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行法制宣教之力筑法治广西之基学习情况汇报
关于学习《行法制宣教之力筑法治**之基》的情况汇报
为专了贯彻落实法制宣教精神,推动我园六五普法工作开展,提高公园依法行政水平。1月23日下午,我园召开题会议,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彭清华书记2013年12月17日在《法制日报》发表的文章《行法制宣教之力筑法治**之基》。会议由 书记主持。
会上,书记通篇宣读了《行法制宣教之力筑法治**之基》。大家就这篇文章展开了热烈讨论,表示要进一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社会实际,做到深刻领悟并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和依法行政水平,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做好学习笔记,以我园实际工作相结合,做到真学真用,不走过场,不走形式,把法制宣传教育落到实处,全面推进我园工作顺利开展。
书记要求全园职工要以高度的自觉性认真学习文件,要深刻领会文章精神,切实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用法意识和普法教育,找出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并加强学习改正,围绕自治区、**市和 局的中心工作,把会议精神贯穿到 工作的各个方面。
书记还对我园今后开展六五普法工作,提出了三点明确要求:一是会后干部职工继续学习文章精神;二是要吃透精神实质,落实好我园六五普法规划;三是大力推进宣传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形式,扎实开展我园六五普法工作。
第二篇:行法制宣教之力 筑法治广西之基
行法制宣教之力 筑法治广西之基
彭清华
法制宣传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引导全体人民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全力推进法治广西建设各项工作,提高全社会法制化治理水平,为广西奋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两个建成”奋斗目标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经济建设为主战场 依法推进跨越发展
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广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新期盼。建成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是李克强总理今年视察广西工作时对广西发展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努力实现“两个建成”奋斗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广西最大的政治、最硬的任务。
广西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建成”奋斗目标,迫切需要法治的精神、法治的力量、法治的保障。长期以来,广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法制宣传,不断优化法律服务,深入推进法治实践,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全区生产总值连续1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成为全国维护民族团结的模范、维护祖国统一的模范、维护社会稳定的模范、我国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的模范。当前,全区正坚定不移地推进北部湾经济区和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实施“双核驱动”战略,不断完善“两区一带”发展布局,不断扩大开放合作,向着实现“两个建成”目标奋力前进。为此,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法制宣传教育主战场,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检验法治进步,以法治进步保障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法制宣传要服务园区建设。广西牢牢抓住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推动区域良性互动发展的机遇,加快产业园区、经贸合作区、开发开放试验区、出口加工区建设。法制宣传要配合好园区建设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优化园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法治氛围,把园区打造成依法运行的模范窗口,让法制宣传真正成为项目推进、园区建设、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法制宣传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广西要实现赶超跨越,项目仍然是强劲引擎。法制宣传要紧紧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开展全方位服务,依托“项目建设年”等活动,从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入手,加大对招商引资、征地拆迁、项目建设等政策法律服务,做到项目未动、法制宣传先行,把法治保障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
加强民生法制宣传 切实维护公平正义
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等,都是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解决民生问题,维护群众利益,需要法治作保障,这也是法制宣传教育的优先领域。必须进一步加强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围绕民生需求,紧跟社会热点和群众关注焦点,为改善民生创造良好法治环境。
保障和改善民生,对广西来讲主要是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着力增加贫困人口经济收入,推进就业、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等工作。法制宣传工作就是要围绕这些民生领域,让老百姓深入了解与自己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推动相关单位更加自觉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切实为群众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环境。我们将继续深入基层学习宣传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医疗卫生、食品安全和社会救助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宣传促进就业、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宣传土地征用与补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国有企业改制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宣传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抗灾救灾、公共卫生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宣传维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好特殊群体的权益保障工作。建立绿色投诉渠道,下大力气解决涉及民生的有关法律问题。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深入推进,必将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解决民生问题、规范民生工作、维护人民群众权益的良好氛围。
强化环保法制宣传 大力建设美丽广西
广西山好、水好、空气好,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广西的一大品牌和优势,是广西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无形资本”,既是生产力也是核心竞争力。良好的生态环境直接关系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法制作保障。坚持把保护环境、建设美丽广西作为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观念融入法制宣传之中,调动全社会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形成“生态文明,全民共建”和人人关心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坚持把学习法律知识、解决环境法律问题与维护法律权益相结合的环保法制宣传教育作为重点,以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环境整治,加强与解决环境脏乱差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养群众文明卫生的生活习惯;围绕造林和治水工程,加强与群众身心健康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法制宣传活动;围绕发展生态农业,加强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向群众传授新理念、新技术。通过各种形式的法制宣传,强化环境法治文化教育,唤起大家热爱广西、清洁广西的觉悟,让“美丽广西”深入每个人的灵魂,成为干部群众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
依法化解矛盾纠纷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建设社会和谐稳定模范区,是营造优质发展环境、实现百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根本保障。广西地处祖国南疆,面向东盟,是祖国南大门,在国家实施经略周边战略、维护边疆繁荣稳定中负有重要责任。当前,广西与全国一样,正处在社会矛盾凸显期和赶超跨越的关键期,许多利益诉求、矛盾纠纷纠合在一起,如果处理不当就很容易激化,有的甚至会演变成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一些群众不善于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维护自身权益。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高度重视加强对群众的法制宣传教育,把它当作思想预防、源头治理的“防火墙”加以建设,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运用法治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大力开展普法
教育,推动法制宣传教育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的“法制宣传六进”活动,增强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把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疆安宁作为普法教育的重点,创新宣传载体,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和民族法律法规宣传月”活动,加强法制宣传国际合作,在边境地区联合开展禁毒、环保等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边民的国家观念和国旗意识,为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边疆发挥重要作用。
完善学法用法制度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法治社会建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项十分庞大、复杂的综合性社会系统工程。依法治理是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深入做好依法治理工作,要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着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当前,广西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联系点网络已基本形成。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把学法、用法、尊法、守法的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带头参与各种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涉法热点难点问题。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部门负责、齐抓共管的依法治理工作领导体制,把依法治理工作纳入绩效考评,大力推进法治广西建设,深化“阳光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促进广西各项工作法治化,不断提高全社会法治化治理水平。
《法制日报》在2013年12月17日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中共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同志谈法制宣传教育的署名文章——《行法制宣教之力筑法治广西之基》。文章重点阐述了近年来广西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做法、成就和经验体会,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广西法制宣传工作的思路和部署。
第三篇:外出学习获益多之北京行汇报
外出学习获益多之北京行汇报
近日,梅山中心幼儿园全体教师汇集多功能厅,几位外出考察学习的老师通过PPT、图片展示、优质课程还原等方式跟大家分享了她们在北京四所示范型幼儿园的所见所闻所感,各位教师觉得获益良多,也希望有机会能到实地去学习。
在这次外出学习的教师中,除了业务副园长和年级组长外,还有几位年轻的优秀教师。在汇报中,业务副园长刘立意结合自身学习感受并综合各位外出考察教师的意见和想法后,利用PPT和图片展示的方式,从办园理念、一日活动、主题环境、区域材料四大方面对此次考察进行汇报,使我们年轻教师直观地感受到许多值得借鉴学习之处。随后,郁老师为我们还原了一堂优质课程《我要上小学》,无论是各环节的巧妙设计还是语言的运用技法都让年轻教师们受益匪浅。
梅山中心幼儿园为提高该园教师们的业务水平,安排了不少外出学习的机会,每一次学习,不仅外出的教师能够拓宽视野获得成长,而且通过汇报也能为其他教师提供成长的养料。可见,外出学习带给幼儿园的收获是多么丰厚。
第四篇:大别山精神学习报告——传承革命精神 筑牢信仰之基
传承革命精神
筑牢信仰之基
——大别山精神学习报告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28年来,大别山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凝聚成的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为价值取向的革命信念、革命意志,被称作“大别山精神”。大别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大别山精神是鄂豫皖三省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和全体人民共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期全面继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和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信仰之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感悟精神内涵,坚定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大别山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长征精神既一脉相承,又兼有区域特色。
1、解读精神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曾形象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大别山精神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科学内涵,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坚守理想信念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所在。在当时残酷的大革命时期,大别山人民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的信念,始终坚守只有共产党才能拯救中国,怀着对中华民族美好明天的无限向往。一批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了这个理想信念,牺牲一切、奉献一切。正是因为无数英烈坚守信念、前仆后继地奋勇抗争,才有了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的血色传奇。以坚守理想信念为核心的大别山精神是我们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宝贵资源。
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中国的前途命运,大别山人民不屈不挠、奋斗不息,牺牲了生命、奉献了子女,“九死换一生”。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年代,大别山区人民都是坚决向党中央看齐,听党指挥,顾全大局,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这种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充分展现了大别山区军民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高贵品质。
真正的共产党人血脉中深蕴着忠诚坚定、不畏牺牲、艰苦奋斗、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无论是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艰苦创业的建设时期,直至今天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向前。
2、领悟大别山精神的当代价值
大别山精神中“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的科学内涵,在新时代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历久弥新,永不过时。
当前,正是国家发展的关键时刻、党事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对于我们铭记历史、展望未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弘扬大别山精神,有助于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信仰、坚定信念、坚定忠诚,充分发挥大别山革命人物的榜样力量,能够激发党员干部群众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在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时能够做到正确取舍;能够激发党员干部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弘扬大别山精神,有利于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干事创业的热情,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教训;进一步增强拒腐防变的意识,牢记党纪党规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加强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传承精神,创新发展。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自觉做红色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发扬者,时刻坚守对党忠诚的信念,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宗旨,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弘扬大别山精神,要坚守忠诚刚毅的理想信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继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首先就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牢固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秉承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不至于迷失方向,才能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动力。其次,我们要扎实打牢科学文化基础,练就过硬专业本领,为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中国梦的实现。古人说“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而今我们正处黄金时代,把学习作为首要目的、精神追求,孜孜以求,终会扬起远航的风帆。再者,历史已经说明社会要向前发展迈进就少不了创新,创新就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创新的发展理念得到世界的认可,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放眼当下,事业局同志应当认识把握创新规律,要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出新思想、新观念、新学说,创立新方法、新体系,为国家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传承精神,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增强看齐意识,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要坚持群众路线,用大别山精神为民尽责。
弘扬大别山精神,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当前,我们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奋斗目标是如此宏伟、如此鼓舞人心,但实现的过程既不会顺风顺水,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充满曲折和艰辛,需要经过长期的奋斗。越是曲折和艰辛,越要有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韧劲。”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立下壮志,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宏伟目标就能成为美好现实。
弘扬大别山精神,要务实重干、勇于担当。大别山人民明知千难万险却义无反顾,历经千辛万苦仍不改初衷。我们今天只要认准了的事情,就力排众议、一干到底。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要啃硬骨头、涉险滩,必须发扬大别山精神,有问题敢面对,有责任不推脱,敢于触及矛盾、迎接挑战,承担风险、破解难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传承大别山精神,要坚持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大别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大别山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战争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一如既往地传承和发扬大别山精神,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凝聚改革发展稳定的强大正能量,这是时代所需。
第五篇:在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过程中筑牢信仰之基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就没有事业大发展。要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坚定人民立场、提高成事本领、走向具体实践,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要在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也是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价值立场和精神底色。必须要对党忠诚,要通过学习,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真正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诚实践者。必须坚守党的政治原则,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要主动检视自我,打扫身上的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必须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通过学习自觉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自觉行动和社会实践。
要在学习中坚定人民立场。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最根本的立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关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等专题,生动诠释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深刻践行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要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从思想观念上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注重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多做便民为民利民惠民的事情,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尺度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落实在各项具体政策之中。要厚植“一切为了人民”的情怀,从工作落实上始终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忧民之所忧,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学习中提高成事本领。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要不断提高成事本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指导性的重大思想观点,对于提高成事本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要提高政治能力,不断加强政治历练,积累政治经验,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第一位的要求,自觉把讲政治贯穿党性锻炼全过程,使自己的政治能力与担任的领导职责相匹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谋划工作。要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系统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重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把握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注重把思想方法转化为领导方法与工作方法,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要提高工作能力,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不断提高领导艺术,改进工作方法,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精准发力、破解难题的思维模式,转化为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能力本领,转化为履职尽责、做好工作的实际行动。
在学习中走向具体实践。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中敢于担当作为,这既是政治品格,也是社会主义取得大发展的根本保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着眼于回答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课题,方方面面都体现出主动负责、积极作为的强烈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精准发力,树立大局意识,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清醒认识重要战略机遇期与面临的严峻挑战,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找准努力方向、善于在把握大局中谋划事业发展、善于在把握大局中强化责任担当、善于在把握大局中提高履职效果。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真抓实干,坚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抓落实的具体行动,始终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贯彻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的要求,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实事、求实效,以新作为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中敢于亮剑,牢记党和人民重托,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积极承担急难险重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