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号材料(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时间:2019-05-14 04:17: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3月21号材料(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3月21号材料(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第一篇:3月21号材料(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加快发展中实现政协工作大有作为

2010-08-16 15:20:33

贾玉华

一、要找准定位,确保前进中的政治方向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和组织。政协工作就是要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成为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共识。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决定着人民政协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服从党的领导,自觉接受政府的指导,充分体现了 参加政协各成员单位的共同意志,是政协产生、存在和不断发 展的根本所在。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政协工作要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进一步增加“核心意识”,在各项工作中始终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这是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容置疑的根本原则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与党委、政府的关系,切实做到进位不越位,到位不错位,政协工作才能成为有源之水,工作成果才能得以活水快流。在具体工作中,要积极做到“四个主动”:一是主动根据市委中心工作目标任务,制定年度工作计划;二是主动配合市委、市政府的重大举措,开展履职活动;三是主动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政协的重大活动;四是主动向市委汇报政协工作。通过做到“四个主动”,进一步确保与党委在政治上同向,思想上同心,工作上同步。

二、要把握重点,促进快速发展当前,实现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不但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主题,更是一个需要政协深入研究的课题。要围绕发展,服务发展,参与发展,推进发展,从而实现加速发展。作为政协怎样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必须做到三点:一是必须坚持从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出发,把工作重点放在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全局的把握上,放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思考上,放在党委、政府关注的大事、要事和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上。二是必须进一步做好“结合” 的文章,紧扣改革发展的具体实践,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选准履行职能的结合点和切入点。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政为民所参,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百姓当中,了解掌握他们想什么,盼什么,关心的热点、难点是什么,急需解决的问题又是什么,然后运用政协的职能、渠道反映上去,或作为政协工作的议题。这样才算找到了履行职能与团结民主主题的结合点,与党政工作的切入点。三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紧紧抓住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对推动全局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集中全力实施,力争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三、要大胆创新,提高履职效能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做好政协工作不竭的源泉。人民政协要有大的作为,就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是拓展政治协商领域。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协商,由“要我协商”变为“我要协商”。协商内容要由经济发展计划、地方法规、党风廉政建设等大政方针,逐步拓展到民企发展、有关人事安排、城市建设和管理、文教、环保以及领导重视、群众关注的方方面面。

二是加大民主监督力度。在具体工作中应努力把握“四性”。一是把握监督主体的主动性,增强民主监督的使命感。解决“不愿监督”、“不敢监督”、“不会监督”的问题。二是把握监督形式的多样性,探索民主监督新途径,拓宽民主监督渠道。要积极探索以协商讨论、批评建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监督。认真采取视察、提案、反映社情民意、民主评议、听证会等形式,加强对各级、各部门执行法律、法规和贯彻政策的民主监督。三是要把握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增强民主监督的群众基础。重视和支持政协委员参加社会监督工作,充分发挥好特邀监督员的作用。要广泛发动群众摆问题、提意见、出点子,努力扩大群众的参与面,加强与社会各界协调联动。四是把握多种监督的互动性,增强民主监督效果。加强同党政有关部门的联系合作,完善监督机制,把政协的民主监督同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提高参政议政水平。要想参政参在点子上,议政议在关键处,必须提高调研质量,做到有的放矢。在开展调研工作时,要做到“四个注意”:一是注意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参与,广开言路,科学论证,增强建议的可行性、科学性和前瞻性。二是注意同政府有关部门和友好政协的相互协作,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如我们在进行发展旅游业调研时,得到了平谷区政协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他们的经验对我们启迪很大。三是注意专题调研的连续性,不但注意调研成果反映,而且注意跟踪反馈落实情况。四是注意领导亲自动手,牵头组织调研,指导调研报告的撰写,提高调研的总体水平。由于较好的坚持这“四个注意”,三河市政协每年都有两篇以上调研报告被市委转发,进入市委、市政府的决策程序。

四、要适应形势,营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环境,人民政协在团结各界、凝聚人心、维护稳定方面,优势明显,我们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巩固固有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拓宽政协的工作领域,积极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全心全意谋发展,一心一意搞建设的和谐环境。

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域要向社区拓展。适应当前社会结构和社会组织形式的新变化,把触角伸向基层并融入社区,使政协职能的活动渗入社区。三河市政协积极开展社区工作调研和视察,并建立了“政协委员了解反映社情民意的联系点”,收集有关社情民意,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反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人民政协的工作领域要向民间组织拓展。县级政协要适应民间组织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把加强与民间组织的沟通联系作为履行职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架起民间组织与党委、政府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为民间组织的发展提供支持,及时反映民间组织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其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中的作用,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人民政协工作领域要向社会弱势群体拓展。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产生了一批社会弱势群体,他们表达愿望、进行利益诉求的渠道有限,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让他们也能充分分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政协工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渠道,更多的关注他们,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反映他们的合理诉求,多为他们办好事、做实事。今年6月份我们组织卫生界委员及有关单位开展了为山区人民“送健康”义诊活动,山区群众非常满意。总之,更多地把目光聚集到社会弱势群体,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为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创造条件。

来源:

在服务大局中实现基层政协工作的新作为

2010-08-16 15:20:33

王玉亭

党的十七大对新时期的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县级政协作为人 民政协的基层组织,必须紧紧围绕中心,发挥职能优势,抓住当前大好机遇,振奋精神,创新发展,在服务大局中实现基层政协工作的新作为。

一、明确定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政协履行职能、开展工作遵循的重要原则。基层政协只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在工作中必须明确工作思路,找准着力点,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基层政协履职的第一要务,牢牢扭住发展这个中心。在具体工作中,要积极主动争取县委重视、支持,主动向县委汇报政协工作,不断加强与党委、政府等部门的联系;主动根据县委中心工作,配合县委、县政府的各项重大活动和举措,开展走访、调研、视察、座谈等活动,安排各项工作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找对策、献良策”。河南省夏邑县政协按照县委“全面提速、率先崛起,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目标要求,确立了重点围绕解决“三农”问题,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推进“铸造、食用菌、火机、板材”等主导产业建设和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等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议政建言,有力促进了县委、县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发挥优势,推动政协履职不断深化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基层政协必须进一步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位置超脱的优势,推动政协履职水平的不断深化。一要注重深入基层和实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视察活动,为委员知情出力、履行民主监督、参政议

政职能构建平台。二要积极关注民生,为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建言献策。基层政协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作为履行职能的重点,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政协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问题,县政协组织委员对全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开展情况进行多次调研后,提出了《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面,改善群众就医状况,确保社会稳定》和《政府应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经费,让广大群众能够看得起病》等报告,为县委、县政府大力推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和认可。

三、创新履职,推动基层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

创新是激发基层政协工作活力,开创基层政协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因此,基层政协要着眼推进工作内容、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的创新,推动基层政协工作再上新台阶。一要把坚持夯实基础与制度创新相结合,推动政协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二要把建言议政与跟踪问效相结合。县政协对调研活动组织严密,确保每次调研视察活动不走形式,注重建言和报告的质量和深度;对政协的重要调研成果和提案的转化和办理情况,由县政协、承办单位与委员三方共同“跟踪问效”,限时、高标准予以办理和答复。三要把议大事与办实事相结合。民宗组为会亭镇10多名新录取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捐款3000多元。医卫组的委员们利用节日到敬老院和街道为老人和群众义诊送药,为老党员、退休工人免费体检身体。台侨组的委员设立并发放“清寒奖学金”2万余元,专门资助家庭贫困、品学兼优的学生。工商联、经济组的委员自发组织捐资助学,慰问武警、公安干警、孤寡老人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系河南省夏邑县政协主席)

来源: 人民政协报

毛光烈说,要继续充分发挥政协的智囊库作用,推动宁波发展方式转变。宁波“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加快转型升级。从经济转型来看,就是要改变制造发达、研发和营销两端弱小的“橄榄型”结构,做大做强两头。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发展以现代港口物流为核心的生产性服务业,形成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社会转型则要从原来的“金字塔型”结构,转向更加和谐稳定的“橄榄型”结构。

毛光烈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需求、产业、城乡、区域、要素等方面加快结构调整。要加快城市化步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基地为抓手推进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加大科技人才投入,大力实施专利品牌标准战略,推进经营管理模式创新。希望委员们围绕“十二五”重大问题展开深入调研,提出更多有前瞻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为宁波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谐发展作出新贡献。在谈到如何发挥政协作用,推动辽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时,岳福洪说,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政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全省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委员要继续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首先要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献计出力。要充分发挥政协联系面广的独特作用,团结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加到辽宁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建设中来,特别要按照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重点在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民生、推进改革开放建言献策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要给委员创造平台,使委员的聪明智慧得到进一步发挥。要加强自身建设,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使协商议政、民主监督的水平和实效有较大提高,更好地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的完成。

(辽宁日报)

(本文来源:东北新闻网)

(二)紧紧围绕全市“转方式、调结构”议政建言,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献计出力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步伐,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中共中央和省市作出的重大部署,也是政协服务于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去年,市政协按照市委的要求,以“转主式、调结构”为主题,确定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企业自主创新、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发展有机特色品牌农业等系列调研课题,作为政协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为此,我们成立了由政协专委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职能部门参加的5个专题调研组,召开各类座谈会40多次,实地考察了200多家企业和项目,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和各地经验,并从地区和产业实际出发,立足于调整和长远发展,立足于培植发展新优势,形成了“转方式、调结构”系列专题调研报告,提出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建议。如关于推进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发展的报告,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把现代服务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支撑、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等建议。关于推进全市低碳经济科学发展的报告,提出了制定我市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建立发展低碳经济长效机制、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等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企业自主创新的报告,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优化外部环境和提供政策保障等建议。关于推进全市现代物流业科学发展的报告,提出了加快物流信息化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优势规模物流企业、构筑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建议。关于推进全市有机特色品牌农业发展的报告,提出了健全有机特色品牌农业的工作机制、强化有机农产品品牌建设、创新经营模式等建议。市委、市政府对政协的调研报告十分重视,批示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有关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中,认真参考或吸纳了报告的有关建议。为了让委员了解全市“转方式、调结构”的形势,我们还组织了对东部化工园区建设、委员办企业或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多项视察。这些活动使委员认清了全市科学发展的形势,增强了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信心,发挥了委员在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工作中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政协人才智力优势,为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建言献策

围绕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献计出力,是去年政协参政议政的重点之一。一年来,市政协通过召开政协例会、开展专题调研视察、撰写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开辟网站专栏等多种形式,学习总结“十一五”时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充分认识“十二五”发展的新形势,明确市委、市政府的总要求,围绕科学制定和实施“十二五”规划,组织开展了多项议政资政活动。一是市政协专门召开主席会议,听取我市规划纲要编制情况,就“十二五”时期的发展思路、产业区域规划布局、节能降耗和环境保护、统筹城乡发展、社会事业管理、企地融合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规划实施地考核机制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发表意见。二是召开常委会议就“十二五”发展进行专题议政,26位常委、委员代表各区县政协、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有关界别和专委会,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特别是一些关键或突出问题发表意见,提出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工业园区化水平、发展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突出县域经济的战略地位、稳步推进淄博新区建设、发挥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探索新兴服务业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社会养老问题等37条建议,进一步丰富了“十二五”规划的内容和思路。三是从年初全会到年底的历次调研、视察、考察等活动,都把为“十二五”科学发展建言作为重要内容,包括谋划行业、企业、基层单位的科学发展。广大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充分体现了政协委员的责任和智慧。

(二)紧紧抓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重点,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要密切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专题座谈会,对经济生活中的深层次问题进行动态跟踪分析,为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献计出力。围绕完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加快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农业发展支撑能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等问题深入调研,以“着力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议题开展专题协商,为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以专委会为依托,通过常委会议、专题座谈会等形式,就“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实施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是竭诚为推动全县科学发展履职尽责。坚持以服务和促进全县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为履职第一要务,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要求贯彻政协工作始终。要紧紧围绕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紧扣大局大事开展工作,紧扣主题主线履行职能,争取让更多的履职成果进入党政决策视野,融入我县跨越转型、绿色崛起的具体实践。要着重围绕推进富民强县、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加快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动跨越转型等重大问题,通过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座谈交流、专题研讨等途径进行广泛协商,积极建言献策,使政治协商成为民意进入工作决策的重要渠道。三是广泛汇集促进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坚持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人士的紧密联系,发扬民主、凝聚共识。努力营造精诚团结、合作共事的氛围,汇群言、纳贤言、谏诤言的氛围,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氛围。四是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持续强化政协自身建设,努力推动工作创新。完善各项制度,积极探索制度落实的有效实现形式,不断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能力和水平。

记者: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推动山西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由之路。请您谈谈山西省政协如何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薛延忠: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中央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制高点、增创新优势的重要举措,是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必由之路,也是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途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变革,特别是对山西这样的资源型省份来说更具艰巨性、紧迫性和挑战性。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按照温总理报告中确定的八方面的工作重点,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的目标任务,积极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努力为推动全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山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一)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保增长、调结构、促转变、惠民生的决策部署,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智。我们要着眼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抓好重点工程建设、激活民间投资、促进消费增长等献智出力;着眼推动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建设,围绕资源型经济全面转型和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推进实施,就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巩固扩大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成果、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清洁能源、更好实施生态兴省战略献智出力;着眼统筹城乡发展,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扶贫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等献智出力;着眼推动特色城镇化建设,围绕优化城镇布局、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献智出力;着眼保障和改善民生,围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的推进实施献智出力;着眼促进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围绕省政府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系列决策部署的推进落实献智出力;着眼增强全省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围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优环境和更好实施科教兴晋人才强省战略、促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献智出力。

(二)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特点和优势,为做好今年工作、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凝心聚力。我们要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进一步巩固各界人士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引导广大委员和各参加单位不断深化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把思想行动统一到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力量凝聚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中来。要协调关系凝聚力量,进一步发挥人民政协代表性强、联系面广的特点优势,协助党政做好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推进“法治山西”和“平安三晋”建设,促进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的解决,以问题的解决、关系的协调进一步凝聚民心。要完善机制凝聚力量,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健全完善发挥界别、委员、专委会作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激发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履行职责、参政议政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断巩固发展山西省团结民主、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三)要引导广大委员立足本职,在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山西的宏伟事业中建功立业。广大委员来自全省各条战线,是各界别各领域的骨干精英,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全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要积极引导委员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本职工作中的表率带头作用,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进取创新的良好作风,自觉在推进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特色城镇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山西建设中勇挑重担、建功立业,努力为全面建设山西小康社会、推进全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服务大局中发挥更大作用——2010年省政协工作回眸

新华网河北频道(2011-01-09 09:12:15)稿件来源: 河北日报

核心提示

2010年适逢省政协成立60周年。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言,为编制“十二五”规划献策,为文化科学发展聚智,为促进社会和谐凝心……在六十华诞之年,省政协团结各党派团体及广大政协委员,不断总结和发扬60年来的宝贵经验,在围绕大局中服务大局,在服务大局中促进发展,在促进发展中争取更大作为。回顾过去一年我省优异的“成绩单”,无不凝聚着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努力。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硬仗中,找准位置、积极融入、主动作为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我省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严峻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这一年中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打好这场硬仗,才能为“十一五”画上圆满的句号。

“政协组织要在这场硬仗中找准位置、积极融入、主动作为。”省政协主席刘德旺多次提出要求。一年来,省政协利用常委会、专题协商会等高层次协商议政形式,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履行职能的主攻方向和重中之重,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切实提高参政议政的质量和水平。

政协组织是人才库、智囊团,优势必须充分发挥。省政协组织并发动各党派团体、部分市县政协及政协委员,深入到企业、工业园区,广泛开展调研活动,为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寻找应对之策和发展之路。

“1号提案”直指制约我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突出问题,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为促进提案的落实,刘德旺和部分省政协委员一起到邢台开展督办,深入邢台开发区新能源产业基地、中钢邢机、旭阳集团煤化工园区,与一线工人、科研工作者和企业负责人共同探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良策。

就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低碳经济强省,省政协专门召开十届十一次常委会议进行协商议政。经过深入调查和认真思考形成的35份发言材料,为我省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发展现代农业等提出建议。会后形成的建议案,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以文化的强大活力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协组织应为文化建设多担当、多出力。一年来,省政协动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各市政协和部分政协委员,奔波在我省各地,考察文化项目38个,召开座谈会30余次。在此基础上,省政协十届十二次常委会议集中智慧和力量,形成了一份饱含智慧和真情的常委会议建议案。5位省领导对此建议案作出重要批示。

在“十一五”收官之年,编制“十二五”规划是全省的重点工作,事关我省科学发展全局和全省7000多万人民福祉。

“积极配合、主动协助各级政府做好编制工作,是人民政协义不容辞的责任。”从去年年初开始,省政协就组织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认真撰写发言材料。在省政府紧张编制“十二五”规划的初期,省政协委员对“十二五”规划进行专题协商,使有关部门及时倾听来自社会各界的声音,使建言献策活动更具时效性。71篇发言材料,得到了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等20多个部门的认可。

省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为未来五年的河北描绘出一幅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路线图。这其中也凝结着我省各级政协组织、各党派团体和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智慧。

在我省科学发展的道路上,省政协服务发展的每一步都迈得铿锵有力——中国石家庄〃正定古城文化保护高峰论坛,吸引了百余名专家学者为恢复正定“千年之美”献策;第三届京津冀晋蒙政协区域经济发展论坛,建议将京津冀晋蒙地区列为“十二五”国家统筹创新发展示范区……

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反映民情民意、促进改善民生

农村新民居建得怎么样了?从去年年初提交《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新民居建设》的提案开始,省政协委员卢晓光一直对此十分关注。

在去年12月的提案督办会上,卢晓光委员得知:他所提的建议已被有关部门采纳,而且去年全省2000个示范村中有1920个村开工建设,新民居建设正在成为提升农民文明程度的新起点。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卢晓光委员感到十分欣慰。

督办政协提案、组织委员视察、开展委员活动日……去年以来,省政协发挥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拓宽履职的广度和深度,就新农村建设、农家书屋建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视察调研,为促进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省政协提案委员会收到的500多件提案中,大部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通过有关部门认真的办理落实,很好地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

去年一年,省政协委员提交了10余份提案,为推动我省旅游业献计献策。带着群众的心愿和呼声,省政协与省旅游局、提案者共同组成调研组,先后到保定市和旅游业先进省份调研,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20次,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12条建议,并形成了省政协建议案。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予以充分肯定。

近年来,我省信访工作任务日益繁重。省政协组织委员赴石家庄、邯郸、唐山等地,深入基层司法所、信访接待室和各级涉法涉诉联合接访中心进行专题调研,为新形势下强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完善信访机制等建言献策。

提案是人民政协最经常、最直接、最有效的参政议政形式,为各职能部门倾听群众声音、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去年承办60余件提案,为进一步落实各项建议,该厅开展了“开门办案”活动,与提案者面对面,反馈提案的办理情况,并介绍我省工业发展的情况。

政协委员旁听庭审、视察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考察金融业服务经济发展……一年来,省政协不断创新参政议政形式,真正走到了群众身边。

省政协与有关党派团体联合,尽心尽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继续深入实施“

五、百、万”工程,积极协调知名学校、医院与基层学校、医院结对子,已为贫困地区培训教师和医务人员4000余人次;继续开展扶贫扶智、科技帮扶活动,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困难、发展致富;协助港澳委员和河北省海外同胞教育基金会做好助教助学工作,推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

第二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总体要求: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具体分析:

(一)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措施:都要坚持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把经济发展建立在开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细化为:

1、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2、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居民消费预期。

3、通过改善消费环境,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4、必须更加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

5、要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6、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7、要适度控制投资规模,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合理降低投资率。

(二)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措施:

1、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2、统筹区域发展

(三)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措施:

1、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大力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最终目标:加快推进“三个转变”,逐步形成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及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相协调的新格局,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第三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认清优势,走出发展困境

改变一“钢”独大,理清“转”的次序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历史重任,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命题。借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河北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跨越。而今,破除经济结构不合理、城乡结构不合理的瓶颈制约,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发展竞争力,是河北省最重要、最紧迫的发展命题。这是河北人基于世情、国情、省情作出的重大判断。

过去10年,河北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成绩单:钢铁10年产量增了10倍,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1/3;GDP总量跻身全国前6位;多项工业产值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为辉煌成就自豪的同时,河北也越来越感到后继乏力、后劲不足。

长期以来,河北深受传统发展方式之累,一“钢”独大,原材料工业、资源型产业、重化工业占比过大,单位GDP能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环境不堪重负,资源难以为继,发展不可持续。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收益、高速度低质量的路已经步入死胡同。如果不加快转变,河北“不仅难以实现远期的科学发展,而且即期的平稳较快发展也无法保证。”

2009年,河北省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第十九位,新经济实力居全国第十八位。如果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不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然存在的差距将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拉大,河北会被甩得更远。

在最困难的2009年,河北省实现生产总值增长10%。今年经济形势好转,按说,增长目标应该比去年高些。不过,河北今年预期目标9%!没有把目标定得过高,就是为了引导各地不要盲目追求速度,而要拿出更多的精力调结构、促转变、提质增效。这是河北不得不作出的抉择!

河北肩负重担!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正在崛起的京津冀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历史把京津冀经济圈推向全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作为京津冀经济圈的一极,意味着河北省必须在全国的科学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加快转变,已经不只是关系河北未来的必然选择,更有关乎全国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

坐拥优势!内环京津,河北紧邻这两个具有高水平科研能力和较高消费水平群体的城市;外环渤海,曹妃甸是中国的“鹿特丹”,天然深水良港;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面海,487公里海岸线后发优势明显。

7月盛夏,河北省委理论中心组在北戴河的集体学习也似天气般“热烈”。专家授课、地市交流、厅局发言、主要领导点评。一周下来,“调结构、促创新、优环境”的理念更加清晰和执着。我们采访组一行在这里看到,河北的领导干部们面对发展难题,有一种“赶考”前的紧迫感、使命感;谈到眼下的结构调整,有一股潮水般奔涌的新思路、新理念。

“河北已经到了不调整经济结构、不转变发展方式,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时候了!”省委书记张云川面朝大海,向参加北戴河学习的领导们慷慨发问,“现在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今后5年或10年,路该怎么走?还能沿袭以往过多依赖能源资源消耗、过多依赖产品量的扩张和企业规模扩张、过多依赖低成本生产要素维持的发展模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责任和使命激励着我们,困难和挑战考验着我们。”省长陈全国激情满怀,“我们必须保持开拓创新的旺盛斗志,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河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逻辑次序是这样的: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核心,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经济结构全方位调整优化,通过加快推进城镇化,带动城乡矛盾的加快解决;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带动产业竞争力提升,减少能耗降低排放,使产业走向高端化和品牌化;充分利用环京津优势和环渤海优势,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瞄准国际市场,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历史长河缓缓流淌,一个小小的转弯,往往需要巨大的努力。只有认清“转”的意义,理清“转”的次序,才会更自觉、更主动地去推进。今天的河北,加快转变的进程正如潮汐般在燕赵大地澎湃汹涌。

壮士断腕,淘汰落后产能

不摘“黑帽子”,就摘“官帽子”

钢铁是河北的名片。河北的钢铁产量全国第一,占据1/5的“江山”。

河北人对钢铁“爱恨交加”。爱的是,钢铁这个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脊梁”,也是河北的“脊梁”,作出了不应被忘却的巨大贡献;恨的是,钢铁产业对资源能源的高度依赖,对生态环境的极大损害。

有两个数据令河北如坐针毡:同是世界500强,河北钢铁集团的钢产量是德国蒂森克虏伯的两倍,但营业收入却不到其1/3;同是钢企,河北钢铁的吨钢利润仅为上海宝钢的一半!卖的多,消耗大,挣的却少。

处境尴尬的产业不独钢铁一个,还有水泥、煤炭、玻璃、印染……

淘汰落后产能,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河北必做的“减法”题。中央有要求,人民有呼声。不“减”是自绝生路;“减”好了,海阔天空。

在调研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河北要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40万吨、炼钢产能200万吨、水泥产能1260万吨、平板玻璃产能464万重量箱。无论在钢铁厂、水泥厂,记者听到的都是一种声音: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淘汰落后产能。

“5、4、3、2、1,起爆!”随着一声令下,鹿泉市长城建材有限公司一座年产1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瞬间被夷为平地。爆破声,这两年在鹿泉频频响起!市内72座水泥机立窑全部拆除,污染严重的小水泥生产线一一“谢幕”。

不执着就没有执行。河北不要空谈,要的是实效。

质疑、干扰的声音不曾消失过,“仍有利润”是根子,谁愿舍弃?质疑者只算经济账,不算环境账;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何况,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提供了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理由:淘汰落后产能是否会迟滞经济复苏和发展的脚步?

保增长,环境保护的硬杠杠不能软,淘汰落后的紧箍咒不能松。河北省决策层认为,河北在金融危机中遇到的困难,是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创新能力弱造成的,落后产能恰恰是现实困难的催化

剂。

决不能通过保护落后应对危机,必须以淘汰落后为抓手,实施倒逼机制,逼出技术创新,挤出产业升级。河北省在做“减法”时寻找到新的增长点。

鹿泉市的水泥机立窑拆除了,取而代之的是8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一家远离城区的水泥公司,记者看到,洁净的厂区、封闭的生产线,用余热发电照明的路灯,都是技术革新带来的喜人变化,水泥产业并不天然地与灰尘、黑烟和废气“亲密无间”。鹿泉,这个因“射鹿获泉”而闻名于外的县级市,抛弃小水泥,舍弃百强县,换来山青水绿、天蓝气爽。

抓淘汰,促搬迁,优化布局,这样的场景,正在燕赵大地处处上演,污染企业盘踞中心城区的时代步步远去。腾出的土地,大多地处黄金地段,或改造成绿地,或用以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腾出的市场,由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先进产能来填充。一子落定,满盘皆活。

有一组数据能直观地反映河北省在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上的拼力而为:2009年,河北省生产总值增长10%。与此同时,化学需氧量削减率列全国第二位,二氧化硫排放削减量提前一年半达到“十一五”目标。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以上。

一“增”一“减”,让燕赵儿女欣喜万分、自豪不已。

节能减排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有硬指标,有贯彻落实硬指标的硬措施。“双三十”节能减排示范工程就是这样的“硬措施”:河北省对超过全省污染负荷50%的30个县(市)以及30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省级考核,3年内摘不掉“黑帽子”,就摘掉“官帽子”。

节能减排,拒绝理由!系列政策措施陆续出台:省人大代表每年像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一样审议“双三十”节能减排工作;省政府每季度调度进展情况,强化刚性约束。

从2007年被国务院通报整改的七个省份之一,到2008年成为全国七个超额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省份之一,河北省使尽浑身解数。令河北人高兴的是,拼搏后的“果实”,很甜。

坚定不移,加快城镇化进程

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河北的城镇面貌,正经历着一场规模空前的巨变。

2008年,河北省提出“三年大变样”战略规划,三年建设,三年发展,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多年来,河北“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不得不医的痼疾。河北省期望通过这个抓手,“抓”来经济结构的良性变化。

“三年大变样”实施两年来,河北确实变了样。外地去的人惊讶:这是河北吗?这还是那个省城像县城、县城如乡镇的河北吗?河北的百姓不管这些,惊讶已是两年前的事了,现在有的只是惊喜:原来,城市真的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住房困难的低保户住进了功能齐备的廉租房;普通的城中村村户摇身变成了百万元户;两年前还住在老旧平房的人家,一下子成为拥有多套高档住宅的业主;石家庄市区由东向西以前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如今十几分钟便可穿越……燕赵大地此起彼伏、令人目不暇接的变化真似“千树万树梨花开”。

数字显示,2008年河北省城区累计拆迁共完成4168.4万平方米,是2007年拆迁总量的12倍。2009年,河北省继续推进拆违拆危,拆迁面积再超上年。大拆,伴随着质疑,但不容否认的是,“三年大变样”的确是因为河北城市化水平低和城市功能差这个最突出的“省情”而提出的战略决策。

拆之猛,令群众惊叹;建之快,让人们振奋!“石家庄速度”便在这种特殊背景下诞生:常规速度需一年半才能竣工的槐安路高架桥工程、裕华路改造工程,仅用4个月完工;原计划18个月完工的和平路高架桥工程,8个月完成……短短几个月,省城面貌焕然一新。

变,自古多豪杰的河北人不怕,怕的是不变。“大变样”凝聚了人心。问卷调查显示,98.79%的社会群众比较了解“三年大变样”的内容。在河北,“三年大变样”是最流行的词汇,认知度超高。

“三年大变样,今年看邯郸”。两年来,邯郸市投资2000多亿元启动了四大新区建设,改造了65片棚户区、36个城中村,开工兴建了30个标志性建筑,实施了31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每天早上,10万邯郸市民汇聚市中心广场纳凉、晨练,嘹亮的红歌声响彻云霄。谁能想象得到,以前这里是一片杂乱和荒凉。走在古都邯郸的大街小巷,连我们采访组中一位河北籍记者,都已认不出这座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城市了。邯郸两年里共拆掉1500多万平方米违章、危旧建筑,但却给每棵古树办理了一个“身份证”,谁砍罚谁,概莫能外。这些古树为城市留下清晰的地标,也为古城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生态。

2008年以来,河北省各市累计拆迁危旧平房、违章建筑1.6亿平方米,而累计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投资1200多亿元,相当于前5年投资的总和。2010年全省实施的城建项目总投资达5296亿元。城市面貌整治一改过去拆拆补补、洗洗刷刷、小打小闹的做法,而是着眼于提升品质,改造功能,大力实施景观环境整治建设。

“三年大变样”,因民生而变,为民生而变。河北省确定的五个方面量化指标中,居首位的是大气和水质的改善,要让百姓呼吸新鲜的空气、喝上放心水。

张云川说:我们既要看到城镇面貌的新变化,更要看到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看到城镇改造建设任重道远,我们要一鼓作气、一以贯之地把这项工作抓下去。

需要这么股子劲,因为河北城镇和河北人还需要很多这样的“变”。

“三年大变样”,还“变”出了30多万亩土地,发展工业聚集区、现代服务业有了最宝贵的空间。

河北是工业大省,但不是强省。由大到强的路不平坦,河北省决策层谋划了“工业聚集区”战略,看到了自己的短板,意欲复制成功工业园区的模式,达到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发挥的目的。

“如果昆山的IT业感冒,全球IT业都会打喷嚏。”河北也想这样,这是河北的“企图”。“单个企业“独闯江湖”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了,现在是“集团作战”的时代了。”陈全国说。

面朝大海,燕赵打开胸怀

创新引路,抢占技术高端

6月11日,南非世界杯开幕,赛场广告牌上的“中国英利”让人好奇。第二天,“中国英利”就成了搜索引擎上的热词。

英利,一夜出名,成为世界杯80年历史上我国唯一的赞助商。

这是一家太阳能光伏企业,如今落址于河北省保定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

像这样的高科技企业,河北还有很多。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创新是河北的必由之路。2009年,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投资85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当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值2380亿元,同比增长19%。今年一季度,增长幅度更是高达28.9%。

秦唐沧沿海,是河北对外开放的重点;京津冀区域合作,是河北经济崛起的重要一环。中央领导多次到河北考察工作时都强调,要求河北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力争在环渤海地区崛起和首都经济圈发展中有更大作为。如何有更大作为?出路在哪里?

出路,在创新。

近段时间,河北高新技术产业捷报频传。

时速350公里的“中国第一高速”列车在唐山的中国北车基地投入批量生产;国内第一台隧道全断面掘进盾构机在秦皇岛秦冶重工生产车间下线;世界上成本最低、纯度最高的多晶硅材料新硅烷法生产工艺在英利集团六九硅业投入生产;国际上光电转化率最高的薄膜电池在廊坊新奥集团投入规模化生产……

形势虽好,但是“全局”仍难让人满意。河北决策层认为,河北经济结构不合理,归根到底是产业行业技术水平低、低端产品多、产品的附加值低,这直接影响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数字枯燥,但能说明问题。几个数字令河北很尴尬:2009年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省GDP的0.76%,居全国第二十三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设立研发机构的仅有4.5%;专利授权不到6000项,占全国的1.56%。河北,是经济大省,也是创新弱省。

“U”型线被称为“微笑曲线”。“微笑”的是占据两个高端的产业,河北居于底部,实在笑不出来。

“只有夕阳技术,没有夕阳产业。推进科技创新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河北省科技厅厅长贾红星说。大工程、大企业带动,引进吸收再创新,编制产业技术路线图,对“标”对出着力点……务实措施密集出台,为的是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向“微笑曲线”的两端近些、再近些。

出路,在改革。

河北是改革的受益者,河北的改革渐入“深水区”。

行业产业要改革。冀中能源入主华北制药、港口集团横空出世……在做大做强钢铁集团、煤炭集团的同时,2009年河北省企业兼并重组继续高歌猛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体现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上,就是加大兼并重组力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周文夫说,“小、散、弱”是河北企业的现状,加大企业兼并重组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这是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路径。

管理体制要改革。财税、金融、环保、土地、贸易等重点领域的改革亟待继续深化。多年来,河北省财政改革一直走在前列,为人赞许。通过改革,省、市、县财力比重发生很大变化,省级财力占全省财力的比重由2003年的26.5%下降到2008年的17.6%;县级财力则由48%提高到60%多,基层财政袋子鼓了。““等着吃”会越等越懒,“挣着吃”会越挣越勤,这就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导向作用。”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齐守印说。

出路,在开放。

开放度有多大,河北的发展空间就应该有多大。

在全国很多人、包括很多河北人的印象中,河北居内陆,河北无海岸。殊不知,河北不但有秦、唐、沧三市487公里长的海岸线,更有曹妃甸这个环渤海湾1000多公里海岸线上少有的天然深水港址。

强化海洋意识,就是强化开放观念。眼下,加大港口建设力度,提升唐山港、黄骅港、秦皇岛港三大港口的规模和能力,完善综合功能,提高吞吐效益,已成为河北今后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任务;推动港口、港区、港城协调联动,逐步形成由秦皇岛、曹妃甸、黄骅三个百万人口港城组成的沿海城市连绵带,是河北打造经济增长新优势的重要依托。

第四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背景链接】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北京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及“十一五”时期经济工作,研究部署明年各项任务。市委书记刘淇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作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今年情况和明年重点工作安排的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政协主席阳安江、市委副书记王安顺出席会议。

刘淇在讲话中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中央要求在明年的经济工作中要突出主题、主线,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切实抓好节能减排,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提出的重要方针、宝贵经验和基本要求,结合首都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标准表述】 [深度分析]

2011年北京市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建设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着力扩大内需,着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着力创新社会管理与服务,着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着力抓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着力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宜居健康水平,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出色的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3.5%和4%,力争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的比重达到75%,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权威观点]

各区县、各部门要根据自身实际来确定发展速度,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提升科学发展水平上来。要妥善处理好创新驱动与投资、消费、出口拉动的关系,妥善处理好首都性质功能定位、人口资源环境与推动发展的关系,妥善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妥善处理好市与区县的关系。——北京市委书记刘淇

[措施]

中公教育专家总结以下措施供考生参考: 一是要增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责任感。首都发展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能否利用现有的各种优势资源和中央给予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发展质量效益,继续走出一条物质消耗最少、增长效益最高、环境不断改善的发展道路,起到首善之区的作用。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形势要求,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切实在“加快”上下功夫。

二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工作理念和模式上统一思想。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重要的着眼点和切入点,就是要推动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三个北京”是奥运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实践转化,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与时俱进的创新成果,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动首都规划建设发展的基本指向,反映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全市上下对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认同,是在发展中崇尚以人为本、重视科学技术、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也是我们今后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抓手和重要载体。

三是要找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努力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要着力发挥首都的资源优势,使首都的发展与城市性质和功能相协调,与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着力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政府宏观调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源利用能力。要着力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努力抓好中央赋予中关村的先行先试政策的落实。

一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消费、投资、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其中国内需求的贡献率曾高达91%以上。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消费增长并不慢,但投资和出口增长更快,出现了投资比重过高、贸易顺差过大、消费比重偏低的格局。投资与消费的关系失衡,使得居民生活不能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同步提高,导致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内需不足,又加剧了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依赖性。而外贸顺差过大,引发诸多贸易摩擦,造成国内资金流动性过剩,反过来又助长了投资的高增长。要保持持久稳定的增长,必须扩大国内需求,鼓励合理消费,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把消费作为经济增长主要拉动力的条件已经具备。扩大消费需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开拓农村市场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从而切实扩大消费、改善民生。

二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巩固第一产业,提升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近些年来,我国第一、二、三产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农业基础薄弱、工业素质不高、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从最近几年我国各次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变化情况看,第一产业随着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处于较低水平;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是影响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现上升趋势。

当前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要把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着力点放在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上,通过持续实现第三产业的高增长和提高其贡献率,相对降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这既是实现经济增长贡献率转变的基本思路,也是从实际出发的现实选择。

三是实现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经济增长要素结构的不同,实质上反映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充分发挥低成本优势,迅速扩大生产能力,许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但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不多。比如,由于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不得不将每部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

实现我国经济向更高水平跃升,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必须更加注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努力塑造新的国家竞争优势。我们要加快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社会氛围,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充分运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而持久的技术支撑,加快从产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将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赢得先机。只要我们正确处理好和快的关系,坚持好字优先,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就能够不断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转自:育路公务员考试网

第五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抢占制高点、争创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河南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更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时代的命题、发展的课题、现实的难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战略性系统工程,各项任务和举措密切联系、相互包容、相互促进,必须多管齐下,统筹兼顾,综合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一、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是做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即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措施

为了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长期目标,需要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运作,深化体制改革,既要保增长速度,更要注重结构改善,确确实实将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为重心,实施配套的改革措施和政策组合,发挥宏观调控促进加快转变的功能。需要采取的重点措施主要有:

(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弘扬和鼓励按照科学发展观办事的宗旨,从规划、政策、法律、规章各个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要不断增强全党和各级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确确实实按科学发展观办事,才能有效推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更为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创新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河南实际看,自主创新应主要采取以下三种方式:一是跨越式创新。技术创新要建立在有选择、有重点的自主研发基础上,必须在河南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等关键领域掌握自主技术。二是集群式创新。这主要是指通过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同一类型企业的集体创新和技术外溢,从而突破单个企业创新资源不足的瓶颈制约。三是协作整合式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在跨越式创新的条件下,单靠企业自身的创新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在政府的协调指导下,实现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力量的整合,以协作的方式推进自主创新。

(四)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性结构,它直接影响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河南要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资源节约、竞争力较强的现代产业体系。积极促进产业由高消耗向高效率转变,由粗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变,促进产业做大做强。一是巩固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推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着力建设我国农产品重要产区,确保农业基础地位稳固。二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铝加工、汽车、矿产、石化、钢铁等支柱产业链向精深加工延伸。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加强能源、交通、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建设,促进第二产业做大做强。三是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发展消费性服务业,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第三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使其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五)调整优化需求结构

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积极扩大消费需求,着力提高投资效益,努力稳定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要积极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尤其要拉动农村消费需求,为扩大消费市场拓展新的空间。适应群众生活多样性、个性化的需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在稳定政府投资的同时,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增加就业、发展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积极培育市场驱动的投资增长,增强投资的内在约束,提高投资效益。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出口结构,继续抑制高消耗、高排放产品出口过快增长,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

(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城乡结构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方面,统筹兼顾城乡发展是完善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把河南落后的二元经济结构调整为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要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组合。应将城市与农村生态环境统一到一个大系统中,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城乡生态新格局。消除对农民的多种歧视性、限制性束缚,让城乡居民在同等条件下、在统一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上平等竞争就业。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大投入,通过制度创新,完善机制,真正改变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落后的状况。

(七)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既是河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关系全局的重要任务,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按照《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提出的区域发展总体布局建设中原城市群。以客运专线和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等重要交通干线为纽带,重点以郑东新区、汴西新区、洛阳新区建设为载体,整合区域资源,加强分工合作,推进区域内城市空间和功能对接,率先在统筹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实现新突破,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政策和机制,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动机制。加强国土规划,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科学制定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同时,建立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落后山区的政策扶持,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协调发展。

(八)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坚持走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河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举措。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不是单纯做好某些方面的工作,而是全面系统地开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将生态文明贯穿于理念、行为、社会管理的全过程。加快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要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鼓励科技创新,加快构建节约能源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加大投入,集中力量研究开发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技术支撑体系。

下载3月21号材料(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word格式文档
下载3月21号材料(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心得体会(精选)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一周的集中学习,使我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及紧迫性,同时对金融知识、现代服务业基础、沙河玻璃行业......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查报告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查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怎样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04月12日来源: 河南 日报卢展工强调,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抓住“转变”和“加快”这两个关键词。关于怎样转变经济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荐5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做到“两个坚持”和“三个转变”,即坚持走向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查报告范文合集

    发改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查报告 根据XX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XX区《开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我见12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我见会计学院 09专升本会计2班 学号20090772227赵世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我见 【摘要】随着十七大会议召开以来,历次会议都把经济发展问题作为会议重要内......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所谓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传统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从开源节流,采......

    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须有效地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调节作用,使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向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