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煤集团千秋矿“6.5”冲击地压事故案例分析

时间:2019-05-14 05:05: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义煤集团千秋矿“6.5”冲击地压事故案例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义煤集团千秋矿“6.5”冲击地压事故案例分析》。

第一篇:义煤集团千秋矿“6.5”冲击地压事故案例分析

义煤集团千秋矿“6.5”冲击地压事故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2008年6月5日8点班,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千秋煤矿先后安排14名和4名矿工,分别在21201综采工作面下副巷外口以里750-810米处、805米处从事扩修巷道和做防火工程等工作。6月5日15时55分许,综采二队潘续祖、郑联委两人走到21201综采工作面下副巷外口以里750米处时看到前方有人正在维修支护设施,没有发现工作环境有异常(稍后,两人听到“闷雷”似的响声,身体被弹起并昏迷)。6月5日15时57分,千秋煤矿21201综采工作面下副巷外口以里725-830米处发生冲击地压事故,巷道围岩瞬间释放的巨大能量致使105米长的巷道发生严重底鼓,断面由10平方米左右急剧缩小到1平方米左右,巷道内的皮带输送机架子和托辊被挤到巷道顶梁上。事故共造成造成13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49.45万元。(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管理的专家)

事故原因和性质

1、直接原因

由于千秋煤矿开采深度大、煤层顶板坚硬,在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共同作用下巷道周围煤岩体弹性变形能聚积,扩修巷道支架、清落巷道底板诱发围岩聚积的能量在短时间内急剧释放,导致21201综采工作面下副巷外口以里725-830米处巷道严重底鼓,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千秋煤矿对矿井大采深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认识不足,未组织人员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八十一条规定编制开采冲击地压煤层专门设计;贯彻落实《义煤集团预防冲击地压暂行技术规定》不到位,未进行煤岩冲击地压倾向性指数测定,未制定冲击地压防治人员责任制、冲击地压分析排查制度和冲击地压资料收集汇报制度;对21201综放工作面贯彻落实防治冲击地压措施情况监督检查不够。同时,义煤集团公司督促检查千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不到位。

3、事故性质

经过对事故的调查分析,认定千秋煤矿“6•5”冲击地压事故是一起自然事故。

防范措施

1、义煤集团要提高对矿井大采深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发生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的认识,深入开展矿压观测工作,探索和采用先进监测手段对防治冲击地压的有关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提高监测预报的能力,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2、千秋煤矿要建立健全防治冲击地压的专门机构,充实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提高干部职工防治冲击地压意识,提升冲击地压防治水平。

3、义煤集团要认真查找事故报告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进一步加强事故统计报告管理,健全事故报告制度,完善事故报告机制,严格事故报告责任,杜绝漏报事故遇难人数情况发生。

第二篇:千秋煤矿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

日前,《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 “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已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批复结案,现予发布。

2012年10月16日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 “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报告

2011年11月3日19时18分,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煤集团”)千秋煤矿发生重大冲击地压事故,造成10人死亡、6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748.48万元。

事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及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11月4日,温家宝总理和张德江副总理相继作出重要批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时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赵铁锤率有关司局负责人于11月4日凌晨赶往事故现场,指导协调抢险救援工作。卢展工书记对救援及善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省长郭庚茂、副省长李克、陈雪枫和河南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彭苏萍、张铁岗院士立即赶赴现场,成立了以郭庚茂省长为组长、陈雪枫副省长为副组长的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义煤集团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调集抢险救援力量,成功开展了事故抢险救援工作。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规定,2011年11月8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会同河南省工信厅、公安厅、监察厅、安监局、总工会、检察院等单位组成事故调查组,并聘请了以彭苏萍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协助事故调查。经过现场勘察、调查取证、技术鉴定和综合分析,查明了事故原因和经过,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并制定了防范措施。现将事故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千秋煤矿基本情况

(一)矿井概况

千秋煤矿是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名称: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骨干矿井之一,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南1~2km,始建于1956年,1958年简易投产,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1960年达到设计能力,经过多次技术改造,2007年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210万t/ a。矿井“六证”齐全有效。现主要开采侏罗系2-

1、2-3煤,属长焰煤种。2010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属于易自然发火煤层。目前开采水平为二水平。该矿为冲击地压严重矿井。

矿井采用立井、斜井、上下山混合式开拓方式,通风方式为混合抽出式。安装有KJ95N型安全监控系统、KJ282型人员定位系统,还建有瓦斯抽放系统、冲击地压预测预报系统、压风系统、供水防尘系统、防灭火系统等。

(二)开采技术条件

该矿井田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义马组,主要可采煤层为2-1煤、2-3煤。两层煤合成一层称为2煤。2-1煤在井田内大部分可采,煤层倾角3°~13°,全层厚0.14~7.40m,平均厚度3.6m。煤层结构较为复杂,含夹矸1~4层,稳定夹矸两层,其中一层矸厚0.4m,为细粒砂岩,对回采有较大影响。2-3煤层厚度0.20~7.73m,平均厚4.21m,两层煤合并后厚3.89~11.10m。

2-1煤、2煤顶板为泥岩,厚度4.4m~42.2m,平均厚度24 m。岩性致密、均

一、裂隙不发肓,由东向西逐渐加厚,属一级顶板。2-3煤顶板岩性以中砂岩为主,局部为粉砂岩或泥岩,厚0~27m,属中等稳定二级顶板。2煤、2-3煤底板岩性复杂,由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及含砾相土岩组成,厚度0.3m~32.81m。当煤层底板为砾岩、砂岩时,巷道底板比较稳定,无底臌现象,若底板为含砾粘土岩泥岩、煤矸互叠时岩性遇水易膨胀,随开拓、回采推进矿井压力增大,底臌问题较为严重。距2煤层顶板210m处存在巨厚(550m)坚硬砾岩层,21221工作面下巷穿过2-1煤和2-3煤合并带,煤层厚度变化大,原岩地应力高。

(三)千秋煤矿开展防冲工作情况

2010年1月27日,义煤集团印发《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击地压防治管理规定(试行)》,其中规定:开采冲击地压煤层采掘工作面巷道支护必须采用大断面强支护,净断面面积不能小于24m,并优先采用O型棚全封闭支架支护。2010年12月13日,义煤集团印发了《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冲击地压综合防治实施细则》,对开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的具体方法、参数、防护、研究等做了详细规定。

自2006年8月2日至今,千秋煤矿共发生33次冲击地压事件。该矿针对本矿受冲击地压威胁的难题,邀请有关科研单位及高校科技人员和本矿工程技术人员一道,开展了冲击地压研究工作,划分了冲击危险区域,利用ARAMIS、ESG微震监测系统以及KBD-

5、KBD-7电磁辐射仪等多手段捕捉冲击地压信息,地面安装国产KZ-301矿震监测设备。实施了煤层深孔卸压爆破、超前卸压爆破、煤层深孔注水、大直

2径卸压钻孔、断底卸压爆破和断顶卸压爆破等措施。在此基础上,坚持“卸、支、护”并重原则,在21221下巷,实行了大断面掘进,采用了“锚网+钢带+锚索梁+36U”等复合支护的方式,增强主动支护。在新掘巷道留出300-500mm的让压距,在巷道上下帮采用大直径钻孔卸压措施,为高应力释放提供足够空间。在管理措施上,及时清理作业现场闲臵设备,必备的设备设施进行捆绑固定;延长躲炮时间(不低于30min)和躲炮半径(不小于300m);采取多项个体防护措施,为防冲区域作业人员配戴防震服、防震帽;巷道内每隔50m安设一组压风自救装臵。

(四)事故发生前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情况

该矿二水平21采区现有两个回采工作面和两个掘进工作面,即21141、21172综放工作面,21221上巷、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事故发生在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该巷道位于矿井西部二水平21采区下山西翼,北为21221工作面,南为未开采的实体煤层,西为千秋矿、耿村矿边界煤柱。该工作面距地表垂深800m,设计走向长度1500m,巷道设计净断面24m,21221下巷划分的冲击危险区域:428米左右为第一冲击危险区域,600米-800米段为第二冲击危险区域,开切眼为第三冲击危险区域。根据北京科技大学2010年11月完成的《基于防冲的强冲击特厚煤层开采设计研究》,千2秋煤矿经过论证后,21221工作面设计开采切眼长度确定为180米。

21221下巷沿底板掘进,开口采用爆破落煤,耙煤机及溜子装运煤,MZ—15型煤电钻打眼;在正常掘进后,采用综掘,工作面的煤炭经迎头综掘机装至下巷的皮带上,然后再经刮板输送机外运至21区皮带下山。21221下巷于2011年1月开工,事故发生前,从车场口开始已经掘进710m。

2011年8月16日8时32分,21221下巷发生冲击地压,煤炮声很大,出现部分巷道掉少量锚喷皮、灯管脱落、皮带架向下帮偏移、多处托辊脱落、中间单体柱向上帮歪斜、底鼓等现象。该矿ARAMIS微震监测设备监测到位臵在巷口往里477米,下巷以上15米,层位是巷道底板以下8米;能量:8.3×10J。之后,该矿进一步制定了断顶爆破、断底爆破、煤层注水等防范措施,尤其是加强21221下巷卸压强度,除了下巷的即时卸压外,在300m以里安排第二轮卸压爆破。

2011年8月31日4时22分,掘一队在21221下巷570m窝头下帮开设疏压硐室放炮诱发煤炮,造成460m至560m巷道底臌0.3-0.2m,500m-560m下帮梁腿轻微滑移。该矿ARAMIS微震监测设备监测到位臵是巷口往里437米,下巷以下30米,能量:2.0×10J。之后,该矿制定措施:继续施工第二

77轮卸压爆破,注水钻孔要及时进行注水;降低21221下巷掘进速度,增强锚网索主动支护的强度。

从2011年8月16日开始,该矿在21221下巷采取以上防治措施后,根据监测数据分析,9月、10月和7月、8月相比,21221下巷大能量释放事件频次明显下降,冲击地压危险性依然存在。

2011年1月,该矿编制实施的《21221工作面防治冲击地压专项设计》规定21221下巷作业人员不得超过50人。2011年10月25日,千秋煤矿生产调度会研究决定21221下巷需进行维护作业,会后防冲科核定千秋煤矿21221下巷安排准入76名施工人员。

二、事故发生及抢险救援经过

(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1年11月3日四点班,千秋煤矿当班共入井415人。其中,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当班为检修班,作业人员72人,有掘一队、掘二队、开二队、防冲队及安检、瓦检等流动人员,主要进行防冲卸压工程、防火工程、巷道加强支护和清理等工作。掘一队队长何建民安排当班19人在21221下巷600米以里作业,任务是支6根大立柱。掘二队队长李伟民安排当班16人在21221下巷540-560米段落底、支大立柱。开二队队长李运星安排当班17人在21221下巷470米以里支大立柱,当班工作量为8根。防冲队当班12人,队长葛素河安排11人在21221下巷掘进头施工卸压孔,1人负责开泵、巡查管路。安检科2人、防冲科2人在21221下巷检查。其他流动岗4人(1名抽放工、2名瓦检工、1名放炮员)巡查作业。

事故发生时,有2人离开21221下巷(掘二队跟班领导刘付清、开二队跟班副队长刘会强在21221下巷外口协调运料工作),另有5人进入21221下巷(在二水平西大巷施工的开三队有3人到21221下巷借取锚索张拉器,开二队、掘二队送班中餐各1人)。事故发生时共有75人在21221下巷内,当班跟班矿领导丁洪伟(千秋矿党委副书记)正走在东大巷内,准备乘缆车到21区各工作面巡查。

事故发生前,21221下巷作业人员没有发现冲击地压征兆。11月3日19时18分,21221下巷冲击地压突然瞬时爆发,形成3.5×10焦耳巨大能量释放,导致严重灾害。

2011年11月3日19时22分,开二队跟班副队长刘会强在21221下巷口注水泵站处向调度室汇报21221下巷响了

8一声煤炮,声音比较大,巷内煤尘大,什么也看不清楚。调度室值班人员立即通知安检员进去查看情况,并通知防冲科派人去现场查看情况。经现场落实,21221下巷380米以里变形严重,人已进不去,风筒部分脱落,安检员立刻向调度室汇报。19时45分左右,矿调度室向义煤集团公司报告,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事故。21时10分,义煤集团公司先后向河南省省直有关部门及三门峡市进行了报告。

(二)事故抢救经过

事故发生后,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监局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省直有关部门及三门峡市委、市政府负责人都及时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工作,成立了以郭庚茂省长为组长、陈雪枫副省长为副组长的事故抢险救援指挥部。义煤集团及千秋煤矿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开展施救。

抢险救援指挥部调集抢险救援力量,制定了科学的施救方案:一是采取用21221下巷原有的注浆管、供水管、压风管向灾区供风,加大被困地点供风量;二是从21221下巷450米处向里沿原巷道向灾区掘进小断面巷道实施直接营救;三是从21221上巷560米往里向受灾地点打钻孔,同时从地面利用车载钻机向受灾地点打竖钻,力求实施向灾区供风;四是沿21221下巷的巷旁掘进小断面巷道施救等。义煤集团矿山救护大队出动6个中队,16个小队次,指战员173人次,先后完成了灾区侦察、排放瓦斯等工作,确保施救安全。

在救护队员的严密监控下,随着瓦斯含量降低,救援人员开始沿原巷道进行清挖。3日19时57分,在21221下巷455米处,发现2名遇难工人;20时20分,15名工人成功脱险。4日3时39分,巷道清理至480m处发现2名遇难人员,6时16分救护队员将遇难人员运送出井;9时50分,当挖掘到510米处时,救援人员钻过小洞发现7名被困矿工,10时49分至13时24分,7名矿工陆续升井。至5日5时56分,巷道挖掘至553m处,与被困地点挖通。5日6时28分,经过抢险队员的共同努力打通了生命通道,7时10分,35名获救矿工陆续升井;8时3分,又有10名获救矿工陆续升井。11时11分开始,救护队员进入灾区侦查,分别在510米处、535米处、540米处、550米处共发现4名遇难人员并陆续运送升井。

事故发生后,被困人员积极进行自救互救。21221下巷600米以里,被困人员在安检科副科长龙印水、防冲科副科长郝其林的统一带领和安排下,防冲队副队长赵振伟在前面清理杂物,由轻伤人员背重伤人员向外转移,到达560米处时,巷道被堵实。由于瓦斯大,多名工人就用手扒出一个长20多米仅够1人通过的通道,部分人员继续向外转移至540米段。赵振伟和郝其林卸掉560米段风管螺丝,安排一名电工敲掉540米段风管闸门,加大供风。为了搞好自救工作,龙印水、郝其林、赵振伟和掘一队副队长黄怀超共同商量,安排被困人员每组两人向外清挖,每组清挖20公分,挖完换组;同时,安排人员用木头敲打管路和道轨向外传递信号。21221下巷470米以里,在开二队班长狄卫刚的组织下,几名伤势较轻的职工扒出2名被埋职工,并抬到安全地点;安排其他职工用扳手把压风管上的螺丝拧掉2条进行通风自救;几名伤势较轻的职工用手扒通道,扒出4-5米后,终于和外面的救援队伍会合,成功获救。

11月5日23点16分,抢险救援工作结束。经过近52个小时的奋力救援,事故当时造成8人遇难,67人成功升井,其中66人不同程度受伤。11月6日10时50分、14时35分,有两名受伤人员先后在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三、事故原因和性质

(一)事故直接原因

本矿区煤层顶板为巨厚砂砾岩(380-600m),事故发生区域接近落差达50-500m 的F16逆断层,地层局部直立或倒转,构造应力极大,处在强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煤矿开采后,上覆砾岩层诱发下伏F16逆断层活化,瞬间诱发了井下能量巨大的冲击地压事故。

(二)事故间接原因

1.该矿对采深已达800米、特厚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足。采取的煤层深孔卸压爆破、超前卸压爆破、煤层深孔注水、大直径卸压钻孔、断底卸压爆破和断顶卸压爆破等措施没能解除冲击地压危险。

2.该矿21221下巷没有优先采用O型棚全封闭支架支护。这次冲击地压事故能量强度在10焦耳级别。虽然开展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采取了防冲措施,但现有巷道支护形式不能抵抗这次冲击地压破坏。

3.事故当班有75人同时在21221下巷作业,违反该矿防冲专项设计中“21221下巷作业人员不得超过50人”的规定。

(三)事故性质

经调查认定,义煤集团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

四、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建议

8(一)杨超,中共党员,义煤集团千秋煤矿防冲科科长。该矿防冲科核定千秋煤矿21221下巷准入76名施工人员,致使事故发生时21221下巷当班作业75人,超过该矿防冲专项设计规定人数。对此应负主要领导责任。给予免职处理,建议给予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二)魏向志,中共党员,义煤集团千秋煤矿总工程师,负责全矿技术管理工作,分管防冲科。该矿冲击地压煤层采掘工作面巷道支护没有优先采用O型棚全封闭支架支护;审查同意防冲科核定千秋煤矿21221下巷准入76名施工人员,致使事故发生时21221下巷当班作业75人,超过该矿防冲专项设计规定人数。对此应负主要领导责任。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补充意见》(豫政„2011‟40号),给予免职处理。建议给予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三)吴保成,中共党员,义煤集团千秋煤矿生产副矿长。该矿冲击地压煤层采掘工作面巷道支护没有优先采用O型棚全封闭支架支护;审查同意防冲科核定千秋煤矿21221下巷准入76名施工人员,致使事故发生时21221下巷当班作业75人,超过该矿防冲专项设计规定人数。对此应负主要领导责任。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补充意见》(豫政„2011‟40号),给予免职处理。建议给予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四)张寅,中共党员,义煤集团千秋煤矿矿长。对采深已达800米、特厚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足;该矿冲击地压煤层采掘工作面巷道支护没有优先采用O型棚全封闭支架支护;审定同意防冲科核定千秋煤矿21221下巷准入76名施工人员,致使事故发生时21221下巷当班作业75人,超过该矿防冲专项设计规定人数。对此应负主要领导责任。义煤集团已于2011年11月5日免去其千秋煤矿矿长职务。建议给予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对其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计121536元。终身不得担任本行业企业的矿长。

(五)杨随木,中共党员,义煤集团副总工程师兼生产技术处处长。对采深已达800米、特厚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足;对防治冲击地压工作重视不够,监督检查不到位。对此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记过处分。

(六)李建新,中共党员,义煤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对采深已达800米、特厚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足;对防治冲击地压工作重视不够,监督检查不到位。对此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已免职。建议给予行政记大过处分。

(七)翟源涛,中共党员,义煤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副董事长。对采深已达800米、特厚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足。对此负有重要领导责任。建议给予行政警告处分。

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对千秋煤矿给予99万元的罚款。

以上行政罚款由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豫西监察分局执行。

建议责成义煤集团向河南省人民政府作出深刻检查。

五、防范措施及建议

(一)千秋煤矿要重新核定生产能力,压减产能规模,保持采掘平衡和合理开采强度,确定适合自己矿井实际情况的预测预报指标体系,实现冲击地压的实时预警。

(二)千秋煤矿西翼采区煤层顶板坚硬、厚度大,并且F16断层为一具有活化特征的逆断层,在此条件下厚煤层冲击地压防治具有特殊性。因此,建议暂停千秋煤矿21采区西翼下部煤层的开采。对于义煤集团类似条件的采区,均需对防冲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着力从技术上解决防冲问题。

(三)针对本矿区冲击地压与地质构造活化有密切关系这一事实,需进一步加强义马煤田的地质构造探测与研究,加强上覆岩层运动规律的研究,进一步探索义马煤田特殊地质条件、岩层移动与冲击地压的关系,切实加强本矿区冲击地压灾害研究。

(四)要加大安全投入,加快煤矿“六大系统”建设,加强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和安全生产保障水平。在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最大限度减少作业人员,严格控制进入冲击危险区域人数。

(五)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随着河南省煤矿开采深度加深,矿井条件的不断变化,事故隐患越来越多,对于一些没有安全保障能力的矿井、采区、采面、掘进头,由专家进行安全评估和分析,落实综合治理措施,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河南省人民政府义煤集团千秋煤矿 “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调查组

二〇一二年四月一日

第三篇: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千秋煤矿“11.3”重大冲击地压事故案例(范文模版)

2011年11月3日,河南省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发生一起重大冲击地压事故,造成10人死亡。

该矿为国有重点煤矿、低瓦斯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10万吨/年。据查,该矿21221下巷掘进工作面发生冲击地压,巷道发生严重的挤压垮冒,将正在该巷作业的矿工封堵或掩埋其中,造成重大伤亡。

该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一是该矿对冲击地压灾害的严重性认识不足,警惕性不高,治理和防范措施不到位,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二是采掘布置不合理,在特厚煤层中采煤工作面布置过长,对采深已达800米、特厚坚硬顶板条件下地应力和采动应力影响增大、诱发冲击地压灾害的不确定性因素认识不足。三是事故工作面作业人员过多,当班有2个掘进队、1个防冲队、1个开拓队等4支队伍在具有冲击地压灾害危险的巷道内平行交叉作业,作业人员多达75人。依据有关规定,国务院安委会已对该事故的查处实行挂牌督办,查处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为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特提出以下要求:

一、坚决防范和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通知》(安监总明电〔2011〕31号)要求,针对当前煤炭供求相对紧张、易发生事故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正确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转变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现场,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严厉的手段、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把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二、切实加强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提高对冲击地压灾害的认识,切实加强防范和治理,坚持不安全不生产。存在冲击地压危险的煤矿开采煤层群时,要优先选择无冲击地压或弱冲击地压煤层作为保护层开采。开采保护层后,对未受保护的区域,必须采取煤层注水、超前松动爆破或打卸压钻孔等防治措施,并采取综合预测预报的方法验证采取防冲措施后的效果。开采有冲击地压的煤层时,要采用合理的开拓、采掘布置方式,尽可能减少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有关煤矿企业要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安全投入,加强科技攻关,提升煤矿冲击地压灾害预测预报和治理防范的水平,并加强职工培训,提高防冲应急的意识和技能。未制定和落实有效防范冲击地压灾害措施的煤矿,必须立即停产整顿。

三、突出抓好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煤矿企业要按照《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切实做好第四季度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明电〔2011〕9号)的部署,认真组织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紧紧围绕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这一目标,坚持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全面深入排查治理煤矿各生产系统、各生产环节存在的隐患。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立即责令整改,并确保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对存在重大隐患的煤矿,要立即停产整顿;对排查不认真、整改措施不落实、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的煤矿及其主要负责人、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严肃惩处。

四、严肃认真查处煤矿事故。事故发生地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驻地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坚持“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严肃查处煤矿事故,严格责任追究。要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技术和管理原因,督促有关部门和企

业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防微杜渐,认真整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严防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切实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第四篇:萍矿集团9月份历史事故案例材料

编者按:9月是煤矿生产的黄金期,也是当前安全工作的敏感期。“9.3”阅兵后,将迎来中秋节和国庆节。切实做好9月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是摆在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面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公司安排,现将9月份公司发生的历史事故案例编印下发,请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学习讨论,从事故中汲取教训,营造浓厚安全生产氛围,促进安全生产。

萍矿集团9月份历史安全事故案例材料

一、高坑煤矿“2012.9.2”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2012年9月2日12:49分,高坑煤矿发生了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5人死亡,11人受伤,其中5人轻伤,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530万元。

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工作面老塘瓦斯积聚,作业人员在老塘侧违章放炮引起瓦斯爆炸。

瓦斯管理存在漏洞,瓦斯超限事故矿上从未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8月28日中班和8月29日该工作面在同一位臵两次垮冒后,老塘涌出大量高浓度瓦斯后,未认真分析和高度重视,采取的只是一般性措施;未认识到老塘和采煤工作面π型梁上已有空且积聚了瓦斯,采取措施不得力,对高位巷未进行封闭抽放;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不到位,未重点对老塘进行检查,未掌握老塘内瓦斯积聚情况,是这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放炮管理混乱,“三人连锁”放炮制度落实不到位、火药领退制度落实不严格、放炮员未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启爆机管理混乱;采煤工艺不合理,采区区段分段石门布臵不合理;安全管理不到位,矿、区、班组三级瓦斯意识淡薄,是这次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瓦斯治理。严格落实国办发„2011‟26号文件要求,对放顶煤开采工作面,制定一系列防治瓦斯的专项措施,并严格执行。对制度执行不到位的,按规定给予责任追究。

2、严格放炮管理。对放炮员实行统一管理,在现场爆破管理中,必须严格执行三人联锁放炮制、一炮三检制和放炮撤人警戒制,按照操作规程要求用好水炮泥、封泥等。

3、强化安全培训。通过各种有效方式,强化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素质,为矿井安全生产奠定基础。除正常的安全培训之外,必须注重加强日常安全宣传教育,强化职工安全思想,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提高三班调度会、三班进班会、安全技术课和安全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两会一课一活动”质量,注重教育的多样性和实效性,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按章作业,按章操作。

4、提高隐患排查治理质量。坚持隐患排查治理三项管理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度,提高隐患排查治理质量,做到“排查、整改、验收、销号、再排查”的隐患排查治理闭环。区、矿安全隐患排查会议必须坚持召开,按要求对当天存在的隐患制订整改方案,对仍在整改的隐患进行调度,对到期未整改的进行责任追究。“四位一体”作业前安全评估(跟班干部、班组长、作业大工和瓦斯检查员对现场作业现场进行安全确认)必须推广至每一个作业地点,各矿必须重新制订各岗位、各工作场所的评估标准,与采、掘、修作业地点同步执行,确保每一个作业场所的安全隐患及时发现,及时组织整改。“三个第一,一个最后”(区队跟班干部、安检员、班组长三人一起第一个到达现场,第一个汇报,第一个组织安全隐患排查处理,最后一个离开现场)现场把关制度坚决落实到位,区队跟班干部、安检员、班组长的安全职责必须全面落实到位,做到安全隐患检查到位,组织整改到位,汇报制度执行到位。

二、青山煤矿“2013.9.3”顶板事故

2013年9月3日中班,青山煤矿三区东515八层工作面发生一起冒顶事故,造成1人死亡。

经调查分析,工作面顶板带采处π型梁用的是2m铁木脚,不是专用的带齿π型梁,无撑筒,支护质量差,过脱水眼处未采取任何特殊加强支护的措施,随着脱水眼周边开采范围的增大,因脱水眼松动垮冒,导致工作面垮冒,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区班两级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是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东515八层工作面顶板带采,又是过脱水眼子,从9月1日早班至9月3日中班事故发生为止,连续八个子班三区未安排人员对工作面顶板段加设任何特殊支护,π型梁及整个顶板段的支护未得到加固。9月3日早班三区区管理干部以及中班跟班副区长,在现场对工作面过脱水眼安全情况既未进行检查,也未提出任何措施。

安全技术管理不到位,特殊地段开采未编制补充安全技术措施;业务保安不到位,安全监察不力、作业前安全评估流于形式、隐患排查治理图形式,走过场,排查内容未与现场对接,无针对性,无实效性;安全意识淡薄,存在重生产,轻安全思想等,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工作面在过老巷、垮空区、上山等特殊地段以及改变支护方式均要及时编制补充措施并及时送交相关单位审批。

2、工作面过老巷、上山及煤体松散的区域,跟班领导或班长要在现场仔细观察顶板动态,时刻提醒职工注意安全,做好各类修理,确保支护强度,防止垮冒。

3、工作面增宽要统一支护方式,增加支护强度,如需混合支护及时编制特殊措施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4、“逢五”安全活动、“逢九”技术课要着重加强职工的安全思想教育,教育职工熟悉掌握各种避灾要领。

5、严格按照“四位一体”班前评估的要求,进行班前评估,仔细排查现场各类安全隐患。

三、白源煤矿“2013.9.29”顶板事故

2013年9月29日,白源煤矿采一区发生冒顶事故,造成1人死亡。

3183底板工作面支护质量差,老塘来压,垮落的大矸石推倒工作面支护,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矿安全管理有漏洞,区班两级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是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在工作面悬顶面积超出质量标准化和安全规程规定,采一区擅自将原见四回一改为见三回一,严重违反该3183工作面安全技术措施。二是工作面安全质量现场管理不到位,工作面支柱初撑力达不到作业规程要求,未组织现场整改。三是作业前安全评估未起到实效,事故当班工作面有7个采煤作业点,只有3个采煤大工参与评估,发现悬顶问题,未进行老塘侧特殊支护的加固,老塘挡矸措施不符合要求也未排查出来,更未进行整改。三是工作面长期在20度左右大坡度俯采,未研究制订可行性防垮冒、防串矸冲垮工作面及防伤人的措施。四是从9月27日中班开始,连续5个班无带班矿领导到达该工作面,带班作用未能真正发挥。

业务保安有欠缺,安全监察不力,隐患治理不到位,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尤其是基层区班两级现场安全管理。区班两级是安全现场把关的前沿阵地,是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必须强化管理,充分利用安全绩效的公正、有效考核,调动区班两级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积极性,同时加大违章成本,约束区班两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安全绩效考核必须到位,要有创新,要有实效,这是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

2.强化安全监察,必须做到发现问题在现场,督促落实在现场,打击“三违”不手软,把好安全管理最后一道防线,为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保驾护航。

3.坚持不懈抓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不怨其烦地继续抓好班组、区队、煤矿、部门及公司五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简化、完善“35696”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重在抓实效,重在有针对性,重在与现场对接,严禁摆花架子,严禁走过场。

四、中鼎国际矿建分公司“2013.9.15”顶板跨冒事故

9月15日早班,中鼎国际公司矿建分公司高坑项目发生一起顶板垮冒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5202绞车道上部车场过老巷时,棚上有空不接顶,瞒天过海,随着垮空长度的增加,致使齐头发生冒顶,是这次事故的直接原因。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安全把关不严,是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高坑项目部作业人员流动性大,安全培训、技术学习未到位。跟班领导未经安全培训,又未取得安全资格证就安排下井跟班并兼验收,事故当班作业大工未参加作业规程的学习和考试。

业务保安不到位,安全监察手段不强硬,高坑煤矿对外包工程安全监管不严,是这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尤其是对外承包队伍的安全管理。对外承包队伍安全管理,与正规区队一样,是安全现场把关的前沿阵地,是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必须统一各类安全会议、统一安全调度、统一安全绩效考核。安全绩效考核必须到位,有实效。

2、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尤其是采掘工作面的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重在抓平时,防止搞突出;重在抓实效,严防走过场。做到严格标准、严格要求、严格考核、严格奖罚。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3、业务保安必须有针对性。要完善业务保安考核体系,要善于发现大问题、治理大隐患、防止大事故,同时,也不能让零打碎敲的事故钻空子。

4、注重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业务知识的学习,全面强化员工、安全管理人员安全意识。管理层注重制度的落实,操作层注重按规范操作;管理层注重应当做什么,操作层注重不能做什么,使全体员工安全意识普遍得到强化。

五、青山煤矿 “2014.9.9”冒顶事故

2014年9月9日早班,青山矿开拓二区东416八层上山发生垮冒事故,造成一名大工死亡死亡。

事故原因:

1、大工胡某某在作业过程中,未使用护顶板敞棚作业,造成上山垮冒,是造成该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班长分工不合理未因人因事合理安排,现场尽管强调要使用护顶板交叉作业。但在作业过程中未详细检查和监督是造成该次事故的重要原因。

3、开拓二区平时对职工要求不严,平时出现未按要求使用护顶板作业尽管安全部门作出严肃处理,但未引起高度重视。以致作业人员在上山施工的过程中不正确使用或不使用护顶板作业,是该次事故的一定原因。

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

1.上山施工要正确使用好安全绳、护顶板、踩脚板。2.管理人员布臵安全措施后,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落实情况。

3.认真吸取教训,深刻反思,对所有作业点,在作业前必须加强隐患排查,凡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安全上没有把握的作业点,立即停止作业,要采取切实可行、安全可靠的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五篇:鹤煤(集团)公司关于六矿与瓦斯爆炸事故情况汇报

鹤煤(集团)公司关于六矿 “10·1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情况

汇 报

二〇〇八年十月

鹤煤(集团)公司关于六矿 “10·1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情况

汇 报

2008年10月13日22时41分,六矿21431综采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约400t,瓦斯量51583m。事故发生时,当班共有44人在该地区工作,经过公司和矿井积极组织救援,35人安全升井,9人遇难,截止14日10时59分,抢险救援工作全部结束。

事故发生后,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省政府副秘书长赵瑞东,河南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局长常建华、副局长王连海,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张国辉,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薛纯运,鹤壁市委书记郭迎光、市长丁巍、常务副市长刘卫华,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豫北分局局长史宗保、书记毋济州等省市领导亲临鹤煤六矿,指导抢险救援工作。鹤煤集团董事长李永新、党委书记刘顺山、总经理苗河根等主要领导也在第一时间赶到六矿,成立抢险指挥部,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抢险救援。目前,受伤和遇难矿工都得到及时救治和妥善安置,矿区形势稳定,善后工作正在积极有序进行。

一、矿井概况

3(一)矿井概况

六矿于1958年建井,1964年3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1989年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设计能力120万吨/年。2006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30万吨/年,井田南北走向长6.5公里,东西倾斜宽2.7公里,井田面积约为18平方公里。矿井分南北东三翼开采,共三个生产水平,目前一水平已全部结束,主要采掘工作布置在二水平,三水平正在开拓延深,截止2008年9月13日,六矿二1煤回采储量尚存8200.3万吨。目前矿井总人数4385人。2007年实际完成煤炭产量128.8万吨;2008年1-9月份实际完成煤炭产量97.4万吨。

矿井为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走向长壁剥顶分层后放顶煤开采,回采工艺有炮采、综采、网下放顶煤;瓦斯等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07年8月份瓦斯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79.0m/min,相对瓦斯涌出量36.96m/t;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不易自燃,最短自燃发火期87天;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15.91%。

(二)工作面概况

21431工作面为六矿东翼二水平14采区上部第二个工作面,西北部边界为2142工作面,南部切眼位于6F5正断层北部20米处,下东部为未开采区。

3321431工作面走向长度856m,倾斜长度为150m,面积:128400m,上顺槽长856m,下顺槽长856m,顶分层设计采高2.2 m,煤厚平均为8.65m,可采储量为362534吨。

24131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综采沿顶分层采煤方法进行回采,顶板采用全部垮落法进行管理。

(三)工作面开采情况

该工作面从2001年7月份开始掘进至2007年5月份掘完,2008年1月26日开始回采,现在工作面已经回采555m(上顺槽580m,下顺槽530m),剩余320m。

(四)工作面瓦斯抽采情况 1.工作面瓦斯含量情况

预抽前,河南理工大学于2006年10月在三水平辅助回风巷距二横川30m位置测定21431工作面瓦斯含量为14.7m/t,工作面瓦斯储量为2253.1万m。经预抽后,07年11月份由公司科研所测定了工作面瓦斯含量,在下顺槽距切眼80m位置、切眼距上顺槽25m、30m位置测定瓦斯含量分别为6.58 m/t、5.69m/t。

2.工作面瓦斯抽放情况

21431工作面分别采用了顺层钻孔、岩巷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并在回采过程中还采用了采空区上隅角埋管、高位顶板裂隙等抽放方法。瓦斯抽放分为地面泵站(2BEC-52型2台)带

333

32抽顺层钻孔抽放,井下移动泵带抽高位裂隙抽放(2BE1-353-1型1台)和采空区埋管(2BE1-303-0型2台)抽放。

本工作面顺层钻孔自2007年元月份开始在21431工作面上下顺槽施工,共1201个,长75608m。穿层钻孔自2003年7月在三水平辅助回风巷上、下帮施工,共1070个,穿煤11540m,工作面自投产前总计施工钻孔87148m,吨煤钻孔工程量为0.057m/t。工作面截止9月底累计抽出瓦斯量814.8万m,工作面瓦斯抽采率42.98%。

二、事故经过

2008年10月13日22:41,采三队下顺槽运输机司机梁红旺向调度汇报,21431工作面无风。调度立即落实地面东风井风机运行、瓦斯监控情况,证实地面风机运转正常、瓦斯监控显示为0,怀疑工作面或顺槽冒落堵塞,值班调度员当即通知了值班矿长、总工程师。

22:47,21431工作面下部人员自救全部撤到泵站新鲜风流处。5分钟后,六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到调度室集中,成立六矿抢险领导小组,并初步分析认为工作面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23:08,六矿立即向公司调度汇报,同时请求公司救护队紧急救援。接到事故报告后,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等领导及有关业务部室负责人迅速赶到六矿指挥事故抢险。4 根据事故救援的进展情况,紧急启动救援应急预案,成立抢险救援指挥部,设事故救援、后勤保卫、情况通报三个组。

经落实,21431工作面采三队四点班下井42人,矿安检员、通风区瓦斯检查员各1人,该区域共有44人。事故发生后,职工实施安全自救,成功升井33人,11人被困。

23:25公司救护队到达六矿并立即深入井下从上下顺槽同时向里搜索救援。23:41左右,矿方人员在工作面上顺槽搜寻出1名遇难人员;14日00:06,公司救护队在上顺槽及工作面上部又搜寻到3名遇难人员。工作面切眼从上安全口向下第24家支架和下安全口向上第57架支架之间被突出的煤炭堵塞无法过人。

抢险救援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安排井下抢险人员从工作面下顺槽进入下段开始清煤搜救遇险人员。3:20,在工作面37号支架处人行道发现1名遇难人员。07:59,在工作面采煤机下段成功救出两名矿工。10:59,搜寻到剩余4名遇难人员。至此,11名被困矿工中,2人获救,9人遇难。搜寻遇险人员工作全部结束。

在井下救援工作紧张进行的同时,地面后勤、医疗救治、遇难家属的接待与安抚和稳定、保卫工作也有条不紊进行。由公司工会主席和分管副总经理任组长,统一协调后勤保卫工作,目前,各项善后工作正在积极有序进行。

三、事故原因初步分析

21431工作面采取了顺层钻孔预抽、岩巷穿层钻孔预抽、采空区上隅角埋管、高位顶板裂隙四种抽放方法,钻孔覆盖全部工作面,无空白带。根据测定报告,无论瓦斯压力、含量均符合要求,并且因为抽放充分,在回采过程中预测参数从未出现超标。本次突出前工作面瓦斯监控显示0.7%,并无异常。10月12日八点班,工作面突遇断层,该断层走向与下顺槽夹角42度,落差4米左右,在工作面中下部尖灭,向深部实体煤延伸。初步分析,本次突出与该地质构造有关,断层导通深部煤层瓦斯应力,并在断层处出现应力叠加,割煤机割煤时产生振动,诱导断层深部实体煤与瓦斯突出。

四、事故教训及今后措施

1.10月14日上午11点30分,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永新、总经理苗河根在六矿组织召开了安全紧急会议,各矿矿长、总工、安全副矿长及各业务部室主要责任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要求各矿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采取果断措施,全面审视水、火、瓦斯、煤尘等措施,消除隐患,没有百分之百把握,严禁组织生产。

2.所有突出危险、突出威胁采掘工作面立即停产整顿,由公司安监局、通风部对工作面钻孔布置情况、预抽期、地质构造探测及采取措施情况等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3.加强构造探测工作。有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探测钻孔超前距离不得少于15米,当发现有构造时,必须停止采掘活动,制定详细、针对性措施,确保消除突出危险后,方准生产。

4.加强预测预报和效果检验管理。采煤工作面预测预报和效果检验指标必须同时检测瓦斯涌出初速度值q值(临界值为4.0L/min)和钻屑瓦斯解吸指标值△h2(临界值为30mm H2O)。突出危险采掘工作面采取防突措施后进行效果检验,凡出现瓦斯涌出初速度指标q值大于6 L/min或连续2次防突措施作业循环中q值均在4-6L/min之间,停止作业24小时,效检指标不超方可恢复作业。

5.完善通风系统。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出现相互堵口的,必须停止被堵工作面内一切工作;回风巷断面小,风速超限的,必须停止受影响的一切采掘活动,只有巷道扩修完毕,确保回风畅通后,采掘工作面方准恢复生产。

6.加强防突知识教育培训,提高防突管理水平。突出矿井的井下工作人员,必须重新进行一次防治突出知识的培训,熟悉突出的预兆和防治突出的基本知识,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

附:21431工作面“10〃13”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图

下载义煤集团千秋矿“6.5”冲击地压事故案例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义煤集团千秋矿“6.5”冲击地压事故案例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