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垃圾处理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调查报告
内江市农村垃圾处理及其对环境影响的调
查报告
调查时间:2012年7月7日-----7月16日
调查对象:内江市周边乡镇及隆昌县、资中县的农民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访谈交流
调查人员:苟@、李@、李Q@、杨SW、李A、马Q、邵Q、任美W殷w、唐W 调查内容:农村垃圾的处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面貌不断的发生变化。但与此同时的是,农村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数量也在日益剧增。农村环境治理体系明显滞后,没有合理有效科学的处理,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环境治理已成为目前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农村垃圾怎样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 关键词:农村垃圾现状 处理方式 环境影响 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垃圾现状
1、农村垃圾由来
垃圾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发展而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许多工厂投资者转向农村。使得农村经济开始发展,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然而却忽视了对农村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没有得到有效关注。随处乱扔,随意乱焚烧、填埋、丢弃。。不合理更不科学的现象使得农村垃圾因此而逐年增加,环境污染现象特别突出。农村垃圾严重影响村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破坏美丽的自然环境,导致人与自然严重不协调。农村垃圾污染问题在某些地方引起了村民的重视,一小聚居的方式建立垃圾库,通过专业的垃圾运输车运走。而某些地方却忽视了这一现象。
农村是一个特殊的居住环境,受地域、经济、工作环境方式方法等条件的限制,日常的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垃圾也就随之丢弃。农村垃圾归宿自然也随着生活或产业垃圾的迅速增加而逐渐的瓦解,农村需要寻找新的垃圾处理方式来解决日益突出的农村垃圾问题。
2、调查现状的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范围主要是围绕内江市周边农村以及资中县、隆昌县展开调查。通过发放问卷调查500份,回收500份,环保宣传单500份。在调查中发现农村的垃圾比较分散,很难集中化处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池塘、洼地、沟渠、河道成为露天垃圾场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农村中大多数的池塘、洼地和沟渠以及河道往往成为它们堆放垃圾的主要集中点。甚至在池塘的水面上不仅长满了浮生物还漂浮着一些塑料、纸片、树叶等。例如在高。镇和顺。镇调研时,在农村道路上可以见到很多的池塘或者河道里有很多的生活垃圾,整个池塘长满了浮生物和白色垃圾,一股臭臭的味道随风而来。刚刚下过雨河水上涨,河道两边一片狼藉,树上挂满了各色各样的垃圾,而居民的生活用水也就是河水通过过滤消毒成为居民用水。经过走访得知,这些垃圾是村民从家里清扫出来的生活垃圾,垃圾在堆放地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个“小山包”,可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垃圾还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池塘、洼地和沟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房前屋后圾随处可见 ○通过在农村走访,村民的房前屋后院落的周围堆放着许多垃圾,如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当有风的时候,这些垃圾就会”随风起舞”。家里面的环境卫生很好,可是周围的环境卫生却不如人意。原本农村的生活环境比城市里的好得多,可是农村的村民们却没有引起重视。随处可见的垃圾似乎让人感觉就像生活在垃圾的世界里。例如问卷调查里有设计关于“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垃圾丢在哪里?”占73.4%的村民都是将垃圾直接放在离家附近比较固定的地方。垃圾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产生一些化学反映,释放出具有毒气味,不仅对周围的农作物受到影响,而且还会产生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
3、垃圾随农家肥进入农田 ○虽然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的机械化作业在逐渐增多。但是受传统的耕作方式并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还有部分村民家里养着耕牛,同时也饲养一些鸡、鸭、鹅等禽畜。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村民们不会轻易将禽畜的粪便丢弃,而是沿袭传统的习惯用禽畜的粪便来作农家肥。一些村民在处理家庭垃圾的时候,为了方便,便会直接将垃圾丢弃在房前屋后某个地方与禽畜的粪便沤肥池里,当农家肥被运往农田的时候,塑料等垃圾便随之一起进入农田。
4、随意焚烧、填埋。○在顺。镇调研时,发现很多村民房屋不远处就有垃圾焚烧和填埋留下的痕迹,周围的植被都被烧坏了,留下了一团团烧焦的污垢,从焚烧后残留体来看,大部分为日常的生活垃圾及其农作物残体。
5、垃圾分类处理欠缺及其其他原因。○
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占64.4%的农民都能够区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但是在实际上占45.6%的农民都认为垃圾应当在产后分类回收处理,只有12.6%的农民认为应该在产生前分类会后处理。如果在垃圾产生前将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能够综合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等。在走访的偏远农村中几乎都没有一个垃圾库,然而在重点线路道路两边居民集中的地方有小型垃圾库,据村民讲这些垃圾都是事隔几个月才有专业的人员来清理垃圾。(2)、农村垃圾的分类
根据调查,可将农村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和产业垃圾两大类:
1、生活垃圾: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如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等。
2、产业垃圾: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医疗卫生业等生产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例如砖窑厂、木材加工厂、村内私人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部分废弃还具有毒性。这些垃圾由于其数量大,难处理,逐渐成为影响农村垃圾处理的关键。
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农业国家,长期来,由于农村传统的社会结构形态和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垃圾因其数量较少、成份单一和易于分解,一直依靠堆积化肥、简易填埋或自然腐烂等方式维系着垃圾总量与生态平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民现代生活方式的逐渐确立和城乡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加上农业有机肥使用的忽视,农村垃圾问题由隐性呈显性并愈益凸显,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难题。
二、农村垃圾处理的基本情况。
1】、在走访调研中发现农村居民生活的地方没有专门的垃圾库,而相对靠近马路两边的村民几户村民能够拥有一个小型的垃圾库,在垃圾库周围随处可见的都是生活垃圾,垃圾库似乎很久都没有专业人员来清理,走在马路上很远就能够闻到一股臭臭的味道。居住在马路边的村民却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垃圾随处乱丢、填埋、焚烧。通过走访占68.2%的村民们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环境很不满意,觉得自己现在生活环境严重影响了自己和及家人的生存条件和身体健康。村民对自己随意处理垃圾的现状,让他们也意识到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焚烧、填埋等方式使得有各种污染。但是受交通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目前农村的生活垃圾也只能按照就近原则处理。村里没有相应的机构去处理垃圾,去维护环境。
2】、村庄周围附近的可利用垃圾收购站数量少,而且大多数村民也无收购兴趣。受交通、地域条件的限制,无进行整理后出售的动力。在采访中也有个别村民认识到垃圾处理的重要性,受一些客观性条件的影响,例如政府、村委没有设立有关垃圾处理的基础设施。其次个别村民为了自己的利益却忽视了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却忽视了长远利益。
3】、村民的环保意识较低,有待提高。据统计任然有25%的村民对“可利用”与“不可利用”知道一点,10.6%完全不知道“可利用”与“不可利用”。垃圾危害意识和垃圾分类观念不够,无人处理,自觉性不强,随意焚烧对水污染、空气污染严重。由于农民对垃圾产生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在处理垃圾上就显得极为随意。有些村里虽然建了垃圾池,但是有些村民总是按照就近原则将垃圾倾倒在垃圾库旁边、河里等。
三、农村垃圾的危害
(1)影响村容村貌和村民生活环境的清洁整齐。在田家镇三元村调研时,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光鲜亮丽,绿油油的禾苗,微风中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宽阔的乡村道路,干干净净。村中不远处就有一个小型的垃圾库,村民们都将自家的日常生活垃圾全部丢放在垃圾库。然而在某镇调研时,集市上一片狼藉,空气中参杂着浑浊的异味,让人难以呼吸。
(2)容易滋生蚊蝇、蟑螂等,传播病菌,危害村民身体健康;在农村特别是夏季,气温较高,生活垃圾腐蚀后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很多垃圾容易滋生蚊虫等,特别容易传播疾病,严重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瘟疫。
(3)农村垃圾任意堆放,不仅占用一定的土地,垃圾处理不到位,可能导致农村水源被污染,对生活用水和农田有一定破坏。据统计在广大的农村中,占73.8%村民的生活用水都来自地下水。然而平时的生活生产垃圾通过随意乱丢、焚烧、填埋等方式处理。在垃圾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时会产生各种的有害物质,在异常的天气情况下,通过雨水的稀释渗透到地下。在通过地下水的流动影响对其他干净的水质,村民的饮水问题。同时农作物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随便丢弃的废电池、塑料袋等还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在的危害。在走访调研时,很多村民将塑料袋、农药包装袋、过期的药物占51.8%的村民都扔在房前屋后空地。特别是废旧电池和塑料袋对环境的影响最大。从2008年6月1日起国家实施限塑令,但是塑料袋似乎还是“很有前途”,越来越离不开人们的生活需求,在很多地方都能随处可见。
四、农村垃圾的处理存在的问题(1)处理十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在农村很多村民对垃圾处理的方式是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事实上,这种处理方法是不彻底的,会造成巨大的二次环境污染。例如焚烧是产生的有毒气体,焚烧后有毒残留体不利于作物生长。填埋方法不利于垃圾腐烂。严重影响地表或地下水。。。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由于农村的特殊地域条件的限制,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村委可支配的公共资金有限,村委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内的垃圾。政府部门也没有专项资金用来处理垃圾。因此农村生活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村民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积极配合。在调研时据了解村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较为严重。村民的个人卫生意识较为较强,但是公共环保意识较为淡薄、思想态度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在发放环保宣传单和问卷调研时,很多村民以“不认识字”为由拒绝我们的宣传和采访,通过我们仔细耐心的解说,村民还是和乐意接受我们的宣传和调研。
五、对农村垃圾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1、加强广泛宣传,提高思想认识。针对农村文化水平的差异,需要加大年轻人的宣传教育,以图片、新闻、视频等方式不断提高广大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要进一步广泛宣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和治理污染的紧迫性。
2、号召村民,实施节能减排,尽量减少日常生活垃圾,提高回收利用效率。提倡使用能够在短时间内自然风化的“垃圾”,减少“白色污染”。要简化、减少包装、同时也使用可利用、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例如上街购物时可以自带其他的购物袋,减少礼品包装材料等科学、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从源头上拒绝次生垃圾的产生。
3、要建立相应的垃圾处理体系,对垃圾做集中处理,不能随意的堆放。而且政府也应该要重视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重要性,对农村要给予经济上的支持。组织一些垃圾处理的专家到农村进行宣传和帮助指导。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学技术,针对农村的特殊环境建立长期有效机制垃圾处理系统。加大力度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科学合理有效的实施环境法律法规。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开端,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历程,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做好垃圾处理都不是政府或是公民单方面就可以做好的。它需要所有的力量都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会有进展。
保护公共环境,守护和谐家园。
第二篇: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农村垃圾处理调查报告
关键词:农村、垃圾、处理、方法、模式
正文: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的几年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签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等多个与“三农”有关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显示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批工商业产品涌入农村消费市场,许多投资者更是到农村办起了工厂,农村垃圾因此而逐年增加。为了弄清农村是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同时也为了增强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我特选取了我所在农村(蔡家坪村)为对象,进行了比较详细全面的调查研究。
二、对象与方法
为了比较真实的反映现实情况,并通过对农村垃圾及其处理现状的分析弄清农村垃圾已造成的危害以及农村处理垃圾的各种方式方法,所以我才选取我所在的农村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蔡家坪村农业生产条件优厚,近几年经济发展迅速,还兴办了一批工厂,因为发展日新月异,所以随之而来的各种各样的垃圾也就多了。本次实践活动,我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进行访谈和调查,同时还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使得效果更加显著。
三、农村垃圾的历史变迁
就如有果就有因一样,农村大量垃圾的产生是有起原因的。农村垃圾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无故消失,它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我经过访谈和查阅相关资料,得到的具体情况如下:
1、新中国成立前
解放前,农村生产力十分落后,加上地主的重重压迫,农民种的农作物只能维持基本的生存,而其他一些日用必需品农民都能通过自己动手或用牲畜换取,也就是说,人们凭着辛勤的劳动是可以维持简单而清贫的生活的。那时候,工业产品在村民眼中就是奢侈品,村民一般不会舍得拿自己的生存做赌注去购买工业产品,村庄受工业的影响很小,村庄基本没有工业废弃物。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厨余物被用来喂养家畜,家畜的排泄物则作为农业生产用肥;日常生活中由于柴草燃烧而产生的草木灰等剩余物则直接被运往农田作为无机肥;村民的生活剩余物与村民的再生产始终处于一个平衡的循环系统中。所以当时的村民不存在垃圾观念,一切剩余物在村民眼中都是“宝”。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垃圾产生。2、1949年到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贫苦农民翻身做了主人,分得了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农民有了生产积极性。所以村内挖掘了新的水塘和水渠,修建了水坝等公共设施,大量的荒地也得到有效的开垦。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国民经济得到飞速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一些日常生活必须的工业制成品逐渐进入村民家庭,村民的生活剩余物中出现了工业废弃物的身影。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也大量增加,但由于这一时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产品总体供应有限,农村社区物资相对紧缺,所以物资重复利用率高。如碎布用于纳鞋底,碎碗破罐用于铺路;厨余物和家畜的排泄物仍然作为不可多得的农家肥等。这时垃圾产生量在就逐渐增加,垃圾种类也逐渐由简单变得复杂,但由于这一时期的循环利用率比较高,垃圾还没有对村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因此也就没有引起村民的重视。
3、改革开放至今
改革开放后,农民可以自主经营土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各种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措施相继实施,几年下来村民的腰包逐渐的鼓了起来,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产业废物迅速增加,逐渐取代生活废弃物。虽然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废弃物中厨余物的比重在逐渐减少,但由于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对厨余物的重视程度明显降低,循环利用率在逐渐下降,厨余物的危害在逐渐增加。
这一时期的垃圾有数量大、种类复杂的特点。村庄垃圾开始影响村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破坏美丽的村庄自然环境,村庄垃圾问题在某些地方引起了村民的重视。但农村垃圾归宿自然也随着产业垃圾的迅速增加而逐渐的瓦解,农村需要寻找新的垃圾处理方式来解决日益突出的村庄垃圾问题。
四、垃圾的现状
(一)农村垃圾的基本概况
本次调查范围不大,我主要是围绕典型对象(四个实践点)展开重点调查。同时由于农村的垃圾比较分散,很难作量化处理,只能对调查地的垃圾处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池塘、洼地、沟渠成为天然的垃圾填埋场
我在走访中发现,如果村内有一定数量的池塘、洼地和沟渠,往往它们的走位变堆放着一堆堆的垃圾。甚至在池塘的水面上还漂浮着一些塑料、纸片、树叶等。经过走访得知,这些垃圾是村民每天从家里清扫出来的生活垃圾,垃圾在堆放地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个“小山包”,可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垃圾还是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结果是,池塘、洼地和沟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2、村舍前后树荫下垃圾随处可见
在农村,村民一般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树木,可没想到的是,这些本来代表“净’的绿树却成了垃圾场。只要细看,就会发现,树下往往会堆放着许多垃圾,如塑料袋,纸屑,果壳等。当有风的时候,这些垃圾就会”随风起舞”
3、垃圾随农家肥进入农田
虽然近年来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的机械化作业在逐渐增多。但传统的耕作方式并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还有部分村民家里养着者耕牛,同时农户家里一般也会养一些鸡、鸭、鹅等禽畜。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村民不会轻易将禽畜的粪便丢弃,而是沿袭传统的习惯用禽畜的粪便来沤农家肥。一些村民在处理家庭垃圾的时候,为了方便,便会直接将垃圾丢弃在院子里的沤肥池里,当农家肥被运往农田的时候,塑料等垃圾便随之一起进入农田。
(二)农村垃圾的分类
根据我的调查,我自己将农村垃圾分为生活垃圾和产业垃圾两大类:
1、生活垃圾: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是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如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等。
2、产业垃圾: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医疗卫生业等生产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例如砖窑厂、木材加工厂、村内私人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部分废弃还具有毒性。这些垃圾由于其数量大,难处理,逐渐成为影响农村垃圾处理的关键。
(三)农村垃圾的处理方式及存在的问题
1、农村垃圾的处理方式
传统农村条件下,农村垃圾的循环利用和农村环境的自净相结合,完全可以解决农村自身产生的垃圾。但随着农村垃圾数量的增加,成分的复杂,传统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当前情况下,村民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原有垃圾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更多的开始采用填埋、焚烧、沤肥等方式来处理农村垃圾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垃圾。
2、农村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事实上,这种处理方法,处理是不彻底的,会造成巨大的二次环境污染。
(2)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村垃圾的处理需要大量的资金,但是由于村庄可支配的公共产品有限,村庄自身无法拿出大量的资金来处理村庄内部的垃圾。而上级部门也没有用来处理垃圾的专项资金,因此农村产生的垃圾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3)村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农村垃圾处理问题的解决需要全民共同参与,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但是当前村民“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思想严重,村民的卫生意识较为落后、环保意识较为淡薄、思想认识不足,成为制约农村垃圾处理的主观因素。
五、在实践中探索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与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的探索也在不断进步。在我国城市,城市市政环保部门深入实践,城市垃圾处理体系日臻完善,有效缓解了城市垃圾处理矛盾。在我国农村地区,部分村庄依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符合村情的垃圾处理模式,为我国农村垃圾处理提供重要启示。我收集了相关资料,提出几点建议:
1、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垃圾处理有机结合江西省赣南、婺源、玉山等地,把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保护有机结合,大力推广沼气工程,以清洁能源取代薪柴,改善了村庄环境;大力推广猪-沼-茶、猪-沼-果等模式处理畜禽粪便,既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又改善了农业环境;划定畜禽养殖区,专门供农民建舍饲养牲畜,解决人畜混居问题,保护人居环境。在我的时间地中,养猪场就是这样做的,也有个别农民家里是真么做的。这种方法值得借鉴。
2、借鉴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有条件地构筑技术性垃圾处理体系。
杭州市萧山区以“生态区”建设引领农村环境保护, 建设城乡统一的污水管网和垃圾收集-中转-处理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实施城乡环保一体化。
安徽省绩溪县针对当地所处皖南山区的地域特点,不搞千村一面,提出特色产业村、生态旅游村、传统文化村的发展模式。在村镇建设上坚持保持农村徽文化历史脉络,突出徽派建筑风貌, 在垃圾处理上加大生活污水无动力厌氧处理、畜禽养殖粪便综合处理、小型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的研究力度,总结了多种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
3、完善乡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引进垃圾处理产业,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奖励制度。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并开始有条件地建立垃圾处理产业,积极引进市场资金投资。在垃圾收购站,对可回收利用垃圾实行奖励制度,比如用一定数量的可回收利用垃圾兑换洗衣粉、香皂、洗发水等日常生活用品。
六.对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的思考
农村垃圾处理尚处在不断的探索阶段,其在探索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样给予我们很大的启发:
首先,农村垃圾处理的模式应该符合当地村庄实际情况。赣南、婺源、玉山等地的实践,就是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挖掘当地村庄的地理风貌,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契机,创造性地探索出了猪-沼-果、猪-沼-茶模式。
其次,在经济相对发达的村庄是可以借鉴城市垃圾处理模式。浙江、江苏、广东、上海、北京等发达农村地区在经济、技术、制度上具备采用卫生填埋、生物堆肥、资源回收利用的处理模式。当地村民在观念上、行动上都较中西部地区村民先进、创新,易于接受新技术、新方法。
再次,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垃圾处理不仅仅是个人的私事,更是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村落村民的自组能力薄弱,在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上存在分歧。这时候需要一个强
有力的政府介入给予引导。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垃圾处理相结合,就是政府引导的一个典型范例。
最后,村民的积极参与是探索的保障。村民是农村垃圾处理的主体,是妥善农村垃圾的最终受益人。如果没有充分激发村民的参与积极性,得不到村民的拥护,任何行之有效的处理模式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有村民认可,征得大多数人同意的基础上,才能激发村民的创造热情,敢于更正处理过程中的不利因素,最终完善各项措施。
七.对农村垃圾处理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的思考,可以总结垃圾处理途径绝对不可以照搬别人经验,必须探索一条适合村情的途径。最后,我就需要考虑的各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1、完善立法
处理农村垃圾,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可以采用很多种手段,但总的来说,立法途径是高效处理农村垃圾的关键,是利用各种手段的前提。
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收集、储存、利用、回收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防治污染环境。按照“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控制废弃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专门规定:农村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的具体办法,由地方性法规规定。”但是这些法律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贯彻和实施。农村垃圾的处理受地域的限制较大,但地方性农村垃圾处理法规很少,没有强制性回收制度,对农村垃圾回收管理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对垃圾处理缺乏指导。
我国农村垃圾处理的立法,应借鉴国外经验,应该重视农村垃圾处理的专门性立法。同时立法过程应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使农村垃圾处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结合,促进农村垃圾问题的早日解决。
2、引进科技
除却传统的简易填埋、焚烧、堆肥模式外,还应该创新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新的农村垃圾处理方式在实践中得出,例如一些有条件的村庄已经建起资源再生产产业、垃圾处理厂、垃圾化肥厂。
农村垃圾技术处理的技术突破不能单凭村民自身的摸索,必须借助相关科研人员的技术攻关。针对农村的具体情况, 对垃圾的处理实现资源利用回收,将科技运用到垃圾处理上,把村民眼中的垃圾变成宝贵的可利用资源。在自然生态基础良好的农村,尽量实现用生态的方式实现垃圾的自净处理,减少清运垃圾的成本和费用。
3、增强自治
这里的“自治”是指村民要增强自我认识,在自我治理中找到适合的方法做到农村垃圾的有效处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的乡土气息逐渐淡化,但是村庄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们仍然支配着乡村事物的重大决策。在村庄公共事务中表现最为活跃的也依旧是那些民间精英们,天然的权威为广大村民所信服,村民天然地会依赖于这些精英的话语。
自治的主要问题是能否统一精英的意见,拿出一套切合当地村情的垃圾处理方案。只要达成了意见的一致,那么凝聚了全村村民的力量,组织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团结起来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是能成功的。
4、行政引导
村民的自治力是有限的,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的职责,农村垃圾是引发农村公共卫生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关性,政府更应重视农村垃圾的处理问题。
政府在农村垃圾处理中的定位是一个引导者和一个管理者。引导者的角色就是引导政府有限资金投入到资源再利用产业,引导并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逐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运行管理市场化。
作为一个管理者角色,政府应将农村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纳入规划之中, 并进行适当的财政政策的倾斜。垃圾处理系统是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部分,政府在城市已经构筑了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在农村也应该把其囊括在内并不断完善。尤其在以两处调查地为代表的南北方经济欠发达农村,在村民收入不高的现实状况下,政府的财政支持是必需的,政府应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组织、协调、引导责任。
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契机,政府有必要设立农村垃圾管理的职能部门,加强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垃圾处理工作的监管、指导,改变对垃圾的管理只是到县级城镇而农村垃圾还处在无人管理的状态。运用行政手段对农村垃圾处理进行强制性规范实施,建立垃圾回收制度,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为导向,结合村庄特点建设回收站、小型处理厂,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进行一定的惩罚。
垃圾问题不是个小问题,从长远来看,它将关系到社稷民生,甚至会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想,在我们不断地探索中,我们一定会找到合适的长远处理垃圾的方法。
部分参考文献:
赵由才、龙燕、张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张宝莉,《农业环境保护》,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费孝通,《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
第三篇:有关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有关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五里界中学陈雅
一、调查的动因。
随着人们卫生意思的提高,农村的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走在农村也时常可见公共垃圾桶,这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村民人数不断增多,垃圾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仅有几只公用垃圾桶是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要求;同时,也由于卫生习惯的原因,垃圾乱扔的现象也在所难免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所以想要解决农村垃圾处理现象。
二、方式
三、时间
对此调查我是从2012年10月7日到2013年2月16日进行的,首先是查问村民,看村民有何意见和看法,然后再是自己慢慢观察,后来又问了问村民是如何处理垃圾的,还问了问捡垃圾的老人。最后又通过上网查阅有关于垃圾处理的现象,最终得出分析结果:农村垃圾处理出现的问题如下:
四、过程
1、农民的居住地方都是散开住的。因为没有集中住在一块,所以垃圾都是随地乱扔,在农村的各个角落遍地都是,长年积累无人清理,污染环境,对空气有恶劣的影响。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村民也越来越多。于是垃圾就难处理了,由于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站,导致垃圾积累多了无法处理掉。
3、由于是农村,大量的农民不会给垃圾分类,所以他们会把垃圾大量焚烧、填
沟、埋没,导致有很多危险垃圾难处理又对土地及地下水资源污染。
4、据调查分析得出:因为我们农村里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环保意识差。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因未经真正无害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还存在少量的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垃圾处理污染环境的因素有(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2)造成水资源严重破坏;(3)存在传播疾病的危害隐患。
垃圾处理的意义:(1)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2)减少对环境、空气、土壤的污染和危害;(3)使无用的废弃垃圾变废为宝。
那么对于垃圾处理有哪些解决的措施呢?让村民知道垃圾的分类有关知识,了解特殊垃圾的正确处理方式,形成健康的垃圾处理理念。就像一位哲人说过:“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财富,垃圾最终归属将是没有垃圾。”对于农村也就是像我们村子这样的农村,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环保乡下,科普宣传等于形式,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在马路或村民经常活动较多的地方设置垃圾桶。树立文明生活意识,争当环境保护者;(2)我们可以在农村组织一次捡垃圾的活动,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垃圾常清化,这样可以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让农民学会给垃圾分类。
由于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不够了解,农民还没有意识到垃圾的危害性,对垃圾还不够充分了解。
我们一定要从现在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们身边开始保护,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有关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定稿)
江夏区五里界中学九(2)班——陈雅
一、调查动因:
随着人们环境卫生意识的提高,农村的卫生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走在农村也时常可见公共垃圾桶,这为解决农村垃圾处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村民人数不断增多,垃圾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仅有几只公用垃圾桶是无法满足垃圾处理的要求;同时,也由于卫生习惯的原因,垃圾乱扔的现象也在所难免了。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所以想要为解决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尽一点力量。
二、调查方式:
根据老师和学校的安排,我只能在周末采用实地调查、访问和查看等方式进行调查。
三、调查时间:2012年10月到2013年3月。
四、调查过程
首先是查问村民,看村民有何意见和看法,然后再是自己慢慢观察,后来又问了问村民是如何处理垃圾的,还问了问捡垃圾的老人。最后又通过上网查阅有关于垃圾处理的现象和方法,然后再进行汇总,通过大量材料和图片以及现状的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形成调查报告。
(详尽的调查日记和调查访问和照片附后)
五:调查反映出的问题:
1、农民的居住地方都是散开住的。因为没有集中住在一块,所以垃圾都是随地
乱扔,在农村的各个角落遍地都是,长年积累无人清理,污染环境,对空气有恶劣的影响。
2、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村民也越来越多。于是垃圾就难处理了,由于农村没有专门的垃圾处理站,导致垃圾积累多了无法处理掉。
3、由于是农村,大量的农民不会给垃圾分类,所以他们会把垃圾大量焚烧、填沟、埋没,导致有很多危险垃圾难处理又对土地及地下水资源污染。
4、因为我们农村里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环保意识差。农村生活垃圾粪便处置严重滞后,因未经真正无害处理而直接排放到河里和田里,但目前还存在少量的露天粪缸,部分粪便还得不到无害化处理。
六、解决措施:
那么对于垃圾处理有哪些解决的措施呢?让村民知道垃圾的分类有关知识,了解特殊垃圾的正确处理方式,形成健康的垃圾处理理念。就像一位哲人说过:“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财富,垃圾最终归属将是没有垃圾。”对于农村也就是像我们村子这样的农村,我有以下几点建议:(1)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环保乡下,科普宣传等于形式,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引导农民改变生活陋习,在马路或村民经常活动较多的地方设置垃圾桶。树立文明生活意识,争当环境保护者;
(2)我们可以在农村组织一次捡垃圾的活动,加强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处理场所,使农民能定时定点投放垃圾,还要安排专人定时清运,垃圾常清化,这样可以提高农村垃圾的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让农民学会给垃圾分类。
(3)使无用的废弃垃圾变废为宝。由于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不够强、不够了解,农民还没有意识到垃圾的危害性,对垃圾以及垃圾的处理还不够充分了解。
(4)教育村民认识到垃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造成水资源严重破坏;存在传播
疾病的危害隐患。
七、垃圾处理的意义:
(1)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
(2)减少对环境、空气、土壤的污染和危害;
(3)美化我们的家园,预约我们的身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我们一定要从现在起保护环境,爱护环境,从我们身边开始保护,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第四篇:农村垃圾处理社会调查报告
农村垃圾处理社会调查报告
寒假期间我走访了我县卫生环卫处,调查了我村垃圾堆放、清运输和处理的情况。这里我把调查的材料情况分三项说明。
一、从垃圾的产生来看处理垃圾的重要性
垃圾在人们生活中是必然存在的。仅就生活垃圾来说,我县每人每天要生产天近一
斤垃圾,意味着每人每年就有近四百斤垃圾要处理,从整个腾冲县来看每天将有很多垃圾急需处理。如果不能及时处理,大量的垃圾随意堆放,长期囤积就会占用土地,产生臭味,造成对大气、水域和土壤的严重污染,而且导致了苍蝇、昆虫、老鼠和大量细菌的滋生,威胁居民的健康,因此垃圾是城市和农村的一大负担。垃圾处理起来并不容易,可以归纳以下几点:从垃圾的平均组成来看主要是废弃物组成的白色污染,体现为混有一定的玻璃、塑料和坏弃物等杂质。在我们农村垃圾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成堆或成片随意的堆放;用这种杂质的垃圾施肥,就会使土地喳化,所以,可能很严重的污染农村土地;农村垃圾随意堆放没人管制,成为很严重的问题,以城市相比,农村垃圾没有具体的处理措施,是垃圾存在的主要原因。当然有很多的城市垃圾拉到农村来随意堆放,环卫工作没有落实到最后,或者是挖坑埋在地下,现已发现埋在地下会污染破坏地下水,填埋后的场地也不能很好的利用,何况现在生活生产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垃圾的回收利用也没有做到最大。所以,寻找垃圾净化出路,迫在眉睫。还有,虽然国家有出台保护环境卫生的规定,但由于不能严格执行,成效不大,随地乱抛垃圾的情况到处存在,垃圾量也在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垃圾,确实是当务之急。
农村建设需要综合处理,生产生活服务设施需要是垃圾产生最小化,建设人文绿色农村,不单是新农村的建设,同时是和谐、健康的农村建设。对垃圾处理也能在无害化治理、能源改造、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考虑。在我们新农村家家户户都有沼气池,它的功能在农村较为突出,将有机物质投放到里面,能形成很好的肥料,一次性投资,成本也较低,同时能转化成为燃气,作为农村的又一能源方式,广受欢迎。
处理垃圾前景广阔,但目前还应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减少垃圾来源。例如蔬菜在农村生产时就应该先进行加工,将不能用的菜杆、菜根、黄叶、泥土等除掉,将这些在农村就进行处理,减少垃圾量。不要的废弃物:废纸、废瓶、废铁等要形成统一的收购,而不要随便丢弃。
二、目前农村垃圾处理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首先是农民观念意识问题。由于农民对垃圾危害了解不足,因此在处理生产生活垃圾上显得极为随意。比如有时对动物尸体、农药瓶等,不经任何处理,就随意丢弃;有时不对垃圾进行分类,将能烧、不能烧的垃圾都堆在一起随意焚烧。没有分类处理垃圾的意识,就无法正确处理垃圾,也就不能真正杜绝垃圾给环境和人类带来的危害。
其次是基础设施滞后问题。农村垃圾的处理流程必须经过村、镇(乡)、县的收集网络才能有效分类处理,目前很大一部分农村还不具备条件开展户建垃圾池、村设垃圾回收点、镇建垃圾压缩中转站、县有垃圾填埋场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再次是垃圾处理量大成本过高问题。这就告诉我们,农村垃圾将无法按城市垃圾处理模式进行统一收集处理。
三、农村垃圾有效处理的思考
到底要怎么做才能有效处理农村垃圾呢?很多学者专家认为须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垃圾,并协调推进农村垃圾处理机制建设。
首先要遵循下列原则。一是分户堆沤减量化原则。农户将所有生产生活垃圾倒入垃圾池内,定期分捡可降解垃圾和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可降解垃圾定期分散填埋或堆肥,可减少垃圾总量的60%。二是分类回购资源化原则。以镇成立环保合作社,向农民回购有害不可降解垃圾,合作社再进行二次分类,将可利用垃圾送至废品公司资源化处理,可减少垃圾总量的30%,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弥补合作社运行。三是集中处理无害化原则。将合作社分类出的有害不可降解垃圾集中送至镇压缩中转站,然后统一运送到固体废弃物填埋场集中填埋,无害化处理有毒有害垃圾。
其次要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可按照县级政府监督指导,镇、村组织实施,村民联合自治,合作社常年运行的管理模式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流程。
再次要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建立户有垃圾收集池、村有垃圾回购点、镇有垃圾中转站、县有垃圾处理场基础设施网络。
最后要健全运行机制和提供经费保障。垃圾清运处理系统资金到位是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费用专款专用,避免挫伤广大村民对整治环境的积极性。这启示我们,只有形成户分类、村回购、镇中转、县处理的运行机制,才能真正为农村垃圾的有效处理开辟一条新路。
参考文献:
[1]苏杨.马宇宙.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2]张益.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环境卫生工程,2000,8(2).[3]康鸿寿,王如松.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和管理仁[M].气象出版社,2002,7.
第五篇:关于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垃圾处理的调查报告
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各地都加大了对农村的改革,如今的农村已是焕然一新,就在上学期间这短短的一年里,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前家后的那天小泥路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下雨天不在泥泞,给乡亲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爸爸的车可以直接开到家后门。而今的道路两旁都种植了花木,不仅美化了环境也给经过的路人留下了好印象。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垃圾处理也有了科学化的方法。
这次我就针对我们村的垃圾分布及处理情况做了调查,具体如下
据调查,我村垃圾主要形成于:
1、池塘、洼地、沟渠成为天然的垃圾填埋场
村内有一定数量的池塘和沟渠,尤其是南方丘陵地带农村处于亚热带丘陵地区,降雨较多,地势崎岖,在低洼积水地区很容易形成天然的池塘,所以村中池塘、洼地密布,蓄水灌溉、养鱼也就成了村民的最佳选择。我发现临近村庄的池塘、洼地和沟渠周围堆放着一堆堆大大小小的垃圾,池塘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些塑料、纸片、树叶等。经过走访和观察我得知,这些垃圾是村民每天从家里清扫出来的生活垃圾,垃圾在堆放地日积月累就成了一个个“小山包”,逢下雨天和刮风天,雨水和大风通过冲刷和吹动,将垃圾带进池塘。每年春节前后,村民捕鱼后处理池塘内淤泥的时候,发现大量塑料袋、塑料包装盒、废弃塑料玩具、废弃塑料薄膜、废弃砖块等夹在淤泥中。
2、村舍前后树荫下垃圾随处可见
村民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树木,我站在河堤上远观树荫环绕的村庄,到处充满生机和活力,美丽无比。走近,细看树丛,却发现树荫下面除了覆盖着大量的植物落叶外还堆放着大量的垃圾。树丛中的垃圾有废弃塑料制品,也有纸屑、尘土、果壳、布带等,当强风袭来,轻巧的垃圾随风起舞,飞向半空,尘土便又扬起,吹入院子内。
3、垃圾随农家肥进入农田
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机械化作业在逐渐增多。但传统的耕作方式并没有完全被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所取代,农户家里一般会养一些鸡、鸭、鹅等禽畜,受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村民不会轻易将禽畜的粪便丢弃,而是沿袭传统的习惯用禽畜的粪便来沤农家肥。一些村民在处理家庭垃圾的时候,为了方便,便会直接将垃圾丢弃在院子里的沤肥池里,当农家肥被运往农田的时候,塑料等垃圾便随之一起进入农田。
根据调查对象垃圾的来源,我发现农村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和产业垃圾两大类:
1、生活垃圾: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指固体废弃物和液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燃料废渣(煤渣、草木灰等)、厨余物(剩菜、剩饭、剩汤等)、日用品废弃物(废玻璃、废金属、破旧衣物、各种废弃塑料包装盒等)、高科技废旧物(废旧家电、废旧电子产品、废电池等)等。在解放前以及解放后至改革开放的这段时间里生活垃圾是农村垃圾的主要来源。
2、产业垃圾:工业、农林业、畜牧业、医疗卫生业等生产或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例如砖窑厂、木材加工厂、家具制造厂、村内私人诊所等产生的废弃物。其中的部分废弃物带有一定的毒性。在改革开放后至今的农村垃圾中,产业垃圾迅速增加,逐渐取代生活垃圾占据农村垃圾的主要地位。
经过走访,询问我得知在原先生活水平不高时,产生的垃圾不多,村民们就将垃圾到在河砍或家门前的池塘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原先的垃圾处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垃圾处理的需要。当前情况下,村民在一定程度上保存原有垃圾处理方式的基础上,更多的开始采用填埋、焚烧、沤肥等方式来处理农村垃圾特别是农村的产业垃圾。
然而这样的垃圾处理方式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处理简单、随意,环境污染严重。村民在面对数量大、成分复杂的垃圾时开始采用焚烧、填埋、沤肥等看似比较科学的方法来处理。但是与城市的焚烧、填埋、沤肥等垃圾处理方式相比,农村的垃圾处理缺乏完善的垃圾处理系统和运作机制,呈现出处理主体个体化、分散化,技术水平低,处理不彻底,造成巨大的环境污染等特点。
从去年起,我村的垃圾处理有了新的改善,正如人们所熟知的“发展才是硬道理”,技术是处理垃圾的“硬道理”。农村垃圾的处理既是村民的私事,也是公事,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一个方面。村民的自治力是有限的,政府有责任有义务履行管理公共卫生事业的职责,农村垃圾是引发农村公共卫生问题的一个重要诱因,由于农村与城市之间的相关性,政府更应重视农村垃圾的处理问题。作为一个管理者角色,我镇政府已将农村垃圾处理系统的建设纳入规划之中, 并进行适当的财政政策的倾斜。在村民收入不高的现实状况下,政府切实承担起相应的组织、协调、引导责任。
具体来说,垃圾处理在方法上基本实现了以卫生填埋、生物堆肥、焚烧处理、资源回收利用为主。卫生填埋模式主要是在郊外选取一片空地,采用低层防渗,垃圾分层填埋,压实后顶层覆盖土层,使垃圾在土层下发酵。生物堆肥主要是让垃圾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使其改良农田土壤。焚烧则是采用高温煅烧的方式,焚烧垃圾中可燃烧物质使其成为灰渣,并利用其产生的能量发电。资源回收利用主要是采用分类收集方法,将城市垃圾划分为生物质垃圾、化工垃圾、矿物质垃圾、废纸类垃圾。采用生物质垃圾制肥、发酵、提炼技术,生产肥料、燃料、饲料;化工有机质垃圾(废旧塑料橡胶等)可制成再生塑料或者橡胶加以循环利用,或者用热解或者裂解生产液体或气体燃料;矿物质垃圾(金属、玻璃、建筑垃圾等)则经破碎处理后再生为建材原料,用以生产水泥、地砖或者路基材料等;废纸回收后可直接用来生产新的纸张。在乡镇领导的指导下,我乡的厕所已经全部实行科学的发酵方式,记过发酵可直接运到农田里做肥料。乡村的垃圾也已实行专人管理,乡民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乡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