面。那么如何才能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呢?首先,父母要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氛围。幼儿在这样的家庭中才会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小萌发爱美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要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这样,才能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方式为子女的习惯系统的形成提供了行为的强化条件,而父母修养则为子女的某些习惯的塑造提供了榜样。父母言传身教,孩子耳濡目染,整体的习惯则潜移默化的完成建构。要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环境教育,要重视

为孩子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创设良好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如果我们教育后的结果只是学习了知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对于孩子良好行为的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教育要耐心,道理要讲清

有什么样的教育,孩子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习惯。幼儿的年龄小,理解能力差。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要更耐心。在讲道理时,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词。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一定要和孩子讲清楚。如孩子因为一件玩具和同伴打架,作为家长这时就要教育孩子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告诉孩子有矛盾可以相互商量,打人就是不对的。讲问题时还要具体,将事情解释、说明。比如:“要认真倾听别人讲话”孩子对‘认真倾听’是不明白的。这时就需要家长做出解释:当别人讲话时首先要看着别人,听清他的话;不能随便打断别人的话;在他人说完之后自己再说。通过反复地“讲”以及反复的“示范”,使幼儿逐步加深印象,形成认识。

2.反复的练习,进行行为强化

通过反复训练、练习,强化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并发展适当的态度,是形成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因此,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要从日常的每一个活动、每一个游戏、每一个环节中一点一滴地渗透和强化。比如:在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上,要求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整理好等,如果孩子不会做,就要仔细的做示范。家长们随时都要有“习惯教育”的意识,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狠抓孩子的习惯培养。经常手把手的、不厌其烦的教。同时,还要通过口头表扬、奖励小贴画等方法鼓励幼儿反复练习,直到掌握为止。通过不断的强化,不断的累积,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幼儿良好的行为逐步形成为一种习惯。

3.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一个孩子的成长环境,方方面面都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孩子爱的方式,在培养观念、方法、措施、步调上家长一定要一致。妈妈刚说的爸爸马上否定了;爸爸的决定妈妈完全不同意;上午说的下午又改,等等使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甚至游离于家长之间,形

成双重性格,成为一个虚伪的人。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教育一定要保持一致性。其中包括: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育方法的一致性;教育内容的一致性;教育态度的一致性。出现不一致情况时,家长首先要对问题进行沟通,商量、达成一致。即使分歧不能马上化解,也应保留意见不显示出来。以利于孩子的成长,科学地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任何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更是如此,它需要家庭、社会、幼儿园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使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行为练习、实践,从而更好的巩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家园脱节,事倍功半;家园结合,事半功倍。我们应当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家长的指导工作,采取更富有创意且有实效意义的指导方式来从小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只有家园合作,共同教育,才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唐骏波《习惯主导人生》,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高石《儿童全面素质教育法》,改革出版社,20002年第一版

3.凌小云《成功家教》,重庆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第五篇: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研修总结

家园共育培养幼儿行为习惯的研修总结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特别指出“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高质量的幼儿教育,需要家庭、幼儿园、社区等多方教育理论的共同努力,特别是要家庭与幼儿园这两大教育环境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家长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教育资源,因此,重视家庭教育,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每个教师的重要职责,做好家长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促进幼儿发展。《纲要》对于家园关系的出发点是家园的密切合作,而其落脚点是“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家长工作还会向更深、更广的方向开拓,有待于我们今后不断钻研和提高,只有家园配合一致,才能真正实现因人施教,才能使教育的微环境充分体现,才能对每个幼儿实现良好的个性化教育。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生活能够遵守习惯定律。改善幼儿对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的态度,使幼儿形成有责任保持卫生的初步意识,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使幼儿终生受益。

2、探索对幼儿进行良好卫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

3、探索如何指导家庭与幼儿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工作

三、研究目标、内容

研究目标:根据幼儿年龄、身心特征,针对我园独生子女以及外来人口子女在各种习惯上出现的新问题,学习借鉴他人对相关该内容的探索和实践。收集整合教育资源,密切加强家园联系,进一步寻求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有效对策和方法,改善育人环境。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让在园幼儿能形成该年龄段所具备的良好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园保教水平的提高。

研究内容:本课题主要通过实践研究,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积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良好习惯培养对策。让更多的人明确良好行为习惯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身追求的目标,是当今社会每个成员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基础。

四、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保障课题实施

2、通过对孩子习惯的养成存在的问题召开家长会

3、收集整理信息,敲定实验方案。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幼儿习惯的现状以及形成的原因,以便于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有效课题研究实施方案,我们通过座谈、走访、向幼儿家长及教师发放关于《幼儿习惯现状的调查问卷》等形式,收集到大量关于当前幼儿习惯的信息,并进行了系统的归类与整理,通过认真的分析与综合,形成了《当前幼儿习惯现状的调查报告》,为课题研究方案的制订与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在认真学习理论与收集整理信息的基础上,我们课题研究小组通过认真的分析与讨论,从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课题研究的对象、目标、方法、原则、措施、内容、步骤等八个方面,制定出了实施方案。

4、加强家园合作,共促习惯养成

在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中,学校和家庭都起着重要作用,父母应该成为幼儿行为习惯的导师,因此,我校十分注重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一方面,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课题实验的主导思想,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老师们一边探索,一边完善工作方法,将幼儿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辐射到每一个幼儿家庭,争取家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中来,配合幼儿园做好教育工作,为幼儿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在家庭中得到延伸与巩固。在家长的共同配合下,大部分的幼儿习惯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一些家长也从中受到教育。

5、评选卫生之星

要说老师不会表扬和鼓励孩子,大家可能都不会相信,“表扬和鼓励人谁不知道啊!多夸夸他能干就行了呗!”然而有针对性的表扬才能促使幼儿长期保持良好的习惯,纠正不良行为。经过不断尝试改进评选好宝宝的方法。老师除了根据每天孩子的情况进行即时表扬,还进行每日的“我是好宝宝”评选,每天侧重两至三个方面的评选内容,让幼儿知道好宝宝的表现很多,一月后进行每月卫生之星的评选,并将选出的卫生之星照片布置在版面上。家园联系表的作用是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每个小朋友一本家园联系表,在家园练习本上每一栏写上一:早睡,早起现象,二:早上洗脸刷牙现象,三:吃饭不挑食的现象,四;出门有礼貌问好的现象。。让家长如实的监督,给予评论,我们老师在给予小红花,每周评比出“最棒的孩子”时间长了,孩子都变了个样,都变的行为规范听话的乖宝宝了。通过此方法得到家长的重视。孩子家长都开心

有所了解,从而重视一些好的习惯的好的教育,让家长从心里去重视。

每周三我们大三班都会举行叠被子比赛,培养幼儿独立性。我们会邀请孩子的家长来校观看。对于获胜的一方我们都会给予表扬,家长既开心孩子也得到了鼓励。在与家长的交谈中有好多家长给我反映,我们的孩子现在可懂礼貌啦,见到长辈会主动问好,每天不用我在叫他起床都是他早早的起床叫我,一看到孩子听话我们家长就会表扬他们。听到家长的反馈身为老师我们也很开心,孩子在进步,家长开心,说明我们老师的工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

6、课程展示

身为老师的我们,我们要给与家长宣传一些科学知识,拓展家长的视线,同时向家长展现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家长明白我们的教学,从而回家可以传授给我们的孩子。现在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鳯,对待孩子的要求特高。然而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死板的让孩子去学习,从而打发了幼儿的积极性。使孩子达不到对学习的高兴趣。于是我开展半日活动,将我们的课展现给家长看,让他们感受课程的有趣性。随后,我有开展家长会让家长和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交流,互动,谈谈感受。让家长学以致用,也让家长像我们老师一样用科学的方法有趣的引导孩子。

7、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一个孩子的发展不单单靠我们老师的教育及引导,俗话说的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都不能起到模范作用,孩子又该如何去成长去学习呢!”幼儿园只是孩子临时的暂住地,临时的教育,老师与家长一起寻找原因,寻求解决方法。要求家长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帮助改善幼儿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把幼儿在园的情况及时向家长反应,同时也请家长把幼儿在家的情况如实向老师反应,这样家园共育,积极配合,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研究成效

1、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学习、交流,探索与实践,课题组成员的理念在逐步地更新,研究的步伐在不断地加大。

2、通过一个阶段的研究实践,我们不断地实施着家长工作的新途径,觉得开展的这些家长文明公约、评选好宝宝、评选好家长、家长沙龙、结对协作互助等工作的开展对幼儿习惯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欣喜地看到来参与活动的家长数量在逐渐增多,参与的家长的观念意识在逐步的转变;他们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有了更高地认识,对自身的行为习惯有了明显地改善;同时我们发现家长对课题活动进展情况也越来越关注,每一次组织活动时都能吸引一些家长的参与,个别家长还能主动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出谋划策。

六、总结

课题的研究是教育教学永恒的话题,对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探索也永无止境,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继续研究,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不断的实践与总结,力求达到本次课题研究的预定目标,为今后的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积累丰富的经验,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载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搭建家园共育平台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总结:家园共育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总结:家园共育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总结:家园共育促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针对“入城”幼儿家长工作繁重、教育观念落后、配合度低的具体情况,我们运用多种途径、多种活动......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哪些(范文模版)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是哪些 我们的父母都想孩子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首先我们的父母就应该了解有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吧!下面就是笔者为我们大家所分享的幼儿行为习惯的......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阶段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如果在幼儿阶段养成的饮食、睡眠、学习、卫生等习惯将会终生受益;反之,如果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谈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幼儿园 姓名:梁亚兰 邮编:712201 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自控能力较差,幼儿期既是养成良好行为习......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内容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包括品德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及学习习惯。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中外科学家成长的事实都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浅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低龄幼儿是走向自我行为的起步阶段,也是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加强孩子良好习惯的培养极为重要。正如陶行知所说的,“好习惯养成了,一辈......

    家园共育促进小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家园共育促进小班幼儿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 未来社会是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文明人,是一个国家进步与发展的标志。良好的卫生习惯作为文明人的素质之一,如何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