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勘察报告的内容
1、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位测试、现场地质编录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录与实验资料的矛盾、图表间的矛盾、文图间的矛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2)对照原位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录。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矛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位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矛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矛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位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每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位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理力学统计表等。最后,进行分层试验资料的数理统计,查算分层承载力。
(5)编绘工程地质剖面图和其它专门图件。
6)编写文字报告。按以上顺序进行工作可减少重复,提高效率;避免差错,保证质量。在较大的勘察场地或地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的场地,应分区进行勘察评价。
2、报告论述的主要内容
报告应叙述工程项目、地点、类型、规模、荷载、拟采用的基础形式;工程勘察的发包单位、承包单位;勘察任务和技术要求;勘察场地的位置、形状、大小;钻孔的布置者和布置原则,孔位和孔口标高的测量方法以及引测点;施工机具、仪器设备和钻探,取样及原位测试方法;勘察的起止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质量评述;勘察工作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报告应附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勘探点测量成果表和勘察工作量表。倘若勘察工作量少,可只附图而省去表。一个完整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下面几部分组成。
2.1地质地貌概况
地质地貌决定了一个建筑工地的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论述:(1)地质结构。主要阐述的内容是:地层(岩石)、岩性、厚度;构造形迹,勘察场地所在的构造部位;岩层中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和风化、破碎程度。由于勘察场地大多地处平原,应划分第四系的成因类型,论述其分布埋藏条件、土层性质和厚度变化。(2)地貌。包括勘察场地的地貌部位、主要形态、次一级地貌单元划分。如果场地小且地貌简单,应着重论述地形的平整程度、相对高差。(3)不良地质现象。包括勘察场地及其周围有无滑坡、崩塌、塌陷、潜蚀、冲沟、地裂缝等不良地质现象。如在碳酸盐岩类分布区,则要叙述岩溶的发育及其分布、埋藏情况。如果勘察场地较大,地质地貌条件较复杂,或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报告中应附地质地貌图或不良地质现象分布图;如场地小且地质地貌条件简单又无不良地质现象,则在前述钻孔位置平面图上加地质地貌界线即可。当然,倘若地质地貌单一,则可免绘界线。
2.2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着重论述的问题,是进行工程地质评价的基础。下面介绍分层的原则和分层叙述的内容。
(1)分层原则。土层按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和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岩层按岩性、风化程度、物理力学性质划分。厚度小、分布局限的可作夹层处理,厚度小而反复出现可作互层处理。
(2)分层编号方法。常见三种编号法:第一,从上至下连续编号,即①、②、③„„层。这种方法一目了然,但在分层太多而有的层位分布不连续时,编号太多显得冗繁;第二,土层、岩层分别连续编号,如土层ⅰ-
1、ⅰ-
2、ⅰ-3„„;岩层ⅱ-
1、ⅱ-
2、ⅱ-3„„;第三,按土、石大类和土层成因类型分别编号。如某工地填土1;冲积粘土2-
1、冲积粉质粘土2-2,冲积细砂2-3;残积可塑状粉质粘土3-
1、残积硬塑状粉质粘土3-2;强风化花岗岩4-1,中风化花岗岩4-2,微风花岗岩4-3.第二、三种编法有了分类的概念,但由于是复合编号,故而在报告中叙述有所不便。目前,大多数分层是采用第一种方法,并已逐步地加以完善。总之,地基岩土分层编号、编排方法应根据勘察的实际情况,以简单明了,叙述方便为原则。此外,详勘和初勘,在同一场地的分层和编号应尽量一致,以便参照对比。
(3)分层叙述内容。对每一层岩土,要叙述如下的内容:①分布:通常有“普遍”、“较普遍”、“广泛”、“较广泛”、“局限”、“仅见于”等用语。对于分布较普遍和较广泛的层位,要说明缺失的孔段;对于分布局限的层位,则要说明其分布的孔段。②埋藏条件:包括层
顶埋藏深度、标高、厚度。如场地较大,分层埋深和厚度变化较大,则应指出埋深和厚度最大、最小的孔段。③岩性和状态:土层,要叙述颜色、成分、饱和度、稠度、密实度、分选性等;岩层,要叙述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风化程度、岩心完整程度;裂隙的发育情况,要描述裂隙的产状、密度、张闭性质、充填情况;关于岩心的完整程度,除区分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和极破碎外,还应描述岩心的形状,即区分出长柱状、短柱状、饼状、碎块状等。④取样和实验数据:应叙述取样个数、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尽量列表表示土工实验结果,文中可只叙述决定土层力学强度的主要指标,例如填土的压缩模量、淤泥和淤泥质土的天然含水量、粘性土的孔隙比和液性指数、粉土的孔隙比和含水量、红粘土的含水比和液塑比。对叙述的每一物理力学指标,应有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好还有最小平均值、最大平均值,以便设计部门选用。⑤原位测试情况:包括试验类别、次数和主要数据。也应叙述其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和经数理统计后的修正值。⑥承载力:据土工试验资料和原位测试资料分别查算承载力标准值,然后综合判定,提供承载力标准值的建议值。
2.3地下水简述
地下水是决定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报告中必须论及:地下水类型,含水层分布状况、埋深、岩性、厚度,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地下水流向、水力坡度;含水层间和含水层与附近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地下水的补给和排泄条件,水位季节变化,含水层渗透系数,以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等。对于小场地或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勘察场地,论述的内容可以简化。有的内容,如水位季节变化,并非在较短的工程勘察期间能够查明,可通过调查访问和搜集区域水文资料获得。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性,要结合场地的地质环境,根据水质分析资料判定。应列出据以判定的主要水质指标,即ph、hco-
3、so2-
4、侵蚀co2的分析结果。
2.4场地稳定性
场地稳定性评价主要是选址和初勘阶段的任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论述:(1)场地所处的地质构造部位,有无活动断层通过,附近有无发震断层。(2)地震基本烈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3)场地所在地貌部位,地形平缓程度,是否临江河湖海,或临近陡崖深谷。(4)场地及其附近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其发展趋势如何。(5)地层产状,节理裂隙产状,地基土中有无软弱层或可液化砂土。(6)地下水对基础有无不良影响。报告对场地稳定性作出评价的同时,应对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增强建筑物稳定性方面的措施提供建议。
2.5其他专门要求
论述的问题对于设计部门提出的一些专门问题,报告应予以论述,如饱和砂土的震动液化、基坑排水量计算、动力机器基础地基刚度的测定、桩基承载力计算、软弱地基处理、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等等。
2.6结论与建议
结论是勘察报告的精华,它不是前文已论述的重复归纳,而是简明扼要的评价和建议。一般包括以下几点:(1)对场地条件和地基岩土条件的评价。(2)结合建筑物的类型及荷载要求,论述各层地基岩土作为基础持力层的可能性和适宜性。(3)选择持力层,建议基础形式和埋深。若采用桩基础,应建议桩型、桩径、桩长、桩周土摩擦力和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4)地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和防护措施。(5)基础施工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6)建筑是否作抗震设防。(7)其它需要专门说明的问题。以上7个方面的内容,并非所有的勘察报告都要面面俱到,一一罗列。
由于场地和地基
岩土的差异、建筑类型的不同和勘察精度的高低,不同项目的勘察报告反映的侧重点当然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上列概述、地基岩土分层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简述和结论与建议等四项,是每个勘察报告必须叙述的内容。总之,要根据勘察项目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报告内容齐全、重点突出、条理通顺、文字简练、论据充实、结论明确、简明扼要、合理适用。
3、图表编制要点
3.1 主要图件
(1)勘探点(钻孔)平面位置图。
表示的主要内容:①建筑平面轮廓;②钻孔类别、编号、深度和孔口标高;应区分出技术孔、鉴别孔、抽水试验孔、取水样孔、地下水动态观测孔、专门试验孔(如孔隙水压力测试孔);③剖面线和编号:剖面线应沿建筑周边,中轴线、柱列线、建筑群布设;较大的工地,应布设纵横剖面线;④地质界线和地貌界线;⑤不良地质现象、特征性地貌点;⑥测量用的坐标点、水准点或特征地物;⑦地理方位。对于较小的场地,一般仅表示①、②、③、⑥、⑦五项内容。标注地理方位的最大优点在于文中叙述有关位置时方便。此图一般在甲方提供的建筑平面图上补充内容而成。比例尺一般采用(1∶200)~(1∶1000)。
(2)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钻孔柱状图的内容主要有地层代号、岩土分层序号、层顶深度、层顶标高、层厚、地质柱状图、钻孔结构、岩心采取率、岩土取样深度和样号、原位测试深度和相关数据。在地质柱状图上,第四系与下伏基岩应表示出不整合接触关系。在柱状图的上方,应标明钻孔编号、坐标、孔口标高、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施工日期等。柱状图比例尺一般采用1∶100或1∶200.(3)工程地质剖面图。
此图是作为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图件。其质量好坏的关键在于:剖面线的布设是否恰当;地基岩土分层是否正确;分层界线,尤其是透镜体层、岩性渐变线的勾连是否合理;剖面线纵横比例尺的选择是否恰当。关于剖面线的布设和地基岩土分层原则,此前已论及,不再赘述。倘若分层正确,一般来说分层线的连接就会自然平顺,而不致将产状平缓的第四系尤其是全新统的土层画成陡斜状,或出现新老层位之间的互相穿插等不合理现象。同一层位间的相变,要用岩性渐变线表示清楚。透镜状分层和同一层位中的透镜状夹层,在不同的剖面线上要互相照应,显示其分布范围。剖面比例尺的选择,应尽量使纵、横比例尺一致或相差不大,以便真实反映地层产状。一般横比例尺采用(1∶200)~(1∶500),纵比例尺采用(1∶100)~(1∶200)。在剖面图上,必须标上剖面线号,如6-6′或f-f′。剖面各孔柱,应标明分层深度、钻孔孔深和岩性花纹,以及岩土取样位置及原位测试位置和相关数据(如标贯锤击数、分层承载力建议值)。在剖面图旁侧,应用垂直线比例尺标注标高,孔口高程须与标注的标高一致。剖面上邻孔间的距离用数字写明,并附上岩性图例。
(4)专门性图件。
常见的有表层软弱土等厚线图,软弱夹层底板等深线图,基岩顶面等深线图、强风化、中风化或微风化岩顶面等深线图,硬塑或坚硬土等深线图等。不言而喻,这些图件对于地基基础设计各有用途。有的图件还可以反映隐伏的地质条件,如中风化顶面等深线图,可以反映隐伏的断层;等深线上呈线状伸展的沟部,往往是断层通过地段。专门性图件并非每一勘察报告都作,视勘察要求、反映重点而定。
3.2 主要附表、插表
(1)岩土试验成果表。
按岩、土分别分层,按孔号、样号顺序编制。每一分层之后列出统计值,如区间值、一般值、平均值、最大平均值、最小平均值。
(2)原位测试成果表。
分层按孔号、试验深度编制,要列统计值,并查算分层承载力标准值。
(3)钻孔抽水试验成果表。
按孔号、试段深度编制,列出静止水位、降深、涌水量、单位涌水量、水温和水样编号。
(4)桩基力学参数表。
如果建议采用桩基础,应按选用的桩型列出分层桩周摩擦力,并考虑桩的入土深度确定桩端土承载力。除上述附表之外。有的分层复杂时,应编制地基岩土划分及其埋藏条件表。
4、努力提高报告的编写能力
4.1 要具备牢固的地质地貌和工程理论地质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工程地质方面,主要是土质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分析、工程动力地质学、工程地质勘察。在丘陵山区,要注意地质构造的观察分析;在平原地区,要着重于第四系成因类型、岩性组合的分析研究。此外,要时常了解和掌握国际国内的有关岩土勘察方面的新技术新知识,以便不断更新和提高个人的理论知识。
4.2 要熟悉和掌握有关的规范规程规范规程既是经验的总结,又是技术的指南,具有很强的勘察工作指导性。对于国家的、行业的、省和地方的有关规范规程,必须熟悉掌握,并在具体勘察工作中认真执行。
4.3 要了解工作区的地质情况对于勘察地段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资料,应尽可能地搜集并熟悉。对于邻近地段已有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也要尽可能了解,以便在勘察工作中发挥其参考作用。
4.4 要掌握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只要明确了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础施工方法,作出的工程地质评价才能有的放矢、正确客观,提出的建议才能合理适用。
4.5 要切实保证第一手资料的质量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勘察的最终成果。一份高质量的勘察报告,必须来自于高质量的第一手原始资料。由此可知,现场勘察和实验资料的质量好坏,对报告的编写影响极大。因此,必须认真抓好第一手资料的质量,而钻探工作又是第一手资料的重点。为此,报告的编写者,必须常到现场掌握有关的勘察情况,最好是参与现场的地质编录工作。
4.6 提高综合知识技能除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提高综合知识方面的技能。如基本的数理统计知识、文字表达能力、编图技巧、综合分析能力(特别是现场地质编录的综合判定能力)。俗话说:熟能生巧、触类旁通。只要多干多学,善于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提高,就能逐步地编写好每一份勘察报告。
第二篇:基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
基坑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提供详细的勘察成果应包括内容
1勘察点平面布置图,其上应附有基坑开挖边线和周边环境概况。
2沿基坑边线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必要时应绘制垂直边线的工程地质剖面图,地质剖面图上宜标明基坑开挖底线。3钻孔柱状图。
4室内试验结果和原位测试结果的有关图表。5有关土层土压力及土层稳定性计算的各项参数。6提供有关地下水的指标,包括各含水层的稳定水位、渗透系数等,对基坑涌水量进行估算,对基坑渗透稳定作出评价,并提出降水或截水方案的建议。7本场地基坑施工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第三篇:工程勘察监理工作内容
第 章 工程勘察监理
第一节 概 述
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先行工作,是保证工程项目安全、顺利、成功实施、追求最大效益(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前提条件。
工程勘察是为建设项目查明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和各种自然地质现象而进行的测量、测绘、测试、地质调查以及综合性的评价和研究工作,收集必要的第一手资料,为建设地址选择,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基本的、真实的、科学的、可靠的依据。
我公司具有丰富的工程勘察监理经验,并有一批长期从事工程勘察、地质勘探方面的专家及工作人员,对本地区的地质情况具有较深刻的了解,相信能够从工程测量、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等方面为建设单位提供优质服务。第二节 工程勘察监理的主要任务 1.勘察计划书
由我公司编制工程勘察监理计划书,对本工程的勘察工作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等作出详细描述,经建设单位审定后作为实施工程勘察监理的依据。2.勘察任务书
由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会同有关部门(如设计单位等)提出勘察任务书。3.授受任务
由建设单位或委托我公司进行物色勘察单位或进行勘察任务招标,进行资格审查,授予勘察任务,签订勘察合同,支付定金。
勘察合同签订前,由我公司先对勘察合同进行审核,审查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齐全、责任是否明确、工作内容是否能达到要求、是否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省、市、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4.勘察前准备
由建设单位与我公司作好以下准备工作,以便勘察单位按计划进行勘察工作: 4.1.现场勘察条件准备;
4.2.勘察队伍的生活条件准备; 4.3.提供有关基础资料; 4.4.审查勘察纲要。5.勘察
由建设单位会同我公司在勘察期间的工作: 5.1.督促勘察单位按时进场; 5.2.核实调查、测绘勘探项目;
5.3.检查勘察布点、钻探深度及取样方法; 5.4.审查勘察成果报告。6.勘察成果
审查勘察成果是否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符。将地质勘察报告交设计、施工单位使用;沟通设计、施工单位与勘察单位的联系,协调他们的关系;发出补勘指令
第三节 工程勘察阶段监理工作内容 1.编审勘察任务书
1.1.委托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勘察任务书,拟定勘察工作计划;
1.2.通过委托设计任务,将编制勘察任务书作为设计前期工作一并委托; 1.3.根据项目建设计划和设计进度计划拟定勘察进度计划;
1.4.审查勘察任务书,主要审查工程名称、项目概况、拟建设地点、勘察范围要求、提交成果的内容和时间。2.委托勘察
2.1.拟定勘察招标文件;
2.2.审查勘察单位的资质、信誉、技术水平、经验、设备条件,以及对拟勘项目的工作方案设想; 2.3.拟定合同条件; 2.4.参与合同谈判; 2.5.确认分包商; 2.6.在协议签订后提请业主向承包商支付定金。3.为勘察单位准备资料
根据勘察工作的进程,提前准备好基础并审查资料可靠性。4.审查勘察纲要
是否符合合同规定,能否实现合同要求。大型或复杂的工程勘察纲要会同设计单位予以审核,即对其方案的合理性,手段有效性,设备的适用性,试验的必要性,进度的时间性进行审核。5.现场勘察 5.1.进度监理
勘察单位人员、设备是否按计划进场;记录进场时间,根据实际勘察速度预测勘察进度,必要时应及时通知承包商予以调整。
5.2.质量监理
督查勘察单位是否按勘察纲要实施,主要督查如下几项内容:(1)勘察项目是否完全;
(2)勘察点线有无偏、错、漏;(3)操作是否符合规范;
(4)钻探深度、取样位置及样品保护是否得当;
(5)对大型或复杂的工程,还要对其内业工作进行监理(试验条件、试验项目、试验操作等)。5.3.检查勘察报告
检查勘察报告的完整性、合理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以及对设计施工要求的满足程度。5.4.审核勘察费的结算
根据勘察进度,按合同规定签发支付费用通知。6.签发补勘通知书
设计、施工过程中若需要某种在勘察报告中没有反映,在勘察任务书中没有要求的勘察资料时,得另行签发补充勘察任务通知书,其中要载明预先商定并经建设单位同意的增加费额。7.协调勘察工作与设计、施工的配合
及时将勘察报告提交设计或施工单位,作设计、施工依据,工程勘察的深度应与设计深度相适应。
第四节 工程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 1.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
工程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摄影测量、线路测量和绘图复制等项工作,其任务是为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关地形、地貌的科学依据。1.1.实地测量,测绘地形图
(1)测定所测对象坐标控制点的平面置;(2)测定所测对象的高程位置;
(3)将测量范围内的地物、地貌按比例绘制成地形图;
(4)对工程现场如果有现成的符合规划、设计要求的地形图,需求地复测平面及高程位置,特别是相邻有关征地红线的平面位置及坐标点;
(5)对路线测量,勘察单位协助设计部门进行现场踏勘,确定路线的方案,必要时进行草测或实测带状地形图;按选定路线或依据设计坐标等数据,在实地定线测角、量距、设置曲线及测量断面。1.2.定位测量
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必须指出,此定位测量须经规划部门认可。
1.3.建筑物沉降、倾斜、裂缝观测
(1)测量新建的建筑物对邻近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及大小;在建筑纵横延长线上埋设标志,定期观测;(2)新建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及时发现危害性沉降;在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观测;
(3)新建建筑物的沉降观测,通过对建筑物的差异沉降量或顶部与底部观测点的直接测定,掌握建筑物的倾斜情况,预测趋势,以便确定处理措施;
(4)建筑物的裂缝观测,根据观测结果,分析裂缝原因、特征及趋势,判定建筑物能否正常使用。2.供水水文地质勘察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包括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钻探、抽水试验和地下水资源评价等工作,其任务在于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有关水、地下水资源的详细资料。3. 工程地质勘察各阶段的内容 3.1.选址勘察
(1)搜集、分析备选区域的地形、地质和地震等资料;
(2)进行现场地质调查,测绘工程地质平面图,比例一般采用1:25000~1:50000;
(3)通过测绘,认为有重要的地质因素可能影响方案评价时,可进一步布置勘探工作予以查明。一般情况下此阶段不作勘探工作;
(4)编制选址勘察和工程地质报告。3.2.设计勘察
(1)初步设计勘察。
I.查明地层、构造、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情况及冰冻深度;
II.查明场地不良地质现象的原因、分布范围及对场址稳定性的影响与发展趋势; III.对设计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建筑要测定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2)详细勘察。主要是为施工图设计提供依据。
I.查明建筑物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岩石和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能,并对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力作出评价; II.提供不良地质现象及防治工程所需的计算指标和资料;
III.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和侵蚀性及地层渗透性、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 IV.判定地基岩石、土壤和地下水对建筑物施工与使用的影响; 3.3.施工勘察
为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地质问题。(1)施工验槽;
(2)深基施工勘察和桩应力测试;
(3)地基加固处理勘察和加固效果检验;(4)施工完成后沉陷监测工作;
(5)其他有关环境工程地质的监测工作。4.工程地质勘探主要参数 4.1.勘探线、点间距
厂(场)地类别 勘探线间距(M)勘探点间距(M)
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复杂场地 200~400100~200<100 150~30050~150<50 4.2.勘探孔深度
建筑物类别 勘探孔种类
一般性勘探孔深(M)控制性勘探孔深(M)
重要建筑物基底荷载不大的一般建筑物 10~156~12 15~3012~20 3.勘探点间距
场地类别 建筑物类别
重要建筑物(M)基底荷载不大的一般建筑物(M)
简单场地中等复杂场地复杂场地 35~5020~35<20 50~7525~50<25 5.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工作内容 5.1.地质勘察(1)槽探
用人工的办法揭示和了解各种埋藏较浅的构造线的形状和覆盖层岩土的工程性质。(2)井探
用人工或机械挖成圆形或长方形浅井(深度一般不超过10M)以直接进行观察和采集原状结构土样(3)钻探
常用回转钻进、冲击钻进、冲击—回转钻进、震动钻进等方法获得深部地层资料。采集土样是其主要任务,其中扰动土样用以鉴别地层,原状土样用作物理力学性质试验(4)触探
有动力触探与静力触探之分。动力触探是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一定规格的圆锥形金属探头打入土层中,根据探头被打入的难易程度(贯入度)来鉴别试验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能。静力触探是用静力按一定的速率将定型金属圆锥探头压入土层中,通过电测传感器量测探头的比贯入阻力,据此确定地基的允许承载力和抗剪强度以及单桩承载力。5.2.室内试验(1)物理试验
通过测定土样的表观密度、天然含水量、密度、可塑性及相对密度等物理性质,求出其干湿状态(粘性土的液性指数,砂类土的饱和度)。(2)力学试验
一般做压缩性试验以分析地层沉降。对饱和粘性土还要做固结试验,以求压缩形与孔隙水排出的时间关系。(3)化学试验
进行水质分析,有饮和水、工业用水、施工用水及地下水污染等不同项目,应按不同的要求进行。5.3.现场原位测试(1)载荷试验
模拟建筑物基础工作条件在直接承受建筑物基础的岩土持力层上进行垂直分级加荷试验,测得每级荷载最终沉降值,加荷一直到岩土破坏为止,绘制压力与沉降值曲线,作为确定地基承载力的重要依据。(2)大型剪力试验
利用大面积(1000~5000㎝2)直剪仪测得不同垂直荷载压力下土样剪损所需的剪应力,为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和计算斜坡稳定性提供主要数据。(3)十字板剪力试验
利用上部传动部分使底部装有十字板头的钻杆在孔内转动,直至使所测试的土层破损为止,所测得的数据即为均匀粘土不排水的抗剪强度。(4)地基动力特性试验
采用模型基础块体自由振动试验或通过试验测定动力机器基础的地基抗压刚度系数和阻尼比。(5)横压试验
通过槽压仪在钻孔中产生径向膨胀,对孔壁四周加压测定地基在不同深度土层的横压试验曲线,以推算有关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预测建筑物沉降的横压模量和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的极限压力。(6)触压试验
触探即是一种勘探手段也是一种现场测试方法,即可定性地预估地基土层的种类、性质,进行力学分层,直接测定土层的物理力学指标,还可评价地基的湿陷性和饱和砂土地震液化的可能性,也可用于检验和控制回填土夯实质量,评价单桩的承载力等。
一、岩土工程勘察监理的现状
我国现行建设监理制度中,按工程建设阶段考虑,监理的工作范围确定为工程建设投资决策阶段、勘察设计招投标与勘察设计阶段和施工招投标与施工阶段(包括设备采购与制造和工程质量保修)三部分。
我国自1988年起,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全面推行,取得了显着成效。从全国范围内来看,投资决策阶段、勘察设计招投标与勘察设计阶段的监理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形成系统、成熟的经验,相关的规范、规程尚未出台。
二、岩土工程勘察监理的特点
从形式上看,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同施工、设计监理相比,在工作目标与程序上有一定相似性,但其工作内容、方法及性质却有很大不同。
1、开展岩土工程勘察监理的工程一般规模较大,勘察周期一般是2-3个月,与施工监理相比,明显周期要短。开展工程勘察监理,一般是在详细勘察阶段,勘察手段和数量都较明确,变更较少。因此,岩土工程勘察监理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野外作业也包括室内作业的质量控制。
2、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复杂性和拟建项目的专业性, 决定了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工作的难度。岩土工程勘察监理的工程对象主要是地面以下的部分,处于隐蔽状态,不如地面以上部分一目了然,特别是覆盖以后,就难以直接观察和检查。在其各环节(方面)参与者行为进行过程中,如不及时监控和检测,过后一般就难以补救,时效性特别强。由于大多数岩土体是非均质、各向异性的,且受力状态复杂,岩土工程类型及其勘察、设计和施工方法繁多,遇到的岩土工程问题多种多样,尤其是在复杂条件下场地自然条件的多变性,有时会严重影响岩土工程勘察监理效果,从而给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带来很大的风险性。监理人员既要熟悉工程勘察的一般性技术要求, 又要了解拟建项目设计、施工及各种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评价原理。
3、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带有科研和咨询性质,对监理人员的技术要求很高,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勘察技术纲要的审查;
(2)复杂地质现象的识别,根据影响因素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对勘察技术方案的调整;
(3)复杂试验测试工作的监控以及测试结果的分析;
(4)有关评价结论和勘察报告的审查。
三、岩土工程勘察监理控制要点
1、开工准备阶段
(1)为了使勘察及其监理尽早纳入规范轨道,并使监理工作比较顺畅,应首先编制工程勘察监理规划,明确了总体要求和所涉及的各种工法的勘察要点,针对勘察大纲编写、勘察取样、水文地质调查、岩土试验、成果分析与报告编制提出具体要求。
(2)认真分析勘察技术方案能否达到勘察目的,勘察手段与工作量是否恰当,现场技术人员素质和数量能否满足需要。审查中还要做到实地落实(与勘察单位一道)和图上落实(如果有,则执行设计单位签认制度)。
2、勘察实施阶段
(1)技术交底准确清晰:在施工动员和第一次工地例会,对监理程序和内容交底,并配合勘察单位对施工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交底要清晰、准确、无歧义,并有书面记录
(2)把住源头:监理从编录、试验测试、外业整理就介入,从源头抓起, 保证原始成果的可靠性
(3)关键问题的重点监控:对于关键问题或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 重点监控,抓出实效。这些关键问题或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包括:
a.钻探操作:不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中的明确规定进行操作,对要求鉴别地层和取样的钻孔,回次进尺过大,一般地层中超过2 m,在巨厚的淤泥质土中甚至超过5 m。在粉土、砂层和卵石层中钻进时,没有采用优质泥浆护壁,泥浆浓度也控制不好,出现塌孔甚至埋钻,从而造成地层的漏记和一些原位测试无法进行
b.取样和原位测试:在采取I,Ⅱ级原状土试样时不按《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CJ 89-92)的有关规定操作,对所取试样也没有及时贴标签、封腊,不及时送试验室进行试验,导致土样严重失水,致使土工试验成果中含水量、孔隙比、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和抗剪强度指标严重失真。在标贯和动探试验时没有清除孔底残土就进行试验,在静探试验中不控制贯入速率,造成试验数据失准。主要持力层与下卧层的原状土样少于6件,原位测试数据少于6个,力学性质指标不满足统计要求。
c.地层描述:《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3.7对土的描述做了6点规定。但现在很多单位对土的鉴定和描述很不规范,在野外地层描述中仅对土的状态、湿度及包含物进行描述,对粘性土和粉土不描述其摇振反应、光泽反应、干强度及韧性,导致野外肉眼鉴定与土工试验结果不吻合。
d.地下水量测:当勘察场地地层中同时有潜水含水层和承压含水层时,没有进行分层量测水位,对承压水头不测,致使报告中无法明确地下水性质,只能提供混合型地下水位和水头。
e.土工实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要求的采样密度大,一个工地往往要取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土样,扣除报告编写、审核、修改的时间,留给土工实验的时间只有3-5天,因此除个别实验室外,大多实验室无法100%满足工期要求;加上目前实验室大多实行经济责任制,迫使实验室对一些占设备、费工时的项目(如剪切、固快、压缩、三轴等)不按规范步骤做,或只做部分就编出实验报告
(4)重点和难点问题应进行充分论证和咨询。地质问题的判断常常是比较复杂的, 需要多种证据、多方面综合分析, 充分搜集各种资料, 广泛咨询各方面专家, 提出科学的处置方案,不仅可保证重点难点问题勘察的可靠性,还可节省费用。
3、审查验收阶段
(1)岩土工程勘察大多是隐蔽工程,每个环节都要严格验收、规范完整地记录。在接到送审报告时,在完整的验收单和监理记录基础上,可保证审核付款清晰有据。验收包括:钻孔、分项(部)和总体验收。钻孔验收是基础,应设计详细的验收单, 包括钻进方法、水位、穿越地层及取芯率、取样位置及数量、原位测试位置与数量、各环节质量和封孔情况等,勘察、监理和业主分别留存。
(2)勘察报告的审查,是保证勘察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决不能敷衍,并且还要保证审查意见落到实处。初审意见同时送达业主和勘察单位,并由专人负责与勘察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并追踪修改、落实情况。最终处理意见, 经监理负责人签发后, 再次送达业主和勘察单位。
1、国家和地方对岩土工程勘察监理行业的扶持
目前,勘察单位已实行企业化,由原来的行政拨款改为自负盈亏,勘察任务也由原来的上级下达改为单位自找。于是,有的勘察单位为了眼前利益,放松了对勘察质量的管理,造成勘察成果质量下降。主要表现有:
(1)由于勘察工作量不足,为了能争取任务,只好压低预算价,但又要利润,就减少工作量,该做的项目不做或者少做。
(2)钻探、测试及取样不合规范要求,甚至个别单位原位测试时,现场只做少量几个,其余的照此编造了事。
(3)勘察报告中只重视描述,缺乏深入分析。
由此可见,在勘察单位自身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部门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因此,必须尽早推行岩土工程勘察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2、制订岩土工程勘察验收规范或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是全国统一的勘察准则,是根据我国各地区的特点,总结几十年来勘察经验成果制订而成的法规,具有普遍性指导意义。但如何验收,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和标准。不同监理单位不同的验收方法和标准,使验收结论失去可参照性,甚至同一家监理单位验收两家勘察单位同一地层承载力成果出现不同的推荐值,使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失去了最基本的意义。因此,制订岩土工程勘察验收规范或规程是当务之急。
3、制订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取费标准
今年5月1日开始实行的监理取费新标准相对以往有大幅提高,充分考虑了施工阶段和短期的其他监理服务,但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取费不宜按上述取费标准执行。因为若按施工阶段监理取费标准,单个岩土工程勘察项目总额上百万就算是大项目,监理单位难以维持经营;若按其他监理服务以每人每日收费标准收取,建设单位难以承受。因此,制订一个合理的岩土工程勘察监理取费标准,让建设单位出得起,监理单位有收益,共同培育和开展岩土工程勘察监理,也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4、岩土工程勘察监理人才培养
岩土工程勘察监理涉及岩土工程勘察和工程监理两大专业。现有工程监理专业人员一般不具备岩土工程勘察专业知识,而岩土工程勘察专业人员又往往不具备工程监理专业知识,同时具备以上两种专业背景的从业人员较少。
岩土工程勘察监理过程必须具备的质量记录
岩土工程勘察监理过程主要从“事前预防、过程控制、事后检查”三个环节出发,按质量、进度、投资三个方面进行控制,规定提交的质量文件记录。1.事前预防
1.01勘察监理通知单 1.02勘察监理通知回复单 1.03勘察工作技术交底记录 1.04勘察方案报审记录 1.05物探方案报审记录 1.06抽水试验方案报审记录 1.07原位测试方案报审记录 1.08钻探开工申请记录 1.09钻探复工申请记录 1.10工程临时延期审批记录 1.11岩、土、水试验计划记录 2.过程控制
2.01日程工作记录
2.02人员上岗证核查记录 2.03仪器设备检定核查记录 2.04钻孔测量工作检查记录 2.05孔位移动报告审批记录 2.06项目工程暂停通知记录 2.07钻探现场工作检查记录 2.08物探现场工作检查记录 2.09原位测试工作检查记录 2.10抽水试验工作检查记录 2.11工作进度计划执行记录 2.12钻孔质量验收记录 2.13样品质量验收记录 2.14抽水试验质量验收记录 2.15物探工作质量验收记录 2.16原位测试质量验收记录 2.17测量成果质量验收记录 2.18样品试验项目认可记录 2.19不符合项工作处理记录 3.事后检查
3.01工程变更审批记录 3.02工作量完成统计记录 3.03工作量计量审查意见记录 3.04成果质量检查汇总记录 3.05投资控制审查记录
第四篇:道路勘察报告模版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1、概述
1.1工程概况
拟建“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为赛什斯镇镇区的重要线路部分,位于天祝县赛什斯镇镇区区范围,共分三条线,一条起于镇区河道口,约呈南北向,其他两条约平行于河道,起点相差不远,约15m左右,都与第一条拟建路交叉,宽8m,全长3.47km。拟建道路沿线设一座桥梁,约长16m。
受天祝县赛什斯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天水凯默工程勘察院对“道路工程建设项目”路基及沿线进行勘察。本次勘察范围为三条主线路基段道路工程,本次勘察范围A线、B线、C线(按勘察线路编号),全长3.47km,其中C线段设置一跨桥。设计为城市三级水泥砂浆道路,荷载汽10t,双向车道,标准路段道路总宽8.0m,道路分左右,每幅宽4.0m,中间无分隔带,设计基准期为20年。该段设计路面标高为2549.22~2588.32m,道路纵坡度0.20%~5.17%。
根据地表地质调查,该场地地质情况、地形地貌复杂,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划分,拟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场地复杂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三级,故本次勘察等级为丙级。1.2工作任务
受天祝县赛什斯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道路路基工程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根据委托勘察内容及《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规范要求及设计提出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的勘察要求结合建筑物的基本特征,本次勘察的要求如下:
(1)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条件及其危害程度;
(2)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的地层结构及其均匀性,以及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
(3)查明地表水流量、流向、查明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和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以及对建筑材料腐蚀性;
(4)划分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土类型和场地类别,评价场地区抗震条件。
(5)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的问题提出建议;
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有关规范,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如下:(1)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构成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相关设计参数。
(2)查明拟建道路沿线各地段建设范围内及附近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并分析和评价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力。
(3)查明场区有无岩溶、断层、滑坡等影响工程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对滑坡现状稳定性进行评介,并提出相应整治处理方案及设计所需技术参数。
(4)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和积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论证地表水、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及施工的影响,判定环境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5)查明沿线回填土的类型、厚度及其密实度。
(6)查明沿线地段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7)查明沿线各地段裂隙、软弱夹层的分布、产状、充填物质及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各段边坡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可能的滑塌影响范围,并提出相应的稳定性分析、边坡合理的支护方案及工程措施和建议。
(8)判定场地类别和地基的地震效应。
(9)对拟建道路路基、路堑边坡和路堤进行工程地质评价。1.3勘察执行的规范依据
本次工程勘察执行以下规范及标准: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D D63-2007);
4、《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GJ004-89);
5、《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D70-2004);
6、《工程测量规范》(50026-93);
7、《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桥涵工程部分有关地勘内容);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8、《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TJ58-94);
9、《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0、《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1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12、勘察合同
1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1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5、《岩土工程外业操作规程》(DG/TJ08-1001-2004)
16、甘肃省相关规范规程及相关文件; 1.4勘察方法及工作量完成情况
为了查明道路沿线场区岩土工程条件与岩土工程问题,为设计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与参数,本次勘察采用了工程地质测绘,钻探和工程地质类比等勘察方法,具体工作如下:
1、地表地质调查
了解场地及附近的构造概况、地层分布及特征、岩层产状、岩溶、水文地质情况、不良地质现象及当地建筑经验,为勘察施工提供指导依据。
2、工程地质测绘
本次勘察沿道路两侧20.0~100.0m范围内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收集有关场地及附近的水文、地质及建设工程、环境及潜在滑坡资料,为场区工程地质勘察提供了指导依据。本次工作完成1:2000工程地质测绘面积0.80km2(部分参考了赛什斯镇镇区规划地形地物图)。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3、工程测量
本次勘察点测量工作根据镇规划控制点引测,并根据设计提供道路总平面图,进行实际测量定位放线,本次勘察进行钻孔定位40个。
4、钻探
为揭露道路工程沿线场区土层特征及厚度变化,以道路中心桩为依据,以每50m或100m为间距,沿道路中线共布置40个钻孔(考虑原因主要是拟建道路两边都为居民区,钻机无法横断面排列钻进)。钻孔深度控制在揭穿软土后控制深度,故本次勘察主线段道路共完成钻孔60个(其中路中线孔40个,副孔20个(平面图中未标出)),部分钻孔受地面条件限制,未能施钻。(详见勘探点平面示意图)。
本次勘察采用钻机钻孔编录取样,动力触探测试、标贯试验、粒度分析、室内试验等方法进行。根据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及勘察的任务和要求,本次勘察资料所提供标高为绝对高程。
其中:设置钻探孔60个(技术孔35个,孔深6.00m-9.00m;控制孔5个,孔深10-12m)。探井总进尺320.00m。取土样分析样(均为原状土样)50件,易溶盐样3件(见易溶盐分析成果表),在6个钻孔中做动力触探(N63.5)试验(见动力触探表),总进尺23.7m。
5、样品采集与测试
为准确评价地基岩体物理力学指标,确定岩土体地基承载力。本场采集不同状态的土样共58件,场地内浅部耕土及少量杂填土因结构松散或强度低未能取样,下部粘土层采原位土样共50件。采集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层间软弱泥夹层样品8件,作室内含水试验,用以后续工程需要。
6、简易水文观测
为了解地下水动态的基本特征和地下水埋藏的基本条件,根据规范和技术要求,于勘察过程中对钻孔内地下水位进行了初见水位及终孔稳定水位观测并进行了终孔水位复测,但因场地钻孔漏水现象较为严重,大部分钻孔进行水位观测失败,故本报告提供钻孔水位为初见观测水位。
2、道路工程地质条件
2.1气象条件
拟建道路区属内陆半干旱湿润气候区,少风多雨,春季多雪,秋季多雨。最大风力达7级,年平均气温3℃,最低气温-30℃(冬季),最高气温+26℃(夏季),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冰冻期。根据天祝县气象局提供的资料,季节性最大标准冻土深度1.72m。2.2地形地貌
拟建区位于山间冲洪积扇积扇区内,地貌单元属山前洪积-冲积凹阶地,主要为第四纪堆积-残积物,表现为上层的杂填土层和下部的粘土层。地势较平坦。场地地处赛什斯镇镇区,场区内高差较大,镇区地表高程在2545.2m-2589.0m之间,平均为2566m。2.3岩土构成
本次勘察表明,场区地层在勘探深度内主要为第四系冲洪积沉积物,根据工程地质特征,将勘探深度内地层划分为2个工程地质层,各层土的分布特征描述如下(参见工程地质剖面图):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1、杂填土(Qml):杂色,主要为拆迁房屋弃渣、块石、碎石、粘土及生活垃圾等构成,碎石含量20~40%。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沿线地段,其余地段零星分布,为施工单位场坪形成,为新近填土,结构松散,厚度差异大,为0.0~2.00m。平均厚度1.50m.2、粘土(Q4al+pl):黄褐色,稍湿,可塑,有植物根系,虫孔发育,手搓有砂感,略有光泽。其中局部夹有淤泥质泥土,且大部分混夹有角砾碎块,最大粒径在130mm左右。2.4水文地质条件
1、地表水
根据勘察期间地表地质调查,拟建道路内无地表水体存在,仅在C线前端距离有一河道通过,其余地段无水分布,镇区主河道距拟建道路较远。地表水均为大气降雨和人工抽水补给,对拟建道路影响不大。
2、地下水
勘察期间的地表地质调查,于拟建道路及拟建道路附近分布有几处泉点,水状态不稳定。
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内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粘土与细砂的隔水带上。地下水以孔隙水为主,地下水埋藏较浅,拟建场地的地下水位标高接近场地附近的泉点标高。场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雨,总体流向由西南向东北迳流,最终以泉的形式排泄。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水量较大。据全部钻探结束24小时后钻探点孔内观测资料,高钻孔漏水现象较严重,未能实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测到稳定水位,但根据水文地质调查,场地地下水位变化与降雨关系密切相关,水位变幅峰值与降雨滞后时间短,涨跌迅速,一般水位变化滞后降雨6小时左右。场地地下水水位丰水期地下水位低于拟建道路设计路面标高3.5~10.m,对本段拟建道路基本无影响。
3、地下水水质分析
本次勘察期间取地下水水样三件,进行了水质分析试验,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评价见附表。
3、道路工程地质评价
3.1场地稳定性与建设适宜性
1、场地稳定性评价
场地内及附近除山间冲阶地、洼地(见平面图中)外无滑坡、泥石流等不利于建筑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据钻探及地表地质调查发现,拟建场地处于镇区中心,人类活动时间较长,路基压实性好,拟建线路沿线平畅。拟建场地地下水排泄贯通性较好。场地第四系松散覆盖层主要为耕土及黑粘土,厚度不大且厚度不均,厚度在0.00~13.00m。地下水通过大气降水补给,主要以渗入式补给,通过土层孔隙、岩体裂隙,较缓慢地渗入地下。地下水随季节变化水位动态变化幅度小而且慢。呈现出地下水时间分布均一的特征。
2、地基稳定性评价
土层厚度不均对道路路基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根据开挖实际情况作结构或换填处理。区内岩土成分较复杂,不同岩体的强度不同,耕植土、杂填土为工程弃土,不可直接作为路基持力层。但经处理后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地基稳定性良好。3.2地震效应评价
场地内无活动性大断层通过,区域稳定性及地质构造环境良好。(1)天祝县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为中软土。
(2)持力层无可饱和的粉土及粉细砂层,不会产生地震液化现象。
(3)路基基土可以以粘土为基底土(夯实或加密夯实),地层均匀稳定,为建筑物抗震一般地段。3.3岩土工程特性指标
土层工程特性指标:因拟建场区内杂填土为新近填土,主要由拆迁房屋的砖块等建筑垃圾及场坪挖弃粘土组成,结构松散,自重固结沉降未结束,未经处理不具有工程意义。耕植土厚度小,结构松散;软塑粘土分布范围大、埋深大、厚度较大,钻探无法采集准确原样土样品,故本次勘察耕土、杂填土、软塑粘土物理力学指标采用近似类比及建筑经验建议确定。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硬塑粘土压缩模量Es1-2=7.066MPa,小于10.0MPa,[fa0]=193Kpa;可塑粘土压缩模量Es1-2=5.822MP,小于10.0MPa,[fa0]=154Kpa(根据近似试验统计结果,结合相邻建筑的建筑经验取值)。
3.4道路边坡稳定性分析评价
1、边坡特征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道路工程场区范围内,山体斜坡在自然状态下是稳定的,不存在斜坡失稳问题。
2、岩土指标
本次勘察对淤泥泥化夹层含水量指标采用试验测试,样品处于完全扰动状态,与施工、使用状态均完全不一样,因此,测试成果对指标的要求不强,当地建筑经验,场地粘土扰动后其内摩擦角变化不大,而粘聚力下降具有明显的特征规律。动力触探N63.5修正锤击数平均值为4.0击,标准差1.89,变异系数0.31。标贯击数平均值为8.0击,标准差2.56,变异系数0.53。3.5道路路基持力层选择及地基建议
勘察结果表明:场区硬塑、可塑粘土为中压缩性土,为良好的路基持力层。对拟建道路段地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路堑部分:对回弹摸量小于设计要求的地段,为避免路基变形,应作换填处理。
2、对于挖、填交接地带除满足设计回弹摸量要求外,可适当加强路基刚度。
3、路堑开挖后,若发现有淤泥质粘土处,应对淤泥质粘土作挖除换填处理。
4、填方时,应先清除表面耕土及人工填土。
5、填方路基可选择场内路堑开挖的粘土(拟建场地总体土层较薄)或河道中的碎石作为填料,其填料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030―2004)3.3.1.4条规定,且回填时应分 10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层碾压夯实。
6、回填路段一般可按1:1.50坡率回填后护坡处理,设计时应根据具体高度、地形及回填材料等选作护肩、护脚、砌石、挡土墙路基,硬塑、可塑粘土作路堤挡墙持力层。
7、在以粘土作为持力层的地段应及时验槽后进行封闭处理。3.6填料选择及料场
填方路基可选择场内路堑开挖的粘土、或附近河道中的碎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作为填料,其填料最小强度及最大粒径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030-2004)3.3.1条规定,且回填时应分层碾压夯实。
3.7场地土腐蚀性评价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附录G.0.1及第12.2条之判定。场地土含水量为W<30%的为弱透水土层,无干湿交替现象,干燥度指数k<1.5,持力层温度梯度区为微冰冻区段。拟建场地处内陆干旱气候区,地下水埋藏深度较大,拟建场地环境类别为Ⅲ类,场地岩层上部(杂填土)为弱透水土层;下部(粘土)为弱透水土层。根据易溶盐分析成果表的资料判定如下:依据以上分析结果判定,拟建区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综合判定场地土有微腐蚀性。
4、岩土工程问题及处理意见
1、钻探勘察仅提供很少部分资料,也具有随机性。仅靠钻探方法投入较大,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工程环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境条件、拟建物荷载特点及详勘阶段的工作量布置情况,从安全、经济、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在施工时进行施工勘察。
2、对拟建线路场地及附近的凹地进行有效处理方案的建议: ①拟建场地及附近的凹地、开口洞应进行盖板跨越或填堵处理,填堵时应选择透水性好的材料,粒径由下至上宜采用从大到小的排列,如可采用先投入片石,上铺砂卵石,再上铺砂,表面用粘土夯实,经一段时间的下沉压密后用粘土夯实补平。
②在拟建场地的低洼地带设计有效的排水措施,可结合拟建道路的雨、污排水工程一并考虑。
3、拟建道路C段跨越的垂直河道,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该河道的水流畅通,避免堵塞引起积水破坏临近民用建筑物及农作物。
5、结论与建议
1、拟建场地地形条件、工程环境相对简单,在拟建场地内及附近凹地经过有效处理后场地稳定性良好,适宜建设。
2、地下水位低于设计路面标高以下,且丰水期地下水位低于拟建道路设计路面标高3.5~10.m,对本段拟建道路基本无影响。
3、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工程环境条件、拟建物荷载特点及详勘阶段的工作量布置情况,从安全、经济、工期等因素综合考虑,建议在施工勘察中沿道路中线作施工勘察。
4、对拟建线路场地及附近的凹地进行有效处理方案的建议: ①拟建场地及附近的凹地、开口洞应进行盖板跨越或填堵处理,填堵时应选择透水性好的材料,粒径由下至上宜采用从大到小的排 12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列,如可采用先投入片石,上铺砂卵石,再上铺砂,表面用粘土夯实,经一段时间的下沉压密后用粘土夯实补平。
②在拟建场地的低洼地带设计有效的排水措施,可结合拟建道路的雨、污排水工程一并考虑。
5、场区硬塑、可塑粘土为中压缩性土为良好的路基持力层。土层厚度不均对道路路基稳定性也有一定影响,根据开挖实际情况作结构或换填处理。
6、路堑部分:对回弹摸量小于设计要求的地段,为避免路基变形,应作换填处理。
7、对于挖、填交接地带除满足设计回弹摸量要求外,可适当加强路基刚度。
8、路堑开挖后,若发现溶蚀石芽与槽沟相间有粘土处,应对粘土作挖除换填处理。
9、路堤填方时,应先清除表面耕土及人工填土。
10、填方路堤可选择场内路堑开挖的粘土、河道碎石(拟建场地总体土层较薄)作为填料,其填料压实度及最大粒径应满足《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030-2004)3.3.1条规定,且回填时应分层碾压夯实。
11、回填路段一般可按1:1.50坡率回填后护坡处理,设计时应根据具体高度、地形及回填材料等选作护肩、护脚、砌石、挡土墙路基,硬塑、可塑粘土及河道碎石作路堤挡墙持力层。
12、在地面自然横坡陡于1:5的斜坡上(包括纵断面方向)修筑路堤时,路堤地基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得小于1.0m,台阶底应
天祝县赛什斯镇2012年道路及给排水工程建设项目
有2%~4%向内倾斜的坡度。
13、粘土作路基,路堤持力层时,由于粘土遇水泥化,日晒收缩干硬,所以应在开挖后迅速组织验槽并及时进行封闭处理。
14、土质边坡切坡后粘土层开挖暴露后易失水开裂,使粘土土体结构及强度破坏、下降,遇水后粘聚力降低,边坡易失稳,建议土质边坡按1:1.25坡率放坡,路基段的边坡为永久性边坡,应作好坡面防护处理,坡顶设排水沟。
15、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设计分组为第三组。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土为中软土。场地内无活动性大断层通过,区域稳定性及地质构造环境良好。地层均匀稳定,为建筑物抗震有利地段。
16、岩、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详见报告后附表。
17、若在施工中出现特殊地质问题,应及时通知地勘、设计、监理单位,共商处理意见。由于场地的限制等原因,本次勘察有部分路段未能施钻,施工中验槽处理。
第五篇:勘察工作情况报告
建海·盛世新城一期工程6#住宅楼基础工程验收
勘察单位工作情况报告
工程名称:建海·盛世新城一期工程6#住宅楼
建设单位:荥阳建海置业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河南中建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荥阳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河南弘益建设有限公司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海·盛世新城一期工程6#住宅楼,建筑面积48013.37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27层,裙房2层;建筑底层长为126.3米,宽为57.5米,建筑高度81.2米,室内外高差0.3米;结构体系主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房部分为框架结构,基础形式主楼筏板基础,裙房部分为独力基础;该工程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重要系数为1.0;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建筑防火等级为一类;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本工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钢筋采用HPB300,HRB400,混凝土标号:基础垫层C15,基础筏板、地下室墙柱梁板梯等构件采用C40级。砌体:±0.00以下采用M5水泥砂浆,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强度等级A3.5,体积密度为B06.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
二、勘察技术要求
受荥阳建海置业有限公司的委托,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其建海·盛世新城一期详堪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本次勘察集初堪和详堪一次进行,目的是为了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参数,对基础设计和施工提出建议,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为:
1、查明工程场地地基土的岩性、时代成因及空间分布特性,提供设计所需的各层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并对基础影响
深度内的承载力和变形特征进行评价。
2、查明场地土有无湿陷性及其厚度,确定场地湿陷性及湿陷
等级。
3、查明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及其类型、成因、分
布,分析其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
出防治建议和有关设计参数。
4、判定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有关抗震设计参
数,对其地震应进行评价。
5、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含水层类型及其主要特征,评价地
下水对基础施工的影响及对混凝土的腐蚀性。
6、对建筑物地基基础方案进行分析论证,按照建筑物对地基
强度与变形要求,对天然地基及地基处理的可行性作出评
价。
7、提出影响工程施工的不利地质因素,并对工程设计和施工
提出建议。
三、勘察依据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J25-90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原状土取样标准》JGJ 89-9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四、工程合约履约情况
我单位和建设单位签订了勘察合同,所承揽该工程勘察任务是在我勘察院单位资质等级许可范围内,所有参加勘察人员均持有专业注册证书,无转包现象,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认真执行国家规定的工程勘查程序,并且执行国家有关建设工程勘察费的管理规定。本工程施工前,我单位结合该工程的实际特点和地质条件,布置详细的勘察方案,按时编制提供了数据、真实、准确的工程勘察报告,从而满足建设工程规划、选址、设计、岩土管理和施工的需要。
五、对参见工作的总体评价
我方在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并遵守强制性标
准进行勘察设计,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进行勘察设计工作,为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经过勘察确认拟建场地的地质符合本工程的使用要求,并出具了详细的工程地质报告,为本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岩土技术参数。
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