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亮律师起草《反家庭暴力法》建言稿第三版

时间:2019-05-14 05:02: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王新亮律师起草《反家庭暴力法》建言稿第三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王新亮律师起草《反家庭暴力法》建言稿第三版》。

第一篇:王新亮律师起草《反家庭暴力法》建言稿第三版

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预防宣传

第三章 制止与处罚

第四章 家庭冷暴力

第五章 教育监管

第六章 救助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法是保护合法婚姻关系中家庭成员不受侵害、保护家庭弱势群体免受家庭暴力的基本准则。

第二条 本法的实施以预防宣传教育、制止、保护救助为主,以刑事处罚、行政处分为辅。

第三条 本法的执行以公安部门为主,妇联及司法部门协助执行。

第四条 本法的是宗旨宽严相济、教惩并重,严惩家庭暴力、震慑违法犯罪,保护合法婚姻家庭成员权益。

第二章 预防宣传

第五条 乡镇以上妇女联合会主管预防宣传工作,乡镇以上司法部门协助工作。

第六条 妇联增设专门反家庭暴力部门负责预防宣传、后期教育救助。

第七条 每年不得少于两次全辖区的普法宣传,重点宣传家庭暴力的违法性、处罚、以及救助措施。

第八条 宣传时必须做到乡不遗村,村不遗户。

第九条 宣传经费由政府财政负担,提前预算,提前到位,专款专用,任何单位不得挪用。

第十条 乡镇以上政府主管协调妇联宣传工作,为宣传提供各种便利。

第三章 制止与处罚

第十一条 公安机关主管家庭暴力的制止与处罚。家庭暴力受害者报警,公安部门必须受理,并依据各种不同情况作出处理。

第十二条 无伤报警一次,批评教育被举报者,责令具结悔过,抄报妇联和司法部门备案。

第十三条 无伤报警两次,查实后,如果没有取得举报者的原谅,可对被举报者处三日以下行政拘留。

第十四条 无伤报警三次,查实后,应当对被举报者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并抄报司法机关备案重点监管。

第十五条 有伤报警一次,依据伤情鉴定处罚:

(1)构成轻微伤,处15日行政拘留,并抄报司法机关备案重点监管。

(2)构成轻伤,依据受害者要求和被举报者态度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构成重伤,依照刑法从重处罚。

第十六条 有伤报警两次,依据伤情鉴定处罚:

(1)构成两次轻微伤,依据受害者要求和被举报者态度,决定是否劳动教养一年。

(2)构成一个轻微伤,一个轻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3)两个轻伤,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4)一个轻伤,一个重伤,七年以上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七条 致使家庭暴力受害者死亡的,依据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情节特别恶劣、手段特别残忍的处死刑立即执行。

第十八条 本罪的罪名为家庭暴力罪

第十九条 本罪不适用缓刑。

第二十条 本罪不适用假释。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法第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条之第一款,必须通知被举报单位。

第二十二条 国家公职人员或事业编制公务员违反以上法条从重处罚,并一律开除公职。

第二十三条 家庭施暴者被追究行政或者刑事责任后,再次违法犯罪,应当根据本法律规定,从重处罚。

第四章 家庭冷暴力

第二十四条 所谓家庭冷暴力,是指夫妻双方产生矛盾后,漠不关心对方,采用暗示威胁、语言攻击、经济和性方面的控制等方式,在精神上折磨摧残对方,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伤害的行为。

第二十五条 冷暴力报警一次,查实后,可以责令施暴者聚结悔过,并抄报妇联部门和司法机关备案,第二十六条 冷暴力报警两次,查实后,根据施暴者的悔过表现及受害者的态度,可以对施暴者处以三日行政拘留。

第二十七条 冷暴力报警三次,查实后,根据施暴者的悔过表现及受害者的态度,可以对施暴者处以十五日行政拘留。

第二十八条 冷暴力致使受害者患有抑郁症、自闭症或者精神方面疾病,情节轻微的,根据施暴者的悔过表现及受害者的态度,处劳动教养一年。

第二十九条 冷暴力致使受害者患有抑郁症、自闭症或者精神方面疾病,情节严重的,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精神状态鉴定和受害者的态度,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第三十条 冷暴力致使受害者因自杀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的,对施暴者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十一条 被害者依据公安机关的报警记录、行政机关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以家庭暴力原因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据此作出离婚判决,并在分割财产时判令施暴者少分或者不分财产。

第三十二条 妇联部门应当定期对遭遇家庭冷暴力造成本章第四、第五条所规定后果的受害者进行心理辅导、心理教育。第三十三条 司法机关应当责令家庭冷暴力施暴者定期报到,定期汇报,并定期接受心理辅导、教育培训,帮助施暴者改过自新。

第五章 教育监管

第三十四条 司法部门主管教育监管,主管辖区内公安机关抄报备案的、重点监管的、刑满释放的家庭暴力施暴者教育与监管。

第三十五条 对违反第二十一条中规定的几种情形的被举报者,定期举办学习班,重点学习反家庭暴力法。

第三十六条 对违反第十五条、十六条、十七条的刑满释放人员定期进行帮扶教育、定期报到、定期书面总结。

第三十七条 司法部门发现施暴者有异常,及时抄报公安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 司法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教育监管部门负责教育和监管。

第三十九条 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必须定期家访,预防新的暴力事件发生。

第四十条 司法部门应当设有心理教育岗位,及时纠正被教育监管者的心理疾病。

第六章 救助

第四十一条 妇女联合会主管救助工作,经费由财政拨款,专款专用。

第四十二条 设置家庭暴力受害者救助站,保障受害者的生活及饮食起居。

第四十三条 救助站必须设有安保人员,以确保受害者安全。

第四十四条 凡在公安机关有一次以上有伤报警记录的受害者即可申请入住。

第四十五条 妇女联合会有义务帮助不愿从新回归家庭的受害者提供就业机会。

第四十六条 妇女联合会可以作为受害者的代理人提起离婚诉讼。

第四十七条法院在受理有家庭暴力记录的离婚诉讼,可以依据公安机关的报警记录从快做出离婚判决,并应当在财产处理上照顾家庭暴力受害者。

第四十八条 妇女联合会可以代替受害者向法院提起人身保护令,以保护受害者的人身安全。

第四十九条 救助站必须设有心理咨询师,以帮助受害者恢复心里健康。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妇女联合会未尽到宣传教育、救助的义务,致使辖区家庭暴力案件频发,对负有领导职责的领导予以开除,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对妇联负有领导责任的主管领导应当引咎辞职。

第五十一条 贪污或者挪用宣传经费的,按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三百八十四条从重处罚。

第五十二条 司法部门玩忽职守,致使教育监管对象从新违法犯罪,依据情节追究相应责任。

第五十三条 由于玩忽职守,出现多起本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几种情况的处以严重警告。

第五十四条玩忽职守,不定期教育监管,致使教育监管对象从新犯罪,依据情节轻重处以开除公职或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五条 公安部门如果不及时接警、出警、立案致使家庭暴力产生严重后果,应当受到处罚

第五十六条 未及时接警出警致使受害者构成轻微伤,接警人员记大过一次。

第五十七条 未及时接警出警或处理不当致使受害者致使受害者构成轻伤,接警人员予以开除。

第五十八条 未及时接警出警未及时接警或处理不当致使受害者构成重伤,接警人员依法追究玩忽职守罪。

第五十九条 未及时接警出警或处理不当致使受害者致使受害者死亡的,接警人员以玩忽职守罪从重处罚。

第六十条 对以上行为负有领导职责的主管领导应当引咎辞职。

第八章 附则

第六十一条 其他法律法规与本法规定有出入的,以本法为准。

第六十二条 本法自2012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律师进社区解读《反家庭暴力法》七大亮点

律师进社区解读《反家庭暴力法》七大亮点

2016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该法律明确了家庭暴力的性质和法律责任,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了依据,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如何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有关部门如何有效执行法律条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此,应政府号召由我作为代表为社区解读《反家庭暴力法》中的七大亮点,由此,大家应该怎样做自然不明自白。

一、明确了家庭暴力包含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我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现,妇女、老人、小孩、残疾人等都是家庭暴力的主要受害者。

理论上一般认为,家庭暴力的类型主要有四种: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和经济控制。其中,身体暴力和精神暴力是比较常见的,因此,《反家庭暴力法》主要列举了这两种暴力形式。其他形式的暴力虽然发生几率比较小,但也仍然存在,为此,本法第二条对“家庭暴力”做定义解释时用一个“等”字进行了兜底。

在暴力形式上,尽管殴打等身体侵害仍是家庭暴力的主流,但辱骂、恐吓、诽谤、宣扬隐私、无端指责、人格贬损、威胁、跟踪、骚扰等精神暴力的严重性也越来越凸显,精神暴力通常会使受害者产生自卑、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精神方面的伤害,也属于家庭暴力的一种形式。

二、强调预防为主,尊重受害人真实意愿,特殊保护等五项原则

《反家庭暴力法》此次还明确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的五项原则,即对家庭暴力零容忍的原则;共同责任原则;预防为主,教育矫治和惩处相结合的原则;特殊保护的原则;尊重受害人意愿,保护当事人隐私的原则。

特殊保护的对象是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尤其是对儿童的保护非常重要。

三、强制报告制度

家庭暴力具有隐秘性特点,在现实中,许多家暴持续时间很长,知情人也很多,但直到发生严重后果才被曝光。

对此,《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居委会、村委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若在工作中发现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家暴或疑似遭受家暴,须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公安机关要对报案人的信息保密。对不予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单位的责任人将被追责。

此外,本法还规定学校、医院、医疗机构、居委会等易发现家暴线索的机构有家暴强制报告义务,并鼓励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介入家暴事务,本法释放了一个明确信号:家暴不是家务事,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四、紧急庇护制度

长期以来,将家庭暴力视为家务事的传统根深蒂固。受此思想影响,公众对家庭暴力的社会危害性认识不足,包容性较高,在家庭暴力未造成严重后果前,对公权力是否应该介入,存在不同看法。

《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明确表明,国家反对家庭暴力,家庭暴力不是个人私事而是社会问题,家庭不能成为暴力的庇护所,国家公权力必须保护公民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负有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安全的职责,在处理家庭暴力问题上有着其他部门机构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在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负有反家庭暴力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依照本法应当履行相应的职责。

根据本法的规定,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并按照有关程序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等。如以“家务事不便处置”为由推诿出警的,将有可能被给予行政处分。

五、公安告诫制度,“家暴”类案件的举证难问题将得以改善

家庭暴力告诫是指公安机关对情节轻微不构成治安处罚的家庭暴力行为,督促加害人改正而作出的行政指导意见。

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等法律规定了家庭暴力施暴者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但其适用往往要求家庭暴力达到一定的严重程度。实践中大量存在的家庭暴力行为因为达不到行政处罚或者刑事制裁的伤害标准而处于公权力无法干预的状态,相当多的施暴者因此而有恃无恐并逐步升级,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家庭暴力行为的发生。

《反家庭暴力法》通过告诫制度将达不到行政处罚程度的轻微家庭暴力行为纳入规制范围,为公安机关依法处理提供依据,有利于化解受害人的困境。人民法院在审理家庭暴力案件时,对于公安机关出具的出警记录、告诫书,鉴定机构出具的伤情鉴定意见,可以直接作为证据予以认定,使得“家暴”类案件的举证难问题得以改善。

六、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

人身安全保护令的相关内容主要是通过禁止或限制被申请人的行为,避免申请人进一步遭受家庭暴力。具体的保护措施包括禁止被申请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相关措施。被申请人若违反人身安全保护令,将可能被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十五日以下拘留,若构成犯罪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法单列一章十个条文,就人身安全保护令做了相应规定,人身安全保护令将反家暴工作从事后惩治变为了事前预防。

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不再依附其他诉讼,明确“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反家暴法还强调,如果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因为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亲自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其近亲属、公安机关、妇联、居委会等机构可以代为申请。

长期以来人身安全保护令需要依附其他案由,此次反家暴法将人身安全保护令规定为独立案由是一个突破,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独立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特别有利于家暴受害者,扩大了申请人的范围,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最大限度保护家暴受害者,将保护令分为一般保护令和紧急保护令,对于严重家暴受害人有利于及时隔离,避免暴力升级。

七、“同居”等共同生活关系也适用

《反家庭暴力法》顾名思义肯定适用于家庭成员之间,现有法律对家庭成员的界定是基于血亲、姻亲和收养关系形成的法律关系。

有些人之间虽然不属于家庭成员关系,但他们之间由于特殊的亲密关系或因法律规定而产生类似于家庭成员之间的生活关系和权利义务,他们之间发生暴力的情况也比较普遍。

本法附则中明确表示“家庭成员以外共同生活的人之间实施的暴力行为,参照本法规定执行”,这意味着监护、寄养和同居等关系的人之间发生的暴力也被纳入到家庭暴力中,受到法律约束。

由此,根据本法总结,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保护自己:

1、实施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有权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提出请求,相关组织应当予以调解;

2、对正在实施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3、实施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可以采取报警的方式提出报警的方式,由公安机关出警处理,如果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可依照治安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4、如果受害者是女性还可以向妇联机构求助。

5、受害人还可以向邻居、双方的父母及其亲戚朋友以及社会的的专业人士包括婚姻咨询师、律师、心理咨询师等等进行求助。以我多年的办案经验,通常情况下,发生家庭暴力,要及时求助于周围各方面的力量,如亲朋好友、各派出所“反家暴”投诉站、“110”报警中心、司法所、社区居(村)委会、各级妇联组织等,争取在事态还没有恶化的情况下,协调解决好矛盾,也可以找各种咨询中心、心理中心进行询问。如果暴力情况恶劣,要注意收集证据。受害者应在48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公安机关报案并请求他们开出验伤通知书,到指定的医院验伤,或到司法鉴定机构做鉴定。在验伤鉴定后应保存好医院的诊断证明和鉴定结论,如果是通过多次的验伤或鉴定应将每一次的医院诊断证明和司法鉴定部门的鉴定结论保存好,无论是轻微伤还是重伤,留下这些证据有利于今后有关部门处理此事。如施暴者用的凶器、木棒、铁棍或其他危险物品,上面留有施暴者或受害人的痕迹如血迹、指纹等,可以作为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

如果暴力情况仍然发生,那您就要考虑以故意伤害罪或虐待罪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或离婚诉讼,以防发生更加恶劣的严重后果。

下载王新亮律师起草《反家庭暴力法》建言稿第三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王新亮律师起草《反家庭暴力法》建言稿第三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