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5日)江西余干“三个双向”构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新机制

时间:2019-05-14 05:1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8月25日)江西余干“三个双向”构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新机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8月25日)江西余干“三个双向”构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新机制》。

第一篇:(2011年8月25日)江西余干“三个双向”构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新机制

江西余干:“三个双向”构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新机制

为加大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切实解决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存在的跟踪了解难、培养发展难的问题,最近,余干县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双向推荐、双向培养、双向考量工作制度,着力构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两地共管”新机制。

“双向推荐”选苗子,由流出地、流入地“两地共荐”优秀人员。采取在家党员群众推荐、务工单位择优推荐、务工地同乡党员推荐的方式,多渠道推荐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为发展党员储备人选。一是在家党员群众推荐。流出地党组织通过召开座谈会、恳谈会等形式,发动党员、群众向党组织推荐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凡是经过两名以上正式党员或四名以上普通群众联名推荐,即将其列入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二是务工单位择优推荐。流出地党组织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台帐,每年通过上门拜访、电话联系、信函征求等多种形式,征求务工单位党组织或群团组织推荐意见,从中发现优秀外出务工人员。三是务工地同乡党员推荐。充分发挥外出务工党员的作用,利用其与外出务工人员同在一起工作生活,平时接触多、了解深的实际情况,由同乡党员择优向流出地党组织推荐。

“双向培养”促成长,由流出地、流入地“两地共育”积极分子。对推荐出来的优秀外出务工人员,采取流出地党组织跟踪培养、用工单位党组织在岗培养、流动党员结对培养的办法,加强教育引导,帮助成长成熟。一是流出地党组织跟踪培养。流出地党组织充分利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时机,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集中培训。并指定党性强、业务熟的正式党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联系人,通过远程教育网络、手机短信、电话、信函等方式,定期听取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解决培养联系难问题。二是务工地党组织在岗培养。委托流动党组织或用工单位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在岗培养,通过定期谈心谈话、帮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维护合法权益等多种形式,增强入党积极分子理想信念,加快入党积极分子成长步伐。三是流动党员结对培养。组织流动党员与身边的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每人负责联系培养2名同单位(村、居)入党积极分子,并及时将入党积极分子思想动态向家乡党组织进行反馈。单位(村、居)党组织利用重大节日入党积极分子返乡机会,召开座谈交流会,及时考察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

“双向考量”纳新人,由流出地、流入地“两地共审”发展对象。在吸收预备党员或预备党员转正前,采取“三个联合”的办法,全方位对发展对象进行考察了解,政审把关,确保发展党员质量。一是两地群众联合考评。实行点题答辩制,由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分别组织党员群众现场进行满意度评议,凡是群众满意票低于70%的,暂缓发展或转正。二是两地联系人联合考核。根据入党积极分子的职业和专长,流入地和流出地党组织共同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绩效考核,流出地党组织设立招商引资信息岗、致富信息发布岗、劳务输出介绍岗等岗位,流入地党组织设立生产技术示范岗、安全作业示范岗、诚信服务示范岗等岗位,分别指定两地培养联系人进行跟踪考核。对两地培养联系人认为具备发展为预备党员或按期转正的,流出地党组织及时召开会议进行票决。三是两地党组织联合考察。票决通过后,实行流出地和流入地“双向考察”,流入地党组织主要负责考察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流出地党组织主要负责考察发展对象的历史表现。同时,将发展对象的情况在户籍地和务工地进行“两地公示”,并征求两地公安、计生等有关部门的意见,接受两地群众监督,防止“带病入党”。考察公示后,对符合入党或转正条件的,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对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共江西省遂川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张继春 2008年09月16日15:5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论坛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发展党员是基层党建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永葆党员先进性的源头工程,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奠基工程。近年来,针对农村发展党员源头不宽,部分地分农村党员队伍青黄不接的现状,我县积极转变观念,及时把外出务工青年群体纳入发展党员的视野,并突出把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作为基层组织员队伍业务考评的重点内容,不断创新方法,强化措施,有效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农村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

一、认识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县是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共计11万余人。大批年纪轻、观念新、思想活的农村优秀青年务工转移,在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农村入党积极分子锐减,增加了发展农村优秀分子入党的难度,造成了部分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知识退化,作用弱化等一系列问题。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越来越显示出其极端重要性。

1、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加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的迫切要求。以35岁左右青年为主体的农村外出务工群体,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如果党组织对这一庞大群体熟视无睹,我们党将失去一块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重要阵地,势必影响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2、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实需要。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不断增多,留守的大多是思想保守、素质较低、缺乏打拼精神的人,导致农村党组织选人用人渠道受到极大的限制,党组织发展后继乏人。加之农村党员队伍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农村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要求我们把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作为强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

3、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发展村级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大多年富力强,他们有理想、有文化、有朝气、有开拓进取精神,是农村社会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他们通过长期在经济发达地区的锻炼,更是具备了见识广、信息多的优势,把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有利于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充分发挥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在发展村级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主力军作用。

二、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农村党员干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畏难情绪严重,认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发展党员政治素质难保证,手续程序难规范,组织关系难管理,导致对这项工作重视不够。还有一些农村党员干部害怕“新人上来,自己下来”,不愿做好这项工作。

2、组织设置不健全。由于在许多新经济组织、社区、专业市场等务工单位没有设立党组织或组织功能不健全,在流动党员集中的地方又没有设立临时党组织,导致申请、培养、考察、发展都步入了盲区。

3、发展渠道不畅通。根据《党章》规定,吸收党员需要长时期的培养和考察,既要弄清外出前的历史表现,也要掌握在外务工单位的现实情况,两地衔接难,手续难到位;务工人员较为分散,临时党组织难以建立;临时党组织只能培养和考察,没有预备党员审批权,考察与发展难以衔接。

三、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主要措施。

1、拓宽视野,创新工作思路。

切实树立“不抓发展党员工作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理念,把发展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工作作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重中之重。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要求乡镇党委要把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发展党员列入年度发展工作计划,确保每年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人数,占发展党员总数的30%以上,每个村党支部每年在外出务工青年中,培养1—2名入党积极分子。并把发展党员工作实效,作为党建工作先进乡镇和乡镇组织员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坚持做到乡镇党委联系村,村党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入党积极分子,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员发展工作网络。

进一步转变观念,提出了“四优先,五倾斜”的党员发展工作新思路。“四优先”即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优先建立党组织;外出务工人员优先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优先发展为党员;返乡外出务工党员优先推选为村干部。“五倾斜”即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重点向党员年龄老化的村倾斜,向党员人数偏少的村倾斜,向连续两年未发展党员的村倾斜,向基层组织力量偏弱的后进村倾斜,向边远经济落后村倾斜。按照这一工作思路,明确发展重点,落实工作措施,真正做到优秀分子流向哪里,发展党员工作就拓展到哪里。

2、健全组织,夯实工作基础。

按照“因地制宜,灵活设置,便于指导,有利管理”的原则,我们根据外出务工党员籍贯、职业、务工单位等实际情况,由乡镇党委牵头,先后在广东东莞、浙江宁波等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了23个党支部。同时,依托“农民工服务团”,以“服务团+支部”形式建立10个流动党支部。流动党组织主要负责外出务工党员的教育管理与联络,并把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职责,通过提供信息、办证、维权、家政、创业等方面服务,增进外出务工人员对党的认识和感情,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对在务工地未成立党组织的,委托用工单位党组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成熟后向流出地党组织推荐入党。对零散外出农民工,由流出地党组织进行管理,及时培养发展优秀分子入党。去年以来,全县共有432名外出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其中,195人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一些外出务工人员反映:“在外打工离家远了,但感觉离党组织还是那么近”。

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外出务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是做好发展党员工作的基础。为此,全县各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认真组织对35岁以下外出务工青年进行调查摸底,坚持做到“六个掌握”,即:掌握基本情况、掌握外出时间、掌握所从事的职业、掌握务工所在地、掌握联系办法、掌握思想动态,并建立个人档案。同时,发放一张党组织“连心卡”,上面写上乡(镇)、村两级党组织有关联系电话,要求外出务工人员做到“四关注,三带回,两鼓励,一引导”。即:关注务工地区的发展,关注务工单位的发展,关注家乡的发展,关注家里的发展;带回信息,带回资金,带回技术;鼓励学有一技之长,鼓励返乡创业;外出务工党员引导外出务工青年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完善机制,强化教育引导。

为了切实提高外出务工人员中入党积极分子的素质,促进其早日成熟,我们积极推行“定人培养,定岗锻炼,定点培训,定期考察”的工作制度,切实增强培训教育效果。定人培养,就是对每名外出务工的入党积极分子,分别确定一名支委成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实行“1+1”结对培养教育;定岗锻炼,就是安排入党积极分子担任班长,工段长等职务,把他们放到急、难、险、重岗位上锻炼,组织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身边无事故”等主题实践活动,做到“要入党,先上岗”,引导他们做好表率,发挥作用;定点培训,就是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每月在外出务工地参加一次党日活动,春节集中返乡期间,乡镇党委集中组织一次理论培训;定期考察,就是村党支部每半年通过直接、委托、鉴定考察等方式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广泛听取外建党支部、培养联系人,党内外群众的意见,督促各项培养教育措施落到实处。村党支部还因地制宜地实施“关爱工程”,确定专人与外出务工人员家庭建立联系对子,帮助解决子女入学、抢种抢收、重大疾病等困难,从而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大力开展“三培两推”活动,“三培”就是把外出务工人员培养成党员,把外出务工党员培养成双带标兵,把双带标兵培养成村级后备干部。对优秀的外出务工人员,在鼓励他们做好生产经营的同时,注意激发他们的入党热情,引导他们中的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通过双向培养教育,使他们政治上尽快成熟。对于优秀的外出务工党员,通过思想上引导,工作上关心,生活上帮助,促进他们在生产经营,帮贫致富等方面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两推”,就是推选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后备干部返乡任村干部,把其中优秀的村干部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近年来,全县先后有85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被推选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其中党员52名。先后涌现出了衙前镇衙前村袁晨辉,堆前镇陂田村林夏明等一批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进典型。

4、严格把关,确保发展质量。

在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工作中,我们始终把质量摆在第一位,严格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要求,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根据外出务工人员的特殊性,采取一系列措施,严格把好党员质量关,防止以“能人”标准代替党员标准。

一是广泛推优,严把源头关。大力推行教育引导对象推荐制度。采取党组织推荐、党员推荐、群众推荐等方式,定期组织开展推优活动。党组织推荐主要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党员推荐需由3名以上党员联名进行,群众推荐主要以村民小组、劳务输出组织等为单位进行,并认真填写《教育引导对象推荐表》。村党支部召开支委会,根据推荐和考察情况,初步确定重点教育引导对象,在进行为期7天的公示后,建立教育引导对象基本情况档案。

二是分工协作,严把预审关。外出务工人员在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前,要先经过流入地党组织初审,再由流动地村党支部申报,流出地乡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逐级审查把关后,再按照程序讨论发展。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特点,我们规定预审的内容主要为“四审四看”,即审材料,看支部上报的发展对象申报材料是否齐全、规范、完善、属实;审程序,看确定发展对象的程序是否规范,符合规定;审素质,看发展对象的理想信念、岗位技能、遵纪守法、双带能力等综合素质是否符合党员条件;审公示情况,看发展对象在群众中的声誉威信。通过预审把关,对不符合发展条件的人员不列入当年发展计划,近两年来,先后有4名外出务工人员因预审不合格取消发展对象资格。

三是明晰主体,严把接收关。以原党支部为主体,在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前,原籍党支部,流动党支部严格审查把关。培养联系人要向支部大会详细介绍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让党员对其进行全面询问了解。基层党组织在讨论审批预备党员转正之前,对每一名预备党员进行回访考察,把好最后一关,县委组织部每半年对各乡镇党委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及转正情况进行一次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格执行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入党程序或“带病”入党者,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乐平内外联手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题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9-07-29 15:56

【字体:大

小】 【进入论坛】

景德镇在线讯:近年来,乐平市积极加强与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党组织沟通联系,采取有效举措,积极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题。该市针对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难题,通过“八联”并举,取得了建立流动党组织建设和发展党员工作双丰收。

该市首先实行了资源联享,深入开展了“进干村、访万户”活动,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调查摸底,重点掌握了5.6万名外出务工青年、能人情况,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流入地党组织,实现资源联享。其次是实行网络联织,积极争取流入地党组织的支持,建立流动党支部和联络站等组织网络,扩大党组织覆盖率,目前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建立流动党支部12个,建立“网络党支部”1个和流动党员联络站43个。再次是实行了制度联建,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创新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流动党员党支部工作的意见》,为引导外出务工能人向党组织靠拢提供制度保证。

此外,该市还实行了能人联培、对象联荐、活动联手、作用联促、责任联担,采取流出地党支部和流入地党组织联合推荐外出务工能人入党的办法,共推荐外出务工优秀青年入党申请人463人,其中382名同志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通过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采取两地培养、两地审察、两地公示的方式进行考察培养,确保新党员的质量,协调了浙江义乌、福建晋江等地组织部门为15名外出务工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代训,克服了异地培训在时间、精力、物力等方面的不便。目前,已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党员136名。与流入地党组织联手组织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优秀青年,开展了“奉献当地、回报家乡”、“立足岗位做贡献、带头致富报家乡”、“带好同乡、报效家乡”和“情系地震灾区”捐赠等主题活动,着力激发外出务工人员工作热情,提高他们对党的认识;通过召开新春座谈会、茶话会、恳谈会、招聘会及各种联谊活动,增强务工人员的认同感和主人翁精神,积极发挥他们在保增长、保民主、保稳定等方面的作用。2008年以来,该市新引进的56个重点项目中,外出务工人员介绍引进的有28家,引进资金达20多亿元:与21个流入地党组织签定了《共管协议》,实现了两地党组织共同服务务工人员、共同承担管理责任、共同解决务工人员入党过程中的困难。

五宝镇“五步法”积极培养外出务工人员入党

【发布时间:2009-05-14 10:07:38 】【点击次数: 】【编辑:超级管理员】【打印】【关闭】【小】【中】【大】

第一步 摸清情况。统一制定了《外出务工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分发到各村(社区)党支部,组织人力深入到每家每户调查摸底,掌握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素质、从事职业、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为每一位务工人员建立了个性档案,明确了专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联系培养。

第二步 委托培养。有流动党员的党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委托在同一地方务工的正式党员联系培养1—2名入党积极分子,向流动党员发放了印有入党积极分子联系方式的“培养联系卡”,并定期与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联系交流,掌握思想动态,了解入党积极分子表现,向党组织汇报教育情况。

第三步 通报情况。入党积极分子流出地党组织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了解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的工作表现、思想情况,并在支部大会上进行通报,让在家党员知晓入党积极分子在外表现。

第四步 定期走访。利用春节等节日,各级党组织开展集中走访、座谈活动,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情况,向他们通报党组织建设情况和家乡发展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工作,不忘家乡发展,支援家乡建设。

第五步 吸收入党。镇党委始终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吸收一个”的原则,加大了在外出优秀务工人员发展党员的力度,壮大了党员队伍。截止目前,全镇已在外出务工入党人员中发展入党积极分子12人,预备党员2人。

乐平市通过“五双、五严把”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题

来源:2009-8-10 08:53:4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360次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乐平市针对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创新思路,采取“五双、五严把”,着力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题,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一是双联,严把组织关。

积极加强与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人员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联系,实现流出地、流入地两地党组织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并根据流出党员和务工人员的分布情况,在集中地建立流动党支部和联络站等组织网络,扩大党组织覆盖率,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提供组织保障。目前,乐平市已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江苏等省市建立流动党支部12个,建立流动党员联络站43个。同时,还依托《乐平党建》网站设立了“网络党支部”,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流动党支部、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人员的交流联系。

二是双推,严把源头关。

每年组织开展“进千村、访万户”活动,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调查摸底,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档案,全面掌握外出务工人员的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家庭详细住址、务工地点、从业性质、工资收入、联系方式等情况。并将思想进步、文化程度较高、具有一定专长、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外出务工青年信息反馈给流入地党组织,由流出和流入两地党组织双向考察推荐。流出地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和村组干部进行推荐;流入地党组织(或流动党支部)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务工单位负责人进行推荐。目前,两地党组织共推荐外出务工优秀青年入党申请人463人,其中382名同志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三是双培,严把教育关。

外出务工人员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在流出地党支部和流动党支部或党员联络站各指定一名党建经验丰富的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进行跟踪考察,加强教育引导,实行动态培养。乐平市在对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考察的同时,还积极争取流入地组织部门、党校的支持,两地组织部门互签“委托培训”协议。今年5月和7月,乐平市分别协调委托了浙江省义乌市和福建省晋江市的组织部门为15名外出务工的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代训,帮助外出务工的入党积极分子克服异地培训在时间、精力、物力等方面的不便,促进了对外出务工积极分子的教育,也增强了教育培训的效果。

四是双审,严把政审关。

流出和流入两地党组织分别审查入党积极分子在流出和流入地的表现,在确定为发展对象时做到“双向一致”,即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意见一致。流入地党组织负责审查在外地的现实表现,主要有计划生育、遵纪守法、纳税等情况;流出地党组织负责审查在家时的表现,包括主要经历、主要家庭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两地党组织将政审情况互相交流、统一意见后,由流出地党组织汇总形成综合政审材料。近年来,乐平市新发展的136名外出务工党员的政审材料都是由两地党组织共同审查、出据的,在外的现实表现材料全部由流入地党组织提供,便于党组织掌握发展对象的现实表现。

五是双公示,严把质量关。

乐平市在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中,坚持标准,注重公认,严把质量关,实行“两次、双向”公示,即流出地与流入地公示、吸收预备党员前和预备党员转正前公示。同时,还在两地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广泛听取群众对拟吸收进党组织的发展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只有经过两次、双向公示,群众反映较好的,才通过召开支部大会吸收进为预备党员或按期转为正式党员,确保了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近年来,乐平市有5名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在公示中群众反映较差、意见较大,而未被吸收为预备党员和没有按期转正。

鄄城县建立健全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培养机制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9-9-15)浏览次数:24

学习交流机制:村级党组织每季度确定一次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坚持每月与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一次,传达党组织活动情况及工作安排,听取他们学习、工作、思想汇报,并把党刊党报等学习资料定期邮寄到他们务工所在地。利用节日集中返乡时间,采取集中学习、座谈讨论等方式,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培训。

思想帮带机制。各村党组织结合自身实际,在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所在地设立临时党小组,选拔素质高、党性强的外出务工正式党员为义务帮带员,负责对本区域内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思想帮带和教育引导,每季度向村党组织汇报一次帮带情况。

作用发挥机制。要求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带头做到“六个一”,带一名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为家乡献一条发展良策,为村“两委”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联系帮扶本村一个贫困户,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引进一个项目或回乡创办一个经济实体。

襄樊网络入党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题

2009-06-29 09:19

来源:

湖北广播消息:

襄樊搭建网络平台,入党破解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题,请听襄樊台记者张晋的报道:

6月26号上午, 襄樊市襄城区昭明办事处为外出务工人员程心睿举行了一个特别的入党宣誓仪式,一台连接因特网的电脑使远在北京的小程实现了心中的夙愿。这种网络入党方式在我市还是第一次。

【出录音:(现场声)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压混)】

这位在电脑视频里庄严宣誓的新党员就是襄樊市襄城区昭明办事处外出务工人员程心睿。大学毕业后,他外出闯荡,由于学习勤奋、吃苦耐劳,很快进入北京一家小有名气的三维动画设计公司。工作之余,程心睿经常通过网络向家乡待业青年传授动漫知识。

虽然身在外地,但程心睿对党组织的认识越来越深。2005年春节回乡时,他郑重地向家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严格考察,今年党支部决定发展他入党。

襄樊市襄城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江万丰告诉记者:

【出录音:为了确保网上视频谈话、入党宣誓的严肃性,我们经常与程心睿所在单位的党支部进行互动,随时了解他的德、能、勤、绩状况,确保组织考察结果真实、准确。】

程心睿说:

【出录音:这种网络宣誓的方式,解决了我长途奔波的问题。不仅为我节省了时间,使我既不耽误单位工作,又可以感受到这个庄严神圣的时刻,很感谢党组织考虑得这么周全。】

据介绍,在襄樊市襄城区,像程心睿一样优秀的外出务工人员还有不少,他们聪慧能干,思想先进,入党愿望迫切,但由于离家乡党支部较远,不便于组织考察、谈话和入党宣誓,给发展外出务工党员工作带来困难。为了培养社区和农村基层干部后备力量,造就带领群众创业的领头雁,从今年开始,襄城区尝试对已被党支部讨论批准,但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赶回家乡的人员,采取视频谈话、视频入党的方式,巧妙破解了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题。

严寒更觉阳光暖

全市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热透析

本报记者 傅金和

------------------

发布时间: 2008-3-11 9:14:00

来源: 抚州日报

春节期间,我市出现一股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热。据各地组织部门初步统计,全市有86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申请入党的人数是历年同期的3倍多。透析这股入党热,记者发现,在今年抗击冰冻灾害中,我们的党凝聚力和战斗力凸显,为灾区送上了温暖。

(一)数十年不遇的冰冻灾害,考验着我们国家,也考验着我们的党。在灾害面前,我市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沉着应战。党员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井然有序地抗冻保电、保水、保交通、保民生。广大党员干部组成各种突击队、应急抢险队和救助组,活跃在全市各地。他们冲锋在前,公而忘私,奋不顾身抢险抗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恢复了全市通电。广大热血青年看到了我们党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充分认识到,只有伟大的共产党,才能创造这样的奇迹。

风雪冻雨,横扫大地。1月下旬到2月初,我市遭遇持续多日的冰冻灾害天气,全市10条220千伏线路、37条110千伏线路全部受损。其中220千伏线路倒杆塔59基,断线160根;110千伏线路倒杆塔267基,断线310根;35千伏线路共倒杆247基,断线421处;10千伏线路倒杆18147根,断线14781处;低压线路倒杆11590根,断线13000多处,全市输配电线路100%受到损害。1月29日上午11时至2月2日晚6时,抚州电网全部瘫痪,全市30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面对罕见灾情,市委、市政府当即成立了“抚州市应对灾害性天气应急指挥部”,制定应对工作方案,下发救灾通知,对全市抗灾救灾工作进行了紧急、全面部署,把恢复保障电力供应放在抗冻救灾首位。市四套班子成员组成了13个督导组,深入县(区)督查指导抗灾救灾工作,协调解决问题。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投入到抗灾保电的大决战中去。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党员的身影;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我们的党员。特大冰冻灾害发生时,崇仁县广大党员干部放弃节假日,组成“党员突击队”、“电力通讯抢险队”、“送温暖工作组”,奋力战斗,除夕夜在全市率先实现了通电通水,让全县群众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去。”我们广大党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的誓言。2月2日,黎川华山垦殖场华联村易振华接到一个电话,通往麻洋塘村的线路倒塌了13根电线杆(其中有8根高压线)。易振华一边请电工检修线路,一边带头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200元,组织发动党员干部、群众出资购买电线杆。电线杆买来了,人们又犯愁:怎么架好线路?易振华大声说:“扛!是党员的跟我上,关键时候我们党员怎么能退缩?!”

在抗冰救灾的日子里,面对艰险,广大党员干部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声音到处回响,鼓舞人心。2月6日是除夕,抚州供电公司输电运行分公司党支部一班人,尽管连日巡查线路,但为了让别人回家团圆,疲惫不堪的班组长、共产党员谢鹏和付印泉两人,主动请缨,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冰天雪地的110千伏东余线抢修现场度过了难忘的一夜。

远看像逃荒农民,近看原来是线路工。这虽是当时人们调侃他们巡查线路情景的顺口溜,但更是他们不怕艰苦、排除万难保通电光辉形象的写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黎川县荷源乡人武部部长、共产党员肖华平主动挑起500余抢险人员的伙食安排重担,每天在上午10点之前准时将购买的物资送至食堂。为了让抢险人员按时吃到可口的饭菜,他早上5点半起床,晚上12点睡觉,八次过家门而不入;乡政府副乡长、共产党员付长贤负责送饭,有一次患重感冒,发烧、呕吐,但他只休息了一个下午,第二天早上又带病负重20余公斤,带队翻山越岭,按时把饭菜送到施工技术人员手中。为了抗冰保电,我们有的党员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2月22日,南城县建昌供电所农电工黄快生抢修电网时,被倒塌的电杆砸伤不幸身亡。这位年仅47岁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抒写了一名共产党人的时代风采。

正是由于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党员干部的无私无畏,顽强拼搏,2月25日,全市抢险救灾战斗取得重大胜利,按时实现了正常供电,广大农村,乡乡村村,灯火通明。

党员似一根根标杆,行动是无声的召唤。一支支党员先锋队、突击队扛着党旗,冲锋在前;一名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在冰天雪地中搏击冰雪,甚至献出生命„„一路上耳闻目睹广大党员干部抗冰保电,一路上的心头澎湃,共产党人抗灾救灾的崇高形象,震撼着广大外出务工人员的心灵。他们返乡后,积极向家乡党组织申请入党。

南城县龙湖镇枫洲村村民涂建旺一直在外务工,回家后亲眼目睹广大党员干部公而忘私,不去自家林地防冰抗灾,却带头上山抢修电力,深受感动,觉得今年要不是党员豁出去,大年三十都别想来电,他拿起笔郑重地写了一封入党申请书,交给村党支部。

崇仁县马鞍镇蔡家村外出务工返乡的蔡建文、蔡建勇、蔡建民三兄弟,亲眼目睹了广大党员干部舍小家保大家,在春节期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持奋战在一线的壮举。三兄弟被深深震撼,深感中国共产党是切实为民的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正月初七那天,他们郑重地向蔡家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立志在外多学技术、多学本领,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为家乡争光,为家乡致富多做贡献。

(二)越是黑暗,人们越需要光明。越是艰难,人们越需要帮助。越是寒冷,人们越需要温暖。在抗冰救灾中,我们的党组织、党员干部和人民心连心,想群众所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保民生”放在第一位。全市停电,黑灯瞎火时,党员干部送来了蜡烛和发电机等;群众生活困难,党员送来了救济物资。

白雪皑皑,冰封大地。地处省级华南虎自然保护区的宜黄县新丰乡,海拔高,地形陡峭崎岖,公路结冰不能行车。山里人出不来,外面的物资运不进去。困难群众的日子怎么过?1月31日傍晚6时,共产党员、县烟草公司送货员郭旭阳接受了抢运物资的任务,冒着生命危险绕道前往,硬是在风雪迷漫中用车“摇把手”敲开结冰山道,连夜驱车十几个小时,给新丰乡送去了2000多公斤救命粮和御寒衣被,一时被传为佳话。

严寒和冰雪挡不住我们党阳光般的温暖。在抗冻救灾的日子里,市委、市政府把保障群众生活摆在第一位置,切实做好粮食、蔬菜、肉类、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的储备、调运和市场监管,制止并依法打击借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行为,全力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市、县、乡各级3万多名党员干部走街串巷,深入农村、社区了解灾情,千方百计安排好受灾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及时为他们提供食品、棉衣被等必需的生活用品。截至2月13日,全市民政部门已紧急下拨口粮和救济款共2100多万元,安排衣被救济款363万元。

金溪县黄通乡电杆大面积倒塌,道路冰封,电动碾米机成了摆设,群众守着谷子没米吃!在广东打工的该乡曾家村村民曾福名,听到这个消息,想到家里年迈的父母,焦急万分。可当他急切地赶回家里,第一眼看到的,是党员服务队手抬肩扛,把大米、棉被等各种物资送到他家。他的父母还告诉他,平时,县里的技术员和村里的党员干部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帮助他们发展生产。热泪盈眶的父母拉住他的手说:“孩子,多亏有共产党啊!”听到父母朴实的话语,曾福名的心中涌起了对共产党的无限崇敬,决心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每逢佳节倍思亲。为了让远在他乡的务工人员放心,各地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深入外出务工人员家中访民情、听民声,帮助他们解决生产和生活困难。他们有的还拿出自己的工资,购买御寒衣物和年货等急需物资,送给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家属”,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不挨饿、不受冻。这还不够,考虑到浙江、广东还有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因灾害回不了家,乐安公溪镇党委特地派人前往驻地开展“送关怀、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在外务工的党员群众,了解和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在外地安心生活、放心过节,让广大务工人员十分感动,坚定了他们入党的信念。公溪镇武家村青年武建强,看到党组织悉心关怀在外务工人员,在温州就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们的党员干部全力帮助群众抗灾救灾、给群众送温暖的故事真是不胜枚举。不必说我们的各级党组织,也不必说我们各级各地党员领导干部,就是平时普普通通、不显山露水的党员这时也挺身而出,表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宜黄县开展“捐资救灾献爱心”活动,从广东打工返乡的圳口乡流动党员吴三平积极参与,一家人捐出了5床棉被和75公斤大米,他说:“家乡父老乡亲的冷暖,就是我的冷暖。” 此情此景,感人至深。

真情换真心。乐安县增田镇石陂村村民陈宝香、尤园生是大棚种菜新手,村支书吴桂才看到陈宝香、尤园生的大棚被雪压倒,带着家人连夜帮忙挖雪竖棚。陈宝香劝吴桂才说:“吴书记,你还是先去竖你自家的菜棚吧,我的棚我自己会竖。”吴桂才说:“我是党员,又是村书记,我怎么可以先顾自己呢?”在吴桂才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召下,村民们在竖好自己大棚之后,纷纷主动冒雪帮吴桂才竖大棚。南丰县为帮助群众做好农业防寒防冻工作,开展了“千名党员干部进百村入万户”活动,组建了12个防寒防冻工作组,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及时为受灾群众送去食品、棉被等生活用品。南丰县工业园的8名外地留守客商,也毫不例外地得到园区党组织的慰问,有感于该县党组织春节期间无微不至的关怀,一同向园区机关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三)近几年来,我市各级党组织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各种农村经济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特别是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我市又积极探索建立流动党支部,只要外出人员到哪里、流动党员到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在大灾袭来后,各地流动党支部一方面带领外出务工人员抗灾自救,一方面全力帮助他们返乡,在外出务工人员心中树立了光辉形象。

“这是送你的大米、猪肉和棉被,你们安心在这过好年。”除夕日,临川区上海建筑协会流动党支部书记胡银泉带着3名协会党员来到建筑工地为不能回家过年的民工送温暖,并深情地对受灾的民工说:“这是印有电话号码的‘协会党员联心卡’,有困难随时找我们。” 据悉,今年春节期间,在抗灾救灾中,该协会党总支及时发出让协会共产党员过一个“抗灾年”的号召,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和帮扶活动,在异地为受灾民工办实事、好事600多件,让外地民工处处感受到党的温暖。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地,每年有57余万人走南闯北经商或打工,他们主要聚集在粤、闽、江、浙、沪等沿海省、市。今年因冰雪灾害,全市约有10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滞留在他乡,不能按时回来与家人团圆,其中滞留在广东省的就有3万多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坚持把解决好滞留在外的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的生产生活问题,摆在“保民生”的首位。我市驻外党组织、外出务工人员家乡党组织,与外出务工人员流入地的兄弟省、市党组织一道,联手免费为滞留人员提供御寒物资,并想尽办法确保大部分人回家过年,最大可能地为不能按时回家过年的人解决生活困难。

在广东韶关务工的广昌农民刘松明,初五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在路上写好的入党申请书交到了村支书手上,逢人便说:“虽然除夕没能赶回家过春节,但在他乡也没饿着、没冻着,当地的那些共产党员们还和咱们打工仔一起过年呢!”

受雨雪天气的影响,在湖南省打工的金溪县浒湾镇下陈村村民王盛华回不了家,由于停水、停电,房间内冷如冰窖,没有水洗菜,再加上物价上涨,真是雪上加霜,全家的生活一时陷入困境。流动党支部及时和当地党组织联系,派出人员送来生活用水和取暖煤炭。不少党员干部们还拿出自家的“年货”,陪伴他们全家一起包饺子、做年夜饭,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王盛华激动地说:“我也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危难之处显身手。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在返乡路途中车阻人滞数天数夜,公路沿线的许多共产党员自发地站出来,给他们饭吃、水喝、衣穿,帮助他们摆脱困境,令他们非常感动,觉得我们的党像母亲一样。与王盛华不同,金溪县何源镇孔坊村村民何顺初幸运地踏上了返乡的客车。所经车站,为旅客提供帮助的“党员服务队”队员随处可见;候车室“党员服务岗”人员,通宵达旦为旅客开启空调。尽管返程公路多个路段遭受严重冰冻,客车堵塞3天3夜,但由于当地党组织和党员及时送来面包、干粮、饮用水等,并多方协调,紧急调动工程车队开路,车上50名乘客安全回家。一路旅程,一路温馨。党员助人为乐的光辉形象在何顺初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回家后,他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春节期间,我市打工人员争先入党的事例信手拈来:2月8日下午,临川区茅排乡南际村村民黄国和,拜年返家的途中,因道路结冰严重,摩托车不慎跌入深山沟里,多处受伤,左腿骨折,昏迷不醒。该乡抗冻救灾党员突击队员见状,及时将其救起送往医院治疗,并留下党员王炳荣负责照看。黄国和醒后见此情景,激动地说:“要是没有你们这些共产党员日夜守护在路上,我这条命就没有了,我的命是共产党救的,我也要加入党组织,像你们一样为群众做点事情。”在住院期间,他就写好入党申请书交给王炳荣,请他交到南际村党支部书记手中。

东乡县小璜镇山背村的周小欢,在广州从事教育事业,已两年没有回家过年,2月1日踏上回乡的列车后,冻雨、大雪严重影响列车行程,本来14个小时的行程,竟花了30多个小时。旅途漫漫,冰雪严寒。当列车驶进赣南市后,寒冷、饥饿、恐惧与归心似箭的心情交织在一起的他,得到赣州市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热情周到的救助,他看到了希望,感到了温暖,他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回家后一定要向党组织靠拢,以回报他们的恩情。除夕前两天,周小欢把工工整整的入党请书交给了山背村党支部书记。

崇仁县礼陂镇红星村张庭春拥有一支货运队,冰雪降临时被困在高速公路上,是一伙佩带党徽的干部和交警为他及时送去了饼干和水。一路上,他经历了无数次感人的场面。回到家后,他立即组织自己的货运队,义务为山区受灾群众运送大米、饮用水和蔬菜等物资。大年三十那天,张庭春郑重地向村党支部书记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他在入党申请书上写道:“冰雪无情党有情,这是我发自肺腑的感言,从抗洪到抗击非典再到抗击冰灾,一次次灾害面前,没有吓倒的是共产党员;他们一次次冲锋陷阵,使老百姓感到无比的安全,他们不愧是我们时代的主心骨,我要加入到他们行列,为广大老百姓服务。”

党心连民心。在党员心中,亏欠自己,亏欠亲人,但不能亏欠群众。房倒、树倒、电杆倒,不能让群众有一人冻倒、饿倒、压倒!1月24号,京福高速因路面结冰而封闭,被滞留在黎川境内的客、货车多达200多辆,黎川县党员110应急突击队员及时运送食品和热水,不顾严寒、不分昼夜地为司机、乘客提供服务。在广昌,春节期间共有316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全是外出务工人员。

万物生长靠太阳。天寒地冻,持续低温,在大灾发生后,我们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战天斗地,排除万难,似阳光把寒冷驱散,给大地温暖。

乐安“双推双培双审”服务外出务工人员入党

------------------第 07 版:乐安新闻 该报时间: 2010-05-19 日

近日,在浙江省温州市务工的乐安县鳌溪镇青山村青年游先林通过村支部和该镇在温州市的临时党支部公示后,顺利转入预备党员。据了解,在温州市务工的与游先林一样通过该程序转入预备党员的该镇市民共有4人。近年来,乐安县着眼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以“支部在前沿聚力,党员在阵地发光”为主题,积极探索在外出务工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新路子、新途径、新方法,实行“双推双培双审”制度,在优秀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截至目前,该县共有418名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农民通过“双推双培双审”程序加入了党组织,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

乐安县是个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达七万人,这些人包括了该县农村大多数优秀青年。针对外出务工青年入党申请难的实际,近年来,该县实行“双推双培双审”制度,引导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农民入党,即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共同推荐、培养、审查。为使工作落到实处,该县建立了16个外出务工人员管理中心和175个外出务工人员管理站,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地建立了党组织。该县先后在上海、、温州、东莞等地建立了流动党支部3个,临时党支部16个,建立流动党员联系点83个,构建起在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网络。首先,在外出务工青年中推荐出先进分子作为村党支部重点教育培养对象,启发引导他们自觉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书。在工作中,注重在有一技之长、年龄在35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中推荐先进分子。同时,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双向共同培养,根据先进分子的实际表现,在确定其为发展对象时做到双向一致,在两地进行公示后,予以发展。

该县公溪镇武家村青年武建强一直在温州打工,他由驻温州党支部和本村党支部共同推荐培养发展后,今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了一名共产党员。该县公溪镇驻温州临时党支部书记陈少青告诉笔者,驻温州临时党支部自成立以来,党支部通过“双推双培双审”发展了17名党员,同时也为该县各乡镇推荐了98名入党积极分子。“双推双培双审”制度的实施,极大地方便了该县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同时也为该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元素”,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乐宣)

开县五措并举培养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日期:2008-04-23 10:51] 来源:开县县委“两新”工委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

强化组织培养。根据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所掌握的技能情况,制定县、乡、村“三级联动”培养方案,健全县流动党员党工委、县劳务产业办、流动党员党组织、县驻外办事机构、流出地党组织“五位一体”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党员的组织体系,每半年召开一次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党员工作联席会议,及时掌握工作进展,研究解决有关问题,着力对有文化、有技能,思想积极、热心公益事业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培养,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目前,全县已培养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400余人。

委托党员培养。外出务工人员流出地的村(社区)党组织根据外出务工人员流向情况,委托每名同行务工的流动党员联系培养3—10名本村(社区)外出务工青年。建立培养联系卡,注明外出务工青年联系方式、从事职业等基本情况,要求流动党员每月至少联系培养对象一次,与就近务工青年进行思想交流,谈话引导,开展党的知识教育,掌握其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流动党员每季度向村(社区)党组织汇报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情况,如实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登记簿》。通过委托流动党员培养,在全县形成“流出地党组织—流动党员—外出务工人员”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模式。

远程教育培养。村(社区)党组织采取寄送信函、互通电话等方式,随时掌握外出务工青年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外出务工培养对象必须主动每月一次电话汇报,每季度一次书面汇报,每半年一次总结汇报,具体真实地向党组织报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工作表现。培养责任人把电话记录、书面材料进行规范整理,提交党组织以供备查。同时,在开县党建网上开辟专栏,设置网上党校、党建动态、时代先锋、党课BBS论坛等9个栏目,让更多的外出务工青年通过网络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系统学习党的知识、交流学习心得、寻求释疑解惑。今年以来,开县党建网点击率达1.2万次,20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接受党的教育。

返乡集中培养。各基层党组织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大部分外出务工青年返乡过年的时机,选派党建工作人员主动上门,与培养对象交流谈心,关心其思想、生活和工作情况;组织返乡外出务工青年召开座谈会,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强化教育引导,增强外出务工人员加入党组织的信心和决心。岳溪镇沈家村外出成功创业人士李良云,在党组织关心教育下,对党的认识逐步加深,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为家乡公益事业积极捐款50余万元,并向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实践锻炼培养。各村(社区)党组织在换届选举期间,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拔一批返乡的农村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进入村“两委”班子和村级配套组织,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对没有返乡的优秀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设岗定责,分类设立就业信息岗、政策宣传岗、招商引资岗、技能帮带岗,有意识地给他们压担子,使其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大进镇紫金村外出务工青年涂兵主动认领就业信息岗位,带领本村40多名村民外出务工。

“真心”换“同心” 发布时间:2008-2-21 春节长假期间,江西抚州市八千六百多名外出务工人员递交入党申请书,人数是历年同期的三倍多

在广东韶关务工的江西广昌籍农民刘松明,大年初五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在路上写好的入党申请书郑重地交到了村支书手上。

“虽然除夕没能赶回家过春节,但在他乡也没饿着、没冻着,当地党员还和咱们打工的一起过年哪!我也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刘松明说。

据江西抚州市委组织部初步统计,仅春节长假期间全市就有86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申请入党的人数是历年同期的3倍多。

抚州市是一个典型的外出务工人员输出地。1月中旬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后,10万多外出务工的抚州人滞留他乡,不能回家过年。

灾害面前,抚州市各级党组织特别是驻外党组织与外出务工人员流入地党组织一道,抗冰雪、斗严寒、保畅通,最大限度地为能回家过年的人员提供方便,为不能按时回家过年的人员解决生活困难。抚州市各级党组织把解决好滞留在外的务工人员及其家属生产生活困难问题摆在首位。灾后不到5天时间,全市共产党员就捐款79.5万多元,优先发放给受灾的外出务工人员家属。一些共产党员还购买御寒衣物、食品年货等,送给在外务工人员“留守家属”。共产党员真情无私的付出,温暖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心。

年三十下午刚到家的崇仁县红星村村民章能良,一吃完年夜饭便带着自家两个兄弟,来到村支书家一同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2月2日,当兄弟3人从广州返乡途经江西龙南县时,因道路结冰严重,车子不慎跌入7米深的山沟里,3人多处挫伤。一直在公路上巡回铲冰除雪的小陌村党支部书记范景鹏发现后,一边报警,一边组织村里党员将兄弟3人接到自己家里,免费吃、穿、住,直到两天后被龙南县“120”接走。

返乡途中,许多外出务工人员滞留数天数夜,公路沿线的许多共产党员自发组织起来,让他们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一支支党员先锋队、突击队冲锋在前,一名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在冰天雪地、寒风冻雨中奋力抗灾„„

“真心”换“同心”。家乡共产党员对他们的真感情,实实在在感动了外出务工人员,坚定了他们的入党信念。这,就是江西抚州春节期间申请入党人数突然倍增的真实原因。

十堰外出务工人员积极要求入党

发布时间:2008-07-01 05:54网友评论 0 条 点击查看 进入论坛来源: 荆楚网联想中国彪悍的小y 不只是传说 海信电视我的世界杯“3D”的 武汉卡通人物向市民征集反馈意见 连心家园辛酸却温暖的组织

荆楚网消息(湖北日报)(特约记者马献伦、通讯员姚平、汪文正)“我乡外出打工者积极要求入党。他们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人民的幸福生活。汶川发生大地震,党的恩情比天大,比地厚。”七一前夕,竹溪县兵营乡党委书记明道成告诉记者。

今年上半年,竹溪兵营乡先后收到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申请书36份,其中汶川地震后收到20份。小钱河村外出务工村民易文彬在寄回入党申请书的同时,寄回200元捐款,他在信中说:“我在外面打工,不能去灾区帮忙,寄200元钱表示对灾区的支持。”

元月至6月,十堰市共有1632名外出务工人员递交入党申请书,其中,892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按照党章要求,248人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兴义市走活发展外出务工青年入党这盘棋

新华网(2008-03-05)

作者:黄志才

稿件来源:黔西南日报

------------------

借外出务工人员回家过春节之机,兴义市各乡镇纷纷召开座谈会,组织外出务工青年为农村党组织建设和家乡建设献计献策。笔者日前在七舍镇参加座谈会时欣喜地看到,一批回家过春节的优秀青年面对党旗庄严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自2005年以来,兴义市坚持“组织不断线,学习不断岗,思想不掉队,纪律不放松”,走活了新形势下培养和发展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加入党组织这盘棋,为基层党组织建设增添了新鲜的血液。

针对在外出务工群体中发展党员存在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组织设置不到位、联系培养困难等问题,兴义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一是建立结对培养联系制度,明确联系人对联系对象长期进行教育帮助;二是建立流动党员管理联系制度,要求流动党员敢于亮出身份,积极主动地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自觉接受教育和管理;三是做好调查摸底,建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档案,特别是将年龄在18—35周岁、思想进步、文化程度高、有专长,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人员列为重点建档对象;四是建立联系卡,要求联系人将联系对象的工作情况、学习情况和思想表现等定期向党组织报告,为确定发展对象提供依据;五是抓好教育和引导,要求流出地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增强党员的政治荣誉感,帮助困难党员、老党员和务工经商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树立回报家乡、反哺故土的观念;六是确定纳入入党积极分子的方法,保证入党积极分子的质量,实行党员联名推荐,在流出地、流入地进行公示,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七是创新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形式,要求流出地党组织经常性地通过印小册子、发信函、通电话、赠送教育光盘、召开春节回乡座谈会、举办培训班和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等形式,加强党组织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联系,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引导他们自愿接受党组织的培养;八是认真把握具体条件,要求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加入党组织必须具备外出务工经商时间一年以上,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一技之长,致富能力强,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热爱家乡,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带头遵纪守法,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等条件;九是制作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党员发展工作流程图,对各个环节和程序都以图表的形式进行明确;十是建立和利用贵州兴义党建网,为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提供浏览学习机会。

通过采取这些措施和方法,兴义市从2004年到目前为10余万外出务工人员建立了联系卡,有5827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4256名积极分子被纳入培养对象,1265名加入了党组织。其中2007年发展党员556名,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12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72名。通过“三培两带”,有27人在第七届村级换届工作中被纳入村级班子,挑起了领导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任。流动党员在外是工作能手,在家是致富帮手,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近年来加强教育和管理,全市流动党员和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300余条,带动2600余户贫困户致富,人均年增收160余元。

兴义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张春山认为:为了确保流动党员“外出务工不脱党”,让流动优秀青年“外出务工也能纳入党的视野内”,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必须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不断拓展、不断创新。兴义市的做法和经验表明,在优秀的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解决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对于巩固和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具有不可低估的政治意义,这些党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本地和外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市、乡(镇)、村几级党组织的共同努力,兴义市培养和发展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加入党组织这盘棋将越走越活,越走越好。

黎城县注重培养外出务工青年入党

2010-04-11 08:56

(点击: 32)

针对多数优秀农村青年外出务工、部分村党员发展难的问题,黎城县采取五项措施,积极在外出务工青年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外出务工青年入党。一是建立台账。建立了《外出务工人员发展党员个人档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结构状况、文化素质、从事职业、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二是结对培养。由党支部明确在家党员为联络员,实施“1+1”结对培养,每人联系1—2名外出务工人员,负责与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联络与沟通,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表现等情况进行详细记载,定期反馈党支部。三是定期沟通。党支部通过信函、电话等方式,每季度与本村的外出入党积极分子联系一次,了解他们在外学习工作情况,征求他们对村务管理以及重大事务决策的意见和建议。四是集中培养。村党支部利用外出务工青年在农忙、春节集中返乡的有利时间,及时组织外出务工作青年召开座谈会,交流思想状况,强化教育引导,及时走访谈心,帮助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五是实践锻炼培养。通过给外出务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对有本领、懂经济、有知识、有水平的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列为村级后备干部。近年来,全县共有640与名外出务工青年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共确定入党积极分子530余名,发展新党员478名。(黎城县委组织部 王建波

贾新玉)

瑞昌外出务工人员可异地入党

中共九江市委、九江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xiexiebang.com

发布日期:2010年06月20日

【字体:大 中 小】

瑞昌市湓城办事处荆林街社区22岁的温筱芸,自2005年高中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务工,多次向支部表达想加入党组织意愿,社区支部通过与其务工的上海公司共同考察,于去年5月7日将其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严格按程序对其进行培养,今年5月21日在支部与上海公司共同考察、公示的基础上,一致同意确定其为党员发展对象。这是该社区推行“双推双培双审”和“双向考察、两地公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事例之一。

瑞昌市每年约有8万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其中流动党员823名,流动党支部11个。为切实解决农村发展党员源头不足问题,该市不断创新方法,采取党委和支部党员“结对培养”、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集中培养”、流动党员党组织和用工单位党组织“委托培养”等多种措施,加强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的教育培养,积极引导外出务工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两年来,该市外出务工人员中,有113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有41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党员28人,其中35岁以下24人,女党员2人。(九江日报 瑞昌讯 吴普文 董肇丽 张功和)

宿松:“两地互动”发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

[发布时间:2008-7-14 9:09:00

阅读次数:151]

随着大量青年农民的外出务工经商,发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成为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宿松县积极探索“两地互动”发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的新路子,出台了《关于做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突出抓好调查摸底、选准苗子、培养教育、吸收入党等环节,扎实推进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近年来,全县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168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0多名,有效改善了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是互通信息,建立档案。针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流动性大、分布广、联系难的状况,采取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动党组织互相沟通,对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基本情况实行造册登记,建立台帐;同时,实行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对接,在签订流动党组织和流动党员“双向共管”协议的基础上,拓宽工作领域,将外出务工能人中的优秀分子作为入党积极分子,纳入双方共管对象,通过信函、网络、电话、实地接洽了解等形式与流入地党组织沟通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

二是多方推荐,确定对象。以开展“双结双培双带”活动为抓手,组织党员与务工能人结对,务工能人与务工人员结对,将务工能人培养成党员,将党员培养成创业能手。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在外出务工人员的凝聚作用,强化务工人员的入党意识。组织流动党组织通过宣传教育、传递致富信息、务工维权等服务,将一大批爱岗敬业、依法经营、思想进步、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务工经商青年纳入组织发展视野。通过加强流出地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流动党组织的沟通协调,多方配合举荐优秀人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名以上流动党员或10名以上务工经商人员联名可向流动党支部、流出地党支部推荐优秀人选;流出地基层党组织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推荐优秀人才确定为重点培养对象,可以党组织名义书面向流入地党组织推荐;流入地党组织、流动党组织通过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将优秀务工经商人员列为培养对象推荐。

三是共同培养,强化责任。坚持流入地和流出地双向联动,跟踪培养,做到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流动到哪里,教育培养就跟进到哪里。根据培养对象推荐的途径和渠道,所在党支部明确1名支委和2名与被培养考察对象工作生活联系的正式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一次考察,既考察其思想觉悟、工作学习表现,同时考察其支持家乡建设情况。当入党积极分子务工经商的地点变动时,承担培养任务的党组织要在一个月内将培养教育的有关资料转给相关党组织,并介绍培养情况。入党积极分子经培养教育一年以上确定为发展对象。明确各方职责,加强对发展对象的培训和教育。坚持谁发展,谁负责,要求承担发展党员工作的党支部负责对发展对象进行教育培训,严格按原则和程序,把好“入口关”;要求培养联系人按规定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对入党积极分子作出客观评价,如实向组织介绍情况,把好教育培养关;党支部所隶属的总支、党委要严格审查材料,把好审核、审批关。

四是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建立健全发展党员工作制度,规范申请入党、推荐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确定发展对象、政审、集中培训、吸收入党等工作程序。对进入程序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考察对象,由流入地党组织考察其现实表现,由流出地党组织考察其历史表现。政治审查由批准吸收入党的党组织严格把关。以流动党组织或流入地党组织培养为主的,应向流出地党组织介绍发展对象情况,流出地党组织应及时将政审材料转交流动党组织或流入地党组织。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规范报批手续,确定发展对象须经上级党委同意并按程序报批入党。召开支部大会接收预备党员时,要求申请人到场汇报思想工作情况。预备期间,党组织按规定对预备党员进行考察;预备期满,预备党员向所在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由所在党支部负责按规定程序办理,报主管党委审批。

县河镇多措并举培养外出务工青年入党

一是委托党员培养。根据外出务工人员情况,确定150名素质高、党性强的外出务工党员为外出务工青年联络员,分片负责学习、联系和培养工作;委托43名同行务工的正式党员每人联系培养1-2名本村青年,每月联系培养对象一次,就近与务工青年进行思想交流,谈话引导,开展党的知识教育,掌握其现实表现,并将其学习、思想和工作情况记录在《入党积极分子外出活动卡》中,定期向村党支部汇报培养情况。

二是双向沟通培养。该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和各村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站均建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登记表》,重点记录35岁以下外出人员的情况,实行动态登记和定期登记相结合,凡外出务工的入党积极分子,村支部必须尽可能掌握联系方式。同时村党支部通过信函将党刊党报等学习资料定期邮寄到外出务工青年相对集中的地方,供他们学习;外出务工青年通过采取电话联系、书信交往等多种形式,不定期地向党组织汇报学习心得、思想认识。利用党建专用邮箱,及时收集外出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与其谈话进行双向沟通,缩短了与外出务工青年的“空间距离”。

三是定期走访培养。镇党委每年派人到外出务工青年集中的地方走访、座谈一次,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以及遵守法纪法规的情况,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他们有所作为,积极支援家乡建设,培养外出务工青年对党的感情。

返乡集中培养。村党支部利用外出务工青年集中返乡探亲的时间,及时组织外出务工青年集中学习,座谈讨论,交流思想,教育引导。对重点培养对象,镇党校通过集中办班培训的形式,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等方面的系统培训,提高他们对党的思想认识。对外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定期主动和流出地党支部联系,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务工地点变动时,要及时告知流出地党支部;在外搜集用工、致富、销售信息,及时向流出地支部反馈。流出地村党支部定期通过电话或书信的形式与委托支部或培养联系人,以及积极分子本人加强联系,定期了解情况。同时,根据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求,积极帮助解决个人、家庭遇到的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他们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

四是实践锻炼培养。镇村党组织有目的地给外出务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要求他们开展帮带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努力做到“六个一”,即:带一名剩余劳力外出务工就业,为家乡献一条发展良策,提供一条致富信息,联系帮扶本村一户贫困户,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引进一个项目或回乡创办一个经济实体。对有本领、懂经济、有知识、有水平的优秀外出务工青年,则选举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列为村后备干部,吸收他们列席组织生活会、参与党群团组织活动,通过实践锻炼促其尽快成熟。

据统计,该镇通过各种有效培养措施,去年以来,全镇共培养农村外出务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89名,在外出务工青年中发展党员45名,占农村新发展党员数的24%,回乡创业的党员达29名,全镇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刘敬海、张文俊)全军乡“三联一培养”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

专稿:金寨县全军乡针对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集中梳理的意见和建议,采取“三联一培养”办法,切实做好在外出创业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这个乡根据农村党员发展难及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且年纪较轻、文化程度较高、有一技之长、带动能力较强等实际情况,采取支委成员联系、入党介绍人联系、外出党员联系、党支部培养的“三联一培养”的办法,利用春节务工人员返乡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宣传动员外出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靠拢。为切实抓好务工人员的组织发展工作,这个乡还专门研究制定了《全军乡“三联一培养”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以乡党委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领导组,各农村党支部还分别召开了流动党员及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并对120多名外出务工非党员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明确了培养联系人,制定了培养计划。

汉中市采取“三个三”措施加强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

【关闭窗口】

近年来,针对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存在的流动性大、去向难掌握,教育难开展、程序难操作等问题,南郑、镇巴等县采取“三个三”措施,着力加强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

一是外出前把好“三个关口”。把好思想政治关,做到外出后能遵纪守法。在农民工外出前,由所在村党支部统一进行法律法规和明理诚信教育学习,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人员遵纪守法意识。把好技能培训关,做到就业时技有所长。南郑县劳动服务局开办民工技能培训,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有侧重地进行专项职业能力培训,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后能尽快进入工作岗位。把好苦干创业关,做到务工中勤劳致富。外出务工人员外出前,乡镇劳动保障所对临行前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艰苦创业、职业道德、维权意识、法制观念再教育。

二是培养中做到“三个关注”。一是关注能力素质。通过组织外出务工人员中的积极分子利用春节返乡时间参加党课培训、就业技能培训和“建言献策”恳谈会等形式,提高外出务工人员能力,发现和优先培养能力素质突出的对象入党。二是关注思想状况。通过建立外出务工人员专项管理档案、跟踪考核评价机制,把热心家乡建设、积极支持家乡发展的外出务工人员吸收到党内。三是关注遵纪守法情况。通过党组织委派培养联系人定期考察,着重审查发展对象在流入地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情况,严防外出务工人员“带病入党”。

三是返乡后注重“三个锻炼”。一是在后备干部岗位上进行锻炼提高。将外出返乡创业人员中思想品质好、政治上过硬、会经营、善管理、讲奉献的党员和致富能手作为后备干部进行锻炼。南郑县近三年来,共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57 人,确定为后备干部495人,经培养合格发展399 人。二是在设岗定责工作中进行锻炼提高。城固、洋县在开展无职党设岗定责工作中,推行“先上岗、后入党”,将上岗对象扩大到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中。特别是对有一技之长的让他们协助无职党员共同履行岗位职责,锻炼提高。两年来,城固县有260名作用发挥突出的外出务工人员被发展入党。三是在回乡创业中进行锻炼提高。镇巴县在外出务工的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创业发展,回报家乡”活动,鼓励率先致富人员投身家乡建设,发挥模范作用。巴庙镇刘家湾村外出务工优秀青年袁钊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回乡投资500万元修建了小南海水电站,同时捐资50万元新修了该村岭子小学,捐资5万元修通了村级公路,并承诺从今年起每年给本村60岁以上老人每人200元养老金。

(周巍根据县区材料整理)

祁东县建立“双重培养联系人”制度加强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管理

近年来,祁东县根据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工作变动相对频繁的特点,采取流出地、流入地“双重培养联系人”方法,逐步规范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一是确定双重培养人。在流出地确定2名培养人的同时,在流入地,依托流出地流动党组织,选择一些党性强、素质好、有较长党龄的党员,作为外出务工人员的入党培养人,建立双重培养联系人机制,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使培养上不断线、管理上有效果。二是建立流动管理卡。该县对每一个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都建立了《双重培养管理卡》,定期填写个人思想政治表现、工作、学习情况,并由培养人填写意见。该卡流动时由个人持卡流动,稳定时由组织管理。培养结束后,装入档案。三是实行双重培养法。在流出地,培养人利用外出务工人员回乡过节之机,采取谈话、组织上党课等形式,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强他们回报家乡的观念;在他们外出前或中途回家期间,督促开展形式多样的就业技能培训,为他们外出务工打好基础;同时,设法为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多办实事好事,解除外出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自实行“双重培养联系人”制度以来,全县已有296名外出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申请书,已有68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有18名务工人员经培养考察成熟后加入了党组织。

全州对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双重”培养考察

目前,全州县外出务工人员达8多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10。为加强对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全州县建立了“双重”培养考察制度,有效地确保了对外出人员发展党员的质量。

“双重”培养考察即由户籍地党组织和务工地党组织共同实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一方面,各地农村党组织定期对外出务工人员调查摸底,建立务工优秀青年资料库,结合个人申请和民主推荐,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定期与入党积极分子所在地的务工企业、党组织联系,及时掌握情况;通过信函、电话、QQ等方式加强与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做好跟踪培养。另一方面,委托务工地党组织管理。流出地党组织每季度至少与务工地党组织联系1-2次,并及时将务工地党组织反馈的培养考察信息转给被考察对象所在村党支部,并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截止8月底,全县各级党组织共收到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申请书537份。通过“双重”培养考察,外出务工人员中有83名发展为党员,有247名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

东垦场党委关于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试行办法

信息来源:东风场

发布时间:2008-9-24

公开范围:面向全社会

公开时限:常年公开

责任部门:党政办

场属各党支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党员工作,根据党章和有关规定,现就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新形势下,把外出务工人员的优秀分子凝聚在党的周围,吸收到党内来,对于新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需要。目前,党员老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突出。外出务工人员多数是青壮年,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他们在通过外出务工实现脱贫致富的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成为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许多人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希望加入党组织。但过去由于研究不够、责任不明、措施不力、衔接不好,导致流出地和外出务工单位党组织“两不管”,出现了外出务工人员入党“难”问题。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是培养农村后备人才的需要。通过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使优秀农民工成为党员、使优秀农民工党员成为村干部,能够拓宽党组织选人用人渠道,解决部分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有利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第三,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是促进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需要。吸收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便于党组织加强对外出人员的教育管理,增强外出人员的争先创优意识,提升整体素质,树立良好形象,提高外出人员在劳务输出市场的竞争力。

二、建立健全党组织,明确发展外出人员党员的职责

要区分外出务工人员所在地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建立党组织,为发展党员创造条件:外出人员相对集中,外出党员3人以上,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要以老乡会或有经济实力的同乡为依托单独建立党支部。

我场确定了以家乡党组织为主,建立健全党组织互动协作机制,明确职责任务,加强联系沟通的工作方法,形成了“属地牵头,双向培养,三方共管”的工作模式。

有关党组织要认真履行发展党员工作的职责,切实做好在外出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建立了流动党员党组织的,由该党组织负责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和发展党员工作。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但用工单位有党组织且同意发展外出人员入党的,由外出务工人员向流出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由接受申请的党组织牵头操作入党的相关程序,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对其进行教育管理,向其寄送《关于协助抓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函》,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用工单位未建立党组织或零散外出的务工人员,由流出地党组织参照流动党员管理方式进行教育培养,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各党支部要主动与流入地党组织取得联系,向他们发放“发展党员联合推荐表”,实现各施其职又紧密配合,实行发展苗子“联推”;积极分子“联育”,政审考察“联动”的办法,确保发展党员的质量和先进性。

三、进一步摸清底数,制订发展计划

各党支部要在计生、派出所和村的协助下,进一步摸清外出务工人员的详细情况和最新动态,做到五个掌握;即掌握务工处所、从事工种、文化程度、年龄、手机号码等基本情况,建立外出务工人员管理台账。按照掌握的底数情况,制定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计划:一是培养能人、技工、模范公民为入党积极分子,总场党委拟每年举办1期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二是坚持标准发展党员,按照党员队伍年轻化、知识化、技能型、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发展要求,在流动人员中找有文化、有闯劲的年轻能人,将其列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确保党员发展工作达到35岁以下的党员占党员总数的50%,发展高中以上学历的党员占发展党员总数的50%的目标。

四、认真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

原则上,申请入党的务工人员流出到县外、地点相对固定、表现突出且满一年以上者,才能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外出务工人员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后,按照“由哪个党组织发展就以哪个党组织为主”的原则进行教育培养,帮助他们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端正入党动机。

由流动党员党组织负责发展党员的,则由该支部按照党章和发展党员的有关规定,本着“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机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对其进行教育培养。

由流出地党组织发展入党的,则按照“属地牵头、双向培养”的要求进行。在确认入党积极分子的时候,流出地党组织要发函征求流入地党组织意见,如果有不同意见,则应暂不列为积极分子;在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期间,流出地党组织除要明确两名责任性强的正式党员作为其培养联系人,要求务工人员定期汇报思想工作外,流出地党组织还要向流入地党组织寄送《关于协助抓好在外出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函》,委托流入地党组织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教育培养,具体要求如下:⑴确定一至两名正式党员作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经常同他们谈心,随时帮助他们进步;⑵经常组织他们听党课,对他们进行党的理论和基本知识教育,并吸收他们参加一些党内活动;⑶给他们分配一定任务,有意识安排到急、难、险、重岗位上,加强锻炼,要求他们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情况,在实际工作中考察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质;⑷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劳动技能情况和遵纪守法情况等,每季度填写一次《入党积极分子档案》,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和努力方向。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每季度向党组织书面汇报一次思想工作情况,并存入《入党积极分子档案》。

场党委将充分利用流动党员短信平台这一电子党校,定期向积极分子介绍家乡的党建工作,党的相关知识,同时向积极分子赠送教育专用QQ号,交流学习心得,交流思想情况,通过互动交流,得到党组织的关怀,肯定和鼓励,坚定了他们加入党组织的决心和为党的事业奋斗的信心。

外出人员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期间,劳务输出单位、用工单位、流出地党组织要加强沟通协调,共同落实培养措施。在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吸收预备党员等关键环节,有关党组织要协商沟通,统一标准条件。建立积极分子档案接转制度,有关党组织之间要相互承认入党积极分子身份,对用工单位发生变化或回原籍的入党积极分子及时转接档案,使流出地、流入地党组织掌握有关情况,跟上教育培养,保持工作连续性。

五、健全落实有关制度,保证发展外出务工党员程序到位

在外出人员中发展党员,要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条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严格发展党员程序,在健全落实发展党员公示、失误追究等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外出务工人员的特点,建立“多点考察”、“两地公示”制度,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多点考察”,即党组织对确定的发展对象,既要到用工单位进行全面考察,又要到流出地党组织了解情况、征求意见;“两地公示”,即将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分别在用工单位、流出地进行公示,接受两地党员群众的监督,在吸收预备党员时,综合发展对象在外表现情况,党的知识测试成绩,培养人鉴定等多方面情况全面考察把关。

要落实预备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发展对象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及时将其编入党支部和党小组,通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和实践锻炼,进行教育和考察。要经常听取他们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汇报,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帮助。预备期满符合条件的,要按时办理转正手续。

六、严把四个关口,确保发展质量

外出人员流动频繁,活动区域广,接触社会面广,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影响。为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本着审慎的态度,认真把好“四关”,从而保证发展质量。

1、严把入党动机关。在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时,党组织派员与其谈心,了解其入党动机,思想状况,生产经营等情况并记载培养考察情况,向他们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在预审和审批阶段,党委、党支部要认真听取入党介绍人的情况介绍,严格按党员标准考察发展对象。

2、严把现实表现关。外出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是我们在发展中把握的重点。我们采取“一看二访三谈”的办法,一看:即看所在组织的鉴定,特别是公安机关、工商、税务部门、计生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看他们经营档案,看有无偷漏税和违法行为;二访:即访问所在地党组织和执法执纪机关,了解他们在当地的表现;三谈:即与外出人员一起打工的同事或经商的员工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为人,通过全方位了解,为发展对象真实定位。

3、严把党员作风关。凡作为发展对象的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原则上务工经历要达一年以上,并经组织指派专门人员按程序考察一年以上时间。对发展对象要严把品行作风关,做好“组织满意、单位认可、群众公认”;塑造外出务工党员队伍良好的形象。一是联系培养人要为发展对象进行“品行鉴定”;要求培养人要在发展对象思想汇报材料上如实鉴注包括道德、品行、作风等在内的意见,达到“组织满意”;二是委托务工所在单位定期出示发展对象工作期间的品行鉴定材料,突出“单位认可”;建立群众测评机制,条件许可的委托用工单位组织群众对发展对象的品行作风的综合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反馈输入地党组织;利用春节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机会组织外出人员和当地群众对发展对象进行满意度测评,体现“群众公认”。

4、严把党员大会表决关。外出人员人在外地,虽然表现不错,对家乡的工作支持大,但还是应该严格按要求开好党员大会,充分听取入党介绍人的意见和支部大多数人的意见,表决时要求实行无记名投票,被表决人必须离场,确保表决真实有效。

资溪县建立“双重培养联系人”制度逐步规范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发表时间:2006-10-20 9:58:49

访问次数:605

资溪县10万人口有3万多人在外务工经商,其中18—35岁的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占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总数的65%,这个年龄段中农村青年占三分二以上,且呈逐年增加之势。这些外出青年眼界较开阔、信息较灵便、观念较开放、综合素质较好,培养、吸收他们入党,成为解决农村党员年龄老化、“双带”能力不强的重要突破口。为此,该县根据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工作变动相对频繁等特点,采取“双重培养联系人”等工作方法,逐步规范外出务工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双重培养联系人”制度,即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相结合的培养联系人办法,在流出地确定1-2名培养人的同时,在流入地,依托当地党组织和流出地流动党组织,选择一些党性强、素质好、有较长党龄的党员,作为外出务工经商青年的入党培养人,建立双重培养联系人机制,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使他们既在组织上入党,更在思想上入党。

在流出地,培养人利用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回乡过节之机,利用印制的小册子、发信函、赠送教育光盘等多种形式,向他们介绍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增强他们回报家乡的观念,加强对外出务工经商青年的教育引导;在他们外出前或中途回家期间,督促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培训,为他们外出务工经商打好基础;同时,设法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及其家庭多办实事,办好实事,解除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深刻体会到,只有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从而激发他们向党组织靠拢的内在动力。

在流入地,成立了流动党支部的,担负起类似“驻外办事机构”的职能,从派驻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党建工作联络员和素质较高的流动党员中,按照地域就近的原则,为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入党积极分子指定1-2名培养人,协助流出地党组织承担起对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联络、培训、培养等职责,为他们提供用人信息、维护合法权益、加强沟通协调等,使他们接受党组织的考验也感受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未成立流动党支部的,流出地党组织及时与流入地党组织联系,商洽委派1-2名资深党务工作者,对其管辖区的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跟踪培养。培养期满后,实行联合推荐,两地公示,扩大群众监督面,确保发展对象成熟度。

自实行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入党积极分子“双重培养联系人”制度以来,该县共有1453名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向党组织递交申请,已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有356人,有27名务工经商青年经培养考察成熟后,光荣加入了党组织。

着力构建发展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新机制

中共松滋市委组织部部长 李玉邦

松滋市地处湖北西南,全市87万人口,其中外出务工经商人员13万,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45%。近年来,我们主动适应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农村优秀人才大量外出的现实,着力在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有外出务工经商经历的经济能人中培养发展党员,有效改善了党员队伍的结构。

2001年来,我市共发展农村党员1194名,到2004年底,我市共有农村党员15405名,其中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及有外出务工经商经历的经济能人入党657名,占近年来农村发展党员的55%;高中及中专文化的3548名,占23%,比2001年提高2.6%,35岁及以下的2015名,占13%,比2001年提高1.3%。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确立新的重点,拓宽发展党员视野。

当前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中普遍存在三种现象:一是大部分优秀分子外出务工经商,客观上造成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成了无源之水,有些乡镇和村开始出现入党积极分子逐年减少;二是发展党员来源渠道变窄,导致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观念僵化,致富能力弱化;三是对农村庞大的外出务工经商群体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其中许多优秀分子对自己能不能入党、申请书该往哪里递等产生了困惑,出现了外出务工优秀分子入党难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认识到,必须与时俱进,探索在外出务工经商群体中发展新党员的新办法,并及时确定了“农民工集聚到哪里,党建工作就拓展到哪里;优秀人才流向哪里,党组织就跟踪培养到哪里”的新时期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工作思路。

1、明确发展对象,确定培养重点。为了有目的地培养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有外出务工经商经历的经济能人入党,市委组织部确立了三个方面的重点培养对象,一是曾任过村组干部的培养对象,外出务工经商后进一步跟踪培养;二是农村中青年外出务工后成为先进分子积极要求进步的,我们敞开组织大门,及时培养吸纳;三是外出务工回到家乡,成为经济能人或担任村组干部的,加大对他们的培养力度。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对回乡和外出的务工经商人员进行全面了解,从中确定重点培养对象,组织部门建立培养对象信息库。通过层层筛选,2001年以来先后有1800多人被确定为培养对象。我市明确提出发展党员的“三个不得少于”,即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培养对象不得少于培养对象总数的50%,每年每村发展党员不得少于1人,每年乡镇发展的党员中有外出务工经商经历或农村经济能人不得少于50%。我市八宝镇大路口村的周凤章,1991年高中毕业后,就到广东惠州一家台资企业务工,自98年开始就多次向家乡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并且每年都准时回来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但由于乡镇党委对其现实表现不太了解,一直未能得到批准。2001年4月,市委组织部得知这一情况后,对此事展开了大讨论,大胆探索,通过信函、电话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周凤章的情况,2002年6月,周凤章被批准加入了党组织。随后,她又主动向组织提出,愿意回乡创业。在市委组织部和镇党委的关心下,周凤章带着丈夫和儿子,回村当上了妇联主任,引导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目前正在为村内引进一个项目。村级规模调整后,她担任了村党支部副书记,并当选为荆州市人大代表和“松滋十大女杰”,有关新闻媒体以“百万富姐回乡当村官”为题进行了报道。

2、大胆探索,拓宽申请渠道。过去外出务工经商入党积极分子申请书主要是递交给户口所在地党支部,但由于长期在外打工,远离家乡,导致很大一部分要求进步的青年不知道入党申请书究竟要交往何处。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打破传统递交申请渠道单一化模式,积极大胆探索多渠道的接收方式,明确了外出务工经商积极分子申请书既可以递交给户口所在地党支部,也可以递交到打工地党组织,既可以递交到家乡党组织在务工集中地设立的流动党支部,还可以递交到由培养人指定的党支部,解决了递交申请渠道不畅的问题。

3、强化服务,关心入党积极分子。由市委组织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在广东、北京等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建立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站,服务站负责人由市委选派副局级干部轮流担任。采取联动服务的方式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提供了五个方面的服务。一是信息服务。以松滋市劳动力市场为龙头,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城乡对接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发布就业需求信息和传递各类劳务信息,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二是办证服务。市劳动、计生、公安等部门在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办理相关证件时,实行零费制,一律随到随办。同时,采取设立代办点等多种形式,方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办证。三是维权服务。由市委政法委牵头,组织市司法局、公安局、法院、劳动局等单位成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维权服务专班,并将各组成单位主要职能、联系人、联系方式、收费标准编印成统一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维权服务卡,发放给全市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做到有求必应,有应必果。四是“家政”服务。支持和鼓励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以转包、转让、租赁等多种形式转移承包土地使用权。兴办寄宿制学校,使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子女都能安心接受教育。我们还加强福利院建设,解决了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家庭老人无人赡养问题。五是创业服务。市委组织部联合市财政局、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出台了《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的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回乡创业的,在土地承包、证照办理、规费收取、税收政策方面享受与招商引资项目一样的优惠。通过这些措施,激发入党积极分子奋发创业,用实际行动积极靠拢党组织。

4、跟踪管理,建立“宽带”培养体系。为了掌握培养对象的思想脉搏,促使其在实践中锻炼成才,我们改变传统的培养方式,建立入党积极分子的长效跟踪培养机制,形成了四位一体的“宽带”培养体系。即村支部侧重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有一技之长的能人结对培养;乡镇党委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管理层人员结对培养;市委组织部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老板型人才结对培养;市委常委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杰出人才结对培养。我们明确培养人责任,对培养人发放培养对象详细资料、培养手册,制订培养责任奖惩制度,所有培养人都要做到年头有培养计划,年内有培养记录,两年后要有培养结果。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同党组织联系,至少每两个月采取电话或书信等形式向培养联系人汇报一次,每半年写出书面的思想和工作情况汇报寄给党支部。在广东东莞帝宝服装公司工作的陈店镇陈店村青年孔凡玉被市委书记黄谋宏的培养对象,她每季度都要写信汇报一次思想,还提出了建设松滋市打工者协会等许多好的建议并被市委采纳。2004年底,我市在北京和广东东莞分别成立了两个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服务站和党支部。在北京昌平区某电脑城打工的刘家场镇胡家台村青年杨媛媛,在全省优秀组工干部、原镇委副书记何文银的培养下,思想不断成熟,工作不断进步,于2004年7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二、严格考察把关,建立质量保证机制。

我们从创新考察方式入手,严把支部大会关,强化责任追究,确保了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质量。

1、创新考察方式。我们突破传统考察方式,变一次性考察为常年性考察、定期性考察为随机性考察,主要采取四种考察方式,力求考察全面、客观、准确。一是直接考察。由党支部委托专班人员深入到入党积极分子集中的地区,听取积极分子的思想汇报,直接考察其实际工作及锻炼情况。南海镇青年陈超先后十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但由于“考察难”等原因一直未能如愿,2003年5月,其家乡村党支部考察专班人员奔赴广东省中山市在其工作的企业对他进行直接考察,使他多年的夙愿终于梦想成真。二是委托考察。委托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积极分子所在单位的党组织或在外党支部对其现实表现进行考察。三是鉴定考察。向积极分子所在地的同乡和党员同事发放调查函,主要考察其是否努力工作、是否遵纪守法、是否关心同事、是否心系家乡发展。在鉴定考察时,探索出了“2+1”的鉴定考察方式。“2”是基础鉴定考察项,即积极分子所在企业的党员、同事鉴定和家乡支部党员、群众鉴定,“1”是鉴定考察选择项。在完成基础鉴定考察项后,另外从所在社区组织鉴定或所在企业单位鉴定中,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四是情景考察。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在特定情景下的意志是否坚定、言行是否一致。

2、支部大会把关。由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家时间短,一般党员对其现实表现了解不多,不好表明自己的意见。为了尊重党员的知情权,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增进党员对发展对象的了解。一是提前公布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让党员有时间进行全面询问了解。由党员在支部大会上对发展对象进行提问,由其现场作答。二是培养人报告情况。由培养人在支部大会上专题报告外出务工经商积极分子在培养期间的思想状况、培训情况和现实表现。三是审查材料。支部会上,党员代表对考察、政审材料进行严格审查。

3、强化责任追究。我们建立了三项制度,强化发展党员的工作责任。一是后续培养责任制。外出务工经商积极分子加入党组织成为预备党员,并不意味着培养人责任的终结,培养人必须继续加强对预备党员再教育、再培养,确保其完全符合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二是预备期跟踪考察制。对外出务工经商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加大考察密度,一年进行2-3次考察,委托在外党支部、指定农民党员或致函输入地党组织对其思想言行进行跟踪考察。三是实行责任倒查制。在发展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出现严重失误时,按照党员发展程序实行倒查,对工作失职的,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从而既能保证农民工入党的渠道畅通,又能保证党员质量。

三、调整组织设置,创新发展党员载体。

2004年,我市大力调整村级规模,行政村由451个调整为238个。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村级规模调整的逐步到位,创新党组织设置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因党组织的覆盖面不广而带来的组织链条的缺失和党员教育管理的“盲点”。针对村域扩大、党员人数增加、党员从业门类增多等特点,从调整村级组织设置入手,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分类管理。党员人数在50人以上的村,设立村党总支,根据职能和行业分类设置下属党支部,对经济比较发达、特色比较明显的村,可按行业设立工业、农业、三产业等党支部,对于特色不明显的,结合地域、党员分布设立一支部、二支部、三支部等。同时还可以设立外出务工党支部、老年党支部等。村级党组织书记采取“双层交叉兼职”配备的方式,即由村党总支委员兼任各专业党支部书记,各专业党支部委员兼任各党小组组长,使村级党组织的各项工作能够“一竿子插到底”,而又不增加村干部职数和村级经济负担。按照民主推荐、组织考察、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等必备程序,择优选配一些奉献精神强,文化水平高,有较强“双带”能力的党员致富大户或回乡创业的党员担任专业党支部书记。党组织构架由过去的垂直式变为网络式,形成了“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为基本模式的党组织网络体系,农村党组织领导经济发展的作用从“无形”变为“有形”,党组织开展活动更加方便快捷,灵活高效。通过创新党组织的设置,既网络了更多的优秀分子,也让优秀分子能更方便的接近党组织,党员群众都普遍感觉到“党时刻就在身边”。

①、来源:中国地方领导在线(人民网);

②、上述论文考虑编入《中国地方领导论文集》,即将出版发行;

③、上述论文严禁任何网站和出版单位使用,违者追究法律责任。江苏灌南县“四项机制”抓实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 发布时间:2010-05-17 15:27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摘要: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把加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完善“四项机制”抓实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以来,全县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近600名,发展党员2

近年来,江苏省灌南县把加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作为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完善“四项机制”抓实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以来,全县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近600名,发展党员230余名。

一是以优化党组织设置为依托,完善关怀服务机制。采用“共建共管”方式,先后在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杭州、无锡、青岛等地建立流动党组织12个、流动党员联系点30余个,实现了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有效覆盖。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不同需求,各地流动党组织积极开展职业介绍、权益维护、事务帮办等关怀服务工作,让外出务工人员实实在在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是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为引擎,完善引导激励机制。县委每年举办一次外出务工人员“看家乡”活动,邀请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代表回乡参观;各流动党组织深入开展“做文明市民、树灌南形象”、“为城市作贡献、为家乡添光彩”等主题实践活动,激发外出务工人员的荣誉感、自豪感,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对党的认识,坚定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外出务工人员申请入党的人数逐年大幅增加。今年以来,已有800余名外出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三是以保证质量为目标,完善培养考察机制。以“行前培训”、“巡回辅导”、“邮寄教育”和“委托教育”为主要方式,对外出务工人员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开展多形式培训。由流动党组织和流出地党组织各确定1名入党培养联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实行跟踪式“双向培养”。实行流动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三方联审”制度,通过“看、访、谈” 等方式对入党积子进行全方位考察,确保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四是以落实目标责任为抓手,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县委出台《关于加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对各基层党委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实行“三定一考核”。“三定”即定责任对象、定目标任务、定培养计划。明确各乡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分管党务副书记为具体责任人。要求各乡镇党委年度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人数不低于发展农村党员总数的三分之一。县委组织部采取月度听汇报、季度一督查、半年一总结的方式,对各乡镇党委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进行专项督查考核。

关于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

上传日期:2005年8月10日

各乡镇党委,县直有关党委(工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等规定,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做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发展党员,是党的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是当前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大量的年富力强的人员纷纷外出务工经商,他们是农村社会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力量,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生力军,影响和决定着农村的发展和未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有理想、有文化、朝气蓬勃、积极进取,吸收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既是党执政和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需要,更是加快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各级党组织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出发,从目前党员队伍年龄偏大、文化偏低、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偏弱的现状出发,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难和在党员队伍中比例偏少的严峻现实出发,充分认识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突出发展重点,主攻薄弱点,创新培养方法,加快发展步伐。

二、把握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的具体条件

吸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必须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同时,应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把握以下具体条件:

1、外出务工经商时间一年以上;

2、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有一技之长,致富能力强,是外出务工经商优秀人员;

3、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积极支持家乡建设,回报社会,坚持做到“四带头”:即带头寻找增收门路、带头引进发展项目、带头帮扶贫困农户、带头兴办公益事业,坚持做到“五个一”:即每年为家乡发展献一条良策,带一户贫困户外出务工经商,引进一个项目(一批资金或人才),至少联系帮扶一名群众,提供一条有价值的致富信息;

4、在流出地、流入地带头遵纪守法,合法经营,依法纳税,严格履行计划生育等义务;

5、遵守公民道德,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生活作风,群众公认度高。

三、壮大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1、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摸底。每年年初,流出地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要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档案,并将年龄在18—35周岁的思想进步、文化程度高、有专长,并富有开拓进取精神的优秀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列为重点建档对象。

2、入党申请书的递交。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可以向流出地党支部或流动党员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对已递交申请书的务工经商人员,党组织应及时把他们列入培养教育范围。

3、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应实行党员联名推荐的做法。推荐前,党组织要向推荐人员介绍外出务工经商申请入党人的基本情况。对推荐相对集中的申请人按程序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对推荐相对集中而未写入党申请书的,经党组织教育引导后,能自愿向党组织递交申请书的,也可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对象,应在流出地、流入地进行公示,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

4、入党积极分子的引导。一要抓好流出地党支部、流动党员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支部和党员的良好形象,启迪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对党的认识;二要正确处理好党员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把党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实现好,增强党员的政治荣誉感,促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树立入党光荣的思想;三要关心爱护党员,尤其要帮助解决困难党员、老党员和务工经商党员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吸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向党组织靠拢;四要树立外出务工经商党员的先进典型,引导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向优秀党员学习,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流出地党组织、流动党员党组织要经常性地通过印小册子、发信函、赠送教育光盘、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和开展节日纪念活动等形式,主动加强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联系,向他们介绍家乡经济发展情况,询问在外工作生活情况,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提高对党的认识,引导他们自愿接受党组织的培养。

四、做好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的接收、教育和考察工作

1、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的审批。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的审批,原则上由流出地党组织负责。

2、流动党员党组织发展党员的职能定位。一是党员数量多、活动相对稳定的党支部可以发展党员。新发展的党员经流动党员党支部大会通过后,报所属党(工)委审批。二是党员人数较少、工作地点较分散、从业不够稳定且没有成立支部委员会的党支部,带有临时党支部性质,只能承担联系、教育、培养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职责,配合、协助流出地党组织进行政审,一般不宜直接发展党员。

3、建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的教育、考察制度。一是定期汇报制度。对务工经商地较近的,应定期回乡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工作情况;对务工经商地较远的,应采取电话、信件及电子邮件等方式向党组织汇报思想、交流信息;人员较为集中的,可由党(工)委或支部派人到工作所在地了解掌握情况。二是培养联系人制度。要选拔一批党性强、素质好、有较长党龄的外出党员,作为务工经商人员的入党培养人,负责向他们宣传党的基本知识,了解其入党动机、思想状况、生产经营等情况。没有发展权限的流动党员党组织要负责务工经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工作,培养考察要有记载,发展对象要参加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活动,定期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汇报,流动党员党组织负责将其思想工作表现向流出地党组织反馈。三是委托培养、考察制度。发展对象所在单位党组织健全、活动正常的,可以委托所在单位党组织培养考察,出具思想工作鉴定证明,作为其平时表现的依据。对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发展对象或预备党员,可将其关系转到务工经商所在地党组织进行发展。

五、加强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领导 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是一项探索性工作,在具体实施中态度要积极,步子要稳妥,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1、加强领导,深化认识。各基层党(工)委要把培养、吸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工作作为党建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在党(工)委的领导下,有序开展这项工作。要针对部分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不宜发展,发展无用,难以发展等模糊认识,通过会议、督查等形式,讲清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发展党员的重要性,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2、坚持原则,把握标准。发展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必须坚持“十六字”的发展方针,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真正把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绝不能降低标准,盲目发展。

3、互相促进,合力发展。培养吸收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入党是一项系统性工作,要注重配套联动。一是要与推动日常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对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建好申请入党人、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对象的档案,扎实做好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公示制、预审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及时发放流动党员活动证,探索建立流动党组织等做法,加强外出党员的管理。二是要与党团共建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三是要与推动劳务输出结合起来。既要抓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又要积极主动抓好劳务输出工作,做到互相促进。四是要与招商引资工作结合起来,鼓励已经积累一定资金的外出务工经商青年积极回乡创业,为家乡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中共潜山县委组织部

2005年8月1日

昭平县健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机制来源:贺州日报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0-5-7 11:14:00 浏览次数:85次

此信息由 meiaa 志愿者发布[提要] 昭平县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健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机制,积极做好“选苖、育苗、优苗”三篇文章,取得了明显效果,2009年,全县发展党员459名,其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党员125名,占农村新发展党„

昭平县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健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机制,积极做好“选苖、育苗、优苗”三篇文章,取得了明显效果,2009年,全县发展党员459名,其中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经商党员125名,占农村新发展党员总数34.5%。

近年来,该县针对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苗子难物色、培养难、质量难保证的问题,采取了“抓储备、抓吸引”的工作方法,为外出务工人员建立独立档案和登记卡、跟踪管理卡、返乡学习卡,形成“网络管理,重点管理,动态管理”相结合的有效管理模式,充分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后备源的第一手资料,并利用农忙和节假日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机会,召开座谈会或联合会,邀请外出党员作先进事迹报告,激励外出务工人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同时努力为他们解决家庭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提高党组织的感召力,吸引他们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去年,该县共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24次,举办联合会6期,帮助外出务工人员家庭解决实际困难1276件(次)。目前,该县已为16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建立了“一档三卡”,储备充足的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后备源队伍。此外,该县还通过“两推”渠道扩大党组织对优秀外出务工人员的识人视野,由外出务工党员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将身边优秀人员推荐给党组织,由在家党员根据外出务工人员在返乡期间的表现择优推荐给党组织。为了切实解决外出务工经商优秀青年联系难、选拔难、落实难等问题,该县还建立务工地有流动党员的党组织,由一名流动党员和一名原村党支部委员作入党培养联系人等措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09年该县已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培养了326名入党积极分子。

该县在做好“选苗育苗”工作的同时,还严格做好“优苗”文章,对进入发展程序的外出务工人员实行多点考察,充分征求流动党员党支部、务工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由流出地党支部决定进入发展程序,并严格审查和考察入党申请人是否符合党章要求。有效保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发展党员的质量。新和县重视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

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

www.xiexiebang.com

时间:2010年05月04日

文章来源:新和县人民政府

近年来,新和县注重从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不断拓宽党员发展渠道,为党员队伍注入了活力。

创新机制,为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创造条件。将外出务工人员中的优秀青年列入到村级后备干部选拔范围,实行村级后备干部“公推公选”,把“公推公选”村级后备干部作为培养优秀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的主渠道。广泛开展“结对子”活动,乡(镇)村干部与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与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沟通、联络,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思想、工作等状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同时,注重从加强培养锻炼入手,引导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为家乡建设引项目、引资金、传信息、献良策,发挥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2008年以来,共有44名外出务工青年通过“公推公选”,被纳入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库。

健全组织,为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打造平台。按照有利于党组织开展工作,有利于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有利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原则,采取单独建立党组织、联合建立党组织、挂靠党组织等形式,加大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工作力度,不断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同时,从县直部门选派政治思想强、工作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党务干部作为党建工作联络员,跟踪管理外出务工人员,做好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2008年以来,全县外建党组织有4个,选派党建工作联络员12名。

完善制度,加大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制定和完善党组织联系制度,输出地党组织在搞好与输入地党组织沟通联系的同时,采取书信、电话等有效形式,对外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跟踪培养、教育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坚持集中学习制度,充分利用农忙、节日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的时机,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中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不断增强党性观念。坚持考察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各乡(镇)党委、企业党工委对外出务工人员入党实行预审制度,对入党积极分子严格审查把关,确保党员质量。2008年以来,共有164名外出务工人员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有12人被党组织吸收为正式党员,有66人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同志要求入党,应向哪里的党组织提出申请?

一年以内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同志要求入党,入党申请应向原单位党组织提出,并由该党组织负责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如果借调时间超一年的,入党申请应向借调工作单位党组织提出,并由借调工作单位党组织负责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借调单位和原工作单位的党组织应相互配合、保持联系,共同负起责任。借调单位和原工作单位党组织均应主动关心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并与其保持一定联系。发展被借调人员入党,发展方党组织(无论是其原单位或借调单位)都要主动征询对方意见。

招聘人员和借调人员中能否发展党员?

回复:党组织对招聘人员中申请入党的同志,应同对待其他申请入党人一样,重视对他们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他们在一个单位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经过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已具备党员条件的,经征求其原所在单位(或所在地)党组织的意见,可以发展他们入党。

借调人员申请入党,可向本单位党支部提出申请,也可向借调单位党支部提出申请。双方单位的党支部都有责任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如果是长期借调,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的,可由借调单位党支部对其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在准备发展其入党时,应征求其原单位党支部的意见。取得一致意见后,借调单位党支部可发展借调人员入党。如果借调时间较短、不到一年的,原则上应由原单位党支部负责其发展工作。借调单位和原工作单位党组织均应主动关心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情况,并与其保持一定联系。发展被借调人员入党,发展方党组织(无论是其原单位或借调单位)要主动征询对方意见。

临时或短期(两年以内)借调到外单位工作的人员要求入党,入党申请应向原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并由该党组织负责对他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如果借调时间超过两年的,入党申请应向借调工作单位党组织提出,并由借调工作单位党组织负责对其培养、教育和考察。借调单位和原工作单位党组织均应主动关心这些同志的思想、工作等情况,并与其保持一定联系。发展被借调人员入党,发展方党组织(无论是其原单位或借调单位)都要主动征询对方意见。

调离单位或借调在外(含下乡工作队员)的积极分子的入党问题

入党积极分子调离单位,原单位的支部应把他的入党申请报告等材料转到新单位的党组织,并负责介绍情况,提供意见,以便新单位的党组织继续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如入党积极本人认为必要,也可以重新向新单位的党支部提出入党申请。

党支部在收到借调来工作的同志的入党申请报告后,应及时向他的原单位反映。在培养、教育上,应同样给予关心。在借调结束后,应将这些同志的表现和优缺点详细地向原单位党支部作介绍。

借到外单位帮助工作的同志要求入党,可向本单位党支部提出申请,也可向借调单位党支部提出申请。双方单位的党支部都负有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和考察的责任。

借到外单位帮助工作的同志,时间长达两年的,可由借调单位负责对该同志的培养、教育、考察,在准备发展他入党时,借调单位党支部应征得原单位党支部的意见,取得一致意见后,借调单位党支部可发展借调人员入党。

借调时间不到两年的,不应由借调单位党组织做发展工作,原则上仍应由原单位党支部负责。

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申请向谁提出?

2002年6月20日11:0

5南方网

南方网讯 问:年初,我村的几个年轻人外出打工,最近回来向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请问,我村党支部是否应该接受外出务工人员的入党申请?(读者 王新)

答:培养和吸收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入党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工作职责之一。中组部研究室和中组部组织局在编写的《党的组织工作问答》一书中指出,外出务工人员(包括临时工、轮换工、合同工)要求入党,一般根据务工时间的长短来确定;到一个企业、事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应聘、应招时间不满一年的务工人员,可向其户口所在地党组织提出,由户口所在地党组织对其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应聘、应招时间超过一年的,可向其务工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由其务工所在单位党组织对其进行教育、培养和考察。

第二篇:探索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新路子

探索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新路子

寻求农村党员发展困难的破解之法

——大化县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大化县委组织部 2007年8月13日

大化瑶族自治县是集老、少、边、山、穷、库(区)于一体的国定贫困县。全县16个乡镇156个村42万人口中有36万人是农村人口。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打工经济”的兴起,大批有文化、年纪轻的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务农守业,纷纷外出务工经商,留下除了老人、妇女和儿童外,多是素质较差、缺乏“打拼”精神的青年。据统计,目前我县每年外出务工经商达7.8万人,其中,青壮年达7.2万人,占92.3%;这些人见识多、眼界宽、有思想,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生力军。但由于长年在外,村党支部看不到、管不着,不少村党支部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即使有外出务工青年要求入党,也由于培养考察、谈话、转正等各个环节操作上受地域限制而被搁臵起来了,选人育人渠道受到很大限制。如何加强对外出务工经商青年党员的培养发展工作,是新形式下党建工作一个不容回避的难点问题。可以说,农村党员发展难,难就难在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只要做好了这项工

作,农村党员发展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对此,我县从2003年以来,针对农村发展党员后继乏人的问题,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建立完善相应制度,积极探索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新模式,摸索出一条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新路子,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江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调查研究,理清思路,增强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2年底,县委组织部牵头,从组织、人事等部门抽调30余人,分成4个调查组深入各乡镇,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党员队伍现状调查。调查发现,农村党员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存在着“四低四弱”问题,即:年轻党员比例低,队伍生机活力弱;党员整体素质低,“双带”能力弱;教育管理水平低,党员党性意识弱;组织号召能力低,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弱。同时,大量的农村党员和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只有妇女儿童和老弱病残留驻农村,农村党员老龄化十分严重,农村发展党员后继乏人。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存在“四难”,即积极分子确定难、发展对象培养难、队伍结构改善难、整体素质提高难。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削弱了党组织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应有的作用。为此,县委认为,要扭转目前这种状况,必须大胆地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努力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建工作的新办法、新路子,促进农村经济社

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二〉采取措施,狠抓落实,认真抓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

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出无定时,居无定所,他们流动范围越来越广,流向行业越来越复杂,流动时间越来越长,流动频率越来越快。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是一项富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此,县委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

1、制定方案,明确责任。2003年,在调查研究和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县委出台了两份重要的指导性文件:一是《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做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二是《关于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由县委负总责,组织部门牵头抓,乡镇党委直接抓,村级党组织具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县、乡、村三级联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乡镇、村也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广泛宣传动员,并组织力量开展大规模的调查摸底工作,切实弄清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数量、流向及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归类造册,建档立卡,为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党委重视,加强领导。为加强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县委成立了领导小组,县委书记担任组长,县委分管组织的副书记和县委组织部部长任副组长。各乡镇

党委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各级党组织利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春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返乡时机,广泛开展送温暖、送信息、送政策的“三送”活动。2004年农历正月十六日,县委书记吴秀永、县人民政府县长覃荣武亲自来到大化汽车总站,为外出务工经商的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外出劳务人员送行,形成全县上下关心外出务工人员、重视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良好氛围,扩大了影响。各基层党组织也通过召开座谈会、欢送会等形式,多方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联络交流,增进理解,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3、抓好试点,示范带动。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是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课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为探索出一条新路子,2003年,我县在大化、六也、流水、古河、都阳等五个乡镇的古感、亮山、流水、德礼、加司、古河、都阳等行政村,就如何抓好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和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开展试点,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2004年10月,我们召开了全县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了试点的经验和做法,推动这项工作在全县全面铺开。

4、加强督查,确保成效。县委组织督查组,经常深入基层,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培养和树立先进典型,指导和推动面上的工作。对工作不扎实、措施不到位的单位和人员,给予批评教育,-4-

督促整改,督查结果在全县通报。县委组织部每年还要对各乡镇的开展此项工作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党建目标管理挂钩。通过督查和考评,推动了工作的平衡发展。

〈三〉坚持程序,严把“四关”,确保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的质量

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我们坚持数量服从质量,坚持程序,把好“四关”。

一是把好“选拔关”。针对积极分子难确定问题,我们扩大视野,重点从复退军人、大中专(高中)毕业生、共青团员、妇女、村组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致富能手和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等六个方面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选出“苗子”,抓住他们返乡的机会,组织他们学习党的知识,和他们座谈交心。在他们外出期间,通过电话、书信、短信等方式和他们保持联系。同时,村党组织还组织人员定期走访外出务工人员家属,帮他们排忧解难,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通过这些措施,激发他们的政治热情,引导他们向党组织靠拢。对提交申请书的优秀青年,各村党组织及时召开会议讨论甄定。据统计,几年来,全县共有 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递交入党申请书,经党组织讨论,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有 人,其中复退军人和大中专(高中)毕业生 人,共青团员 人,妇女 人,村组干部和村委后备干部 人,致富能手和有一技之长的人员 人。

二是把好“培养关”。针对发展对象难培养问题,我们采取“1+1”方式确定培养联系人。规定每名入党积极分子

必须有2名正式党员进行联系,根据不同情况来确定培养联系人:在外出务工地建立有临时党小组的,由1名党小组成员和1名村党支部成员担任培养联系人;外出务工地没有建立党小组的,由1名在务工地的党员和1名村党支部成员担任培养联系人;本村在务工地无党员的,由1名村党支部成员和乡镇党委1名委员担任培养联系人。联系人负责督促入党积极分子主动汇报思想、学习及工作情况的同时,还通过电话、书信、短信等方式定期与联系对象沟通了解,掌握思想动态,并进行教育引导,培养他们的党性意识和组织观念,促进他们的成长。几年来,全县共有37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123位村支部(总支)书记、167名党小组负责人、375名外出务工党员等先后担任培养联系人,他们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培养联系,把好“培养关”。

三是把好“素质关”。针对外出务工经商入党积极分子难以直接在村里培养、考察、谈话和接受考验的实际,我们采取了灵活的方式,一是利用他们返乡的机会,对他们进行党的知识教育培训;二是组织他们开展“五个一”活动:带一名以上村民外出务工,为家乡献一条发展良策或提供一条致富信息,帮扶一户贫困户,为群众办一件实事,引进一个项目或回乡创办一个经济实体。通过“五个一”活动,发挥外出务工经商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增强他们的党性意识,提高他们在村民和党员中的影响力。如七百弄乡保上村的秦明丛和田锦恒在南丹大厂打工,去年他俩被村党支部培养为入党积极分子后,帮助联系推荐了100多名群众外出劳务,-6-

还捐款5万多元支持家乡修建屯级公路,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等等。

四是把好“审查关”。政治审查是发展党员工作的关键,是确保新党员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培训考察列为发展对象后,我们坚持发展程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认真听取介绍人的汇报,严格审查其历史和现实政治表现,把好审查关。此外,我们还严格执行公示制,据统计,名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经公示后,就有 人不被列为发展对象。近年来,我县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 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都较为满意。

二、初步成效

1、先锋模范作用逐步体现。近年来,大化县年均外出务工近7.5万余人,其中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就带动了2.3万人外出务工就业。全县先后在广东东莞、广西南宁、武鸣等地建立了4个流动党支部、17个党小组,培养务工经商人员入党积极分子 名,发展新党员 名,占近三年全县发展农村党员总数的 %;35岁以下的中青年农民工党员 有 名,占新发展农民工党员总数的 %。为基层党组织输入了新鲜血液的同时,也使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发挥了先进的作用。如大化镇流水村入党积极分子韦强,在东莞毛织厂工作多年,掌握了高超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主动参与外出务工人员入党积极分子“五个一”活动,2005年,他返回家乡,在大化县城创办了“韦强毛织厂”,安排县内库区移民150多人在他的厂里就业,解决了150多名移民就

业难的问题。在他的带动下,目前,已有“鹏兴针织厂”、“顺锦针织厂”、“联响电子厂”、“腾达电子厂”等十多家由外出务工入党积极分子返乡创办的企业在大化县落户投产,解决了全县1850余剩余劳力的就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初以来,大化县外出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家乡提供经济信息1689条,帮扶贫困户1530余户,办实事好事3579件,引进项目资金3715万元。

2、党员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一是农村党员队伍结构进一步改善,队伍整体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二是后继乏人的问题得到缓解。不少农村支部通过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扭转了近年来发展党员断层和村级组织后继乏人的被动局面。三是党员的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组织观念及“双带”能力进一步增强。外出务工经商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积极为家乡办了许许多多实事好事。

三、几点经验

1、靠制度带全盘工作。县委研究出台了《大化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意见》、《关于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在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方案》以及《外出流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登记报告制度》、《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联系汇报制度》、《座谈慰问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制度》、《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家访排忧制度》、《流动入党积极分子目标管理考评制度》、《流动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制度》等相关制度,初步形成了“方向正确,重点突出,措施得力,制度规范”的工作局面,用制度加强和

规范了全县外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流动人口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2、靠教育带素质提高。一是实行“遥控教育”。各级党组织将学习材料以邮寄的形式寄给外出入党积极分子,并由党支部以电话或信函的形式跟踪督学,询问他们的学习情况,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评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依据。二是实行“异地教育”。与外出入党积极分子流入地的党组织联系,委托流入地党组织代为管理教育。三是“返乡教育”。抓住传统节日外出入党积极分子返乡的有利时机,让外出入党积极分子汇报外出期间的思想工作情况,并利用乡镇、村党校或夜校等教育阵地,开展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的知识水平。

3、靠组织带管理规范。对掌握去向的入党积极分子,采取“挂、建、督”的措施,为他们“安家”,让他们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挂”,即对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将其培养情况通报流入地党组织,挂靠流入地党组织参加组织活动。“建”,即对外出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相对集中、地点固定且有3名以上党员的地方,成立临时流动党支部,定期开展党组织活动。“督”,即对外出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较分散、且人数在3人以下的地方,由流出党支部落实联系人,并建立和完善好《流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联系簿》等簿、表、卡、册,对外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

4、靠目标带任务落实。2004年起,县委将外出务工人

员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纳入全县各级党组织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年终进行专项考核。并把此项工作与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工资待遇相挂钩,促进了外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和在流动人口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任务的落实。

5、靠创新带作用发挥。2004年,大化县制定并实行了农村无职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设岗定责活动,将入党积极分子纳入到“致富信息服务岗”、“外出务工带动岗”、“技术技能帮带岗”等岗位中来。同时,在外出入党积极分子中,开展了“三带三做”活动,即:带头遵守公德,做文明诚信的模范;带头艰苦创业,做率先致富的模范;带头帮贫解困,做共同致富的模范。

四、存在问题

我县在外出务工群体中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在探索实践中还存在许多“未知数”和“空白点”。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一是一些基层党组织对此项工作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没有主动探索和实践,缺乏主见和办法;二是流动人员出无定时,居无定所,行踪迹难寻;又因为外出务工人员分散全国各地,组织起来极为困难;三是我县属山区贫困县,财政困难,各级党组织开展此项活动,经费不足,一些村甚至与外出党员联系的电话费、资料邮寄费都无法落实,较严重制约着工作的开展;四是外出人员流入地分散且多,目前,我县要与当地基层党组织一 一取得联系是很困

难的,故未能实现外出务工党员双向管理的目标,等等。由这些原因,我县农村党员发展困难局面还没有完全解决。今后,我们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大力度,大胆探索,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下载(2011年8月25日)江西余干“三个双向”构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新机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8月25日)江西余干“三个双向”构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入党新机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