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临桂县会仙湿地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临桂县会仙湿地保护工作情况汇报
我县按照自治区、市的工作部署,高度重视会仙湿地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周密部署,湿地保护工作稳步推进。
会仙湿地位于会仙镇睦洞、四益、新民、文全村委,四塘乡大湾村委和雁山区竹园村委,地跨东经110°08′38″-110°16′57″,北纬25°05′08″-25°08′34″。湿地范围涉及2县(区)3乡
2镇6村委47个自然村约2.2万人,总面积约78 km。唐朝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开凿的古桂柳运河(相思埭)由湿地中心穿过,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运河使漓江与洛清江相连接。会仙湿地地貌是喀斯特峰林平原,地势平坦,石灰岩孤峰林立,海拔小于500m。该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太阳强热幅射和季风环流的影响,四季分明,夏长冬短,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835.8mm,年平均蒸发量1569.7mm。湿地内的植物主要有:樟树、枫香、苦楝、乌桕、松树,黄荆、柃木、水杨柳、十大功劳、芦苇、三角苇、黄茅草、野苦草、五节芒、野牡丹、蓝丝草、马尾草和厥类。主要动物有:鲤鱼、草鱼、塘角鱼、斑鱼、鲢鱼、黄鳝、白鳝、鲢拐鱼、鲫鱼、龙虾、鳅鱼、福寿螺、燕子、灯鸟,白鹭等。宋朝时期会仙湿地的面积约65 km,20世纪
250年代湿地面积约25 km,至今湿地面积仅剩6.7
km,与20世纪50年代相比,会仙湿地面积减少了约75%,与宋朝以前相比,剩余面积约10%。会仙湿地面积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特别是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对湿地蚕食围垦、开荒造田、围湖造塘,挤占河道,使原有湿地不断受到破坏,水面逐渐萎缩,地面逐渐疏干,沼泽和湿地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目前,会仙湿地包括相思埭运河、沼泽地、草地、湖泊、水塘等,主要分布在运河以北,在九头山、凤凰山、龙山、狮子岩、钟鼓山之间,其中部分草地已开垦为经济林地和农田。相思埭运河基本畅通,运河的附属设施仅剩几座桥。
我县在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将湿地保护工作列入重点项目工程来抓,成立了会仙湿地修复与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成立会仙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站的初步方案,管理站挂靠县林业局,属参公事业管理单位性质,现正在按程序上报。近年来,我县科学规划,不断完善湿地保护工作方案,下发了通告,严禁在湿地范围内新挖鱼塘、毁林、毁草、破坏湿地等行为。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修复,完成了《会仙湿地修复水工程规划报告》、《广西桂林市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项目会仙湿地修复近期水工程设计报告》和《会仙湿地修复水工程工程建设征地专题报告》等前期工作,划定 2
了12平方公里湿地保护范围,对湿地实施强制保护。从2008至2010年,我县累计投入湿地保护达610多万元,主要用于湿地保护的基础数据测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方案设计及评审、周边环境整治、国土绿化、生态修复等等。
下一步,我县将通过新建和修复堤围,新建睦洞湖节制闸,修复相思埭运河陡闸等工程措施,拦蓄洪水,引入渠水,抬高恢复湿地水面,计划将湿地面积由现在的6平方公里恢复到12平方公里,保护范围25平方公里,确保会仙湿地不干涸。目前,在会仙湿地栖息的鸟类已增加了20多种,并呈逐年递增趋势。
第二篇:会仙湿地策划书
团日活动策划书
活动主题:感受初夏,会仙湿地环保生态行。
一、活动背景:新一年的夏季如期到来,在桂林这个山水城市初夏无疑是最令人惬意最令人开怀的季节。经过多月闷头学习的同学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马上背上行李包穿起碎花小裙出去肆意游走放松一番。而会仙湿地的芦苇荡此时正在摇曳着身姿向我们招手,湿地的河流与小船静静地在我们心头荡涤。l
第三篇:保护湿地演讲稿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保护湿地,从我做起》。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 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是啊,谁不希望能有如此美丽的一幅画面呢?但现在我们却距离它越来越远了,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使我们的家园遭到了严重的威胁。树木在减少,草原在退化,湿地在涸泽。我们的湿地总面积已经由20多年前的63万公顷,减少到40万公顷。美丽的萨尔图草原已经消失殆尽。素以水草丰美,千沼百湖的松嫩平原,正在在失去维系生命的源泉——水。
触目惊心的数字表明,保护水源、保护自然已经刻不容缓。我们要大声疾呼,更应从我做起——创建绿色家园。我们要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从节约每一滴水、爱护每一棵树、保护每一片草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地球。我们以虔诚的声音呼唤生命的绿色,为了让大地山青水秀,为了让家园绿树蓝天,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第四篇:保护湿地演讲稿
保护湿地,从我做起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湿地,从我做起》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三大生态系统,它们是森林、海洋、湿地。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很多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迁徙离不开湿地,因此湿地被称为“鸟类的乐园”。由于湿地具有强大的的生态净化作用,因而又有“地球之肾”的美名。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和人工两大类。自然湿地包括沼泽地、泥炭地、湖泊、河流、海滩和盐沼等,人工湿地主要有水稻田、水库、池塘等。据资料统计,全世界共有自然湿地850多万平方公里,中国的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十分之一,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中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湿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以补充地下水,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改善环境污染;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然而在人口爆炸和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下,20世纪中后期大量湿地被改造成农田,加上过度的资源开发和污染,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物种受到严重破坏。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1996年3月《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每年开展纪念活动。
在我们兰州安宁区,有一个美丽的银滩湿地公园,它是我省惟一的黄河湿地公园。公园里面种植着各种树木花草,几只小鸭子在水面上游来游去,为湿地公园增添了几分生机,也给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间,漫步在公园的小路上,有种真正回归自然的感觉。
作为每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人,我们应该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一起保护湿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我们为拥有一个健康、环保、美丽的家乡尽一份心,出一份力!
第五篇:保护湿地
保护湿地,守护水资源
2013年2月2日是第1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确定为“湿地与水资源管理”,宣传口号是“湿地守护水资源”。
龙泉湿地资源非常稀缺,除农田外,主要为河流、水库,面积狭小,其中最大的湿地为紧水滩水库,面积1515.46公顷,其次是龙泉溪,面积293.9公顷,梅溪居三,面积206.96公顷,湖泊、沼泽数量极少,面积更小。据龙泉市湿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市湿地虽然规模较小,却类型丰富,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都有零星分布,尤其高山湿地,如瑞垟水库、凤阳湖、天平湖,更显珍贵。
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还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在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控制污染、美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我市为三江之源,保护优质水资源尤为任重道远。同时,无论库区还是溪流两岸,抑或高山湿地,都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风光秀丽,是最佳的山水文化旅游胜地。
近年来水资源常常受到各种污染,不同程度地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希望广大市民通过“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行动起来,保护湿地,守护水资源,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
王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