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构建课堂

时间:2019-05-14 05:43: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用心构建课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用心构建课堂》。

第一篇:用心构建课堂

用心构建课堂教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的深入, 我们的课堂面临许多困惑和挑战:学生厌学,教师难教,两极分化日趋严重的今天, 当教师用心良苦地设计教学情境,滔滔不绝地讲解和耐心引导观察,发现,探索时,部分学生却毫无兴趣,不知所云,却只听大珠小珠落玉盘,千呼万唤不搭理。分析其原因有很多:也许是这部分学生上课精力不集中;也许是他们好动;也许是他们的基础跟不上老师的节拍;也许是他们觉得乏味„„,然而产生这些原因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学生到底在渴望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呢?为此,笔者将继续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大力营造学生所期望的课堂,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效应.一、用心赏识学生

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利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 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学过程不但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首先,教师要放下架子,树立服务的意识,心平气和地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都关心他们,从而激起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师对学生要正确的评价与赏识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争取发言,当他们的某个思路或计算方法被老师肯定后,从学生的眼神和表情就可以看出,他们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当学生在探究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一句赞赏鼓励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正确的评价与赏识也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一句话能让学生受益一生,在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第三,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还要承认学生数学学习的个体差异,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例如有的学生用课余时间完成了书上带*的习题或思考题,就及时在课堂上表扬鼓励,称赞他们爱学习,能自觉学习。学习较差的学生,往往对学习没有信心,没有动力,教师不要过多的指责他们不努力、不认真学,对他们既要晓之以理,更要注意发现他们的微小进步,予以鼓励,如告诉他们“你并不笨,只要你能不断努力,一定会学得很出

色。”第四, 教师要善于使用眼神。俗语说:“眼睛会说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就是指不用有声语言时,眼神也能传递情感和态度。课堂教学中要求教师用眼神积极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课时,眼睛应该与学生保持对流,即便是坐在角落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看见我了,老师在跟我点头呢!”请同学起来回答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亲切地注视着他(她)。

二、用心关爱学生

据不完全统计,各班的学困生或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大多是因为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或父母离异,或父母关心不够,或自信不足,或老师关爱不够.去年,我教初三(8)班时,有一个学生叫杨平,在初二便是出了名的“坏” 学生,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上课从不听讲,还带动周围附近的学生不听讲,与老师对着干,作业从来不做,各科考试都是十多分.开学第三天,便把书卖了,当我知道后,我也没说什么,便把我的数学课本给了他,隔一天,又卖了,当时,我看在眼里,气在心里,但我还是没坑声,又我把手里唯一的课本教材再一次地给了他,久久地看着他,这时他也感觉地不好意思,低下了头,说,“老师,我再也不卖了,”结果在以后的学习中再也看不到从前的杨平了,两个月后的期中考试,各科都有五六十分,且数学有七十分。其它的学生在他的带动和感动下,学习上个个你追我赶,结果,这位学生中考考了541分的好成绩考入了高中。当过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对学生的内心残缺关爱到一定程度时,学生便能永远的记住你,爱着你,改过自新;当我们以阳光的心态走进教室时,学生们的心情就会很舒展、很轻松;当我们一脸怒气地走近他们时,学生们则噤若寒蝉,生怕自己撞到老师怨气的枪口上;我们在课堂上以热情的语气肯定学生,以赞赏的眼光激励学生,他们的心里会充满幸福与喜悦,表现得很兴奋;我们指责、挖苦、嘲讽学生,则无疑是给他们心灵的天空蒙上一片沉重的乌云。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古诺特博士曾深情地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性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老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们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人丢脸也能叫人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作为一名教书育人者,我想说:带着微笑,用阳光的心态上课,用自己的诚心,爱心,耐心,细心温暖每一个学生,永不放弃.因为教师是一份爱的职业,爱的工作.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与创新的今天,教师素质的提高,不只是

知识技能的进步,还应有更为深刻内函的心理关怀,道德素养和精神自律系统的建立.这其中就包含着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心态,情绪和爱心.“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态度情感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表情动作而流露出来。同样的道理,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表情动作来表达自己对学生的态度,达到学生心灵交流的目的。如赞许的点头,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赞美的手势等都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善意,使学生有被重视感和被关怀感。这里要特别强调微笑的价值。微笑是最能表情达意的面部表情动作。微笑能表达友好态度,微笑能使学生的心里感到轻松。借助微笑可以表达出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态度,发自内心的微笑意味着:“我喜欢你们”,“对你们的回答我很感兴趣”,“和你们在一起我很愉快”,以及“我相信你们也会喜欢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不懂得微笑,那么学生可能会认为这个教师对他们并无好感,或者认为这个教师冷漠无情,不好接近.我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保持健康快乐的心态,才能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学生才能亲近你,并在课堂生活中与你互动交流,才能逐步构建合作,探究的自主教学模式.尤其是对初中学生来说,如果整天看着那威严的面孔,非常紧张,他们还会主动的探索,深入交流吗?如果教师带着快乐的心情上课,不仅有益于自身的健康,还会把这种心情自然的传给学生,让学生享受阳光般的心情快乐学习,这样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来.说起来,动起来.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教学效果定当不断提高.三、用心感受学生

首先,教师角色要定位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鼓励者和思想的引导者。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的支配者,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变。其次,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对学生最终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行为充分信任,要坚信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各种必要技巧,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和自我评价。第三,教师在设计框架问题时,要从学生的角度、高度创设问题情境,并创造条件和契机让学生独立地自我思考,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和个性时间和空间。第四,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学实验和多样化的探究,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生动、有趣的素材,尤其在学生未达到较高境界时,为他们提供形象支持的素材,以帮助他们理解,教学要视学生直接经验,重视第一手材料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具体形象的认识支柱。

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并且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要证实自己思想的欲望,教师要应使教学内容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让成功感始终伴随学生学习的旅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识结构中,才可能成为有效的知识。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

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他人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巧、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理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比如,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可先经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理解,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等)。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理等过程。

四、用心激发学习效应

问题情景是思维的起点和出发点,有问题才会去思考。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就提出对全堂课起关键性的,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的属于挑战性的问题,激起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当前研究课题的认知冲突,这样学生会以高度的注意与浓厚的兴趣投入到教学中并以跃跃欲试的状态,试图去解决所提出的问题。比如:从生活中常见的“梯子问题”出发,引导学生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和近似解。一个长为10米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米,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1米,那么猜一猜,底端也将滑动1米吗?列出底端滑动距离所满足的方程,你能尝试得出这个方程的近似解吗?这个距离是比1大,还是比1小?在此基础上,再提供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进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方程一般解法的愿望,并经历探索满足方程解的过程。

首先,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比如对概念的抽象,原理的形成,结论的寻求,方法的思考,要深入到发现和解决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直观活动,概括活动以及具体化等智力活动方式,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及想象力。

其次,要加强认知过程的教学,抓好和建立知识的“生长点”和“连结点”教学。教育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才会对学习有兴趣。

第三,以问题解决过程为线索,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载体,以观察、实验、分析、综合为基本方法,强化知识的开发与吸纳,追求课程内容的展开和学生心理发展相适应的学习效应。

第四、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选择情境内容,打破学科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界限,促进学生由生活走向学科,再由学科走向生活,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以比较现实的、有趣的或学生已有的知识相联系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新的知识点和技能方法,学生带着明确的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了解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反过来解决原先问题。比如:“用正方形的

纸折出一个无盖的长方体,使其体积最大。”这一问题,从学生熟悉的折纸活动开始,进而通过操作、抽象分析和交流,形成问题的代数表达;再通过收集有关数据,以及对不同数据的归纳,猜测“体积变化与边长变化之间的联系。”最终通过交流与验证等活动,获得问题的解,并对求解的过程作出反思。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展开与折叠”、“字母表示数”和“制作与分析统计图表”等方面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应用。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正在大力营造和谐愉快、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在这种理念背景下,要求我们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充分把握和挖掘课堂中的有效资源,想方设法地创造宽松的教育环境,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方式根本的改变,培养学生养成动手实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异想不到的惊喜,亮点和效果。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继续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励,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二篇:用心构建“润泽”的课堂

用心构建“润泽”的课堂

————《静悄悄的革命》读后感

宜山二小 周群群

时间过的飞快,从毕业进来,现在已经教书第七个年头了。从一个稚嫩的新教师变成一个懂得追求,学会奋斗的年轻教师。

这几年也是新课程改革最轰轰烈烈的时候,全国上下,从课堂内外都洋溢着改革的气息。好像一下子要把所有的陈旧的传统的课堂改变一新。其中最强调的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一下子教师在课堂上多讲一点就成了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尊重学生自主权力。所以“主体性”神话一下传遍改革区的所有学校、教室、教师、学生。但是,课堂真的就此改变,学生就真的一下“翻身”当家作主了么?这个成为了我心中深深的困惑。

虽不能行万里路,但是我尽量读万卷书去汲取足够的知识来解决我遇到的困惑。恰好教务主任推荐了一本比较陌生的一本书——《静悄悄的革命》,日本的佐藤学著作的,本书的名字就深深打动了我,因为课堂中的革命本来就应该是静悄悄的,润物细无声的。

文中极其深刻地指出:这场“静悄悄的革命” 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更让我惊喜的是,关于主体性的神话在本书里也作了一个深刻的研究和剖析。在细细品读的同时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感悟和收获。

文中对“主体性”神话的现象这样描述‚……学生自主设立课题、主动探索、自己解决问题的‘自我学习’形式等,均被树立为理想的教学形态。这是一种将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的倾向……让教育成为仅仅针对学生的需要、愿望、态度、等学生自身的性格取向来进行的神话,成为把学习理想化为只由学生内部的‘主体’性来实现的神话。……这样的‘主体性’不成了‘我行我素’吗?进一步说,这样的‘主体性’难道不是丧失了其应有的从属关系而成为悬在半空中的‘主体’吗?……‛P16-18

而我在日常实践教学中,最有感触的是那些浮于表面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因活动而活动,自己确立了一个课题,然后自己研究,最后写一篇研究报告,这样就完成任务似的。听一位同事说:她为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帮学生修改小论文,缺乏论点论证的就帮学生上网找资料补充,那小论文基本上是她帮忙写出的。而且学生定的课题五花八门的,研究手机电磁波辐射……多么大的多么难的一个课题呀,学生怎么能够自己研究办到。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个活动是多么的虚假,形式而已了。

我也看过热闹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非常活跃,而实际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杂乱,学习质量低下,教育被表面化,陷入了浅薄与贫乏。相对于热闹,我更喜欢安静些,喜欢学生用心去听,用心去发言,把心放在课堂里面,追求课堂实效性,希望学生能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不论是哪方面的,只

第1页(共3页)要是有用的有意义的,就足够了。因此我更加向往里面提到的“润泽”的教室。什么是润泽的教室?我们可以通过这几段文字去深深的感悟。——

‚在‚润泽的教室‛里,教室和学生都不受‚主体性‛神话的束缚,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基本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即使耸耸肩膀,拿不出自己的意见来,每个人的存在也能够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得到承认。……‘润泽的教室’给人的感觉是教室里每个人的呼吸和其节律都是那么的柔和。P26‛

教师站在教室里是在和学生一起共度“愉快的时光”。教师可以从单方面地要求学生发言的想法中跳出来,而转变为在组织、引出学生发言之前,仔细地倾听和欣赏每一个学生的声音。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创设以听为中心的课堂。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教师往往想让学生多多发言,但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前者更重要。要创设一个每个学生都能安心发言的教室环境的话,必须对各种不同的意见十分敏感地倾听,建立起相互倾听的关系来,否则这一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学生。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在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有多少教师认真倾听了呢?特别是在公开课上,教师怀里揣的是教案,脑中想的是下一个环节,对学生的发言不耐心听,不加以辨析,学生回答中明显的错误,老师也会充耳不闻,甚至还笑着鼓励:“你说得真好!你真聪明!”如果说这是老师的口误,那还可以原谅,但是,我们仔细地想想,这位教师认真倾听了吗?老师或许是出于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吧,殊不知,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不加辨析的盲目鼓励,会使学生无法看清努力的方向,也许会让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为什么不能安下心静静地听孩子?担心冷场、担心进度、担心孩子的答案跑到圈子外面!“倾听”,基于教师对文本的充分把握和解读,在理解上高于学生,才能有信心和能力“应对”课堂!当“应对”唤起了什么的时候,让这种被唤起来的东西结晶为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这些语言和教材中的内容、和其他同学的第2页(共3页)语言相互碰撞,在学习发展的动态过程中,这种“个体和个体的相互碰撞”不断地产生出来。

读完该书,我最有感悟的就是,在课堂中并不必要强调主体的对象是谁,应该用心构建一个“润泽”地课堂,让教师和学生一起无拘无束地参与学习,参与知识构建,相互倾听,相互理解,相互沟通,最终教学相长,享受美好、快乐而有效的课堂。

书名:《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日)佐藤学先生

出版社:长春出版社2003年1月版

作者:周群群

工作单位:苍南县宜山镇第二辅导中心小学 职务:大队辅导员

职称:小一

地址:苍南县宜山镇上黄村第二辅导中心小学(纺织城对面)联系方式:***

第3页(共3页)

第三篇:用心引领构建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

用心引领构建简约有效的数学课堂

摘 要: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多样化的解题方法,多途径的认知活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都充分体现着人本主义的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引领;简约有效;精彩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08-01

结合几年来数学课堂实践,认为简洁有效是改进小学数学学习的方法,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基于此,如何基于儿童需要,以数学本真之美拨动学习之心,显得尤为重要。

一、巧借实物教具直击概念本质激发兴趣

合理地使教具,实物,能为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丰富的感生材料,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易于接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授第十册容积和容积单位时,首先让学生教师先出示一个长方体盒子(盒子六个面厚度较厚),让学生求盒子的体积,学生根据上节课所获得的知识,能很快地算出盒子的体积是1372.5立方厘米。然后教师打开纸盒,出示给学生,此时教师接着问:在这个盒子里装满沙子,能容纳多少体积的沙子?生1:“纸盒的体积就是沙子的体积。“生2:”有点不同意,纸盒有厚度。“师:”要求沙子的体积,必须怎么测量呢“生:从里面量长,宽,高.”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从里面量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算出得500立方厘米。然后教师强调: “1372.5立方厘米的纸盒只能容纳下500立方厘米体积的沙子。在数学上,500立方厘米是这个盒子的容积”。

师继续追问:“这个纸盒的体积和容积一样吗?谁能总结一下体积和容积哪里一样?这时,结论就顺理成章的得到,即:体积包括容积,容积是从里面量长宽高相乘,体积是从外面量长宽高相乘。继而教师让学生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容纳物体的。此时学生自然而然地举出诸如瓶子,冰箱,集装箱,房子,牛奶罐等许多生活中常见到的物体。随着学生的举例,教师出示了一些有容积的物体。而后,教师抛出本环节中最关键的问题,即:谁能结合刚才的学习,说一说什么是容积吗?

在揭示容积概念这一教学环节中,学生通过以上的直观学示后,兴趣盎然,学生很容易就容积的概念表达出来了,对于容积和体积的联系和区别有了较深层的理解。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言,不仅传授了知识,而且训练了表达能力和倾听的能力,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理解得深,理解得透,在浓厚的兴趣中形成了能力。本节课教师没有借助课件,而是充分利用最普通的实物――六个面很厚的盒子,采用了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学,真正凸显数学课堂的本味,学生收益较大。

二、巧用实物教具直观操作突破重难点

利用教具,实物进行直观操作,通过具体,形象的展示,对知识的本源进行深入浅出地剖析,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其爱学,乐学,从而达到会学的目的。尤其是高年级学生有关立体图形的一些知识,更应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具的演示,具体实物的感知,加深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形成解题的技巧,技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得到牢固地掌握。

我曾在教学“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对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感受颇深。当我在教学正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这个知识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首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小棒和一些橡皮泥小球)搭个正方体,学生纷纷动手搭出了“漂亮”的正方体,可有的小组搭出的正方体不像样,还有的小组就连一个完整的正方体也搭不成,这是为什么呢?教师抓住这一机会,向学生提出了 问题。让全班同学共同分析不能搭成正方体的原因。于是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积极的讨论。这样,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悟到了人类对正方体特征的认识过程;在游戏中学到了这一数学知识: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相等。

充分利用学具,进行直观操作,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教师没有必要通过单纯的讲授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此情此景,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传统的学具、实物的操作与现代化的课件相比较,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本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务求本效的课堂追求。

三、巧借实物教具直观操作知识拓展延升

在学生的积极探索中,不仅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得以应用,更主要的是摆脱了长期依赖教师传授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积极探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在进行五年级上册平面图形复习时,为了让学生加深理解在小学阶段所学过的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小学数学中如何人类的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能进行积极地探索,思考,我曾在教学平面图形的复习这节课时,对其中一个环节设计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让学生出示一个长方形的卡纸(长8厘米,宽5厘米),师生共同简要的回顾长方形的面积,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这张长方形的纸,剪一个下底是8厘米,高5厘米的梯形,并求出你所得到的梯形的面积,再逐步地要求学生在下底和高不变的情况下,将上底逐步变短,通过学生的剪,最终,梯形的上底为0,即成为一个三角形,在操作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与从前不一样的体验,一次从“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图形变换过程。认识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基础,只有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才能把其他平面图形转化成己学过的图形进行推导。沟通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体现出知识的扩展和延伸,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完美统一,帮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实现认识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去掉花絮,去掉繁琐,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回归本真,变得真正简单而有价值吧。我想,这也许就是孩子们所渴望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吕 芳.新课改下小学数学“简约”课堂之我见[J].小学教学研究,2014(11).[2] 方琴珊.回归课堂本真,凸显数学本质[J].广西教育,2014(12).

第四篇:用心引领,构建激情高效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

用心引领,构建激情高效的初中思想政治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043-02

课堂需要激情,因为课堂是一个需要用激情荡漾的一池春水,它是流动的、活泼的;学生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漫漫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

1.营造和谐氛围,让学生有兴趣

课堂教学过程不是一个封闭、静止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动态的体系,难免会出现种种不和谐音符。而教师凭借教学机智,能够化不利为有利,化消极为积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有一次,上课铃响过,我走进教室,发现一位学生在擦黑板,粉尘弥漫,不少学生大吵大闹、跑来跑去。我本想训斥学生,忽然想到这节课是讲环保问题,便幽默地说:“同学们请看,这里风景独好,粉尘飘飘洒洒如飞雪,教室吵吵闹闹像闹市。”学生不知道我的用意,便默不做声,面面相觑。我若无其事地说:“这种环境下学习能行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行!”“那么,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环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环保问题。”

2.引进时事新闻,让课堂活起来

比如有一个同学介绍了有关超级女生的新闻。关于超女各大媒体早就进行报道,炒得沸沸扬扬,同学们也非常关注。在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了有些同学是超女的热心fans,有个别同学甚至非常迷恋。对于这个现象我们不能回避也不能排斥,于是我就因势利导地提问:“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超女?”这是同学们非常喜欢的问题,全班同学都加入了激烈的讨论。在讨论中我引导学生看到超女积极的方面。许多同学认为她们积极乐观,很有个性,但我们应该把握住现在的有利时机,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才不会错过,才能把握住。对于一些社会现象,同学们在讨论交流中逐步统一了思想认识,从而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3.调整教学战术,让课堂动起来

有一次上复习课时,我让学生看书识记主要知识点。那天天气阴沉,很多学生一副懒洋洋的样子。我灵机一动,迅速改变“战术”,让学生自由组合,二人一组,采取你问我答的方式,检测彼此记忆知识的效果。结果,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还有一次,在评讲一套试卷试题时,我发现学生回答问题相当被动,等到老师点到名字时才站起来,而且声音很小。这样,既影响了试题评价进度,又不易于发现学生解题思路中存在的问题。我马上宣布了一个比赛规则,分成男生、女生两个小组,看哪个小组的解题思路更清晰、回答问题更积极、声音更洪亮。谁正确地分析了一道题后,我就在黑板上划上一面红色小旗,下课后计算出比赛结果。我还煽动性地作了赛前动员:“男生们,努力吧,失败了怎称'男子汉'!女生们,加油吧,'巾帼不让须眉!'”结果,同学们一个个跃跃欲试,都想为同性群体增光添彩,争得荣誉。一个男生刚回答完毕,马上就有女生举起了双手,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当教学活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应变力、组织力,转换一个角度,改变一种方法,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追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效果。

4.善用趣味案例,讲活理论知识

我在讲解“新时期仍然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一知识点时,我先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洛克菲勒与一毛钱。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是美国19世纪的三大富翁之一。洛克菲勒享有98岁高寿,他的一生至少赚进了10亿美元,捐出的就有9亿5千万。但他平时花钱却十分节俭。洛克菲勒习惯到一家熟悉的餐厅用餐,餐后给服务生一毛五分钱的小费。有一天,不知何故,他只给了五分钱。服务生不禁埋怨起来:“如果我像你那样有钱的话,我绝不吝惜那一毛钱。”洛克菲勒笑了笑说:“这就是你为何一辈子当服务生的缘故。”这位亿万富翁对金钱的看法是:“我非但不做钱财的奴隶,而且要把钱财当做奴隶来使用。”通过这个精彩的故事,我是要让同学们知道这样一个道理:人们都知道“积少成多,万涓成河”的道理,可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但约翰?洛克菲勒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不要忽视一毛钱--这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表现,是一种艰苦创业的精神,是一种崇高的美德,是人们成就任何事业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伟大事业是崇高精神的结晶。我们青少年学生在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5.结合当地实情,跳出书本圈子

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实践性,即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倡体验、探究、参与、合作、讨论、调查、社会实践等多种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在学习“环境问题”一课时,我结合我市开展“争创国家文明城市”活动,一方面让学生收集家庭、社区、街道、商业区、景点等存在的问题,然后加以整理邮寄给相关单位;另一方面,在学生中开展“青少年如何为家庭、校园的环境保护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学生怎样为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做贡献”等讨论。这一系列活动不仅给学生创造了很好的情感体验机会,学生反应强烈,讨论气氛热烈,学习兴趣高昂,决心向陋习告别,为创建“国家级文明城市”做出自己的贡献;而且升华了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感情,从而达到了思想品德课所要求的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的,实现了知行统一。的确,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对书本知识理解透彻了,而且进一步明确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这样的情感体验,懂得了要以实际行动保护我们共有的家园的必要性,从而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产生保护环境的强烈渴求,并对学生将来的行为产生指导性的作用。

第五篇: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

1.《郭沫若诗两首》导学案

2.说课稿

3.高效课堂构建模式及经验介绍

邳州市红旗中学龚莉 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下载用心构建课堂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用心构建课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构建高效课堂

    实施提纲式备课 构建“高效课堂、有效学习” 各位老师:今年我们将按照教研室的总体部署,认真组织开展“高效课堂、有效学习”研究活动,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本校的教学实际,首......

    构建魅力课堂

    构建魅力课堂 摘 要: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开始前的序幕,它是引导学生进入有效课堂的一座重要桥梁。在优化教育的要求下,教师应重视并充分利用课堂导入这一环节,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

    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的六个策略 -----------浅议如何构建高效的新型课堂 课堂是知识生成与师生合作交流的平台,更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锻造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平台。为了使学生通过课......

    构建和谐课堂

    构建和谐课堂,实现多维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 和谐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又是一种动态的优化过程,更是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和最高境界。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

    构建有效课堂

    构建生物课有效课堂的策略 土城中学柯 鹏 前言: 真正有效的生物课堂教学应当是“课未始,兴已浓;课正行,兴愈浓;课已毕,兴犹浓”。要达到如此效果,就要巧妙构建“有效课堂”:首先要从......

    构建绿色课堂

    构建绿色课堂,促进师生和谐发展 一、项目背景 1、源于新课程对“充满生命活力课堂”的呼唤。 课堂,是儿童直接或间接学习知识技能、体验丰富人生,满足生命成长需要的地方。新课......

    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的理念: 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 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具体体现——学生做到“五要”......

    构建高效课堂

    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有效教学 学习是进步:不知道学习的人是不会进步的,我们学习先进教育理念,学习先进经验、典型事迹和榜样,就是要从中得到启发和感染,使我们少走弯路、歧路,从而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