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工业园区2011年工作思路调研报告(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5:29: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磐安工业园区2011年工作思路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磐安工业园区2011年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第一篇:磐安工业园区2011年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磐安工业园区2011年工作思路调研报告

企业是工业园区的发展主体,企业家与企业职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作为成长型的磐安工业园区,第一要务是加快发展,基础是要有效拓展发展空间,关键是要突出企业总量增加与个体品质提升,核心是要增强企业家与企业职工两大“人”之主体的稳定性与创造性,根本出发点与归宿点是发展为民,最终实现园企工民和谐共进。为此磐安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不仅应是工业之城,更应是功能配套相对齐全、二三产协调发展的小城市。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省级工业园区批准设立五周年,也是磐安工业园区承前启后、加快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为了科学总结园区开发成效,正确分析园区下阶段面临的发展条件与形势,正确把握园区发展运行态势,适时推进园区扩容提升工程,改革体制机制,加快产业集聚,确保园区科学持续、提质提速发展,现提出以“扩容挖潜拓空间,提升品质增内涵”为主题的磐安工业园区发展思路研究报告,供县委、县政府决策参考。

一、磐安工业园区开发成效分析

(一)发展框架不断拉大。总面积14平方公里的尖山镇(园区)总体规划完成编制,首期2.3平方公里完成开发,累计征地4300余亩,初步形成“七横八纵”园区道路主框架;2平方公里的二期规划和4平方公里皇城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完成控规编制并通过评审。依托省级工业园区建设,尖山镇不仅升格为省级中心镇,而且加快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尖山、楼下宅、新宅、曙光新村、塘头、陈村、延潭岗、银村、陈界均已纳入城区范围,建成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以上。

(二)功能配套不断完善。建成了日供水3000吨的尖山镇自来水厂、110KV尖山变电所、台地垃圾填埋场、尖山加油站;台地物流中心(一期)、县塑料软管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楼完成主体建设;尖山污水处理厂(一期)、园区职工公寓及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启动建设。尖山镇中、镇校成为全县乡下学校的示范学校,省标级尖山实验幼儿园区开工建设,建成了尖山文化活动中心、尖山网球场、尖山门球场。按照“项目落地基础先行”的原则,强化了“五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建成区内路、水、电、排水、排污、通讯、有线电视等基础配套完善。

(三)主导产业良性集聚。围绕“塑料制品、汽摩配、光伏电子”三大主导产业发展定位,共计引进企业97家,其中三大主导产业类企业78家(塑料制品类企业52家、汽摩配加工类企业23家、光伏电子类企业3家),占81%,主导产业集聚发展势头良好。随着浙江金宏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巨久轮毂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巨福科技有限公司等亿元以上投资企业加盟园区并相继投产,不仅有效提升了园区产业层次和品位,有力增强了园区经济增长后劲,而且坚定了社会对园区加快发展的信心。2010年,园区招商引资工作已开始向招商选资有效转变,招商项目开始总体呈现投资规模越来越大、产业层次越来越高、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良好态势。

(四)三产发展势头良好。尖山现有餐饮、建材、服务业等三产类个体工商户1810家,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入园企业的增多,旅居兴区战略的深入实施,人口集聚不断加快,三产数量与质量明显得到提升。特别是旅游与农家乐已形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10年十八涡景区成功创建AAA景区,接待游客11.32万人次,门票收入311.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69%和95%;舞龙峡景区开始试营业,已接待游客1.82万人次,旅游收入51.7万元。以乌石农家乐为龙头的台地农家乐蓬勃发展,园区周边现共有农家乐95家、2250床位,分别占全县总数的58%和76.5%,2010年共接待游客16.27万人次,收入达到1397.66万元。四星级设计的三州大酒店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开始内部装饰,有望在2011年底投入使用。

(五)经济指标稳健增长。园区累计引进企业97家,其中已投产企业62家,在建企业22家,即将开工建设企业15家, 规上企业37家,纳税100万元以上企业8家(其中县重点纳税大户3家);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11.08亿元,其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8.79亿元,政府性投入 2.29亿元;企业累计建设厂房 47.6万平方米。2010年园区(含尖山镇)工业销售产值13.5亿元(其中规上企业工业销售产值6.49亿元),同比增长28.4%,比2002年增长4.9倍;国地税收入4459.4万元,同比增长53.6%,比2002年增长13.8倍。

(六)创新创牌不断深化。新兴塑料的“无毒PVC材料”项目和科力软管的“耐高压密封条”项目成功申报省级重点科技专项。万里橡塑的“节能型保温管”项目成功申报国家级中小企业技术改造项目。金宏科技的“大规格单晶硅”项目成功申报省级工业转型升级重点专项。名仕化妆品成为全国指甲油产品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5家塑料企业正在实施产品标准制定。拥有各类专利46项,市知名品牌1只;6家企业完成清洁化生产推进,4家企业完成“信息化示范点”创建。

二、磐安工业园区下阶段发展形势分析

(一)基础设施条件分析。一是对外交通分析。2011年,对外交通问题虽然仍是园区的主要制约要素,但随着2010年怀万公路东阳段的全线开工并有望在2012年建成,磐新公路夹溪特大桥的建成,使园区对外交通条件有效改善成为可预期,企业和社会对园区的发展信心将得到提升。二是用电形势分析。目前110KVA尖山变电所现有容量为4KV的主机1台,园区、尖山、胡宅、万苍2010年的最高用电负荷为1.9KV,2011-2012年,省电力公司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设220KVA深泽变电所至110KVA尖山变电所的110KVA双回线及4KV的增容工程,园区企业用电问题将得到有效保证。但随着国家十二五期间节能降耗政策的继续深入实施,部分产能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企业仍将面临限电困境。三是用水形势分析。随着入园投产企业的不断增多,溪源坑水库的供水水源已不能满足园区企业用水需求,2010年下半年用水不足问题开始显现,并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生活,成为园区加快发展新的制约要素。

(二)功能配套条件分析。教育方面,总投资2000多万元的尖山实验幼儿园建成后,尖山的幼儿、小学、初中的教学硬件与教学质量都将走在全县前列,但随着教育布局的调整,外来务工人员和下山脱贫人员的增多,小学、初中的办学规模容量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多的学生就读需要,为此近年应开始规划启动尖山小学、初中的扩建、迁建工作。医疗方面,医疗功能低下是园区目前功能配套中最大的短腿,整合台地医卫资源或引进民间资本投资建设较高等级的园区职工医院,为台地群众及园区职工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已是迫在眉睫。出行方面。随着园区的深入发展,外来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台地与外界经济交往的加强,目前尖山汽车站的客运规模、客运线路、客运班次都已滞后于发展需要,尖山汽车站迁建需纳入十二五建设规划。

(三)经济增长形势分析。一是招商选资形势分析。随着经济形势的总体好转,国内众多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省内发达地区的成长型企业在扩大再生产与本地用地难矛盾的作用下,计划易地投资发展的企业越来越多,依托园区相对较好的区位优势,结合2010年园区的招商态势,预计下阶段的招商源将越来越多,开展招商选资的条件将更成熟。但受现有用地空间、用地指标制约,用地需求大与可供用地少将成为近期园区发展的重要矛盾,并制约招商项目的有效承接。二是园区经济形势分析。受人民币增值、利率上调、货币收紧、汇率弹性增强、原材料涨价、人工成本上升、节能降耗、招工难生产负荷不足等众多因素影响,企业发展将面临更多的困难,企业的利润空间将大大缩小。但随着宏观经济发展环境的不断趋好,多数产业市场需求增大,企业个体仍有望实现较好增长,预计有8家规模重点企业2011年增幅可达到50%以上。2010年开工建设的8家企业有望在2011年上半年竣工投产,为园区经济增长增加新源。

(四)资金运作形势分析。一是园区融资形势分析。随着国家对政府性融资管理的不断规范,严格实行项目融资,银行按项目实施进度发放贷款已是必然程序,由此导致的对融资主体要求的多样性、融资项目的真实性与局限性、项目前期工作的长期性、融资抵押物储备的短缺性、贷款资金套用的难度性等问题都已成为园区有效融资、推进资金有效运作的困难要素。二是企业融资形势分析。虽然国家对银行资金发贷管理的不断趋严,各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将进一步规范,但对企业的项目建设贷款与流动资金贷款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动政策。但由于园区外来企业大多近年固定资产投资较大,新投产所需流动资金较多,企业较大的资金需求与银行贷款指标的有限性及融资抵押物不足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众多企业资金良性运作存在一定困难。

三、磐安工业园区下阶段发展总体思路

以省级中心镇发展改革为契机,以实现磐安工业经济中心为目标,积极拓展园区发展空间,努力提升发展综合品质,加快推进功能配套建设,不断优化涉企服务质量,着力构建园企民和谐园区,全力推进园区发展再上新台阶,把磐安工业园区建设成为体现小城市特色、初具现代园区规模、环境优美的生态园区。

四、磐安工业园区2011年主要工作目标

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8亿元以上(比2010年增长33%),其中规上企业销售产值9亿元以上(比2010年增长50%),完成国地税收入 5500万元(比2010年增长30%);培育产值超亿元企业2家,县重点纳税大户3家,规上企业3家以上;引进固定资产总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3家以上;引进内资1亿元、外资200万美元;完成制造业投入1亿元;台地物流中心投入运营,二期工程开工建设;职工公寓和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完成工程量的80%;新征收土地500亩;完成同心公园建设;完成环城南路、大兴路等道路硬化2万平方米;完成污水处理厂工程量的60%;完成并启用塑料软管科创中心大楼。

五、磐安工业园区下阶段主要工作举措

(一)抓扩容挖潜力。自园区开发建设以来,累计征收并平整土地4300余亩,由于2010年招商形势趋好超出预期,在原有开发土地中,除商业用地和部分填方过深近期不宜安排地块外,仅存80多亩工业用地可作下步企业招商安置用地。随着国家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日益趋紧,用地闸门日益趋严,用地空间、用地指标严重不足,已成为园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制约要素,为此必须多措并举,全力破解用地瓶颈制约,积极拓展发展空间,提高土地资源保障能力。

1、开展征地拓展园区发展空间。根据园区总体规划和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园区拟向玉山镇妙塘村方向扩容推进,计划2011年完成500亩土地预征工作,范围为大兴路以东,磐新街以北,平安街以南,大比头溪以西。

2、加大用地指标向上争取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的供地政策,全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力争在“供地”计划上的争取新突破。一是积极推进土地复垦工作,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解决新增建设用地不足问题;二是将城镇规划区范围外的撤并村、空心村、废弃工矿企业等低效用地逐步安排复垦。

3、加强内部挖潜推进集约用地。在当前用地指标紧张的形势下,对闲置土地多、投资实力弱、经济效能差、近期无法开展二三期厂区建设的企业进一步加大清理处置力度,通过限期建设、收取闲置费等办法推进项目建设进程;通过协议收回等办法实现腾笼换鸟,盘活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能;对里光洋小区实施改造工程,实现该区块土地的有效利用。

(二)优服务提品质。围绕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目标,着重抓好五方面工作。

1、抓源头强招商增后劲。强化招商是园区培植经济新源、增强发展后劲的关键,而用地指标不足、承接能力受限是园区下阶段的发展现实。为此必须牢树“招大商引大企”理念,既要提高企业入园门槛,从源头上提升入园企业质量(2011年起外地入园区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下限从10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更要继续发扬“四千”招商精神,积极拓展招商理念与视野,储备更多的招商信息源,为招商选资和招大商引大企提供良好基础。

2、抓三率重投产推增长。推进新入园企业“三率”是园区储备经济新源向现实经济新源转变,推进经济有效增长的重点;督促早期入园企业实施厂区二、三期工程建设是提升园区建成区饱满度和土地利用效率的关键。2011年将着重抓好浙江巨福科技有限公司的电脑横机一期生产项目、浙江永乐矿山有限公司的矿山机械生产项目和浙江诚龙工贸有限公司的运动休闲用品等7个新项目的建设投产,抓好浙江金宏应用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多晶硅片生产线、浙江巨久轮毂股份有限公司的大规格汽车轮毂生产线、浙江日丰机械有限公司的轿车空调离合器生产线等5家企业的技术改造(二期)建设。

3、突重点强培育提品质。强化重点企业培育、提升重点企业品质是提升园区产业层次、增强企业竞争力,推进园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关键。2011年要抓好重点企业的培育壮大,一是争取威能电源、广泽机电、科力软管、宏泰塑业、名仕化妆品、劲牛管业、日丰机械、凯越塑胶等8家企业2011年产值、税收增幅在50%以上。二是争取巨久轮毂、威能电源等2家企业2011年产值超亿元,累计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3家。三是争取威能电源、凯越塑胶、巨福科技、磐烨塑胶等4家企业成为县重点纳税大户,县重点纳税大户总数达到 7家。四是争取慧创工贸、广泽机电、红影子框业、天普橡塑、顶艺机车、劲牛管业等6家企业成为规上企业,规上企业总数达到42家以上。五是争取通过3年时间,将金宏科技、日丰机械、科力软管、巨福科技4家企业培育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日丰机械争取在2011年完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创建。

4、优服务强举措促增长。围绕提质增速发展主题,为了确保下阶段税收等主要经济指标实现年均35%以上的增幅,重点要围绕企业的现实需求,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外延、提升服务能力、优化服务环境,急企业之所急、办企业之所需。一是强化服务企业跟踪联系制。以园区领导联系企业责任制为纽带,及时掌握企业建设与生产动态,对企业反映的合理困难与问题,应由园区予以解决的,由职能局室报班子会议研究解决;应由县相关部门解决的,由园区协调相关部门解决或由企业难题交办解决;企业共性问题提交县区块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大企业、大项目的特殊问题建议县主要领导到企业现场办公解决。二是积极协助企业开展招工引才。利用县就业服务中心的职能优势,积极组织企业到省内外人才市场、大中专院校、职业技校、劳务合作基地开展招工引才活动;利用开学、春节、集市等有利时间,与人劳局协同在尖山及台地相关乡镇举办招工招聘会;通过多种途径协助企业开展招工活动,并引导企业积极开展以工招工、委托招工活动。三是积极协助投产企业开展融资。协同国土、经贸、建设、规划等部门加大对已落实项目地块的农转用报审批及企业厂区建设竣工验收力度,全面实施竣工投产企业“双证”(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办理服务全程代理制,提高企业“双证”持证率,充实企业融资抵押物;积极牵线银企对接,帮助企业开展银行融资,助推企业正常生产与扩大再生产。四是确保企业无障碍施工。加快土地平整及路、水、电配套设施建设;协同相关乡镇、相关部门加大开发区块的杆线迁移、坟墓搬迁及村民到企业强揽工程、敲诈勒索等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企业无障碍施工建设。五是指导企业重视管理增效益。指导相关企业做好清洁生产推进、“信息化示范试点”创建、省级绿色低碳经济标兵工作创建、专利申请、商标注册及创牌工作。六是协助企业开展资金争取工作。指导和协助相关企业积极争取地方特色产业项目、中小企业发展项目、重大科技专项、节能降耗和转型升级项目等省级或国家级资金补助。

(三)重配套强基础。加强基础配套建设,是园区提升内涵、完善功能、推进三率、促进增长的基础与保证。2011年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商安置与三率推进提供保证。投资2730万元,完成环城南路、平安路降坡、同心街、曙光路延伸、大兴路、卧龙街路基等道路建设,硬化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同时完成以上道路的供水、排水、排污管道埋设及供电线路架设工程;完成谷门区块土地平整200亩。

2、推进功能配套建设,提升园区综合配套支撑能力。

——水电污工程建设。以五丈岩水库为供水水源,引进业主启动尖山第二水厂建设,建议县政府将园区中长期发展的供水工程问题纳入十二五规划。配合供电部门做好220KVA深泽变电所至110KVA尖山变电所的110KVA双回线及4KV的增容工程建设。完成尖山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和部分管网建设,做好尖山污水处理厂二期管网工程规划设计,为了确保污水处理厂建成后能顺利投入使用,建议县政府加大与省水利、环保等部门的协调力度,争取尽早实现夹溪三类水功能区的调整。

——教卫体工程建设。完成尖山实验幼儿园区一期工程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展尖山镇中迁建选址及尖山镇校扩建前期调研工作。积极引进民间资本,整合台地现有医疗资源,创建较高等级的园区职工医院,为台地群众及园区职工提供较好的医疗服务。完成门球场迁建。

——关联配套工程建设。磐安塑料软管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大楼及产品测试中心、产品展示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与相关科研院校、检测机构建立产品开发、检测等领域的战略合作;培育塑料模具龙头企业,创建模具制造中心,提升塑料模具制造现代化水平;招聘人员负责开展塑料产业产品测试、外语翻译、网站维护、产品开发检测中介、专利商标标准认证等服务代理。台地物流中心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争取开辟园区至永康、义乌、宁波、温州等物流托运线路。

——旅游三产工程建设。争取三洲大酒店2011年底基本完成装饰工程建设。以提升品质、提升设施、提升服务“三提升”为重点,不断提高景区与农家乐的档次,同时积极引进业主开发建设东里古村、新宅大院、陈界休闲农庄建设,通过差异化项目开发建设,提升三产内涵与发展水平。

3、开展创意文化设计,推进特色园区、优美园区建设。树立“园在景中,景在园中,景园相依”的建设理念,注重创意文化建设和建设细节把握,着力推进特色园区、优美园区建设。委托开展园区宣传创意文化设计,统一风格色调,彰显园区特色,具体设计到点,以创意设计指导建设实践,提升园区品味。突出园区入口、同心广场、磐新街、环城南路为重点,开展创意宣传广告建设。注重厂区建设风格的特色性与协调性,明确浅、淡色为园区建筑主色调,继续推行沿街围墙通透式围栏制,区内挡土墙统一玄武岩彻筑制,重视厂区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推进企业清洁化生产。

(四)重协调建和谐。理体制活机制是推进园区科学持续发展的关键,发展为民是园区开发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与归宿点。为此既要理顺园区发展关系,更要关注民生工程建设,推进园民共建、和谐共进。

1、创新体制机制,助推园区优化发展。

——探索建立平台有效投融资机制。鉴于国家开展政府性融资平台清理,政府性融资必须走项目融资之路及贷款按项目实施进度予以发放的导向现实,一方面建议县政府成立政府性融资协调办公室,及时协调项目融资过程中需县政府及相关部门协助办理的相关事项,帮助开展项目资本金及贷款的出款使用运作,确保项目融资的顺畅开展;另一方面建议县政府鼓励平台积极拓展民间融资渠道,通过融资渠道的多样性、灵活性来缓解平台资金运作压力,确保平台资金链的可持续性。

——探索建立园区税收分成补偿机制。税收分成收益是开发区弥补开发资金不足、偿还负债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园区(尖山镇)2010年的税收已达到4460万元,剔除增值税、所得税上交中央部分及兑现企业地方财政奖励部分,可留尖山镇财政性支配资金约1000万元,随着园区发展形势的不断趋好,今后几年税收还有望以年均30-40%的幅度增长,税收地方所得资金将越来越大,为了缓解园区负债压力,确保每年被征地农民粮食款支付,建议从2011年开始,建立园区参与税收分成机制,将园区(尖山)税收县级所得部分的10%直接分成支付给园区。

——探索建立统分结合的台地工业发展机制。磐安工业园区作为统筹台地发展的龙头,由于目前发展规模、经济总量、产业水平、干部力量不够,统筹台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尚需过程,但从整合发展的角度,可先探索建立统分结合的台地工业发展机制,即台地的一园(磐安工业园区)三区(尚湖、玉山、万苍工业功能区)对外统称浙江磐安工业园区,统一企业入园门槛,统一厂区建设指标,工业数据由园区整合上报;一园三区的具体开发体制沿袭原有体制,即按原有规划各自征地、各自投资、各自建设、各自招商、各自管理,税收归各自所有,园区与功能区之间不存在行政上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但建立业务上的指导与被指导、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探索建立园区、尖山镇更为紧密行政管理体制。在原有园区、镇主职领导由县领导一人兼任制,季度班子联席会议制,考核合并制等有效机制基础上,探索建立更为紧密的交叉兼职行政体制。一是建议尖山镇镇长兼任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参加园区班子会议,参与园区重大事项研究决策;二是建议同意设立园区社会事务管理局,主要职能为协调园区征地拆迁、涉村涉农事务处理、区容区貌管理等,人员以镇为主,在镇、园区中抽调组成,局长由一名镇主要班子成员兼任。

2、坚持发展为民,注重民生工程建设。

——注重民生项目建设。一是投资500余万元建设同心广场(公园),配置文化娱乐设备,成为台地广场文化的中心点。二是督促业主加快园区职工公寓及职工文化活动中心项目建设,提升企业职工吃、住、娱等水平。三是投资400余万元,建设环城南路,依托该路段濒临舞龙峡、皇城湖景区,风景秀丽的有利优势,及地块地形复杂的特点,因地制宜,将该路段建设成市民的休闲观光道路。

——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积极支持以塘头、陈村等园中村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改造,推进园中村与园区和谐同步发展。引导园区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低收入村扶贫结对活动和社会慈善事业。积极投身回报社会活动,继续实行优秀学生奖励基金制度和老年节慰问制度。

——积极培育企业文化。一是组建磐安县企业家协会浙江磐安工业园区分会,通过协会活动,加强园区企业家联谊交流;通过组织企业家到高校培训,提升企业家素质,2011年计划组织一期企业家培训,为中小企业成长壮大奠定人才基础。二是推进园区非公党建工作,组建磐安县企业家协会浙江磐安工业园区分会党支部,以此为基础,加大园区优秀企业主、优秀员工培养入党力度,为企业独立党支部的组建及非公党建的推进奠定基础;对威能电源、巨久轮毂等党员数较多企业,争取有3名以上党员组织关系转入,先行单独组建企业党支部,并探索开展党员亮牌行动和党员创新争优活动。三是发挥园区总工会和企业工会作用,季度性开展企业性、园区性文体活动,加强职工交流,愉悦职工身心,增强园区、企业凝聚力,促进园企工和谐。

第二篇: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好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精神,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研究探讨推动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思路措施,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5月3日至5月15日,市工信委王松平主任率领工信委分管经济运行、节能降耗、工业投资、园区建设、中小企业发展等委领导及有关科室负责人共21人到全市9个县(市)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投产企业达产增效、竣工企业投产达产情况;工业园区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受环评限批影响项目环评限批解除后项目备案及推进情况;招商引资在谈项目落地情况;50户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需要市工信委帮助解决的问题进行调研。调研组采取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等形式开展调研工作。从总体情况看,我市12个工业园区建设日益提高,工业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园区管理体制基本健全,发展后劲和活力进一步显现,园区经济在工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支柱作用更为突出,已成为工业经济主要增长极。

一、园区发展基本情况

(一)管理体制

为抢抓“桥头堡”建设机遇,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全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去年8月25日,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中共曲靖市委 曲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曲发﹝2011)21号)(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每个县(市)区成立工业园区管委会,作为同级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全权管理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九个县市区的工业园区管委会专兼职副主任选配到位履职,管委会内设“一室三局”人员除马龙还没有选派到位外,陆良、师宗、罗平、富源、麒麟、沾益、会泽7个县市区的“一室三局”机构设置及人员选配到位履职,宣威工业园区同宣威开发区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内设机构没有重新设置。管委会机构设置,人员选派和基本到位。

(二)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一季度全市12个工业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69亿元,同比下降4.13%,其中工业投资24.04亿元,同比下降3.03%,基础设施投资2.48亿元,同比增长25.51%。标准厂房建设完成投资1.8亿元,同比增长30.4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加,但总体讲,园区固定资产投资欠季度目标数较大,工业投资只完成了季度目标数的50.24%,欠23.81亿元。完成较好的是宣威、富源、会泽、麻黄,分别完成目标进度数的101%、99.76%、95.53%和85.83%,完成不足30%的是越州、马龙、罗平、师宗、南海子,分别为23.53%、20%、16.47%、7.06%和3.3%;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只完成了目标数的35.94%,欠4.42亿元。完成较好的宣威,完成目标进度数的105%。越州、煤化工、陆良没有基础设施投入。

(三)经济运行

目前,全市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6个,市级重点工业园区6个,规划面积374.7平方公里,总体上形成了由国家级开发区、省级园区和市级园区组成的多层次园区体系,培植和构建了以新材料、化工、冶金、机械装备、生物资源开发创新为主体的六大支柱产业体系。“十一五”期间,工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1.37亿元,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36.94亿元。2011年,全市工业园区已开发面积达59.44平方公里,实现工业总产值693.26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45.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43.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7.4亿元,其中:工业投资163.01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4.93亿元;上交税金21.35亿元;园区内企业总数达到414户,从业人员8.49万人。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77.97亿元,同比增长20.51%,完成季度目标数215亿元的82.78%,欠37.0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78亿元,同比增长12.07%,完成季度目标数的69亿元的57.65%,欠29.22亿元;上缴税金3.8 亿元,同比下降44、63%,完成季度目标数的49.71%,欠3.845亿元。全市12个工业园区没有一个园区全额完成季度目标。

(四)招商引资

2012年1-3月,全市共有国内合作实施项188项,项目总投资1894亿元,合作方总投资1883亿元;筹建项目21个,在建项目139个,完成项目27个,签约项目1个;其中工业项目128个,优势产业127个。我市各工业园区一季度工业园区累计新签约项目 20个,在谈项目 40个。

(五)规划修编

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意见》(云政发[2011]185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曲靖市在省要求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林地保护利用规划和城镇近期建设规划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按照“靠城不进城、发展有空间、相互有依托”的要求,对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工作,规划修编各项工有序进行。我市麒麟、宣威、富源被列为国家级利用低丘缓坡荒滩试点,陆良、师宗、罗平、马龙、会泽、沾益被列为利用低丘缓坡荒滩省级试点县,2012年2月9日,市政府授权市国土资源局组织市国土、规划、工信、林业四部门对我市九个县市区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近期建设规划、林业保护利用规划和工业园区规划四个规划衔接成果进行了市级联合审查,并已以通过。到目前为止,罗平县、会泽县修编后的规划已经通过县、市两级组织的评审,待修改完善后报省工信委评审备案,马龙园区修编后的规划以及轻工基地规划已经完成并通过了县级评审,待市级评审后报省评审备案,其他园区规划修编工作正在文本编制过程中。

二、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决定》,园区管委会作为同级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虽人员除马龙外,基本配齐,也已授权,但实际工作中难于充分行使职权。

(二)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还停留在为了项目而建设,没有真正做到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先行,园区开发力度能力较弱,只有陆良、罗平、马龙、会泽开展了土地预收储工作。现已开发建设区电力配套没有协调一致,所到县市区多反映现有企业用电的问题。

(三)招商引资项目落地较少。我市工业园区现有具备招商的储备项目95个,再谈项目只有40个,不足储备项目的一半,签约项目只占储备项目的五分之一,而开工建设大项目没有。

(四)经济运行情况和投资情况堪忧。曲靖的加工制造业,除烟草外,主要是以重化工和冶金两大支柱产业为主,受世界金融危机、希腊债务危机和我国调控房地产也的影响,我市的煤炭、焦化、钢铁等产业的产能、产量、价格大幅下降,严重影响了我市工业园区经济运行和投资。从调研的情况和一季度的报表情况分析看,同比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同比是两位数的增加,但固定资产投资降低3.03个百分点;上缴税金大幅降低,减低38.74个百分点;企业利润除西城、师宗、会泽、罗平没有出现亏损外,其它园区出现亏损。

(五)产品结构单一。我市12个园区的规划布局非常雷同,基本上都是围绕化工、冶金两大产业进行发展,没有真正形成依靠资源,错位发展的格局。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园区还停留在原料的初级加工上,产品附加值不高,没有形成园区产业链的延伸和循环经济发展格局。

三、当前的困难

(一)建设资金短缺。特别是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缺口较大,各级政府投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与园区发展那的实际需求差距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二)企业融资贷款困难。受宏观政策和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影响,货币政策任然偏紧,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大部分中下企业融资尤为困难,资金链绷紧甚至有可能出现断裂的风险。

(三)项目支撑不够。由于目前招商引资政策不够完善,加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项目签约率不高,项目落地不多,项目推进不快。总体上看,园区大项目不多,主导产业不突出,特色产业未形成,园区经济总量小、层次低、竞争力弱。

(四)用地成本增加。去年9月,省委、省政府实施“工业上山,城镇上山”的政策,按照新的土地政策,需要征收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据不完全统计,我市需增加的用地成本麒麟麻黄达37万元/亩,南海子达28万元/亩,其它地区达18.7万元/亩,用地供给成本大大增加,项目推进、落地更加困难,有一部分再谈项目推进较为缓慢或停止。

四、建议和意见

(一)强化考核。根据《决定》提出的要求,我市工业园区实施 “三年倍增,五年翻两番”行动计划,要对各工业园区实施考核,建议尽快促成市政府出台园区考试实施办法,逐一落实《决定》的有关政策,激发园区活力,掀起园区发展新景象,以工业园区的“三年倍增,五年翻两番”推动我市工业的跨越发展。

(二)落实有关文件精神。建议市委市政府督促各部门和县(市)区尽快出台加快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落实省委省政府今年3月17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跨越发展决定》和市委市政府去年8月25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决定》的相关对园区建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园区新增税收部分留给园区作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从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园区的承载力。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筑巢引凤的基础上,必须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促使各县(市)区出台招商引资相关激励机制,确保招商引资取得突破。

(四)召开园区用电工作协调会。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当前已经出现的电力配套设施的滞后等问题,建议由我委主持,邀请市供电局;县(市)区分管领导、园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工信局分管领导;县供电公司是就园区规划修编后和近几年发展的情况,电力配套设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当前急需解决的等问题召开专题座谈会进行协调。

第三篇:昆明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超常突破 跨越发展

全面发动园区经济大发展攻坚战

——关于对昆明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工业园区发展的基本情况

目前,昆明市规划建设有各类工业园区15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个(高新区、经开区、度假区),省级工业园区6个(呈贡、安宁、海口、杨林、寻甸、东川),市级工业园区6个(晋宁、石林、宜良、富民、禄劝、官渡),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省级工业园区为支撑,市级特色工业集聚区为补充的三级园区发展体系和格局。2007年,昆明市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9亿元(不含旅游度假区和官渡工业园区),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48%,其中2个国家级开发区、6个省工业园区占全省40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的比重达到60%。

二、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主要做法

2008年,昆明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把工业园区作为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第一推动力,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作为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推到主攻工业的最前沿、招商引资的最前沿、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充分借鉴沿海发达城市规划建设工业园区的新理念、新体制和新机制,采取最特殊、最特别、最灵活的政策措施,强势发动,超常突破,努力促进工业园区大突破、大跨越、大发展。——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思想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最根本的是思想观念上的差距。昆明市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高度,从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高度,正视差距、直面矛盾,充分认识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工业园区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工业兴则全市兴、工业活则全盘活,园区强则工业强、园区弱则工业弱的观念,树立经济建设以工业突破为主、工业突破以园区建设为主,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以园区经济为中心的思想观念,把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建设现代新昆明的关键,作为振兴昆明经济的关节点和突破口,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关心园区、支持园区、服务园区、建设园区的良好氛围。目前园区建设已成为昆明经济发展的主战场。

——创新体制机制,激活发展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昆明市把创新作为工业园区发展不竭的动力,借鉴苏州工业园区建设成功经验,大胆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管理体制上,按照“实体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的原则,推行权责合一、党政合一、经济社会发展合一的实体化管理,赋予市级、县级经济管理和相应行政管理权限,确保市权、县权审批手续在园区内全部办结。管理机制上,实行管委会主任负责制,采用扁平化管理,管委会自主设置机构、配备人员,确定分配方式和收入标准,除班子成员外全员实行聘任聘用制。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主要领导分别由省、市委任命;省、市级工业园区挑选年富力强、懂经济、善管理的常委、副县(市)区长担任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在开发模式上,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成立园区投资公司,赋予参与土地收储和土地一级开发权,以市场化方式进行园区开发建设。

——加快软硬件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谁能抢先创造良好发展环境,谁就能吸引更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谁就能集聚更多的生产要素,谁就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昆明市着力在软硬环境建设上求突破。在硬环境建设上,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两年突破工程,两年内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大突破,确保有熟地、净地招商。2008年全市计划启动“五通一平”建设项目170多项,预计投资70多亿元;目前,已开工建设各类项目70多个,总投资14多亿元。在软环境建设上,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实行一站式办理,提供从申请到建设、投产全过程高效优质服务,做到行政审批进入行政服务中心无条件、审批无阻力、程序无障碍,营造“三最四低”发展软环境,全力打造效率园区。严格禁止乱收费乱检查,工业园区新建扩建工业项目,属于行政事业性收费全部免除,市级部门不得随意对工业园区内企业实施检查,必须进行的,要事先向管委会通报并经同意后才能进行检查。

——加大招商引资,促进超常规发展。工业园区是招商引资的主力军,招商引资是工业园区的生命线。昆明市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理念,实施一把手工程,实行招商引资任务倒逼、倒排计划,形成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推进制度。工业园区建立市、县、园区招商引资联动机制,组建专业招商队伍,与全市派驻沿海发达地区地级以上城市35个招商分局合作,实行专业化、全天候、拉网式、驻点式招商。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突出大项目招商、地区优势招商、重点地区招商和外资项目招商,重点引进装备制造、光电子、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环保产品等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目前,项目包装、项目储备、项目推介等各项招商引资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培育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集群式发展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一大趋势,产业集群是推动工业园区发展的必然选择。昆明市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八业高新化、布局专业化”的要求,围绕发展有基础、有优势的产业,每个园区明确1~3个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电力装备、机床制造、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磷化工、铁化工八大产业集群。同时,通过对入园企业和项目给予优惠政策,引导新建、引进工业项目(企业)按园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入园发展,实施非园区工业企业出城进园工程,鼓励主城区工业企业实施入园搬迁改造升级,以优势企业、优势产业为核心,延伸产业链,使大企业、大项目的单体优势转变为群体优势,努力催生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

——加大政策支持,营造政策洼地。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支持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在财政政策上,实行相对独立的财政预决算体制,以2007年为基数,5年内园区新增税收上解市级部分,全部留作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从2008年起,5年内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亿元工业园区发展专项扶持资金,专项用于园区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贷款贴息及软环境建设的补助。在土地政策上,园区用地指标实行单列,全市用地指标优先保园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50%用于园区;实行地价成本补贴机制,每年从市、县两级经营性用地项目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提取5%,专项用于补贴工业项目用地地价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在人才政策上,鼓励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到园区工作,可保编、保级、保工资。

——强化评价考核,促进园区科学发展。建立工业园区统计评价考核体系,促进园区建设水平与发展速度同步提高。制定出台《昆明市三级开发区及工业园区统计评价考核办法》及工业园区考核奖惩办法、管委会领导班子年薪管理办法、统计报表制度等配套措施,重点考核园区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利税总额、利润总额、重大工业项目等指标,并把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工程、环保、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市级园区升格提档等工作作为否决指标列入考核。指挥部每年与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纳入市级目标责任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对成绩显著、贡献突出的给予重奖、重用;对组织领导不力、措施不实、实效不大,连续处于后进的予以重处、重罚。

——强化组织领导,形成整体发展合力。加强组织领导是实现工业园区发展的有力保证。昆明市把实现园区建设大突破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求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政府主要领导重点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园区领导全力以赴拼命抓,成立了工业突破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工作指挥部,加强对园区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同时,明确各级、各部门在园区发展中的职能职责,国土部门保障工业用地,规划、建设等部门提供高效服务,发改部门储备各类项目,财税部门确保专项扶持资金及时到位,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等部门提供配套服务,公安部门保驾护航,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检查工作,各方密切配合,上下联动,步调一致,无条件、无阻力、无障碍地为园区建设发展服务,形成合力加快工业园区大突破、大发展。

三、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在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中,昆明市委、市政府坚持规划先行,高度重视政策配套和系统推进,在政策措施、体制机制、开发模式、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培育、提档升格等方面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但同时由于我省工业园区发展起步晚,大部分处于规划建设初始阶段,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规划设计滞后园区开发建设。城市规划滞后于城市开发建设,没有正确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远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滞后,区域内园区缺乏统筹规划建设。工业园区规划、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脱节,园区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权威性不强;各类规划之间衔接和协调不够;规划实施管理有待加强,难以形成园区的整合优势和规模效应。——土地供给制约园区开发建设。在国家严格土地管理政策的背景下,土地供给困难和用地需求增加,使工业用地问题成为制约园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2008年,昆明市工业园区计划引进300亿元以上招商项目,大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但省下达昆明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为1020公顷。土地利用指标有限,园区土地收储困难,建设项目等土地的情况日益严重。

——产业聚集和辐射带动功能不强。产业发展特色不突出,昆明市几乎每个工业园区都有机械、磷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产业雷同和同质化竞争现象。同时,由于园区发展与城市规划建设脱节,不能完全共用基础设施,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难以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辐射能力,难以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

——资金支撑脆弱园区建设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建设资金普遍短缺、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已成为园区建设主要困难。目前,部分园区靠有限的财政资金和一定的负债投入,基础设施要达到“五通一平”的要求相当困难,使得部分园区建设水平偏低,形象建设进度缓慢,园区吸引力不强,集聚效应难形成。

——省市联动协调推进工作机制有待加强。在工业园区建设中,昆明市从土地管理、规划建设、项目审批核准等方面,充分赋予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市级、县级权限,加快开发建设。但园区发展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制度安排、具体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的支持,特别需要省委、省政府及省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四、几点工作建议

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所在、后劲所在、希望所在,抓住、抓好了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就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目前,我省还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工业园区发展才刚刚起步,重点园区的数量不足,建设水平不高,发展速度不快是我省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加快研究完善全省促进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速度是我省园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建立完善省市联动工作机制。开发区及工业园区建设,是一项事关区域经济发展的宏大系统工程,涉及土地、规划、城建、环保等若干个工作部门,建议省政府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成立专门的工作机构,上下联动、左右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保障和协调推进我省园区经济加快发展。

——统筹保障园区建设用地。土地是工业园区经营的基本资源。土地供应已成为制约我省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鉴于工业园区土地管理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建议省政府推广昆明市的做法,对省级重点园区土地利用指标实行单列,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低于50%用于工业园区,重点保障经济总量大、发展速度快的工业园区建设用地。

——研究制定省级园区配套政策。我省园区建设起步慢,滚动发展能力弱,各级政府财政因底子薄,园区建设前期需大量资金注入及各级政策扶持。建议省政府尽快制定出台全省促进园区建设的配套政策,园区税收、土地出让金或其它税费除上缴中央部分外,全额留给园区作为滚动开发后备基金;建立省级土地成本补贴机制,依据每年经营性用地项目的土地出让金收益中不少于省级可用部分的5%,提取工业用地地价成本调节资金,专项用于重点工业园区地价成本调节和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园区规划管理。坚持以城市化理念规划建设工业园区,把园区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功能区域,与城市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要求,对园区规划进行前溯性审查,搞好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提高资源共享度,有效解决用地规划、空间布局、环保治理等问题,做到无障碍规划、有界面建设,永不搬迁。当前,加快制定云南省工业园区规划管理办法,加强规划管理,强化规划落实,提高规划执行力,切实提高全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水平和发展速度。

——多元筹资加大投入。各工业园区要拓展思路,探索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融资思路,首先取得各级金融部门的支持,使其明确对工业园区的投入政策和投入规模,取得金融信度,为贷款建设打下基础。其次是争取各级政府财政收入按一定比例投入工业园区建设。第三是盘活土地存量,采取BOT、BO、BT等形式利用外资,筹资建设。第四是积极争取国债指标加大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尽快拉开园区建设框架。

第四篇: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县政协经济委员会

**工业园区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功能还相对滞后,已对园区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

一、**工业园建设成就与发展前景

1、编制了一个前瞻性发展规划。为策应省市沿江开放开发战略,发挥沿江岸线优势,从2005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就着手谋划**工业园建设,县十四次党代会提出“对接主城区、融入大**、决战新工业、做美沙河城”的全县发展思路,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进**沿江开放开发的重大决策之后,**工业园成

为我省沿江开发战略中的重点开发四大板块之一,我县重新编制了**工业园控制性详规,规划范围为北至长江,南至九码快线,西临**,东与城西港区相连,规划总用地40平方公里,近期3——5年内,集中建设核心区约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区2平方公里。将围绕装备制造、轻化制造、高新科技、新型材料、绿色食品和机械电子六大产业进行布局规划。

2、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加。近几年来,**工业园累计投入基础设施资金近10亿元,完成了“万亩土地平整”、**联圩除险加固两大扩园项目,新建了日供水3000吨自来水厂、日处理污水6000吨的污水处理厂、11万伏变电站、环境监测站、消防二中队等配套设施,新辟了长坪公路和港湖大道两条入园主干道,新建园区道路15000米,整治河道4300米,绿化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130盏、铺设管网5411米。

3、园区重大产业项目建设高潮迭

起。到今年年底,园区共引进项目44个,其中投产项目19个,在建项目15个,签约项目10个。投产规模较大的项目有东正木业、汇泉酒精、邦利益康、雄基钢构、中盛钢构、新茂化工、乾元纺织等;在建项目主要有投资浙商皮革、赛湖机车、宝利源粮油、富美家装饰材料、奥普新实业;签约较大的项目登喜鸟纺织服装、亿安**水上游乐、金峰兴铅银加工、高新科技产业园。2012年,**工业园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园区主营业务收入预计达到25亿元。逐渐成为我县工业经济的主要增长极……

>

4、园区发展前景预测。根据规划平方公里核心区测算,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3年后园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超过400亿元,用电量将达到亿度,用水量4万吨/日,货物吞吐量约600万吨,产业工人约需3万人,园区总人口将达到6万人。

二、**工业园基础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多,产业人口的集聚,园区基础及配套服务功能滞后的矛盾逐渐凸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园区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

1、园区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经过几年的建设,**工业园已初具规模,具备一定的承载能力,但按照新的规划要求,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如铁路专用线、长江码头仓储物流基本处在规划、谋划之中,企业货物吞吐主要依靠公路运输;供电能力只有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园区天然气管网尚未建成;自来水供应成为园区发展的制约瓶颈;污水处理厂未能正常运转,且规模小不能满足园区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同时,污水管网建设也严重滞后。

2、园区生活服务设施有待加快推进。由于前期入园项目投产不多,员工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矛盾尚

未凸现,但按照园区项目推进速度,未来生活服务需求将明显加大,目前园区生活服务设施推进速度较慢,没有宾馆、酒店,企业老总只得白天在园区上班,晚上到**居住,对企业洽谈业务、生意交往造成不便;没有商业服务网点、企业职工要买上一点生活日用品都非常困难;没有文化娱乐场所,职工文化生活单调,难以留住生产工人;企业职工公寓做得不多,企业职工住宿难。

3、园区社会公用事业配套不够健全。消防设施虽已建成,却没有正式启用;公安、医疗、教育、银行、保险、邮政、电信等机构未进园区;园区内及外接交通不便,从沙河和**没有到园区的公交车,企业职工出行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招工难”和“留人难”;园区环境保洁措施未落到实处,造成道路保洁和园林绿化管护困难。

4、园区行政管理功能不够健全。**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但**工业园管理局人员配置过少,主要精力放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容易造成重建设,轻管理,服务质量跟不上;事关园区企业发展的工商、税务、安监、环保、质监等行业管理部门都未入园,没有一样手续能在园区办

结。

三、**工业园区基础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

上述问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前期园区规划面积小,规划层次低,没有充分预计到项目建设和园区快速发展造成的,这些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及时解决,园区建设就一定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1、坚持规划的严肃性。园区控制新详划和配套服务区详规已经制定,一是要为园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一次性规划,分步建设,细分园区功能区块。要统筹产业布局和园区基础设施,社会公用事业,商业服务设施布局。二是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要严格遵循规划要求建设,不能随意改变规划,降低建设标准,坚

决避免目光短浅,不顾建设时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行为。

2、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要强化园区发展基础先行的意识,抓紧建设一批当前企业生产所急需的基础配套设施。与此同时,要借鉴沿江其他工业园在发展初期的经济以及所走弯路的教训,凡关系到企业生产保障性的交通、供水、排水、供电系统一定要掌握在政府手中。一是**工业园要把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置。确保圩堤防洪达到50年一遇标准,排涝达到20年一遇标准,**化工企业多,确保消防设施配套,严防次生灾害发生,提高**工业园及园区企业应对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统筹考虑建设新的污水处理厂,实行雨污分流;二是加快建设园区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码头和铁路专用线一定要利用这次江西省沿江开放开发规划修编机遇,列入江西省沿江开放开发规划,启动码头建设。由政府主导解决园区供水瓶颈;建议供电部门超前规划一座220千伏的

变电站,提高园区供电能力。

3、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在加快生产性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一是综合配套服务区,要高标准建设,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既要有政务中心、商业中心、宾馆酒店等标致性建筑,又要整合园区各企业需求,建设直接为企业职工服务的公租房、职工公寓以及新建学校、医院、幼儿园和文化娱乐休闲场所等。二是设立园区内公交,将园区公交与沙河、**公交线路对接。三是做好保洁工作,设立园区环卫所,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财力,实行道路、公共场所的卫生保洁,为园区营造一个干净、优美的发展环境。园区生活配套服务建设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工程项目多、种类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轻重缓急,逐步建设和完善。

4、积极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园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投资巨大,仅靠政府投资是不现实的,要政

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用足用活政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建设。一是政府重点主要是积极争取项目,实行国家、省、市扶持与县级财政投入相结合,搞好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如防洪体系建设、园区外接道路建设、园区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园区内的宾馆酒店、商业服务中心、文化娱乐设施等,可

由政府提供土地,鼓励园区内企业入股自建自营。三是通过土地运作和园区企业联建等形式建设商品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满足园区企业职工住房需求。()政府可以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银行、保险、邮政、电信等部门提前进入园区。

5、健全园区服务管理配套体系。进一步明确**工业园管理局对园区内行政、经济和社会事务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的职能,把**工业园打造成一级准政府。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业务衔接,协调发改委、国土资源、建设规划、工商、税务、环保、质检、人事劳动、安监、消防、邮政、金融、交通、通讯等行业主管部门,积极参与配合园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各有关职能和服务部门应尽快延伸到园区。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实行一门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审批程序,使园区企业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

6、加强**工业园闲置用地管理。**工业园在前期招商项目中,有些企业未能按合同正常投产或投产后又停产的现象,导致工业用地闲置,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一方面是投入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另一方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必须依据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政策,收回闲置用地,破解用地瓶颈。

第五篇:南昌市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南昌市**区工业园区发展的调研报告---胡昌民

工业园区是一个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扩大招商引资的窗口。总体上看,我区罗亭工业园建设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今后全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与全市其他工业园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规模比较小,核心大企业不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产业集中度比较低。因此,为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已成为区委、区政府当前工作中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我区周边几个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1、安义工业园区。江西安义工业园区是江西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是江西省昌九工业走廊的主体板块,园区总体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建成区域达10平方公里。目前,已有美、日、泰、港、台、粤、沪、浙、闽等地的客商入驻园区,初步形成了建筑材料、纺织服装、高新机电、铜材加工、精细化工、医药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新材料担龙头,建材挑大梁,纺织、机电唱主角”的产业布局,先后被授予“中国塑钢门窗型材流通示范基地”和“全国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截至2012年8月,安义工业园共落户项目205户,其中投产企业115户,在建企业46户,筹建企业39户。2012年1-7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0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亿元,上缴税收0.68亿元,用水397.23万吨,同比增长56%,用电10736度,同比增长23%

2、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江西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南昌市北郊新祺周,全区面积58平方公里,已规划开发面积15平方公里,区内现有企业60余家,其中服务外包企业6家,高、中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500余人。2008年7月,桑海开发区正式成为“国家南昌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园区规划3平方公里作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区,已形成了以济生制药厂、桑海制药厂、三九药业、草珊瑚药业为龙头,杏林白马药业、江西民康制药、济顺制药、兴鼎科技等一大批医药企业入驻的产业集群。2011年,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GDP完成7.5亿元,增幅26%;财政总收入完成1.61亿元,增幅60.5%;地方一般收入完成7587万元,增幅64.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3亿元,增幅40.9%;工业投资完成5.02亿元,增幅40.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83亿元,增幅32.6%。四项指标增幅全市第二:实际利用外资增幅19.68%,现汇进资增幅60.91%,外贸出口增幅111.27%,工业项目现汇进资增幅142.18%。

3、永修县工业园。永修县工业园区由星火工业园、南山工业开发区,云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组成。按照“做大做强有机硅产业,培育壮大新型建材、新型电子、新型特种纸、新型仿生制药产业”的工作思路,园区强势推进星火有机硅一体化项目,致力开展产业招商、配套招商,不断延伸有机硅产业链条。预计到2015年,将可实现有机硅单体产能突破80万吨,有机硅产业产值突破220亿元,新型建材产值突破80亿元,新型电子产值突破50亿元,新型特种纸产值突破30亿元,新型仿生制药产值突破20亿元,实现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超500亿元,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20家,税收突破10亿元的“5121”目标,逐步形成“特色鲜明、主业突出、龙头带动、产业集群”的特色工业制造基地。

4、湾里罗亭工业园。罗亭工业园筹建于2005年,是全省最年轻的工业园,园区规划总面积为8平方公里,主要以南安公路为主轴,南北两侧自东向西扩建,东接桑海、西连安义,北靠永修。2009年罗亭工业园开始正式对外招商,2011年区委、区政府按照“四区互动、奋力比拼、富民强区、健康湾里”的总体战略,成立了园区(罗亭)项目建设推进指挥部,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园区征地拆迁、场平基建、招商引资和企业入驻同步快速推进,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罗亭工业园以南安公路为依托,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区建设,规划了新型材料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物流仓储产业区和配套服务产业区等四个产业区。现有落户项目25个,其中超亿元项目9个,项目总用地约2000亩,总投资30亿元,已有竣工投产项目11个,在建项目12个,实现工业产值1.38亿元,创税约720万元,解决就业600余人。

二、我区工业园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应当说,我区工业园区在吸引外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规范和解决。

1、园区规划定位方面。罗亭工业园缺少一整套高标准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园区道路建设为例,园区内三条纵路都是断头路,没有形成循环路网,由于缺少完善的路网建设规划,园区道路往往随着项目的落户而规划建设,导致部分路网地块标高不一,条块分割严重,同时,由于园区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原因,存在“搞什么样算什么样”,“来什么项目要什么项目”情况,导致现有产业分布相对分散,彼此关联度小,集聚程度低,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链”。

2、园区基础设施方面。虽然我区在近几年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园区项目建设,但鉴于区财力有限,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例如,园区现有的3.5万伏供电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进入和投产企业的正常生产运营。银行、餐饮、住宿、娱乐等三产配套服务发展略显滞后。

3、园区用地方面。现在全市各县、区用地指标都非常紧张,我区每年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仅有300亩,用于园区项目建设的指标更为有限。随着园区建设的加快,用地矛盾日益凸显,土地供需矛盾已成为限制园区发展的重要瓶颈。目前,园区江中保健品项目、东升塑编项目及园区污水处理厂等多个项目因用地指标的限制影响了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园区用地指标缺口还将更大。

4、金融支持方面。区县级商业银行由于授权授信和地方金融生态环境的影响,园区内新办企业很难得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支持,企业所需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企业自筹资金和创办单位的投资,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

5、招商引资方面。由于园区“户口”原因,难以争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同时园区土地出让基准价高于周边,这些因素加大了园区招商引资的工作难度。

三、发展壮大我区工业园区的对策和建议

1、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在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按“产业链”布局规律,结合湾里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形成有一定梯度的工业经济区域为目标进行统一规划。在园区发展规划工作中,要根据“规划先导,分步实施,发挥优势,提升竞争力”的原则,围绕“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城市化”的园区建设目标,统筹规划、科学论证、合理调整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在园区建设规模上,要一次规划,留足余地,分步实施,总体上要能满足发展需要,确保园区建设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体现园区发展规划的超前性、严肃性。

2、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后劲。一是要及时进行土地总规修编。把工业园区建设用地纳入区、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土地规划和用地指标上向工业园区倾斜,优先解决入园优势项目、重点项目用地,加大土地开发治理力度,每年有计划储备一定的用地指标,实行工业园区用地占补平衡,余缺调剂。二要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加强于上级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合力,积极跑省、市争取土地指标,深入研究土地政策,随时掌握土地信息,切实做好土地报批工作。三要严格执行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加强项目建设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集约用地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按照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原则,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多层厂房,控制工业用地绿化率,切实提高园区土地利用率。

3、进一步培育项目产业集群。扶持一批资金雄厚,技术实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的企业,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引导相关配套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园区产业配套招商力度,一方面鼓励已经入园的重点企业以商引商地引进配套企业,另一方面,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注重引进核心企业和与之配套的企业,使之做到同时引进,同期建设投产,以实现产业集群化。

4、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设施。一是加强园区建设,将整个园区建设作为一个整体项目运作,积极拓宽融资渠道,靠招商引资引进外来投资,靠政策吸引民间投资,靠信贷吸纳银行投资,靠积累增加企业投资,形成渠道畅通、来源多样、成分多元的产业投资机制,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夯实园区发展基础。二是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促进银企之间的沟通,争取商业银行对新入园企业授信服务。鼓励企业之间建立互信担保合作机制,特别是对于有业务联系的关联企业。对于经营好讲诚信的企业短期贷款,可由园区建设投资公司提供担保,但要求被担保企业提供反担保。三是要畅通绿色服务通道。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的作用,在全区层面针对入园项目建立统一的办证服务平台,简化办证流程,缩短办证时间,实现办证服务一站式流水线操作。保障入园项目依法依规快速建设。四是要搭建企业用工平台。一方面要针对园区企业需求做好订单培训。在用工培训方面,要有前瞻性打好提前量,根据园区发展规划和引资动态,在企业开工建设时就要主动上门,了解其招工意向,以协助企业做好招工和岗前培训工作。另一方面要和先锋软件学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向园区企业定向输送技术人才,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同时也减轻了先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下载磐安工业园区2011年工作思路调研报告(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磐安工业园区2011年工作思路调研报告(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业园区建设调研报告

    遵照县委的部署,结合审议县政府工业园区建设情况报告的需要,7月上旬,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员对县工业园区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并于7月下旬前往璧山、荣昌、忠县等地考察学习。现......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修订版)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是开展招商引资的有效平台。经过深入调查,感到我区工业园区建设虽起步较晚、进展艰难,但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的优势和......

    株洲工业园区调研报告2

    寻求超常突破 实现跨越发展 ——赴苏州工业园、上海张江高科园考察学习调研报告 为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园区建设,2012年5月,本人随同省知识产权局一行前往苏州工......

    XX年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XX年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事关当前、受益长远,将强力推动金乡实现兴农富民强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工业园区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

    XX年工业园区调研报告

    XX年工业园区调研报告范文 关于工业园区调研报告部门知道格式是什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有关于XX年工业园区调研报告范文,欢迎阅读! 根据委领导的统一部署,由XX......

    杞县工业园区情况调研报告

    杞县工业园区情况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全面分析形势、认真总结经验、深刻认识规律,为了更快更好发展工业企业,提出树立和落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3篇3篇范文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3篇3篇 工业园区调研报告(一) **工业园区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实现产业转移的主平台。近年来,园区发展迅速,在全县工业经济发......

    2016工业园区党建调研报告

    2016工业园区党建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党工委在县委、政府及县直机关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员工的全力配合下,坚持以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