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钨钼钒开发利用现状及国家对矿山开采的相关政策

时间:2019-05-14 05:2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钨钼钒开发利用现状及国家对矿山开采的相关政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钨钼钒开发利用现状及国家对矿山开采的相关政策》。

第一篇:我国钨钼钒开发利用现状及国家对矿山开采的相关政策

我国钨钼钒开发利用现状及国家对矿山开采的相关政策

来源: 作者: 时间:2009-01-05 Tag: 点击:

一.我国钨钼钒资源状况及其禀赋特点

1.钨

钨是我国优势矿产。截止2007年年底,以WO3计,全国保有查明资源储量552万吨,其中,能够作为矿山开采设计依据的基础储量241万吨,占43.7%。按2007年的开采量,静态保证年限仅为15年。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占钨矿保有查明资源储量75%左右的白钨矿开始得到开发利用,而截止2007年年底,过去的主要生产对象黑钨矿,其保有查明资源储量只有111万吨,静态保证年限还不到10年。

钨矿查明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河南、甘肃、广东、广西、福建、云南、黑龙江和内蒙古等省区,各省区的查明资源储量均在10万吨以上。以上十省区查明的钨矿资源储量的总量达536万吨,占全国总量的97.18%。而其中资源储量最多的两个省是湖南和江西,江西钨矿产量最大,且以黑钨矿为主,而湖南则由于找矿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资源储量增长很快,并后来居上,近年来超过江西,一跃而成为全国最大的钨矿生产后备基地,但是以白钨矿为主。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的河南省,也是以与钼矿共生的白钨矿为主。以上三省的查明资源储量总的约有338万吨,占全国总量的61%。

虽然经过多年的矿业秩序治理整顿,我国钨矿业依然存在严重的过量开采问题。2007年全国钨精矿(折WO3 65%)产量8万吨,比上一年下降8.36%,但仍高出国土资源部下达的66850吨开采总量控制指标19.7%。钨精矿产量约有60%是经加工成为初级产品和中间产品后出口。在全国7大钨矿产区中,2007年江西产量为37703吨,比上年的48154吨减产21.7%;湖南产量为31250吨,比上年的32032吨减产2.44%;广西产量为3755吨,比上年的2241吨增产67.6%;广东产量为2741吨,比上年的1955吨增产40.2%;河南产量为1482吨,比上年的737吨增产101.1%;内蒙古产量为1191吨,比上年的1022吨增产16.3%;云南产量为1086吨,比上年的841吨增产29.1%。2.钼

钼也是我国优势矿产,但储量要比钨丰富得多。截止2007年年底,以MO计,全国保有查明资源储量1136万吨,其中,能够作为矿山开采设计依据的基础储量432万吨,占38%。按2007年的开采量,静态保证年限达62年。

钼矿查明资源储量集中分布在河南、吉林、陕西、山东、河北、内蒙古、广东和江西等八省区,各省区的查明资源储量均在40万吨以上。在分布特点上,钼矿较之钨矿更为集中,例如,以上八省区查明的钼矿资源储量的总量达925万吨,占全国总量的81%。而资源储量在100万吨以上的河南、吉林和陕西三省,其查明的资源储量总量达63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56%。与国际上钼的主产区例如美国和智利钼主要是呈与铜共生甚至伴生状态出现的情况不同的是,在我国,钼主要是以独立的钼矿床出现。即使与其它元素共生,也是以钼为主。钼的这种赋存状态,为我国大量开发和生产钼矿产品,而其产品生产者价格又不会依附于铜,能够独立走出不依附铜价的一种独特行情奠定了基础。近年来我国钼矿存在严重的开采过量问题,但国家并没有采取特别的措施实现强制性的总量控制。2007年全国钼精矿(折MO 45%)15.06万吨,比上一年高出57%。出口约占总产量的65%。

在全国9大钼矿产区中,2007年河南产量为71822吨,比上年的36790吨增产95.2%;陕西产量为33127吨,比上年的32012吨增产3.5%;内蒙古产量为8889吨,比上年的3276吨增产171.3%;江西产量为6320吨,比上年的7108吨减产11.1%;福建产量为6205吨,比上年的979吨增产533.8%;河北产量为6078吨,比上年的5031吨增产20.8%;辽宁产量为5557吨,比上年的5346吨增产3.9%;黑龙江产量为4048吨,比上年的2187吨增产85.1%;吉林产量为2129吨,比上年的1134吨增产87.7%。

3.钒

应当说,钒也是我国优势矿产,但有一半以上的资源以伴生状态赋存于钒钛磁铁矿中。截止2007年年底,以V2O5计,全国保有查明资源储量3825万吨,其中,能够作为矿山开采设计依据的基础储量1309万吨,占34%。由于有一半以上的基础储量以伴生状态赋存于钛磁铁矿中,是随着主矿产的开采而得以利用,因此,计算静态保证年限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在我国,钒除了在岩浆结晶作用期以类质同象方式进入钛磁铁矿晶格外,还可在沉积作用过程中以极分散的形式被各种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吸附,形成含钒石煤、含钒黑色页岩、含钒高碳硅质岩、含钒粘土矿物等多种矿床。前一种形式的钒,可通过磁选等方式,选出富含钒的钛磁铁矿,然后在炼铁的过程中加以回收;后一种形式的钒,则需要通过更为复杂的选矿工艺,例如焙烧法、离子交换法,或者酸法加以提炼,弄得不好,往往会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国家的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政策

1、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探政策

政策的基本原则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地质勘查体制,实现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分制运行。国家开展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为矿产资源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为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提供基础信息服务,降低投资风险;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鼓励多渠道社会投资开展适应市场需要的商业性勘查,逐步形成以商业性勘查为主体、公益性调查评价与商业性勘查互相促进、良性循环的新局面。国家鼓励利用多渠道社会资金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鼓励在中西部地区、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等经济欠发达且具资源潜力的地区进行适应市场需要的矿产资源勘查;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区、特别是资源耗竭矿区的周边和深部开展矿产资源勘查,增加后备资源,缓解产量递减。国家已将钨列入鼓励勘查的重点矿种。但对于钼,还有不同的意见。目前,倾向性的意见是,由于近年来钼矿的勘查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查明的资源储量相当大,积压了大批勘查资金,因此,国家已经没有必要继续对钼矿的勘查活动加以鼓励,相反,为节约有限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国家有必要采取措施,对过热的钼矿勘查和开发活动加以限制。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和相关产业政策

总的原则是,保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鼓励开采国内短缺的矿产资源;限制开采供过于求的矿产;对出口优势矿产实施限产保值。钨和钼是我国优势矿产,前者还是国务院明文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长期以来,这两种矿产都存在着严重的开采过量和出口过量的问题。为使优势矿产的开采冶炼加工和出口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地位得以巩固和提高,早在上个世纪末,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国土资源部就连续多年下发《关于对稀土等八种矿产暂停颁发采矿许可证》的通知,对钨和钼等矿产的开采进行限制。国土资源部和商务部还分别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钨等矿产的年度性开采总量和出口产品配额总量计划,并将开采总量和出口产品配额总量指标分解到省市区,严格禁止超计划开采和超计划出口。后来,钨和稀土等矿产品的开采总量和出口配额总量指标被首次列入国家“十五矿产资源规划”。

为了更好地落实矿产资源开采利用总量控制的宏观调控精神,国土资源部又对钨、稀土的管理权限进行了适当调整,决定自2007年4月12日起,凡申请钨、稀土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以及申请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一律由国土资源部负责办理。原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已颁发的钨、稀土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在申请延续、转让、变更时,按《关于规范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权限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200号)规定办理,但涉及扩大企业生产能力的,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提出意见后,报国土资源部办理采矿许可证变更登记手续。

有关专家认为,国家的“十一五矿产资源规划”,应当继续以限产保价,多为子孙留下一些资源为目的,为钨精矿生产和出口制定严格的生产总量和出口总量控制目标,并建议到2010年,全国的钨精矿生产总量不要超过?万吨以内,而且在下一个规划期末,也不得突破?万吨。“十一五矿产资源规划”对钼矿的开采和出口也提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原则性意见,虽然还没有明确提出生产和出口总量控制目标及其分省规划目标。但从国家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走向看,对钼矿的开采和出口实行严格的总量控制是大势所趋,预期“十二五规划”将对钼矿的开采和出口实施较为严格的总量控制措施。根据国家发改委2005年版本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属于限制类的有钨、钼矿的开采、冶炼项目;属于限制类的有未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无采矿许可证的钨矿采选项目;未经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建设的钨矿冶炼项目及钨加工项目。

3、矿产资源保护政策

矿山开采规模必须与矿区的矿产储量规模相适应。严禁大矿小开、一矿多开、乱采滥挖。因地制宜地确定并控制矿区的最低开采规模。对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要严格审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保证矿产资源规模开采、集约利用。对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显著不协调、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的生产矿山,限期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统一规划,整改联合,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之路。有关专家建议,在即将出台的矿山最小开采规模中,将钨矿山最小开采规模定为5万吨矿石量/年;将钼矿山最小开采规模定为3万吨矿石量/年。

国家对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国家规划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依法实行有计划的开采,并实行特殊的保护措施。在国家规划矿区范围内,不得设置与矿床储量规模不相适应的采矿权。采矿权申请人提交的矿区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必须符合批准的国家规划矿区总体开发方案。禁止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企业进入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和适于建设大、中型矿山的矿产地开采矿产资源。国家对当前尚不能经济地开发利用的大中型、低品位贫矿或难选冶矿床,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不得进行破坏性开采。而在另一方面,对于在生产矿山,国家还是要求并鼓励企业尽可能多地开采和利用低品位的贫矿资源,使得宝贵的矿产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加强稀缺资源的保护,建设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建设单位必须向矿产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情况;未经科学论证和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矿山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批准的矿山设计或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采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伴共生矿产的综合利用水平必须达到批准的矿山设计或者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要求。鼓励矿山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的技术水平,研究开发矿产品深加工技术、贫矿和难选冶矿利用技术及节能降耗技术,支持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特别是深部采矿与低品位、难选冶矿石的开发利用等问题的科技攻关。

4、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政策

鼓励矿山企业积极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利用多种矿产伴共生的综合性矿床的,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必须包括伴共生矿产综合开发利用的措施。鼓励矿山企业开展对“三废”综合利用的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推进节能降耗,不断提高单位能源、矿产资源的国民经济产出率。发展矿产品深加工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技术,节能、节材、节水、降耗技术和工艺,降低资源消耗水平。

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的企业,根据其综合利用的具体情况,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政策优惠。如对伴生矿产有效实施综合利用的,对尾矿和废弃围岩实施再选与二次利用的,可减征或者免征资源税与资源补偿费。为了充分体现国家的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有关专家认为,对于实施保护性开采的优势矿产,在制定生产总量控制的分省区规划指标时,分省区规划指标的分配要适当地向实施综合利用的省区和企业倾斜。钒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2000年国务院颁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以及国家发改委2003年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钒资源的综合利用就被列其中。实际上,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钒钛磁铁矿的综合利用一直是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

5、利用外资勘查开发矿产资源政策

国家鼓励并依法保护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在我国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允许我国投资者与中方合作者以非法人合作组织的形式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外商投资企业和非法人合作组织发现具有商业价值的矿产后,只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取得采矿权的条件,国家保障其依法获得采矿权。鼓励外国投资者与国内矿山企业合资、合作,提高采选冶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外国投资者到中西部地区勘查、开采矿产资源。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参与合资、合作办矿,不得非法向外国投资者提出各种形式的股份或者利润分成要求,不得乱检查、乱摊派,不得非法增设收费项目;积极改善本地区的外商投资条件,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维护矿业秩序,保障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利用外资勘查、开采矿产资源的法制建设和政策引导,明晰、简化、规范外商投资审批程序,及时提供地质、法律、政策、管理等各种信息服务。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本,属于限制类的有钨、钼等稀有金属冶炼项目;属于禁止类的有钨、钼勘查开采项目。

6、矿山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预防为主和防治结合的方针,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土地复垦制度和排污收费制度,鼓励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履约保证金制度,改善矿区生态环境状况,逐步建立环保型企业。禁止在国家划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重要风景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湖泊周边、文物古迹所在地、地质遗迹保护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采矿;禁止在铁路国道省道两侧的直观可视范围内露天采矿;禁止在地质灾害危险区采矿;禁止土法采选冶炼汞、砷、钒等;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产生破坏性影响的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严格控制在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过渡区)内采矿;限制在地质灾害易发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等生态脆弱区内内采矿。新建矿产资源开采项目必须研究论证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采取生态环境保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对大气、水、耕地、草原、森林等的不利影响和破坏,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必须依法报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必须包括水土保持方案、土地复垦实施方案、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报告,并按照规定报经国家有关部门审批。

矿山企业必须依法履行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等义务。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要求,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要依法查处,责令限期整改、达标,并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于赔偿。

探索新机制,积极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按照分类指导、区别对待的原则,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矿山环境保护投资机制,对矿区进行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对矿山损毁的土地进行复垦;对矿山“三废”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对矿山开发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及水源枯竭、水质恶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加强预防、监测,及时组织治理。沉积型的钒矿,如含钒石煤、含钒黑色页岩、含钒高碳硅质岩、含钒粘土矿物等,个人认为,只要开发利用方案和尾渣处理方案合理可行,所涉及的环保、工艺符合国家有关要求,从国家产业政策讲,还是允许甚至鼓励搞的。但是,对于国家环保法律法规明令禁止和淘汰的采用土法炼钒等落后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的非法小钒厂,则要坚决取缔,严肃查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心慈手软。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有关专家认为,今后若干年内,钨、钼、钒的无机盐行业,要继续调整生产布局,合理配置资源,紧跟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加强西部主要原料产区无机盐产品基地的建设,鼓励大宗产品在邻近原料产区或矿区建设;而高新技术和精细化产品则主要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建厂,合理配置资源技术及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以收到最佳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第二篇: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的研究

对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的研究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动漫产业得到了高速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兴产业,它的发展为我国经济战略结构带来了根本性的转变。而且因为其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功能,也为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经济带来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由于是新兴产业,动漫产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不长,使得我国在该产业上的发展极其缓慢,被日本等动漫大国拉了很长一段距离。我国动漫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内容发展单一,而且在只见动画在发展,游戏、新媒体、动漫衍生品等其他动漫产业链环节却跟不上。加上国内的动画缺少原创性,类似于《秦时明月》的强故事性原创动画非常少,主要都靠给国外专家进行加工提高动画技术水平,这就使得国内动漫技术不断提高,而动漫发展不足的情况发生了。政府对动漫产业加以扶持与市场上买单者寥寥无几的两大矛盾造成国内动漫产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竞争力一直不强,发展速度越来越慢,盈利也越来越少。

关键词:动漫、动漫产业、政策

一、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一)、历史

中国动画的发展,除了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是经历了两个发展高潮,并推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小蝌蚪找妈妈》(1960)、《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等动画片,为中国动画赢得“中国学派”的美誉外,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动画都发展缓慢,鲜有具影响力的大作出现。充斥中国动画市场的是大量的美国和日本动画片。

(二)、现状

现如今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趋于成熟,中国卡通产业每年有200亿元潜在的巨大市场。但是,我国动画产业在电视播出市场中尚存在巨大空白,也潜藏着国产动画片的巨大商机。据估计,中国动漫市场空间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但是如此巨额的空间却被美日韩等国的动漫占据着主要部分,美日韩的扩张使得中国动漫市场面临着被蚕食的危险。动漫作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环节的健全发展,都会影响到整个产业状态。目前来说,中国在整个动漫产业链上都比较弱。从政府部门到业内有识之士,都开始关注并着手发展中国动漫产业。

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印发《关于发展中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这是迄今为之对国内国产动漫产业给与扶持的最重要的政策。广电总局在该《意见》中提出,各电视台应实行制播分离,以培养现代动画企业,建立起动漫产业链。同时提出,在充分发挥中央电视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湖南三辰影库等大型动画制作基地作用的同时,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影视动画产业的开发和经营。随后而来的一系列政策都给中国动漫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动力,使得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态势一路上升。

二、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所遇到的问题

中国动漫产业在发展模式上经历了几次转折之后,产业发展目前仍然举步维艰,发展前景依旧模糊不太明朗,并且在产业发展中面临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市场定位不恰当。目前中国动漫作品定位呈现低龄化,动漫往往作为说教或者科普的工具在起着作用。低龄儿童的消费变成主流消费,限制了行业的发展空间,其实,动漫产品的核心消费群体是10~30岁的人群。

2、动漫缺乏原创,缺乏艺术吸引力,目前国内的动画创作思路是相当保守的,题材基本局限在传统神话故事、科普知识和道德教化上。即使是中国题材也没有做出中国内涵,中国特色,流于抄袭。

3、动漫产业链的不完整。由于盗版的猖獗,动漫制作人只能顾及产业链第一个层次即播出市场,而对第二个层次:卡通图书和音像制品市场,及第三个层次:卡通形象衍生产品几乎无能为力。

4、相关人才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有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动漫从业者不到1万人,只及韩国的1/3。全国影视动漫人才总需求量达15万人,游戏动漫人才总需求量在10万人左右,但中国动漫专业毕业生每年只有300人左右。

5、盲目投资,缺乏市场调研。国外的动漫产业从前期市场调研开始,一步步都是实实在在地干出来的。然而,目前国内动漫行业对动漫的认识普遍处在初级阶段,市场投资非常盲目。

6、管理体制落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能独立制作动画片的,基本上就是中央电视台、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北京电视台等几家大单位。这些制作单位都是在非市场经济体制下制作,管理体制落后,商业运营效率低,播放动漫,只投钱,不赚钱。

7、盗版严重。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盗版猖厥的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及市场人为因素破坏,使得中国没有一个很好的产权保护机制来保护动漫产业。

8、制作设备、水平上的落后。在制作设备上,虽然有一些先进设备,但总体上处于落后、不配套状况;在制作技术上,传统的方法基本舍去,主要是模仿美、日技术,虽然个别企业达到了一定制作水平,但总体上处于学习、模仿和探索阶段,大部分制作加工处于较低水平和落后阶段。

9、市场化进程缓慢。原创企业和项目普遍处于亏本状态,对于如何大规模、整体上启动国内外动漫市场,以及原创企业才去怎样模式才能盈利等还在探索中。

10、动画制播体制改革不到位。制播分离后,直播关系不清楚,有些播出制度欠科学,尚有较大的改革和规范空间。

11、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理论滞后。中国发展动漫产业需要考虑经济和意识形态双重因素,在国际化和市场化情形下,尚未能够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指导中国特色的动漫产业理论,造成了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实践定位不准,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发展模式。

三、中国动漫产业政策的演进

从2004年开始,国家发展动漫产业的政策指向日益明确和明朗。

2004年2月26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4年4月20日,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发展中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 ;2005年6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关于侧近中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 ;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政部等部门制定的《关于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6年11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四、国家动漫产业扶植政策

国内主管动漫产业工作的中国广播电视总局出台了大量相关政策重点扶植国内动漫产业,主要政策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构建国产动画片播映体系。国家在政策上支持有条件的省级电视台开办动画上星频道,目前允许动画上星频道播出一定比例的少儿节目。同时,还允许在条件成熟时,可在主流院线和重要影院开辟专门影厅,对国产动画电影作长线放映。

2、积极培育影视动画交易市场。国家积极引进动画制作和播出相分离的制度,努力改变影视播出机构动画制播一体化的状况。

3、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开发与经营。各级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探索我国影视动画产业领域公有制经济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与此

同时也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和积极引导影视动画产业领域的非公有制经济,并逐渐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完善各种鼓励非公有制经济进入影视动画产业的具体办法。

4、实施国产动画精品工程。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强化动漫企业的精品意识,鼓励他们不断推出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俱佳的国产动画精品,创造中国本土的动画形象。

5、实施国产动画产品走出去工程。

6、各部委积极推进动漫产业政策。从2004年开始,国家广电总局先后两批批准了15个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和4个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批准了4个动画卫星专门频道,并在杭州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动漫节。

五、地方政府动漫产业扶植政策

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各种配套优惠政策,把发展动漫产业作为当地推进文化建设、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扶持方式基本上采取了园区经济的模式,通过出台优惠措施,广泛吸引全国优质的研发、制作、中介、衍生企业和优势的资金、人才、技术等产业资源向园区集聚。在各级政府的积极扶持下,各地动漫产业发展呈百花齐放之势。

北京市2005年底,颁布实施《北京市数字娱乐产业基地优惠政策》 ;2006年向社会公布《北京市促进文化船业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上海市政府出台乙烯利有关文化科技创意企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如《浦东新区扶持文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科技创意产业基地文化科技创业企业(机构)认定办法(试行)》等。

杭州政府打造“动漫之都”的目的非常明确,出台了包括《关于鼓励和扶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扶持动画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等的共15项扶持措施。

六、中国动漫产业从政策导向

1、动漫产业获得初步定位。动漫产业一定程度上获得初步定位,促进动漫产业链的健康良性发展成为国家制定动漫产业政策和行业管理的基本出发点。

2、加大对动漫产业实行优质产业保护的力度。政府将加大对动漫产业实行优质产业保护政策的力度,在未来5-10年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期营造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

3、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以需求拉动生产,成为制定动漫产业政策的基本策略。

4、扶持具有良好文化品格和市场价值的原创作品的成产,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打造源头活水。

5、鼓励动漫核心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为动漫作品的大规模生产和传播,为创作具有中国风格的动漫精品提供技术保障。

七、中国动漫产业政策对产业的缺陷

政策环境是动漫产业的领先指标,它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了有关部门的管理思路,又对身处产业环境中的企业有深远的指引作用。虽然中国对于动漫产业政策有了一定的思路和实施步骤,但从目前产业发展的现状看,关于中国动漫产业政策的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我们加以深思和研究。

1、对动漫产业受众定位比较狭隘

2、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不到位

3、忽略市场环境的培养

4、未能根本解决制播分离和地方保护

5、重“动”轻“漫”,过于侧重技术

6、资金扶植手段单一

7、缺乏统一的政策实施原则

八、中国动漫产业政策缺陷的原因

1、文化产业在国家地位不高。目前国家对于文化产业的重视和定位并没有真正从战略角度着眼,也并没有像日美那样,将文化产业作为立国和对外文化影响的重要武器,动漫产业目前仍然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传统文化传播和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教育的阵地,带有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色彩。因此对于动漫产业的政策扶植也没有完全按照经济产业的模式去操作。

2、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制约。由于文化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所以我国政府历来将文化作为事业进行发展,并形成了以国家统包统管为主的文化管理体制。这套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适应中国当代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这种政策导向也使得动漫产业的发展在很长一段时间以单纯的教育为目标,内容不够灵活、生动,无法满足市场竞争的需要。

3、动漫产业定位不清晰。中国动漫目前的发展机遇和上升空间及其市场环境都还不错,但在动漫政策中也出现了盲目跟风的现象,比如对3D技术的侧重,对动漫类软件的开发的侧重等,这都源于对产业的定位不够清晰。

4、国家法制建设不够完善。法制建设的程度也影响着法制环境的建设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制建设不充实不仅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而且也使得行政手段过分干预社会生产和生活,在市场经济下,会更严重影像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九、对中国动漫产业政策的几点建议

1、明确产业受众,扩大产业辐射面积。

2、明确产业发展目标与核心,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3、从政策角度支持本国原创,鼓励创新,创造良好的动漫文化环境。

4、加强动漫法制建设,从立法、执法以及舆论监督三个方面出发,完善动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5、加强对中小型动漫企业的政策扶植和资金投入。

6、鼓励企企联合、校企联合培养动漫创意人才。

7、强化动漫产业基地建设,创建完整动漫产业链。

十、结语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秀的文学作品,拥有动漫产业发展的优质土壤,这方面不输给任何动漫大国,因此我们有发展动漫产业的潜力。中国政府和各主管部门应该在明确动漫产业战略地位的同时,培育良好的产业发展市场环境,加强动漫知识产权保护盒人才培养,汲取和借鉴动漫大国成功的产业发展模式并结合本国国情加以使用,打造动漫完整产业链,让中国动漫产业发展真正融合到世界动漫产业文化发展过程中,最终实现产业的进步和提升。

文化产业管理1101班

叶帅

110907116

下载我国钨钼钒开发利用现状及国家对矿山开采的相关政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钨钼钒开发利用现状及国家对矿山开采的相关政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