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晏友琼

时间:2019-05-14 05:20: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晏友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晏友琼》。

第一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晏友琼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2011年1月23日在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晏友琼

各位代表:

我受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2010年的主要工作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起始之年,也是我省落实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三大战略目标的重要一年。一年来,省人大常委会在中共云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按照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要求,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依法履职,共制定地方性法规9件、修改7件、废止8件,批准昆明市制定法规6件、修改6件、废止6件,批准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单行条例11件、修订2件、废止1件;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15项,开展执法检查7项,组织视察7次,作出重要决议和决定10项,为保障和促进云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切实贯彻中央和省委的重大决策

常委会把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桥头堡建设重要指示和省委战略部署作为重要任务。及时开展调查研究,组织起草了《关于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建议》,争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列为了重点建议,积极促成了国家部委联合调研组深入云南实地调研,正式启动制定《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指导意见》工作。围绕为桥头堡建设提供有力法律支撑和良好法治环境,常委会明确提出加强相关立法,加大监督力度,行使好重大事项决定权,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并结合云南“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及时听取工作汇报,就我省通道、产业、信息和口岸建设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制定了《关于加强人大对外交往工作的意见》,加强与越南、泰国、老挝等周边国家的议会交往,积极宣传对外开放政策,努力为桥头堡建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9年秋天至2010年上半年,我省出现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常委会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决策,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把抗旱救灾作为人大促发展、保民生的重要工作。常委会领导带头深入基层指导抗旱,要求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抗旱救灾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专项资金到位情况的督促检查,及时决定相关重大事项,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组织干部到乡村一线参加抗旱救灾。高度关注水资源保护立法,对云龙水库保护条例进行了一审。组织了对气象法、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我省气象条例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督促落实了建立省级气象工作组织协调机构和省气象防灾减灾预警中心等意见。根据省委统一部署,常委会抽调高素质的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带领或参加省委督办组深入昆明、昭通两市25个县(市、区)和旱情较为严重的101个乡镇、158个行政村、370个自然村,开展近三个半月的督办工作,为我省夺取抗旱救灾全面胜利作出了努力。

省委召开人大工作会议,是加强我省新时期人大工作的重大举措。会议召开前,常委会把协助省委开好会议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围绕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明确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在省内外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全力做好相关工作,积极向省委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去年9月,省委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召开人大工作会议后,常委会及时制定了贯彻意见,将任务分解到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部门,努力把省委部署落到实处,使常委会各项工作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二、突出重点,注重质量,积极推进地方立法

常委会紧紧围绕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目标,根据云南发展需要,坚持突出重点,提高质量,积极开展立法工作。

一是突出经济领域立法。为保障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林地林木流转当事人合法权益,依法调解林地纠纷,制定了《云南省林地管理条例》。为强化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应用,改变全省房屋墙体建筑损耗土地资源、高耗能、高污染的状况,制定了《云南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条例》。为积极发挥水文监测的重要基础性作用,解决水利水电建设对水文监测环境的影响,根据云南特殊水情,制定了《云南省水文条例》。二是加强社会领域立法。根据国家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及时修订《云南省农村医疗卫生条例》,努力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着力保障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根据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全面修订我省的实施办法,着重从均衡发展、经费保障、合理布局、注重安全、推进素质教育、稳定教师队伍等方面作出规定,并适当放宽边疆民族山区适龄儿童的入学年龄,促进云南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为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制定了《云南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明确工作机制,从教育、预防、矫治三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围绕关注和帮助社会弱势群体,保障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制定了《云南省法律援助条例》。围绕充分发挥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制定了《云南省企业工会条例》。为规范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制定了《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办法》。三是积极推进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围绕深入贯彻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科学编制立法计划,规范工作程序,召开了全省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经验,加强业务指导。全年共批准制定和修订单行条例13件。其中,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在全国率先出台,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充分肯定。四是大力支持昆明市立法。坚决贯彻省委促进中心城市发展的战略举措,及时审查批准了昆明市城乡规划条例、河道管理条例、城市排水管理条例、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等12件法规,有力促进现代新昆明建设。

继续对我省195件地方性法规进行全面清理,集中废止了7件、修改了3件与上位法不一致、明显不适应发展要求的地方性法规,并将需要全面修订的项目优先列入今后的立法计划,基本完成法规清理任务,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科学、和谐、统一作出了努力。

常委会加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步伐。积极开展立法立项论证,在互联网上公布年度立法计划草案;继续向社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和法规草案稿,征集到立法项目33个和法规草案稿7件;深入基层开展立法调研46次,召开各类立法座谈会和论证会106次,鼓励公众有序参与立法,使法规更好地反映公众意愿、维护公民权益。建立了由省内主要高等院校和相关学科22名专家组成的立法咨询专家库,组织专家参与法律案征求意见、法规调研论证等活动89人(次),收集到建议和意见300多条。为保证立法质量,对意见分歧较大的法规案,进行充分调研论证。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一审意见较多,就组织相关委员会深入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云龙水库保护条例草案一审时有需要进一步协调的重要意见,就暂缓二审,要求继续研究后适时提请审议。选择关系云南支柱产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道路运输条例,开展“立法回头看”,既为修改条例打下基础,又为今后提高立法质量积累经验。同时,继续坚持相关委员会提前介入法规草案稿起草、论证和修改工作,加强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的指导,提前参与昆明市报批法规的研究论证,从整体上提高了法规质量。

三、抓住关键,增强实效,大力推进监督工作

常委会紧紧抓住关系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监督,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一)围绕保障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经济工作监督。一是关注全省宏观经济运行。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度地方财政决算、2009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2010年1至7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0年省本级财政预算调整方案和1至7月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批准了2009年省本级财政决算和2010年省本级预算调整方案。为加强预算审查监督,由有关委员会对省本级财政预算和10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有效提高了常委会会议审议质量。为督促用好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对2009年我省地方政府债券84亿元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视察,促进加强资金监督和项目管理、完善相关政策、建立长效机制。二是关注强化农业基础和农民增收。组织了对全省中低产田地改造情况的视察,促进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情况的报告,督促建立健全纠纷调处机制。审议了有关委员会关于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情况和蚕桑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三是关注经济工作中的重点和热点。分别对清洁生产促进法、外来投资促进条例实施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改善投资环境。对现代新昆明建设进行了视察,积极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全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情况的专项报告,督促抓住机遇加快旅游“二次创业”步伐。开展了对我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情况的视察,组织了对我省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乡镇财政预算管理方式改革实施情况的专题调研,积极推动落实相关工作。

(二)围绕维护群众切身利益,加强对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相关工作的监督。把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安危的食品安全作为监督重点,组织了食品安全法的执法检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组织视察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督促如期完成自2008年起3年内排除640万平方米中小学D级危房的目标。对全省“两基”迎国检工作进行了视察,督促巩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关于我省贯彻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办法及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情况的报告,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检查了妇女权益保障法贯彻执行情况,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执行情况、全省社会保障基金预算实施情况进行调研,促进相关工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召开了全省侨场改革发展跟踪检查暨散居归侨侨眷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维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

(三)围绕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加大监督力度。制定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及实施意见,依法对3件省政府规章和5件昆明市政府规章进行了备案审查,使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听取和审议了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环境审判工作情况、省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各级人民检察院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的决议》,支持我省各级法院和检察机关依法行使职权。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2494件,接待群众来访3288人(次),维护了公民合法权益和法律尊严。

(四)围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对昭通渔洞水库保护条例、昭通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条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促有关部门迅速解决威胁黑颈鹤安全的设施迁改问题,并对重点问题和长远发展问题制定出具体明确的解决方案。听取和审议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的专项报告,组织了对洱海管理条例、程海保护条例的执法检查,督促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工作。以“水——生命之源,污染与防治”为主题,开展云南环保世纪行活动,增强群众的环保意识。

(五)围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督促落实民族乡工作条例。常委会和有关州(市)县人大常委会加强对2009年民族乡工作条例执法检查审议意见整改情况的跟踪监督。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强化整改落实措施,依法逐步配齐民族乡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并结合新一轮乡镇机构改革拟定具体实施意见;省财政明确要求有关县级财政增加项目资金总量的5%,支持民族乡社会事业发展,并将民族乡民族机动金纳入预算,作为硬指标落实到位。

常委会围绕服务大局,努力增强监督实效。一是规范监督程序。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在监督法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出常委会会议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前组织专题调研、规范审议意见及其处理报告,以及细化预算调整方案、强化计划执行情况审查监督等规定,增强人大监督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二是突出跟踪监督。连续3年监督食品安全工作,连续两年监督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和侨场改革发展工作。坚持跟踪督办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执法检查报告和视察报告意见,对备受社会关注的审计报告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专门在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听取了报告。三是坚持探索创新。继续完善常委会会议审议重要调研报告的监督方式,全年共审议专题调研报告8项。要求各委员会围绕常委会监督重点,深入调查研究,加强与联系部门的沟通协调,有效推动工作。注重人大监督与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的有机结合,继续探索省、州(市)、县(市、区)三级人大的联动监督。

四、认真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

常委会认真行使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权。一年来,在充分审议、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围绕保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确保地方政府债券顺利发行、促进现代新昆明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对省本级财政决算和预算调整、授予昆明市行使有关经济社会行政管理权、确定有关州(市)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名额等重大事项作出决议和决定。

常委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依法任免有机结合,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一年来,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101人(次),其中任命和决定任命73人(次)。

五、切实加强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常委会围绕增强代表履职意识、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代表作用,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一是加强代表培训工作。举办了州(市)省人大代表参加的专题培训班,提高代表审议计划报告、财政报告和“两院”工作报告的能力。组织在基层工作的省人大代表到省内先进地区和省外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开阔视野。同时,协助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在昆明举办了三期全国人大代表专题学习班,组织了在滇全国人大代表的学习培训、专题调研和会前视察。二是加强联系代表工作。坚持召开基层人大代表座谈会,面对面听取意见。进一步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工作,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视察和专题调研,以及委员会组织的立法论证、工作调研活动。坚持向代表印发常委会工作信息,书面通报常委会会议审议情况,订送相关资料,督促“一府两院”及时通报重要工作情况,组织代表参加“一府两院”的有关工作会议,委托各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当地省人大代表开展视察和调研,保障代表的知情知政权。三是加强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和督办工作。及时落实议案办理部门,提出办理要求;及时召开代表建议交办会,确定6件重点督办建议,责成相关委员会跟踪督办。搭建代表议案和建议信息化处理平台,积极探索跨年度跟踪督办和“再答复”、“再面商”制度,组织代表视察省民委、省文化厅、省商务厅等12家承办单位的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召开全省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座谈会,督促提高办理实效。省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交付审议和研究的3件议案,代表们提出的783件建议、批评和意见,已全部办结并作了答复。

六、加强联系指导,推进全省人大工作

常委会进一步密切与州(市)、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联系,着力服务基层,向基层学习,为基层办实事。

一是加强交流。在连续两年召开省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的基础上,召开了全省人大工作经验交流会,共同探讨做好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工作的新举措,推进全省人大工作不断发展。二是加强服务。常委会领导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工作指导,及时总结和推广基层经验。用以会代训、组织人员赴基层辅导授课、安排外出学习培训等形式,提高基层人大干部的工作水平。努力帮助基层人大解决实际困难。与10个州(市)人大常委会共同开展调研,做好修改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实施细则的前期准备,并及时作出决定,指导有关州(市)的换届选举工作。三是加强联动。认真听取州(市)人大常委会对省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的意见,重要工作注意事先征求相关州(市)人大常委会的意见,重要法规案注意充分听取各级人大常委会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州(市)人大常委会共同开展执法检查和工作调研、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联合视察和执法检查、邀请州(市)人大常委会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邀请县级人大常委会主任列席省人大常委会会议等方式,使全省各级人大常委会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工作更加协调。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能力

常委会按照“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务实高效、作风过硬、团结协作、勤政廉洁”的总要求,以提高科学履职水平为重点,努力加强自身建设。

一是着力加强常委会自身建设。把2010年定为学习年,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加强理论中心组学习、积极参加前沿知识讲座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决心和信心,提高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与坚定性,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法治意识和群众意识,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的能力。结合协助筹备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以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为重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主动加强与“一府两院”的沟通协调,主动争取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指导,主动学习兄弟省(区、市)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作风建设不断加强。二是重视发挥机关的参谋助手作用。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加强机关党组织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继续推进创建学习型机关、打造干事型团队、构建和谐型集体和尊老敬老活动,进一步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组织机关干部参加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通过在全省公开招考和选调基层工作人员、实行处级干部竞争上岗、加大机关干部轮岗交流力度等工作,使干部队伍整体能力素质有新提高,机关活力明显增强。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常委会工作仍然存在不足,主要是: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还不够深,立法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监督实效还需进一步增强,闭会期间代表活动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常委会及其机关自身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等。常委会将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改进和解决。

2011年的主要任务

2011年,是我省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常委会今年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的各项规定,按照省委八届九次、十次全委会和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工作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紧围绕建设“两强一堡”战略目标和云南“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实施,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法开展立法和监督工作;支持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加注重推动战略性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提高立法质量,更加注重增强监督实效,努力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为确保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开局良好和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新贡献。

一、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

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的新要求,从云南实际需要出发,以保障和促进实施“十二五”规划为重点,科学制定2011年度立法计划。

加强经济领域、社会领域和生态领域立法。适时制定非税收入管理、气象灾害防御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修订城市规划管理、盐业管理、风景名胜区管理、经济工作监督、预算审查监督、防震减灾、人口与计划生育、发展中医、奖励和保护见义勇为公民、滇池保护、牛栏江保护、阳宗海保护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同时抓紧制定或修订促进电网建设、民用机场保护、天然湿地保护、森林消防、食品安全、教育发展、专利保护、节约用水等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围绕三江滇西北流域开发管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涉诉特困人员救助、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等方面开展立法调研。加强对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工作的帮助和指导,及时审议批准单行条例,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支持现代新昆明建设,及时审查批准昆明市法规,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示范作用。

抓紧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学习宣传工作,按照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总体要求,深入开展研究,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法规。重视提高立法质量,坚持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开展“立法回头看”活动,借鉴省外成功经验,加强对法规案起草和论证的探索创新,尝试第三方起草法规草案制度和立法工作者与网民的定期交流制度,将立法听证会、公开征集立法项目和法规草案稿的活动规范化、常态化,推进我省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

二、进一步加强监督工作,增强监督实效

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题,以促进“十二五”规划顺利开局、实施桥头堡战略、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为重点,认真落实监督法和我省的实施办法,积极探索监督工作的有效形式,适时开展专题询问,加大力度,增强实效。

一是继续加强对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监督。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度财政决算和审计工作情况、2011年1至7月计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跟踪督促省财政部门和省本级一级预算单位按法定时限批复预算。二是继续突出重点,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桥头堡战略规划和实施情况、全省“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推进情况的专项报告,组织对水法及我省实施办法、信息化促进条例、税务征收管理法的执法检查,组织对我省节能减排工作、边境口岸建设、农产品加工情况的视察。跟踪检查旅游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整改落实情况。对2010年75亿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开展视察,对“省直管县”试点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情况、“整乡推进”扶贫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三是继续加强对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监督。听取和审议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民政工作情况、宗教工作情况、侨资企业权益保护情况的专项报告,以及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刑事审判中的量刑规范工作情况、省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的专项报告。以执法检查或视察等方式,关注物价工作。组织对科技进步法、文物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及我省实施办法的执法检查。继续做好侨场改革跟踪检查工作,开展散居归侨侨眷扶贫开发专题调研,督促落实有关政策措施。认真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四是继续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开展对曲靖独木水库保护条例的执法检查。以听取汇报或专题调研等方式,督促加强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保护。开展以水为主题的云南环保世纪行活动。

三、进一步加强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继续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代表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继续加强常委会组成人员与代表的联系,扩大代表对常委会活动的参与,健全重要工作和重大事项通报制度,进一步保障代表的知情知政权。以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重点,完善代表小组的组织和活动方式,提高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质量。认真总结经验,加强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和督办工作,探索代表建议办理信息化,提高办理效率和质量。加大对新修改的选举法和代表法的学习宣传力度,认真组织贯彻实施,加强对有关州(市)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

四、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履职能力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八届十次全委会精神作为首要任务,通过报告会、专题研讨会和学习交流会等形式,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落实全会精神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优势,动员和团结一切社会力量,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健全重大决策通报制度,完善专题报告制度和学习制度,进一步增强常委会组成人员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能力。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加强作风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使人大工作进一步反映民意、维护民利。完善相关制度,充分发挥专门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的职能作用。将2011年作为机关素质建设年,继续扎实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和“三个一”主题实践活动,继续推进创建学习型机关、打造干事型团队、构建和谐型集体活动,提高机关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履职水平。加大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密切与各州(市)县级人大常委会的工作联系,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各位代表,“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蓝图绘就,重任在肩。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中共云南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不负重托,不辱使命,为实现云南“十二五”规划良好开局,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2007修订)(2001年2月

【发布单位】云南省

【发布文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0号 【发布日期】2007-09-29 【生效日期】2007-09-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云南省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2007修订)

(2001年2月16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2007年9月29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60

号)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于2007年9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公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7年9月29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规范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立法活动,提高立法质量,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常务委员会)批准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审查省人民政府、昆明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第三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涉及省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选举等重要职权及其程序,以及法律规定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常务委员会制定除应当由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以外的其他地方性法规。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常务委员会可以对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进行补充和修改,但不得同该法规的基本原则抵触。

第四条第四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作委员会)依照本条例,行使审议法规案和审查政府规章的职权。

第二章 立法准备

第五条第五条 常务委员会的本届立法规划和立法计划意见,分别由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提出,由省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以下简称法制委员会)综合,由常务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召开有关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以下统称有关委员会)和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会议研究后,形成本届立法规划草案和立法计划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以下简称主任会议)同意后,立法规划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立法计划草案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立法计划确需调整的,应当经主任会议同意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六条第六条 法规草案可以由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省人民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起草,也可以由提案人委托有关部门或者有关专家起草。

法规草案稿可以向社会公开征集。

第七条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拟提出的法规案,其内容涉及到主管部门之间职责界限不明确,或者意见分歧较大的,省人民政府应当负责协调,形成统一意见或者作出决定后再依法提出地方性法规案。

第八条第八条 拟提交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法规草案,提案人在提出法规案前,应当对其必要性、合法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审议的法规案,应当同时附有法规案说明,并提供必要的参阅资料。

第九条第九条 依照本章第六条拟定的法规草案稿,起草单位或者提案人可以通过书面或者媒体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听取有关专家及其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涉及重大问题的或者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法规草案,可以举行听证会。

第三章 立法程序

第一节 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程序

第十条第十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常务委员会、各专门委员会和省人民政府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0人以上联名,可以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向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规案,在省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会议依照本条例第三章第二节规定的有关程序审议后,决定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由常务委员会或者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各代表团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根据代表团的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规案,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规草案发给代表。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有关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对法规草案进行统一审议,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经大会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会议。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法规草案经各代表团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规草案表决稿,由大会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列入省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大会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法规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省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报告,或者提出修改方案,提请省人民代表大会下一次会议审议决定。

第二节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程序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省人民政府、省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委员会审议、提出报告,再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如果有关委员会认为该地方性法规案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建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地方性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对不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主任会议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或者向提案人说明。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一般应当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但对部分修改或者内容比较单一的法规案,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

对涉及面广,或者在立法的可行性等重大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意见的法规案,需要作进一步研究的,由法制委员会向主任会议报告,由主任会议决定,可以进行第三次审议,也可以多次审议、隔次审议、搁置审议或者暂不付表决。

对法规案中个别条款有重大分歧意见的,由法制委员会提请主任会议决定是否由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就该个别条款进行单项表决后,再对法规案进行表决。

常务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根据需要,可以召开联组会议对法规案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审议。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规案时,会议工作人员应当全面、准确地记录分组会议审议的意见,由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整理后,形成简报,印发常务委员会会议并分送法制委员会及其他有关委员会。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法规案,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有关委员会作审议意见的报告,由分组会议结合有关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对提案人提交的法规草案进行审议。法制委员会应当派员听取会议审议意见。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法规案后,法制委员会应当与有关委员会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情况交换意见。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第二次审议的法规案,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有关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行统一审议,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法规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对有关委员会的重要审议意见没有采纳的,应当向有关委员会说明。

法制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可以邀请有关委员会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法制委员会和有关委员会之间对法规草案的重要问题意见不一致的,应当向主任会议报告。

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法规案,全体会议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法规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后,由分组会议对法规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重要法规案,经主任会议同意,可以征求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意见。同时,可以将法规草案登报或者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征求意见。各机关、组织和公民提出的意见,送法制委员会进行研究。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任会议同意,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对该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的法规案,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由有关委员会作审议意见的报告,经分组会议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作审议结果的报告。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对法规案进行第三次审议和多次审议时,由法制委员会作法规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由分组会议对法规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审议的法规案,搁置审议满两年或者暂不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审议的,由法制委员会向主任会议提出,由主任会议向常务委员会报告,该法规案终止审议。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法规草案修改稿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以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三节 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程序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常务委员会对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报请批准的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负责审议、审查的委员会应当听取有关委员会和有关部门的意见。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常务委员会对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法规进行合法性审查,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地方性法规不抵触的,应当在4个月内作出决议,予以批准。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法规,由法制委员会向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审查报告,并提出批准该法规的决议草案,经分组会议审议后,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以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常务委员会对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法规进行审查,发现其同省人民政府规章抵触时,常务委员会认为需要修改的,应当将意见书面通知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根据常务委员会的意见对该法规进行修改,并重新报请批准;常务委员会认为需要修改省人民政府规章的,应当将意见书面通知省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应当对该规章进行修改,并重新报请备案。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常务委员会对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请批准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符合立法法第六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应当在4个月内作出决议,予以批准。

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 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由省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向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作审议结果的报告,经分组会议审议后,由民族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批准该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决议草案,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以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制定该条例的自治州或者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常务委员会批准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决议草案在表决时未通过的,由常务委员会书面通知报批机关。

第四章 政府规章的备案与审查

第三十八条第三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昆明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应当在公布后的30日内报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三十九条第三十九条 对省人民政府、昆明市人民政府报送备案的规章,由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分送有关委员会审查,并在两个月内提出审查意见。

第四十条第四十条 对报送备案的规章,主要审查是否存在下列情形:

(一)超越立法权限;

(二)与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地方性法规相抵触;

(三)不同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

(四)规章的规定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者撤销;

(五)违背法定程序。

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有关委员会对报送备案的规章进行审查时,认为报送备案的规章不存在本条例第四十条所列情形的,将书面意见反馈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发现该规章存在本条例第四十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作进一步审查并提出审查意见,经主任会议同意,常务委员会办公厅可以向规章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也可以召开联合审查会议,由规章制定机关派员到会说明情况后,再作处理。

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二条 规章制定机关收到规章备案审查意见后,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书面反馈。

省人民政府不予修改的,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撤销或者部分撤销该规章的议案。

昆明市人民政府不予修改的,由主任会议研究是否交省人民政府或者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处理。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在常务委员会公报和《云南日报》上刊登,以常务委员会公报刊登的文本为标准文本。

第四十四条第四十四条 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解释权属于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解释权属于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解释权属于制定该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自治州或者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法规的解释同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解释地方性法规比照立法法中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法律的程序办理。

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五条 本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系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2006%BF

【发布单位】云南省

【发布文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0号 【发布日期】2006-05-25 【生效日期】2006-05-25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国务院法制办公室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系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办法(2006修正)

(1988年9月22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 根据2001年6月1日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联系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办法〉的决定》修正 2006年5月25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 2006年5月25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0号公布 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加强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下简称省人大常委会)同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下简称省人大代表)的联系,充分发挥代表作用,保证其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利,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代表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人大常委会联系省人大代表,是指省人大常委会直接联系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委员会、办公厅、研究室联系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省人大代表。

第三条第三条 省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时,应当根据会议议题,邀请有关的省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并在会前将会议议题及相关材料印发列席会议的代表。

提请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决议、决定草案,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委员会可以根据情况在会前印发相关代表或者召开座谈会征求代表意见。

第四条第四条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视察和调查研究时,应当邀请有关的省人大代表参加。

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各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本选举单位选出的省人大代表开展视察、检查、调查研究、代表小组活动等。

第五条第五条 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应当加强同省人大代表的联系,并重点联系在基层工作的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省内调查研究时,可以同当地的省人大代表座谈或者走访代表,听取意见。代表反映的重要情况和意见由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收集,并及时向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

第六条第六条 省人大常委会可以根据需要召开省人大代表座谈会,就有关问题听取意见。

第七条第七条 省人大常委会应当适时向省人大代表通报重要工作情况和重大事项。

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决定,常委会的重要工作安排、重要活动情况,应当通过《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云南人大》、《人大要情通报》、云南人大网站等形式向省人大代表通报。

对省人大代表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可以由省人大常委会或者由省人大常委会安排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向省人大代表作情况通报。

第八条第八条 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委员会、办公厅、研究室,应当加强与省人大代表的联系,根据工作需要,可以邀请有关的省人大代表列席会议、参与执法检查、调查研究、法规草案论证、评议活动等。

第九条第九条 省人大常委会应当加强对省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的办理。

省人大代表在代表大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大会秘书处按照规定交有关单位办理;在闭会期间提出的建议、批评和意见,由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交有关单位办理。

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应当加强对省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检查,督促承办单位提高办理质量,注重办理实效,并在规定的时限内答复代表。

对省人大代表提出的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比较集中的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委员会应当重点督办。

省人大常委会每年组织部分省人大代表对承办单位办理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的情况进行视察。

第十条第十条 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每年应当安排一定时间接待省人大代表,直接听取代表意见。具体接待工作由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机构负责安排。

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委员会、办公厅、研究室应当认真接待和处理省人大代表的来信来访。信访中反映的重要问题报经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或者副主任、秘书长阅批后按程序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向代表反馈。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省人大常委会支持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和省人民检察院以多种形式加强与省人大代表的联系。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省人大常委会支持州(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与本选举单位选出的省人大代表的联系。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省人大代表可以持代表证就地进行视察。根据代表的要求,省、州(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应当协助做好服务工作。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省人大代表应当增强依法履行职责的主动性和责任心,学习和掌握执行代表职务应当具备的基本知识和专门知识,积极参加代表活动。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省人大代表应当自觉接受其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本选举单位选出的省人大代表有意见和建议的,可以向代表本人提出,也可以向省人大常委会反映。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省人大常委会应当为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提供必要的保障和服务:

(一)组织学习培训,交流代表履职经验;

(二)宣传代表履职的先进事迹;

(三)为代表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查研究等活动提供服务;

(四)为代表在闭会期间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省人大代表依法参加省人大常委会组织或者委托组织的代表活动,其所在单位应当按照正常出勤给予时间、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待遇等保障。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省人大代表活动的经费,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纳入省财政预算。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精选)

【发布单位】云南省

【发布文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 【发布日期】2005-12-02 【生效日期】2006-03-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重庆市西部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

(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3号,2005年12月2日)

第一条第一条 为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丽江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丽江古城,是指位于丽江市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行政区域内,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的大研古城(含黑龙潭)、白沙民居建筑群、束河民居建筑群三片区域。

第三条第三条 在丽江古城内居住和从事保护、管理、利用及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第四条 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应当遵循科学规划、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严格管理的原则。

第五条第五条 丽江市及其所属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应当将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丽江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丽江古城保护规划。

第六条第六条 丽江市人民政府设立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负责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有关法律、法规;

(二)具体实施丽江古城保护规划;

(三)组织或者协助有关机构调查、收集、整理、研究丽江古城民族传统文化;

(四)修建和完善丽江古城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五)依法征收丽江古城维护费和管理、使用丽江古城保护经费;

(六)组织开展丽江古城保护方面的宣传、教育、培训、学术研究和对外交流;

(七)依法集中行使丽江古城保护管理的部分行政处罚权。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集中行使部分行政处罚权的实施方案由丽江市人民政府拟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丽江市及其所属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丽江古城的保护工作。

第七条第七条 丽江古城的社区建设、社会治安、消防、食品卫生和清洁等工作,按照行政区划由属地有关部门分别负责。所需经费不足部分由丽江市人民政府给予补助。

第八条第八条 利用丽江古城资源从事经营、旅游或者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丽江古城维护费。具体征收办法和标准由省物价和财政部门规定。

丽江古城保护经费由古城维护费、政府投入、古城内国有资本收益、社会捐赠以及其他收入构成。丽江古城保护经费存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丽江古城的保护,不得挪作他用。

第九条第九条 保护原住居民的民风民俗,鼓励原住居民在丽江古城居住。对居住在丽江古城内的原住居民户由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第十条第十条 丽江古城的修建活动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进行,保持原有的总体布局、形式、风格、风貌。

对丽江古城实行分区保护,保护范围划分为保护区、建设控制缓冲区和环境协调区。保护区建设控制缓冲区和环境协调区的具体范围由丽江市人民政府在编制丽江古城保护规划时确定并予以公布。

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禁止拆除,进行房屋、设施整修和功能配置调整时,外观必须保持原状;建设控制缓冲区内不得建设风貌与古城功能、性质无直接关系的设施,确需改建、新建的建筑物,其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应当与相邻部位的风貌相一致;环境协调区内不得进行与古城环境不相协调的建设。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丽江古城的民居根据其保护价值由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划分为重点保护民居、保护民居和一般民居,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对其保护、修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所有权人补助。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未经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批准,丽江古城内的建(构)筑物不得擅自修缮、改造。

丽江古城内的街、巷、门应当按照历史状况及功能原样进行维护、修缮。

对影响丽江古城市容市貌和行人安全的残墙断壁、危险建筑物,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应当组织鉴定并按照鉴定结果要求所有权人予以整修,所有权人整修确有困难的,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

禁止在丽江古城安装太阳能、遮光篷、遮雨篷等影响丽江古城风貌的设施。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丽江古城的道路和河道因通讯、电力、有线电视、供排水、消防等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开挖的,应当提出开挖和修复方案,向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丽江古城的电力、电信、有线电视和供排水等设施,用户不得随意接入。确需接入的应当经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及有关部门同意并按照要求组织施工。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加强丽江古城水源、水系和水环境的保护。禁止覆盖、改道、堵截现有水系和缩小过水断面。不得随意在河道上搭建桥梁。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丽江古城的所有单位、居民和商业店铺应当做好消防工作,并按照消防要求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禁止在大研古城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丽江古城的生活垃圾实行袋装收集。禁止将废弃物倾倒入排水管道。

丽江古城内应当建设与厕所相应的化粪设施,粪便未经处理不得排入污水管道。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和擅自拆除、占用、迁移、封闭丽江古城的公共环境卫生设施;不得依附公共环境卫生设施搭建构筑物。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禁止下列影响丽江古城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

(一)在河道内捕鱼、洗涤物品,向河道内排放污水、倾倒垃圾、粪便,扔动物尸体等废弃物;

(二)随地吐痰、便溺;

(三)扔果皮、纸屑、烟蒂、饮料罐、香口胶渣等;

(四)在露天场所和垃圾收容器内焚烧树叶、垃圾或者其他废弃物;

(五)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等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六)放养家禽家畜和宠物;

(七)设置宣传促销摊点、商业广告,发放促销传单;

(八)占道经营和流动经营;

(九)未经批准在建筑物、公共设施、树木上涂写、刻画、悬挂;

(十)其他有损市容环境卫生的行为。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丽江古城内应当采用清洁燃料、能源,不得直接燃烧原煤。所有排烟装置应当采取消烟除尘措施。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丽江古城内的施工场地应当设置安全标志和护栏,未经批准不得占地占道堆放建筑材料以及其他堆积物。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应当对丽江古城内的树木建立档案,设置标识。

禁止损坏丽江古城的花草、树木及园林绿化设施。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丽江古城的室外噪音白天控制在55分贝以内,夜间控制在45分贝以内。需要在室外开展的公益性活动、群众性民族文化活动、社区活动,组织者应当向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报告。

禁止在丽江古城内使用高音喇叭或者高声招揽生意。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大研古城内,除执行公务的环卫、公安、消防、邮政、救护等特种车辆外,其他机动车辆未经批准不得进入。

大研古城内,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等非机动车辆应当下车推行,不得随意停放。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使用丽江古城标识、标志的,由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授权;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使用。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丽江市人民政府应当对丽江古城的经营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适时发布鼓励或者禁止经营的项目目录,保持丽江古城的传统文化特色;重点发展具有当地民族特色的无污染、无公害的产业;合理安排丽江古城内商品经营市场布局。

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根据项目目录和古城市场规模、市场布局,确定古城内的经营位置及与之相应的经营项目,并在当地予以公告。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在丽江古城经营的店铺,其招牌、门面装修、店内设施、照明灯具和光色应当与古城风貌、氛围相协调。

第二十八条第二十八条 对在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丽江市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奖励。

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任何人都有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二十九条第二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或者恢复原状,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下罚款:

(一)未经批准,对重点保护民居擅自进行修缮改造的,处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对保护民居擅自进行修缮改造的,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对一般民居和其他建(构)筑物擅自进行修缮改造的,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二)未经批准,擅自开挖道路和河道的,处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

(三)擅自拆除、占用、迁移、封闭公共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损毁各类公共环境卫生设施的,依附公共环境卫生设施搭建构筑物的,直接燃烧原煤或者排烟装置未采取消烟除尘措施的,处200元上500元以下罚款;

(四)未经授权使用丽江古城标识、标志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第四款、第十五条、第十七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规定的,由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或者恢复原状,并可以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由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或者恢复原状,并可以处30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公安消防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销售烟花爆竹的,由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没收全部烟花爆竹和违法所得,并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燃放烟花爆竹的,对单位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个人予以警告,并可以处10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擅自改变或者不执行丽江古城保护规划的,对有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四条第三十四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本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下载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晏友琼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晏友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