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腾飞路初级中学新教育实验之“每月一事”实施方案
腾飞路初级中学新教育实验之“每月一事”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的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每月一事”主题教育,在我校展开形式多样的良好习惯养成教育,通过“一月一事”主题教育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校风、学风建设。
目的意义
通过“一月一事”主题教育,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德育要求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实践行为,时时事事有习惯养成的标杆和行为的准绳,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小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中学会求知,最终形成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观。
活动主题
按照“主题” 和“时令”同步进行的原则,“一月一事”主题教育内容初定为: 1月,吃饭——节约的主题; 2月,走路——规则的主题; 3月,种树——公益的主题; 4月,踏青——自然的主题; 5月,扫地——劳动的主题; 6月,唱歌——艺术的主题; 7月,运动——健身的主题; 8月,微笑——交往的主题; 9月,阅读——求知的主题; 10月,家书——感恩的主题; 11月,演讲——自信的主题; 12月,日记——自省的主题。活动时间:
2016年5月至2016年4月 一年一循环 三年一周期 操作步骤
“每月一事”主题教育分月实施,每项教育活动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我们利用周一国旗下讲话,宣读主题教育倡议书,以当月活动主题内容营造和布置校园环境,利用校园广播播放主题歌曲和相关宣传材料,渲染活动气氛,进行全员发动。
第二阶段为主题阅读。学校要根据每月的教育活动主题,结合新教育实验中的“晨诵、午读、暮醒”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成语故事、诗词歌赋、书信文章等,组织学生专题阅读,加强对学生的主题教育,让学生在主题阅读中感知活动主题的意义,从而自觉投入到活动之中。
第三阶段为实践活动。这一阶段是活动的关键环节。各班级要在学校的统一安排和要求下,组织本班学生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才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第四阶段为总结展示。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通过黑板报、手抄报、文化长廊等形式,展示过程性资料,各班级可采用召开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活动收获等形式,展示主题教育成果。必要时学校将组织由全校师生参加的主题教育,以便进一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教育。
第五阶段为考核评价
制定“每月一事”评比细则,学生养成教育的检查要做到一周一评一通报,每月一汇总一考评一表彰。各教师参与交流。各班反思、评价,通过反思发现活动中的成功和不足,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势。
具体要求
1、健全机构,责任到人。学校成立“每月一事”领导机构,梁德荣校长亲自挂帅,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下设“每月一事”实验工作组,陈文殿任组长,德育干部为副组长(同时为该校园直接责任人),各班主任为成员(直接组织开展活动)。班级负责实施学生个体的各个行为习惯,定期用不同的方式对评价结果向学生反馈,并负责推荐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评优活动。
2、规范和创新“每月一事”。把“每月一事”与主题班会、综合实践活动、品德教育等有机整合,要求全体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始终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行为准则,以晨会班队、国旗下讲话、板报等为阵地,各班级从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反思等环节精心设计,周密落实,做出效果。各班主题实施方案要有班级特色,活动过程要丰富多彩,活动资料详实完整。学校要在活动过程中,及时树立典型班级、个人榜样,定期组织习惯养成教育经验分享会、沙龙等活动。
3.营造教育环境,细微之处见成效。学校除了组织养成教育的各项活动之外,努力让班级每一面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定期更换教室里的各种栏目,温馨提示,这对学生的行为养成能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达到时时育人的目的。
4.制定“每月一事”评比细则”。
政教处负责拟定活动方案和实施细则,完善评价体系,抓好对各班的考核评比,对班级的养成教育做到一周一评一通报,每月一汇总,评价结果纳入对班级和班主任的考核之中。
以班主任月考核评比为保障,进一步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设计科学量化的值勤情况记载表,日公布、周小结、月考评。要增强全员育人意识,逐一分解落实。采用“定性+定量”结合的方式全面科学地评价习惯养成的效果,使学校每个角落、每间教室时时都呈现有序、精致、诗意的氛围,在全校进一步形成“以养成良好习惯为荣,以评比考核落后为耻”的氛围。每月主题活动结束,学校要评比“习惯养成示范班级”和“优秀小公民”,表彰在习惯养成教育中特别优秀的班级和学生。
5.家校联手,齐抓共管。定期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到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提高教师与父母的沟通艺术,整合家校的教育合力,采用“家校联系信”及时交流家校、师生在习惯养成中的感悟、体会,形成学校独具特色的教育网络。
注重效果,建立长效机制
学校建立一套严格的检查制度,长期督促,狠抓落实,形成以“校长—政教处—班主任—班干部—学生”管理结构,层层检查,逐级落实,检查时严格按照学校制定的规范实施细则,决不迁就,并及时公布检查结果。基本做到处处有人查,定时有人查,时时有抽查,检查有密度,有力度,坚持表彰先进,让老师们在自己身边找榜样,鼓励后进,帮助他们找到不足,耐心地给他们提出工作建议,增添他们的信心。久而久之,才能变成老师、学生的自觉行动。学生有《规范》的约束,老师有检查制度的约束,检查的时间、次数、标准、反馈、评价都有具体规定,马虎不得。
习惯的养成非一日之功,我们工作应始终坚持 “要求严格、布置细致、工作落实、持之以恒”,才能保障“每月一事”主题教育的开展,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第二篇:盐城市腾飞路初级中学新教育实验方案
盐城市腾飞路初级中学新教育实验方案
新教育实验探索本真教育,思考终极意义,引领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开展新教育实验,打造学校办学品牌,根据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省、市《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意见》,结合《盐都区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和我校实际,制定如下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为指导,以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根本,坚持“传承与创新、改革与发展”的工作原则,采取“稳步推进、分类实施、全面介入、重点突破”的基本策略,确立“燃烧热情,积极参与;点亮信念,创新创优;奋展勇气,提升质量;温暖心灵,塑创特色”的基本思想,强化“研究兴校、质量立校、品牌强校”的工作要求,积极追寻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促进腾飞路初中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积极推进三项整合性教育项目,组织实施“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实现“学生生存状态、教师行走方式、学校发展模式、教育科研范式”四大改变,逐渐形成“晨诵、午读、暮省”的学生生活方式和“专业阅读+专业写作+
专业发展共同体”的教师发展模式,推动学生生命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让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成功的智力、整合的智慧、高尚的德性和丰富的情感。
三、实验工作内容
依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与实施。
(一)营造书香校园
我校于2015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建设书香校园,为我们学校的品牌创建找准了支点。我们在校园内播撒读书的种子,强化阅读的理念,营造阅读的氛围,构建阅读的课程,开展阅读活动,努力使阅读成为师生的生活方式,成为师生的自觉习惯。
1.加强图书室建设,图书量要按照相关标准配齐,特别是要配备与新教育相配套的书籍。图书要向师生敞开借阅,阅览室要向师生经常开放,促进师生广泛而深入地阅读。
2.让所有的教室都成为阅览室,教室里设臵“读书角”,采取学生自筹与学校配备相结合的形式筹集图书,各班专门安排学生作为班级图书管理员,负责班级图书的借阅、登记、归还等工作,鼓励班级之间的“图书漂流”活动。
3.围绕“建设书香校园”这一主题,有计划、有目的、有指导性地开展全校性“晨诵、午读、暮省”读书活动,确保晨诵15分钟,午读30分钟。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师生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在校内形成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4.举行“经典诗文诵读竞赛”、“最感动我的一本书”和“我最感动的一篇文章”等活动,组织阅读有经验的学生介绍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读书笔记的评比和展览及读书主题班会等活动。
(二)师生共写随笔
师生共写随笔是一种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共同记录,反思成长的双向交流的形式,它的突出作用在于师生可以通过文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推动教学的顺利发展。师生在坚持写随笔的过程中,逐步养成“读书、实践、反思”的习惯,使教育随笔的写作,成为教育日常的工作状态与生活状态,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创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
1.教师随笔
(1)年轻教师每月4篇,45岁以上教师每学期4篇,每篇不少于1000字。教师的教育随笔,要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相结合,要求具有真实性、创新性和可读性。可以是对自身的教育实践、教学行为,以及教研活动等情况进行整理、分析与反思;可以是对某种教育现象或困惑的记录;可以是对现阶段教育教学的改革提出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为学校的整体发展献谋献策。
(2)学校每学期为教师出一本优秀的教师随笔集,对选入随笔集的教师发放入编证书。
2.学生日记
(1)每周至少写两篇日记,学生日记的内容可以是生活的体验、读书的心得、各种活动和比赛的感想等,鼓励学生尝试
写英语日记。学生日记的形式不拘一格,可以是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或诗歌。
(2)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优秀日记的评选;每学年出刊一本学生的优秀日记集。
(三)聆听窗外声音
以“新教育实验”理论为指导,通过举办学习讲座、召开主题报告会、参加社区活动等形式,请进来指导、走出去交流,请进来帮带、走出去实践,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利用社区资源,结合媒体网络资源,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形成多元价值观,从而加强学校内外沟通,感受窗外的世界、引导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为新教育实验注入动力,为师生的生命发展,打造亮丽的精神底色,实现师生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
1.通过法制教育活动邀请“夕阳红”法制宣讲团来校举办师德讲座、法制讲座;通过教学开放周、特色巡礼周邀请家长或专业人员、知名人士走进教室,走进学校,指导开发班级课程或校本课程;通过健康教育月邀请医院的医生或护士举办保健讲座活动,让师生接受教育、拓宽视野。
2.通过观看爱国影片、专题片等,进行影评、时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
3.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门,开拓实验,转变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四)培养卓越口才
我校将以课堂为主阵地,利用好课堂环境和外部环境,营造自由交流的和谐氛围,继承培养卓越口才训练的有效手段,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既注重课内训练,又注重课外活
动交流;既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又提高母语语言输出功能,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愿说、敢说、乐说、会说的精神,达到培养卓越口才,打造自信人生之目的。
1.开好“演讲育人”课。让每一位教师在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精心上好每一节课;让每一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交流表达的机会,使课堂成为培养卓越口才的阵地。
2.开展好“课前三分钟主题演讲”活动。演讲内容可以是围绕身边发生的事情,以所见、所闻叙述性为主;可以是时事播评、好书介绍、读书体会等,以所感、所悟为主;也可以结合学科特点开展演讲活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参与的广泛性。
3.开展“双语演讲”。创设良好的双语听说氛围,以英语课堂为主阵地,开展双语演讲和英语情景剧表演等活动。
4.举行校级演讲比赛。每学期以校为单位举行一次大型演讲活动,例如:举行“我心中的英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等主题演讲比赛。
(五)构建理想课堂
理想的课堂是一种弥漫着“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氛围的课堂,是一种体现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的课堂。依据《盐都区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和盐城市将制定下发的《课堂教学常态课达标要求》,参照盐城市一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教学策略和“学案导学〃问题引领〃合作探究〃自主展示”的教学模式、河南樊相一中“五让六环节”的课堂做法,坚决摒弃低效课堂,积极打造高效课堂,认真搞好常态课堂。通过创设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文化知识与生活体验的有机结合。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关心”每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学生,“信任”学生。
2.注重课堂教学行为:体现“引导”,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激励”,将微笑和激励带进课堂;体现“参与”,发挥主体作用;体现“表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善于表现的良好心理素质;体现“创造”,教师敢于在教学方法、手段及艺术形式上进行创新;体现“成功”,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见解,给学生成功的体验。
3.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占领;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个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感受;给学生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冲突,让他们自己去讨论;给学生一个权利,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六)推进每月一事
“每月一事”主题教育能引导学生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德育要求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实践行为,时时事事有习惯养成的标杆和行为的准绳,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等素质,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在小事中学会做人,在做人中学会求知,最终形成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人生观。
1.德育处为每月活动主题负责人,班主任负责实施。依据我校“每月一事”实施方案拟定的主题,与晨诵、午读相结合,发动学生搜集活动资料,精选与主题相关的成语故事、诗词歌赋、书籍文章等,在阅读中感受活动主题的意义。
2.把“每月一事”与主题班会、综合实践活动、品德教育
等有机整合,要求全体学生在主题活动中,始终以《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行为准则,以国旗下讲话、板报等为阵地,各班级从主题阅读、实践活动、展示交流、评价反思等环节精心设计,周密落实,做出效果。
3.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手抄报、文化长廊等形式,展示过程性资料,各班级可采用召开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活动收获等形式,展示主题教育成果。必要时学校将组织由全校师生参加的主题教育,以便进一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教育。
4.完善评价体系,抓好对各班的考核评比。学校将评比“习惯养成示范班级”和“优秀小公民”,在习惯养成教育中表彰一批特别优秀的班级和学生。
(七)缔造完美教室
缔造完美教室旨在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生命故事的叙述,读书育人的确立,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1.以班级文化构建为目标,让班级有自己的班训、班徽,有丰富的班级活动,有温馨的班级环境,人文的班级制度,积极的班级公约等。
2.以晨诵午读暮省为基本生活方式,让班级拥有自己比较成熟的适合学生需要的晨诵与午读课程。精心组织好每天的晨诵、午读活动。
3.积极开展条件允许的亲子、师生活动。指导建立书香家庭,开设亲子互助活动,加强心理疏导教育,加大家庭教育宣传力度。通过师生、亲子共同实践、共同表演等等,让教师、学生、家长共同编织美好的教育生活。
4.在学校校园网建设班级主页,由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开展的每月一事活动、每学期的一篇高质量的师生成长叙事、每学期的一个真实感人的转化案例都可以在班级主页上进行展示。
四、实验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发动阶段(2015年8月~2016年4月)1.参加全区教育系统管理干部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新教育实验的相关文件和理论,了解新教育实验的基本情况,要求管理干部阅读研究新教育的相关书籍,要求各教师积极阅读《致教师》。
3.建章立制。成立学校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新教育课题研究中心,制定《盐城市腾飞路初级中学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
4.发动宣传。召开学校新教育实验动员大会,明确实验的目标和意义,提出研究内容、推进措施和工作要求。
第二阶段:实验实施阶段(2016年4月~2017年8月)按照全区统筹安排,组建各项目团队,完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建理想课堂”等理论体系框架,组织研讨交流活动,展示交流实践模式。积极参与总课题的专题活动,不断推进新教育实验向纵深发展,同时组织新教育实验优秀案例、论文、随笔等各类成果评选,表彰奖励 “优秀读书人物”“优秀实验教师”“优秀实验团队”等。全面总结学校新教育实验实施情况,形成学校特色经验,提升我校素质教育水平。
第三阶段:总结提炼阶段(2017年8月~2017年12月)
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包括图片、文字、数据、音像、画册、著作等实验成果,邀请专家和领导进行鉴定。第四阶段:展望阶段(2017年12月及以后)加强成果转化和辐射,进行更高层次的实验准备。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分管校长为副组长、各职能处室同志为成员的新教育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教育实验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实施。同时,结合学校选取的新教育“十大行动”的板块,明确分管校长牵头,成立相关新教育实验行动小组。学校强化责任担当,要求各管理干部要作为表率,亲自领导、研究、组织、实施,带头学习新教育、思考新教育、研究新教育,不断提高新教育实验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新教育实验规划和解决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及时解决实验教师在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所有活动的总结、评价工作。
(二)加大投入,强化保障。
在学校年初的经费预算中,单独设立实验经费,重点用于实验设施设备的购臵、教师的培训观摩以及各专项活动经费。学校将通过各种渠道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新教育实验工作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开设“实验专题贴”和建立网络交流平台,激发教师参与实验、提升个人素养的内驱力。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学校将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大张旗鼓地宣传新教育实验的意义、内容和措施,及时报道新教育实
验的进展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取得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新教育实验工作的理解、支持和认同,为新教育实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篇:新教育每月一事实验工作计划
周集镇中心小学2012—2013学第二学期
“新教育每月一事”实验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习惯”的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主题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行为品质。
二、活动目的1、让学生在月主题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卫生、文明行为等习惯。
2、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在实践的过程中受到启迪,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3、通过“一月一事”主题教育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主题:
二月份 学会走路、遵守交规
三月份 学习雷锋、树立新风
四月份 学会踏青、走进自然
五月份 学会扫地、热爱劳动
六月份 学会唱歌、走进艺术
四、活动时间:
2013年2月至2013年6月
五、具体安排
“每月一事”主题教育分月实施,每项教育活动可分为三步走:
第一步:宣传发动。学校利用周一国旗下演讲,宣读主题教育倡议书,小广播站等形式渲染活动气氛,宣传发动。
第二步:收集资料。根据每月一事主题活动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情况,收集有关资料,开展活动。
第三步:实践活动。在学校统一安排和要求下,组织本班学生亲身体验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才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终生受益
第四步:总结展示。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原始资料,各班级可采用召开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活动收获等形式,展示主题教育成果。学校以平时检查及总结展示为依据进行量化考评,记入学年总评。
六、活动要求
1、有计划:制定每月主题教育的活动方案,保证活动有效开展。
2、有特色: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主题教育。
3、有记载:由班级博客记录下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如:文章、照片等)。
4、有评价:每月主题活动结束,评选出月阳光生。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脚踏实地,行有坚持。
七、行事历
形式: 读书笔记评展主题的演讲比赛学生作品评比以节约为主题的作文比赛
2013
周集镇中心小学每月一事工作室 年2月
第四篇:新教育每月一事
新教育每月一事
朱永新
1月,“让我们学会吃饭”——新教育每月一事之一
为新年的第一期专栏写下这个题目,我想许多人会诧异:吃饭有什么好学习的?
这是我从一个小故事中得到的启发。据说,有一个中国人在意大利罗马曾经遭遇过一次他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耻辱:在下榻的第一个酒店的电梯门上,他看到了用钢笔书写的并且是添粗了笔划的四个中文大字“请勿吐痰”。这四个字在这美丽的酒店里非常刺目!酒店里使用的是意大利语言,酒店服务单上有三种语言:意大利语、英语和日语。中国文字在这些冠冕堂皇的地方排不上号,却在电梯门口以警告的形式出现。可见,中国人吐痰的习惯是多么地令人厌恶。更加可怕的是,甚至有人把随地吐痰作为我们民族的“国粹”而加以讽刺。这是一个我们已经与之斗争了几十年的坏习惯!
随地吐痰是一件小事,甚至比吃饭还要小。但是,它是一件恶习,是呼吸道疾病传播的万恶之源,是影响环境景观的罪魁祸首,同时,它又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缺乏道德的恶习。几乎没有人不懂得这些基本的道理,但是为什么随地吐痰仍然是我们独特的“风景线”,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教育一直没有认真地关注这些小事情。所以,当我听说江苏翔宇教育集团把“不随地吐痰”作为校训的时候,我曾经为卢志文校长的用心而喝彩。
人生的许多大道理,其实都在这些小事情之中。所以,古代教育往往要从“洒扫、应对、进退之节”开始。
从2006年开始,新教育实验一直在思考如何把“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的理念,落实到学校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去。经过反复讨论与研究,我们决定开展“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尝试。初步的想法是:(1)主题的选择立足与学生一生有用的最重要的习惯,如运动的习惯,阅读的习惯,写日记的习惯等。(2)主题的内容都是从一件非常具体的小事展开,如“让我们不闯红灯”、“让我们去踏青”、“让我们去玩球”等,而每一件事情后面,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如关于规则、关于人与自然、关于运动与健康等。而且,我们希望在具体落实的时候,要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螺旋式上升。(3)主题的活动与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结合起来,要通过广泛的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研究、主题随笔,通过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网络等路径,把公民教育、生命教育贯穿其中。
我们初步设计的每月一事主题如下: 吃饭(节俭)(1月)走路(规则)(2月)种树(公益)(3月)踏青(自然)(4月)扫地(劳动)(5月)唱歌(艺术)(6月)玩球(健身)(7月)问候(交往)(8月)阅读(求知)(9月)、家书(感恩)(10月)演说(口才)(11月)日记(自省)(12月)
选择“让我们学会吃饭”作为一年的第一个月的主题,首先是因为“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行为。学会吃饭不仅与节俭的美德有关,“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仅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道理,珍惜粮食更应该是我们要学会的习惯;学会吃饭也与文明的礼仪有关,如何吃得更加有涵养,如吃饭的生活不应该大声说话,不应该把筷子伸到别人面前,不应该发出奇怪的呼噜声等,是应该掌握的行为;学会吃饭还与身体的健康有关,现代人的病基本与吃有密切的关系,如何了解食物的营养,如何控制饮食的适度量等,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常识。
在进行新教育每月一事的时候,各个学校可以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与尝试,选择什么样的阅读材料,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没有必要千篇一律,都可以充分调动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
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规则;开展“交通知识小竞答”活动,评选“交通小卫士”等。三是“持之以恒遵规则”,让学生在家庭中、在学校里进一步延伸对于规则的理解与实践,通过自评、互评、师长评等形式,采用“日日反思、周周评比、月月表彰”的方法,提高规则意识,强化规则。四是“ 英姿飒爽展规则”,以队会等形式展示活动成果。
也有学校把《小学生守则》作为规则学习与实践的重要内容。我希望,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能够通过不闯红灯这样的“小事”,让我们真正学会遵守规则,学会慎独,是新教育人2月的必修课。
3月,让我们一起去种树!——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之三
如果你细心地看一下3月的节日,你就会发现,三月的节日是最多的。从3月3日的全国爱耳日,到 3月5日的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从 3月8日国际妇女节,到 3月9日的保护母亲河日;从3月12日的中国植树节,到3月14日的国际警察日;从3月15日的世界消费者权益日,到3月21日的世界森林日;从3月21日的世界睡眠日,到3月22日的世界水日;从3月23日的世界气象日,到3月24日的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如果加上中小学学生安全日和西方的复活节,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作为学校,如何利用这些节日做文章,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对于学生的人格成长与公民情怀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些众多的节日中,我建议以3月5日和3月12日为重点展开活动。而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与公益。在这个月,以种一棵树,做一件好事(如去一次敬老院,去社区检一次垃圾等)为形式,让师生有公益的意识和情怀。活动的口号可以是:“播种希望,收获未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用心感动每个人,用爱拥抱每一天”。
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江苏海门镇中心小学的关于“植树,奏响公益活动的交响曲”的活动设计。他们的活动分为四个部分。一是“在绿波里寻觅”。主要包括让学生搜集与绿化、公益的相关知识,并在班内交流,让同学们了解生存环境的绿化现状,知道绿化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搜集与绿化公益有关的故事、诗歌、书籍,讲一讲这些故事、读一读这些诗歌、看一看这些书籍,如《秘密花园》、《种树的男人》、《花婆婆》、《胡萝卜种子》等。搜集与雷锋相关的知识,组织交流,了解雷锋的事迹,并从中获得启迪。搜集与绿色公益和雷锋有关的歌曲或童谣,唱一唱这些歌曲或童谣。
关于种树有许多精辟的文字和图书。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去研读和思考。如两千多年前的管子曾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参天大树,叶落归根”、“树有春夏秋冬,人有悲欢离合”、“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大树招风,小树易折”,这些成语典故,更加会让学生从树悟出人生哲理。如果更加深入下去,学生们会对于“种子与岁月”的哲学问题进行思考。
二是“在研究中成长”。主要是结合阅读、调查、研究,让学生了解植树节的由来以及世界各国植树节的活动,了解为什么要在春天植树、本地区可以栽种哪些树、植树的步骤和方法,了解环境·植物·人的关系等。
三是“在春光里实践”。主要包括结合3月5号的学雷锋日为社区、班级、邻居或同学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为植树活动写一封富有创意的倡议书,开展有效有意义的植树活动(如学校里的手拉手班级,可以一起种下一棵象征彼此友谊的“友谊树”;几个好伙伴为一组,一起种下一棵“成长树”;同一个月生日的学生在一起,共同种下一棵“生日树”;邀请热心志愿者家长一起参加植树活动,种下一棵“家庭树”;邀请校外辅导员或其他领导一起参加,种下一棵“祝福树”等,并记录小树的成长过程,在班级里进行一次植树登记统计等)。同时,结合三八妇女节为母亲和奶奶制作一张感恩卡,帮助做一些家务等。
踏青既要让孩子们尽情玩耍、放飞心情,也要注意指导点拨,让孩子们用心留意、学会观察。
4月的清明节,扫墓往往是踏青的最传统的项目,可以组织教师和学生们前往烈士陵园,缅怀为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而牺牲的先烈们,也可以让学生参加家庭的纪念扫墓,怀念逝去的长辈。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人生社会、认识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也是值得特别重视的日子。可以结合让孩子们吟诵春天的诗歌美文,或者进行儿歌、童谣的创作比赛,让孩子们寻找春天的踪迹、发现春天的美丽。无论是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是苏轼的“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在这个特别的时候,应该会给学生特别的感受。
当然,四月踏青的活动设计是可以丰富多彩、别出心裁的。如江苏海门的一所小学进行的“我给鸟儿安个家”活动,就非常有创意。他们让学生亲手做了许多鸟巢(爱心屋),将这些鸟巢固定、安装在棵棵大树上。期望鸟儿途经学校时有一个休闲的驿站,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家。孩子们亲手制作的鸟巢各式各样;有的变废为宝,把装牛奶的大纸盒前面剪一个洞,然后把牛奶盒的四周粘上树叶;有的用木头和钉子做了一个巨大的鸟巢,里面放了一些干草;还有采取原始环保的方法,用树枝和干草编织。这项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引导学生学会“互爱共存”,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和理解生态城市的内涵,延伸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系——“鸟?人?自然——和谐发展”。
所以,我衷心希望,我们每一所新教育实验学校都能有一次快乐的踏青,让我们和美丽的春天去约会!
五月,让我们学会扫地!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五月的第一天就是国际劳动节。因此,新教育实验把每月一事的主题定为劳动——让我们学会扫地!
说起扫地,有一个经典的故事:东汉时有一位名叫陈蕃的少年,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一天,其友薛勤来访,见他独居的院内龌龊不堪,便对他说:“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这个故事是说做大事与干小事的关系的,任何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而成,任何伟大的人,都是从会扫地这样的小事做起。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个故事也阐述了劳动的意义与价值。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我们已经远离扫地这样的“小事”。现在的许多学生连削铅笔、穿衣服、整理书包这样的事情多需要父母代劳,甚至有报道说有学生在外面参加夏令营时连鸡蛋壳也不会剥。以至于我们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技能,80后、90后的年轻人成立家庭以后不会自己做饭,无法安排基本的家庭事务。这些问题,与我们的学校教育远离了劳动技术教育是有密切关系的。
新教育认为,对于每一位深爱自己孩子或学生的父母与教师来说,应该学会让孩子和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应该让孩子和学生承担必要的劳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剥夺了孩子和学生的劳动权利就等于使他们丧失了成长的机会。而放手让他们参加劳动实践,使他们具有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劳动中学会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劳动也是塑造学生良好个性品质是一个有效途径。通过适当的劳动实践,能磨练学生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不畏困难、勇往直前、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在劳动中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最终取得成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
使用方法。如钉锤、电工钳、小刀、手锯、剪子、小铲等。
五是学会一生有用的劳动技能。如做饭(让学生知道如何洗米、如何根据人数加米加水,如何使用电饭煲等),烧菜(让学生学会烧几个家常菜,如炒鸡蛋、番茄鸡蛋汤、醋溜白菜等),洗衣(让学生学会手洗衣服,和用洗衣机洗衣),打扫(请学生与父母每周进行一次家庭大扫除,全家人一齐动手,分工合作做家务劳动),缝补衣服等。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当学生做错事,犯错误之后,教师和父母切不可用劳动作为处罚手段,那样会使他对劳动产生误解。另外,特别要强调劳动过程的安全,让学生了解使用厨房的灶具、家用电器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安全事项,如保证厨房空气畅通、每餐结束之后,作厨房清洁卫生工作时不要忘记切断三源(电源、水源、气源),检查是否切断了电源,是否关紧了水龙头,是否关闭了煤气开关。农村的柴灶更应注意,不要在灶前堆放过多的柴草,不要烧长柴草。使用高压锅煮饭时,一定要经常检查垫圈和易熔片。饭煮好后内部的气未放完时,不能打开盖子。端稀饭菜汤时,最好用托盘,以防烫伤;给来客倒开水泡茶时,也要注意防止烫伤。等等。
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 让我们从扫地做起,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善于劳动的人!
六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新教育每月一事之六
我一直有这样的梦想:在我们的新教育实验学校中,每一个孩子的身上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他们有的会乐器,有的善书法,有的能舞蹈,有的精绘画,他们有的能够亲近徐悲鸿、齐白石、毕加索、雷诺阿、罗丹,有的能够沉醉于《春江花月夜》、《二泉映月》、《梁山伯与祝英台》、《蓝色多瑙河》、《田园交响曲》,还有的能够欣赏中国的古典戏曲如昆曲、越剧、京剧等。我不是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成为一个懂得欣赏艺术、热爱艺术、尊重艺术的人。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艺术陪伴一生,他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
在所有的艺术中,涂鸦(绘画)和唱歌(音乐)也许是最容易亲近和走进的,而唱歌,是最自然、最不需要任何成本,最容易学习和表现的。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从婴儿时期“咿呀呀”的歌唱开始的,儿童本来就是世界的天使、音乐的精灵。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唱歌也是最普及最方便的调节情绪、活跃气氛的艺术活动。忧伤的歌曲有助于宣泄不满、压抑等不良情绪;轻快的歌曲能振奋精神、增加快乐,唤起人们对生活的激情。著名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李斯特就曾经说过,“音乐可以称作是人类的万能语言,人类的感情用这种语言能够向任何心灵说话和被一切人理解。”
六月是属于儿童的。六月一日,就是国际儿童节和国际儿童电影节,六月三十日是世界青年联欢节,所以,我们选择六月作为艺术教育月,选择学唱一首歌,作为艺术教育的抓手。希望通过每年一个月的艺术教育活动,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会一两样自己喜欢的乐器,会几首能够陪伴自己一生的歌曲。
在六月,可以向所有的师生提出能独立、自信地清唱一至两首歌的基本目标要求。有学校总结出一些学习唱歌的经验:一是反复聆听。可以通过“每周一歌”的活动,利用课间活动时间在学校广播台反复播放需要学唱的歌曲,学生通过反复聆听学会歌曲。同时,可以请音乐专业老师或者校园歌手,利用学校闭路电视系统,在每周的第一天安排30分钟时间,通过视频向全校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教学,而后的三天采用播放广播的方式,让学生反复聆听,最后一天播放伴奏带,学生和着音乐来演唱。二是认谱视唱。利用音乐课,采用课堂教学与视听结合的方式,教会学生运用上述媒介来学习视唱乐谱,拥有一个自主学唱新歌的本领,奠
排?新教育每月一事建议,让学生每天有三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左右的运动时间,培养学生的运动习惯与运动兴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目前,学校体育已经成为少数体育尖子的“专利”,在有些学校,甚至不能正常开设体育课程,学生的体质明显下降,小胖子和“豆芽苗”越来越多。
事实上,运动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让学生懂得运动、热爱运动,养成运动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量。无论是在课堂上的训练,还是在竞技场上的比赛,它都要求学生或运动员挑战自己的体能,挑战自己的过去,挑战自己的极限,要求学生或运动员咬紧牙关,抗衡对手,坚持到最后一刻。“两强相遇勇者胜”,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往往是意志力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所以,几乎所有的教育家都提出过“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
在所有运动中,开展最便捷、学生最喜欢的是球类运动。无论是普及性非常高的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还是最近几年开始流行的网球、台球、橄榄球等,各种各样的球是中小学生最喜欢的玩伴,球类运动不仅能让他们的灵活性、耐久力、速度、毅力得到锻炼,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机智,还能够增强他们的规则意识,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集体主义的品质。
有些新教育实验学校已经对七月的玩球进行了探索,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他们具体的做法有:
一是“徜徉文字,捕捉运动精、气、神”。让学生通过阅读诸如《奥林匹克圣歌》、《运之蕴》、《同在南方天空下》、《运动员赞美之歌》、《体育之研究》,以及中国女排姑娘的报告文学等体育方面的文字,感受体育运动的内在美。
二是“驰骋赛场,体会运动快、高、强”。在暑期快到之前,可以组建各种各样的小球队,学生自由组合(可以跨年级甚至跨学校)、自己命名(苏州的姑苏晚报-可口可乐杯暑期足球比赛有100多支自己取名的中学生足球队)、自选队长、自定章程、自请教练(可以是学校的老师指导,也可以邀请社会上的体育爱好者或者父母)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联赛,球队还可以设计自己球队的标识、球队精神、行动口号等,以加强凝聚力和吸引力。除了各种各样的球类俱乐部,还可以成立游泳、跳绳、长跑、自行车等方面的兴趣小组和俱乐部,让孩子们在绿茵场驰骋,在游泳馆里逐鹿,挥洒汗水,绽放活力,体验夏季的热情。也可以举行各种球类游戏(模仿与创编、小型与大型)、开展球类技能运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组合、组合与组合)等,调动他们的运动兴趣。一句话,让他们好好“疯”一下,放松一下,体验运动的激情与美丽。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体育运动项目,逐步形成终身热爱的运动项目。
当然,暑期的体育运动特别要注意安全的问题,无论是游泳还是球类运动中,都经常会出现意外伤害事故,这也是许多学生尤其是女生不喜欢运动的原因。所以,在放假前的体育课上,要让学生们了解如何防止各种可能的伤害,掌握一些自我保护与自我救助的方法,包括如何使用消毒药水、胶布、棉绷带、邦迪胶布、止血药粉、止泻药、杀菌药膏、小剪刀、湿巾纸、毛巾等基本药品和物品。
三是“研究学习,揭开运动玄、妙、趣”。走进才会尊敬,运动的兴趣与对于运动的了解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关注运动往往是从一个个问题开始的,如“为什么会有奥运会”、“各种球类运动是怎样起源的”、“篮球比赛的规则为什么这样设置”、“乔丹为什么那么伟大”、“罗纳尔多为什么这么棒”、“姚明为什么那么受人欢迎”、“为什么说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等等。可以从学生们的这些问题出发,确定关于运动的研究性学习主题,这些主题可以是关于运动本身的,也可以是关于特殊运动员的;可以是关于运动精神的,也可以是关于运动之国的,还可以是对与运动有直接关联事物如运动服装、运动器械等内容的,让他们在兴趣的驱动下,通过网络、书籍、家长、同伴等各种资源和途径,自主开展研究性学习,洞悉运动的奥妙,它转瞬即逝,却往往留下恒久的回忆。富者虽富,却无人肯抛弃; 贫者虽贫,却无人不能施与。
它带来家庭之乐,是友谊绝妙的表示。
它可以使疲劳者解乏,又可给绝望者以勇气。
如果偶尔遇到某个人,没有给你应得的微笑,将你的微笑慷慨得给予他吧,因为没有任何人比那不能施与别人微笑的人更需要它!
我曾经说过,我们的孩子越来越不会笑了,有各种各样让他们笑不起来的理由。但是,我希望新教育实验的学生与老师们笑起来。其实,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所以,希望我们的学生与老师能够主动与见到的每一个人微笑地打招呼,微笑地面对生活,面对你见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希望我们的学生与教师能够在见到人的时候说一声:“您好”,让对方听得出你心灵的微笑。希望我们的学生与老师在家庭里对你的亲人微笑,在学校里对同学和同事微笑。有那么一天,你会发现,微笑改变了你的生活。的确,微笑地问候是很重要的,因为它是与人相处的第一步,会给別人留下第一印象。一个人给别人最初的印象往往是在见面的几分钟内形成的。
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正是从打招呼开始建立起来的。打招呼一般由四个基本环节组成:一是看着你要问候的人的眼睛;二是真诚地微笑,一个微笑,会像是一束阳光照亮别人的心田;三是问好。问好的时候如果知道别人的名字,叫名字或者尊称也很重要,因为它使问候更有针对性。如果不知道名字,点头叫一声“您好”,也是非常重要的。
八月的每月一事,也可以利用主题阅读的方式进行,许多学校选择了关于交往与朋友主题的诗歌散文,让学生领略友谊的价值和意义;许多学校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让大家讨论交往的技巧与原则。也有一些学校在不同的年级设计了不同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江苏海门的一所学校,把小学低年级的实践主题定为“我是小主人”。让学生在家里当一当小主人,邀请一些同学或者亲友的孩子到家里做客,学会招待小朋友;也可以进行“我是小客人”的活动,到别人家里做一做小客人,学会做客的礼仪与方法。让孩子们走出以自我为中心,学会接触、接纳不同角色的儿童。在交往中体验有朋友的快乐,培养主动招待别人的能力。
把小学中年级的实践主题定为“我是小天使”。活动立足点是爱家、爱生活。独生子女的骄纵现象,留守儿童隔代亲的交往问题,都是我们这个阶段孩子需要思考的主题。让学生学会主动地对父母和家人说“早上好”、“晚安”,主动地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家务,或者跟着他们到社区做义工,帮助弱势人群,在感恩中健康成长,寻找到更多的成长意义。
高年级的实践主题,则可以定为“我是小记者”。让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走入社区,了解社会,通过采访、调研等活动,在与陌生人的交往中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在感兴趣的话题中,学生体验交往在生活中的交往意义。
酷热的八月,让我们从一声问候,一个微笑开始,架起与朋友、家人、师长间心灵沟通和交流的桥梁与纽带,为别人也为自己带去一缕清凉。
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新教育每月一事之九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 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
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 把人带往远方。
这条路最穷的人也能走
1读之星”、“故事大王”、“小小图书收藏家”等评选活动。特别要鼓励各种形式的亲子共读,因为这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关键所在。
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阅读研究的综合实践活动,如低年级学生可以进行“魅力童话”“魅力诗词”“走近XX作家”“我看送别诗(怀古诗、战争诗、思乡诗、借景抒情诗、托物言志诗)”等活动;高年级学生则还可开展“名著人物性格研究”“诗人与作品风格研究”等活动。
这里再特别介绍江苏海门新教育实验区部分学校的一些内容丰富的阅读推进活动。在小学低年级,他们开展诗情画意的读写绘活动,要求1.每周师生共读一本图画书。如《爷爷一定有办法》、《猜猜我有多爱你》、《逃家小兔》、《小猪变形记》等。2.学生将听到的绘本故事讲给家长或自己的弟弟妹妹听。3.选择学生喜欢的绘本,如《鸭子骑车记》、《月亮的味道》等,开展仿写、续写等活动。4.学生给自己的写话作品配上一幅幅插图。同时,每天中午1:00—1:30,要求低年级语文老师采用大声读的方式,每天给学生大声朗读10分钟,其他学科老师也要引入精彩故事,认真组织好学生的读书读报活动,让学生通过阅读渡过中午的时光。另外,鼓励学生制作“毛毛虫书”、“口袋书”“魔术书”、“花形书”等手制小书,在小书上画画、写写,创编故事,讲述生活。
在小学中年级,他们组织学生搜集、诵读、记录名人的读书名言,鼓励学生创作一条自己的“凡人读书名言”,并且把这些“名言“制作成精美的宣传牌张贴在校园内,让校园内充溢着浓浓的读书氛围。同时,举行“作家见面会”,事先让学生充分了解来校作家,主动阅读作家的作品,在此基础上,举行作家见面会,让学生零距离接触他们,聆听他们的报告,面对面地和他们对话交流。另外,举行“方寸世界——藏书票设计”、“读行天下——寻找阅读侠”等活动。也特别富有情趣。
在小学高年级,他们开展了“共读一本书——共写心灵历程”、“百家讲坛——秀出我的风采”、“ 童星舞台——书本剧比赛”、“儿童文学形象──成长路上好伙伴”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百家讲坛”是专为五、六年级拥有广泛阅读的学生搭建的展示平台。每班在班级选拔的基础上推荐1人参加,主讲主题与形式均由学生自主策划。活动评选出“钻石主讲”、“金牌主讲”、“银牌主讲”若干等。而儿童文学形象的活动则更加充满趣味,各班在教室的显著位置贴一些各具特色的卡通形象或富于趣味的名词,比如“红蜻蜓班”、“红草莓村”、“魔法教室”、“皮皮鲁”、“夏洛”、“柴斯特”等等,各班根据自身实际确定班级儿童文学形象,让一个个优秀的儿童文学形象成为凝聚班级力量的重要因素,激励儿童的精神成长。
最是书香能醉人。在金色的九月,我们沉醉在浓浓书香之中,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每天十分钟的阅读,最终是希望让书香伴随着我们的人生。
10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封信——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之十
我来自偶然/象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让苍天知道/我不认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每当我打开电脑,播放这首《感恩的心》的时候,我的眼睛都要湿润。是的,我们偶然来到这个世界,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的是父母、是祖父母、是家族、是这个民族的血液,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的存在。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来源于那些与我们素不相识的工人、农民和许多其他的劳动者。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给我们蓝天白云,给我们河流海洋,给我们鲜花绿荫,让我们享受它的恩惠。在我们学习、工作的地方,无论是老师、同学、同事、领导、朋友,那么多温暖的手,在最需要的时候总会无私地紧握住我们
3活动,倡导学生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以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体味父母的唠叨。要求每位学生每天至少为家里做一件事,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具体来说,在低年级可以通过听听“亲情事”(“听妈妈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感受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的辛劳)、制作“感恩卡”(自己设计、制作感恩卡表达对父母亲的理解、关心和尊重)、说说“感恩语”(如“妈妈,我爱你!”等)、做做“贴心事”(如早晨自己起床做饭、下午为下班回家的父母送毛巾、晚饭过后为父母亲捶捶背等,坚持自己整理书包等)、画画“感恩信”(每周用手中的彩笔精心完成一幅感恩父母的读写绘作品,并向父母说说你这幅“信”的意思)。这些活动亲切、自然、可感,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在中年级,还提出了每天晚饭过后为父母亲端一杯茶、每天睡前为父母亲敲敲背、每周为父母洗一次脚等要求。同时,开展“心怀感恩写家书”活动,将感恩之情融进亲情信中去感恩长辈,去体会亲情。写完后邮寄给家长,鼓励长辈给孩子写回信。
在高年级,另外加上算算“亲情帐”的活动,让每个同学学当一个月家,记录家庭一个月的开支,并与父母一起算算和自己在生活、学习及其它方面的费用,体会父母在养育自己的过程中付出的心血。
此外,他们还设计了“感激老师的培育之恩”、“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以及感激祖国、感激自然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举行《人生路上的领路人----感谢您,老师》 的演讲比赛,《师恩难忘,师情永存》、《同学如手足》的作文比赛,“感谢师恩”的感恩贺卡制作大赛,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事” 活动等。
岁月无声,亲情有痕,愿我们都来亲近这“最温柔的艺术”。
11月,让我们做一回演讲者!
我一直认为,人的表达与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一个人一生最需要的东西之一。有人说,语言的力量能征服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人的心灵。是的,口才的价值,在教育生活中远远没有被发现。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日常生活;无论是影响别人,还是成就自己,口才其实都是非常关键的。在一定意义上说,人是通过口才被发现的。所以,让学生拥有演讲的经历,做一回真正的演讲者,是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的重要内容。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善于表达善于沟通的人,总会有更多的机会。教师,是以“舌耕”为业的,自然应该有语言表达的能力;领导,是以鼓动激励为重要工作内容的,自然应该是演讲的高手;企业家,要营销自己的产品,自然应该“巧舌如簧”;演员,要感动观众,不仅讲话要抑扬顿挫,甚至要调动肢体语言。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间,这种表达与沟通的能力也是不能或缺的。人与人的矛盾,90%是由于沟通不畅造成的误会。
同时,一个人的口才,一个人的演讲能力,往往与他的自信心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敢于大声表达自己意见的人,往往对于自己有比较强的自信心。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锻炼口才的过程,也是增强自信心的过程。新教育实验之所以把“培养卓越口才”作为六大行动之一,就是希望通过口才的训练,让学生和教师拥有自信的人生,学会沟通与交往的能力,能够在公众场合大方地表现自己,在任何人面前自信地开口说话,当众表达自己的见解。
演讲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锻炼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家华罗庚不仅有超群的数学才华,而且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辩才”。据介绍,他从小就注意培养自己的口才,认真学习普通话,努力背诵唐诗,以此来锻炼自己的“口舌”。他在总结自己练“口才”的体会时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我自己本来也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更谈不上讲演了。小学的时候,我甚至有很长一段时间“结巴”,不愿意讲话,经常是一个人沉浸在书本之中。到了中学,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也只是与好朋友交流交流。所以,读大学之前,我好像连小组长也没有干过。进大学以后,读到一本传记,其中讲到这个传主如何把石子含在
5三是“年级擂台赛,让星火燎原”。他们经常举行各种演讲比赛。如以年级为单位,全校同学参与,在各班中选出优秀选手参加年级擂台赛,优胜者冠名“小小演讲家”。这些小选手如同点点星火,带动了全体学生的演讲热情。
四是“特色班级行,让魅力绽放”。结合特色班级的建设,各个班主任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学生的特长,制定了自己班级的特色演讲活动主题。有的班级举行 “我要说,我敢说,我能说,我会说”主题班会,有的班级开展“自我介绍”、“我的一家”的美丽自我活动,有的班级开展“故事大王”主题竞赛,有的班级开展“绕口令比赛”和模仿秀大赛,每次活动都带给师生不一样的感受。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通过让学生做一回演讲者的活动,让他们真正扬起希望的风帆,树立生活的自信,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沟通与表达自己的意见,做一个“能言善辩”的人。
12月,让我们每天记录自己的生活——新教育实验每月一事之十二
十二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盘点一年的生活,往往是这个月的必修课。其实,盘点一年,必须从盘点每一天开始。在古代,作为“备遗忘,录时事,志感想”的日记,就是盘点每一天最有效的形式。
我经常说,如果一个人用心地记录自己每天的生活、工作、学习和思想等,他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人。我甚至为此开了一个“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鼓励那些坚持写教育日记的老师。
作家周国平先生曾经非常精辟地论述过写日记对于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而人生是由每天、每年、每个阶段 的活生生的经历组成的。如果你热爱人生,你就一定会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其中的欢乐和痛苦、心情和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但是,如果没有记录,这一切都将不可避免地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所以,通过写日记,就可以把这些逝去的日子放进保险柜,有一天打开它,这些日子仍然会历历在目地重现。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此外,日记还是灵魂的密室。周国平认为,人活在世上,不但要过外部生活,比如上学,和同学交往,而且要过内心生活,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声音,学会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有深度的内心世界,而写日记正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当然,日记更是作家的摇篮。周国平曾经说过,“最纯粹、在我看来也最重要的私人写作是日记。我甚至相信,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他认为,要成为一个够格的作家,基本条件是有真情实感,并且善于用恰当的语言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写日记是最好的训练,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一个人总不会把空洞虚假的东西献给自己。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日记有作文不可代替的作用。许多优秀作家的创作就是从写日记开始的,而且,如果他们想继续优秀,就必须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写日记时的那种自由心态。
不仅如此,我认为日记还有许多重要的功能和意义。首先,写日记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与意志能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坚持写日记,对于培养学生做事要有始有终、锲而不舍的精神无疑会起到重要作用。久而久之,韧性、毅力与习惯就会逐步养成。
其次,写日记可以让学生练就一手好字。如果在写日记的同时要求姿势正确、书写认真、字迹工整,对于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也能起到促进作用。我一直期待中国的中小学生能够写好一手汉字,尤其是在电脑普及的时代,更加需要继承和发扬我们的书法文化传统。
再次,写日记可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除了记录的功能,日记的反思功能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而日记是自我教育的最好的方式。为了写得精彩,就必须做得精彩,活得精彩;只有做得精彩、活得精彩,才能写得精彩。日记本身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它是自己对自己的诉说与交流,是自我成长的真实写照,是自我鼓励、自我批评、自我惩戒的有效手段。记日记本身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人生往往能在日记中得到升华。
718-
第五篇:读新教育每月一事有感
读《新教育每月一事》有感
永和初中
刘芳娟
关于“新教育”一词,我是在去年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启动仪式上第一次听校长说起,之后便从文字上再也没接触过。虽然学习洋思,聆听杜郎口报告,我却始终没能从理论上了解新教育。直到暑期学习通读了《中国新教育》一书,我才算真正了解了什么是新教育,对他们的一些教育理念得以了解,于是便有现学现卖的冲动。特别是“新教育每月一事”,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感受和启示。
1月,让我们学会吃饭。“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行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仅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道理,珍惜粮食,勤俭节约更应该是我们要发扬的传统美德。然而我们的校园中却充斥着有悖于传统美德的现象:扔在角落里的整张油饼,堆在垃圾场的一盒盒牛奶,遗弃在餐桌上的整个馒头,整碟菜。面对这些行为,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失败,我们的失职,心底曾经升腾起的愤怒、谴责化为深深地自责。我感到我们的教育和生活是脱轨的,这到底是谁的责任?我们刚在课堂上学习膳食营养金字塔,怎样合理进食,怎样吃出健康,下课后学生便一拥而上的去买各种垃圾食品这是不是对教育的讽刺?因此,新学伊始,我觉得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吃饭,把教育和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知道节俭,还应合理膳食,吃出健康,文明进餐。2月,让我们不闯红灯。其背后是“规则”的意义,规则是这个世界能够顺运行的前提,规则在自己心中。
3月,让我们一起去种树。以种一棵树、做一件好事为形式,让师生有公益的意识和情怀。过去,我们也在每年的3月带领学生种树,但都只是流于形式,之前没有关于绿化环境,关于公益的宣传,之后也没有持续地对我们的劳动成果进行跟踪观察与保护;没能使孩子们在活动中展现出的优秀品质得到肯定与发扬,而暴露出的问题也没得到及时的解决。所以,我们的种树是单调的、枯燥的、苍白的。这次活动还有一个环节是“评选绿色小卫士”,其中一个条件便是“不乱丢垃圾,并自觉捡拾垃圾,看到不文明行为能及时加以劝阻。”由此,我想到我们的校情——一直困扰我们的卫生问题,经过一个课间,我们的校园便垃圾飞扬,这不是扫不扫的问题,而是不保持的原因。究其根源,便是根植我们骨髓中乱丢垃圾,看到垃圾绕道走的陋习。如果我们能坚持一个月“不乱丢垃圾,并自觉捡拾垃圾”逐渐养成这一习惯,那么干净、整洁的校园距离我们并不远也,公益精神也得以养成。4月,让我们一起踏青。春天让人有好的心情,让人萌生更多希望与信心。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回归自然,才能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才能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5月,让我们学会扫地!对每一位深爱自己孩子的父母来说,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也应该让孩子承担必要的劳动。从某中意义上来说,剥夺孩子的劳动权利,就等于使他们丧失了成长的机会。
6月,让我们学唱一首歌!一个人,如果能够让艺术陪伴一生,他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丰富的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会演奏某 一种乐器,那么你作为一名教育者就会占有很多优势;如果你身上含有一点哪怕是很小的音乐天才的火花,那么你在教育上就是国王,就是主宰者,因为音乐能使师生的心灵亲近起来,能使学生心灵中最隐秘的角落都展现在教育者面前。”通过音乐,通过歌唱,架起师生之间的桥梁吗,架起学生今天与明天的桥梁,让欢乐的歌声在校园里徜徉,让美妙的歌声伴随孩子成长。7月,让我们玩球去!运动是教育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让学生懂得运动、热爱运动,养成运动的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是受益的。体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它体现了人类意志力的能量。请带领孩子们尽情的去运动吧!
8月,让我们笑着和别人打招呼!一个人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人缘儿还是“嫌弃儿”。
9月,让我们每天阅读十分钟!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是可以无限延展人生的宽度、厚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是可以改变人生的体验,提升人生境界与品质。所以,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书的故事、阅读的意义,我相信,只要我们落实好“午读” 活动,我们的精神一定会丰富起来。10月,让我们给爸爸妈妈写封信。倡导学生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父母,以实际行动回报父母,用一颗真诚的心去与父母交流,用一颗宽容的心体味父母的唠叨。人生的许多大道理其实都在这些小事之中。去年前季,县共青团组织的感恩教育演讲很成功,许多同学听完演讲后,第一次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爱,在学习、生活上许多同学一度发生了明显变化。如果我们每学期都能通过网络或请外面的专家来演讲一次,我想再也不会出现孩子谩骂甚至是殴打父母的行为了。
新教育实验一直在思考如何把“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的理念落实到学校的具体实践中去。新教育每月一事就是希望学生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有一个美好的未来。通过学习,让我们的心豁然开朗,原来可以有这么多种渠道,这么多种方法来让学生乐于开展活动,而不是流于形式。
印度谚语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变成了习惯,习惯养成了性格,性格决定了命运。愿我们大家更多的进行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实践,探索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