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全国“两会”刚刚胜利闭幕之际,以贯彻落实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精神为契机,中宣部、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在中华民族历史和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的古都,作为“一带一路”支点城市的西安,共同召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天上午,我们到西安市环南路社区、红专南路社区、陕西省志愿服务组织孵化中心等,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情况进行了实地观摩考察。刚才,正永书记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9个单位和个人代表分别从理论或实践的角度,生动形象地介绍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志愿服务工作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讲得都非常好。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根据基层志愿组织在行业、领域、地区的社会知名度及示范引领作用等评选条件,经会员单位推荐,命名了一批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下面,我讲几点想法和意见:
一、着眼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充分认识学雷锋志愿服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三大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新飞跃。服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任务,要求我们从更高站位、更广视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深入开展接地气、得民心、促和谐的志愿服务活动,树立价值坐标,引领社会风尚,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一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遵循。“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开启了治国理政的新征程,托举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是人人“仓廪实衣食足”的物质生活,还向往个个“知礼节知荣辱”的社会风气。去年以来,党中央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放在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有效发挥了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实现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要求,使人民生活更幸福,离不开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全面深化改革,坚定改革的信心,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作支撑;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离不开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需要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先进性走在时代前列。“四个全面”包含的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举措,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提供了新的指导遵循,提供了新的奋斗目标,指出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强大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总书记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成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让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考察上海、北京大学、“六一”儿童节前夕、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等多个场合,对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少年儿童、文艺工作者等不同群体,提出了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领头雁”、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的殷切期望。各地区、各部门深刻领会和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融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融入社会生活,通过抓主题实践活动、抓榜样引领、抓舆论氛围,汇集社会广泛共识,促进社区邻里和谐,催生形成了巨大的向上向善的力量,正在为也必将继续为“四个全面”战略任务实现提供强大而持续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动力。
三是学雷锋志愿服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价值观自信的大规模道德实践平台和有效载体。志愿服务是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载体,是集聚和放大社会正能量的重要平台,是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普及志愿服务精神、倡导志愿服务理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都是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各地广泛开展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中,大量涌现的凡人善举,“好人现象”的群体效应,最美志愿者的评选表彰,建设志愿之城,志愿服务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价值自觉,温暖着你我他,感动着全社会。志愿者的微笑成为最美的“中国名片”,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参与者、传播者、践行者,赋予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新的时代符号,丰富着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积小流而成江海,这些正能量、这些新风尚,逐步构建和夯实精神文明自信的基础,鼓舞和激励着人们为实现每个人的中国梦、为实现全体中国人的中国梦不断奋斗前行。
二、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内在联系,大力倡导行善立德的志愿服务理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拥有相同的基因和共同的源流。二者都是以激发精神力量、引导大众价值取向、促进社会和谐为基本目的,互为动因和推动力。科学全面地把握两者在德、善、行、立上的内在联系,对于我们提高工作站位、拓展工作思路、推动结合融合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是贯穿了以德为先导的根本遵循。德是民族之魂,信仰是民族的钙。古语讲“小胜靠智、大胜靠德”。总书记今年2月28日接见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先进工作者时,强调指出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去年在山东曲阜考察时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自觉践行道德能力,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两个关键要素,都强调以德为核心,都体现一种道德修养和道德追求,都倡导一种道德实践和价值自觉。德靠培养靠养成,“吾日三省吾身”。我为人人,就是德的体现和养成;“小善渐而大德生”就是德的集聚和放大。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见于行,就是在每个人心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正确的道德观念,就是鼓励更多的人自觉自愿投身志愿服务,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过程中提升自己道德行为,进而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二是体现了以善为核心的价值追求。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体现的是人与国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仁者爱人”,都讲的是要善。联合会成立之初,我们商量探讨,志愿服务就是“行善”,提高道德水平就是“立德”,作为中国志愿服务,作为一个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组织,在坚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同时,应该有个核心理念。行善立德的理念把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与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结合起来,陶冶情操、立德修身、向上向善,与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中国传统美德一脉相承,反映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要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
社会应该是温暖如春、充满阳光的,文明建设和社会治理就是要减少冷漠,增添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倡导友善,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善”的具体行动和实施手段,积小善成大爱,推动人们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传递关爱传递信心。志愿服务工作开展得越深入越广泛,辐射影响面就越大,就会产生群体效应,就会引导形成向上向善、明德惟馨的社会文明风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就更容易被广大群众理解、接受和践行。
三是彰显了以行为关键的实践路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必践于行。弘扬价值观与开展志愿服务,是思与行、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贵在知行合一、行胜于言、行为心声。24个字要形成心中自觉的灵魂,就要特别注重落实。应该说,志愿服务的人文教育功能,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载体工具;志愿服务的整合功能,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志愿服务的示范辐射功能,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现身说法。我们的日常行为和志愿服务就是价值观所指导的行动,不能只喊口号只背词条而不行动。要着眼民之所思、民之所望、民之所向,深入基层、社区和村镇,发挥党团员的模范作用,在志愿服务的广阔平台上付诸行动,联系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促进和改善党群干群关系,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落实落细落小,才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行既扬善,更要抑恶。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要捍卫我们的价值观。当前,国际国内交往日益密切、互联网飞速发展、各种思想观念充斥其中。西方国家以产品输出和文化交流为平台,不断进行西方价值观的输出。实现中华民族崛起,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我们的价值观就必然与西方价值观不同。我们要牢牢地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说捍卫价值观是时代赋予的要求和任务,在多种价值观的较量碰撞中,在现实社会中和网络世界上,都要敢于亮剑,敢于站出来,批评错误的扭曲的价值观,主动守卫和勇敢捍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要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坚守爱国光荣、爱国高尚的信念,敢于扶正压邪,使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鼓励、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制约、冲击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坚决抵制。
四是突出了以立为根本的重要方法。“立”,就是要建立、创立、树立新的富有生命力、顺应形势发展和时代要求的新观念、新标准、新事物。我们经常讲立身、立党、立国,立体现的是过程也是结果。和谐社会靠以利人利他为荣的精神价值体系的确立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建立完善,从这个意义上讲,核心价值观与志愿服务体现的是自觉与治理的内在联系。总书记在去年指导兰考县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指出,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立什么、破什么需要好好把握。不破不立、不立不破,这一重要方法同样适用于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立必须要转变观念,开拓空间、创造条件,提供平台,在固本培元、简便易行、管用有效和长远实效上下功夫,让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的德真正立起来。
坚持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结合,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是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保障。法立于上,教弘于下。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志愿服务,立德和立法是“两轮”和“两翼”,软硬两手结合好,需要宣传倡导和文化滋养,更需要法律政策的刚性约束和有力支撑。要坚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更多地制定和运用良法善策保障核心价值观建设和志愿服务工作发展,这既包括司法改革,也包括志愿服务立法,体现在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和学生守则等行为规范中。
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一项大规模的道德实践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志愿服务是培育、弘扬、践行、捍卫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工作抓手,核心价值观是开展志愿服务的方向和统领,两者通过行、善、立、德链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更好地倡导行善立德的志愿服务理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我们将组织指导开展以“行善立德,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希望各会员利用“七一”、重阳节、抗战胜利纪念日、“十一”、12月5日等重大活动、重大节日等契机,规划设计和组织开展好具有本地特色的主题实践活动,提升社风民风,进一步形成志愿服务价值自觉、文化自觉、行动自觉。
三、始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扎实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的制度化和常态化
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高度关注志愿服务工作,总书记多次给志愿服务组织回信或批示,提出了殷切希望。刘云山同志在中央文明委会议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暨学雷锋志愿服务大会上,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新形势下的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推动志愿服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出成效。
一是大力推进志愿服务法制化建设。在当前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推动志愿服务法制化保障、法制化发展的重要性更为凸显。目前,31个省级行政区中,已制定志愿服务地方立法的有20个,占64%,其中地方性法规19个;在49个较大的市中,已制定地方志愿服务立法的有20个,占40%,其中地方性法规18个;尚未地方立法的部分省区市制定了行政规范性文件。下一步,在推进志愿服务法制化上,重点是三个方面:第一,推动国家层面的立法。去年年底,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会同中国人民大学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发挥志愿服务专家、骨干和一线志愿者的优势作用,开展了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课题研究,已起草了志愿服务法立法建议方案,将在近期提供给有关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国家立法进程。第二,进一步完善地方立法。已经制定条例的,根据形势和工作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尚未制定的,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尽快制定出台条例,提高志愿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也为全国层面立法提供更多依据和参考。第三,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制度。加大志愿组织、志愿活动规范制度的推广,在具体制度、法规上多做文章,逐步规范健全志愿服务制度政策规章体系。百步亭社区形成了一整套规章制度,实现了志愿服务管理和活动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促进了社区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蓬勃开展,值得借鉴推广。
二是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当前,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云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和即时通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提供了有效手段。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即时通讯等工具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去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要求,基于云技术和大数据理念,研发推出了“志愿云”信息系统。这套系统比较好地解决了志愿者实名注册、服务记录异地转移接续等问题,为全国志愿者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目前,全国已有13个省区市接入该系统,累计注册志愿者超过780万人。下一步,要继续做好“志愿云”系统的研发工作,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强化信息安全保障。要加强“志愿云”系统的推广应用,有需要、有可能的省区市尽快接入“志愿云”系统,为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为广大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搭建方便管用的信息化平台。
三是全力推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广覆盖见实效。“邻里守望”是联合会成立以来着力打造的一个以基层社区为平台,以困难群体为重点的志愿服务品牌活动,得到全国各地、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和广大志愿者的积极响应,得到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大力支持,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欢迎和认可,影响力和辐射面不断扩大延伸。下一步,要采取多种措施,运用多种形式,推动这一活动更广泛更深入开展。第一,要充分发挥党团员骨干的带动作用。要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的大力支持,推动志愿服务活动与政府部门、窗口单位、部队政治部门合作,坚持和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七一”前夕,我们将和全国党建研究会联合举办党员志愿服务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一批党员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典型经验,进一步推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第二,要充分发挥专业志愿者的引领作用。今年我们将重点吸收一批道德模范、热心公益企业家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加入联合会。明天,参加“首都医学专家志愿服务团”西部行的15名医学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将深入社区开展“百姓健康大讲堂”和志愿服务义诊活动。前些年,总政、总后结合支援西部大开发,协调指导108所军队医院对口支援西部134所县级医院,派出大批医疗专家开展送医药和义务巡诊活动,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促进“邻里守望”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组织更多的医学专家走进基层、走进西部、走进老区,成为一项品牌活动。各地联合会也可以发展一批专业志愿者,发挥其专业优势特长和良好的导向作用。第三,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希望各地广泛宣传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推广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的经验做法,发挥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关心、支持和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希望更多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以这次命名的全国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为标杆,注重接地气、树品牌、求实效,推动邻里守望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力争实现百分之百全覆盖、持久性帮扶。
四是不断加强志愿服务组织体系建设。完善的组织体系是推动志愿服务持续发展、促进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的重要保障。按照中央文明委要求,要建立文明委领导、文明办牵头、有关部门和驻军部队配合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实践证明,这种体制是有效的。希望大家回去后,多向地方党委政府领导同志汇报沟通。已经成立省级志愿服务组织的省区市,要完善组织架构,强化人员、经费的保障力度;尚未成立省级志愿服务组织的省区市,要尽快成立组织,理顺工作关系,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更有序更有效地开展。
同志们,发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工作是我们共同的事业。要坚持行善立德的理念,努力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结合得更好,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多的贡献。
第二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容摘要: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已经是迫在眉睫。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积极引导社会对于这些核心价值观的需求,是理论建设和现实需要形成良性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个字分三个层次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提出覆盖全国各方面意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毛泽东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也体现了同样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有利于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践行的根本前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停留在说的阶段,现在就要做起来。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
—— 一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宣传活动,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和伟大成就联系起来,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我们就能不断形成更加广泛的价值认同,不仅为国家发展助力,更为民族进步铸魂
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
—— 二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国家有目标,人民才有希望。三中全会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正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逐步展开后的价值诉求。
坚守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
——三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崇尚自由、平等,市场经济才有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追求公正、法治,社会生活才有崇德向善的道德风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繁荣,有赖于释放社会活力、激扬内生动力。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共同追求,当公平正义的阳光洒向每个角落,社会活力才会竞相迸发,内生动力才会充分涌流,改革发展和民族复兴才能获得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
——四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健康的社会风尚,需要每个公民的协力;打造奋发的时代气质,离不开亿万人民的参与。有怎样的价值观念,就会有怎样的行动。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有“善学者能,多能者成”的敬业作风,才能把握人生出彩的机会;有“以信立身、以诚处世”的诚信品格,才能赢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前行才能凝聚起最磅礴的力量。
呼唤莫若实干 心动不如行动
——五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就在我们驰而不息的努力之中。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实干是最响亮的语言,行动是最有力的证明。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享受价值观带来的福祉,这个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价值观应该是有层次的,核心价值观顾名思义,处于最核心的地位,是低阶价值观的标准,所以要建立起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核心价值观的肯定和确立并不是想当然的事情,而是隐含在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等等之中,所以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现有的历史、文化、民族心理、社会发展现状等进行分析,对那些在中国历史和人类文化发展长河中,已经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一些价值观点,通过国家认可的方式给予合法地位,为理论体系建设确立基本面,然后慢慢地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旗帜下进行有机融合。
第三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文模版)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及其由来
二〇一四年五月四日,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我国是一个有着十三亿多人口、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国,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使全体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
在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来,总书记进行了阐释,他指出:“我们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价值操守,历久弥新,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都为蕴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分。
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汲取了时代精神的精华。核心价值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地域性,时代不同、地域不同,人们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不同。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巳绵延数千年,其中的优秀成分深深地积淀为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结构。是我们的“老传统”。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传人中国不过百余年,却给现代中国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是我们”旧传统”时代竞声的“新传统”。我们必须要逐步使这两个“传统”在结合中创新。
三是源于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深深扎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充分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一部华夏文明史,就是一部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相互学习和借鉴的历史。全球化时代,各种文明之间的交流更加直接、更加密切、更加深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和生命力。
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及其影响
核心价值观的问题,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重大问题,是促进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定海神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要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我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历史性、阶级性、价值性和潜在性。
2014年 5月6日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4】中提到,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一是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二是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威胁;三是网络信息舆论多元传播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威胁;四是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胁。在这样的“世界文化激荡”中,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当前,文化价值领域和国际话语权之争成为大国竞争的新高地,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围绕国际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将会有更激烈的争夺。中国的发展也在价值冲突和话语争夺中凸显机遇与挑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宣传,尤为重要。
毫无疑问,在西方文化以“普世价值”的强势“横决”世界的时代,中国民众如果缺乏化自信,特别是缺乏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那么就不可能确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必需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像一个人如果缺乏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那么其脑子就会成为西方思想的“跑马场”,只能为各种西方思想所支配,而不可能自觉地吸收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做到“西为中用”、“洋为中用”。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是极为惨痛的。习近平强调,“三个自信”需要我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支撑,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民众合理地处理古今中外思想之关系的努力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至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命力和发挥其影响力的重要性,也已经在我国学术界获得了广泛的响应。例如,最近许嘉璐和冯俊就呼吁:“唤醒和培育 13 亿人心里的中华文化基因。”[6] 三: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共同的思想基础,关键在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后,习近平在不同场合都用了较大篇幅阐述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方式,即如何落实问题。
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遵循,就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培养个人之德,更要发扬国家、社会大德。二者尽管层面不同,但本质上又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
一方面,要培养个人小德。既从培育个人品德教育切入,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和守道德。个人品德包括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家庭中的家庭道德,人际交往中的爱人之德。另一方面,要培养国家、社会的大德。在社会生活的中要明大德、守大德,严私德,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在对如何培育和加强道德建设上,习近平指出:“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就是大德,养大德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
在谈到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上,习近平指出:“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的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当好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在北京大学习习近平谈到五四精神指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都是我们今天依然应该坚持和践行的核心价值观,不仅广大青年要坚持和践行,全社会都要坚持和践行。”同时还应该遵循两个原则:渐进性原则和合力原则。
关于渐进性原则,习近平谈到:“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到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关于合力原则,他指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各级社会管理都要承担起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等等。总之,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重要讲话,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是新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理论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在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中,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充分论述,其中包含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意义、核心价值观由来、核心价值观本质、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方式等丰富内容。系列讲话丰富发展了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识,是新时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1).[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杨丽明,林卫光.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N].中国青年报,2014-03-29(3).【4】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引自中国新闻网发布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一文。【5】]许嘉璐,冯俊.唤醒和培育 13 亿人心里的中华文化基因 [N].文汇报,2014-05-19.
第四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XX县环境保护局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引导和帮助广大干部职工更好地培育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XX县环保局积极行动,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方案,确保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取得实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
为切实抓好“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实践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党组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育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和主要任务,落实了学习宣传和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明确了相关责任人。做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学习宣传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了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是对全社会精神信仰、伦理道德、社会风尚的正面引领和倡导,是对社会主流价值和共同信念归属感的高度概括。为营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我局在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普及上下功夫。一是深化宣传教育。充分利用职工大会、支部会议等形式,与依法治县工作紧密结合,推进法制教育进机关、进社区、在向执法队员、社区群众讲解环保法律法规知识、业务理论的同时,切实加强了对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讲解,让广大执法人员、社区群众知晓、认同、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充分利用学习专栏、展板、网络等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和普及率。三是丰富活动内容,引导干部职工讲道德、做好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形成,推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化、常态化。四是深化典型示范。充分利用身边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教育引领干部职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是抓好检查指导。成立相应工作机构,明确责任,细化措施,及时研究解决活动开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活动成效。
三、积极开展实践
一是开展志愿服务,组织机关党员干部15人去敬老院做义工,为老人们送去生活日用品,陪老人聊天。组织干部职工义务上街清扫垃圾1次,机关党员到定点帮扶的贫困村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等等,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和谐、友善、平等”的价值理念;二是开展了一系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把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贯穿于日常工作之中,充分发挥法律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等作用。
通过树立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让全局党员干部、广大群众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在全局上下形成知荣辱、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
第五篇: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一、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首先必须准确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功能与重要价值。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鲁迅先生也曾言,“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列宁也曾强调,“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三位先人都突出一致地指出了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影响,同样的,我们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离不开中华文化这块丰厚的土壤和这份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关于中华文化的独特功能与重要价值,总书记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跟不同的对象都反复阐述和强调过,语言精彩通俗,充满深情,论述精辟深刻透彻,需要我们深入学习把握,如他在X年X月X日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的讲话中谈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为什么必须要高度重视和大力培育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对此有着十分清醒深刻的认识,多次强调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值得各级党员干部和政府部门好好学习,好好反思,并以之为指导切实改进党和政府的工作,如他强调指出: 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三、必须坚持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一)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自觉。X.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固有规律和特点,如《易经》所言:“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以文化为载体的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很强的自生性、自发性、自为性,这就启示我们“强扭的瓜不甜”,要按规律办事,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科学推进核心价值观建设,不可肆意妄为,揠苗助长。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成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此。X.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固然有其特定的规律和特点,但恰如《道德经》所揭示的:“反者,道之动也”,天地万物具有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发展特点和演化趋势,人可以利用万物之间互相联系和制约的特点,发挥主观能动性,与时俱进,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发展过程中,党和政府必须要密切注意进行科学合理的干预和引导,助推核心价值观得到更好更快的培育发展。党和政府绝不能因循守旧,抱残守缺,而是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和引导主导作用,善于科学合理干预,大力培育扶持,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尽力弱化政治色彩,努力创新方式手段,充分体现时代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问题,这个重大历史课题自上个世纪艾思奇先生提出和探讨后就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加上始终存在且一度膨胀加重的极左残余思想、官僚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与市场经济大潮催生的物质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消极影响和严重冲击,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多年来总体上呈现思维僵化,模式单一,手段匮乏,内容空洞,策略性与艺术性均无法适应形势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期待的状况,日益陷入形式化的泥潭,被动而尴尬。
(二)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统筹兼顾,防止顾此失彼,又要抓住重点难点,防止瞎抓盲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个重大历史任务和复杂系统工程,需要一整套一系列相互衔接配套、自成体系规模的措施和办法,防止东一拳、西一脚,东一锤子、西一榔头,无章法无套路,不系统不规矩,没层次没轻重。中外有大量事实已经证明:那种东鳞西爪、囫囵吞枣的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如同隔靴搔痒,隔山打牛,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南辕北辙。同时,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我们还要避免“老虎吃天,无处下口”,须花大精力、下大功夫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设法找到找准突破口和契入点,即善于抓住重点难点,直击要害,攻坚克难,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如此则容易突破瓶颈,走出困境,打开局面,加快发展。当前,一个极端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强社会风俗转变和环境风气整治,重点是面向全社会全国民,扎实细致做好思想舆论的科学宣传和正确引导,而这些目前却是我们党和政府工作的薄弱环节。对此,总书记有很多方法论上的阐述与教授,值得深入学习,需要身体力行,如他在X年X月X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四个讲清楚”。
(三)加强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必须澄清两种错误看法,纠正两种错误做法。
X.当前,党和政府某些部门及部分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在对待中华自身固有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悠久文化传统上还存在这样一种错误观念和错误做法,即复兴就是复古,师古就是拟古,把二者混淆等同起来是极其错误的,必须及时予以澄清和纠正。复兴不是复古,师古不是拟古,那种拘泥不化,因循守旧,照搬照抄,生拉硬套的看法和做法应当受到坚决反对,而那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犹疑不定的态度举止也应当尽快改正过来。对此,总书记就中华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创新”问题提出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和论断,具有重大的科学方法论意义,如“ 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再如,“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X.当前,党和政府某些部门及部分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在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上也存在这样一种错误看法和错误做法,“月亮是外国的圆”,主张全盘西化,全部拿来,这种走极端、太片面、机械孤立的认识是极其有害的,必须予以及时澄清纠正。其实,世界上自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纯善纯真 的事情,如果硬说有,那也是在宗教所描述的仙佛世界里才有,其本质早已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深刻批判。因此,对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既要宽容平和对待,防止因噎废食,以偏概全,也要以辨证的思维一分为二地学习,防止一窝蜂一股脑地不加拣择、照单全收,从而良莠不分,泥沙俱下,最后导致消化不良乃至“心肌梗死”。这方面的教训极其深刻而惨痛,苏东剧变就与此不无重大关联,一定要认真深入汲取,切实落实体现在党和政府的管理实践中,贯穿贯注到每一个重要环节和主要流程中,持之以恒,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