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建成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信部科技司: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

时间:2019-05-14 05:33: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已建成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信部科技司: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已建成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信部科技司: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

第一篇:已建成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信部科技司: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

已建成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信部科技司: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

业界首份工业互联网内容服务高质量付费社群2018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之年这是通向工业互联网发展的“船票”“让相信未来的人,先拥抱未来”在这里,读懂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研习社]与170+业界资深人士探讨工业互联网7月3日,随着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和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在上海发布,7月10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视察四川省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和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作为“冲击”国家级创新中心的两个“种子选手”。一系列动作表明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进程在加快。工信部目前拟定的22个重点行业领域,每个领域选择一个区域布局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最终构成国家制造业的创新体系。目标是2020年建成15个左右,目前已正式批准7个,实现目标过半。截止2018年7月份,已建设7家,包括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能力建设、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能力建设、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表示,诸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传统的创新载体,一直发挥着很好的创新作用,但在形成合力方面有所欠缺。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是希望能够打造一个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创新体系,“不仅仅拘泥于某个工艺、某个装备、某个产业链上的局部,而是把全国在该领域的绝大部分、高质量的创新资源联合起来。”范书建补充道,这种创新资源的汇聚,需要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地代表这个领域创新能力的国家水平。起点很高,汇聚代表国家水准的创新资源,“一步到位”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自然很难。于是,经由“省级”进阶“国家级”,是一个重要的可选项。据了解,目前国内共有60多家省级创新中心。说句更直接的,很多国家政策本来的立意就是基于国内+国际的双重环境、两个市场做出的决策部署,单纯从基于自身立场或者自下而上的视角观察,有时是很难准备把握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中国制造2025的加速器 | 麦肯锡季刊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怎么建?罗文副部长权威解答 #2017造奇回想# 政策 |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不仅要建,更要进行年度考核与定期评估

截止2018年7月,已成立7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说明:下文由[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写,原标题为:工信部科技司谈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近日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落户上海,至此,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已有7家。《中国制造2025》中提到,到2020年形成15家左右国家级创新中心,这意味着2020年的目标完成了接近半数。根据要求,在工信部拟定的22个重点行业领域中,每个领域选择一个区域布局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最终构成国家制造业的创新体系。认定工作不断推进,各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希望向“国家级”迈进。7月10日,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范书建来到四川,四川省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和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作为“冲击”国家级创新中心的两个“种子选手”,汇报了建设情况。调研时,范书建表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不能做单个产品的产业化,一定要对准共性关键技术,汇聚体现国家水平的创新资源,服务制造业发展的战略需求。“省级”中心冲击“国家级”

此次工信部科技司赴川调研的两个创新中心,分别立足工业云和工业信息安全两大领域。

四川省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由航天科工集团下属的航天云网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牵头成立,今年6月被认定为“省级”创新中心。四川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刚介绍,该中心以“公司+联盟”的形式运行,联合省内外工业云制造领域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依托航天科工在工业云制造的技术研发创新资源,促进工业云制造领域技术发展。另一个是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由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网安)、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牵头组建,集合工业信息安全的创新资源共同应对严峻而复杂的安全形势。中国网安总工程师饶志宏介绍,在即将组建的创新中心公司法人实体中,中国网安拟投资3000万,持股占比30%。

两个创新中心的建设都瞄准了“国家级”。据范书建透露,随着两家创新中心落地上海,“国家级”创新中心已经达到7家;与此同时,全国目前已认定的“省级”创新中心有60多家。关于“省级”中心向“国家级”升级,工信部此前发布了“十二项条件”,条件中有一项硬性指标——汇聚全国范围内各类创新主体,并覆盖50%以上本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解读这项指标,也就明白了国家之所以建设创新中心的意义。范书建表示,诸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等传统的创新载体,一直发挥着很好的创新作用,但在形成合力方面有所欠缺。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是希望能够打造一个贯穿整个产业链的创新体系,“不仅仅拘泥于某个工艺、某个装备、某个产业链上的局部,而是把全国在该领域的绝大部分、高质量的创新资源联合起来。”范书建补充道,这种创新资源的汇聚,需要打破地域限制,真正地代表这个领域创新能力的国家水平。

起点很高,难度很大。“汇聚创新资源”是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筹建目的,也是认证关键。“不能把种子当做粮食吃了”

统观目前全国的创新中心的建设,无外乎解决“在哪儿建”与“如何建”两个问题。

“在哪儿建”是指在工信部目前拟定的22个重点行业领域中,根据牵头方自身优势选择在哪个领域深耕。

“如何建”,除了参照升级的“十二项条件”,范书建还给出了四点建议。

首先是明确定位。比如工业信息安全创新中心提出,以共性关键基础技术研究、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应用、创新公共服务为主要任务,通过成果孵化、人才培养、国际合作,加快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在范书建看来,创新中心“不能做单个产品的产业化,一定要聚焦共性关键技术,解决科技创新过程中的‘死亡之谷’问题,成为给行业发展提供持续支撑的创新载体。”

既然是“国家级”而且每个领域只设一个创新中心,就需要这个中心的创新链能够服务于整个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真正形成网络化布局,覆盖到产学研用的所有环节。在创新中心的体制机制设计里,提出了“企业法人形态,采取‘公司+联盟’等模式运行”的要求。范书建强调,创新中心一定要突出市场化导向、突出法人治理,在保证发挥产业创新引领作用的前提下,创新灵活的机制,才能激发中心的活力,“哪怕未来引入战略投资,走上市之路都是没有问题的,不要一股独大。”

最后一点则是要考虑到创新中心的可持续性。“我们希望创新中心能赚钱,国家、地方会给予财政资金支持,但这个钱是‘种子’,不能当粮食来吃。”范书建表示,创新中心要有盈利能力,赚的钱反哺技术研发,良性再投入创新,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资金,不能做投资也不能做产业化。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 &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将持续动态关注这一进程,我们怀着期待,传递理性和建设之声,融入成为生态中的一员,陪伴在大家左右,“无问西东”。

2018年是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之年!唯有沉淀,才能生长。来吧,欢迎成为同行的一员。与170+业界资深人士探讨工业互联网 让我们一起探索工业互联网的世界~ 【造奇智能】产业新媒体

国内第一家正式成立并开展运营的智能制造产业新媒体及内容服务机构,聚焦新工业革命与智能时代的价值创造,以“深度影响智能制造进程,守望智能制造产业成长”为使命,聚焦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工业4.0、数字化转型及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联接产业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资本等产业核心力量,通过创新和融合力量,打造深度观察、行业洞见、丰富资讯于一体的原创型、产业新媒体平台,凭借有洞见的思考观点,在产业界独树一帜。2018年1月1日,[造奇智能]新媒体独家推出、业界首份聚焦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高质量实名付费社群——工业互联网研习社。致力于打通工业互联网从资讯→信息→知识→认知→见识的链式通路,助力您的职业发展和机遇把握。、

下载已建成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信部科技司: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已建成7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信部科技司:打破地域、不要一股独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