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4 04:25: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浅谈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写写帮推荐)

浅谈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浅谈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稳步增长,农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日渐繁荣的农村市场开始出现了“营养不良”现象,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明显。

最为突出的是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主要表现在,食品安全常识的匮乏,特别是50年代以前出生的群众在购买商品时只考虑价格,数量,质量就被列在其外,导致农村过期食品,“三无”产品无所忌惮。这其中,多多少少有点经济水平决定购买力的原因,一些70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到了一些不安全食品的危害,但迫于周围的环境,比如,农村5毛小食品横行,特别是学校周边小卖店,一些看上去琳琅满目的小食品冲刺着孩子们的眼球,也侵害着孩子们的健康。另外,消费维权意识较差,在购买到劣质产品时,往往选择不了了之,或者单纯地退换食品。我曾经在农村做过一项关于食品的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项问题是当你购买到劣质产品时你怎么办?结果是有80%的人选择与经销商协商,40%的人选择自认倒霉,仅有19%的人选择向在关行政部门反映。再有,经营者责任感与食品安全意识的不足。

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几乎空白。由于农村分布范围广,监管部门财力,人力有限,往往对于农村的监管只是在重大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以后才集中整治,小商小贩们也摸透了监管部门的规律,“紧”的时候收敛点,“松”的时候照常营业。这就是一些不法分子将不合格食品“转战”农村的又一原因。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仅靠提高农村消费者的自身素质就够吗?当然不够,还需政府宏观管理,完善监管网络,下大力度,建立长效监管机制。首先,建立基层监管与服务机构。建立乡(镇)、村、组三级食品宣传、监管、检测网络,保证到乡(镇)、村、甚至到村以下的各个组都有食品安全信息联络员。不仅给不法分子起到震慑作用,还需真正让其发挥作用,充当更高一级食品监管部门的前后眼,能够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常识宣传下去,传递正确的食品安全观与客观的食品安全信息。

其次,提高基层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正义感。食品安全工作,不能仅凭眼睛去判断食品的优劣,更看不出哪些能造成食品安全事件,这就需要定期培训,不断更新业务知识来应对瞬息万变的食品安全市场。

再有,执法力度要狠。前面提到的为什么只有19%的人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向相关部门反映,这其中一定有对相关部门不信任的群众。作为相关部门,树立起群众的信任与依托感是相当重要的,这就要在食品安全问题上,监督要勤,监管要严,处罚要重。农村食品安全,真需要来一次全面的真正的集中整治,不是做做样子,而是彻头彻尾地整一次,而后要有人将成果保持下去。

第二篇: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基层反映:农村食品安全问题须引起高度重视

基层反映,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食品安全与人民生命财产息息相关。当前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一、小作坊问题突出。

在农村,90%以上的食品生产企业是10人甚至5人以下的小作坊,比较分散,并且涉及面极其广泛。他们很多是前店后坊,从事即做即售的小食品加工,相当一部分缺乏有效监管和严格的生产标准,有的以质次价廉的食品冲击市场;有的贪图私利,偷工减料,非法购进劣质原料,制售伪劣食品;有的用知名品牌的商标和包装,冒充正规厂家的产品,误导消费者;在流通过程中,由于包装、储藏、运输等设施落后和管理不善,容易造成食品二次污染。

二、餐饮行业从业人员很多没有健康证。

小型餐饮店、街头商贩,他们在没有办理任何证照的情况下就开业经营,也不办理“健康证”。特别街头饮食摊点分布广泛,设备简陋,无餐具洗涤消毒设备。且大多设于路边等人群较集中场所,食品容易受到污染。

三、农村食品质量检测近于真空。

目前,基层的食品检测力量分散,资金不足,设备严重不足,检测手段落后,检测周期长,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农村食品安全常识不普及。

老百姓形成的饮食习惯和饮食观念与食品安全要求相去甚远,尤其是在农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老百姓还没有形成食品安全意识,也无从了解食品安全知识,更谈不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不法商贩利用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食品安全知识的贫乏,大肆向农村倾销假冒伪劣食品。为此,基层建议上级有关部门,一、加强宣传力度。要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定期组织宣讲团深入农村、深入学校、深入村组进行宣讲,让广大群众掌握一定的食品安全知识,知道如何鉴别真伪食品。

二、强化农村食品质量安全监测,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定期组织送食品质量监测下乡,对农村商店、餐馆等食品质量进行安全监测,并通过新闻媒体等渠道加大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规违法行为,增强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三、严格依法整治,提高责任意识。积极培育放心店,对农村集贸市场、小商店、小超市、代销点、流动摊贩进行整治,提高其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严把食品进货关、储存关、销售关,依法经营合格食品。

第三篇: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目录

1.调查背景及调查问题.....................2

2.调查方式..........................2

3.农村食品安全状况.................3

3.1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情况.................3

3.2生产加工怀节情况...............3

3.3市场流通环怀节情况..................4

3.4消费环节情况................4

3.5市场监管情况................4

4.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4

4.1农产品污染日益严重...................4

4.2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规模小、分散,不易管理.............5

4.3市场监管人员少,设备落后(甚至没有检查设备),管理困难....5

5.对策与建议.......................5

5.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意识................5

5.2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增派人员加强管理..............5

5.3加强监管软件系统建设,增设有奖举报投诉电话.....6

参考文献:..........................6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以河源市东源县骆湖镇为例

摘要:在近几年来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中,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与焦点。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又尤以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显,为了撑握情况,更好的开展工作,我镇组织了此次调查。

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调查

当前,党中央已把食品安全工作提升到战略层面来考虑,把这项工作作为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来抓,为加强强食品安全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都高度重视,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配备了专业队伍。但在日常工作中这又是一项很烦杂的工作,我们要从何处下手抓,如何抓?这些都成了当前很赫手的问题。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以便为我们日常工作只明方向,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质量,增强群众安全卫生意识,加之课程实践,我组织了此次我们镇小范围内的食品安全调查。

1.调查背景及调查问题

在近几年来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中,食品安全问题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与焦点。尤其是有些不法份子为了赚钱,抓住了农村人民文化水平低,消费水平低的特点,把劣质及问题产品大势向农村市场渗透。虽然近年来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相当一部分农村的消费水平还是偏低的,在农民的消费观念中,便宜还是首先考虑的问题,这就为低价劣质食品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此外,农村居民的消费,如蔬菜,稻米,禽蛋等相当一部分都是通过自我供应来满足的,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农村居民的商品化消费程度低,农村居民因此对农村食品安全的关注不足,认为自已生产的东西都没得问题,尤其是对水及土的地污染意识淡薄。

本项调查就是针对这一时代背景,对农民居民的食品安全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农村居民食品安全现状。

2.调查方式

抽问座谈:到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找当地村民座谈交流,共座谈10次。实地调查:为求调查结果真实,分别在我镇8个村1个社区进行了分行业深入走访调查。被调查的对象有养殖场2个,鱼塘10个,流水养鱼场2个,10桌以上农村宴席20起、餐馆10家、食店20家、食品加工厂1个、食品经营户60户、农贸市场1个、食堂3个、一般住户100户。

3.农村食品安全状况

从调查情况看,农民经济收入中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基本已占主导地位,食品消费结构明显改善,从以前的以温饱为主逐步向多层次、高质量转变。但与此同时,由于时代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各环节由于利益的驱使,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经营销售的各环节存在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不能忽视。

3.1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情况

被调查的8个村有耕地面积19868亩,其中粮食作作面积34875亩,蔬菜面积5405亩,瓜果面积1125亩,粮食作物占绝大部分。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蔬菜作物主要有空心菜、莴笋、莲花白、萝卜、茄子、洋芋、芹菜、山东白等大众品种。整个镇每年化肥用量总计约1673吨,农药用量总计约8510公斤。化肥施用方法不当,结构不科学,任然是以氮肥为主,约占80%以上,复合肥相对较少,占10%左右,微肥与有机肥施用更少,很多根本不用,导致土地板结严重,效能越来越低。农药残留还比较严重,主要用的有甲胺磷、乐果、吡虫啉、敌杀死等高毒高残留品,甚至还有少数一部分人还在使用甲黄隆,低毒低残留农药施用较少,因为他们觉得效果不好,不能立即看到,这主要是农民文化素质差,接受新事物能力弱导致的。

被调查的养殖场2个,鱼塘10个,流水养鱼场2个,养殖面积约50亩,年生猪出栏约2300头、家畜出栏约4000头,鱼出售约10000公斤;养殖户们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养殖所用饲料约80%为自配、约20%为够买成品饲料。自配饲料中有普遍使用抗生素、催肥剂,部分使用激素以及其他化学添加剂的现象。

3.2生产加工怀节情况

本镇食品加工厂一个,主要生产冷冻汤圆、水饺。食品厂长期工人约10人,都是本地村民,工作人员都有健康证,但生产旺季时会大量请临时人员,但临时人员健

康状况不明;厂内基本设备运行良好,产品经过质检部门检验合格,销往本市范围内。

本镇从事食品加工经营的个体户6家,都属于小作房生产,场地窄,环境卫生差,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卫生安全意识不强,质量监管困难。

3.3市场流通环怀节情况

食品加工厂有专车运输和专门冰箱储藏及销售产品,属于比较规范的范围;小作坊的流通销售没有专业运输工具和销售场地,经营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卫生、质量得不到保证。食品零售店进货渠道50%左右是从县城批发市场进货,40%左右是送货上门,10%左右为自制自销,基本没发发票。

3.4消费环节情况

本次共走访调查餐馆10家、食店20家,个体经营户100记。执照、税务登记证、卫生许可证等都办理了的,但是卫生执行情况令人担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民众的安全意识有所增强,但因为农村的特殊原因,消费者文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还不到位,求便宜,给便宜、假冒伪劣产品提供了有力的市场。

3.5市场监管情况

本镇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1个,从业人员1名,无任何检查设备,检查监管工作完全靠肉眼与平时工作生活经验,工作开展困难。

4.农村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农产品污染日益严重

根据调查,第一:本镇社区无污水集中处理设备,场镇污水直接通过下水道流向场外河流中,场镇周围的灌溉用水为此河流中的流水。本镇8个村中只有8处垃圾集中投放点,多在村办公室周围,其他地方都是各院落四处乱倒,村民集中倒置垃圾的意识不强。第二:农户也多为理性经济人,追求利润最大化,农药、肥料等都使用见效快的高毒高残留品种,反正残留是肉眼看不出来的,不影响销售。

4.2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规模小、分散,不易管理

本镇范围内的加工销售企业及个体规模都比较小,从业人员多为家庭成员,硬件设备达不到标准,且从业地域分散。

4.3市场监管人员少,设备落后(甚至没有检查设备),管理困难

总的来说,本镇农村食品产业现状是:分散小农经济,农村劳动力少,生产经营方式比较粗放,农村经济相对落后,消费水平相对不高,安全意识不强,维权意识差。

5.对策与建议

5.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意识

一是充分利用赶场天,通过播放电视宣传片,发放传单,人员讲解等方式向群众宣传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加强警示教育,以增强群众安全意识。二是充分利润广播村村能工程,每天3次定时播放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加强群众教育,以增强群众安全意识。三是结合当地现在正施行的大下访大走访活动,通过广大群众、干部的共同努力,大力宣传、讲解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以达到增强群众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的效果。四是定期组织培训。每个村定期在村民相对集中的地方,组织强化培训,向各农户、企业、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培训食品安全、卫生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牢固树立其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让食品安全法律知识、安全知识扎根脑海,警钟长鸣。

5.2加大硬件设备投入、增派人员加强管理

建议当地政府部门加大硬件设施投入,购置必要监查设备,增派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加大违法违规执法力度,以便更好的开展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更好的监管市场,以便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从市场上清理问题产品、从流通环节增强经营者责任意识、从消费环节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从而改善当前当地的现状。

5.3加强监管软件系统建设,增设有奖举报投诉电话

建议当地政府加强监管体制建设,制定切实可能的监管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可行,改善目前执法难的问题。第二是建议增设专门的有奖举报投诉电话,奖励、引导勇敢、有正议感的群众来电举报和投诉,为群众保密,增强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马春燕.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对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1,(13);

[2]王晓莉.浅议食品安全企业责任[J].大众标准化,2010,(S2).

第四篇: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小编推荐)

我国农村食品安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中国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农村,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国人是有目共睹的,城市的经济关系和生活方式已经广泛地渗透到农村的每个角落,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饮食习惯和及其食品也渗透到了农村,农村市场上的食品安全问题也显现了出来。在《2008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中显示,农村市场经销的食品中,23.8%的包装食品没有标明保质期,19.2%的店主对过期食品选择降价销售,生肉销售大多没有保鲜措施,落市后第二天仍会拿出来继续销售。

作为食品安全问题一部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近年来,随着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农业发展新阶段亟待解决的主要矛盾之一。由于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农产品的不科学收获,市场准入制度没有建立以及市场监督管理不严等,导致农产品污染比较严重,因食用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引发的人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今年九月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严厉打击假劣食品进一步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的通知》,通知中要求各级工商、质监等部门在农村批发市场、农村集贸市场、农村小卖部、城乡结合部、车站、学校周边、旅游景区等为重点,开闸联合执法,排查农村食品市场。依法查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生产经营中故意使用非食品原料的,坚决依法吊销相关证照;对制售经营假劣食品涉嫌犯罪的,要坚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见,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

一、我国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但是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这些年大城市居民把食品安全放在生命关注的第一位。随着关注度的提高,部门监管和自我防范两手抓、两手都够硬,问题食品在城市中逐渐减少,曝光率也越来越高。然而,“问题食品”并没有就此销声匿迹,而是走上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到小城镇、农村小卖部、超市、小作坊检查“问题食品”,一查一个准。小城镇、农村食品安全状况不应该被漠视和忽略。“问题食品”在小城镇农村市场几乎已经到随处可见、畅通无阻的程度,几乎所有领域和行业的假冒伪劣商品都在小城镇和农村市场都能寻找到商机。

商务部发布的《2008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显示,三绿工程下乡、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等工作,推动了农村现代流通组织和经营方式的发展,逐步改善了农村流通环境,提升了农村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但仍需下大力气加强农村市场基础建设。农民食品安全状况与城市相比差距较大。调查表明,消费者高度关注食品安全,城市消费者关注度高达95.8%,农村消费者关注度比上年增加8.4个百分点,也达到了94.5%,与城市消费者几乎持平。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出消费者的信心不足。而对农村生产者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农民不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兽药目录;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只是凭感觉使用,一药多用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农民受利益驱动,把那些打过农药但未过休药期的蔬菜就采摘上市销售。68.9%的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10%以上的种植地和养殖地周边环境存在污染源。这些都成为食品安全的隐患。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一个重要方面。具体表现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从农产品的生产环节上看,安全隐患较为突出,不合理使用农药、兽药、化肥、激素等农业投入品。从加工环节看,一些企业和经营者唯利是图,视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臵消费者的人身安危于不顾,不当使用大量防腐剂、保鲜剂、添加剂等药物,加剧了农产品的有毒有害性。特别是在流通销售环节中,不法企业和商贩在产品上再做手脚,肆无忌惮地推销有毒有害及过期变质食品。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由于监管缺位、群众鉴别能力差、防范意识淡薄,问题食品在小城镇、农村市场开疆拓土。免疫力本就极其薄弱的小城镇农村食品安全,因为转接从城市中被挤出的问题食品,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农产品生产主要是分散生产、个体经营,规模小,市场信息化程度较低,不利于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同时缺少资金和技术指导,农民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技术标准等认识不足,质量安全意识和自律管理意识差。加上个体农户的农药采购渠道不一,所以不规范用药或滥用药造成农药残留超标;肉类、禽蛋及乳制品中含有害成分等是很普遍性的问题。

1.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

在城市,假冒伪劣产品是人人喊打,但是在农村,便宜就是吸引力。很多小城镇、农村居民对于食品安全处于“懵懂”状态,买东西只要能买得起、吃着香就行,很少注意看品牌和保质期。由于农村居民收入远低于城市,农村市场对低价食品有着较大需求,购买渠道主要是自由集市和小卖部。加之农村执法力量十分薄弱,市场监管缺位,农民购买食品既不查验相关证照,又不索要销售发票,致使一些“三无”食品、过期不合格食品以及被城市市场拒之门外的食品普遍流向农村市场。

在工作中我们对中小学校周边的食品商店进行重点检查时发现,大部分麻辣小食品存在大肠菌群、菌落总数以及铅含量等卫生指标不合格情况,属不合格食品。很多食品在销售后都出现了质量问题,比如吃完后出现拉肚子、呕吐等症状。一些店主也承认,一般情况下,一个牌子卖三四个月就卖不动了,但新牌子很多。这些食品唯一的优点就是便宜!在这些学校周边的小卖部里一毛钱、两毛钱、五毛钱的小包装食品的种类达20多种。这些产品包装精美,很吸引人的眼球。令人担忧的是,这种小包装食品由于价格便宜,非常受农村少年儿童的欢迎

2.市场监管机制的不到位

食品安全话题看似老生常谈却亘古不衰,因为它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无不高度重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是一种“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模式,导致食品安全管理出现条块分割、沟通不畅,同时食品安全多头监管的局面导致一些领域重复检测,而一些领域得不到检测,出现监管上的漏洞甚至“真空”。而且资源不易整合,比如质检部门的检测检疫能力较强,具备相当的专业人员和设备,而工商部门在市场上要进行快速检验,时间限制等不规范。由于农村市场监管不到位,散装食品卫生、食品无标签标识、假冒伪劣产品、过保质期等问题仍是农村市场时常出现的最主要食品安全问题,生熟食品不分区销售,钱币和食物不分开,卖鲜肉的案板2-3天才清洗一次等仍是常见现象。而且问题食品渗透小城镇、农村市场,违法成本低,收益却相当可观。主要原因是食品安全监管在小城镇、农村市场极其薄弱,问题食品几乎如入无人之境。由于对食品安全事件处罚过轻、以罚代刑,导致部分企业负责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部分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不愿意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方面加大投入,只是把市场当成出租摊位、收取管理费的“摇钱树”不法商人几乎不投入成本就可以毫无障碍地在城镇、农村市场顺利销售问题食品。星罗棋布的小卖部,无一例外地成为缺德商贩推销假冒伪劣商品的推手,日复一日严重威胁到小城镇和农村居民的生命安全。

农产品在加工储运过程中,农产品生产规模小,比较难进行生产记录,监管难度大;自身条件根本不具备检验检测设备。在农产品质量监管方面,也存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测检验体系、认证认可体系尚不完善,出现了多个管理,所以管理难以完全到位。

3.农村市场基础设施普遍落后 在《2008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中显示,农村市场基础设施普遍落后,特别是检测等设施设备严重缺乏,市场准入无法把关。仅有33.6%的农村市场配臵了农残速测仪等初级设备,而且其中只有21.8%的市场的有效使用率在80%以上。以湖北邵东县为例,全县35个农贸市场都没有质量检测室,也没有专业技术检测人员和必要的检测设备。

农药残留现象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基础薄弱,且数量少,检测技术落后,监督约束机制不全。使许多认证后的品牌出现名不副实的现象,引发公共健康危机和突发性中毒事件接连发生,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政策法规不健全

建立健全法规,形成其长效机制。“问题食品”在农村已经泛滥成灾,赶快出台相应的法规和管理机制,已经迫在眉睫,当小城镇、农村成为“问题食品”的根据地和大本营时,城市壁垒能固若金汤吗?

三、对策

针对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如下对策:

1.增强农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

通过媒体的宣传及开展活动,积极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农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在全社会形成“行政执法部门监管、社会舆论监督、经营者自律、消费者自我保护”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强化对消费者、生产者、从业人员的全面培训与教育,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经营者加强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教育,让他们明白哪些是违法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从而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遵守农产品安全法律法规。一方面,能加强群众的鉴别能力及防范意识;另外一方面,农村也是农产品的原产地,食品安全意识的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的种植及农产品质量的安全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生食品”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少年儿童的身体健康,有关部门应对“学生食品”进行专项管理,同时,学校也应加强对少年儿童食品卫生方面的教育,增强他们的食品安全意识。

2.加大监管力度,规范食品生产及经营者的行为。为坚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2009年,我国出台并开始施行《食品安全法》。但两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事件仍不时地爆发,行政监管如果无措或缺失,食品安全的承诺即是一句空话。各个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加大监管力度,查处假冒伪劣产品,规范农村食品流通领域的经营行为,防患于未然,避免严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一方面加大市场秩序规范力度,推进市场信用建设,严把市场准入关,大力惩戒违法行为。针对目前连锁超市向农村延伸的实际,积极引导督促流通企业建立进销货台账、诚信守法经营责任书以及索证索票等自律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商业氛围,把保护消费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落实到经营者身上。并对固定销售食品随机抽样送检、对消费者集中反映有问题的食品随时送检机制,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市场。各相关部门还要相互配合,对农村食品市场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另一方面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按一个部门监管一个环节的方式,彻底改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的不利局面,营造规范、有序、安全的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境,建立完善的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体系,形成政府主抓、部门共管、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管理格局,确保食用农产品安全。通过市场准入管理,引导农业投入品的结构调整与优化,逐步淘汰高残毒农业投入品品种,发展高效低残毒品种。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的监督管理,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行为。尽快建立农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禁用、限用的农业投入品品种。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改善农产品市场硬件设施,降低市场正常运行成本。农村市场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大农村食品安全工作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净化农村食品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要积极推进农村市场的网络建设,建立适合农民生产生活的便利店,实行连锁经营。完善检测设备、设施,定期组织食品流通企业开展清仓查库活动,重点清查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渠道、包装质量等情况;各相关部门还要相互配合,对农村食品市场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

一个县对中央和省市而言,它是最基层单位,要接受和完成上级一系列的对农产品的产地检测、农产品品质的检测,是最前沿的阵地,它的工作力度直接影响农产品质量把关问题。如果没有设备齐全的检测设备、没有严格的监督制度,就有可能使不合格的农产品流入市场。所以要切实加强县级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态环境质检中心建设,充实仪器设备,完善检测手段,尽快提高检测能力,4.健全政策、法规

尽快出台《农产品批发市场管理条例》,并确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公用性地位。要做到从源头抓起,实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面监管,就必须完善检查设备、建立健全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同时加强地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逐步健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和农业生态环境检测检验站(所),尽快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和检测工作。

第五篇: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模版)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赵建壁

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群众反映的热点。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村食品安全尤为重要。国务院领导对农村食品安全极为重视,曾就农村食品安全问题作过多次指示。但随着城市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城乡结合部及广大农村的食品安全问题却日益凸显,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显得日益重要。本文试就建德市农村食品市场现状、食品安全监管等方面情况进行粗浅分析,并对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出一些建议,贻笑大方。

一、基本情况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在人口结构、产业类型等方面有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文化教育基础较好,适应能力较强的农民纷纷弃农务工或从事其他产业,留下来的主要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求学的孩童,其识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相对较弱,与此相对应的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管措施也相对滞后,这给违法经营者提供了可乘之机。如何实施有效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成为困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一个难题。

二、农村食品市场现状及原因

一是农村市场存在假冒伪劣商品现象较为普遍。随着城市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假冒伪劣食品难有藏身之地,一些不法商贩便利用农村信息闭塞、农民消费水平低、自我保护意识淡漠的特点,将假冒伪劣食品以低价倾销到农村市场,非法食品加工厂也由城市逐渐转向农村,从事制售假冒伪劣食品,坑害农村消费者。由于多数农村消费者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购买能力有限,他们在食品消费上还是保持着吃的饱,有的吃就行的观念,所以购买时图便宜,重外观,识别力差,农村食品市场成为低成本、低价格假冒伪劣食品的泛滥之所。

二是经营主体的素质低。当前农村食品经营者普遍采用家庭作坊式生产形式,实行分散经营,农村食品生产源头“小、乱、散”,生产经营者绝大多数系本地村民,自有或租赁房屋,以家庭作坊式的个体加工业为主,守法经营意识不强,食品加工户无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屡有发现,生产条件差,卫生环境不重视,加工水平低,产品质量难保证。由于“小、散、乱”,食品生产加工标准化、技术化和统一食品质量难以推行,制约食品安全质量的提升;经营者大多是本地农民,文化水平低,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及守法经营观念。个别经营者往往只求经济利益,不管食品质量,更不会去考虑人们食用不合格食品所造成的恶果。即使发现食品已经超过保质期,或明明知道是劣质食品,为了不让自己亏本,有利可图,经营者会想尽一切办法将食品销售出去。

三是食品经营进货把关不严。检查中可以发现,目前城区内商场、超市推行食品准入管理方面做的比较严格,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帐登记都比较规范,但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市场情况则差强人意。农村及城乡结合部食品经营户,大多经营规模小,食品品种少,对索证索票不重视,或根本还没有意识,有的甚至会认为索取正规发票会使商品价格升高,成本加大,再加上这项工作做起来烦琐,不愿意去做。有的食品经过几级批发,难以索取到正规发票。遇到问题后,无法从票据上寻根求源。有的食品经营户则因文化素质低或根本就没文化,不会建立进销货台帐,有的经营户则是什么好销进什么,根本不管、不查食品生产合格证和食品是否过期等,食品安全进货把关不严,为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农村市场开了方便之门。

四是农村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差。农村消费者遇到权益受侵害时,往往不知如何保护自己。即使有明白的,又碍于同乡、亲戚或是邻居的情面,不愿去投诉。再者有些村庄距离执法部门所在地较远,往返不便,为了几元钱的食品,考虑到往返路费,再加上检测、鉴定等费用等犯不着。还有的生怕有关部门人不熟悉,对投诉是什么结局没把握,懒得去向有关部门投诉。仅管有的部门像工商在各乡镇及主要行政村建立了维权监督站(点),聘请了监督员,由于是兼职,没有专业知识,要处理食品安全方面的投诉谈何容易。

五是基层执法力量相对薄弱。由于各部门的人员办公场所设在主要的集镇,平时的检查、执法工作主要集中在城镇上,对农村食品市场检查少,再加上执法人员少,执法人员对食品安全方面的专业知识缺泛,各执法部门装备落后,没有必要的交通工具,有时就很难顾及到农村的食品安全监管了。

三、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检查力度,维护食品经营秩序。一是工商、卫生、质监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从各自的职能出发,发挥好职能作用,按照分工加强对农村食品市场安全监管,增加检查的频次,加大检查力度,丰富检查形式,就好比扫地,一次不行,再来一次,要反复扫,才能扫清假冒伪劣食品,不能有一劳永逸思想;二是加强部门协作,进一步完善农村食品质量检测体制。在乡镇食品集散市场建立检测点,逐步扩大快速检测的范围和检测项目,做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三是加强农村食品质量定期抽检机制。根据当前流通领域存在的食品质量问题、食品质量投诉情况以及季节性消费特点,有重点、有目的、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于抽查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各部门按职能分工予以查封;对问题严重的商品,不仅要求退出商场、超市,还要责令其退出市场;四是点面结合,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在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集聚地和边远乡村等重点地区全面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依法取缔无照食品经营行为等。

(二)严格审批,把好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关。坚持依法审批、依法登记注册,严格把好农村食品市场经营主体准入关。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的审批,始终坚持先证后照,对不符合食品生产经营条件的,卫生部门不发许可证,工商部门不登记发照,确保食品经营主体质量过关。各部门要结合验证验照,从严审查食品经营主体资格,对发现食品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等证照过期失效的,或有重大食品违法经营行为的,要依法取消其食品经营资格或核减其食品经营范围。

(三)发挥行政指导职能,强化经营者自律意识。农村食品经营户分散、分布地域广。面对众多食品经营户,单靠行政部门的有限力量,难以完全杜绝食品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通过行政指导等手段强化经营者自律意识,使经营者自觉守法、规范经营,从被动守法到主动守法,从要求规范经营到自觉规范经营。使食品安全“关口前移”,抓好食品安全的源头。建议制定《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奖惩办法》,签订责任书,监督经营者落实进货验收、购销台账、质量承诺、质量责任、索证索票等规定,鼓励和支持超市、批发市场实行场厂挂钩,建立协议准入制度,从源头上确保食品质量。在重点批发市场、集贸市场、连锁超市、重点乡镇建立起“食品安全监测点”,由经营者负责掌握食品质量信息和信息上报工作,构筑农村食品安全保障网络。通过向供货商索取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产品合格证明、产品标准等相关证件与证明,监督企业建立台帐,并实施不合格食品下架与召回制度,强化经营者自律意识,从而带动其他企业守法经营;通过一系列激励机制,培育一批注重品牌、恪守商业信誉的食品经营户。运用失信惩戒机制,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列入“黑名单”,使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分子在农村寸步难行,彻底斩断伸向农民群众的“黑手”。

(四)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形成合力。一是优化执法人员结构,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在人员、资金和执法设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将文化水平高、素质好、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第一线。同时,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配备足够用的行政执法装备,克服当前行政执法部门在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上的“腿短”之弊。二是工商、技术监督、卫生监督等部门建立长效联系制度,要着力解决好食品安全问题那个部门都管,又那个部门都不管的弊病,进一步完善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协作机制,及时沟通信息,资源共享,相互关注各部门查处热点信息,形成执法合力;三是广泛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管,弥补行政执法部门监管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在农村培养、吸纳一批食品安全方面的义务宣传员,通过他们就近及时地传输食品安全知识,增强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观念,是农村食品安全长效监管的有效方法。四是进一步畅通诉求机制,方便农村消费者举报投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中来。

(五)、加大投入,大力扶持农村食品经营户。政府要加大对农村食品市场质量提升的投入,通过奖励政策,鼓励农村中心食品经营户做大做强经营规模。通过规模经营,降低食品经营户的经营成本,然后以中心经营户为点,以点带面,实施对周围食品经营户的食品配送,进一步正本清源,有效阻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小食品经营户店中。

(六)、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增强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观念。增强农村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是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农村消费者手中根本措施。因此,政府、职能部门都要切实行动起来,运用一切手段,加强对农村消费者的食品安全知识教育,把食品安全知识输入到农村消费者的心中,从根本上防止假冒伪劣食品。

下载浅谈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深化重点品种综合整治。继续深化乳制品、食用油、肉类、酒类、保健食品综合治理。持续打击“地沟油”、“问题奶粉”等严重违法犯罪活动;实施乳制品、肉制品、......

    浅谈食品安全问题(大全)

    成绩: 论文题目:浅谈食品安全问题 课程名称: 授课教师: 院系: 年级: 姓名: 学号: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历来是中国老百姓的头等大事,食品安全问题也是大家平日里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 给定材料 1.某报记者在调查食品安全领域问题时,发现了一个地下黑加工点。记者暗访了该加工点利用双氧水、工业碱等有害添加剂,发制、漂白百叶、毛肚等食品的全......

    食品安全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可是在我们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令人心惊胆战。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有资料描述道:“中......

    食品安全问题

    山西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热点:食品安全问题 两会期间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与会者讨论的问题之一,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健全法制,严格标准,完善监......

    食品安全问题(模版)

    食品安全问题之我见 10级网络工程 201013024007 董梦雨 关键词:食品安全 原因建议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但是我国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

    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问题一再出现,是有着多方面原因的。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的食品安全意识薄弱,一次事件过后,往往不会去思考它深层次的原因,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等原因,造......

    食品安全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可是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却频频爆出丑闻。例如:苏丹红鸭蛋、孔雀绿鱼虾、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带花黄瓜、爆炸西瓜、地沟油、染色花椒、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