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研制开发”项目成果简介

时间:2019-05-14 05:35: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研制开发”项目成果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研制开发”项目成果简介》。

第一篇: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研制开发”项目成果简介

农机化科技创新成果闪耀“十五”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研制开发”项目成果简介

发布日期:Wednesday, August 16, 2006 来源:《中国农机化导报》 作者: 张桃英 夏

2006年1月6日,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研制开发”项目中期评估总结会在京召开。该项目由农业部、国家林业局负责组织,共包含11个课题,会上由课题组负责人介绍了2005年度课题执行情况。可以说,这11个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在农机领域内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一定的突破性,研究成果也得到了科技部、农业部领导的认可。本文将对其中几个课题的执行情况及其阶段性成果作简要介绍。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装备研究与技术集成示范

该项目由江苏省农机推广站、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江苏东洋插秧机有限公司(江苏东洋机械有限公司)等单位承担,项目执行期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

课题主要目标之一是要研制开发三种新装备:杂交水稻精量育秧播种机二代样机共2台;杂交水稻高速插秧机二代样机共2台;杂交水稻精少量直播机二代样机共2台。目标之二是探索新技术系统组装集成,形成区域性水稻机械化种植五种技术体系。三个稻区机具配套方案3组。建成5个示范区,累计示范面积30公顷,示范区省工5%,节本10%,增产5%。

据课题组负责人、江苏省农机局副局长王峰介绍,在课题执行的各个阶段,课题组均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与协调。早在课题申报阶段,育秧播种机及插秧机便已进入方案论证及样机试制准备阶段。2004年8月组织了田间试验。项目下达后,为加快课题进展,于2005年1月,进行了反季节的育秧与插秧试验。2005年3月7日,在包括江苏、黑龙江、江西、北京等各子课题组在内的课题会上,课题组对各种机具技术方案再次进行可行性论证,对各类机具及试验示范区的工作提出明确要求。2005年5月12日在各机具进入第一轮样机田间试验以前,召开会议,检查了各机具状况,落实试验田块、时间及方案。2005年5月在黑龙江农垦,6月在江苏金坛、江苏江都开展了示范区试验及新技术性能试验工作。2005年7月4日,课题组对第一轮样机田间试验进行小结与分析,并为江西双季稻杂交稻的田间生产试验做准备。7月中旬,在江西省乐平市进行双季稻区的晚稻生产试验。育秧播种机、插秧机共进行了四次田间性能试验,四轮改进设计。直播机进行了两次田间性能试验,一次改进设计。

课题的初步成果展现了我国首创的高产杂交水稻实现机械化种植的时代已到来,结束了杂交稻因带蘖、少本栽插而无法实现机械化的历史。课题对稀播、匀播、精播育秧技术,精细切块少本栽插技术有新突破,实现了杂交稻机械化种植技术的历史性跨越,使机械化技术打破了品种的界限,为其覆盖我国所有的水稻主产区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技术创新上,研究与确认了以稀播、精播、匀播、中苗壮秧培育技术、少本机插技术为核心的杂交稻机械化种植工艺;研制了稀播、精播、匀播育秧播种机,杂交水稻高速插秧机,杂交水稻精少量直播机。示范区的工作则根据计划安排,江苏省金坛市,黑龙江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等两个示范区已全面开始试验,江西省乐平市示范区也已于2005年7月中旬进行了杂交晚稻机插试验。江苏省江都市示范区进行了第一代样机的田间试验。已申报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3篇。

一年两熟区少耕除草与小麦免耕播种机具研究

据中国农大李洪文教授介绍,目前,各子课题工作进展顺利。计划研发的5种机具中,已有4种基本达到课题任务书要求,即将进行性能检测;课题已获得授权专利3项,1项专利申请已被受理,1种专利申请正在进行;发表论文10篇;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课题工作分为机具研制和示范区建设两类。

课题设置3种玉米秸秆覆盖地小麦免耕播种机研制和改进任务,分属3个子课题,分别由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大、河北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承担。目标是:通过课题实施为我国一年两熟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研制1~3种不采用旋耕方式、直接免耕播种小麦的机具,部分机具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在2004年完成第一代样机试制和田间试验、证明整体设计思路可行的基础上。2005年针对样机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哈哈机械有限公司、河北省农机局的专家专题研讨机具改进方案。8月完成第二代样机试制,随后进行4次田间试验和改进。2年期间,机具先后进行了50余亩的田间试验和考核。

“秸秆捡拾粉碎小麦免耕播种机”研制工作完成三代样机的试制与改进。该机由秸秆粉碎还田机和施肥播种机两大部分组成,是一种可一次完成秸秆粉碎还田、覆盖、施肥、免耕播种和镇压等多道工序的保护性耕作机具,与36.8~40.0kw的轮式拖拉机配套,全悬挂作业。该机的创新性设计,实现了秸秆粉碎覆盖和免耕施肥播种的联合作业,又巧妙地解决了秸秆、杂草的缠绕堵塞。

通过在藁城市的试验、示范,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一是增产增收。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平均每亩增产小麦27.3公斤,增产6.8%,玉米增产5%以上。二是节水。在自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比常规耕作减少浇水1次,实行顺沟灌溉,每次可节约10%用水。亩均节约电费12元左右,并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40~60吨/亩。三是节约农机作业费。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由于减少了农机作业环节,每亩作业费减少20~35元,其中,直立免耕播种每亩节省农机作业费35元,切碎免耕每亩节省农机作业费20元。四是节肥。肥料集中深施,提高化肥利用率,每亩可减少化肥施用量5~10kg(尿素)。五是减少农时消耗。提高了农作物生长积温的利用率,在玉米品种的选择上可以选用生长期长的优质、高产品种,充分挖掘生产潜力,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六是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可以以最少的土壤耕作程序完成播种、施肥和秸秆残茬覆盖、还田,保护土壤,减轻和抑制沙尘暴;实施秸秆还田,可培肥地力,逐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作物品质,减轻对地下水的污染;实现秸秆还田,秸秆有了出路,避免了焚烧秸秆对环境的污染。

玉米收获技术与装备研究示范

该课题由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承担,包括三个子课题: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制、背负式穗茎兼收型玉米联合收获机研制、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规范与示范推广。

据山东省农机推广站站长董佑福介绍,课题组研制出自走式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样机2台,背负式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样机4台。进行了一年一作、一年两作田间收获试验,试验面积790亩,主要技术指标基本达到课题任务书要求。收集了一年一作、一年两作地区玉米种植收获农艺要求,以及机收的技术规范,起草了玉米收获试验大纲,初步制订出一年一作、一年两作地区进行玉米籽粒收获、穗茎兼收技术规范。

参加研究总人数15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3人;投入研究的工作量165人月,参加攻关全时人数49500人时。培养硕士研究生3人;获得专利3项;发表论文3 篇。

课题进展中也出现了试验示范面积不足的问题,主要原因,一是今年玉米收获机市场好,生产供不应求,造成试验样机到位不及时;二是今年山东玉米成熟较晚且倒伏较多,玉米收获期又连降大雨,影响机器进地收获。2006年将注意弥补试验示范工作不足,全面达到科技攻关计划任务书考核的指标。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关键技术装备研究开发

作为该课题的承担单位,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先后前往黑龙江、山西、内蒙古等地,对我国目前主要马铃薯产区的马铃薯生产农艺要求、产量、土壤条件及现有马铃薯生产机具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分析。依靠现代农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和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先进的试验研究条件,对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具的排肥、播种部件和马铃薯联合收获机挖掘部件、茎蔓分离等关键部件进行了专题理论研究。

该课题研制开发了两台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和一台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马铃薯播种施肥联合作业机具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结合我国马铃薯的农艺要求,采用种肥分施新结构。合理利用肥力,减少肥料对种薯的损伤。种薯部件采用交叉取种新技术,配以振动排种部件,实现精量播种,大大降低漏播率,重播率,为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另外该机还设计选装部件,如施药箱、犁式起垄覆土器、圆盘式起垄覆土器等。犁式起垄覆土器适用于田间条件差的地区,圆盘式起垄覆土器适用于田间条件较好的地区,用户可根据不同要求选装,从而满足不同地区的作业要求。马铃薯联合收获机采用了挖掘铲、限深轮、侧置刀盘等复合挖掘机构,有效地解决了挖掘深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在分选过程中采用了两级分选机构,增大了分离面积,提高了分离效果。分别采用了侧输出和升运装车技术,大大提高了收获效率,增强了适应性。

在中国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两篇论文;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研究生两名;制定两项马铃薯行业标准:《种植机械 马铃薯种植机 试验方法》(完成)、《马铃薯收获机械》(正在进行)。油菜生产机械化成套装备研究

该课题由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上海农工商集团向明总公司、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和上海市松江区农机管理所、上海市奉贤区农机管理站、湖北省荆门市日月油脂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攻关实施。

据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总工刘建政介绍,课题实施以来,课题组完成了油菜施肥直播机、多功能油菜联合收获机和油菜籽干燥设备的研制,并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结合生产试验,研究制订油菜施肥直播机、油菜联合收获机与油菜籽干燥设备的技术规范及操作规程。

按照2005年度课题总体进度,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的要求,经过课题组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基本完成课题阶段实施的各项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完成课题三项技术装备的优化设计与样机试制,进行生产试验、性能检测,其技术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通过课题的攻关研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申报了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现已授权两项和受理两项。完成制定《油菜籽干燥与储藏技术规程》农业行业标准送审稿和《多功能油菜联合收获机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油菜施肥播种机技术规范与操作规程》讨论稿,完成《油菜施肥直播机》、《多功能油菜联合收获机》和《油菜籽干燥机》三项企业标准的制定。发表技术论文2篇。

由于课题下达时,油菜播种季节已过,难以统一规划集中种植,造成种植田块比较分散;加之今年气候多雨,农户担心油菜机械收获期间会受天气影响,多数提前采用人工收割,因此,油菜机收作业生产考核面积受影响。今后需要与当地农业部门统一落实种植规划,为全面完成机具生产考核打好基础。

针对在第一轮样机设计、试制和生产试验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第二轮样机改进设计,进一步优化结构和完善性能。抓好制造工艺水平提高,工装完善改进,降低制造成本,形成小批量生产能力,为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打下基础,其次还有待进一步做好机具的生产性考核,使机具的作业性能、适应性和可靠性能充分得到验证。

甘蔗收获技术体系及装备的研究与开发

作为课题承担单位,华南农业大学于2004~2005年甘蔗榨季(2004年12月-2005年3月),在广东湛江幸福农场对第一代样机进行了大面积收割试验和甘蔗剥叶机剥叶试验;在华南农业大学试验室进行了甘蔗收割机液压系统的测试、试验;进行了甘蔗入土切割机理研究;设计了圆弧轨道式柔性甘蔗夹持输送装置,并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试验。对改进后的第一代样机在广东博罗县进行了田间试验,并委托广东省农机鉴定站对样机进行田间测试。农业部专家组到田间进行了实地检查。

据华南农大工学院院长区颖刚介绍,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由华南农业大学为主、会同广西农机研究院设计了第二代样机,样机由广西农机院试制,试制工作已基本完成。

目前已提出了4项专利申请。2005年度,培养博士研究生1名,发表相关论文两篇(课题执行以来总计培养博士生两名、硕士生1名,发表文章5篇)。

在经费使用上,地方拨款资金15万元、自筹资金25万元已经到位,国家拨款部分至今还没有落实,希望有关方面予以解决。此外,广西甘蔗机械化试验基地、湛江甘蔗机械化试验基地与华南农大相距较远,每次在广西和湛江做试验要花费很大的物力、人力,经费开支比较大。承担单位正在广东增城及博罗建设新的甘蔗试验基地。

牧草生产与加工机械化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的研究

中国农大工学院副院长王德成告诉记者,项目承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根据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具体考核指标,将项目分为6个子课题,分别进行研究。

子课题一为牧草种子加工智能化控制成套装备课题。先后完成了牧草种子加工工艺动态数据库设计、牧草种子加工智能化控制成套装备第一轮样机的设计、研制和试验等工作、牧草种子加工人机交互软件智能控制系统模块设计。目前正在进行牧草种子加工智能化控制成套装备第二轮样机的设计等工作。

子课题二为牧草免耕精量播种机课题。2005年7月下旬开始在中国农机院小王庄试验农场进行初步试验。在研制和试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一是试验时出现堵塞现象;二是播深达不到要求;三是开沟直盘的硬度问题。经过试验改进逐一解决。第一轮样机试制及试验已完成,目前已进入第二轮设计阶段。

子课题三为自走式苜蓿种子收获机课题。项目组2005年2月开始进行自走式苜蓿种子收获机的设计,9月中旬完成样机试制。

子课题四为智能化控制的小型快速干燥成套设备课题。完成了智能化控制的小型牧草快速干燥成套设备第一轮样机的设计、研制和性能试验;完成了智能化控制的小型牧草快速干燥成套设备第二轮样机的设计、研制和性能试验。此外,在内蒙古和林县西沟门乡建立科研试验基地。

子课题五为小型大截面压块成套设备课题。完成了小型大截面牧草压块成套设备第一轮样机的设计、研制和性能试验;完成了小型大截面牧草压块成套设备第二轮样机的设计、研制和性能试验;拓展了研究队伍并逐步向产业化推进。

子课题六为牧草种子(苜蓿)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课题。目前已在甘肃、四川、内蒙古等地建立了牧草生产示范基地、牧草种子产业化生产示范基地。

目前已申报九项国家专利和一项软件著作权。有多名研究生参与课题研究,其中6名于2005年获得硕士学位。已有六篇论文在国内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或待发表。攻关期间参与撰写并出版了一部技术书籍《牧草生产与秸秆饲用加工机械化技术》,而且为“十一五”农业部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十一五”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规划等提供技术报告多份;为“十一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规划提供技术报告多份。在课题研究中,发现物料的特征参数不完备,增大了一些设备工艺参数设计的难度,建议今后应加大针对农业机械装备的基础性研究。

自走式苗木换床技术及设备研究

课题由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承担,据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刘明刚介绍,课题从2004年10月正式启动。承担单位完成了两轮样机试制、试验及春秋两季苗圃换床试验。选定了黑龙江省亚布力林业局和兴隆林业局两家林业苗圃作为课题实验基地,其中兴隆林业局为备用试验基地。完成了设备使用说明书、试验大纲、技术条件等文件的编写工作。

2005年10月20日-21日,由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组对课题的整体研究工作进行了中期检查评估。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经过课题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和协作攻关,课题研究工作进展顺利,科技创新性突出,成果显著,在苗木机械化换床作业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课题的实施进程完成了《课题任务书》要求的年度计划和目标。

根据课题中期检查评估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成了第三轮定型样机的完善、改进和图样设计工作,目前已经投入工厂加工制作。

经过努力,攻克了苗木机械化换床技术的工艺设计这道难关。其次,直杆式夹苗装置是实现横格式苗木移植新工艺的关键所在,该装置的试制试验成功,为课题的攻关研究奠定了基础,已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再次,新型超低速多功能可拆动力式底盘第二轮试验样机经过2005年秋季的中间试验,作业效果完全满足《林区育苗技术规程》的相关要求,达到《课题任务书》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有三名课题组成员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课程,一人已经取得硕士学位。发表论文两篇,已经获得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均,一项发明专利已在专利公报上公示。

第二篇:《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农业项目执行管理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保证“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组织实施的科学化、规范化及可操作性,提高管理效果,根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管理实施细则,结合农业攻关项目的特点,特制定本执行管理细则。

第二条 “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针对当前和未来我国农业生产急需的共性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进行科技攻关的指令性和主导性科技计划,归口国家科委管理。

第三条 农业科技攻关以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村小康和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为主攻方向,以提高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与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技术支撑。

第二章 立项与计划编制

第四条 立项指导方针和原则

“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的立项,要坚持“任务来源于生产、成果服务于生产、效果受检于生产、发展信赖于生产”的基本方针。重点解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跨部门、跨行业、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科技问题。

立项的基本原则是:突出应用,突出技术创新,突出社会效益大的领域,突出力量集成,突出发展与改革的结合。对于符合以上五个突出原则的关键性、战略性、综合性跨省区项目优先给予支持。

第五条 立项程序

1.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按照国家“九五”科技工作的总体布置和农业科技发展与改革的需要,确定相应的范围和重点,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科委(以下简称地方科委),提出“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建议书(附件一)。

2.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依据国家制定的“九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根据需要、创新、可行和效益等立项原则,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综合、筛选各部门上报的建议项目,提出“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预选项目,报国家科委综合计划司审定。

3.已经通过审定的预选项目,由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委托有关部门(地方科委)组织编写“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二)。

4.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组织有关部门(地方科委)和专家对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初审,确定项目组织部门,在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商综合计划司同意后,由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主持对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论证会专家人数一般为11—13人。项目组织部门要提前5—

7天将有关论证材料送到专家手中,与会专家要本着科学、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从全局观点出发,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可行性及项目组织部门和课题主持单位的选择提出意见。

5.项目组织部门根据专家论证的意见,补充、修改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形成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一式十分报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

6.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对项目组织部门上报的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初审并提出意见,报综合计划司审核后,由国家科委发文批复。

第六条 项目申报时间

“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由各部门科技司(地方科委),根据本行业(地方)“九五”科技发展的重点,于每年七月底前向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申报攻关项目建议书。国家科委根据财力情况,逐年安排攻关计划项目。

第七条 经批准的“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纳入到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由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局)、地方科委实施。

第三章 计划实施与组织管理

第八条 经批准启动的“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要按照分解的课题编写课题可行性论证报告并进行论证(附件三)。课题论证分两个层次进行,重中之重项目,按国家科委“九五”重中之重项目管理意见执行,其它项目均由项目组织部门组织论证,报国家科委审批。课题论证专家委员会一般为9—11人。

第九条 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论证通过后,由项目组织部门和课题主持单位根据国家科委批复的课题分解、专题设置及经费安排意见,进行专题承担单位的选择和合同签订工作。

第十条 专题招标和选择承担单位

1.“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专题承担单位的选择,坚持“公布指南,公开招标,公平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由课题主持单位(部门)根据国家科委关于《“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招标投标暂行管理办法》,向有关行业和单位发布攻关专题招标指南。指南内容包括专题名称,主要研究内容,攻关目标等。同时公布相应的专题招标申报程序和有关的文件要求。

未设课题的项目由项目组织部门负责办理。

2.专题投标单位根据发布的专题招标指南,填写“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专题投标书(附件四),经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单位签署意见上报到课题主持单位(部门)。

3.课题主持单位(部门)要对专题投标书进行形式审查和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审专家由科研、生产、管理三方面人员组成,人数一般为7—

9人。同时课题主持单位要对专题投标单位和专题负责人进行资格和实力考察,择优选择专题承担单位。专题投标单位对评审结果有异义,可向项目组织部门提出书面意见,并同时将书面意见报送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如对项目组织部门处理意见不服的,可向国家科委农村司提出仲裁要求,由国家科委农村司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调查后提出仲裁意见。

第十一条 签订合同

专题承担单位确定后,由课题主持单位(部门)负责与专题承担单位签订合同,经项目组织部门审核后报国家科委认定后生效。合同执行期一般为2—3年,确需3年以上完成的,执行期限可分为两期。

第十二条 编写专题实施方案

为保证攻关专题有计划地实施,专题合同认定后,专题承担单位要编写专题实施方案(附件五)上报课题主持单位(部门)和项目组织部门,并按实施方案组织专题落实和实施。

第十三条 鉴于农业科技攻关专题内容涉及面较广,具有比较突出的区域特色,在专题组织落实中,可根据需要将专题分解为若干个子专题。子专题合同可参照专题合同格式。

第十四条 “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在组织管理上设项目、课题和专题三个管理层次,分别由项目组织部门、课题主持单位和专题承担单位负责具体组织管理和实施。专题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协助进行管理。

第十五条 国家科委的主要职责:

1.批准立项和编制计划;

2.确定项目组织部门,审批课题主持单位,直接协调、组织某些重大项目;

3.组织项目及有争议课题的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会,审批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和课题可行性论证报告,认定专题合同;

4.根据专题合同会同财政部下达经费;

5.监督、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组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评估;

6.组织项目验收。

第十六条 项目组织部门的主要职责:

1.组织编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补充并上报专家论证后的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

2.选择课题主持单位,根据批复的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组织所属课题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会;

3.审核专题承担单位和专题合同;

4.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课题、专题的进展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按时组织编报项目执行情况报告(格式见附件六)和经费决算及有关统计报表报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

5.负责编写项目下一攻关计划及经费预算(附表1),于每年12月15日前报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

6.依据执行情况和检查评估意见,提出课题调整方案,报国家科委认定;

7.负责组织课题的验收和专题的科技成果鉴定。

第十七条 多个组织部门的项目,项目第一组织部门上报的材料应在综合各组织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各方不同意见要注明,并抄送项目其它组织部门;其他组织部门尖协助项目第一组织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对项目组织工作中的重大分歧意见书面上报国家科委。

第十八条 课题主持单位(部门)的主要职责:

1.根据批复的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组织编写课题可行性研究报告,负责修改、补充并上报专家论证后的课题可行性论证报告;

2.编写发布攻关专题招标指南,组织专题招标和评审,择优确定专题承担单位和签订专题合同,报项目组织部门审核;

3.监督、检查专题经费使用情况,负责课题、专题经费决算的审查、汇总;

4.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监督、检查专题的进展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向项目组织部门提出专题调整意见;

5.组织协调专题之间业务、信息与学术交流;

6.负责向项目组织部门编报课题执行情况报告,经费决算及有关统计报表;

7.按国家科委和项目组织部门要求做好验收工作。

第十九条 专题承担单位的主要职责:

1.编写攻关专题合同和实施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2.严格执行攻关专题合同,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攻关任务,并接受上级管理单位的监督和检查;

3.按有关规定合理使用攻关经费,做到专款专用;

4.负责本专题工作计划的制定,业务、信息与学术交流;

5.按要求向课题主持单位和项目组织部门报送上一计划执行情况、经费决算、统计报表和本专题工作计划报告,并抄送上级主管部门或主管单位;

6.攻关计划完成后,负责编写专题研究总结报告和准备有关材料,接受验收。具备成果鉴定条件的可向有关部门申请成果鉴定。

第二十条 专题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单位)的主要职责:

1.根据专题合同转拨专题经费;

2.负责督促检查专题承担单位执行专题合同的情况并保证其按合同完成任务;

3.协助解决专题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应属本部门安排的基建、外汇、物资、劳动指标等有关支撑条件。

第二十一条 专题负责人应具备的条件:

1.熟悉本攻关研究的有关领域和相应生产情况,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科学研究实践经验;

2.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能组织协调各单位、各学科联合攻关;

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4.年龄原则上不超过55周岁,身体健康,每年有2/3以上的时间从事本专题研究工作。要注意选拔中青年科技人员担任专题负责人。

第二十二条 为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参谋作用,保证攻关任务的顺利实施,“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原则上要设立项目专家委员会,参与项目的管理。项目专家委员会一般由5—

9人组成,由不具体承担本项目攻关任务的专家担任。专家委员会成员由项目组织部门推荐,报国家科委审批。项目专家委员会向国家科委和项目组织部门负责,其主要职责为:

1.向国家科委和项目组织部门提供对项目的咨询意见;

2.参加项目和所属课题的可行性论证和实施方案的评审;

3.参与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对项目需作调整或滚动实施的建议意见;

4.参与项目和所属课题的验收。

第二十三条 为加强“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项目的管理,涉及部门(地方)较多的重大项目可酌情设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协助项目组织部门从事项目的技术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章 计划检查与评估

第二十四条 “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是国家指令性计划。凡承担攻关任务的部门和单位都要将其纳入到本部门、本单位的计划管理之中。在攻关计划执行过程中,各级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重点检查阶段性攻关指标,关键技术和存在问题。各项目组织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要认真提出处理意见和总结管理经验,并及时向国家科委农村司上报项目检查情况。

第二十五条 “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要严格按照合同和实施方案执行。在计划执行期间内不得随意更改专题名称、主要研究内容等。如确需对攻关研究内容、进度和经费等进行调整时,要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由专题承担单位提出书面报告,报课题主持单位和项目组织部门审批,并报国家科委认定后执行。如对课题和项目进行调整,需由项目组织部门报国家科委审批后执行。

第二十六条 攻关计划执行过程中,课题、专题遇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提出撤消和暂停:

1.经实践证明所选技术路线不合理或无法完成攻关任务的;

2.国内已有相当或更高水平同类科技成果的;

3.攻关内容和其他科技计划有较大重复的;

4.与攻关项目相匹配的贷款、自筹资金等条件不落实并影响攻关任务完成的;

5.攻关项目依托的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和国外合作等条件不落实的;

6.参加攻关的技术骨干发生重大变化,研究工作无法进行的;

7.组织管理不力致使课题、专题无法进行的。

第二十七条 “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撤消的课题、专题,由课题的主持单位、专题承担单位对已做的工作、经费使用、已购置的设备仪器按职权范围提出处理意见,报国家科委批准后执行。撤消的课题、专题如国家拨款有结余时,应全额上缴本部门财务部门,继续用于支持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

第二十八条 攻关计划实行滚动开放式管理

1.为增强攻关计划的机动调节和应急能力,督促攻关任务按期或提前完成,并针对农业生产出现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攻关,“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要全面实行滚动的开放式管理。国家科委农村司根据财政拨款情况,项目论证及前期工作准备成熟程度,逐项开题,分实施。

2.国家科委农村司和各项目组织部门根据攻关执行情况适时调整已上项目、课题或专题,随时安排新的项目、课题和专题。提前完成攻关任务和目标的专题可以提前验收、鉴定。对连续两年完不成目标的专题,取消支持。剩余资金和部分仪器设备由项目组织部门回收调剂使用。

3.新上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科技司(地方科委)提出建议书,报国家科委审定。立项程序按第六条执行。新上项目、课题或专题所需经费原则由项目建议部门(地方科委)筹集,申请国拨科技攻关经费不得多于经费预算总额的1/2。农业生产亟需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由国家科委组织有关部门统筹安排。

第二十九条 中期评估和续签专题合同

在攻关专题三年执行期满时,一般要进行中期评估和续签专题合同。专题中期评估工作原则上由项目组织部门负责。主要是对照专题合同进行检查评估,对确已完成任务并具备验收条件的要给予验收,对按期完成任务,需要继续进行攻关研究的,要签订续签专题合同。对未完成攻关任务的专题要及时进行调整。调整的经费可继续用于本项目内新增研究内容。

第五章 经费使用与管理

第三十条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经费由国家财政、有关部门、地方和专题承担单位多渠道筹集。经费分为国拨攻关经费、部门(地方)配套经费、银行贷款、自筹经费等。

第三十一条 国拨攻关经费使用要严格按三委一部联合下发的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执行。项目组织部门每年要按规定编报经费计划和预决算报表。根据项目组织部门编报的专题经费预算计划,国家科委会同财政部负责分批将国拨攻关经费下达到专题承担单位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必须在收到经费后1个月内足额下达给专题承担单位。同时将经费下拨通知单抄报给项目组织部门和国家科委农村司。

第三十二条 国拨攻关经费属专款专用,实行合同化、核算化管理。任何部门、单位和中间环节均不得截留、挪用。各级财政、财务部门应对攻关经费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检查。

第三十三条 国拨攻关经费是限于攻关科研活动直接需要的经费,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管理费的提取只限于直接参与攻关活动并实行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专题承担单位。提取的管理费不得超过项目经费总额的5%,单个项目(专题)的提取额最高不得超过5万元,管理费不得以任何理由层层重复提取或提高标准。

第三十四条 攻关任务全面完成并通过验收和鉴定的专题,专题承担单位必须及时清理帐目。专题经费如有结余,可提取不超过10%的剩余经费作为对攻关人员的奖励。其余部分应作为国家投资由专题承担单位单独立帐管理,继续用于攻关研究。

第三十五条 农作物品种选育实行“后补助”管理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作物育种工作,在育种材料、方法及技术上有大的突破,调动全社会力量培育新品种,“九五”期间在农业科技攻关资金运用方式上要建立新的机制,对“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项目实行“后补助”管理(具体办法见附件七)。获得新品种后补助经费支持的单位和个人,要与项目管理部门签订合同。经费管理按照科技三项费用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章 验收与成果鉴定

第三十六条 为评价攻关计划任务的完成情况,计划制定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及投资效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不断提高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的质量和水平,凡列入“九五”国家农业科技攻关计划的项目、课题和专题,在合同结束时,不论是否完成任务,都

要进行全面验收。各级承担部门和单位要按有关要求提交攻关计划执行情况总结报告,提出验收申请并接受验收。验收工作在国家“九五”攻关项目验收办法没有颁布以前,参照“八五”攻关验收办法进行。

第三十七条 专题组在攻关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文件如专题申请书、合同、实施方案、实验记录、设计图纸、试验报告等都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归国家所有。在攻关任务结束后,要按照有关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的要求及时整理归档,任何人不得占为己有。凡属于保密范围的项目,一定要注意保密,严格按有关保密规定执行。

第三十八条 攻关计划完成后,凡符合科技成果鉴定条件的,按国家科委制订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的规定要求,由成果完成单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鉴定和申报奖励。

第三十九条 表彰和奖励

在攻关计划执行期完成后,对于攻关任务完成较好的单位和个人,国家要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并在安排下个攻关计划时给予优先考虑和支持。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条 各项目组织部门可根据本项目执行管理细则,按需要制定有关管理办法,报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备案。

第四十一条 本项目执行管理细则由国家科委农村科技司负责解释。

[国家科委农村司 团科农字(97)030号 1997.8.14]

下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研制开发”项目成果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现代农业技术装备研制开发”项目成果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