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林地林木资产评估报告
林地林木价值评估报告
————————————拥有一片林地,属中山地貌,平均坡度20度,气候均属低纬度南亚热带半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冬春季干旱或半干旱,土壤属山地红壤,地块土层深厚、肥沃,土层厚度>80cm,属中层土壤。
用1:5000地形图及GPS定位仪航迹调查、勾绘林地实际四至界线,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并查阅————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资料确定林地面积为30.1亩。
据调查,实际面积为30.1亩,小地名——,距——20公里;海拔在1820—1900米;林分起源为天然,林种为用材林,林龄为中林龄,树种组成为云南松、栎类与阔叶混交,草本植物主要分布蕨类、紫金泽兰,盖度为15%。在林分中通过选择有代表性林地,采用角规控制检尺方法,实测林分云南松平均胸径为18cm,平均树高为10cm,蓄积为87.1561m3,栎类平均胸径为10cm,平均树高为9cm,蓄积为37.0847m3,阔叶平均胸径为18cm,平均树高为11cm,蓄积为58.1698m3。通过2007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所有权为——,林地使用全、林木所有权、林木使用权均划归——。并核发林权证,林权证编号————,地块编号————,经营形式为责任山,使用期限为70年,四至:东:——,南:——,西:——,北:——。山林地块平面直角坐标为:东:——、——,南:——、——,西:——、——,北:——、——。
评估结果:——用材林林地面积为30.1亩,云南松总蓄积为87.1561m3,栎类蓄积为37.0847m3, 阔叶总蓄积为58.1698m3,根据“——”云南松、阔叶为中径组,栎类为小径组,根据郁闭成林林地的林地补偿费按占用、征用时该林地上林木蓄积量价值的5倍计算,——云南松中径组蓄积价值为350元/m3, ——阔叶中径组蓄积价值为300元/m3,——栎类小径组蓄积价值为200元/m3,用材林林地价值为350×5×87.1561+300×5×58.1698+200×5×37.0847=276862.58元;总计林地估价为276862.58元。
根据“——,用材林林木补偿费标准,中林龄和近熟林,按占用、征用林地时,该林地林木蓄积量价值的80%计算,——林地为中林龄。则用材林林木价值为350×87.1561×0.8+300×58.1698×0.8+200×37.0847×0.8=44298.01元,总计林木估价为44298.01元。
总计——林地林木价值评估为276862.58+44298.01=321160.59元。以上林分蓄积调查测算及林木价值核算,使用的调查工具、方法,测算、核算均采用林业行业规范及标准,估算结果较为接近林分实际,六个月内可作为参考使用。
外业调查人员:——,——。——。
——林业调查规划队
2011年11月11日
第二篇:林木资产评估案例
林木资产评估案例
一、X X林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 X X林场:
我所接受委担,评估贵场拟转让的林木资产的现值。按照与贵方订立的评估约定,遵循客观、科学、公正、独立的原则,依据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和林业部颁布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觇范(试行)》的要求,我们实施了对贵场拟转让的林木资产的地理位置、产权归属的审核,并对林木资产的数量和质量进行了核查。通过社会调查收集了与评估有关的林业生产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各种资料。实施了我们认为有必要的评估程序,具体评估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状况
X X林场处于X X城的西侧,贵场拟转让山场面积较大,分布集中,运输条件一般。拟转让小班需维修便道和维修拖拉机道,生产准备费相对较高,立地质量等级主要是Ⅱ级、田级。(二)评估对象与范围
依据贵场的资产评估立项申请和林业主管部门的立项批复,经本次对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对象的权属和实物量的审定和核查,山林权属贵场的3 500亩森林资源资产(全部为马尾松同龄用材林),全部归入本次评估的范围,共涉及7个完整小班。(三)评估目的
拟转让森林资源贵产中的林木资产的所有权,由受让方采伐并出售所得木材,本次评估为此提供交易参考。(四)评估基准日 1998年12月31日。(五)评估依据
(1)国务院1991年91号令《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2)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3)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试行)》;
(4)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林业部《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5)《X X省森林资源转让条例》;(6)林业主管部门的资产评估立项批文;
(7)待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的山林权属证、图、基本图、小班调查记录等森林资源资料;
(8)评估中收集到的森林采伐、木材销售、造林营林以及抚育管护等有关的经济技术指标;(9)其他有关资料。(六)评估方法
依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的有关要求,结合拟转让林木资产属于成熟林的实际情况,采用市场价倒算法对评估对象进行评估。(七)评估过程
本所接受委托后,进行了评估小组的组建和评估人员的培训工作,于1999年1月10日开始现场评估工作。我们首先对评估对象进行了实物量的清查,实物量清查是按照《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及有关的森林资源清查的规范要求进行的。在对森林资源资产进行清查,广泛收集木材生产成本和木材售价等有关的市场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市场价倒算法对评估对象的市场价进行评定估算,并向委托方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八)森林资源资产清查情况和结果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且该评估对象中林分质量较为平衡,各地块没有明显差异,所以本次清查采用抽样核查法,1999年7月1日至7月15日,本所进行了森林资源实物量抽样清查。在对资产清单中小班山林权属、四至和待评估对象的面积进行认真审核的基础上,用角规测树法对所抽取小班的林木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并对与待评估林木资产整体的各项因子和运输距离、集材距离进行判断和记载,清查结果如下: 经核查,待估林木资产的树种均为马尾松,面积3 500亩,均属成熟林;被抽取小班面积为230亩,该小班林木资产情况如表1。表l 径阶(cm)22 24 400 600 800 700
500
400 株数(株)300(九)评估结果
经评估,贵场拟转让的林木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20.29万元。(十)评估说明
(1)本报告未考虑将来可能承担的抵押担保事宜,以及特殊的交易方可能追加付出的价格对其评估的影响,也未考虑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林业政策的变化以及遇有自然力和其他不可抗力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2)评估报告及其附件仅供委托方用做了解评估有关情况并报送林业主管部门审查确认时使用,未经评估机构允许,报告及其附件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提供给其他单位和个人,也不得见之于任何公开的新闻媒体上。
(3)本评估结果不得作为评估目的以外的任何经济行为的依据。(4)本报告有效期为一年,即评估基准日起一年内有效。
(5)本报告的附件是本报告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与本报告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十一)附件
(1)林木资源资产评估结果汇总表;(2)评估资格证书复印件;
(3)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格证书复印件;(4)森林资源资产权属图;(5)森林资源资产林业基本图。X X森林资产评估事务所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评估人员: 1999年9月5日
二、林木资产评估说明
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术规范(试行)》要求,林木资产评估分别不同龄组、不同经营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评估,成、过熟林采用市场价倒算法评估,因此,本次评估采用市场价倒算法进行。(一)评估方法说明
市场价倒算法又称剩余价值法,它是将被评估森林资源资产砍伐后所得木材的市场销售总收入,扣除木材经营所消耗的成本(含税、费等)及应得的利润后,剩余的部分作为林木资产评估价值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P=W-C-F 式中:P——评估值; W——木材销售总收入; C——木材生产经营成本; F——木材生产经营利润。
市场价倒算法一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根据确定的评估范围确定林木资产的蓄积量并计算原木产量与其他产品的产量。原木产量=蓄积量×原木出材率
(2)调查林木资产产出产品的市场价格,得到总的销售收入。销售总收入=产品产量×产品单价(3)计算木材生产的成本、费用和税金。(4)计算生产经营成本与利润,得到评估值。
木材生产经营利润=生产经营成本×生产经营成本利润率
评估值=销售收入-木材生产成本、费用和税金-木材生产经营利润(二)林木资产预期收入估算
1.取得被抽查评估对象的实物数量资料 经调查得到如下资料(表2): 表2 被评估对象实物量调查表 径阶(cm)22 24 400 600 800 700
500
400 株数(株)300 2.根据取得的适用的木材出材率表计算各材种出材量
结合被评估林木资产的林木平均树高等资料,得到以下适用的出材率表(表3)、并计算各材种出材量(表4)
表3 ××省木材出材率表(节选)径阶(cm)18平均高(m)13 单株材积(m)合计(m3)67 规格材(m3)43 其中:大径 中径 小径 非规格材(m3)67 47
50 15 35 18
58 6 38 14 13
59 24 35 13
61 30 31 12
62 39 23 11
63 42 21 11
65 4 20 41 10
66 49 17 10 320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0.1764 0.2123 0.2537 0.3113 0.3722 0.423 0.4819 0.5568 0.611 0.6819 43 24 47 20 其中:小径 17 短小 直柄 4 3 14 4 2 3 2 3 2 2 1 1
表4 各径级出材量计算表 径阶(cm)径阶材积22 24
合计
76.11 124.52 223.32 338.4 337.33 278.4 244.4 1622.48(m)
合计(m3)51.754 88.4092 160.790 247.032 246.2509 206.016 183.3 1183.55 规格材(m3)38.055 72.2216 131.759 206.424 209.1446 175.392 158.86 991.856 其中:大径 中径 小径 非规格材(m3)
7.4712 53.5968 101.52 131.5587 116.928 109.98 521.055 311.4165 47.3176 78.162 104.904 77.5859 58.464 48.88 426.73 26.6385 17.4328 0
0
0
0
0
44.071 13.6998 16.1876 29.0316 40.608 37.1063 30.624 24.44 191.697 其中:小径 9.8943 12.452 24.5652 33.84 33.733 27.84 24.44 166.76 短小 直柄
3.依据木材市场对应价格计算木材销售收入 总销售收入计算过程见表5。表5 木材销售收入计算表
材料规经济材合计 规格材
格 单价(元)
1183.55 991.86(m)材积32.2833 3.7356 4.4664 6.768 3.3733 2.784 0 1.5222 0
0
0
0
0
0
23.41 1.52
大径 中径 小径 非规格材 小径 短小 直柄
370 260 140
60 40
521.05 426.73 44.07 191.7 166.76 23.41 1.52 销售收326384.35 309910.02 192790.24 110949.8 6169.98 16474.33 15008.8 1404.64 60.89 入(元)(三)木材生产成本、费用与利润估算 1.木材生产成本、费用参数
木材经营成本包括制造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税、金、费等。(1)制造成本。
1)直接人工费。按1998年下达各采育场、采购站的检验员、龙吊人员、零星用工的工资计划测算,平均为7.31元/立方米。
2)生产准备费用。按当地的生产作业条件测算,主要包括汽车便道、拖拉机道、担筒道、溜山道开设,维修工棚等费用,假设本项目的准备费为零。
3)燃料动力费。按1998年X X公司下达各采育场的木材生产燃材料、龙吊燃材料的消耗标准测算,结果为4.9元/立方米。
4)运费。按林木资产所在地到市贮木场的运距为20公里。运价标准按采购站的运价标准,测算结果为:松木0.5元/(立方米·公里),即为10元/立方米。5)不可预见费。按3元/立方米计算。6)制造费用。忽略不计。
(2)管理费用。按1998年本部实际发生的管理费用即按销售收入的4.2%提取,松杂综合材不提。
(3)销售费用。按销售收入的1.5%计提。(4)税金费。
1)育林费、维简费按销售收入的20%计算。2)特产税按标准计算,为销售收入的15%。
3)税金附加、城建税、教育附加费、基础设施费按特产税的15%计算。4)社会事业发展费、公路基金按销售收入的0.3%计算。
5)其他费用包括:林业保护费5.2元/立方米,林业管理费0.5元/立方米。2.木材生产成本、费用计算
(1)制造成本=(7.31+4.9+10+3)×1 183.55+0=29 837.30(元)(2)管理费用;326 384.35×4.2%=13 708.14(元)(3)销售费用;326 384.35×1.5%=4 895.77(元)(4)育林与维简费=326 384.35×20%=65 276.87(元)(5)特产税:326 384.35×15%=48 957.65(元)(6)税金附加等=48 957.65×15%=7 343.65(元)(7)社会事业发展费等=326 384.35×0.3%=979.15(元)(8)林业保护与管理费=(5.2十0.5)×1 183.55=6 746.24(元)木材生产成本、费用合计=177 744.77元 3.木材生产利润
据调查,林业木材生产的成本费用利润率为8%,则 木材生产利润=(29 837.30+13 708.14+4 895.77)×8%=3 875.30(元)(四)评定估算
抽取的样本小班评估值=326 384.35-177 744.77-3 875.30=144 764.28(元)该小班平均每亩的评估值=144 764.28÷230=629.41(元/亩)评估对象的总评估值=3 500×629.41=2 202 935.00(元)(五)说明与假设
(1)本次评估出的林木资产价值是以X X省现行的林业政策,在当前的林木生长水平和木材价格水平下确定的。如果林业政策有变化,木材价格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林木资产价值也会有较大的变化。
(2)各小班山场的作业条件由评估人员根据地形图判断确定,进行伐区设计,按生产定额测算各块山场的委托生产费用和生产准备费用,从而确定各块小班的经营成本。
第三篇:林木林地转让协议书
林木、林地转让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甲方自愿将甲方原承包水源镇水源村坡北二队2012年初经营种植的速生桉及林地(水源镇水源村坡北二队租用地点肯王坡、三江坡、岭猫坡,以附图红线界为准)承包经营权转让给乙方自主承包经营。自甲方与乙方签订《转让林木.林地承包协议书》七日内,乙方一次性付清转让金给甲方,乙方即享有该林地、林木的承包经营权。同时继续继承甲方与水源镇水源村坡北二队签订的《租赁土地协议书》中约定的责任与权利。为确定转让付款及今后的责任,具体约定如下:
一.转让总价值为人民币叁拾贰万圆整(320000.00元)。双方签订《转让林地承包协议书》七日内乙方必须按时付款给甲方(以收款收据和双方签名盖章日期为准),否则协议书自然终止。
二.甲方原有的债权、债务与该宗地作贷款抵押由甲方自行负责,包括该宗地转让前所有的债权、债务由甲方负责,与乙方无关系。
三.甲方与水源镇水源村坡北二队签订《租赁土地协议书》以外的参股人员均由甲方处理清楚与乙方无关。林地林权不清楚造成转让后出现纠纷给乙方产生的经济损失由甲方负责。
四.转让金付清后,甲方将合同书原件及相关手续一并移交给乙方,在《租赁土地协议书》规定的期限内,林地和林木的经营、管理权等由乙方自行支配,甲方无权干涉。
五.以上协议双方自觉遵守。
六.此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乙方:
0 1 2 年 6 月日
第四篇:林地林木确认申请书
林地林木确认申请书
双阳区鹿乡镇石灰村八社集体村民申请确权: 村民代表:刘玉祥
电话:***
杨
发
电话:***
贾景春
电话:1384491793
宋玉民
电话:***
金成达
电话:***
明
富
电话:*** 村民:金学让
刘广涛
闫海忠
艾
国
金学连
杨忠海
贾景平
高
恒
金学记
刘
波
金学知
金学平
王宏军
金成文
刘廷文
刘晓东
金立翠
马建国
蔡喜春
赵金忠
赵金海
王立新
蒋德玉
杨贵军
金学信
金成柏
刘跃林
杨
财
王立春
刘少军
金
伟
潘宏彪
赵青文
刘少营
刘景锋
刘少德
王
平
闫广仁
李殿国
王立民
李文凯
刘少芬
杜建亮
杜宝奇
刘
杰
蒋立春
蒋德满
杨
志
闫广金
蒋德宝
李光辉
闫广富
蒋立辉
姚青山
李
影
金
永
李殿学
李兆德
王
军
于洪伟
姚长海
蒋立新
杨金波
杨金录
杨
富
刘
庆
王
奇
宋玉国
刘廷如
闫广宝
明喜林
白金财
白丹峰
宋
有
姚青贵
明
贵
明
德
杨立忠
李吉星
蔡喜民
金成专
金兰英
李长福
金学福
彦祥玉
黄文仁
艾向成 闫
立 被申请人:双阳区石溪林场 请求事项:请主管领导为属于我们石灰村八社集体所有的放牛 山南坡(到1998年串段砍伐的分界线)东坡、北坡、西坡的 林地、林木再一次确定。
事实理由:
1、在1979,国营石溪林场与石灰第八生产队,为 了林地、林木便于管护,在互串林地、林木记录表中详细说明: 放牛山北坡、林地、林木所有权归属石灰第八生产队。
2、在1989年,为避免国营石溪林场经营的放牛山南坡、东坡、林地、林木所有权与石灰村八社集体经营的放牛山北坡、西坡 林木记录表中出现争议,在1979年互串林地、林木记录表中 详细说明的基础上,国营石溪林场又在边界认定书编号85中 详细说明石溪林场经营的放牛山、东坡、南坡林地、林木与石 灰村八社集体经营村地林木没有争议。
另外边界认定书编号86中又特意说明放牛山、东坡、南坡归 林场场有。3、1998年国营石溪林场与石灰村八社集体研究为林地、林木 便于连片管护。国营石溪林场把放牛山东坡南坡的林地、林木 串给石灰村八社集体,并且砍伐了分界线,这一次串段再次详 细说明放牛山南坡砍伐的分界线以东的南坡、东坡、北坡的林 地,林木归石灰村八社集体所有。
第五篇:林木保护和林地管理
林木保护管理和
林地保护管理的有关规定
林木保护管理:
林业局建立了森林保护委员会及相应的林木保护机构,村、屯设专职护林员。护林员的职责是管护林木,制止乱砍滥伐等破坏林木资源的行为。各级人民政府要支持和保护护林员行使正当权力。
各林场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每年定期组织林木保护大检查,有关部门要协助林业部门及时查处毁林案件。各林场都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扑救工作,并充分发挥联防组织的作用。
每年三月十五日至六月十五日,九月十五日至落大雪时为护林防火期;四月二十日至五月二十日,为防火戒严期。防火期,禁止在林地内和林缘吸烟、弄火、狩猎。因特殊情况需要烧荒的,须经林业局森林防火指挥部批准,但必须采取安全保护措施。防火期,须凭入山证入山。机动车辆入山须安装防火帽等防火设备。发生火灾,须立即报告并组织力量扑救。发生火灾后,林业局和公安部门要及时查明原因,查清损失。对人为引起的火灾,要依法追究责任。
各林场负责组织对森林病虫害的检疫和防治工作,具体要求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立防护设施,如护林沟、挡车沟、抹牛地、保护架、防火线等。
天然次生林、江河两岸有林地实行封山育林。宜林荒山、荒地、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实行封山育林。对幼林地要加强管护,及时铲趟、抹芽、定干、合理修枝,禁止在幼林地砍柴和种植高稞爬蔓作物,防止人为破坏。
林地内禁止开垦、采砂、取土、挖窖、垛柴、扒树皮和其他不利林木生长、损坏林木的活动,不得毁坏、盗窃各种林木保护标志。必须加强对牲畜的管理,禁止牧畜进入林地。林政管理
林业局对林木资源的保护、利用、更新,实行管理、检查和监督。也相应的建设好林政、林业公安队伍;建立各级护林领导责任制,做到有奖有罚。全民、集体所有的林木和林地,个人所有的林木和使用的林地,由上级主管部门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其所有权和使用权。
单位与单位之间发生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由林业局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发生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争议,由当地林场处理。在权属争议解决之前,任何一方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采伐林木,全民所有的以林场为单位,根据用材林消耗量应低于生长量的原则,制定年采伐限额,于每年八月底以前逐级上报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林木采伐许可证,国营企事业单位及部队、铁路、公路用地内的行道树木和城镇林木更新采伐由其主管部门核发。林业局资源科要及时检查验收采伐迹地。对合格的发给采伐验收证,对不符合伐区作业规定的收缴采伐许可证,中止其采伐,直到改正为止。经检查验收未获得采伐验收证的,不再发给采伐许可证。采伐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照采伐许可证规定的面积、株数、林种,限期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勘察设计、修筑工程设施、开采矿藏等,应当不占或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由林业局严格审查,并征求林业主管部门意见,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林地保护管理:.林地的所有权分为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
国家所有的和集体所有的林地,个人使用的林地,由上级主管部门登记造册,发放证书,确认所有权或者使用权。林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林业局应当做好本施业区内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林地和个人使用的林地的清查、登记、统计工作,对符合下列条件的,报上级主管查批准,核发林权证:
(一)林地及林地上林木的权属无争议;
(二)界线清楚、界桩(标)明显,与毗邻单位有认界协议;
(三)面积、四至界线的登记文件和图表资料完备,并同实地吻合。林业局应当将林地清查登记情况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林场和苗圃、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使用的国有林地,改变其隶属关系的,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
林地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发生争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处理依据的,按照下列规定处理:
处理国有林地与集体林地所有权争议,以经林业局资源科规定的原设计任务书或者图纸为准;没有原设计任务书或者图纸的,以原来签订的有关合同和协议为准。没有上述凭据的,由林业局依照有关规定处理。
林业局组织并编制本施业区内的林地建设、保护、利用规划,征得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同意,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依法批准后实施,并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经批准后的林地建设、保护、利用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报林业局审核并上报批准。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危害、破坏林地。林业局有权对危害、破坏林地的行为进行查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将林地改变为非林地。确需改变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办理审核、报批手续。
在林业局施业区内经营的林地内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道路或者其他护林设施的,应当逐级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矿、采石、采砂、取土、造墓、修筑工程设施及其他造成毁坏林地的行为。
临时使用林地进行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的,必须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按照规定办理有关手续。施工中必须采取保护林地的措施,不得造成滑坡、塌陷、水土流失。因上述行为造成林地破坏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恢复种植条件,限期植树造林,依法赔偿损失。逾期不造林的,由林业局组织造林,费用由破坏林地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临时使用林地的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禁止在25度以上的陡坡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平原沙区毁坏林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已经开垦种植的,应当退耕还林。林业局制订了退耕还林计划,采取鼓励退耕还林的措施,并组织实施。未成林造林地、幼林地和封山育林区,应当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放牧、砍柴和非抚育性修枝。林业局积极组织非公有制造林,采取鼓励造林的措施,确保造林质量。对保护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业的,应当给予扶持。
鼓励利用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废弃地造林。凡利用宜林荒山、荒地、荒滩、废弃地造林的,除执行国家和林业局关优惠规定外,并且在勘测、设计、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林地占用和征用
进行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必须占用或者征用林地的,申请使用林地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填写《林地使用申请表》,经林业局逐级审核,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取得《使用林地许可证》后办理相关林业审批手续。申请使用林地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林业局和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文件:
(一)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
(二)经批准的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和地理位置图;
(三)被占用、征用林地的图面资料;
(四)占用、征用林地的协议以及被占用、征用林地单位和个人的林权证复印件;
(五)如需采伐林木,还应当提交采伐林木的书面申请;
(六)其他应当提供的证明文件。占用、征用林地时,由设计院林地、林木价值进行评估或者鉴定。申请使用林地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向林业局支付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森林植被恢复费。
森林植被恢复费的收取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执行。森林植被恢复费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临时使用林地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支付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和缴纳森林植被恢复费,并按照土地复垦的有关规定对使用后的林地进行复垦。
严格控制占用、征用林业局施业区内的森林公园、防护林、特种用途林等的林地。确需占用、征用的,必须征得林业局同意,并依法办理有关审核批准手续。
对于非林业建设使用集体林地的,使用单位应当持有关批准文件和用地申请,按照批准权限,经林业局逐级审核同意后,依照《森林法》的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上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