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多彩田园育出“幸福梦”“幸福2013”亮点工作报道之八
多彩田园育出“幸福梦”——“幸福2013”亮点工作报道之八
多彩田园育出“幸福梦”——“幸福2013”亮点工作报道之八
今日江山-2014.2.12 去年12月24日,对江山人来说,是一个特殊而难忘的日子,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2013年38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我市榜上有名。这是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一份用汗水浇灌的荣誉,这是江山人辛勤耕耘所收获的硕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挥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事业大旗,致力推动工业反哺农业,拓宽农业产业功能,打通一条引领三大产业互融互通、经济飞速跨越的新路子,一道耀眼夺目的“七色彩虹”,已在希望的田野上出现。
政策重彩,推动产业腾飞
生态环境得天独厚、主导产业蓬勃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快速推进……依托一个个优势条件,我市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来培养,强化规划引领、调控和指导作用,精心编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政府促力,产业兴旺。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成立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开展了农家乐星级评定、“一村一品”农业特色创建、美丽田园创建、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点)建设,为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博采众长,广纳良方。如何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推进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此,市委书记陈锦标亲自带队,前往遂昌县和武义县等地考察、交流,积极研讨,并确定发展方针和发展原则,合力推进美丽田园、休闲农业示范园、农家乐示范村创建、美丽乡村风景线打造等重点工作,建设融现代农业、生态景观、乡土风情、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普教育和农业体验于一体的新型产业体系。
扎实的基础工作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使我市在休闲农业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一个又一个稳健的步伐。截至目前,我市已有休闲农业重点乡镇(街道)9个,休闲农业重点村117个,农家乐257家。2013年,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2.7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人数395.3万人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9万多人,农民人均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获得收入1940元。
农业多彩,稳健产业基石
我市是浙江省传统农业大县,也是中国“白菇之乡、蜜蜂之乡、猕猴桃之乡”,更有“果菜无公害十强市“、“粮食生产先进县”、“重点产茶县”等诸多荣誉称号。
蜂业规模和效益连续22年居全国各县(市)首位;白菇产量与出口量均居国内县(市)前列;绿牡丹茶摘得9项国家级桂冠;全市拥有农业类商标710件;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36个、绿色食品15个……这一系列可喜成绩的取得,无不归功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各级各部门对我市“两区六群”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的积极组织、规划和实施,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主导产业群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已基本形成。
以“创意提升农业,休闲改变生活”为主题理念,开展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行动,正助推我市传统农业向创意休闲农业转变。我市成功打造了一批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和示范园。目前,我市培育了休闲农业企业45家,休闲农业与农业产业园区面积达2.5万亩,规模休闲农业企业18家,其中营业收入超千万的9家,省级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2个。
旅游异彩,助力产业增色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市、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市等一张张金名片,飘向全国各地,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等一系列旅游品牌形象日渐深入人心。
我市农业产业主动对接融入休闲旅游产业。从2011年开始,围绕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连续3年利用彩色水稻,先后创作了“江山江郎山”、“幸福江山”、“喜迎十八大”等稻田文化创意图案,把水稻生产赋予文化元素,在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中,获得文化创意金奖。我市已形成了以彩色稻田观赏节为代表的农业旅游主题活动,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毛泽东祖居地——清漾等风景名胜区,逐步形成了以知名旅游景点与农业产业互动、互促的特色发展模式。
顺势而上,不断创新,我市在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全面发展上不遗余力。“被列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名单,对推动旅游业‘二次创业’十分给力。”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相告。据了解,我市力争到2015年,培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150个以上,创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星级企业(园区)20个左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700万人次,国内乡村休闲旅游收入超40亿元。
多彩田园,编织七色梦想;锦绣江山,共筑多娇未来。江山,正以开放、创新、务实、进取的姿态,投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谱写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新华章。
(吴倩倩 祝志伟)
第二篇:清流县幸福工程工作亮点
清流县幸福工程工作亮点
清流县计生协会
一、“四项举措”,奠定幸福工程工作“好环境”
针对幸福工程资金少、周期短、难担保的困境,我县积极探索幸福工程新办法、新举措,为幸福工程创造个工作“好环境”。一是幸福工程资金和小额贴息贷款捆绑帮扶。做到凡是幸福工程项目户,做到尽可能利用计生、协调团委妇联小额贴息资金,劳动保障创业贷款进行捆绑帮扶,增大帮扶资金总量,延长帮扶时间。2013年捆绑帮扶56户,捆绑帮扶资金70万元;二是紧贴县重点项目进行重点帮扶救助。花卉、仙草、养鱼、猕猴桃、烟草等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县乡计生协会规定对计生户发展县增收项目开小口,规定凡是经营花卉、仙草、养鱼、猕猴桃、烟草等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的计生户根据发展规模都可以贴息贷款1至5万元。如2008年至2013年6年来县乡计生协会共为旺丰花卉协会成员贴息贷款150万元,发放幸福工程款25万元。三是推行“合作社+基地(能人)+计生贫困母亲救助模式。一方面通过资助贫困母亲去发展合作社的项目,有利于合作社的发展状大;另一方面资金救助贫困母亲发展生产,合作社又为贫困母亲的种苗供应、生产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全过程做好服务,受助母亲收益更有保障。再者,受助母亲产品通过合作社来回收,确保了项目收益,到期项目资金的回收也更有保障。2013年计生贫困母亲107户的救助全面推行这种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让幸福工程更有活力,更能展现她的光辉。例如邓秀勤的“富民仙草专业合作社+基地(能人)+计生贫困母亲”模式一方面推动了合作社的发展状大,另一方面被救助计生户脱贫致富有保障,再者有利于幸福工程的实施。富民仙草专业合作社在计生协会的支持帮助下,从无到有,截止目前已发展仙草面积326亩,支持4个乡镇13个村120户计生户发展种植仙草,共为计生户创收140万元,平均每户增收6600元。四是探索乡村配套做大幸福工程帮扶资金总量,带动社会参与到幸福工程工作中来。清流县古洋牧旺养猪专业合作社是由古洋村独生子女户邓木坤、官正群夫妇创建于2007年4月,占地1亩。2007年来,养猪规模一年比一年扩大,圈舍由原来的100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600多平方米,饲养量由原来的20头扩大到现在的年出栏量400多头,并保持20头母猪,一直采取自繁自育的方法。为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合作社拟以“合作社+基地(能人)+计生贫困母亲”方式把生猪养殖事业扩展到计生贫困母亲,帮助贫困母亲致富。合作社帮助计生贫困母亲统一解决种苗、统一养殖技术,统一销售,并给加入合作社一起养猪的贫困母亲在县项目办借款1万元的基础上再配套借款5000元,解决7户养殖户的圈舍搭建、种苗款等。7户计生贫困母亲计划当年户均养殖生猪10头,年出栏20头,户均增收1万元。使贫困母亲家庭人均纯收入高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以上,过上幸福生活。
二、“基地建设”,展示了幸福工程的帮扶“魅力”
我县注重培养生育关怀帮扶示范基地,通过培养基地推动幸福工程工作。把贫穷计生户培养成致富能手,通过致富能手的传帮带,带动更多计生户脱贫致富。
龙津镇暧水村,是清流县种植仙草发源地。在计生协会的引导培植和帮扶下,种植仙草第一人邓秀勤于2013年初在暧水村成立龙津镇富民仙草专业合作社,并建成“协会+基地”生育关怀帮扶示范基地。
“协会+基地”为计生户种植仙草做到应扶尽扶,让计生群众零顾虑。计生协会对发展种植仙草计生户优先给予幸福工程和小额贴息帮扶,示范基地通过培训,上门指导和签协议等方式做好全程跟踪指导服务。2012年计生协会对18户二女户及独生子女困难户发放幸福工程资金6万元及小额贴息资金12万元。当年合作社种植仙草面积90亩,产品全部销往加多宝公,产值达36万元,户均增加收入2万元;2013年和2014年协会项目办两年共发放幸福工程救助款20万元,小额贴息款25万元,帮扶救助45户计生困难户种植仙草,示范基地举办培训班4期,下村指导帮扶计生户100多人次。
“协会+基地”按照“整合资金,推进项目,连片开发,规模发展”的幸福工程项目发展方式,扩规模、扶大户、带农户,小额资助计生户,让项目不断发展壮大,让更多计生户参与其中发家致富。目前合作社共有160户农户种植仙草,其中计生户120户,种植面积326亩,分布在4个乡镇
13个村。2012年至2013年短短两年,共为计生户带来140万元创收,户均年增收6600元。
三、“能人效应”,助推幸福工程走向快车道。
幸福工程工作只靠计生协会“几条枪”是远远不够的。幸福工程工作量大,涉及被救助贫困母亲多,被救助的贫困母亲需要靠能人来引上致富路,再加上“山高皇帝远”,我们幸福工程项目办工作人员难以企及。2012年来,项目办改进工作方法方式,通过培养更多能人共同参与到救助贫困母亲的行列中,共同推动幸福工程工作。项目办现已培养能人19人,如花卉能人二女户曾英忠、郑开红;养鱼能人二女户黄跃光、罗银金;种猕猴桃能人二女户黄求音;带领计生户致富的能人独子户邓秀勤等。重点介绍下能人邓秀勤的“能人效应”。
龙津镇富民仙草专业合作社的邓秀勤,她是仙草致富路上的引路能人。2012年12月20日,她主动请缨配合镇项目办,在全镇计生协会小组长培训会上给计生协会小组长上课。让计生协会小组长对种植仙草有个了解,对幸福工程项目有个认识。刚过完年,她就孤身一人进村入户,宣传发动,让更多贫困母亲参与到致富路上来,让更多贫困母亲了解幸福工程,认识幸福工程,和幸福工程一起奔跑,一起前行。贫困母亲没有苗,只要一个电话,她把苗送到田头;贫困母亲对技术的疑问,她可以放下自已手中的活,寄上摩托驱车前往20几公里的地方为她们手把手的教;有时贫困母亲家缺劳力,为了不误农时,她携妻带友前往帮忙;贫困母亲还缺生产资金,她把生产资料垫资赊给她们。她比我们协会干部更加关注贫困母亲的幸福,母亲们都说,她是我们计生协会的“编外干部”,也是我们计生协会幸福工程的引路人。
2014.7.30
第三篇:追寻理想的教育体验成长的幸福的新教工作育总结
时间飞逝,转眼来到实验小学工作已经有两年半的时间了,在这里结识新教育,体验新教育,践行新教育,和全校师生过着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谈起新教育,它是由朱永新教授发起的一个民间教育改革行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一个以教师发展为起点,以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全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新教育之所以被认可离不开它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我校选取了其中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构筑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推进每月一事,家校合作共建”这六个方面进行实验和探究。
我校新教育的六大行动
1.营造书香校园
我校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校园的形成。
2.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和教师自主研修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日常的教育和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其中,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发展是新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模式。我校教师每学期阅读教育教学名著不低于2本,教育教学文章不低于四篇并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和读书交流汇报;上学期学校开展了教师沙龙论坛活动,今年九月份学校还开展了“读心声,诵经典”教师朗读活动;全体教师坚持着写教育随笔和博客。用笔和网络记录着自己的教育生涯,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的一道独特风景。学生的自主成长包括晨诵、暮省和读写绘等。学校利用每天的第一节课之前的10分钟进行晨读,内容多以传统文化为主,第六节课之后的二十分钟是学生的暮省时间,不仅提高了学生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思考总结能力,还能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
3.构筑理想课堂:也是我校追求的高效课堂,我校提出了“少讲多学、精讲多练、小组合作”的教育思想。学校开展各学科赛课、研讨交流、集体备课和约谈等活动。
4.缔造完美教室:其旨在于通过班级文化的营造,读书活动的开展,良好习惯的养成等,从而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目的。
5.推进每月一事: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例如学校的:
十月份,学会感恩、健康成长十一、二月份,学会表达、展现自我6.家校合作共建;实验小学被称为家长学校,家校合作是学校与家庭携手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一种教育行为,其目的是营造互动、沟通、协调、一致的家校和谐关系,形成同向、同步的教育合力作用,以共同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诸方面健康发展。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活动,形成了家长、学生、教师互动交流的良好局面。
实验小学自成立以来,就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核心内容,把“与传统文化同行,品传统文化韵味、育民族复兴栋梁”作为学校传统文化办学的特色主题,将教学楼设置为四个文化长廊。一楼是道德长廊、二楼是传统节日长廊、三楼是国学文化长廊,四楼是书法长廊。开设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二十四孝校本课程”“传统节日校本课程”“快乐学语文活动”特色的课程。从早晨学生诵读《弟子规》到教师业务讲座讲解《论语》等活动,将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与学校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培养文明懂礼,感恩诚信的实验小学生。
实验小学通过近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新教育实验已成为学校最大的特色,市教育局在四年之中先后召开三次现场会,并成为乡村学校参观学习的典范。“有行动就会有收获”,新教育正在路上,伴随着新教育实验脚步,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带着对工作饱满的热情,实验小学的全体教师追寻着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我坚信,坚持就有奇迹,用心去行动,用心去创造,让实验小学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