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汇编)

时间:2019-05-14 05:56: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第一篇: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概念界定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三、研究内容设计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五、研究思路

六、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七、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一、课题概念界定

1.薄弱初中: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生源质量相对较差、教学质量相对偏低、社会信誉不高的初级中学。

2.数学作业设计:数学作业是指课前、课堂、课后的数学作业。作业设计包括教师设计作业和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二、预设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通过研究探索不同类型的多元化作业的设计方式、方法,让学生通过多元化的作业,感受自己的价值,乐于作业,提高对数学的综合应用能力。1.本校数学学情的研究

调查全校学生作业情况,如:您喜欢哪门学科的作业?您喜欢什么类型的数学作业形式?您希望数学作业侧重于哪一个方面?您觉得现在的数学作业量怎样?等等。调查数学任课教师作业设计现状,侧重于发现存在的不良作业设计及纠正的对策。2.本校数学作业设计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

从作业设计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入手,有针对性开展数学习题设计情况调查与分析。

3.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

在实践中将数学的教学专题——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进行系列分类研究,形成各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练习设计。

三、研究内容设计

1.学生分层研究,如何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将学生分层。2.课内练习分层,包括“数与代数”练习的作业分层、“空间与图形”练习的作业分层、“统计与概率”练习的作业分层、“实践与综合应用”练习的作业分层等。

3.课外个性化作业分层,设计不同类别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开展个性化的课外拓展。

四、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遵循“设想——尝试——反思——提升”的研究思路,力图在尝试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1.文献资料法:广泛搜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并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先进理念,提升理念,以前沿的理论指导实践。

2.行动研究法:邀请教研组全体教师一起制定方案,市教研室专家定期指导及时调整数学作业设计的行动方案。

3.调查研究法。通过教学中教师作业设计的现状调查分析,构建适合我校数学教学的作业设计策略。

4.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教训,在理论上构建数学作业多元化的基本体系和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数学作业设计方式。

五、研究思路

1.在前期准备阶段,拟定调查问卷,统计、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确定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

2.根据确定的研究思路和具体方法开展研究。

3.对研究过程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总结调整,根据调整后的方案开展研究。

4.进行总结形成最终成果。

六、作业设计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作业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规律,题目的编制甚至排列都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题目的内涵及其表述要做到科学、准确。2.层次性: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和成功的机会,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性的作业,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做作业的积极性。

3.生活性: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新课标教材中己有很多体现,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接触社会,使他们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尽可能了解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概率与统计”等很多内容,都要让学生亲自感受体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才能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4.创作性:数学创作可以拓展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和丰富他们的想象力,数学创作形式多样,可以是数学习题设计、数学小论文、数学小故事、数学乐园等不同形式,让学生把平时观察到的身边的数学知识,学习中发现的数学规律,解题中新方法、某些运算法则,公式的新的推导方法,对某个知识点产生的疑问,对某种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等及时记录分析,还可让学生记录对本章、对本节的收获等。

5.多样性:单纯的“计算”、“应用”这类作业是一种机械劳动,长时间的练习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作业设计应遵循多样性原则,既要有书面的,也要有口头的;既要有用脑思考的,又有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既要有数学活动,又要将与其他学科联系融合在一起的;既可以有独立完成的,也可以由小组合作完成的;既可以是老师提问,也可以学生写“疑问”,把自己的疑问通过作业传递给老师。

七、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

初中学生每天作业量不得超过1.5小时,数学作业原则上不超过30分钟;书面作业内容和范围,除了传统的书写类型外,还应包括以下类型:

1.体验型:数学学习不能完全依赖课堂,还可以将学习范围延伸到学生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体验型作业就是让学生到超市、商店等公共场所进行社会调查,用研究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的资料,再运用多种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在学习一次函数后,围绕“一次函数的实际运用”,要求学生调查生活中可用一次函数描述的具体事例,写调查报告。作业不要求规范,重在感受和体验,感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2.自学型:新授课前,要求学生针对所学单元的数学内容,设计自学提纲,自学课本,记下感兴趣或有疑问的问题,有时让学生自学课本后自己尝试做课后习题,有时让他们自学后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求助的,也可以是考问同学或老师的。这样带着问题上课有助于学生尽快掌握新知识。

3.情景型:情景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通过情景,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因此数学作业的设计要通过教师创设生活情景,学生创编生活情景,让每位学生感悟数学来自生活,而数学又服务于生活。情景的设计,要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4.主题型:主题型作业就是根据学习进度和内容,每一单元布置一次主题型作业,这样可使数学知识条理化、结构化、系统化。这样的作业既富有针对性,又具有挑战性。如各种数学思想方法类专题,写章节回顾与思考等。通过完成主题型作业,使学生在数学作业中了解数学,体味数学的特点和数学美。

5.拓展型:拓展型作业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作业,是教师提供一些问题,让学生运用发散性思维去思考,产生不同答案的作业,它具有多样性、启发性、挑战性、完美性及适应性的特点。教师只有在作业设计时注重开发和拓展,才能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空间,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良好的载体。6.日记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产生一些很好的念头,这些思想非常有用,但转瞬即逝。如不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便留不下什么痕迹。只有记录下来并进一步思考,才能使这些思想变得明确。数学日记就是一种很好的形式。主要内容有(1)对课堂上学习的数学概念、计算方法及推理过程的理解和运用;(2)学生对课程内容、课堂讲授方式及作业、考试等问题的意见;(3)自由表达学生关心或渴望倾诉的问题,其中包括自己的收获、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

八、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本课题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1.收集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

2.学习有关理论,理解课题的意义,认识本课题研究的价值。3.撰写课题研究方案,规划课题研究各阶段的研究任务。

(二)实践探究阶段: 1.开展问卷调查。

(1)开展我校学生学情研究,把握我校学生主要的薄弱环节。(2)我校作业情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学生的爱好,学生意愿出发来进行分析。2.规划设置阶段,开展行动研究。

(1)进行学生分层研究,分组进行计算练习的作业分层研究、空间与图形练习的作业分层研究。

(2)分组进行计算练习(低年级)的作业分层研究,分组进行统计练习(中年级)的作业分层研究、空间图形应用练习(高年级)的作业分层研究。

(3)集中进行分层作业设计研究策略。(4)完成阶段性课题总结,论文等研究成果。

(三)全面总结阶段:(1)收集、整理、分析课题研究资料。(2)进行课题总结,形成课题研究结题报告。(3)申请成果验收。

九、课题研究人员的分工及课题的管理

(一)课题领导小组

课题组成员:刘彦波 姜作勤 王爽 课题负责人:刘彦波

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姜作勤负责“薄弱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专题的选题、设计、撰写课题研究开题报告、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撰写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和结题报告;王爽负责撰写“薄弱初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的阶段性报告、专题性总结、论文、典型案例收集等;谢德强负责 “数与代数”练习的作业设计;负责“空间与图形”练习的作业设计;负责“统计与概率”练习的作业设计。负责“实践与综合应用”练习的作业设计及“数学作业的设计现状分析与研究,数学作业的设计问卷设计及现状调查分析”;刘彦波负责课题规划,对课题组进行理论培训、管理和指导。

(二)课题的管理

本课题由学校教科室负责监督指导和管理,课题负责人组织实施,课题组成员分工协作,请专家和有关教研人员指导,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交流经验、分析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修正研究方案。

十、课题预期效果 1.通过研究,使教师树立因材施教的意识,掌握作业分层设计的方法,提升有效课堂教学。

2.通过研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作业训练,得到发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通过研究,能丰富作业内容的层次,丰富作业的呈现方式,发展学生的智能,建立一个适合薄弱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教学模式。

十一、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调查报告、研究报告。2.案例集、论文集。3.学生作业精选。

第二篇: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在课题研究中,实验老师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所有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学到所需要的知识,都学有所得,并享受到学习数学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实践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的本领,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本课题实验取得较大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以下分项加以叙述: 1.理论成果

实验老师把先进教育理念(理论)应用在教学教研实践中,并对原有教育理念(理论)进行验证、引申补充、细化。例如:

(1)“结合新教材采用的'合作学习'” 子课题组通过对“合作学习”教法的探索研究和课堂教学实验,初步构建出新教材“合作学习”教法的模式:“情景诱导──小组活动──交流反馈──归纳评价”。他们采取“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精心设计、有效讨论,适时引导、参与调控,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等组织策略,对合作学习中的几个重点方面“方法训练、意识培养、合作时机、教师角色”进行深入的研究实验,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使新教材合作学习从形式走向实质。

(2)“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子课题组研究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增强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原则(突出以 “问题引导、自主探索、互动生成”为主旋律的课堂教学模式,贯彻“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教学思想)、主要组成部分(主要由背景材料及由背景材料衍生出的系列问题组成)、具有的特点(科学性,趣味性,发展性.探究性,层次性)、问题的呈现形式(先由教师提供问题,再逐步过渡到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及教学方式(学生自主探索 小组交流;教师关注差异,捕捉有效的教学资源,引导启发),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3)“数学成功教学”子课题组则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与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认为事物的一致性是相对的,而差异性是绝对的。人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与感悟能力不同,智力、个性、身体条件、发展水平也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因此,要认识、照顾到学生之间的不同差异和需要,顺应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速度,通过适宜的课程、组织安排、教学策略、评估标准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展数学成功教学应因材施教,分层设计目标,分层实施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个性丰满,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提高思考问题的敏捷程度,从而获得不同的成功体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4)“'课题学习'的使用研究”子课题组认为:开展“课题学习”即是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现实,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校本化”的最好体现。他们加强课题学习与日常教学的整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课题学习理念,提出开展“课题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即一是要选好研究课题,二是要认真撰写好“开题报告”,三是要防止一些常见问题的出现--如防止选题过大、选题涉及政策禁区及有危险的活动内容,防止目标定位太高等),并构建出开展“课题学习”活动的三种教学模式“(即时型模式,课前准备型模式,深入探究型模式)与促进”课题学习“的四个环节(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5)”教材使用的校本化及其案例“ 子课题组注意加强理论学习,集体研读新课程标准的新教材,广泛参阅各种书刊、文献和网络资料,加强了对”教材使用校本化“的意义、特征、表现形式、应用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内容的学习和探索,认为” 校本化“是教师通过对教材的解读、对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社区教学资源的了解,把学校及社区的教学资源整合到教学实践中的一种尝试过程。在探索初中数学”教材校本化“的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应以新课程改革为基点,强调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应努力实行”教材内容校本化“(即从教学内容生活化、乡土化、社会化和时代化等方面进行挖掘和拓展)与”教材使用生本化“(即从适合学生学习需要出发预设教学方案与创置、生成问题情境)。通过该子课题研究,在教学资料、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诸方面对”校本化“的内涵进行拓展,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效能。

(6)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校本教研的开拓创新氛围,许多子课题研究既有理论成果,又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子课题”'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确立了 ”'一题多变'(即对课本上练习题与习题进行下述变换(1)增加梯度、分散难点;(2)分层递进、发散推广;(3)逆向变形、训练思维;(4)更新背景、延伸提高;(5)特殊与一般互相转换;(6)分类归纳、突出典型;(7)变换拓展、整合创新),'一本多用'(即教材既可作为学生课堂学习的教科书,也可作为复习纲要,还可以改编为课外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方法及基本原则;子课题”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自学辅导“总结了自学辅导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形成了”启、读、练、知、结“的总模式;子课题”新课改理念下的数学分层教学实验研究“摸索出了如何进行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分层、教学方法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的操作方法,构建了”以学生为核心,以教材为关键,以活动为依托“实施分层教学的模式;等等。以上研究都为今后全面提高我市初中数学科教学教育质量提供借鉴与指导。

2.实践成果

实验老师在课题研究中同时取得较大的实践成果,他们不但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并取得优异的教学教育成绩;同时也学会总结,在参加说课评课,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设计及制作课件等方面都得到很好的锻炼,水平大大提高,他们的文章经常在省、市各报刊及CN级杂志上发表,或在各级学术会议上交流。例如:

(1)我市参与课题研究的实验教师所撰写教学论文、教学案例及教学课件、说课稿共有150篇(件)于2006年11月20日在广州召开的”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讨会“上交流,并分别获得特等奖及一、二、三等奖,以上获奖作品均被收录入总课题组所编的《”初中数学课改新教材的使用研究“中期成果报告集》;在”华东师大版数学教材实验经验交流暨数学教材学习的平台发布会“(200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湖南长沙市召开)上,我市又有50篇(件)优秀论文、教学案例、课件分别获一、二、三等奖。

(2)各子课题组实验教师还积极参加了”基于华师大版数学学习辅助系统“学法卡、题卡的编写、修订工作,共有209篇学法卡、题卡被华师大出版社录用。

(3)实验老师积极参与评价机制的改革,编写试卷的能力有所提高,体现在对试题难度的把握,知识点的分布、重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等都有所认识和体会。例如:南安国光初级中学”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及其案例“子课题实验老师编写的练习、试卷依学生答题情况,经二次设计后作为校本资源存入校资源库,以作资源共享,循环选用;德化三中”练习题与习题的使用研究及其案例"子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成功编写了初中数学新教材各章节的练习一套,供该县初中学生使用;子课题基地校惠安螺城中学何泽平、曾炳文、何玉坤、林顺民等实验老师多次参加编拟市、县质量检测及海峡教育报专题练习;近三年来,泉州市数学中考命题组成员(大多是课题实验教师)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探索、创造性使用华东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结合我市数学教学实际,努力体现教育新理念,所命制的中考数学试卷受到我市广大初中毕业

生与数学教师的好评,总课题组负责人曾大洋老师撰写的有关评价改革的文章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实施方案

一、问题提出

(一)课程改革的客观诉求

课堂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发展纵向深入的应然需求,数学课堂教学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价值虚化、目标弱化、内容窄化、实施僵化”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有悖于“以学生为核心”课程理念的践行,而且桎梏数学本质凸显,严重弱化了数学的育人功能,影响了生师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提升。基于问题解决,不少人士都积极投身于基于本土化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究。江苏省洋思、东庐中学和山东省杜郎口中学探索的自主教学模式,既能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力推动了课堂教学改革。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尽管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研究论文、案例数以万计,但因山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水平相对薄弱,课堂教学低效、甚至无效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如何引导县域初中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尚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二)县域初中数学校本研修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诉求

旬阳县地处陕南山区,辖22镇,现有初中、九年制学校29所,初中数学教师200余名。一直以来,我们以校本研修为抓手,立足县情,大胆实践,开拓创新,总结出“行政推进、统筹资源、校际合作、活动引领”的校本研修经验和“三模四载”研修方式。十一五期间,在充分调研分析新课程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申报立项安康市“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初中数学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探寻出“创新课标教材学习方式、启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资源整合工程和探索建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等三项策略,引领全县数学教师积极建构人文化生态课堂,推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由“讲堂”向“学堂”转变,努力探寻课堂教学与远程教育资源的最佳切合点,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尝试将学科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经过反复探索求证、筛选提炼,构建了具有开放探究特点、能充分体现“生本理念”和人文和谐的“三部五环”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消除了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盲区和死角,极大地增强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建构了覆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资源库。然而,由于参研教师教育理念、施教水平、教学环境等良莠不齐,致使成果生成参差不齐、普适性受限、新型教学模式运用效度受阻,难以适应课标教材变化和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学科研修方式、提升研修品位、实化研修价值、强化研修目标、深化研修内容、活化研修策略,解决课堂上“过于追求热闹,忽视教学绩效,过于倚重现成资源,忽视个性化创新,导致学生课业负担加重,数学素养有所降低”等问题,已成为数学学科校本研修进一步深化的客观诉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

本课题研究是对《新课程实施中初中数学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自然延伸,重点围绕前期研究所探索建构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和课例研究模式的进一步优化,引导县域初中数学教师理性移植并有效嫁接先进教改、学改经验,由此催生具有本土特色、能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索具有县域特色的轻负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助推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体优化,促进师生数学素养质性提升。

三、课题名称界定及解读

本课题主要研究义务教育第三学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课堂教学”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有一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按照学校制定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有效策略”,即:有效果的计策、谋略。在此特指有效教学策略,即: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所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有效课堂教学”(effective teaching in class)最初起源于20世纪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并在杜威实用主义教学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核心指向为“有效”,即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下运用一定教学策略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师生双方都能获得最大进步与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假设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目标

1.合理移植嫁接洋思、杜郎口经验,建构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框架和各类课型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科教师突破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实施低效化瓶颈,促使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步入规范、高效的快车道。

2.探索符合课改理念要求,能强力推动学科校本研修深化的课例研究基本模式,引领学科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有理、有效助推自身的专业发展。

3.探索建构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有利于初中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数学学习方式,助推学生在“善学——乐学”的轨道上良性运行,使“人人都要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的课程理念得以优效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4.不断完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与管理机制,推动高效课堂建设持续发展。

(二)研究内容

1.研究优化初中数学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六课型课堂教学设计有效性模式。建立覆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质资源库。

2.研究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学习策略,探索优化初中数学课堂学习方案设计与实施策略。

3.研究初中数学课例研究基本模式,探索提高课例研修质量有效策略。

4.研究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资源运用与管理长效机制。

(三)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1.研究假设:针对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学设计中存在问题,建立科学、系统的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操作体系,加强教师现代教育理论与技术培训,改革课堂教与学行为,建构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模式,促进师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高。2.创新之处

(1)构建“三部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所涉及的六类课型教学设计进行统摄性研究,从而规范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针对性、有效性。所谓“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即按照“教学设计问题化,教学过程活动化”要求,以问题为载体,活动为依托,以整体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的,实现“学、思、习、行等智力条件和情、意等非智力条件”达到高度统一。终极指向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按照“问题诱导、自主探究、交互评价”三个部分横向展开,具体实施则按照“导、探、变、结、展”五个环节纵向延伸,从而架起“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之间的交互桥梁,扬 “生命灵动”之帆、行“知识探秘” 之船,体现在文本上,则按 “问题情境”、“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媒体运用”三栏并行、横向贯通,且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问题诱导,探究新知(探)——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变)——全课小结,细化新知(结)——推荐作业,延展新知(展)”活动序列展开。从而支撑起课堂教学的基本架构,是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优化的部件和要素。

(2)作为有效课堂学习引擎式 “学习指南”,既规避了因预习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符合以学定教理念,层递性问题序列利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与应用过程,在发展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与教学设计有效对接,不仅有利于减负增效,而且有利于学科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

(3)案(课)例研究模式为学科教师深度关注课堂教学细节优化提供了操作要领和技术支撑。

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以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以人教版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助推初中数学教师施教水平提升和专业化发展为重点,探索适合初中生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和学的模式。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2、行动研究法。以实践研究为主,动态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3、综合运用文献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进行研究。

(三)技术路线

采用 “统一要求,严格标准;分校承担,责任到人;加强引领,通力协作;分步实施,循环递进”的研究策略。

1.形成上下沟通的研修共同体。本课题以县师训教研中心组织由片校学科教研(联)组长、学科骨干教师和有代表性初中学科教师全员参与的研修共同体,共同研究课堂教学有效策略设计、跟进实践、优化提升。

2.聘请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学科专家,成立由县域初中数学教学骨干教师参与的指导小组,负责课题研究策划指导、流程监控。

3.在课题组指导下,县、片、校数学教研组围绕总课题,开展子课题研究。

4.边研究边改进,因需开展课例研究、课堂观察、难题会诊等系列活动,推进课题深入研究。

六、研究过程及操作策略

(一)课题研究时限及阶段划分

本课题研究计划用三年时间(2012.9---2015.9)分四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2.9——2013.7):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法和文献法。重点工作如下:

(1)拟定调查问卷,对全县初中数学教师和有代表性的学校学生进行调研,撰写调研报告。(2)制定研究方案,初步确定研究框架,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3)召开课题开题会,进行子课题研究任务分解,完成实验校的布点。2.实施研究阶段(2013.9——2014.6):本阶段主要采用文献法、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和比较研究法,重点工作如下:

(1)课题负责人编写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设计基本框架要求,主要参研人员按照统一要求分课型编写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导学案样例。

(2)各子课题负责人在总课题的引领下,根据各自的子课题研究方案,分年级、按章节开展优化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编写实践研究,聚焦课堂,开展学案导学实验探索,并在比较实践中修改完善。

(3)修订《旬阳县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暨学科资源整合管理办法》,制定《旬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4)完成中期研究报告。

3.总结完善阶段(2014.7——2015.7):本阶段主要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和行动研究法,重点工作如下:

(1)收集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分册形成课堂教学设计和学习指南汇编,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2)整理校本教学设计案例、制作课堂教学实录光盘、总结实验经验、撰写实验报告等,按照分工安排完成相应任务。4.应用推广阶段(2015.9——):本阶段以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于文献法、调查法。主要工作如下:

(1)按照《旬阳县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暨学科资源整合管理办法》和《旬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实践探索、修改完善、优化提升,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普及共享。

(2)按照“个人申报,片校筛选,县级展评”的程式,组织优秀成果评推,特优成果推介参加上级成果评选。

(二)具体分工序号研究 略

七、成果预期及呈现方式 1.成果预期

(1)建立完善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题教学有效性策略,主要包括:有效设计策略,有效实施策略,有效管理与评价策略。

(2)建构描述性概念课、推导型概念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活动课等六种课型课堂教学模式。

(3)建构导学案设计基本框架和学案导学实施策略。

(4)修订完善初中数学课例研修基本模式,引导教师围绕课堂教学效益提升,有效开展课例研修。

(5)形成覆盖初中数学学段的课堂教学资源库(包括:章节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2.成果呈现方式(1)阶段性成果

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现状调查报告

②《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实施方案 ③《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④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窥(论文)⑤《初中数学学案导学课堂教学实录》(光盘)

⑥《太极探航——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指南》(教与学系列成册)⑦《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研究报告 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索论文、叙事、反思集》(装订成册)(2)最终成果

①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探窥(论文)

②《整体优化县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探索研究》结题报告(报告)③《太极探航——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指南》(见阶段成果)

八、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

本课题研究是在县师训教研中心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本中心及时成立由中心主任担任组长,课题负责人及各初中教研联片组长校校长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课题研究组织领导和经费保障,协助课题负责人做好参研教师的选定和研究进程的督察。成立由课题负责人担任组长,主要参研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实施组。课题负责人具体负责课题选题、申报立项,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参研人员的选定,负责子课题选定及任务分解,承担对片校参研教师的业务指导,负责对课题研究技术路线的跟进调控。各片区数学教研联组协助实施组负责辖区所承担研究任务完成情况的过程督查、成果收缴、展评遴选、汇总上报等。各中学、九年制学校的学科教研组长或带头人除完成各自研究任务外,负责组内任务分解、收缴、审核、修改与上报,所有初中数学教师(年龄在45岁以上的可通过“青蓝共进”方式结对协作)参与既定成果的优化完善。各中学、九年制学校不仅要进一步确立校长第一责任人地位,充分认识课题研究在优化数学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校本研修、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弱化管理的“行政色彩”,增强管理的“观念点拨”、“心灵震撼”、“情感慰藉”等心理效能,想方设法为参研教师提供必需的研究保障,促进学科教师真心实意地、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积极担当参研教师的支持者、服务者,体会教师的甘苦,用自己的研究情感、专业造诣、人格魅力感召教师、吸引教师、带动教师积极前行。附:课题研究组织机构

(1)课题研究工作领导小组 **(2)课题研究工作实施组 **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充分利用联片研修工作机制和网络平台,进行广泛宣传,促使数学教研组长明确职责、认识到位,充分发挥其引领拉动作用,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运行。通过专题培训、提供资讯、难题会诊等引导学科教师认识到生源日渐锐减、人们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现实需求日渐强烈、教师准入政策日渐拓宽等现状,迫使教师不得不发展,不能不发展,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教师应充分感受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在促进自身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等引领教师认识到本课题研究是实现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有效载体,是促进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积累专业知识、磨练专业能力、明确研修方向、丰富专业智慧、塑造专业人格的有效方式,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将聚焦于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上,从而增强参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研修时效性。

(三)加强引领,确保实效

课题负责人定期通过网络平台和实践跟进等为教师提供资讯服务,做到“六个及时”:及时通过网络平台提供咨询或资讯服务;及时发现、遴选推介优秀研究成果,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及时征集、汇总、求证、解决问题;及时组织过程性监控和展评引领;及时向上级专业网站、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推介优秀作品;及时引导学科教师在规范中优化,在优化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在提升中升华,在升华中发展。带领学科教师在辛勤中收获智慧,在矫正中收获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成功。

(四)筹措经费,确保运行

采取“三个一点”的方式保障经费投入。一是县上投一点,即争取协调加大县级经费投入,确保课题负责人深入学校的各种开销、网络耗材供给、资讯购买和县级层面活动开展;二是片校筹一点,一方面,想方设法争取学校的支持认同,确保参研教师岗位研究和学习培训的经费投入,另一方面,充分利用联片研修工作机制,协同联片包校人员统筹规划、整体推进,确保片区层面展评引领活动常态运行;三是教师挤一点,在引导教师充分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作用的基础上,动员教师不仅要舍得挤出时间和精力投入研修,而且要舍得挤出经费用于岗位研修参考资料订购和网络购买服务的购置,从时空和资讯供给上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持续运行。

(五)加强评估,激励策进一是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性管理与评估。通过修订完善并有效实施《旬阳县初中数学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暨学科资源整合管理办法》、《旬阳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等,保障研究工作有序进行,通过博客、群信息资料管理与评估,保障研究工作优效进行;二是强化实践性督查评估。课题负责人除搭乘各级校本研修督查评估之便,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督查指导外,定期组织县级层面的学科督查评估和交流展评,并将督查展评结果纳入学科带头人、名师选拔推介序列,对在课题研究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奖励,以此调动参研教师的积极性,推动课题研究工作稳步推进、持续进行,切实提高研究效益,提升研究品位,促进学科内涵发展

第四篇: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本学期,有四个课题要结题,分别是朱春燕《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肖烈《小学高段学生“日记竞赛”的实践研究》,齐丽琴《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陆立军《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现将课题报告发到博客,望几位教师抓紧撰写,及时上交,争取获奖。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良好习惯的培养”

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课外阅读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如对3~4年级的要求有:“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的要求有:“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吕叔湘先生也曾说:“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

无论是《课程标准》这样的法规性文件,还是语文泰斗的忠告,都告诉我们,课外阅读不是可有可无的“滋补品”,而是与课内阅读同样重要的“正餐”。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也能看到,语文能力强的小学生,几乎都从长期的课外阅读中受过益。所以现在我们的语文老师总是十分重视并鼓励学生多读文学作品及其他有益、健康的读物。

但同时我们又发现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多数不爱课外阅读,而且在有限的阅读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诸多不良的习惯。这些现状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终身阅读习惯的培养产生较严重的负面影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有必要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阅读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因素和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外阅读中去,最终使农村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研究目标

探寻农村小学生不爱看课外书及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不良习惯的客观原因、心理基础,并探索行之有效的矫正方法,最终培养农村小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三、研究对象:

农村小学三~六年级的学生。

四、研究内容

1、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在课题实施前对全校区三~六年级学生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阅读意识的调查、对阅读的材料的调查、对阅读的目的的调查、对阅读方法的调查。

2、实施的策略:通过调查和分析,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如激发阅读动机、指导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步骤及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9.9至2010.1)

制定课题方案,对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学习相关理论,并确定合理的实施策略。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0.3至2011.6)

1、根据课题方案,在理论指导下实践。

2、每个学期召开研讨会,汇报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加强调控,不断改进实施策略。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1.9至2012.1)

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展示研究成果。

七、课题组人员情况及分工

姓名成员情况分工陆立军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组长。负责课题的全面实施,课题方案及研究报告的执笔,并指导和参与课题的实践。姚清波小学高级教师。多年担任小学语文教学。曾分别在富阳市、浙江省、全国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负责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并参与课题的实践。包利芬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年。曾几次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华玉兰小学高级教师。担任小学语文教学二十余年。曾在富阳市论文比赛中获奖。成员。参与课题的实践。

八、成果形式

阶段成果:在实施的同时,进行小结和调整,写出阶段性报告和有关论文。

最终成果:结题报告,课题论文。

九、机制保障

1、学校重视。邀请课题研究专家和教学专家做课题顾问,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建立健全的课题研究组织。

2、结合课题研究的需要,个人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书籍,充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有效指导教师的实践研究。

3、规范课题研究的过程。课题组每学期开展课题研究进展的研讨会,汇报信息,总结交流经验,对课题实施的达成情况定期进行评估,并加强调控,不断改进实施策略。

鹿山中心小学谢家溪校区

2010年3月

“小学数学开放性问题设计的研究”课题设计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大纲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性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所以,数学开放性问题顺应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应运而生,它被认为是最富有教育价值的一种数学问题的题型,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极佳切入口。

目前,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束缚,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教材中习题基本上是为了使学生了解和牢记数学结论而设计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以死记硬背代替参与,以机械方法代替智力活动的倾向,这样大大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将大量采用操作实践,自主探索、大胆推测、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等活动方式,而课堂教学也必将打破原来封闭的状态,努力创设一种动态、开放、主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的态势。

二、对课题的认识和研究目标

(一)课题的认识

最新研究认为,数学开放性问题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传统封闭题而言的,是指那些条件不完备、结论不确定的,给学生形成了较大认知空隙的问题。它能冲破传统应用题具有的封闭性限制,具有探索性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可以给学生的思维创设一个更广泛的空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创新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具有以下几种最突出的特征:

1、内容的丰富性。开放题题材广泛,涉及面宽,贴进学生生活实际,背景新颖,内容深刻丰富。解法灵活,不像封闭性题目那样简单、乏味,单靠记忆、套模式来解题。

2、形式的多样性。开放题呈现的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形式来安排设计,综合性强。不像封闭性习题形式那样单一的呈现及呆板的叙述

第五篇:数学命题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命题能力》

【课题名称】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命题能力 【课题确立的背景】

教学测评是检查、评价学生学习状况,衡量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内容。有教学,自然就有教学测评的存在。现如今,行政部门过于严格控制中小学收费现象,不让统一购买各种练习册(就让统一购买资源评价手册,而这套题严格来讲不是十分注重于基础、偏难,题型也不够新颖、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根本不适于全体学生),就连延续多年的、由我们进修学校各个学科教研员亲自编写并统一印制、下发,还广泛受到基层教师热烈欢迎的单元测试卷也被取消了。试想,学生们学习完知识,就凭书中仅有的几道练习题怎么能够达到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与掌握所学的知识呢?再加上教材的编排是统一的,而我们面对的学生却是千人千面的,再加上合区之后我们区的范围增大了很多,区域内各学校之间的现状千差万别,学校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发展水平也相距甚远。在这种情况下,就对教师的命题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却是这样一些不容忽视的客观存在:

1、大多数的教师在命题的过程中,要么是全部的“拿来主义”,要么是几套现成试卷的“临时拼凑”,根本没有充分地去挖掘教材、深刻地理解编者的意图,因此也就不能命制出一套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又适合于本班学生实际的有针对性的试题;

2、即便是对待课堂练习甚或是课后作业的态度,也不外乎是照搬照抄书中的或者资源评价以及练习册中的现成题目,不能够区分对待,这样的结果往往造成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排斥与畏惧;

3、这样命制的习题,不仅不能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解决个体存在的问题,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相当不利的。

4、不能客观公正地对期末水平测试进行评价,即便是学生成绩非常理想的教师,也在不断抱怨,总是觉得题目相比对于自己的心理期望值来说,显得过难;要么认为学生不够细致,以至于那么全心的付出,与所得却不成正比。【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一、确立课题,制定实施方案。命题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之一,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课上得好的老师,不见得命题水平就高,因为命题能力必须是在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中才能具有和逐步提高的。

今年的2月份,根据学校的要求以及作为学校大课题下面的一个研究小课题,结合学年教师的现状和学生面临毕业及择校考试的需求,尤其是结合我区今年即将进行的“卓越杯”大赛,我们小学数学学科还要把教师的命题能力当做一项重内容进行考察,与此项工作相结合,我们学年把小课题的研究内容定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命题能力》同时制定了小课题的实施方案。

二、收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确立小课题研究方向之后,我首先进行了资料的相关收集与理论学习。并在团队教师中进行了研讨。经过学习与讨论,达成了一致,并利用本学期第一次教研活动对全体教师宣布研究主题以及研究方案。在会上就我们事先学习并达成的共识,与学年教师进行了共同的学习,获得了老师们的一致通过。

通过学习,老师们所认识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只要有教学就必然会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需要命题。——确立了研究必要性。

2、命题绝不只是专家的事,它应当是教师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息息相关,突出了重要性。

之所以说命题能力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就是因为一份科学、有效的试题不仅体现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也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深度、对学生学习的了解程度。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够命题,还要能够命出高质量的题,一个连一套试题都不会出的老师不能算是个很好老师,因为他把握不住教学重点,不知道哪些是学生应知应会的,进而也就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和辅导,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同时,也让老师们清楚地意识到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首先是,可以满足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每一位教师,不论他从事的是那一学科的教学,没有不想提高自己课堂教学质量的。而要想扎扎实实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优化教学质量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需要优化和改进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一改进课堂教学;二设计有效作业。就改进课堂来说,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就需要把重“教”的课堂转变为重“学”的课堂,使课堂成为以学习为中心的“学”的课堂;就有效作业来说需要教师设计有针对性、高质量的作业。作业是否有效与教师的命题能力直接相关,很难想象一位缺乏命题能力的教师会设计出与教学目标高度关联的有效作业。

其次是,可以满足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需要。“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负不减质”曾经是我与学年教师们一起研究的一个主题内容,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学年教师们的认识还是比较深刻的。现在的大多数情况是,由于教师相对缺乏筛选、评价,更是由于不具备命制试题的能力,一般来说都是原封不动地将一些教辅材料通过让学生自行购买或者教师买来进行复印,下发给孩子们做,一心就想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们的学业成绩,因此而导致学生们的课业辅导过重的现象。(这一现象在小学中是存在的,但是相对于小学,在初中以及高中各个学校当中,则是更为普遍、更为严重的!)所以,作为我们小学教师,一方面要提升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重中之重的工作则是:更要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降下来,这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因此,我觉得我们老师现如今就需要深入研读课标、教材,深入研究试题在考察学生的什么知识、什么能力、什么思想方法以及试题的难易程度,通过学习和研究,切实提高自己的命题能力和水平,并把这种能力迁移到平时的教学、练习以及作业设计中,以一些精选、精编出来的、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作业,为真正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做出相应努力。

再次是,可以满足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需要。通过学习,我和学年的老师们更近一步了解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一般来说,包括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这三个方面;教师专业素养主要体现在能否备好课、上好课、命好题这三个教学环节。其中的“命好题”,指的就是能编制出一些原创性、高质量的试题。命好题说起来容易,其实真正实施起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教师,通过学习课程标准、研究教学要求、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试题,提高命题能力,才能得以实现。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教学观念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策略需要不断优化,只有这样才会使得教学更有针对性、也会更加精准。

第四是,还可以满足学校自主组织考试的需要。现在,大范围的考试所辐射到的面越来越小了,小学阶段就只有每学期末的期末考试了。但是各个学校内部各种类型的测试、考试等,还会一直存在下去。毕竟这种测试还有一个考核与导向的作用在里面,比如像单元测试、月小考、计算题测查等,学校就有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就需要教师去命题。因此就要以科学、有效的命题引导教师改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挥考试的检验、激励和导向功能。

以上就是在小课题研究开始时,通过搜集资料与相关理论的学习,我们团队教师所达成的共识。这也更加激励了一部分教师,努力投身到此项小课题的研究之中,为我们后期小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依托教材,区域引领研究。

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们的命题能力,我结合区域集体备课上这些区域教师共同研究的力量,再结合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师、教学设计等,在仅仅围绕新课标和把握教材上下功夫,认真分析书中练习题,吸取多种教辅材料中的题型呈现、变化角度等,对基础性练习做到心中有数。

四、总结成绩,梳理存在问题。

临近期末,教师工作特别繁重,尤其在作为五年级毕业班的老师们,所以在最后我没有让老师们参与这部分的研究。作为这个小课题的发起人,我主动承担了这部分的任务,为老师们出了六套期末复习卷,并利用网络和老师们沟通、交流,在很多问题上形成了统一认识,也为我们毕业班数学学科的有效复习做出了应有的努力。(这六套测试卷我已经在进入到期末复习阶段,陆续上传到进修学校网站上的个人工作室里了)

四、总结成绩,梳理存在问题。

(一)取得的成绩。

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共同学习和研究,团队的教师们能够在我们共同研究的过程中,认识到提高命题能力的重要性,把握这次学习与研究的机会,掌握相关知识理论,对于命题的环节、要求、原则等都有更为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并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适当提高。基本设定的目标都已经实现:教师们普遍都能较为客观、准确地评价一套试题;并能对优质命题资源进行适度的模仿与改造;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模仿改造的基础上,能够做到一定的创新。

(二)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一个阶段的学习及研究,教师们的命题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1、教师的理论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对命题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工作繁重分不开身,没有时间研究。

4、受条件所限,很多意识得不到实施。

总的来说,命题是教师的基本功,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命题能力需要学习培训,更需要实践锤炼。由于本学期毕业班教师在新学期会有新的工作安排;按照工作安排,我也即将接手新一年的教研工作,面对新一年,还有很多课题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研究,这一小课题暂时没有办法再深入细致地进行下去了,也略有遗憾。将来在可能的情况下,时机成熟了,我还会继续做好这方面的研究的。

下载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汇编)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初中数学课题研究报告(汇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化、数字化、学习化社会的到来,对公民的数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一深刻的社会变......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篇一: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初中物理合作学习策略研究课题中期报告 莒镇中学物理课题组......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初中物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一、问题的提出目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存在了很多问题,客观上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大部分到了城区学校,留下来的大多数都是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因......

    小学数学思想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如何提高低年级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参与人员】一年级教师【研究依据】一、问题的提出。可以说,计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计算......

    课题研究报告

    《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1.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关课改新矛盾和新问题的争论越......

    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 研究报告 主持人:张立敏单位:中孟小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自主学习的研究》研究报告 张立敏 中孟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类别:河北省电化教育馆“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HBDJ20110638 《信息技术条件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 工作报告平乡县常河镇学区 王素华 闫震平乡......

    课题研究报告

    《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 桦甸市第十一小学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陈春霞 【内容提要】 此项课题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在理论研究上:提高了全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