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村镇建设工作汇报[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5:1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7年村镇建设工作汇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7年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第一篇:2007年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2007年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索引号:KJZ21-E0400-2007-002

生成日期:2008-12-26

发布机构:周巷镇人民政府

2007年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周巷镇人民政府

今年来,我镇村镇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年初市政府邮政发[2007]93号《2007年度村镇建设工作目标考核意见》,突出规划、建设、管理的三大职能,狠抓集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不断放大集镇功能效应,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不断推进我镇的村镇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明确要求、强化措施,全面重视村镇建设工作 一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小城镇建设专线工作领导小组,村建部门积极服从配合,并对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督查;二是狠抓落实,专门召开村镇建设工作会议,会上镇领导就如何做好全年村镇建设工作作具体布置和强调,并与各村驻镇单位、条块分管负责人签订了工作目标责任状,严禁无证建设,确保建房领证率。并以会代训的形式学习相关法规和文件,辅导业务知识,各村、各单位负责人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有了明显的提高。三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配套了路、桥、闸、站,改善村民住房和生活环境,创造适宜的人居环境。

二、领导重视、群策群力、对村镇各种规划进行完善和修编

村建工作首先要谈的就是规划,无规划,村建工作就无从谈起。为此,我们按有关要求以及我镇实际需要,在去年村庄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又详细编制了十二个村庄居民点平面布局规划,并即将通过报批手续,为扩大集镇建设规模,聚集人气,根据集镇总体规划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拟对刘西东路南侧进行详细规划,以规划指导建设。

三、加强服务与管理,严格执行一书一证、一书两证制度

建设工程项目严格执行“一书一证、一书两证”领证率达100%,特别是单位建设要规范手续和程序。单位建设和集镇规划区居民、工厂、企业建房一律到市局审批;集镇临时建设、农村村民建房由村建所审批。禁止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或少批多建,确保建房领证率100%。全年我镇居民建房共发证42户,虽有个别未批先建现象,经执法检查说服教育,还是补办了准建手续。二是严格执行预审批制度和前置审批制度。我们规定凡是在河道公路、街道广场、电力线、圩堤建房的,必须按法定的制度到相关部门履行审批手续,确保万无一失。全年到公路等主管部门报批了8户。三是将农村改厕工作纳入村建总体规划,并严格实行改厕保证金制度,每建一户验收一户,同时加大改厕力度,今年实际改厕2145座,到目前为止,改厕率占总农户的71.8%,受到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肯定。

四、加大集镇建设的力度,鼓励有关单位积极参与集镇建设 一是积极主动做好集镇东部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工作。目前新区二期工程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即将竣工。二是快步推进基础建设,重点抓好两条路、两条河、一条街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全镇集镇建设总投入4740万元,其中开发商投入1075万元,主要是农民集中居住区投入855万元、商品房投入220万元,累计商品房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园区厂房基建投入2850万元,建成标准化厂房4.7万平方米;政府基础设施投入815万元,主要是:投资300万元建设了工业集中区东西大道、南北大道和营南集镇中心路建设;投入65万元实施了备战河的两岸的景观建设及小区内部绿化建设,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投入20万元对二里大沟南松板桥西块石驳岸和栏杆建设;投入17万元铺设营南集镇二里大沟北岸、周巷中小学彩砖铺设;投入资金150万元,新装园区和集镇高杆灯、景观灯163盏;投入16万元,新建镇区水冲式公厕2座;投入32万元,在镇区东南角建垃圾中转站1座;投入15万元,在距离镇区5公里的地方建垃圾处理场1处;投入10万元,在镇区设封闭式铝合金垃圾房11座、设垃圾箱8只、垃圾筒44只;投入60万元,铺设小区供水和小区、园区大道排水及集镇改厕,投入120万元,用于集镇备战河、二里大沟疏浚及保洁。三是努力做好企业进入工业集中区的服务工作,凡是有意来我镇投资兴业的老板,不论大小,只要有意,都一视同仁,随叫随到,有求必应。我们都做到耐心、细致、认真宣传解释,帮助他们到市局及有关部门,做规划、搞设计,使他们听得舒心、投资放心。四是鼓励农民进镇经商,全年集镇新建开发住宅86户,在我们的努力下,进镇居民超过70户,完成了市局指标。

五、加大集镇和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力度,努力创建江苏省卫生镇和江苏省环境优美镇 集镇市容管理是小城镇建设的重要环节,它要求我们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提高集镇管理的交通,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集镇的管理与建设,积极倡导我是周巷人、爱我周巷镇,把爱护环境、爱护公物的宣传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一是与各单位、各经营户签订了门前“四包责任书”,搞好环境卫生工作。二是集中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垃圾乱倒,通过宣传发动整顿,取得满意的效果,创建省卫生镇工作一次性成功。三是积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广泛宣传,形成人人参与整治的氛围,各村按照“五有五无”和“两个全面”的要求,使村民觉得人人都是责任人;二是落实垃圾长效管理制度,定人员、定工资、定保洁范围、定奖惩措施、定合同,确保管理到位;三是落实资金渠道,保证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除上级补助资金如数下发外,镇财政还补助新建一座无害化厕所150元、沼气池600元/座、垃圾箱300元/只,补助垃圾转运费按每个垃圾箱16元/月,其余不足部分由村、组、农户依据本组的实际制定政策,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四是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各村都绘制了垃圾分布示意图,各村都组织了一支施工队伍,由一名村干带头负责垃圾箱、无害化厕所的建设,建成垃圾箱691座,无害化厕所650座。

我镇在围绕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周巷对外形象上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离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对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奋战三年,经济翻番,逼近百强,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我们自感压力重大,我们将在来年继续开拓创新,奋力苦干,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高邮”的奋斗目标,为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

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兰陵镇中心镇建设情况总结汇报 来源:考试吧(Exam8.com)2007-7-31 14:45:00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模拟考场

我们兰陵镇位于苍山县西南部,地处苏鲁两省,苍邳台峄四市县区结合部,是2001年由兰陵、韩塘、横山三乡镇合并而成的中心镇。全镇辖114个行政村,10.6万人,总面积135.41平方公里,镇区面积3.6平方公里,镇区人口1.9万人,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快中心镇建设步伐,积极探索中心镇开发建设的路子,使我镇中心镇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3年全镇GDP实现6.9亿元,一、二、三产值比率为4.6:3.9:1.5,实现财政收入1416.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32元。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抓了以下五个方面

一、加强领导,强化管理机制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不断加快实施中心镇建设战略,将小城镇建设工作列入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深入扎实地抓好城镇建设工作,党委政府制订了两委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小城镇建设工作汇报,研究分析小城镇建设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城镇建设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实行主要领导任期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目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现场办公,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二是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了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建委、土地、财政、工商、司法、派出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城镇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城镇建设的领导,同时,配备房建、土地等专门人员从事城镇建设服务工作,从而有力地保证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工作的全面开展。三是制订地方性法规,保证城镇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根据省、市、县有关法规政策的规定,结合兰陵实际,镇党委、政府制订下发了《兰陵镇关于加强城镇规划建设管理若干规定》、《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有关规定》以及《关于加强规划建设和土地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的暂行规定》等,作为指导城镇建设工作的地方性法规,真正使城镇开发建设有章可依,有据可循,顺利实施。

二、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建设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也是小城镇加强综合管理的基础。根据省、市、县各级关于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意见精神,确立了“规划要超前,建设要细致,开发要大胆,管理要严格”的方针,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和特色化,对镇区范围实行统一规划,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结合兰陵人文资源、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等客观条件聘请省设计院重新编制兰陵镇小城镇建设规划,并维护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连续性,保证在成片、连片、合理配套的原则下搞建设,并逐步形成规模。近年来,我们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2亿元,完成公共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完成生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全镇建设道路总面积25.5万平方米,硬化完成韩塘、艾曲村村通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硬化路面1.6万米,蒙台路艾曲段拓宽硬化工程已完成路基铺设,总投资560万元,全长2000米。镇区道路在完成温岭、新兰等道路的同时,现正铺设硬化主要街道2条,投资200万元,全长1600米。目前,镇区已基本形成“三横四纵两外环”的道路框架,道路硬化率达到95%,从整体上改善了兰陵镇的外部形象和投资环境。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2004年计划投资1200万元,完成全长5.2公里的北环路、东环路土方工程和硬化工程;投资120万元,修建淘沟河大桥一座。

三、运用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走多元化投资建设的路子

中心镇建设的关键是资金问题,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彻底转变观念,打破常规,以创新的精神理清工作思路,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变向上级要钱、向群众集资为向市场要资金,向政策要资金,积极探索加快中心镇的新路子。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一是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放开搞活土地二级市场,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实行“以地生财,以财建镇”,逐步使土地收益成为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二是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民营企业大户及外商进镇,以多种方式参与中心镇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做好“引凤筑巢”和“筑巢引凤”两篇文章,镇区民营企业发展116家,实现税收228万元。另外,我们采取多种渠道投资我镇的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用事业。三是用足用好用活政策,政策就是金钱,就是资金。我们严格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制度,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拔的以外,一律实行有偿使用,对现有建设用地的有偿使用收益,由镇财政统一管理,统一用于城镇开发建设。

四、加强城镇综合开发配套建设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我们彻底改变过去多头管理,分散建设的局面,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体制,使住宅建设逐步向二三产业用房发展,重点开发工业小区、商贸小区、居民小区,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搞好交通、通讯、排水、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全镇公共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生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共建设住宅小区2个,面积2.1万平方米,建设住宅面积5.4万平方米,楼房率26%。全镇绿地总面积3.8万平方米,其中公共绿地面积2.3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20%,自来水受益人口1.2万人,普及率达65%,铺设排水管道24公里。

五、强化管理,抓好城镇环境治理

“三分建,七分管”。城镇面貌如何,既取决于建设质量,更取决于管理质量。我镇镇域面积广,建设摊位大,客观上给镇容镇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我们把加强城镇管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建立依法管理约束机制,成立城镇监管队伍,加大执法力度,依法行使职权,并建立管理目标责任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保护好我镇的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公用绿地及绿化带,真正管起来,管得住。二是由镇建委集中管理,成立生活废弃物清扫专业队伍,实行有偿服务,并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每个具体环节。镇区垃圾处理率达到95%,确保了镇区环境卫生。三是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居民的规划意识,绿化意识,卫生意识,使居民养成适应中心镇要求的新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使居民在参与城镇管理中接受教育,提高素质,为实现城镇的长期有效管理打下了基础。

总之,经过近年来的努力,我镇的中心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先进乡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制定加快中心镇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我镇小城镇建设进程,推动小城镇建设再上新水平。

关于海安县、如皋市、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加快县城、中心镇建设的调研报告

------------------

发布时间: 2009-08-24 15:21:03 字体:[ 大 中 小 ]

根据市政协十届七次常委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协商专题调研方案,6月29日―7月2日,学习、文史委员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市政协副主席袁瑞良、顾裕岳的带领下,对海安县、海门市、启东市的县城、中心镇建设,及未列入中心镇的历史文化名镇、古镇的保护情况开展调研。调研组在集中听取市相关部门情况介绍的基础上,与3县(市)的有关部门进行座谈,实地察看县城、有关中心镇的发展现状,广泛听取多方面的建议。同时,组织人员参加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调研组,深入了解如皋市、如东县的县城、中心镇建设情况。另外,调研组部分成员赴山东有关城市,就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近年来,5县(市)加快推进县城、中心镇的建设,城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重点中心镇为支撑、以一般建设镇为基础的发展格局。总体来看,各县(市)的县城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成效显著,重点中心镇的建设正按照规划积极推进,一般建设镇的建设相对缓慢。

(一)坚持规划引领。5县(市)强化规划的引领作用,在完成县(市)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的基础上,全部编制完成省级重点中心镇规划期限至2020年的总体规划。海安县围绕加快建成“综合交通枢纽、新型工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生态宜居城市”的目标,先后编制和完善了城镇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规划,形成了“一心两带三区”的城镇空间结构格局。如皋市以“长江三角洲新兴制造业基地,人文、生态旅游城市”为导向,规划了“一城一区四板块”的空间架构,并全面推行城乡规划全覆盖。如东县全力打造南黄海大型港口的依托城市,提出了“港城统筹发展”思路,完成了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修编的城镇规划。海门市根据“长江三角洲北翼新兴工贸城市、现代化的滨江宜居城市”定位,自2006年起先后共投入3800多万元实施基础性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确保规划编制30年不落后。启东市着力做精做深“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内新兴滨江临海城市”,确立了“一主两副多组团”的市域城镇建设思路和体系。

(二)注重功能配套。5县(市)积极推进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增强和完善城镇功能,不断提升城镇品位。海安县着力扩容提质,打造发展环境,大交通建设里程达2000多公里。如皋市市区的“六横七纵”、重点中心镇的“三横三纵”、一般建设镇的“两横两纵”道路建设框架全面拉开,各镇都已建成绿化健身广场、室内文化活动中心,如海区域供水输水干线基本建成。如东县大力推进路网建设、污水管网收集系统建设、中心镇城镇配套设施建设,人均拥有道路面积已达省小康标准。海门市广泛集聚社会力量,大力推进民政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在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和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建设上下功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启东市自2006年以来,每年都以超过10亿元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城镇人文风貌不断凸显,全面优化完善了城镇的载体功能。

(三)强化产业支撑。5县(市)把产业发展作为城镇建设的支撑点,实现产业化、城镇化两者互动并进、良性发展。海安县按照四大工业片区、三大农业片区和三大服务业集聚区的布局,通过行政推动、政策促动、县镇联动,一批高、大、新项目进入片区,增强了城镇的发展后劲。如皋市切实推行规模工业、中小型工业分别向中心镇工业集中区、中心镇标准厂房区聚集,为各地的城镇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和动力。如东县充分利用本地港口资源、海洋资源、农业资源、旅游资源等优势,大力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努力形成“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发展新格局。海门市加大特色板块经济的培育力度,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性的产业集群10多个,列入南通市重点培育的工业集中区10个,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启东市加快沿江沿海的深度开发,促进产业快速集聚,其中吕四镇、寅阳镇正成为该市沿江沿海区域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四)加大推进力度。5县(市)城镇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完善,行政推动有力。海安县通过挖掘地力、招商引资、向上争取、搭建平台等举措,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破解发展瓶颈,使得城镇建设始终保持着“大投入、快推进”的强劲态势。如皋市强化组织领导,各级都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了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如东县将城镇建设工作列入各相关部门、各镇年度考核主要内容进行重点督办。海门市持续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城市建设年”活动,每年都有新主题、新抓手,每年都有新重点、新突破。启东市坚持规划听证制和公示制,重点把好规划的各个关口,大力强化规划效能监察,有效地保证了规划的实施到位。

5县(市)在推进县城、中心镇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难”:

(一)规划的目标定位难确定。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很快,行政区域规划调整较大,导致规划往往滞后于建设发展的需要。到2020-2030年,全市乡镇将控制在80个左右(现有106个乡镇)。因行政区域规划调整还没有到位,现有一些中心镇的发展空间、功能及目标在一定时间内还难以界定。县城的行政区划面积在不断调整,县域城镇体系的规划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二)重县城轻乡镇的现象难转变。各地对县城的建设历来比较重视,2008年各县城完成总投入达46.8亿元,创历史新高,县城面貌日新月异。相比之下,大部分中心镇的发育程度不高,镇区规模普遍不大,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配套功能还不完善,经济实力尚缺少第二、第三产业的支撑,城镇吸纳集聚功能还较弱。重点中心镇与一般建设镇的等级梯度差较小,难以发挥其的规模效应和辐射、服务等综合功能,除海门三星镇、如皋长江镇外,我市平均城镇化率仅32.4%。另外,未列入中心镇的历史文化名镇、古镇的保护与建设现状堪忧,正在不断萎缩,走向衰落,若再不加大保护力度,很多历史街区、文物古迹、人文风情等宝贵资源,将会逐步消失。

(三)制约发展的瓶颈难突破。城镇建设用地矛盾突出、资金短缺、拆迁难等一直是困扰和制约城镇发展的难题。中心镇城镇建设融资能力较弱,小城镇基础设施基金回收机制尚未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投资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建设与用地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土地利用规划还没有很好地与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相衔接,土地流转困难、用地不足的制度障碍一时难以逾越。拆迁工作特别是农村的拆迁工作缺乏相关法规依据和政策措施,拆迁人与被拆迁人的利益无法取得平衡,有时造成拆迁户的生计发生问题。

加快县城、中心镇的建设,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根据各地客观条件,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为基础、以项目为支撑、以特色为根本、以创新为手段,努力形成梯度发展、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县域城镇体系。据此,提出如下五点建议。

(一)抓住机遇,高起点修编规划。各地要抓住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区域大交通格局的新变化等历史性机遇,以我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为纲,从全新的区域地位思考城镇发展定位,及时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进行修编,尽快形成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一是科学规划。要根据人口集中的规律性要求,合理确定城镇的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优化城镇的空间布局、形态结构和人居环境。重点区域要整体开发、重点推进,重要街道、主体建筑要成为亮点、精品,切实提高城镇建设的层次和品味。坚持城镇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一致,克服片面追求城市化率的倾向,从根本上预防城镇的不良膨胀。切实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对规划区实行严格监控,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指导性。二是打造特色。城镇建设要各具特色,切忌千篇一律。要依据自己的人文历史、自然条件、产业优势和发展目标做出规划的特色,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思路,避免将“一体化”变成“一样化”。加强未列入中心镇的历史文化名镇、古镇的保护,尽可能保护好文物古迹、具有地方特点的文化自然景观。三是总体衔接。坚持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原则,做好各级规划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加强市、县(市)、镇之间空间布局上的协调和统一,力求形成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局面。要认真执行规划的公示制度,推行“阳光规划”,扩大社会各界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强化支撑,做大做强产业。产业是立城之本、兴镇之基。要坚持把经济发展放在城镇建设的首位,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一要加强特色板块经济的培育。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充分挖掘比较优势,侧重于某一产业,进行错位发展,切实改变产业雷同、项目重复、效益低下、资源浪费的状况。大力发展新兴三产和智力型三产,从根本上增强城镇的内聚力和辐射力。二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根据新型工业化的要求,坚持以园拓业、以业兴城的思路,加强对各级工业园区特别是镇级工业园区分层次、分类别的指导扶持,把工业园区的建设纳入城镇、城市建设的统一规划,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促其成为项目落地、企业集中、产业聚集的“黄金平台”。引导乡镇企业向重点中心镇工业园区相对集中,加快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三要加大招商选资的力度。利用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大力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房地产开发的招商力度。积极实施产业链招商和绿色招商,进行补链和节点,大力提升县城、中心镇的产业层次和优势,逐步形成优势互补、专业化分工、配套联动的格局,不断壮大城镇的经济实力。

(三)统筹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重点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就业保障一体化步伐,使城镇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在重大交通、供水、供气、污水处理、水利设施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逐步实现向重点中心镇、一般建设镇的延伸,做到区域一体、联动共建、设施共享、造福于民。二是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资源一体化。要加强城镇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体育、广播电视、社会福利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建设,改善城镇人口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的农民到城镇来。三是加快推进城乡就业保障一体化。要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帮组农民提高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建立并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行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提高农民进城镇落户的积极性。

(四)完善政策,努力化解制约瓶颈。要完善推动城镇建设的扶持政策,积极化解发展瓶颈,为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提供保障。一是完善用地政策。在严格保护耕地的前提下,通过探索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改革,为城镇建设提供土地支持。将原分散的乡镇企业集中搬迁到中心镇工业园区,探索采取集体土地置换的形式,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二是完善投融资政策。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逐步建立以招商引资为主、政府扶持为辅;农民带资进城、集资进镇;企业与个人参与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赋予乡镇的一定管理权限,不断扩大县级对乡镇财政分留成的范围和比例,增强镇级财力,逐步提高乡镇对城镇建设的投入和调控能力。三是完善拆迁政策。各县(市)要进一步完善拆迁工作的实施细则,推行阳光拆迁、规范拆迁。市级部门要研究制定推进拆迁工作的指导性意见,及时出台拆迁市场化评估方案,指导各地合法、合理、合情拆迁。建议省里尽快完善拆迁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拆迁工作有更为明确的法规所依循。

(五)挖掘内涵,提高城镇居民现代化素质。既要注重城镇化的表面特征,又要着力提升城镇发展的内涵。只有城镇居民素质的现代化,才能不断提升城镇发展的软实力。一是加强城镇意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类教育阵地,大力普及文明礼仪规范和各种现代知识,帮助农民向居民转变,逐步形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城镇文明程度的提高。二是强化综合管理。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提出“居民行为规范”、“居民道德规范”等居民行为准则来规范城镇居民行为。进一步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大秩序、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全面提高城镇管理水平。三是注重培育人文精神。要因地制宜,结合申报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工作,充分挖掘城镇历史文化内涵,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城镇居民的归宿感、幸福感、自豪感。

第二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xxx镇位于xxx河与额尔齐斯河交汇处,面积7.8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1个行政村、140个行政、企事业单位,总户数5460户,17953人。现就我镇村镇建设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在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千方百计加快村镇建设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建设精品小城镇和城镇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贯彻xx同志“xxxx”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村镇建设工作定位的认识程度,而且促进我们真抓实干,加大村镇建设组织领导的力度。

一是进一步把村镇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村镇建设工作,把它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并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x镇开展村镇建设“新村杯”活动实施方案》、《xxx镇~年村镇建设工作计划》。

二是领导把村镇建设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亲自抓。设置村镇建设专职工作人员,按规定将有关档案材料进行认真整理和分类,保证了城镇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二、抗震安居工作

成立了xxx镇抗震安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工作有力。同时,将城镇抗震安居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到了责任到人。抗震安居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中,并与各社区(村)层层签定了《xxx镇抗震安居工作责任书》。

三、环境卫生管理

强化对城镇居民区环境卫生的治理力度。充分调动各社区力量,在城镇范围内推广了垃圾袋装化,城镇总户数5460户,有4400户达到垃圾袋装化,垃圾袋装化普及率为81%,使城镇以往的卫生死角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也方便了社区广大居民的生活。各社区自开展帮扶共建活动以来,充分调动帮扶单位的力量,加强对城镇范围内饮食服务业的环境卫生管理力度,使市容市貌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同时,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向群众宣传卫生知识是提高城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形式,也是保护提高城镇广大群众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镇先后建立和调整了xxx镇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各社区(村)都配备了兼职健康教育宣传员,形成一个基础宣传教育网络,一如既往地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制定了《xxx镇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了健康教育台账,利用爱国卫生月、国际红十字日等重大节日向城镇广大居民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使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得到了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宣传,让老百姓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卫生基本常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

四、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

城镇各社区(村)利用板报、宣传单、公开栏等形式积极向广大居民宣传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各社区均掌握了各自小区园林建设相关的数据资料,有健全的绿化档案。

xxx镇人民政府

~年7月27日

第三篇: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页眉文字

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科学规划依法管理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翟镇人民政府翟镇属工矿区,区域面积69.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口6.63万人,是国家六部委联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省政府确定的“山东省中心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镇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心施工,紧紧围绕中心镇建设这个新的经济平台,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小城镇建设、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先后获得“山东省村镇建设试点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等荣誉称号。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镇村镇建设方面一些做法。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城乡流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桥梁。工作中,我们本着“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使我镇小城镇建设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一是搭建政策平台,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我们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针对业主特别关注的建筑用地、税费收支、教育医疗等现实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入住工商业户的户籍迁移、子女入托入学、就医、生产经营中的税费交纳等具体问题作了详细规定,积极鼓励扶持镇内外广大业主商户入镇经商办企业,极大地推进了镇区建设和经济发展。二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与水平。为了搞好规划,我们多次邀请省市建设规划设计专家,进行实地踏勘测绘,对镇区今后的建设发展制定了详尽的方案。2004年,我们又邀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设计完成了镇域镇区近期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明确了中心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全镇的交通、水电、供暖、通讯、文娱、教育、医疗、环卫、照明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扩建,努力创造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镇区环境,为我镇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一是加大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今年,投资300万元完成村村通道建设18.4公里,使全镇村村通里程达70公里,实现了45个行政村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完成了莲花山旅游专用通道翟镇段的道路规划和路基工程,形成镇域内“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同时,协调公路局、交通局、公安局、工商局等7个部门,对济临路翟镇段进行了重点清理,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满眼灰尘、雨天污水横流的现状。二是抓好商业街开发。在前期开发翟良路、望新路、文化路三条商业街的基础上,新开发董家庄南段、穆家店西路段商住房1215平,使全镇商住房建设户达1230家,建筑面积40215平,镇区商业注册登记户达730余家,形成南至羊村、北至石灰峪、东到东梁庄、西到崖头的商业交易带。三是根据总体规划,投资150余万元建成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街心花园一处,使居民有了一个消遣休闲的好去处。

2、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镇区服务功能。一是完善供排水系统。镇政府投资280万元,建成了日供水6000立方米、供水距离达16公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里的专用输水管线。今年又投资110万元建成山泉水供水管道,实现镇区6个村庄和企事业单位全部喝上纯净的山泉水。同时加强了排水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60万元,投工8万个,对镇区12公里的污水排泄暗渠进行了疏通治理,共垒砌排污暗渠9.8公里,排水河防护墙2.2公里,污水沉淀拦河坝32米,彻底改变了环境脏乱的局面,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二是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医疗条件。加大镇一中硬件投入,今年投资80多万元新上多媒体教室一口、微机室两口、电子备课室一口,添置各种教学设备200余台套。投资30万元充实完善中心幼儿园配套设施,实现适龄儿童全部安全入托,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投资300多万元对镇卫生院门诊楼进行扩建改造,并率先在泰安市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全镇农民参保率达到69.7。三是多方协调进行电力改造、电话装机和有线电视普及活动。几年来共投资470万元,对镇区34个村的农用电网和镇区23个驻地单位进行线路改造,共架设10KV输电线路150公里,埋设照明灯150盏;投资330余万元进行电话村装机优惠活动,使全镇的电话用户普及率达75以上,十二个电话村普及率达85以上,同时新装一线通(ISDN)设备和宽带网(ADSL)设备各一台,终端用户80余家;投资170万元架设有线电视传输网,有线电视信号入户率达60。另外,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对镇区各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共栽植各类花灌木8.5万余株,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

二、因地制宜,加快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由于地处矿区,长期采煤,造成个别村地面下沉,房

[1] [2] 屋斑裂、倒塌现象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状况,镇党委政府广泛征求意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见,经过实地勘察,决定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实行旧村改造和整体搬迁工作策略,以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目的。于家庄位于我镇南部,是一个只有141户,人口400多人的

小村。该村房屋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占地面积大,且已陆续进入翻建高峰期。村内道路不通畅,公共设施没有任何基础,造成街面污水横流,垃圾乱倒,引发的村民矛盾已影响到社会稳定。为了改变该村的落后面貌,1998年,经市建委批准,我们把于家庄旧村改造列为翟镇六个小康新村建设规划实施工程之一。改造工作中,我们请市建委对于家庄旧村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并将规划方案交由该村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组织群众到村庄规划和建设搞得比较好的村学习参观,以统一思想,为旧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实施新规划中,我们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占基、统一尺寸、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外形,杜绝乱建滥建。核准建设户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标准,建设住宅由原来的145户减少到124户,节约耕地38亩。同时,规划建设完成村内水泥道路5条,并完成供电、供水、路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配套设施建设,使于家庄新村道路通畅,街道整齐,楼房林立,成为一个生活环境优美、舒适的新型小康村。唐立沟村位于协庄煤矿塌陷区内,房屋受损严重,修缮重建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99年,经过镇党委政府、村委与协庄煤矿协商,决定对该村实施整体搬迁计划。在整体搬迁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学习《土地管理法》、《城镇规划法》、《村庄集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唐立沟新村建设工作纳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入法制化轨道。同时,该村成立搬迁办公室,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确定了3—5年内搬迁完毕的工作思路。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对房屋建造提出总体要求,并将新建房屋分为三个类别,有经济能力的要按统一标准建造二层小康楼,经济较困难的村民可先建一层住宅,老年房由村里集体建造。对建房户实施经济补贴政策,由村集体一次性补助迁移户2000元,保证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全体村民五年的努力,唐立沟新村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建设高标准小康楼270处。同时,该村加大投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先后投资90万元建成高标准联办小学和卫生室,投资50万元完成水电设施建设,投资50万元对村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并安装了路灯。全村90的居民通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通过整体搬迁,唐立沟住宅由原来的454户减到现在的330户,净增粮田150余亩,一个布局合理,富裕文明的唐立沟新村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依法管理,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一是建章立制,完善村镇建设规章制度。成立村镇建设领导机构、服务机构和执法机构,确保村镇建设依法稳定发展。二是严格规划设计。坚决执行村镇建设工作中的“一书两证”制度,严格建设审核审批程序,杜绝一切违章乱建、违法滥建现象,使村镇建设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轨道,确保建设发证率达100。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与城镇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设有专用档案室三间,资料橱14个,柜橱4个,建立起完备的档案资料,分门另类进行存放。并设有档案管理员一人,负责档案资料的管理保护及日常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在村镇建设工作中发挥查阅历史、提供依据、见证纠纷、记录发展的作用。近几年,我镇在村镇建设工作中的实践充分表明,村镇

页脚文字

页眉文字 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村镇建设的投入,直接拉动了我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镇的区位优势,按照村镇建设规划,集中精力,突出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镇区开发建设,把城镇开发与活商、富民、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巧借内力外力,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向小城镇流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带动力强的城镇化新格局,力争全面完成村镇建设的长期和远期规划。

页脚文字

第四篇:×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科学规划 依法管理 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 翟镇人民政府翟镇属工矿区,区域面积69.5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总人口6.63万人,是国家六部委联合命名的“全国重点镇”、省政府确定的“山东省中心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镇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各级建设主管部门的支持帮助,立足实际,科学规划,精心施工,紧紧围绕中心镇建设这个新的经济平台,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小城镇建设、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镇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先后获得“山东省村镇建设试点镇”、“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等荣誉称号。下面,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镇村镇建设方面一些做法。

一、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 小城镇建设是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城乡流通,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桥梁。工作中,我们本着“小城镇、大战略”的指导思想,科学规划,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使我镇小城镇建设高起点起步,高标准建设,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一是搭建政策平台,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我们按照上级文件要求,结合实际,针对业主特别关注的建筑用地、税费收支、教育医疗等现实问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对入住工商业户的户籍迁移、子女入托入学、就医、生产经营中的税费交纳等具体问题作了详细规定,积极鼓励扶持镇内外广大业主商户入镇经商办企业,极大地推进了镇区建设和经济发展。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提高小城镇建设档次与水平。为了搞好规划,我们多次邀请省市建设规划设计专家,进行实地踏勘测绘,对镇区今后的建设发展制定了详尽的方案。2004年,我们又邀请上海同济大学专家设计完成了镇域镇区近期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明确了中心镇建设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我们加快小城镇建设进度,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对全镇的交通、水电、供暖、通讯、文娱、教育、医疗、环卫、照明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行改造扩建,努力创造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的镇区环境,为我镇经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小城镇建设基础。一是加大道路建设和维护的投入力度,建立完善的交通网络。今年,投资300万元完成村村通道建设18.4公里,使全镇村村通里程达70公里,实现了45个行政村村村通柏油路、水泥路;完成了莲花山旅游专用通道翟镇段的道路规划和路基工程,形成镇域内“四纵四横”的交通网络。同时,协调公路局、交通局、公安局、工商局等7个部门,对济临路翟镇段进行了重点清理,彻底改变了过去晴天满眼灰尘、雨天污水横流的现状。二是抓好商业街开发。在前期开发翟良路、望新路、文化路三条商业街的基础上,新开发董家庄南段、穆家店西路段商住房1215平,使全镇商住房建设户达1230家,建筑面积 40215平,镇区商业注册登记户达730余家,形成南至羊村、北至石灰峪、东到东梁庄、西到崖头的商业交易带。三是根据总体规划,投资150余万元建成占地9000多平方米的街心花园一处,使居民有了一个消遣休闲的好去处。

2、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增强镇区服务功能。一是完善供排水系统。镇政府投资280万元,建成了日供水6000立方米、供水距离达16公里的专用输水管线。今年又投资110万元建成山泉水供水管道,实现镇区6个村庄和企事业单位全部喝上纯净的山泉水。同时加强了排水设施建设,先后投资160万元,投工8万个,对镇区12公里的污水排泄暗渠进行了疏通治理,共垒砌排污暗渠9.8公里,排水河防护墙2.2公里,污水沉淀拦河坝32米,彻底改变了环境脏乱的局面,创造了良好的卫生环境。二是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医疗条件。加大镇一中硬件投入,今年投资80多万元新上多媒体教室一口、微机室两口、电子备课室一口,添置各种教学设备200余台套。投资30万元充实完善中心幼儿园配套设施,实现适龄儿童全部安全入托,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投资300多万元对镇卫生院门诊楼进行扩建改造,并率先在泰安市实行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制度,全镇农民参保率达到69.7%。三是多方协调进行电力改造、电话装机和有线电视普及活动。几年来共投资470万元,对镇区34个村的农用电网和镇区23个驻地单位进行线路改造,共架设10KV输电线路150公里,埋设照明灯150盏;投资330余万元进行电话村装机优惠活动,使全镇的电话用户普及率达75%以上,十二个电话村普及率达85%以上,同时新装一线通(ISDN)设备和宽带网(ADSL)设备各一台,终端用户80余家;投资170万元架设有线电视传输网,有线电视信号入户率达60%。另外,先后投资100余万元,对镇区各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美化,共栽植各类花灌木8.5万余株,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

二、因地制宜,加快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 由于地处矿区,长期采煤,造成个别村地面下沉,房屋斑裂、倒塌现象严重,已经严重威胁到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针对这种状况,镇党委政府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实地勘察,决定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实行旧村改造和整体搬迁工作策略,以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达到美化农村环境、改善群众居住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的目的。于家庄位于我镇南部,是一个只有141户,人口400多人的小村。该村房屋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初修建的,占地面积大,且已陆续进入翻建高峰期。村内道路不通畅,公共设施没有任何基础,造成街面污水横流,垃圾乱倒,引发的村民矛盾已影响到社会稳定。为了改变该村的落后面貌,1998年,经市建委批准,我们把于家庄旧村改造列为翟镇六个小康新村建设规划实施工程之一。改造工作中,我们请市建委对于家庄旧村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并将规划方案

交由该村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组织群众到村庄规划和建设搞得比较好的村学习参观,以统一思想,为旧村改造工作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在实施新规划中,我们做到五个统一,即:统一占基、统一尺寸、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外形,杜绝乱建滥建。核准建设户数,严格执行一户一宅标准,建设住宅由原来的145户减少到124户,节约耕地38亩。同时,规划建设完成村内水泥道路5条,并完成供电、供水、路灯、有线电视、程控电话、自来水等配套设施建设,使于家庄新村道路通畅,街道整齐,楼房林立,成为一个生活环境优美、舒适的新型小康村。唐立沟村位于协庄煤矿塌陷区内,房屋受损严重,修缮重建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99年,经过镇党委政府、村委与协庄煤矿协商,决定对该村实施整体搬迁计划。在整体搬迁工作中,我们注重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学习《土地管理法》、《城镇规划法》、《村庄集镇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把唐立沟新村建设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同时,该村成立搬迁办公室,按照“先急后缓”原则,确定了3—5年内搬迁完毕的工作思路。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对房屋建造提出总体要求,并将新建房屋分为三个类别,有经济能力的要按统一标准建造二层小康楼,经济较困难的村民可先建一层住宅,老年房由村里集体建造。对建房户实施经济补贴政策,由村集体一次性补助迁移户2000元,保证了搬迁工作的顺利进行。经过全体村民五年的努力,唐立沟新村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共建设高标准小康楼270处。同时,该村加大投入,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先后投资90万元建成高标准联办小学和卫生室,投资50万元完成水电设施建设,投资50万元对村道路进行了硬化、绿化,并安装了路灯。全村90%的居民通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通过整体搬迁,唐立沟住宅由原来的454户减到现在的330户,净增粮田150余亩,一个布局合理,富裕文明的唐立沟新村呈现在人们面前。

三、依法管理,促进村镇建设健康发展 一是建章立制,完善村镇建设规章制度。成立村镇建设领导机构、服务机构和执法机构,确保村镇建设依法稳定发展。二是严格规划设计。坚决执行村镇建设工作中的“一书两证”制度,严格建设审核审批程序,杜绝一切违章乱建、违法滥建现象,使村镇建设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建设轨道,确保建设发证率达100%。三是规范档案管理工作。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与城镇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设有专用档案室三间,资料橱14个,柜橱4个,建立起完备的档案资料,分门另类进行存放。并设有档案管理员一人,负责档案资料的管理保护及日常资料整理归档工作,确保档案资料在村镇建设工作中发挥查阅历史、提供依据、见证纠纷、记录发展的作用。近几年,我镇在村镇建设工作中的实践充分表明,村镇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村镇建设的投入,直接拉动了我镇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全国重点镇的区位优势,按照村镇建设规划,集中精力,突出特色,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搞好镇区开发建设,把城镇开发与活商、富民、发展民营经济结合起来,巧借内力外力,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向小城镇流动,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带动力强的城镇化新格局,力争全面完成村镇建设的长期和远期规划。

第五篇: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xxx镇位于xxx河与额尔齐斯河交汇处,面积7.8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1个行政村、140个行政、企事业单位,总户数5460户,17953人。现就我镇村镇建设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领导重视,措施到位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千方百计加快村镇建设和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经济发展,推进建设精品小城镇和城镇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对村镇建设工作定位的认识程度,而且促进我们真抓实干,加大村镇建设组织领导的力度。

一是进一步把村镇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日程。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村镇建设工作,把它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并成立了由党政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xxx镇开展村镇建设“新村杯”活动实施方案》、《xxx镇~年村镇建设工作计划》。

二是领导把村镇建设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工作亲自抓。设置村镇建设专职工作人员,按规定将有关档案材料进行认真整理和分类,保证了城镇建设工作正常开展。

二、抗震安居工作

成立了xxx镇抗震安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工作有力。同时,将城镇抗震安居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做到了责任到人。抗震安居工作纳入了目标考核中,并与各社区(村)层层签定了《xxx镇抗震安居工作责任书》。

三、环境卫生管理

强化对城镇居民区环境卫生的治理力度。充分调动各社区力量,在城镇范围内推广了垃圾袋装化,城镇总户数5460户,有4400户达到垃圾袋装化,垃圾袋装化普及率为81%,使城镇以往的卫生死角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也方便了社区广大居民的生活。各社区自开展帮扶共建活动以来,充分调动帮扶单位的力量,加强对城镇范围内饮食服务业的环境卫生管理力度,使市容市貌得到了很好的维护。同时,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向群众宣传卫生知识是提高城镇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有效形式,也是保护提高城镇广大群众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镇先后建立和调整了xxx镇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各社区(村)都配备了兼职健康教育宣传员,形成一个基础宣传教育网络,一如既往地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普及工作。在健康教育工作中,制定了《xxx镇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建立了健康教育台账,利用爱国卫生月、国际红十字日等重大节日向城镇广大居民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开展健康教育讲座,使广大居民的健康意识得到了提高,通过一系列的宣传,让老百姓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卫生基本常识,提高人们的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树立“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的新风尚。

四、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

城镇各社区(村)利用板报、宣传单、公开栏等形式积极向广大居民宣传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有关园林绿化的法律、法规,各社区均掌握了各自小区园林建设相关的数据资料,有健全的绿化档案。

xxx镇人民政府

~年7月27日

下载2007年村镇建设工作汇报[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7年村镇建设工作汇报[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县法院服务文明生态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200x年以来,我院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依据《关于××年全县文明生态村镇创建工作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及我院在文明生态村镇建设工作中的责任分工,积极发挥职能优势,服务我县文......

    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汇报

    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汇报根据建设厅建管[2005]332号文件的要求,我市建委在06年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具体部署,要求各县区建设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以......

    常路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常路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一、2010年村镇建设工作计划 (一)小城镇发展目标。2010年常路镇驻地人口计划达到1.3万人,总规划面积达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

    亳州市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汇报

    亳州市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汇报亳州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近二年来,按照省建设厅《关于加强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建管[2005]332号)文件要求,亳州市加大宣......

    淮南市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汇报材料

    淮南市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工作汇报材料省质安总站: 自省建设厅《关于加强安徽省村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建管[2005]332号)文件实施以来,我市建委、建管处高度重......

    街道村镇办年度工作汇报

    街道村镇办年度工作汇报 2011年,在新合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

    永佳河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

    永佳河镇村镇建设工作汇报永佳河镇地处红安县东部,是红安县第二大乡镇。全镇行政区域总面积226平方公里,辖46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448个村民小组,16158户,总人口68101人......

    创建和谐村镇工作汇报材料

    文章标题:创建和谐村镇工作汇报材料一、加强党建工作,为和谐创建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我支部共有党员23人,积极分子3人,支部在自身建设上始终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五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