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输油管道泄露事故处理
输油管道泄露事故处理
4.3.1事故类型
输油管道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输送介质泄露称为泄露事故。管道泄露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管道腐蚀减薄,造成管道局部穿孔;②应力腐蚀或交变应力等作用引起的开裂;③机械振动的冲击作用,管材承受交变载荷产生疲劳裂纹,导致发生油品泄漏;④管线焊接不过关,存在砂眼或裂纹,运行一段时间后,缺陷扩大,造成油品泄漏;⑤不法分子打孔盗油;⑥法兰或阀门密封面失效;⑦油泵泄漏、灌区泄漏。如果对泄漏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其结果可能会导致输送中断,对周边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特别是可能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甚至危及到人的健康与安全。
从泄漏的地域来分,可以分为:泵房、阀室内泄漏、穿越、跨越段泄漏、地下泄漏
由于油品泄漏发生的几率比较大,是一种突然、无计划、不受控制的紧急情况,因而如何正确地精心应急处理,便成为控制泄漏的关键。4.3.2应急响应
1、各级人员接事故报告后,立即到相应的岗位待命。
2、现场总指挥根据泄漏情况,当有油品大量外泄时,应通知刘坪、27井站人员迅速停泵,停止输送油品,关闭输油阀门。由维修组迅速关闭断裂段最近两端阀门。
3、接事故报告后,站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组织抢修组按泄漏部位特点到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带压堵漏。
4、到事故现场抢险人员,首先查看现场有无人员中毒等伤害事故发生,若有人员受伤害,立即组织现场抢救并打“120”送入最近医院抢救。
5、要采取、回、堵、截、收、导等方法,设法控制液体到处流淌,把险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在液体流散区域内和蒸汽扩散范围内要彻底消除火种、切断电源,以防不测。
在可能的情况下,可采用导流法把流散液体积聚在某一低洼处,或人工挖的坑池中,调动油品车辆对泄漏的易燃液体及时回收,尽可能将污染面积降低到最低限度。
回收泄漏液体时,不可选用非防爆型设备,或易产生静电的工具,避免发生问题。
6、通知当地派出所和公安部门,请他们派警力协助并维持现场秩序,将与抢修无关的人员清理到安全区域。
7、将抢修车辆和设备放置在上风口,在有利于抢修方便的前提下,尽可能离现场远一点。
8、将抢修现场用警戒绳围起来,并悬挂有关警示用语的标志牌。
9、在抢修施工现场的上风口处,根据施工的危险程序,请求当地消防队,配备一定数量、性能可靠的消防器材或消防车,其功能应符合油品灭火的要求。
10、当大量的油品外泄时,气味较浓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进行抢修,避免抢修人员窒息。
11、清除动火施工5m以内的油泥,并在上风口处开辟一条通向安全区域的安全通道。
I
12、开挖抢修动火用的操作坑(有水的地方要当水筑坝),操作坑应符合下列要求和规定:
a)操作坑应足够大,以保证抢修人员的操作和抢修机具的安装及使用,并可躲避火焰的烘烤;
b)操作坑底应有集油坑,使抢修人员操作方便;
c)操作坑与地面之间应有人行通道,通道应设置在动火点的上风向,其宽度不小于1m,通道坡度不大于30°。
13、当操作坑距有油水的沟渠比较近时,靠近有油水的一边必须设置防火墙,以防焊接时产生的焊花溅入引起火灾。
14、当用挖掘机挖操作坑时,应由熟悉管线走向和地开、地貌的人负责指挥,边挖边测试,要倍加小心,避免挖破管道.15、当埋地管道较深有地道时,应将离动火处至少5M以上的地道破坏,挖走地道内的油泥,并将挖开的地道口用新土堵严实,要用油气检测仪反复检测,确认其油气浓度在安全的范围之内才允许用火,避免在动火过程中发生爆炸坍塌伤人事故。
16、当在阀室内抢修时,应打开所有门窗,清理干净房内的油品,然后撒上干粉。
17、当管线跨越处固定墩里的管道腐蚀穿孔需抢修时,在砸掉固定墩之前,应当在固定墩前或后找一个合适位置将管线固定、支撑牢固,避免管道失去支撑和固定后出现倒塌或变形事故。
18、确认抢修现场及周围危险区域内无无关人员后再进行利用预制好的带压堵漏卡子进行带压堵漏、用楔子堵漏。
19、当油品停止泄漏时用油气检测仪检测操作坑及周围的油气浓度,确认在安全的抽气浓度范围之内并“大火”试验,避免烧伤抢修人员及围观或拾油的群众,开始焊接。
20、安排专人进行现场监护和救护。
21、动火作业人员要穿戴好防火服等防护用品。
22、下操作坑内抢修的人员腰上必须系扎用非易燃材料制作的安全绳,同时要与坑外进行救护的人员配合、协调好。
23、在动火的全过程中应不断地检测可燃气体的浓度,当可燃气体浓度高于其爆炸下限的25%时,应采取人工通风措施,人工通风的风向应与自然风向一致。
24、抢修完毕后,应对抢修现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确认没有火种及其它隐患后。总指挥决定恢复管道输油作业,并组织事故调查处理并上报。
4.3.3
一、存在砂眼、漏洞较小情况
1、由通讯联络组通知27井停止外输,关闭外输阀门;
2、调铲车在泄漏点附近挖一集油坑,在泄漏下方铲起一道拦油坝,进行拦截;
3、调泵油车,油罐车对集油坑内原油进行回收;
4、通知消防队进行警戒和火灾预防
5、抢修
用事先准备好的卡子和堵漏工具精心堵漏,堵漏完毕后,进行现场清理,II 等待专业队伍到来进行作业。
二、因洪水、滑坡等自然灾害,机械冲击,载荷过重,而造成管道破裂,原油大量泄漏;
1、通知27井停止外输,关闭外输阀门;
2、调铲车挖集油坑,在集油坑下游开挖三道土坝进行拦截;
3、掉泵油车,油罐车对泄漏原油进行回收;
4、通知消防队,出动消防车辆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和预防火灾;
5、在刘坪站队管线进行清扫,等待专业队伍到来进行抢救
三、人为破坏、打孔盗油而产生污染事故
偷盗油分子安装在管道上的阀门损坏或被人为破坏,或者犯罪分子在管线上打孔,都会造成油品的大量外泄,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如果现场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就会越大。同时可能造成着火、爆炸等事故。
1、现场总指挥应通知刘坪、27井站人员迅速停泵,停止输送油品,关闭输油阀门。有管道维护队派出一组人员迅速关闭断裂段最近两端阀门。
2、现场保卫组到事故现场,立即封锁相应区域,以最快时间将不法分子捉拿,同时进行交通管制防止非相关人员进入,疏散无关人员,并保护事故现场不得破坏,必要时进行现场拍照。
当地公安部门到达到事故现场后,协助其执法、维持现场秩序,进行现场调查取证。
3、接事故报告后,站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组织抢修组赶赴现场,进行堵漏、抢险时尽量不破坏事故现场。紧急处置应分为以下几步:①开挖修复作业坑;②拆除盗油装置;③封堵焊接盗油孔;④防腐恢复管道原样。
4、如果盗油引起泄漏、着火、爆炸、人员伤亡等事故时,应按相应应急程序进行处理。
5、抢修完毕后,应对抢修现场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查,确认没有火种及其它隐患后,有总指挥决定恢复管道输油作业。
6、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后,打击破坏管道安全的犯罪份子。
四、抗洪抢险、山体滑坡应急响应程序
雨季遇强降雨后洪水可能将油品管道覆土层。穿(跨)越段、涵洞、坝顶过管等地段冲毁,造成输油管道外漏、冲刷或损坏;沟渠、河道等处发生的山体滑坡,可能对输油管道运行造成隐患,如果抢险不及时会造成管道移位、断裂、泄漏等严重后果。
1、一旦发生险情,接到通知后,抢修组按要求迅速装备防护用品,领取抢险物资。
2、现场指挥人员根据地形特点,指挥抢险人员将洪水引到不影响管道的安全处。
3、如果沟渠、河道等处山体山坡,可能对管道运行造成管道位移、断裂、泄漏等后果,则汇报指挥部,指挥27井站停止输油,并派维护队员关闭就近两端阀门。
4、现场抢险组指挥应根据汛情,注意应急人员防护、群众防护,必要时紧急
III 撤离,要严格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
5、社会救援:在本部门抢险力量不足和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报长安环科及主管领导,必要时请求当地政府及友临单位等社会力量援助,援助队伍到达时,指挥部要派专人引导,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项。
6、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油品泄漏等事故,分别按相应事故应急处理程序进行抢险救援。
7、防汛抗灾总指挥部应根据灾情,指导灾后恢复生产、灾情调查和善后处理等工作,并协调有关事宜。
注意事项
1、晚间抗洪抢险时应注意周围环境,指挥人员必须熟悉环境,行走路线要安全、正确,保证人员、车辆在行走过程中安全。
2、灯光要有足够的强度,保证行走、抢险安全、顺利进行、3、时刻观察周围环境,发现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止,保证抢险人员的安全。
5应急结束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应急救援指挥部要及时减除应急状态,及时恢复生产、恢复工作秩序,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
IV
第二篇: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反思截至11月25日,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爆燃事故的遇难人数已上升为55人,失踪9人,受伤166人;其中,30位轻伤者已经出院,现在在医院治疗人数为136人。这次输油管线事故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使众多家庭陷入巨大悲痛。
至今关于泄漏、爆燃的具体原因,目前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还在调查中。我们为死伤的群众工人给予深深的哀悼的同时,也应以此为鉴,给我们国网公司员工们敲响警钟,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到杜绝此类事件,防患于未然,更好地确保电网企业尤其是我们土建安装专业的安全生产,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
1、明确各级安全责任,确保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
事故发生前,相关部门凌晨两点多早已接到相应通知,然而,直到事故发生整整7个多小时的时间,却没有做出疏散群众,错过了降低事故危害的最好时机,这是从最高领导到现场调度机构,甚至是底层现场指挥者的整体失职,是极端的不负责任现象。在我们基建现场,安全是永远不老的话题,做好安全管控,关键在各级领导和现场主要负责人。
各级领导首先要把人员安全摆在第一位置,督促下属各部门建立起健全的安全管理体制、发生事故责任机构图、安全隐患名单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定制安全检查和整改计划,增加抽查、巡查次数,并把抽查结果作为施工项目部的绩效考核重要一环,并将结果和外协施工队伍经济利益相挂钩,使其在根本上重视安全问题,做到到心中有数、检查有力、监督有效。
现场主要负责人要明确自身的责任所在,在自己所在现场严格要求各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设立专项安全员对危险源和安全措施进行实时管控,及时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对外来民工的各项管理,现场项目经理要确实执行作业指 导卡和作业指导书,保证施工现场现场安全管理到位,督促施工队伍做好安全措施,监督各个工人对安规的执行情况,发现风险立即增加安全措施或改进施工计划。每日要对当日工作进行安全总结,在安全问题上一刻也不能松懈,随工程实施总结经验教训,采用闭环管理确保安全问题不会发生。
对于现场施工的主要实施方施工队伍,一定确保其施工资质一定到位,不出现过期或者资质不足的情况,确保不会有资质不达标的工人进场,进场前要对工人进行安规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场,每天工作都要有现场安全站班会,确保每一名工人明确自己的施工内容、所存在的危险点、所布置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在最基础的位置强化安全责任概念,让基层工人树立起安全意识。
2、做好事故安全应急防护措施,发生事故迅速反应 7个多小时充裕的时间组织抢修时间,相关部门却没有有效的组织起安全防护措施,反应过于缓慢究其主要原因便是对突发事故的准备不足,临时指挥肯定会存在不规范、不全面的弊端,这就体现出了事故应急演练预案的重要性。事故应急演练预案是针对具体事故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包括当事故发生时组织结构、应急流程、责任机制、疏散方案等其他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所制定的相关内容。制定事故应急演练预案是风险控制措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地防止事故的扩大,减轻事故造成的财产和生命损失。而为了发现预案中所存在的问题、疏漏,使职工熟悉预案内容以保证事故出现时能快速反应,开展风险隐患辨识以及应急演练是非常重要的。土建现场多数施工人员来自外协队伍,自身素质不是很高,各施工项目部就更应重视应急演练的重要性。在进场开工前,业主、监理和 施工项目部应一同对施工现场进行进行风险辨识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安全措施,施工项目部将安全施工条件和安全注意事项告知施工队伍,确保落实到个人。根据可能风险制定出事故应急预案并随之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包括触电、火灾、地震、洪涝、台风等可能风险,均要组织进行演练培训和紧急救护措施培训,使安全预警理念深入人心,以确保事故发生后可以快速发应。
3、严格进场施工设备及分包队伍资质审查,从最根本杜绝隐患
这次事故的管线建成于1986年,至今发生这样的事故,已经安全运行了近27年,就是这样牢固的管道却发生如此重大的事故,我们更应该反思在日常工作中对我们现场设备和安全工器具的管理模式是否有漏洞。首先应该加强机械设备的资质管理,在进场前应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已进行相关的检测以确保设备合格,安全工器具能否提供相应的实验结果,资质不合格的设备与工具不允许进入现场;在机械操作人员方面,完善持证上岗制度,特殊作业人员持合格的特种作业上岗证方能准许进入现场工作,并有专业人员编著作业指导卡,在现场履行完确认手续才能开始工作,以防止操作时因出现遗漏工序导致风险隐患。这样从人到机械全方位管控,以确保现场基建设备的安全使用,同时将施工资质和其金钱利益相挂钩,使外协施工队伍更加重视设备和人员问题,从施工的根本保证人身安全。
安规上要求“确保人身、电网、设备的安全”,人身时放在第一位的,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是那么珍贵,我们在对青岛爆炸案中失去生命的同胞们进行哀悼的同时,更应进行自我的反省,为了永远的杜绝这种危害极大的事故,我们电力企业更应该重视安全问题,把安全问题放在重中之重。我们将以此为鉴,查漏补缺,改进自身的管理方法的管理理念,让安全理念根植人心,让安全问题不再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第三篇: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心得
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心得
11月22日上午山东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中石化黄淮输油管线泄漏引发重大爆然事故造成62人遇难,136人受伤的重大人员财产损失,中央地方各级领导立即做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企业组织力量排除险情搜救失踪受伤人员,并查明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落实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措施,杜绝此类事故发生。
我公司得知消息,立即在全公司开展认真吸取事故惨痛教训,深入学习中央讲话精神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查找安全生产隐患活动。
我们做一名化工企业的一线员工必须要严格按照“安全生产制度”操作,时刻把安全生产工作抓在手上,放在心上,化工生产就是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腐蚀连续性强,事故 易发多发等特点。
所以我们要在以后的工作中:: 全面负责班生产的组织和协调工作监督检查各岗位工艺指标和安全生产的执行情况,确保各岗位正常运行。
2: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当班期间、督促各岗位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不做与生产无关的事/。
3熟练掌握各岗位工艺流程及操作规程,协助操作工做好各主要机台的开停工作,以及工工艺善的调整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4组织搞好班安全业务学习及其他各式项活动加强班组的团结与沟通。
三胺二车间
:周宝树
第四篇:液化石油气泄露处理及扑救
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理及扑救
摘要:在现实生活中,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时有发生,作为担负社会抢险救援任务的消防部队,就必须掌握一些有关液化石油气的基本常识和应急对策,一旦发生液化石油气事故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现场处置,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着重介绍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泄漏的处置对策、战术应用和注意事项
关 键 词:泄漏 爆炸 堵漏 战术
正 文: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化工工业也日趋发达,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科研等领域,并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现在化学物品种类繁多,危险复杂,各类化学物品有上万种之多,根据消防部队的作战能力,对付常见的化学物品和一般油罐火灾已不成问题.即使是一、二万吨的大型油罐火灾,也能有制胜的把握.有些石油化工主要是化学物品火灾和液化石油气火灾复杂,扑救困难,而称其为火灾扑救难题.我国消防部队在多年来关于液化石油气火灾的扑救,虽然理论上已形成了一套战术,但在实践中,却仍是教训多于经验.消防指战员总感到液化石油气火灾燃烧凶猛,危害严重,扑救困难,灭火时间长,突发性灾害概率大,临场扑救的压力大.因此,熟悉掌握液化石油气事故处置技、战术对策,对有效处置液化石油气事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液化石油气的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液体,具有特殊臭味,极具冻伤性,有麻醉作用。空气中浓度1%时使人呕吐头痛,10%时二分钟使人麻醉,时间稍长即可死亡。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迅速扩散250倍,在地面上扩散形成高浓度区,遇火源可引起强烈爆炸。爆炸极限2%-10%。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
一、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概况(一)构造情况
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几个关键部位.储罐下部有进液管、出液管和排污管.进液管设有单向阀和截止阀,有的还设有自动控制阀(电磁阀或易熔合金控制阀),出液管设有截止阀, 有的还设有自动控制阀储罐的顶部设有安全阀和放空管.(1)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容量.卧罐的容量有几十立方米到几百立方米不等,球灌的容量有400㎥、500㎥、1000㎥等,液化石油气液相相对密度约为0.57,比水轻,再加上储罐要留有15%左右的气相空间,因此,400㎥、的储罐约装200吨液化石油气,1000㎥储罐约装500吨液化石油气.(二)泄漏部位
(1)阀门.阀门是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易泄漏部位,阀门法兰容易因老化、开列等损坏而泄漏.(2)液化石油气管线.液化石油气管线因材质薄弱环节或因震动、撞击等出现裂缝泄漏.(3)储罐根部.储罐根部因材质问题或其他问题出现裂缝泄漏.(4)储罐上部.储罐上部大开口泄漏.(5)泄漏后可采取的措施.从泄漏的部位看,阀门后发兰泄漏可以通过关阀解决,阀门前发兰泄漏、阀门无法控制,只能采取堵漏措施,按照国内现有的堵漏技术,阀门前发兰泄漏、管道泄漏、储罐根部裂缝泄漏等都可以采用带压堵漏,其最大压力可达34.3兆帕,储罐顶部撕口泄漏一般无法堵漏,只能采取点燃、驱散导罐等措施.我国发生的一些重大液化石油气火灾事故有如下特点:
(1)泄漏、爆燃、连锁爆炸,这是液化石油气火灾的三步曲,液化石油气平时都充灌在压力容器内,一旦泄漏,即成喷射状,瞬间扩散、气化,形成一定范围的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爆炸后,在泄漏处或受冲击波影响的储罐破裂处形成稳定燃烧。火焰烧烤或辐射热再作用于燃烧罐和邻近罐,造成更为猛烈的爆炸
(2)火源难以控制,泄漏后极易引起爆炸。液化石油气泄漏后,短时间扩散至相当的范围,在气雾积聚的空间(几十厘米至几米高度)内,火源难以控制,如配电间、锅炉房,不防爆照明,车辆排气火星及其他可能的因素。爆炸危害大,作战布兵必须有所防范。大凡液化石油气储罐爆炸,其威力和危害相当巨大。蚌埠液化气储配站11号罐爆炸后,罐体被展开,形成一张平整的钢板;两端一分为二,分别向南北飞出60m和80m。这些是补救过程中发生的,因此消防指挥员在地形地物的选择、进攻梯队的组织,进攻和撤退时机的确定上,必须充分考虑。
(3)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参战力量多,扑救时间长,耗用水量大,是持久战、攻坚战、消耗战,消防指挥员在力量调度和组织指挥上应充分重视。二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对策
液化石油气一般以喷射状泄漏,扩散迅速,很快就会形成大面积爆炸性混合物,加之火源难以控制,极易造成爆炸燃烧事故.处置液化石油气事故必须慎之又慎,防止爆炸则是处置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关键和目的.处置程序
现场询情:到达现场时(与事故现场保持至少400米的安全距离)将车辆停在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然后指挥员迅速地向知情人了解罐体泄漏的时间、部位、贮量、有无人员伤亡、是否发生爆炸燃烧等情况。
个人防护:参加事故现场处置人员根据事故现场区域划分,分别着重型防化服、封闭式防化服,佩戴呼吸器(或防毒面具)。
侦查检测:侦检人员携带有毒气体探测仪、易燃易爆气体探测仪,可燃气体探测仪、测温仪进入事故现场,查明液化石油气泄漏的位置、染毒浓度及范围、中毒人员的位置、数量等情况,为设置警戒和救助提供情况。
实施警戒:警戒人员根据侦检情况,划定警戒区,设立安全出入口,严控人员出入,控制警戒区内的一切火源,并迅速疏散事故现场周围居民。
人员救助:救助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后携带破拆、救助、通讯、照明(根据事故现场情况而定)等器材,进入事故现场进行救助。
主动点燃火炬:点燃原则.主动点燃泄漏火炬是液化石油气泄漏现象十分科学严肃果断的处置措施是为了避免更大危险和伤亡而采取的“紧急避险”行动.点燃时机.一是罐顶开口泄漏又无法实施堵泄漏,泄漏气体扩散遇火造成爆炸事故,此时应用多支喷雾水枪进行冷却稀释,把泄漏气体驱散,同时用点燃的木棒点燃泄漏口.二是罐顶爆裂已经形成燃烧,罐体被冷却保护直到罐内气压不大时,火焰被内吹灭或被冷却的水流打灭,但还有气体扩散出来,如不再次点燃,扩散气体仍能造成危害,此时在继续冷却的同时,应予果断点燃。现场处置:
一、生产、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化工厂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爆炸燃烧灾害事故,应采取的处置方法
1、生产、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化工厂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应采取的处置方法:
(1)、禁绝火源:切断警戒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停止高热设备工作,现场处置人员必须使用无火花工具。
(2)、关阀断流:关闭阀门,切断物料源。
(3)、稀释降毒:利用喷雾、开花水枪,驱散、稀释沉积漂浮的液化石油气气体。或铺设水幕水带,设置水幕,稀释、降低泄漏物浓度,并控制泄露物污染范围。
(4)、实施堵漏: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并根据事故现场情况,可采用内封、外封、磁压、捆绑、法兰、金属套管、低温冻结法等方式进行堵漏。抢险人员进行堵漏时必须设喷雾水枪掩护。(5)、输 转:利用输转设备对罐内的液化石油气液体倒灌转移。
(6)、清理现场:对事故现场进行再次侦检,确定浓度低于爆炸下限2%后,方可收整器材,撤离现场。
2、生产、储存液化石油气的化工厂家发生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并引起爆炸燃烧,应采取的处置方法:
如果发生燃烧,根据情况可采取两种处置方案。一是在输转周围的危险品后和关阀断源的情况下,采取冷却着火罐和临近罐的方法使其保持稳定燃烧,要时刻注意有无爆炸先兆,维持稳定直至罐内液体燃尽。二是利用雾状水稀释降毒、冷却的情况下,且确保不发生再次爆炸,可用直流水或干粉扑灭明火,迅速利用堵漏器材堵漏,而后进行倒灌转移。
二、运输过程中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泄漏、爆炸燃烧灾害事故,应采取的处置方法:
在采取禁绝火源、稀释降毒的前提下,根据情况可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
1、如果阀门松动,关紧阀门。
2、如果罐体发生泄漏,根据不同的泄漏情况,可采取内封、外封、磁压、捆绑、法兰、低温冻结等堵漏方式进行处置,而后将罐内液体进行输转。
3、如果发生燃烧情况,一是疏散周围危险品,冷却槽车,保持其稳定燃烧,直至液体燃尽。二是利用雾状水稀释降毒、冷却的情况下,且确保不发生再次爆炸,可用直流水或干粉扑灭明火,迅速利用堵漏器材堵漏。(如果是独立小型液化石油气罐体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可移至空旷处采取放空排气的方法进行处置)
三、居民家庭发生液化石油气罐体泄漏、爆炸燃烧灾害事故,应采取的处置方法:
普通居民家庭一般液化石油气储量较少,根据情况可采取如下方法处置:一是当液化石油气泄漏时,迅速疏散居民,立即在喷雾水枪的掩护下关阀断料,实施堵漏,随后移出泄漏源至安全地带,期间严格控制周围明火的使用,并通过开窗通风稀释降毒,将现场浓度控制在2%以下,防止发生连锁爆炸。二是液化石油气泄漏引起燃烧,迅速关闭阀门,如阀门损坏无法关闭,不要冒然扑灭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移出室内至空旷处冷却保持稳定燃烧,直至燃尽。
液化石油气灭火战术应用
液化石油气发生火灾,燃烧爆炸瞬息突变,采取措施事关重大,进攻与撤退举足轻重。务必沉着冷重,果断指挥,根据不同的火场环境和条件,不同的火情和趋势,有针对性地组织扑救,才能赢得灭火指挥的主动权。
(一)外围预先做好准备,一旦爆燃即强攻。外围预先部署,及时强攻近战。
(二)集中兵力于主攻阵地。确定主攻方向,保证冷却灭火的攻击强度。
(三)保证不间断充足供水。必须确保供给用水,供水不充足就只能撤退,调动各种力量供水。
(四)掌握和运用撤退战法。撤退是重要的战术措施,注意观察危险征兆,及时组织撤退,撤退的组织实施。
(五)关于倒罐的技术手段运用。运用倒罐手段降低燃烧罐液面,正确实施倒罐技术,倒罐技术必须慎重操作。
(六)排污管可用时的技术措施。利用排污管加速储罐内的气体燃烧,利用排污管压进水流。
理论上了解特性,操作中高度警惕
(一)体积迅速扩大,波及范围广。液化石油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可由气态变成液态。当泄漏或释放时,在常温下液态的液化石油气极易挥发,体积能迅速扩大250至350倍。液化石油气的爆炸浓度极限为2%至10%,1L液化石油气的空气混合后,浓度达到2%时,能形成体积为12.5立方米的爆炸性合物,这是液化石油气区别于煤气等压缩气体的独特之处。
(二)蒸气积沉聚集,难以喷水驱散,液化石油气相对密度大,为空气的1.5至2倍,泄漏后沉积漂浮于地面,白茫茫的一片气雾,高度按泄漏量形成几十厘米或1至10米不等,而且火源大都在这一空间,极容易引爆。
(三)受热反应敏感,储罐易于爆炸。以装液量为15kg的液化石油气钢瓶为例,其内容积为35.3L。这个内容积和确定是按液态纯丙烷在60℃恰好能充满整个钢瓶而设计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其环境温度是决不会达到60℃的,因此,只要不超量罐装,钢瓶里总是留有一定的气相空间(15%),以便供液态液化气受热膨胀时“留有余地”。当钢瓶处于气、液两相共存时,钢瓶内部的饱和蒸气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0-60℃的范围内,平均每升温1℃,饱和蒸气压增加49—59KPa。倘若钢瓶超量罐装,则受温度影响更大,尤其是在火场,无论是钢瓶还是球罐、卧罐,在强烈的燃烧烘烤下,快速升温,很快就会引起爆炸。
(四)火焰温度高,热值大,易反作用于储罐本身。在火灾现场,液化石油气燃烧温度高达1000-1800℃。其热值也非常大,1 m3的液化气完全燃烧可发出9.24×104-1.09×1015KJ的热量(城市煤气一般热值在1.51×104KJ/m3)。因此,无论是液化气储罐上部、下部或根部燃烧,猛烈的火焰所反映出的高温度、大热值的特性,首先就反作用于燃烧罐本身,并严重危及邻近储罐,成为火场二次灾害的强烈催化剂。
(五)无论储罐内储液量多少,在火场都有爆炸的危险。火场上储罐内储量有两种状况:一种是基本满罐,另一种是液态液化气储量不多。这两种情况在高温烧烤下,都有随时爆炸的可能。有资料表明,液态液化气的主要危险是它具有极大的受热膨胀性。在15℃时,液态液化气和体积膨胀系数为0.00306,为水的体积膨胀系数的16倍。随着火势的加剧,温度的急剧上升,完全有可能由于体积膨胀而发生爆炸。丙烷的临界温度是96℃,这个温度在火场是很快会达到的,当达到临界温度时,钢瓶内的液态液化气将全部化作气体,这在物理上叫相变。液体一下酒可变成气体,压力迅速猛增,甚至可高达上千个大气压,造成储罐粉碎性爆炸。
液化气石油气扑救,多年来许多战例介绍和战术研究论文已见报刊杂志,因为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稍有不慎就会酿成严重后果或重大伤亡。采取的措施关键在于能否科学、可靠、果断、理性地采取扑救对策,采取的措施对现火场是否有针对性。火灾燃烧瞬息突变,进攻与撤退举足轻重,务必果断指挥且沉着冷静,理论上的方法能否奏效,要根据不同的火场环境和条件,不同的火情和趋势。本文对液化石油气或火灾中的两个不同状况、不同险情、可能造成的不同后果,及扑救时间先后在阶段上提出战术要求,即泄漏阶段的“六个必须”和爆炸阶段的“三个确保”。
(一)泄漏阶段的“六个必须”
(1)必须弄清情况,不能接受模糊不定的信息。消防队到达液化石油气泄漏现场,在首先布置警戒并出喷雾水枪建立屏障之后,必须侦查了解准确和现场情况,主要是泄漏部位,泄漏扩散放向,波及范围,是否切断电源,能采取什么办法关闭气源,是否存有火源,怎样采取措施控制火源,能采取什么办法关闭气源,是否存有火源,怎样采取措施控制火源,以及泄漏区域内液化石油气储罐分布情况等,以便作出下一步行动方案。
(2)必须从外围开始推进,不能急于向纵深进攻。消防车到达泄漏区域,特别是看到白茫茫的泄漏气雾时,必须在远离泄漏区域的上风方向停车。在制定警戒线,了解情况后,在外围组织强有力的水枪梯队,从某一部位,“撕口子”破散气雾,逐步推进,掩护内攻人员接近泄漏源采取措施,并保证推进部位是“安全通道”。如果人员盲目深入,遇有突发情况就会难以应付。
(3)必须划出相应范围的警戒圈,等环境稳定后再作堵漏、排险行动。划定警戒区是消防队达到泄漏现场的第一个行动,要根据已经泄漏和可能再泄漏的趋势,加上保险系数划定范围;要注意在气雾扩散的下风方向留足余地,要有切断电源、浇灭明火、排除其他火源的同时,注意防止流动火源产生危害,如对铁路、公路警戒范围的确定,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等。液化石油气一旦泄漏,扩散迅速,遇火源爆炸也是很快就会出现的反应。因此消防队不要急于抢那么短暂的片刻深入行动,应待第一个稳定期出现后,再组织堵漏、排险等。在行动开始后,还要注意搜索和排除新的火源。
(4)必须是小分队行动,强水流掩护。消防队在液化石油气泄漏现场的深入行动,都必须组织精悍的小分队进行,进入扩散区域不宜人多,不能分散行动、频繁走动。小分队行动时,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喷雾水枪掩护。一般说来,一个小分队行进,后面要有两支喷雾水枪掩护,而且后面还要有雾水枪题词跟进掩护,使小分队操作的小环境内明显地增加安全系数。
(5)必须有可靠的个人防护装备和多使用固定喷水设备。根据以往教训,今后凡是进入液化气泄漏场所的消防队员,必须穿着公安部组织鉴定的“全密封消防防化服”。这种全密封的、具有阻燃功能的防化服,可再一旦出现险情时,降低对人员的伤害程度。如果有水枪做掩护,则效果更好。另外,对于那些配合堵漏、驱散余气、对有爆炸危险的储罐冷却等需要长时间射水的地方,应尽量使用带架水枪、固定水枪等射水设备,既起到射水作用,又可避免人员伤亡。(6)必须作强有力的外围部署,并做好爆燃后的进攻准备。消防队到达液化石油气泄漏现场之后,在采取措施、组织力量控制扩散、避免爆炸的同时,必须组织到场力量在外围作强攻近战的部署,包括调动增援力量,消防车占领水源,铺设重点进攻水带线路等。因为泄漏的液化石油气爆燃后,储罐在火焰和高温作用下引爆的时间是很短暂的。如蚌埠市液化气储配站11号罐泄漏引爆后,12号罐受连锁反应,爆炸的时间仅相隔10分钟。如果在泄漏气体爆炸后再组织力量进攻,就会失去强攻保护的时机。造成要么火势太猛,无法靠近作战;要么深入作战时,恰好是二次爆炸的可能时间。
(二)扑救阶段的“三个确保”
泄漏一旦引爆,疯狂的火势和再次爆炸都是残酷的。消防指挥员必须审时用兵,灵活机动,伺机冲击,抵近作战。
(1)确保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以强有力的优势控制二次爆炸。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一旦引起爆炸,除了爆炸火球和冲击波造成的危害外,将形成泄漏处或储罐裂口部位的稳定燃烧,此时若储罐底部阀门处泄漏燃烧,火焰直接烧烤泄漏罐,那么泄漏罐很快会发生爆炸,若在储罐上部开口燃烧,那么凶猛的火势直接烘烤临近罐,临近罐又有可能很快引起爆炸。如遇类似情况,消防指挥员要果断指挥出击,组织强有力的冷却射流,抵近冷却燃烧罐和临近罐,当遇到火势猛烈、手提式水枪射流不够或冷却水流汽化现象明显时,应使用大口径带架水枪或消防车水炮喷射冷却。一般来说,在喷水冷却过程中,罐壁温度不超过100℃,说明附着罐壁的水膜没有因受热完全汽化,储罐的耐压强度就可以得到保证。有试验表明,喷水强度为6Lm-2min-1时,壁温虽控制在100℃,但上述部位有水膜断裂现象,因此认为6Lm-2min-1为冷却临界供给强度;而对于8至10Lm-2min-1的喷水强度,试验结果实满意的。英国消防规范规定:每平方米每秒不少于0.16L,也就是9.6Lm-2min-1。在实际灭火中,往往准确量还要大些。总之,只有冷却水枪及时到位、足量、持续,才能有效抑制液化石油气储罐的爆炸,才能控制局面并化险为夷。
(2)确保后防供水不间断,调动各种力量保持充足供水,就如1996年7月13日在湘黔线贵州段朝阳坝二号隧道内发生的泄漏爆炸颠覆事故,经检测,东、西洞口液化气浓度达到爆炸下限的80%,于是作战组用1台大功率消防车出两支水枪从西洞口向内注水,另外,铁路部门用1水泵从洞侧小河口吸水供消防车,另用2台电动水泵直接向洞内注水。进入洞中时,架设移动水枪向洞内射水1小时,总队指挥员决定在保持水枪射水和液化气浓度检测的条件下,由作战组轮流派出突击小组进入隧道,在车厢顶部架设二节拉梯、单杠梯,出两支喷雾水枪,步步推进冷藏车厢内阻燃火,然后又分别从隧道左右两侧向沿内铺设水带400m至1号槽车处,架设喷雾水枪形成水幕,大大降低了隧道内液化气浓度,为人员进洞作业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故而,能否组织可靠的后方供水是能否有效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的前提条件。贵州湘黔路线朝阳二号扑灭火灾就充分说明了供水的重要性,换句话说,如果供水不持续或水量不够,不仅前方达不到规定的冷却水量,无法抑制可能发生的爆炸,而且前方队员都难以靠近前沿阵地,或难以在冷却部位站住脚,供水不充足,有和无一样,只有撤退,因此,指挥员在部署前方冷却灭火的同时,必须全面部署后方供水,甚至要先于前方来组织后方供水。
(3)确保指战员在安全的前提下作战,遇有不祥之兆应果断撤退。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进攻和撤退都是依据火场态势作出的重要决策。进攻是为了控制局面,防止爆炸,争取主动;撤退也是为了避免伤亡,保存实力,以便再次组织进攻,争取整个战局的主动权。液化石油气性质活泼,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爆炸,因此,掌握和运用撤退这一战法显得尤为重要,来不得半点患得患失与优柔寡断,那种只顾勇敢冲锋,明知险情在即,仍要求部队坚守阵地、不怕牺牲、顽强作战的做法,是违背灭火指挥原则的,是对消防战士生命安全和灭火全局极不负责的行为。当然,撤退必须要有依据,要有危险的征兆。在液化石油气火灾扑救中,要派出专人观察火情,包括燃烧罐的变化,临近罐的变化,以及罐区有可能受火势、辐射等因素影响的储罐,要善于发现情况并准确预报。液化石油气所固有的特殊复杂的理化特征,造成一旦泄漏或发生爆炸燃烧事故,便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严重的危害和惨重的伤亡。装备先进的发达国家消防队伍,面临液化石油气储罐火灾时,也并无十分奏效的良策,临场扑救的难度也很大。我国消防部队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在处置泄漏和火灾扑救上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教训仍十分深刻。当前,我国各城市液化石油气使用的普及率提高,每个城市(大型企业)都有不少液化石油气储罐场,包括铁路、公路的液化石油气槽罐车运输,一旦发生泄漏、燃烧、爆炸事故,消防部队会义不容辞地率先赶往现场处置和扑救。因此,掌握正确的液化石油气泄漏处置措施和火灾扑救战术,对避免重大伤亡、保护国家财产,保障城镇居民生活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事故处理
1、安全是指系统中免除了危险的状态,也就是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
2、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对人、财务或环境具有造成伤害的潜能,是系统呈现出的一种状态。
3、事故是指造成死亡、伤害、疾病、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是发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们意志的负面事件。
4、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存在的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管理上的缺陷。
5、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避免发生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而采取相应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6、安全生产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国家级法律级都是宏观安全生产管理。
7、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8、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坚持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只有有效防范事故,综合治理隐患,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
9、安全第一:生产应该服从安全。预防为主是安全生产的核心,是实施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10、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怎么做?要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机制、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推动安全科学技术创新、弘扬安全文化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才能真正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11、安全生产的意义:(1)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2)安全生产关系到社会稳定的大局。(3)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经济的健康发展。(4)是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5)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得基础和条件。(6)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12、安全生产的实现途径:(1)提高干部群众安全意识。首先自觉把安全生产置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执政能力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和落实。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安全方针,建立起整体性、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2)增加安全生产投入。(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保证体系完善,结构合理。“严制度、严标准、严明劳动纪律”。(4)加强安全生产监督。要防患于未然:首先要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其次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
13、安全事故是指生产经营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突然发生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导致原生产经营活动暂时中止或永远终止的意外事件。
14、事故的分类:(1)按事故行业和领域分:工矿商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火灾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农机事故、水上交通事故。(2)按事故原因分类:物体打击事故、车辆伤害事故、触电事故、火灾事故等等。(3)按事故的等级分类: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或100人以上重伤)、重大事故(10人以上30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较大事故(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一般事故(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
15、南京地铁将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损失1000万元以上)、重大事故(正线行车或耽误本列180分钟及以上,损失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较大事故(耽误120分钟以上180分钟以下)、险性事故(100万以上300万以下损失耽误本列60到120分钟)、一般事故(耽误本列30分钟以上60分钟以下)、事故苗头(耽误本列20分钟及以上30分钟以下的)。
16、事故预防选择:可能预防的原则、偶然损失的原则、继发原因的原则(间接原因: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管理原因)、选择对策的原则(三E安全对策: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认为是防止事故的三根支柱)、危险因素防护原则(消除潜在危险的原则、降低潜在危险因素数值的原则、距离防护原则、时间防护原则、屏蔽原则、坚固原则、薄弱环节原则、不予接近原则、闭锁原则、取代操作人员原则、警告和禁止信息原则)。
17、救援原则:处置列车事故遵循“先抢救伤者,及时恢复运行,后处理事故”的原则。处理列车故障救援时,遵循“先通后复”的原则,尽快开通铁路。
18、事故调度处理报告时间规定:(1)发生险性及以上事故时,事发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4日内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提交事故处理正式报告。(2)发生一般事故时。事发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2日内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提交事故处理正式报告。(3)发生事故苗头时,事发单位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1日内向事故调查处理小组提交事故处理正式报告。
19、事故处理流程:(1)汇报(2)决策并执行相应的紧急预案(处置加抢险)。(3)事故取证调查(4)事故分析(定性、定责)(5)制定整改措施(改善设施、完善预案)(6)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20、四不放过:(1)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2)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3)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4)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21、行车事故的责任判定原则:以事实为依据,规章为准绳。
22、当一起事故同事符合两类以上事故的定性条件时,按最重的性质定性。
23、行车事故承担责任分配关系:
(1)全部责任100%(2)主要责任75%(3)同等责任50%(4)次要责任30%(5)一定责任15%
24、对事故的处理如有异议。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向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申请复议的权力,分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是事故责任的最终裁定机构。
25、突发性大客流是指在地铁运营期间,在某一时段发生不可预见的客流暴增。具有不可预见性、爆发性、瞬时性的特点。
26、应急处置原则:遵循“安全第一、分级控制、合理引导、及时疏散”的原则。
27、突发大客流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应急指挥机构、现场处置机构两级构成。
28、应急处置响应分级:(1)一般级突发大客流是指站台较拥挤,地铁运营秩序未受到较严重影响,通过车站及邻站支援能够处置的突发大客流。(一般事故)(2)较大级突发大客流是指站台、站厅都较为拥挤,地铁运营秩序收到一定影响,以地铁公司为主能够处置的突发大客流。(险性事故)(3)重大级突发大客流是指站台、站厅和出入口都较为拥挤,预计持续超过30分钟以上,地铁运营秩序受到严重影响,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后果。(较大事故)
29、大客流步骤:(1)分析(2)汇报(3)采取相应措施(4)应急终止
30、控制突发性大客流:(1)车站利用广播系统认真做好宣传,及时组织人员维持秩序,做好安抚工作,理顺购票队伍,增设兑零点。(2)值班站长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控制客流,同时通知驻站公安,向行调报告,请求组织激动人员支援。(3)做好重点区域的安全保障(站台、楼梯和电扶梯处、出口通道)防止出现进、出客流冲突。(4)控制进站的乘客人数(a)关闭卷帘门(分批量放人进站)(b)控制站台人数(控制进站人数)(5)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列车在该站停车时间,尽快疏散客流。
31、报告内容:(1)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2)突发客流形成原因、规模、采取的措施。(3)人员伤亡情况及设备设施损坏情况(4)报告人单位、姓名、岗位(例如值班站长)
32、BAS 环控系统:(1)行调到车站汇报后,立即向当班值班主任报告。通过CCTV进行客流监控。(2)值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向当值调度宣布进入车站人流处理状态。(3)环调注意观察客流情况,通过BAS增加站内新风量。(4)电调加强对各变电所运行情况的检查。(5)值班主任向运营公司领导报告。
33、若客流太大,严重超过地铁运输能力,由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下达关闭车站的命令,车站做好关站工作。
34、应急终止条件:车站客流恢复到正常客流水平,现场救援工作处置完毕。
35、公司内支援人员在接报后10分钟内出动,赶赴突发大客流车站进行支援。然后执行车站关闭命令。
36、ATO 模式下,司机负责:(1)启动ATO 模式。(2)关门。
37、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