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后更新)传承文化精粹——对“拉魂腔”艺术继承、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小编推荐]
传承文化精粹
——对“拉魂腔”艺术继承、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临沂市艺术创作研究室助理馆员 杨扬)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发源于山东南部的“拉魂腔”,因其唱腔独特、丰富的花腔和独有的拖腔翻高,深受苏、鲁、豫、皖四省数千万群众的喜爱。“拉魂腔”在二百多年的发展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东、南、西、中四路,因地域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地区又有了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等名称,但是“拉魂腔”一词却超越了历史、地域的限制,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跌宕起伏,但却始终源远流长。从最初的“周姑子调”到广为流传的“拉魂腔”,再到今天的柳琴戏、泗州戏和淮海戏,已经成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绽放出绚丽的色彩。本文就以“拉魂腔”流布于临沂地区的一个分支——柳琴戏的发展现状和创新情况来谈一下对“拉魂腔”艺术的继承、保护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曾经的辉煌
“柳琴戏”这个名字,是新中国成立后依据其主要伴奏乐器柳叶琴而定的。《中国戏剧志•山东卷》认为,柳琴戏形成于临沂、枣庄及江苏新海一带,流行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与江苏的淮海戏和安徽的泗州戏有血缘关系。在临沂、郯城、苍山一代深入人心,影响久远。柳琴戏在长期流传与发展中,涌现出大量优秀的剧目,如:《喝面叶》、《打干棒》、《秦香莲》等深受群众们喜爱,从流传的民谚俚语中我们就可见一斑:“拉魂腔一来,大闺女跑掉鞋;拉魂腔一走,闪倒了十九”、“为听拉魂腔,多跑十里不冤枉”。当时群众对唱拉魂腔的演员也像现在崇拜歌星影星一样痴迷,张金兰、李春生就是当时在临沂一代颇具名气的柳琴戏演员,曾流传着“看戏不看张金兰,白花两毛钱;台上不见李春生,白搭一天工”的民谣。听老人们说,在当时每逢四月十五日举行的鸿福寺庙会上,庙门前就搭起戏台,唱起老百姓最喜欢的柳琴戏。大戏连唱三天,台下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有老人也有小孩子,那时的盛况甚至比春节中秋还热闹。老百姓们更是人人都会唱上几段拉魂腔,甚至七八岁的毛头小子也能依依呀呀的拖出点拉魂腔的韵味来。
当前的困境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已经进入到多元文化时代,各种新兴的文化娱乐形式不断涌现:有线电视、因特网的普及使我们坐在家里就能获得海量信息,电影院更是大片不断,相比之下传统的柳琴戏显得古老和单调。加之中西文化近年来的不断碰撞融合,快餐式文化娱乐项目更能得到现代人的垂青,KTV,酒吧,茶餐厅,游艺场所成为青年一代的首选。在他们眼中,柳琴戏是遥远而陌生的,仿佛是专属于中老年人的娱乐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戏剧因多元文化的冲击而日渐衰落是大趋势,柳琴戏也毫不例外地进入了一个市场逐渐萎缩,观众群体流失严重,专业剧团生存和发展艰难,经典剧目传承困难,保护创新机制缺失的困境。
从临沂地区的柳琴戏发展现状来看,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人才问题,青黄不接、人才断层,后续人才培养困难。
人才问题是柳琴戏传承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由于柳琴演艺市场的不景气,各地柳琴剧团的财政状况普遍吃紧,剧团人员收入普遍不高,很多人才不甘留在剧团,纷纷转业谋求新的发展。这样只出不进的人才流失反过来又使剧团的创作力量和节目质量大幅度下降,致使市场更加萎靡。以临沂市柳琴剧团为例,后继乏人、难以为继的困境已经凸显,《王祥卧鱼》中王祥的扮演者已经年逾四旬。随着老演员已退休或即将退休,临沂市柳琴剧团现有在编演职员仅存33人,叫得响、知名度高的尖子演员寥若晨星,编、导、音、美等创作人才大量流失,懂艺术、善经营的管理人才也缺乏,很多有价值的传统剧目很少有人去挖掘,台柱子”式的人物更是没有。提起当年的张金兰、李春生以及柳琴戏的盛况,上了年纪的柳琴戏老戏迷无不遗憾地说:“可惜,如今像张金兰、李春生这样的名角已难觅芳踪了。” 此外,在后备人才的培养方面也形势严峻。培养柳琴戏人才,需要从娃娃抓起,但现状是大多数家长和学生不愿报考这类学校。以致现阶段专业学习柳琴戏表演的青少年更是凤毛麟角。
通过对临沂城区的几家艺术类学校实地调查可以发现,这几家艺术学校都因师资、生源问题取消了柳琴戏专业。这种境遇相对于近些年招生火爆的舞蹈、器乐类专业反差鲜明,究其原因还是柳琴戏发展保护体制不完善,年轻一代柳琴戏专业人才就业前景和发展前途不乐观。
二是政府投入不够,剧团管理制度还存在着诸多弊端。政府对柳琴戏的发展传承无论是从财政投入方面还是政策扶持方面都还很有限,甚至很多剧团面临演不起的尴尬局面。在临沂市区租借影剧院或人民会堂进行演出,一晚上就要上千块钱,再加上服装、音响、劳务等基本费用,少说也得几千块钱,就算买门票收费,上座率达100%也是入不敷出。临沂市柳琴剧团现在属于差额事业单位,财政按基本工资的70%核拨,还是分次拨付,没有其它经费来源。由于经费紧张,办公、排练费用仅靠微薄的演出收入支撑,演职人员生活条件较差,每逢开展大型活动便捉襟见肘。演出时依然在使用多年前购买的道具服装,损坏的灯光音响也得不到及时维修更换,更别说拿出资金请名家创作好的剧本了。而作为民间自发形成的柳琴戏演出团体的境遇就可想而知了。
柳琴戏演出团体作为传承和发扬柳琴戏的最重要阵地,在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剧团的发展和柳琴戏剧的传承:
(一)机制不活,管理僵化。在一些剧团中还存在着用人论资排辈,人才捆绑管理,交流性差。缺少市场经济下的激励机制,演多演少一个样,演好演坏一个样,严重制约了广大演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打压了年轻人的优秀人才,从总体上严重限制了剧团的发展,更制约了柳琴戏的发展和传承。
(二)缺少创新意识,反反复复几个老掉牙的剧目,无法开辟和占领文化市场。试想一下,多年来只要提起柳琴戏,印象中就只有那几张老面孔哼唱着一成不变的“大路上来了我陈士铎”,就算再有热情的观众,估计早就厌烦了。
对今后传承发展的思考
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柳琴戏出路在哪里?临沂著名柳琴戏艺术家张铁民老师曾在一次研讨会上说:“柳琴戏之所以处于发展困境,究其原因,是留了枝叶,却丢了根基;保其形表,却失了神魂。在多姿多彩的现代社会里,柳琴戏要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只有融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才能焕发出青春活力。” 铁老的一番话产生了广泛的共识:更新观念,应时而变,推陈出新。由此可见,答案就是传承与创新。我们要以崭新的思路来寻求出路,解决问题。
适逢当前新一轮全国性的文化体制改革已全面铺开,十七大报告已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尤其是在2006年5月20日,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柳琴戏”被列为传统戏剧类遗产。柳琴戏“申遗”的成功是国家对这一历经数以百年的不断发展的地方剧种的认可,更是一个崭新的历史契机。柳琴戏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在保护和传承,婉转的唱腔里面蕴含了多少代艺术家的智慧和结晶,我们要乘着柳琴戏申遗成功的东风,只有紧紧把握住“传承”和“创新”这两个走出困境的关键点,才能真正实现柳琴戏的复兴。该如传承和创新呢?
首先必须有一个更加科学的态度。妥善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在传承中发扬,在发扬中创新。首先要明确:对柳琴戏精粹的传承是柳琴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传承不是墨守成规的照搬,而是为了真正把握柳琴戏艺术规律的精粹和基本规律,把握进行新的创造的原则。创新也不是意味着毫无顾忌的改变、肆意地把柳琴戏改的面目全非。我们创新不能改变柳琴戏固有的神韵,柳琴戏源于民间的说唱,兴盛于大众,土生土长、土腔土韵,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戏,它的全部生机与活力,植根于孕育它滋养它的广大民众之中,因此在创新的时候要注重发扬柳琴戏原生态的灵活小巧、乡土气息浓郁的特色。“地方性、群众性、独特性”便是柳琴戏的赖以生存发展的“魂”与“根”。这里的“地方性”绝不等同于“粗俗”。有人说地方戏要得就是那个“土”味,甚至把民间粗俗迷信的东西也当成了艺术搬上舞台,如把“跳大神”、泼妇骂街等掺杂到柳琴戏创作之中。我们所提倡的“土”,是源于生活的,是对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的艺术再现,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本真的还原和塑造,让广大观众在听柳琴戏的同时能够找到自己的影子。其次在创新的过程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要留住柳琴戏的民间性。我们翻开“拉魂腔”一路发展直到今天的柳琴戏的历史就可以清楚的看到,柳琴戏作为植根于民间尤其是鲁南苏北土生土长的乡土艺术,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流露着浓重的农民色彩,反映了民众最直接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而当今一些戏曲创作者们往往忽视了地方戏的民间性,片面的附庸高雅,却往往到头来遭遇曲高和寡、艺术兴于民间而毁于庙堂的尴尬。
二、柳琴戏的发展创新应该依据自身的艺术特色。俗话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有特色、有个性的艺术就越具有价值性、观赏性。《喝面叶》等一批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正是因为取材于当地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场景,表达了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乐观精神和善良品格,符合了鲁南苏北农民多年来早已形成的传统审美的心理定势,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被广泛传诵。在当前多元文化冲击的形势下,我们要传承和发展柳琴戏艺术,首先要守住最本真的精粹,留住其民间性的本质。越是前行就越不能疏离传统,在传承和创新过程中,不能改掉或抹杀柳琴戏最本质的东西,若不注意这一点,加入的一些现代元素若违背了柳琴戏最核心的艺术本质规律,那只能搞的“不伦不类”、“变了味”,观众们看完后一头雾水,不认可,那创新就是失败的。因此在创新过程中要多多探索,找出既有自己特色,又能得到观众承认、接受的真正有艺术价值的东西才行。
三、多创作为广大观众喜闻乐见的优秀剧本,创新柳琴戏的舞台表现形式。剧本是一个剧种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了剧本,音乐、舞蹈、唱段、舞美等一切戏剧艺术的表现手段都将失去依托。而一个好剧本,通过艺术家二度创作,就能打造出一部精品戏。大型新编历史柳琴戏《王祥卧鱼》就是成功的范例。柳琴戏的传统舞台表现形式无非是一桌二椅。但是这种传统的简单舞台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特别是年轻的欣赏群体。所以,柳琴戏在舞台上表现形式上要有所创新。如大胆运用声光电等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的舞台艺术元素,增强柳琴戏的视听表现力,提高柳琴戏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心情愉悦的接受柳琴戏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艺术。
四、培养柳琴戏的优秀人才,使柳琴戏艺术的传承进入良性循环。振兴柳琴戏,培养优秀人才是支点。以前柳琴戏在人才培养上是师傅对徒弟进行唱念做打的言传身授,而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求我们必须建立健全一个完整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实施人才兴文战略,从招生体制上下功夫,从学历到就业各方面解除家长的后顾之忧。在人才教育方面,除了专业艺术学校的培养外,还应把全社会现有的柳琴戏剧专业人才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比如建立临沂市柳琴艺术人才专家库,让走出艺术学校大门的学生继续接受专业方面的教育,有登台实践的机会,充分发挥现有柳琴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逐步培养新一代年轻柳琴人才,通过举办柳琴票友会、戏曲比赛等形式,挖掘社会上的柳琴爱好者,把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吸引到队伍中,充实壮大整体实力。让柳琴戏走近现代观众,走近年轻观众,才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喜欢柳琴戏,学习柳琴戏,才能够使柳琴戏艺术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实现柳琴戏的繁荣振兴。
五、柳琴戏《王祥卧鱼》的全面成功彰显打造精品工程,走名牌路线的重要性。
优秀文艺作品是一座城市的亮丽名片。近年来,临沂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依托,在文艺创作上树立精品意识,创作、排演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柳琴戏《王祥卧鱼》、大型水上实景演出《蒙山沂水》、红色影视作品《沂蒙六姐妹》、《沂蒙》等让临沂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做好精品工程,对树立城市的文化新形象,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知名度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型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正是一次柳琴戏精品化和市场化运作的成功范例。它创造性的把妇孺皆知的二十四孝中最出名的“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和柳琴戏这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融合,紧紧抓住“孝文化”做文章,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高度统一。在剧本创作过程中,凝聚了三位著名剧作家的智慧:张彭,原山东省艺术创作室主任;张铁民,原临沂市戏剧创作室主任;李应该,日照市艺术研究室主任,我省著名剧作家,通过三位剧作家的反复论证和探讨,剧本经过前前后后十几次的修改、论证才定稿,使《王祥卧鱼》在思想内涵和艺术表现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度。在导演、唱腔设计,舞美灯光各个方面都由省内外著名专家担纲,整台戏整合了临沂最优秀的人才,资金方面也在市委领导的牵头下进行了项目推介,使《王祥卧鱼》在打造过程中得到山东江泉集团50万元的资助,成功实现了文企联姻,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个人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这些因素都为把这部戏打造成精品力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该剧在反映传统文化的同时,切入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内容,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该戏自2007年推出以来,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在文化部等单位主办的“中国柳琴戏艺术周暨柳琴戏论坛”上,《王祥卧鱼》一举获得13项大奖。2008年6月21日至25日应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邀请,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台“迎奥运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剧目展演”剧目晋京演出。2009年5月应邀赴宁夏慰问演出,在银川、石嘴山、固原三市连演三场。每场演出都座无虚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获得了极高的评价。目前,该剧已在城镇、社区和农村演出60余场,观众近20万人次。弘扬了柳琴戏艺术,促进了区域性文化交流,更为构建和谐家庭,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拉魂腔”艺术的传承、保护和发展是一项伟大的文化事业,其分支柳琴戏、泗州戏、淮海戏是系统的一盘棋,怎样才能下的精彩是我们每个艺术工作者必须去思考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已鲜明地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目标。相信通过柳琴艺术家们的不断奋斗,社会各界的呵护和支持,柳琴戏这一瑰丽而迷人的艺术之花,必将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绽放的更加绚丽多姿。
临沂市艺术创作研究室助理馆员 杨扬 联系电话:0539-8053087 ***
第二篇:2018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部分文化生活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考点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对点题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答案 C 解析 文化继承的核心在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A说法错误;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应该因时而变,B说法错误;故宫博物院借鉴传统文化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体现了C;D说法错误,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应该发展文化事业,而不是通过市场运作。
2.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C.①④ 答案 C 解析 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被主流媒体接纳,体现了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①正确;网络语言借助互联网得以快速传播并被人们接受,体现了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④正确;②说法不科学,符合语言规律、健康的网络语言才能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③夸大了网络语言的作用,排除。
3.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始终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仍透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神传承比技艺传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是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C.②③ 答案 A 解析 之所以要重视文化的精神传承是因为传统文化内在的精神共性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因素,材料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共性和规律及其蕴涵的精神的相对稳定性,①③符合题意。材料并没有强调文化的创新,②与题意无关。④与材料主旨不符。
4.相声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形式,近些年来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提议在高等院校设立曲艺学科专业以推广文化传统教育。这是因为()
B.①④ D.②④ B.③④ D.②③
A.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B.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特定功能 C.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稳定性 D.传统文化发展要满足人们的需求 答案 B 解析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实践,故A错。题干强调的是推广文化传统教育的原因,C、D与题干不能构成因果联系。B切题,答案选B。
5.数间民居、一湾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国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德()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必须按照原有的涵义理解 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景 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答案 D 解析 传统美德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说明传统美德仍具有时代价值,D正确。丰子恺漫画以公益广告的形式出现,是在以新的方式传播,A错误。传统美德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B错误。不同时代传统美德的社会背景不同,C错误。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常回家看看”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回答下题。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这告诉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现在人们对“孝”的观念在变,这说明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推陈出新,D正确切题。A、B、C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总书记在2015年9月3日阅兵仪式上强调:“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中华民族创造了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灿烂文明,也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据此完成下题。
7.总书记以《诗经·大雅·荡》中的名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告诫人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这表明()
B.破除陋习,移风易俗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①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②传统文化仍然有现实意义 ③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C.①③ 答案 B 解析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①错误;③与材料无关;古典名句仍给当今社会和人们以警示体现了②④。
8.保证家族和社会的繁衍是孝道的本质之一,所以才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孝道的说法。在老龄化加剧的今天,如果将传统的孝道文化转化为现代的价值观念,即保证家庭和社会的繁衍是每一个人的义务,同时摒弃将“后”限制为男性的陈腐概念,保障男女平等,那么这种孝道文化就能在中国发挥独特的巨大作用。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②传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③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正确态度 ④文化继承必须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
A.①② C.②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随着时代发展,摒弃传统孝道文化中的糟粕,不断丰富孝道文化的内涵,就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故①③符合题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故②不选;④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不选。本题选B。
9.截至2月18日(正月十一),2016年铁路春运共发送旅客2.03亿人次。春节过后,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要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被现代中国人抛在脑后。对这种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B.传统文化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C.文化也必须因时而变 D.传统思想已经成为时代的桎梏 答案 C 解析 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大缩短了地域之间的距离,生产方式的变化也使人们的活动空间变大,“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已不适合现代社会,因此传统文化必须因时而变,C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文化的地域性,A排除;B、D全盘否定了传统文化,均排除。
10.习近平同志在谈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指出:“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如何才能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呢?在习近平同志看来,必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这段话让我们感悟到()①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②文化继承并不重要,关键是要创造新文化 ③创造人民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④赋予传统文化时代内容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A.①③ C.②④
B.②④ D.③④
B.①③ D.③④
B.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题干材料侧重于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何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①符合题意;②观点错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③错误;材料中“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体现了④。
11.借助全新虚拟实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在2015年10月举行的第九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原真记忆·浙大敦煌”的1∶1高精度复制敦煌壁画,让众多观众流连忘返。历经千年风雨的文化遗产也凭借数字技术实现了“青春永驻”。这说明科技进步()①是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推动着文化保存和传播方式的变革 ③能极大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A.①② C.③④ 答案 B 解析 ①错误,夸大了科技对文化创新发展的作用;借助全新虚拟实景技术等高科技手段,文化遗产得以用数字的方式保存下来,并让人们欣赏到精美的艺术,体现了②③;④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说明科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只说明了科技对文化保存、传播的作用。
12.俄国著名剧作家果戈理说:“当诗歌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建筑在说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是历史的缩影 ②诗歌和传说都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③建筑作为流动的艺术是时代的展现 ④要加大对历史文化建筑保护的力度
A.①② C.②③ 答案 B 解析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是历史的缩影,我们要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故①④符合题意,③排除。诗歌和传说也是传统文化的载体,②错误。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
《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请就如何记住乡愁提出两条建议。
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
B.②③ D.①④
B.①④ D.③④ 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乡愁反映了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之情,体现了当代人对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愿望和期盼;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载体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
(2)在保持原有村落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与传承,使其转化为当代中国人的道德观念。
解析(1)本问属于分析说明类非选择题,考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村落和村落中生动感人的故事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解答本问要紧紧围绕设问中两个关键信息:“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乡愁”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围绕这两个信息,分别清晰地写出知识点即可。(2)本问属于措施类非选择题,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记住乡愁”是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本问可以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等方面写出具体建议。
14.祠堂是崇宗祀祖联络宗亲的场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载体。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乡村治理中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残余有时也被人用来排斥外姓、干扰选举。新农村建设以来,W村把老祠堂翻修扩建成宽敞明亮的新礼堂,开展创建“文化礼堂、和美乡风”系列活动,敬先贤、诵村训、礼仪传习、普法讲座、村民一家亲、评选孝老爱亲最美家庭等。经过多年的努力,新礼堂已成为村里的文化地标。礼堂文化温润了村民关系,促进了乡村治理。去年,该村被评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省级示范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包含的道理。
答案 传统文化是社会成员的精神纽带,祠堂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W村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发挥祠堂文化在人文教化、社会认同等方面的作用。传统文化具有两面性,必须批判地继承,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保留符合社会发展的内容,剔除与改造带有封建宗法性质的内容。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礼堂文化的成功建设在于对祠堂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打破了宗族界限,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解析 首先根据设问中“成功建设”这一指向来把握材料信息,尤其是传统的祠堂文化的积极和消极作用、将老祠堂变成新礼堂的做法等信息。其次,根据设问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这一知识限定,围绕“成功建设”这一指向梳理知识,对接材料信息。最后,调用教材中传统文化的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等知识,分析说明W村成功建设礼堂文化所体现出的道理即可。
15.中国是世界文化遗产大国,五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留下了数量众多、异彩纷呈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农历新年——春节,是中国人古老而隆重的传统节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变化,它在今天仍然是国人心中辞旧迎新的期盼,迎禧接福的祝愿,家人团聚的温馨。而这样一个重要的节日,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却被当作落后民俗险遭废止。民国政府为了“与国际接 轨”,先是采用西历,后又强令废除农历新年,但最终拗不过民情,没能“革”掉春节的“命”。
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答案 ①中国传统文化通过春节等多种形式呈现。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春节文化传承不断,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人对春节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④春节的生命力表明,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能简单否定,“全盘西化”行不通。
解析 考查传统文化的形式和特点,要紧密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特点的知识,说明春节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意义;根据春节险遭废止等信息,说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大理是文献名邦。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创造了自己辉煌的文化,列入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25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2处,拥有6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不过,和许多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一样,白族文化也面临着濒危与消失的困境,大理的“非遗”保护迫在眉睫。
令人欣慰的是,在各方支持下,“抢救白族文化”的梦想,正一步步变为现实。比如,在重点地区建立白族文化传习所,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让白族大本曲、吹吹腔、白族对歌、弥渡花灯等代代相传;确定民族重点节日的保护方案,让白族绕三灵、大理三月街、剑川石宝山歌会、彝族二月八打歌会等传统节目重现生机,年年出精品;让白族歌舞、戏剧进入校园社区,用科技手段建立影音资料库、提供数字化平台;让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使“非遗”的保护传承成为“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的重要载体。
(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抢救白族文化”的意义。(2)分析材料中“抢救白族文化”的举措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答案(1)①有利于研究白族文明的演进,展现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护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②有利于培养白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③有利于满足白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维系白族的生存发展和社会稳定。
(2)①建立白族文化传习所,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体现了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②确定民族重点节日的保护方案,让白族优秀传统节目重现生机,年年出精品,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用科技手段建立影音资料库、提供数字化平台,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④让文化传承与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体现了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传承与保护离不开物质基础。
解析 第(1)问,考查“抢救白族文化”的意义,考生可从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等角度进行分析;第(2)问,考查“抢救白族文化”的举措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考生应对材料中的举措进行归纳概括,回答时可从教育的功能、文化创造的主体、科学技术的作用、物质保障和物质载体等四个方面作答。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得诺贝尔科学奖。20世纪六七十年代,屠呦呦团队与中国其他机构合作,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并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就此评论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她表示,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草药在疾病治疗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了不起”。
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给我们的启示。
答案 ①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启示我们,中医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医药文化,对人民的疾病治疗和身体保健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②屠呦呦团队从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灵感,先驱性地发现了青蒿素,这启示我们必须认真学习研究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促进文化创新与发展。③屠呦呦的发现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有正确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④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和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屠呦呦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这启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为其注入时代精神,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也可)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给我们的启示,可以从传统文化的特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创新等角度组织答案。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是每个个体成长的精神足印,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家风既融合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仁、义、礼、智、信”等儒家思想,也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理性、法治等精神中汲取过丰富的营养。当今,许多家庭更注重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
结合材料,从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应如何正确对待家风。
答案 ①批判继承传统家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赋予家风新的时代内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③博采其他文明之所长,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家风。④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努力成为良好家风的传承者和发展者。
解析 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确知识范围和题型,然后明确设问指向正确对待家风,家风属于传统文化,解答时就应从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创新的途径等方面予以思考和分析。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政府决定开展纪念活动,其中,作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阅兵式在天安门组织实施。这次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目的是彰显我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坚定立场,彰显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重要历史贡献。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重要价值观。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
答案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我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理念在新时期的体现。②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国一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
解析 本题要求回答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从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