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风解析】“第二三种形态”违纪案件 审查谈话的实践和体会
【党风·解析】“第二、三种形态”违纪案件 审查谈话的实践和体会
2015 年9 月,王岐山书记在福建调研时指出,要充分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以更加严明的纪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2016 年1 月,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对运用“四种形态”作出了全面部署。随着“四种形态”实践逐步深入,“第一种形态”已经成为监督执纪常态;同时,各地执纪审查工作力度不减,节奏不变,第四种形态案件数量没有明显下降;而第二和第三种形态案件增长幅度较大。与查办“第四种形态”案件基本采用“双规”措施不同,“第二、三种形态”违纪案件审查方式更多的是采取“走读式”谈话,在此情况下,如何提高审查谈话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有效突破,提升执纪审查工作效率和质量,是纪检监察机关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第二、三种形态”执纪审查的适用情形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中,第一种形态是“治未病”,针对的是大多数问题轻微、不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对象,主要是不涉及违纪或者违纪情节轻微的一般性问题、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内容笼统、不具体,不具有可查性的问题;第四种形态是“拔烂树”,针对的是极极少数已经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犯罪的党员干部。除上述两种形态外,都适用“第二、三种形态”,就是要“正歪树”、“治病树”。具体而言,主要针对以下几种情形:
一是被反映人在谈话函询中提供的情况违背基本事实和常理,与组织掌握的情况不符,且涉嫌违纪的。
二是对于举报反映问题比较严重、事实依据较为充分的问题线索,经调查取证、收集整理相关证据后,发现存在涉嫌违纪的。三是巡视发现、审计机关移交的问题线索内容具体、可查性强,且涉嫌违纪的。四是纪律审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线索,涉嫌违纪的。五是因未履行或未正确履行职责,对责任事故(事件)的发生负有责任,需要进行责任追究的。
运用“ 第二、三种形态” 开展执纪审查的工作实践情况
2015 年至2016 年,在委厅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省纪委四室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纪委和省纪委的工作部署,切实把握运用“四种形态”,扎实开展执纪审查工作。从运用“第二、三种形态”开展执纪审查的情况看,按照“六大纪律”划分,主要集中在违反政治纪律(如对抗组织审查等)、组织纪律(如未如实申报家庭财产、向组织隐瞒“裸官”身份、未经批准私自出入境等)、工作纪律(如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等)、廉洁纪律(如收受他人红包礼金、违规兼职取酬等)、生活纪律(如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造成不良影响等)五大方面。
从查处的违纪案例看,可分为三类:一是违纪事实基本浮在面上,留痕可查,即使没有审查对象的口供,依然可以通过调取相关书证予以证实。如未如实申报家庭财产、未经批准私自出入境、违规兼职取酬等。二是因未履职或未正确履职造成严重后果,被进行责任追究的。这类违纪问题,由于事故(事件)造成的严重后果摆在那里,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职责按照三定方案、工作部署方案、会议纪要、书面文件等也都已明确,有据可查。三是违纪事实较为隐蔽、难以查证的。如“一对一”违规收受红包礼金、“裸官”身份等。对于第一类违纪问题,即使审查对象不配合,依靠书证及其他证据材料也可以认定,因此审查对象基本比较配合;对于第二类违纪问题,目前对责任事故(事件)类的审查谈话已有相对成熟的模式和套路,这里不再细讲。
关于“ 第二、三种形态”审查谈话的工作体会
(一)做足充分的前期准备是确保谈话成功的前提。谈话前要做到“三个全面”:全面贯彻领会领导意图、全面吃透政策法规、全面掌握对象情况。
一是全面贯彻领会领导意图。纪律审查工作政治性强,是严肃的政治任务,我们必须时刻紧绷讲政治这根弦,要有清晰的政治自觉,明确执纪审查的目标。运用“第二、三形态”开展监督执纪,要克服“贪大求全”、“吃干榨尽”、“纪法不分”等一味追求“办大要案”的思想,执纪审查必须紧紧围绕领导的批示、指示精神,重大事项和进展情况及时请示汇报,不能擅作主张,更不能私自扩线,不能跑偏离题。
二是全面吃透政策法规。首先要熟练掌握党规党纪内容,做到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规党纪了然于胸,在谈话中充分运用党言党语、纪言纪语。其次要收集并熟悉案件涉及的具体纪律法律规定、具体行业知识,必要时向有关专业人士进行咨询。
三是全面掌握对象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谈话前要通过走访有关人员、查阅档案资料等方式深入了解审查对象的情况,准确掌握“四要素”:即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经历和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家庭和其周围的情况。
(二)依纪依规安全文明进行审查谈话是必须坚守的底线。依纪依规安全文明进行谈话是执纪审查工作最基本的要求。这既是切实维护谈话对象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确保审查安全,提升审查效果的需要。作为谈话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开展谈话工作,做到“三不”(规定动作一个不少,法定程序一项不漏,违规措施坚决不用),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工作纪律、保密纪律、安全纪律、廉洁纪律。谈话中要尊重审查对象人格,不使用侮辱性语言,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党纪为准绳”的原则,杜绝逼迫、诱供,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化解其对抗情绪,放下思想包袱,如实供述,确保客观、如实查清有关问题,准确定性,经得起历史、条规、舆论的检验。
(三)灵活运用谈话策略和技巧是保证谈话取得良好效果和预期目标的关键。“第二、三种形态”审查谈话,一定要在掌握充分有力的材料基础上展开,运用不同的谈话策略和技巧,确保谈得巧、问得准、拿得下,以期收到最佳效果,有效打开突破口、核实违纪事实。谈话实践中,采用何种方法没有固定模式,但不能固守不变或生搬硬套,应随着态势发展,在合法合规、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应势而变,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要从帮助谈话对象提高认识,创造宽大处理条件的角度,真心实意地与谈话对象进行沟通。要从对方角度出发,多说知心话,引起其共鸣,变“交锋”为“交流”,让对象听得进。
在谈话相持阶段,要冷静对待,细心观察审查对象的言行,分析其心理,把握时机,抓矛盾症结,趁热打铁。对其矛盾心理表现出的不安和为难,要情理齐下,促其矛盾心理向正确方面转化;对其故意回避事实兜圈子、“自我展示”式的演说等有意推脱责任的行为,要及时打断,正告当事人认清形势,严肃提醒当事人,谈话不是听他汇报工作、讲成绩,而是如实向党组织交代问题。要抓住适当时机出具已掌握的有关物证、书证等证据,让其哑口无言,无从狡辩,从而承认自己所犯错误。如果证据充分,要择机“排炮式”连续、猛烈使用,给审查对象强烈的刺激,产生巨大压力,进而放弃心理抵抗,对违纪问题作出全面交代。
(四)制作好笔录是审查谈话圆满结束的“最后一公里”。谈话笔录是谈话成果的全部体现,是固定证据的重要形式,作为证据之一,在认定案件事实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走读式”谈话时间紧,对谈话笔录的要求更高。谈话完成后,必须及时整理制作符合实际、完整、准确、一次成型的笔录。制作谈话笔录,要做到“三个记全”:记全违纪的事实和情节(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方、何因、何果);记全违纪构成的四个要件(违纪主体、违纪客体、违纪主观方面、违纪客观方面);记全重要的问题线索(审查对象可能提供的一些重要的问题线索)。此外,“第二、三种形态”执纪审查,笔录中还应注意体现审查对象的认识态度,如实记录其对错误的认识和检讨。谈话结束后要要求审查对象写出深刻的检讨书。
“第二、三种形态”违纪案件审查谈话是一项需要长期积累和总结的“技术活”,关键还是要靠大家自己在工作中坚持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才能不断提高审查谈话实战能力,争当合格的忠诚干净、勇于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
(作者系省纪委第四纪检监察室副主任;发表时有删节,文章摘自《广东党风》2017年第4期)
编辑:张焱婷 品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