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准留学生对国外学习生活了解状况的观察访谈报告

时间:2019-05-14 05:3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准留学生对国外学习生活了解状况的观察访谈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准留学生对国外学习生活了解状况的观察访谈报告》。

第一篇:中国准留学生对国外学习生活了解状况的观察访谈报告

中国准留学生对国外学术状况了解的观察访谈报告

李诣然 会计学院ACCA1001 1008010141 摘要:十一期间在北京新东方参加GMAT(经企管理研究生入学考试)培训课程,通过与来自全国各地同学的交流以及自身在校准备经历,发现大量正在准备出国读研的准留学生对国外学习生活了解状况十分有限,对即将面对的压力没有清楚认知。同时,对于为什么出国,大部分同学表示并不是因为喜爱国外教育模式。

关键词:中国准留学生 压力 了解 教育模式

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33.97万人,占全球总数的14%,居世界第一。中国留学生规模空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自2008年开始,我国出国留学学生人数保持在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而2011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更是达到历史上最大规模。留学人数达33.97万人,比上年增长19.32%左右。

面对如此庞大的群体,我们需要帮助未来即将出国的准留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出国留学所要应对的一切并借此理性分析出国动机。

当聊及出国后在学术方面最担心什么时,同学们大都回答为语言,鲜有人提及对教育模式的不适应。无思考,无小组,无论文是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状;这却与大多数出国目的地国家的教育模式背道而驰。以美国为例,有研究表明:中国学生与美国教授互动的主要压力因素主要有四种:语言功力不足、缺少对学业的自治和自主领导、言语表达的被动型、交流模式的非直接性。准留学生们往往只意识到第一种压力因素。

究其原因,出国动机导致了准留学生们对国外学术压力的不了解。在所有被问及的同学中,无一人是因喜爱国外的教育模式而出国,更多的回答是父母要求,工作压力,出国见世面等等。为父母、为工作、为见世面而出国本身并不存在任何错误。准留学生们只是应该在出国前更清楚地认识到出国后在学术状况方面将会遇到的种种压力,在做选择时能考虑到教育模式是否适合自己这一因素。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深入了解国外学术文化背景能够帮助我们通过出国考试。目前中国准留学生们在参加这些考试时太过于强调技术,反而忽略了对语言能力本身的提高和对语言文化背景的认知。这种心态最终也导致了很多考试高分同学在出国后仍不能适应国外学术生活的状况。

最后,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不能适应国外的教学模式,怎么可能真正学到知识。准留学生们应在出国前后更积极主动地了解、适应国外教育模式,减缓学术文化冲突带来的冲击,更好地收获知识。

通过上述分析,中国准留学生应在出国前更多了解国外学术状况及教育模式,在选择是否出国、准备出国考试、适应国外生活三个层次有所考量。

参考文献:1.《国际人才蓝皮书: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 2.《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师生互动压力:以美国某大学为例》阎琨 2011

第二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了解状况调查问卷

大学生对“中国梦”的了解状况调查问卷

您好!

首先感谢您填写此问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在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之际,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十三亿中国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期待。为此我们特别编辑了关于“中国梦”的调查问卷,旨在了解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知和感悟。占用您宝贵的一分钟,留下您的宝贵意见,感谢您的配合!

系别:

Q1: 性别:○男 ○女(单选)Q2: 您的所在年级是?(单选)○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Q3: 您心中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可多选)○事业成功

○家庭幸福

○健康快乐

○其他 Q4: 您为你最初的梦想努力了吗?(单选)○正在努力

○没有

○不清楚

Q5:你是怎么认识自己心中的“中国梦”的?(可多选)○个人理想价值的实现

○国家富强,民族兴旺

○社会和谐

○人民幸福

○所有中国人的梦想组合○像美帝一样称霸世界

Q6:您认为“中国梦”是否能够实现?(单选)○难度很大,不可能完成 ○有难度,但可以克服 ○很容易

Q7:您认为阻碍中国梦实现的因素有哪些?(可多选)○贪污腐败比较严重 ○贫富差距过大 ○环境污染严重 ○教育体制存在问题

Q8:你认为我们实现中国梦还需要多少年?(单选)○20—30年 ○30—40年 ○40—50年 ○50年以上

Q9:你认为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做些什么?(单选)○努力学习,进一步求知 ○早日参加工作,挣钱养家 ○力量太小,什么也做不了 ○其他

Q10:您认为“中国梦”的提出及宣传对我们大学生有什么影响?(单选)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努力学习知识,将来为祖国贡献力量 ○提醒大学生要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发展问题 ○没什么影响

Q11:、您觉得以下哪个是实现个人梦想最重要的两个条件?(限选两项)(多选)

○个人努力与意志 ○机会和运气 ○有个“好爹”(出身决定一切)○国家政策 ○国家经济的发展

Q12:对于“中国梦”与个人梦想之间的关系,您认为以下哪种描述更为恰当?(单选)

○没有什么关系 ○我的个人梦想就是“中国梦” ○我的个人梦想就是“中国梦” ○我的个人梦想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中国梦”实现了,我的梦想也就实现了 Q13:您对现在所处的生活状况还满意吗?(单选)○很满意 ○不满意 ○一般

Q14:您觉得在哪更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单选)○大城市 ○中小城市或乡镇 ○农村 ○地域并不重要

Q15:为了实现“中国梦”,你认为我国必须(可多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保持和平、发展大局 ○致力改善民生

○致力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爱国热情 ○辟蹊径,探索出更适合中国现阶段的发展道路 Q16:你认为当代大学生缺少什么?(多选题)○对未来的希望

○人生信仰

○生活热情 ○认真态度

○远大理想

○实干精神

Q17: 您认为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国那些问题亟待解决?(可多选)

○国家统一

○经济发展与资源不协调

○环境破坏严重 ○人口压力过大与老龄化加剧

○社会矛盾凸显

○藏、新疆等边疆问题

○国民素质不高

○国际社会动荡不安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问卷,谢谢您的配合!

第三篇:关于大学生兼职对学习生活的影响社会实践报告

关于大学生兼职对学习生活的影响社会实践报告 调查背景: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针对大学生兼职问题,之所以选这个课题源于大学生兼职在现今也成为普遍话题,并具有生活化,是现今大学生极具兴趣的话题。

对大学生而言,学习压力较高中轻松许多,课余时间比较充足,很多大学生选择兼职来充实自己。在中国现阶段以就业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位为中心的教育体制下,大学生选择兼职一方面可以增添生活费用,弥补自身的经济缺口,享受兼职带来的成就感,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回报。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以致用,积累社会经验,学习更多的社会知识,扩大自己的交际圈,使得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为求职增加有效的砝码。另外,可以促进个人的社会化,缓解人才资源缺乏状况,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总而言之,校园兼职是一个大学生从学校到社会的跳台,对于大学生自己来说,既减轻家庭经济压力,又能发挥人的潜力与能力,达到锻炼自己的目的。

对于社会用人单位而言,好多商家需要低成本的劳动力,但要好管理,而且有知识,大学生刚好满足那样的条件。但是现实生活中充斥着过多的兼职广告,兼职中介机构和兼职联络人,过多的用人单位仅仅将大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薪水方面普遍低于国家法律规定水平。甚至有的不法用人单位对于法律意识欠缺的大学生进行诈骗,严重损害大学生个人利益。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此次调差提高大学生自卫意识和法律意识,维护自己的自身利益。

一.社会实践目的:

针对大学生兼职的社会背景,我们做了一份调查问卷,想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调查问题包括是否赞成大学生兼职,兼职的首选职业,兼职的寻找途径,兼职的好处,兼职的时间安排,兼职的弊端,兼职对大学生活的影响。

近年来, 兼职在我国在校大学生中似乎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随着兼职的日具规模,逐渐呈现出一种人数多,种类多样化等特点,同时,兼职收入与学校奖学金、家庭给予同样成为了学生的重要收入源之一。不仅如此,兼职还能够磨砺意志,增强自信,锻炼能力。但是, 不断扩大的学生兼职大军, 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在兼职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大学生权益的保障问题等方面。因此, 对大学生兼职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尤为重要

目前中国大学生供给量相对于社会就业需求量过剩,许多大学生希望以较高的素质、丰富的经验在今后的岗位竞争中占得先机,而选择通过兼职来锻炼提高自身能力,使自己尽早地走出象牙塔,并渐渐地接近社会,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实践的时间,地点:

2011年5月中旬,本实践调查主要以问卷形式的调查开展,明确分工,小组成员各尽其责,经过在QQ上的小组讨论,最终决定问卷内容,总共打印100份调查问卷,并分发到各个组员手里,负责问卷的同学分校内校外调查,主要调查地点为校内,因为毕竟在涿州校区,比较封闭。

三.小组成员及分工:

李晴:展示讲解,分发问卷

许岸婷:分发问卷,统计问卷

张亿:制作问卷

杨佳琪:统计问卷

肖芷怡:调查结果整理、分析

郝佩琪:资料汇总、ppt制作

四.社会实践调查问卷及分析:

•1.你现在的月消费是()

A.少于500B.500~800C.800~1000D.高于1000

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A选项有9%。B选项有22%,C选项有29%,D选项有29%。其中C与D选项占较大比例,由此可见日前大学生消费水平大都在一千元左右,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日常开销也随之增长,故部分大学生选择兼职补贴零用实属意料之中。

•2.你认为大学生是否有做兼职的必要()

A.有必要B.没有必要C.一般,无所谓

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A选项有48%,B选项有5%,C选项有47%。近半数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做兼职,因为这不仅可以补贴零用还可以丰富生活经历,还有近半数大学生认为兼职不那么重要,学习应放在首位。极少数认为没有必要做兼职,时间应用在感兴趣的事上。

•3.你是否做过兼职()

A.是B.否

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A选项有95%,B选项有5%。即大部分大学生都有过兼职的经验,大学生课余时间充裕,故有时间去体验生活,感受社会的多姿多彩。

•4.你的兼职收入主要用在()

A.生活费补助B.额外零花钱 C.恋爱开支 D.积累资本 E.其他

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A选项有20%,B选项有45%,C选项有5%,D选项有13%,E选项有7%。大部分大学生选择把兼职收入作为额外零花钱,部分选择生活补助、积累资本,少数选择恋爱开支及其他,由此可见兼职在收入方面对大部分大学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5.兼职期间你的课外(除上课)学习时间一周大概()小时

A.0~7B.7~14C.14~21D.21以上

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A选项有41%,B选项有19%,C选项有13%,D选项有7%。只有少数的大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兼职上,多数大学生只是在时间足够充裕的条件下才进行兼职。

•6.你觉得兼职会不会影响你的学习()

A.有帮助B.有一点影响C.没关系D.很妨碍学习

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A选项有11%,B选项有45%,C选项有39%,D选项有5%.半数大学生认为兼职对学习有帮助或无影响,丰富生活积累经验;半数认为有影响或妨碍学习,时间限制精神无法集中。这或许还和兼职工作的种类有关。

•7.你能很好的处理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吗?

A.能B.偶尔能C.能够协调D.处理得很好

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A选项有40%,B选项有27%,C选项有38%,D选项有6%。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于处理兼职与学习关系十分自信,作为当代大学生,能够同时处理多项复杂事物是必要的素质之一。

•8.你认为兼职和今后的就业关系()

A.起反作用B.无关紧要C.有一定帮助D.起决定性帮助

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A选项有0%,B选项有3%,C选项有96%,D选项有1%。绝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兼职会对今后的就业工作有积极作用,步入社会,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完备的知识,更需要为人处世的生活经验作为铺垫。

•9.你认为现期最重要的是()

A.把学习搞好B.到社会兼职C.参加学校社团D.做志愿者工作

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A选项有73%,B选项有10%,C选项有10%,D选项有4%。多数大学生认为学习最为重要,部分认为兼职与社团最重要,有些则认为做志愿者最重要,由此可知,尽管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但仍不忘学习这一一生的任务。

•10.如果参加了兼职,你觉得有什么收获 <多选>

A.社会能力提高B.积累工作经验C.赚钱后有成就感D.没有多大收获E.其他

分析: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同学选了A和B,C选项其次,可见,同学们大多数认为参加兼职对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以及适应社会有很大帮助,另外也可通过自身努力赚到报酬,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这或许就是大学生们愿意参加兼职工作的原因吧。

•11.你对大学生兼职的看法,谈谈其影响(字数不限)

通过总结我们归纳出了以下答案:

兼职能够提高多方面的能力,积累社会经验,对人际交往的学习很重要,提早接触社会有利于日后就业工作。还可以增加大学生收入,大学生自我支配时间较多,各类开支也较多,我们十分赞同大学生兼职,因为毕业要踏入社会,如果能调整好兼职和学习的关系,对大学生很有益处。

五.兼职中遇到的障碍和困难:

1、在兼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首先就是获取兼职信息的的问题。通过调查显示同学们获取兼职的信息的途径比较单一,而且大部分是私人性且专业性不强,没有任何公共机构为想做兼职的同学提供信息及其他帮助,在这种环境中同学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获取 信息,而且信息的准确和真实性也不能保证这位同学们的安全,这些给兼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在兼职过程中还存在上当受骗的可能,而作为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更加容易受骗,同时在受骗的同时往往不能很好及时的解决问题,这也是大学生兼职的一大困难。

六.社会实践总结: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课余生活给了我们无限的激情,满腔的热情,更重要的是兼职

经历。

通过调查,同学们大都希望在大学期间从事兼职工作或者已经从事过兼职工作,家长们基本同意子女兼职并予以支持。没有人选择反对大学生兼职、打暑期工或实习,大家都认为只要不影响学习能够积攒经验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当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运用知识的技能。从大学生活的开始到走进社会的大圈子中,就只有短短的几年时间,谁不想在将来的社会中能有一席之地呢?所以大家认为大学生必须投身校园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有助于锻炼品质,提高能力。可见其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不可抵触的重要性。不能否认有过打工经历的同学,看起来要比其它同学更成熟、社会适应力更强,但对于学生,社会适应力只是一方面的衡量指标,大学期间主要的任务是学业结构的搭建,即知识结构、专业结构的搭建,为了打工影响甚至放弃了专业知识的学习,结果是得不偿失的。在兼职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由于缺乏经验和社会阅历,不知如何应对,甚至有些同学还被欺骗过。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具有一定的特长,善于交际,能力突出,能够将兼职工作做得十

分出色。

另外,从调查可以看出,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兼职指导机构,鼓励指导同学们从事兼职,使大家在丰富课余生活的同时,既锻炼了能力,又获得了一定的报酬,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第四篇:“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性格的影响”研究性学习报告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课题名称 研究小组长: 研究小组成员 指导教师

摘要

首先,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在客观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上与中华民族性格的基础,寻求出前者对后者有何影响、如何影响;进而回答如何面对传统文化的问题。

然后,我们的课题小组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采取注重实事求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上网,上书店查找资料;询问历史科老师、对历史颇有研究的人士;小组讨论、分析。

其次,经过我们课题小组的努力,克服了种种阻碍,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成功。最后,通过我们课题小组的讨论分析我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的民族性格(爱国、守法、含蓄、忠孝、谦让等)的形成、发展,一个民族性格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现代社会的进步非常重要,所以在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上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古为今用。

关键词:中国 传统文化 性格 影响

正文:

一、问题背景:

在课堂上,为什么中国学生保持沉默者居多,而西方国家的学生大多数踊跃发言?为什么在受到别人称赞时,中国人表现出来的是谦辞和愧疚,而西方人表现出来的是认同和感谢?这就是民族性格的不同。这些现象表明中西民族性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如上面所说中西民族性格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性格生长的土壤也是相去甚远,所以说明影响民族性格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该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如今在国人眼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出路者甚众,他们崇信西学文化,彻底地否认中国之传统,他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前途,已经不适应现今社会之发展,中国应当向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学才有“前途”,他们瞧不起中国传统文化,藐视传统文化,主张全盘西化,这样才能与当今社会所共同呼吁之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价值相适应。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一个民族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不难发现有这么一种现象,瞧不起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些人往往是中国人,外国人看中国传统比中国人看自己的传统更理智,这说明了什么?我觉得至少说明:一是在对待自己的传统上不够理智;三是崇洋媚外的心理由物质领域渗透到了文化领域。

三、研究过程及研究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性格有何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对于这一影响我们有何启示?

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什么内容;还有什么是民族性格,中国的民族性格又是怎样的。

(一)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 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传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这几大类。具体来说包括: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如:儒释道思想)、建筑、雕刻、文字、绘画(国画)、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传统节日;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儒家文化是其核心内容,或者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的主流。其对于民族性格的影响很大。

(二)民族性格的概念:民族性格或谓之国民性格,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其绝大多数人在思想、情操及行为上所表现的某种大概固定的性格型态。性格对于个人而言,是其能否成功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民族来说,民族性格则更是一个决定民族命运的生死攸关的国家大事。从世界各民族兴亡盛衰的历史看,民族性格属于民族脊梁问题。我国的民族性格归纳起来大概有一下这些:谦让、谨慎、中和、含蓄、内向、忍让、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仁慈、宽厚、诚实、守信、忠孝、尚节、守义、守法、爱国、勤劳、无变通等。

我们知道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文化不但影响人们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还有思维方式。由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进行的,这是一个持久的过程。所以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人与人之间也会互相影响,最终就使人们乃至一个民族形成一定的性格。其中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想直接地影响或渗透到其他传统文化中进而影响民族性格。下面我们来探讨传统文化对一些主要的民族性格的影响。

1.谦让、谨慎、中和的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家思想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其中又以中庸之道为核心。孔子主张:“凡事叩其两端又取其中,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这种含而不露、过犹不及,不走极端的思想即中庸之道。孔子又指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即中庸是最高的德。孔子以后,中庸思想得到大力弘扬,被认为是“天下之大本”,“天下之大道”,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建筑、书画、曲艺、诗词等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成为人人都自觉恪守的处世原则,深深地影响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持中贵和,重视平衡和谐的中庸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在儒家中庸思想熏陶下,中华民族在待人处世时,很推崇“中和”的处世原则,认为人生修养达到了“中和”的境界能使“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为了保持群体和谐,避免发生争执和冲突,人们往往克己守道,循规蹈矩,不走极端,求同存异,和为贵、忍为上,使中华民族形成一种谦让、谨慎、中和的民族性格。

2.既有含蓄、内向、忍让,又有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

孔子说:“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孟子说:“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即在通达时要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不惜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来治国平天下。穷困之时要安贫乐道,守节、忍让,含蓄,内向,有“固穷”的君子风范。内圣外王是儒家的理想人格。人们注重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是为内圣之功。内圣之功要求人们含蓄、内向、忍让、内省,才能悟道行善,取义成仁,以养“浩然之气”,育“天地之性”。将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推广于社会,是为外王之功。外王之功要求人们积极进取,自强不息,才能治国安邦,教化百姓,治国平天下。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既培育了中华民族一种含蓄、内向、忍让的民族性格,又培育了中华民族一种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性格。

3.仁慈、宽厚、诚实、守信的民族性格

儒家提倡“仁”。“仁者,人也”,即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仁”的核心是爱人,“仁”是人的立身之本,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基本准则。孔子认为,对人有爱心,是一切优良道德品质的开端。孟子继承孔子的仁爱思想,将仁爱之心推广到每一个人的身上,进入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理想社会。墨家提倡“兼爱”,兼爱的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傲贱,诈不欺愚”。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一种宽厚、仁慈的传统美德。“真者,精诚之至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倡导诚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诚信既是统治者立国之基,又是君子为人之本。诚信要求人们能够保持内心的本真,真实表露自己的心声,丝毫不加任何掩饰,真正做到表里如一,言必信、行必果。后经过儒家的反复倡导,诚信这种道德规范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所极力推崇的美德。

4.忠孝、尚节、守义的民族性格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以道德为本位,主要表现在忠君、孝亲、尚节、守义等方面。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专制制度,君权至上,法自君出。因此古人极为看重“忠孝”二字。古语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忠孝是为人处世的根本,视忠孝为百善之首。在国忠君,在家孝亲是人生最高道德准则。不忠不孝之人被视为千古罪人。这种忠孝思想经过“扬弃”,演变成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品质。古人倡导“杀身以成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等。可见,中国传统文化是提倡尚节守义的。千百年来,这种精神造就无数志士仁人,成为中华民族催人奋进,不屈不挠的精神动力。

5.守法、爱国、无变通的民族性格

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是礼,其主要内容是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力求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并且这种守礼的思想随儒学的发展其本质没有改变,到了董仲舒提出新儒学的时候还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加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宋明时理学家以抽象化的理要求人们守礼、守法,而且古时都以守法为美德,使人们守法的思想逐渐成为整个民族的性格之一。董仲舒提出“君威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称为“王道之纲”人们普遍尊崇良君之法,讲究孝悌,所以在国家危难之时,就抛头颅洒热血。还有万千人民对爱国这的赞扬、肯定。诗人对爱国精神的传达,“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诗句的广为流传感染万千人民,这无形之中形成一种爱国之情,一种爱国的民族性格。古时的圣贤很多,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但后来由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将一些圣贤神化如:孔子被称为“先圣”“至圣先师”等,孟子则被称为“亚圣”。而他们著作自然变成不可变更的权威。所以人们只要按照圣贤、祖先的做法去做自然就错不了,久而久之没有了变通、创新之心,到了清朝时更是“闭关锁国”,终日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最终无变通这一思维定势融入我国多样的民族性格中去。

注意中国传统文化中除传统思想外的其他形式,如:诗、词、曲、国画、节日等更多的是作为传统思想的载体由传统思想来潜移默化、深远持久地影响着民族性格。所以传统文化对民族性格的影响集中表现为传统思想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五、结束语:

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即本课题的结论):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文化直接或间接地深深地、默默地影响着我国的民族性格(爱国、勤劳、守法、含蓄、忠孝、谦让等)的形成、发展,一个民族性格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就会促进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所以在传统文化的继承问题上应该我们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古为今用。使得传统文化对民族性格有一个良性的促进作用。

研究此课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让我们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性格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有怎样的传统文化就有怎样的民族性格。一定的民族性格在传统文化中是可以找到其缩影的。所以不能忽略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在此基础上让改良过的传统文化深入人心,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具体落实行动时,政府要发挥带头作用,例如:多举办一些优良传统的文化活动。

(二)现实意义:使我们开阔视野,发散思维;锻炼了思考能力,逐渐学着靠自己思考来获得知识而不是道听途说;提高学以致用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传统文化》

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

共计:45

下载中国准留学生对国外学习生活了解状况的观察访谈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准留学生对国外学习生活了解状况的观察访谈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