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省第八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福建省第八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
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而努力奋斗
福建省委书记 卢展工
前言: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新阶段,福建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本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全面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福建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中央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一篇章:全省人民团结奋斗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取得成效
省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福建继往开来、实现新世纪发展良好开局的五年,是坚持科学发展、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阔步前进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十六大精神和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认真研究解决事关福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先后召开十二次全会,就扩大对外开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制定“ 十一五”规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作出部署,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努力奋斗,基本完成了省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回顾五年的工作,我们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是,提出并实施了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思路。这一发展思路,是学习贯彻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从福建实际出发,在历届省委探索实践的基础上,在持续开展“四个专题”调研的过程中,集中全省干部群众智慧逐步形成的,体现了福建人民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责任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都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视察我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寄予厚望,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福建发展的极大关心和支持,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西连内陆,涵盖周边,具有自身特点、独特优势,辐射集聚、客观存在的经济区域。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对于完善全国区域发展布局、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优势、形成服务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建设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都具有重要意义,福 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将处于主体地位,发挥重要作用。
五年来,在落实省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我们持续拓展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总体部署,这就是:构建“三条战略通道”,推动全省以三个层面、分三个阶段、比全国提前三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施人才强省和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实行社区建 设和乡镇工作两个纲要,建立反腐倡廉和公正选人用人两个长效机制,夯实农业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基础; 落实“六个扎实” 的主要任 务,实施“八大举措”,构建“九大支撑体系”;按照“准确定位、主动融入,整合优势、合理布局,外延拓展、内涵深化,互动联动、统筹协调” 的基本格局,努力形成“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一线、两岸三地,纵深推进、连片发展,和谐平安、服务全局” 的基本态势;把握“关键在活、关键在和、关键在实、关键在人” 的工作要求,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运作、重在实效” 的实践要领,保持风正气顺人和业兴的良好趋势,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中央宏观调控决策,调整优化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预计从2001年到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从4073亿元增加到7360亿元,年均增长11.4%;人均生产总值从11892元增加到20700元,年 均增长10.6%;财政总收入从428亿元增加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1134亿元增加到3100亿元,年均增长22.3%。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增强,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年万里”农村路网建设累计完成2.1万公里,“六千”水利工程累计完成投资33亿元,林业“三五”工程顺利实施。工业化进程加快,主导产业日益凸显,产业竞争力增强,工业总产值达到1.2万亿元,年均增长17.9%,工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44%,五年提高5个百分点。
“数字福建”建设成效明显,信息化水平继续提高。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得到发展。海洋经济总量不断增大。旅游、物流、金融等服务业持续发展。城镇化水平达到48%,五年提高5.5个百分点,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电力装机容量从1262万千瓦增加到2158万千瓦;高速公路从364公里增加到1229公里,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铁路出省通道从两条增加到四条,温福、福厦铁路建设进展顺利,厦深、向莆、龙厦铁路筹建工作正在抓紧进行;港口货物吞吐量从8278万吨增加到23000万吨,年均增长22.7%,集装箱吞吐量从197万标箱增加到570万标箱,年均增长23.7%;机场建设取得新进展,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加快发展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整顿规范市场 经济秩序,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稳步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农民普遍受益;率先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了广大林农的积极性。总结推广 “高位嫁接、重心下移、互动联动、一体运作” 的经验,下派村支书、科技特派员,建立“六大员” 队伍,农村工作机制不断创新。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国有经济活力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得到改善,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政府机构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乡镇机构改革,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开放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层次和水平继续提高。东南亚等传统市场进一步巩固,欧美日等主要市场和新兴市场加快拓展,市场多元化成效显现。闽港合作“八大平台”建设和闽澳“四项合作”不断加强。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完善大通关机制,强化外经贸支持促进体系,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垒,外贸进出口总值从2001年的226.3亿美元预计增加到2006年的617亿美元,年均增长22.2%;其中出口从139亿美元增加到405亿美元,年均增长23.8%。引导外资投向,创新招商方式,提升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经贸活动的层次,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不断提高,按历史可比口径,实际利用外资从2001年的39亿美元预计增加到2006年的70亿美元,五年累计278亿美元。推进山海协作、城市联盟和省际合作,区域经济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态势。
——闽台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发挥“五缘”优势,拓展“六求”作为,发展闽台关系。利用台资持续增长,台商投资区效应进一步扩大,逐步形成以重大项目为龙头、上 中下游配套的台资产业集群。对台贸易更加活跃。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扩大到全省,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台湾水果销售集散中心和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相继设立。台湾各界知名人士不断来闽参观访问,两地人员往来更加频繁。率先入岛举办福建商品展、图书展和文艺公演。厦门与金门、马尾与马祖航线成为两岸直接往来的便捷通道,客流量从2001年的2.5万人次预计增加到2006年的65万人次,新辟泉州与金门航线,厦门成为两岸客运包机新航点。福建居民赴金马地区旅游顺利实施,签订了武夷山与阿里山、大金湖与日月潭旅游合作协议。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建成开馆,海西论坛成功举办,闽台经济合作促进委员会成立。闽台各领域、多形式的交流丰富多彩,增进了台湾同胞对“根”、“祖”、“脉”的认同。
——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科技进步综合实力和区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义务教育继续推进,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五年新增普通高校39所,全省高校招生数从2001年的5.95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5.2万人,高等教育实现新跨越。公益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产 业得到发展,文化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社区文化进一步活跃,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医疗卫生事业加快进步,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取得突破。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人口素质继续提高。生态省建设规划顺利实施,资源、环境保护取得新成绩,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居全国前列。
——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从发展中得到实惠。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1年的8313元预计增加到2006年的136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381元预计增加到4830元,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不断改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取得新的成效,预计五年城镇新就业420万人,实现下岗再就业45.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90万人。失业、医疗、养老、生育等保险稳步推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集中财力为民办实事,在全国率先推行全省范围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率先推行免征部分农业特产税和全面免征农业税,率先推行农村保险试点,率先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率先设立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助学金制度。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全省40%的县(市、区),实施年百所乡镇卫生院改造提升工程和县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对口帮扶乡镇卫生院,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全省所有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户户通电工程全面完成。
——民主政治建设扎实推进。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分别召开全省人大工作会议和全省政协工作会议并就加强新时期人大工作和政协工作作出决定。依法治省继续推进,“四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基层民主不断扩大。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和侨务工作,积极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注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发扬双拥优良传统,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巩固发展。信访工作得到加强。安全生产形势比较平稳。“平安福建”建设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明显,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初步形成,全省居民对社会治安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连续五年都在90%以上。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组织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爱祖国、爱福建、爱家乡”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和宣传了一大批各条战线的先进典型,努力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扎实开展“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按照取得实效和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要 求,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以实际工作的成效体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制度,进一步扩大党内民主,实行全委会票决重要干部制度;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认真贯彻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面向全省公开选拔部分厅级领导干部,积极开展干部交流,干部队伍的活力得到增强。扎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落实乡镇工作和城市社区建设两个纲要,机关、企业、学校以及新经济、新社会组织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得到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注重调查研究,倡导务实尽责,引导和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推动工作、为民负责、公正廉洁的形象。全面推进机关效能建设,机关工作效率有所提高。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工作,领导干部队伍廉洁自律意识有所增强,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有所遏制,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有所加强,源头治理腐败力度有所加大,一批大案要案得到坚决查处,反腐倡廉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五年的历程不同寻常,我们经历了许多困难、风险和挑战。全省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充分展现了应对风险的气势、攻坚克难的精神、谋求发展的意识、服务全局的合力。这是我们最可宝贵最值得珍惜的精神财富。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是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历届省委工作基础上,全省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中央各部门及其驻闽机构、驻闽解放军、武警官兵大力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热心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国共产党福建省第七届委员会,向所有为福建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同胞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前进中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够理想,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障碍尚未消除;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山区发展还不协调,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仍然较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健全,部分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的物质基础比较薄弱,机制不够完善;影响社会安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部分党员素质不高,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党内仍然存在消极腐败现象,特别是领导干部队伍中仍时有大案要案发生,有的还相当严重。从我们工作来看,学习不够,理论武装有待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研究不深,开拓创新还很不够,领导方式、工作方法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 自身建设尤其是领导班子建设与中央的要求、干部群众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选人用人、勤政廉政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我们要高度重视,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回顾五年,我们深深体会到,做好福建工作,一定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全局、找准位置、有所作为。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中央精神和福建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服务全局中作出贡献。一定要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发展为大、发展为重、发展为先。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困难和问题的根本途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定要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人民唯大、人民唯重、人民唯先。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在推动发展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在各项决策中真正为了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成果的分配中始终着眼人民群众。一定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凝聚合力、创新创造、实干实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注重实际运作,实施项目带动,夯实基层基础,力争有所作为。一定要始终加强党的建设,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增强执政本领,形成正确导向,营造干事氛围,树立良好形象,努力做到公道正派、尽心尽责、清正廉洁,体现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
第二篇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今后五年,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海峡西岸产业群、城市群、港口群发展壮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型省份建设迈出新步伐,民主法制更加健全、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成为服务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为全面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朝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目标迈进。
一、促进持续增长,壮大经济实力。以城市体系、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为重点,以新农村建设为基础,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持续发展后劲,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互动融合。围绕新的发展阶段的基本态势和基本格局,进一步形成促进区域整体发展的市场机制、协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要素配置,努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发挥福州省会城市服务全省的重心和辐射作用,发挥厦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龙头和示范作用,发挥泉州创业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发挥漳州、莆田、宁德拓展一线的骨干作用,充分挖掘沿海港口优势、外向带动优势、对台合作优势,突出特色、积聚实力,促进全省沿海的全面繁荣;发挥三明、南平、龙岩纵深推进的前锋作用,借助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对内联接优势,依托出省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山海互动,东西贯通,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发展壮大闽东北一翼和闽西南一翼,推进跨行政区的重大产业项目和重大基础设施的协同建设,优化生产力布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强福建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加快对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促进连片发展。科学规划海峡西岸城市群,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壮大城市实力,凸显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位,加快建设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带动有力的城镇体系。加强分类指导,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活力,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在推动城乡互动中的纽带作用,增强承接中心城市辐射的功能。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方面加大对山区、原中央苏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海岛、库区的扶持力度,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坚持互动联动,互利双赢,深化山海协作,做好对口支援工作。
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始终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总体要求,坚持融入全局、立足多予、重在运作、注重实效,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5 和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品牌农产品,深化农产品加工,提高农业外向度。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加强对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和非农就业比重为重点,广泛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和来源,建立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年万里”农村路网和“六千”水利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强新村规划建设,搞好村容村貌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完善扶贫机制,继续实施“造福工程”,不断改善贫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培养新型农民,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增强村级经济实力。坚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赞成不赞成为标准,持续努力,不断取得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发展保障。从服务、引导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出发,完善适度超前、功能配套、高效便捷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加强港口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大重要港湾的整合力度,建设厦门国际航运枢纽港、福州和湄洲湾(南北岸)主枢纽港,加快开发建设宁德港、漳州古雷港和泉州新港,逐步形成面向世界、连接两岸三地、促进对外开放、带动临港产业、服务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的海峡西岸港口群。改善内河通航条件,逐步畅通内河航运。加快建设省内“两纵三横”铁路、“三纵八横”高速公路,改造完善“两纵两横” 国道、“八纵九横”省道建设和县、乡、村道路,基本实现各县(市)一小时内通达高速公路,形成通达纵深腹地、促进区域发展与合作的铁路和公路网络。
加强空港建设,完善机场发展布局。积极发展电力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加强电网建设,推进区域联网,努力建成我国沿海重要的能源基地。加快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数字福建”应用水平。继续建设和完善江海堤防、防抗台风、地质灾害预警救援等防灾减灾体系和设施,形成有效的组织体系和责任机制,提高有效抵御各类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发挥对台优势,构筑前沿平台。认真落实中央对台方针政策,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充分发挥闽台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的“五缘”优势,努力在紧密经贸联系、两岸直接“三通”、旅游双向对接、农业全面合作、文化深入交流、载体平台建设六个方面取得新的成效。
加强经贸合作,推进产业对接。按照“同等优先,适当放宽”原则,围绕我省产业发展重点,加强闽台产业对接,密切与台湾相关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系,加强信息、机械、石化等重点领域的产业合作,联手建设海峡西岸区域性物流中心,争取在金融合作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扎实推进闽台旅游合作,拓展空间,提升水平,培育“海峡旅游”品牌,把福建建成两岸旅游合作的重要基地。发挥现有台商投资区的窗口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我省企业与台资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增强产业集聚功能。扩大对台直接贸易和对台小额贸易,做好输台渔工劳务派遣工作。进一步完善台商投诉协调机制,切实保护在闽台商的正当权益,为台湾同胞来闽投资兴业、交往交流提供便利条件和优质服务,推动闽台经济交流合作向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方向发展。
深化文化交流,扩大民间往来。多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与台湾各界的往来,增进了解,培养互信。精心组织闽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领域的交流活动,深化气象、海洋、地质、地震、环保等方面的合作,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增强综合效应、持续效应。充分运用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丰富资源;提升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层次,促进闽台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扩大招收台湾学生来闽就学,推动闽台青少年交流,吸引更多的台湾同胞来闽寻根谒祖、探亲旅游,进一步增强 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着力先行先试,争取更多作为。发挥我省在海峡两岸之间的重要通道作用,加强口岸建设,扩大我省沿海与金门、马祖、澎湖直接往来成果,拓展海上试点直航功能,推动闽台空中直航,促进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林业合作实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和台湾水果、水产品等农产品集散中心的窗口、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为两岸农业合作率先试验,探索新路。完善海交会、台交会、花博会、食博会、林博会、旅博会等涉台交流合作重要载体,增强福建在联系两岸同胞、沟通两岸关系、增进两岸合作中的平台功能。凡是对台湾同胞有利的事,凡是对促进两岸交流有利的事,凡是对维护台海和平有利的事,凡是对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有利的事,我们都要积极探索,努力做好。
三、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发展水平。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把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对外开放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对外经贸合作和对外友好往来有机结合起来,完善以开放促发展,以开放促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
[卢展工] 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围绕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重点,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巩固和发展与东南亚等传统合作区域的经贸联系,加强对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招商引资,吸引更多的跨国公司来闽建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营销中心和地区总部,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在引进资金的同时,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智力,更加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要持续办好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福建商品交易会等重大经贸洽谈活动。
加快推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增强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进一步实施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品牌发展战略,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产品和服务出口,促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增强出口对产业发展的带动能力。发挥进口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和重要原材料进口。重视发展对外劳务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和境外加工贸易,鼓励优势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参与海外资源开发,建立境外生产、营销和服务网络,带动商品出口和劳务输出。健全出口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积极应对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和反倾销。完善口岸大通关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提高口岸整体协作配合能力。
提高闽港澳侨合作成效。充分借助内地与港澳建立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机制,以优势互补为前提,以产业合作为基础,不断提升闽港澳合作的层次和水平。突出重点,完善机制,充分利用港澳服务贸易业高度发达的优势,密切金融、旅游、物流、人才培养、中介服务、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充分运用港澳发达的融资渠道和营销网络,积极开展联合招商,开拓福建商品出口市场。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政策,做好海外侨胞、归侨侨眷的工作,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及社团的联络和沟通,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引导更多的华侨华人支持和参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全方位做好地方外事工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为我省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有利条件。
四、着力改革创新,激发发展活力。要保护创新热情,完善创新机制,鼓励创新实践,使全社会的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业活动蓬勃开展。
增强创新意识。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领导方式、工作方法的创新,必须增强创新意识,把创新精神贯穿到治省理政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自觉把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与全国发展乃至全球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从更宽的视野、更高的层次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拓展作为 空间:落实科学发展、促进和谐的要求,着眼于形成更具活力的经济体制和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遵循发展规律,坚决冲破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消除影响和谐发展的体制弊端,促进又好又快发展。继续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大胆干,勇于担当责任,敢于攻坚克难,敏于研究问题,善于突破难点,在创新中推动各项工作:
深化体制改革。要认真总结我省综合改革试验的实践经验,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努力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取得新突破,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财税金融体制等改革,有效破解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农村流通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改革,分类做好事业单位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健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序推进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发展资本、产权、技术、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完善商品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规范市场秩序,强化市场对优化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正确把握改革措施出台的时机、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改革方案更加周密、改革政策更加配套,切实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和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推动自主创新。继续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以项目为载体,以人才为支撑,以制度为保障,突出企业自主创新,突出创新成果转化,努力建设海峡西岸创新型省份。把握创新重点,重视基础研究创新,强化应用研究创新,突出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整合科技资源,打破部门壁垒和条块分割,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跨区域的科技合作,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有效利用。抓好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建设项目,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
扩大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的影响,加快技术研发协作、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中介服务、科技资源共享和风险投资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和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研与教育相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政府统筹协调的科技宏观管理体系。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采取有力措施做好育才、引才、聚才和用才工作,在创新实践中努力造就一大批优秀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保护知识产权。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尊重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努力使人的才华有展示舞台、使人的创造有实现空间,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
增强市场主体活力。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力量。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企业、服务企业,鼓励企业开拓进取,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支持重点企业、优势企业做大做强。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把提升民营经济放在突出位置,吸引、鼓励和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垄断行业、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为民营经济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融资担保、信用评价、人才培训、技术服务等平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关心、理解、尊重企业家。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依靠他们办好企业。
五、突出和谐文明,促进全面发展。要倡导和谐理念,发展和谐文化,更加重视民主法治、思想道德、社会事业、安定稳定、群众利益,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发展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 统一,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民法律意识,加强制度建设,促进公平正义,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全面推进依法治省进程。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权力机关作用:加强地方立法工柞,把立法同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决策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立法质量。认真贯彻实施监督法,明确监督重点,切实增强监督实效,确保宪法和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这一基本政治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充分发挥协调关系、汇集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作用。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履行参政职能。
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新的社会阶层以及知识分子工作,丰富民主形式,从各个层次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不断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对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领导,支持他们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更好地成为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认真做好青少年工作,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民主制度,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形成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弘扬主旋律、占领主阵地、拓展主渠道,巩固和发展积极健康、昂扬向上的主流舆论。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推进新闻宣传的改革创新,鼓励新闻单位继续破解正面报道难、典型宣传难、舆论监督难、新闻创新难等问题,提高新闻宣传的实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建设,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和融洽的人际关系。
弘扬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的精神,激励全省人民在各自岗位上尽责奉献。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个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继续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把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同和谐社区、和谐家庭等和谐创建活动结合起来,推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满足群众需求。继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教育创新,实施素质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重视学龄前教育,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加强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壮大文化产业,努力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整合和完善基层文化设施,健全文化服务网络,提高文化资源利用率。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
培养造就名家大师和一批拔尖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展现福建风貌、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文化品牌。重视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健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行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的问题,改善人口结构。积极发展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努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继续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做好残疾人工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维护社会稳定,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深入推进“平安福建”建设,继续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从源头上消除不稳定因素。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深入开展基层平安创建系列活动,不断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司法为民、公正执法,积极稳妥地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有效发挥司法机关惩治犯罪、化解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作用。继续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在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扎实做好反渗透、反窃密、反破坏工作,有效防范和打击各种敌对势力破坏活动,保障国家安全。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利益保障机制,正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利益。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社情民意诉求渠道和反映途径,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社会公共安全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处置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能力。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发挥各类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落实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支持驻闽部队和武警部队的战备训练、后勤保障,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和海防、人防工作,做好优抚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军民、警民共建,巩固军政、军民团结,进一步提升双拥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坚持为民惠民,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充分发挥市场的引导作用,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所有制的中小企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加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加强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劳务派遣,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支持、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按照“低缴费、广覆盖、保基本”的原则,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推进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建设,把非公有制企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建立健全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探索被征地农民转移就业和生活保障的有效办法,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完善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加强食品、药品等市场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依法妥善处理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建立防止建设单位和企业新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长效机制。规范和加强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廉租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关心城乡、灾区、少数民族地区困难群众的生活,着力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医疗和子女就学就业等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第三篇章: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保证
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关键在党。要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作为党的各方面建设的主线,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继续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作风保证。
一、切实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要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要求贯穿于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落实到领导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实践中,体现在完成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中。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增强执政理念,建设执政主体,夯实执政基础,健全执政体制,树立执政形象。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增进党的团结统一,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加强党内制度体系建设,建立科学高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党委全委会的功能,完善全委会、常委会的工作规则,积极探索党的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发挥代表作用的途径和形式。
建立健全决策信息公开制度、民主科学决策的程序和保障制度、决策评估和纠错机制、决策责任追究制度,保证决策符合客观实际,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各级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促进各级各部门在服从服务大局中找准位置、形成合力、发挥作用。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基层经验,汲取群众智慧,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顺应时代变化,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实效性。面对繁重的工作任务,各级党委要始终围绕抓好第一要务、服务第一要务、落实第一要务,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要求,切实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善于从全局的高度把握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准确判断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科学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不断提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本领。
二、切实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是我们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一条基本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江泽民文选》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大理论武装力度,不断把理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引向深入。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脱产学习、在职自学、理论学习考核考试制度,继续推进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素质。学习理论,贵在正确理解把握,重在实践落实。要通过理论学习,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上来,统一到福建新的发展阶段的战略部署上来,围绕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认真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历史、人民检验的政绩,以推动科学发展的成果来检验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实效。面对时代、形势、条件、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努力学习经济、政治、法律、历史、文学、科技等知识,提高素质:适应变化,使各项工作体现时代性,遵循规律性,发挥创造性。
三、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党的先进性是通过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的形象、作为来体现的。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全面贯彻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认真落实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重发展实绩、但不简单以数字取人,重群众公认、但不简单以票数取人,重“四化”方针、但不简单以文凭和年龄取人,重干部标准、但不简单以求全取人,重竞争激励、但不简单以考试取人,把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群众信任、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干部选拔进各级领导班子,进一步树立公正选人和科学用人的正确导向。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经常性的干部考察工作机制,普遍实行干部选任差额推荐和差额考察,切实加强对干部的公正考核、公正评价、公正使用。
建立常委会分析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状况制度,进一步完善用人决策机制和地方党委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重要干部制度。积极开展干部交流,在严格执行干部交流规定的同时,加强省与市、市与市、市与县之间,机关与基层、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干部交流,有计划地推行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在全省范围交流,建立健全干部交流保障机制。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着力疏通“出口”,建立干部选拔任用激励机制。继续公开选拔部分厅局级领导干部。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力度,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引导年轻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增强群众观点,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及时把优秀年轻干部放到艰苦地区、综合岗位经受考验、接受锻炼。进一步做好培养选拔妇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工作,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加强对干部的管理监督,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切实关心爱护干部,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干成事。对基层干部,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要多一点理解、多一点支持、多一点保护。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各级领导班子要以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重点,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关系的能力、务实创新的能力,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更坚定、为民负责更到位、推动工作更有为、示范表率更自觉,按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努力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坚强领导集体,成为善于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坚强领导集体,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体现党的先进性。
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基层党组织要从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中体现先进性,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真正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真正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撑和脊梁。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深化以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调整组织设置,改进工作方式,创新活动载体,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切实加强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社区党组织要以服务群众为重点,增强化解矛盾、民主建设、公共服务和协调利益的能力。机关党组织要围绕全局、围绕履职、围绕作风、围绕形象,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推进机关各项工作走前头。进一步抓好学校、社团、中介组织、科研单位和文化团体等领域的党建工作,切实增强基层党的工作活力。
党员队伍建设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基础工程,党员的先进性要从先锋模范作用上体现出来。要积极探索建立使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不断增强先进意识,激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组织、宣传和服务群众的能力,做好本职工作、带领群众创业的能力。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发展党员工作。切实帮助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制定落实基层党员干部的定期轮训、考评激励、待遇保障等制度措施,动员和组织广大党员做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加快发展的表率。
五、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反腐倡廉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大力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持 不懈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定不移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加强党章和法纪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丰富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使正面教育更有感染力、反面教育更有警示力、自我教育更有约束力、经常教育更有说服力,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以保证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
以保证廉洁从政为目标,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坚持把党内监督与人大监督、政府专门机关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司法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凝聚监督合力,增强监督实效。坚决依法依纪查处腐败案件,不论有什么困难,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严肃处理。坚持惩处违纪违法行为与维护合法权益并重,严格掌握政策界限,对实事求是、秉公办事、坚持原则、开拓创新的党员干部给予支持和保护。进一步加强巡视工作。推进党务公开,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深化机关效能建设,转变作风、优化服务。坚持综合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各级党委要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支持纪律检查机关全面履行党章赋予的职责。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做到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按照“两个务必”、“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和“八荣八耻”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自觉抵御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求真务实之风,力戒浮躁浮夸,力求实干实效,以好的党风促好的政风带好的民风,以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实际作为树立良好形象。
同志们,面对福建发展的重任,面对福建人民的重托,我们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为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第八次党代会心得
变化变革“敢”为先,凝心凝力促发展
----学习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心得体会
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求实创新、团结奋进的大会,开启了新起点上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会议上张春贤书记作了题为《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奋斗》的工作报告。这份报告是一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报告,是一项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报告,是一个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报告,也是一个指导今后五年我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一个纲领性文件。
张春贤书记首先提出了大会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抓住历史性机遇,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新疆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即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当中,1
全疆各族代表齐聚一堂,共探民生发展方向。在根据新疆发展的实际条件下,对各族党员提出了适合新疆发展的精神和要求:团结各民族为根本,改革创新为手段,争取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紧接着,书记客观的总结了五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等方面取得成效和经验。这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7.5”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双重影响,自治区党委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主线,确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提出了做好新疆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提倡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新举措。这是在国家、政府的带领下,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创和谐稳定的社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环境。
同时,书记还为我们指出,未来五年是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加快向西开放的战略决策,为新疆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部署,为新疆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加快新疆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作出 2
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政策之多、覆盖范围之广、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特别是经过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我们已经朝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立的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区情、面对反分裂斗争出现的新特点、新动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异常艰巨紧迫。全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强化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上来,积极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要全心全意地干工作、争分夺秒地干工作、务求实效地干工作,要科学跨越、后发赶超,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新疆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加快建设繁荣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新疆。
书记对未来五年发展的设想和举措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市目前的发展水平和自身的工作能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亟待发愤图强,奋起直追。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自治区乃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都要翻番,有些甚至要更多。尤其是党代会报告中关于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建设、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精华等方面内容,都 3
直接指向了伊犁,指向了伊宁市。由此深感,作为一名伊宁市的干部,肩负着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
本人思考如何更好的把党代会精神落实到自身工作中来,有如下几点体会:
一、因势利导,准确定位
任何工作的谋划,方向的确定,都要掌握形势、准确分析,方可明确思路,制定目标。这次党代会报告就是在全面分析了全区发展的总体形势后,提出了符合区情实际的科学发展思路。报告首先实事求是全面回顾了5年来新疆的发展成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科学分析了实际和发展趋势。同时从发展规律、发展布局、发展环境和机遇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我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定位和现实支撑。提出了今后五年对新疆来说,是一个孕育着新的重大变化的五年,是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并牢牢抓住的战略机遇期。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首要做的就是努力树立 “紧抓机遇,埋头实干”的工作精神,在工作中定位好自己。
在此基础上,以党代会的胜利召开为契机,始终把学习党代会精神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臵。通过认真学习,切实提高对规划工作者的自身使命、工作宗旨 4 的认识,努力用党代会精神指导工作实践,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把学习当作工作的要求,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牢固树立长期坚持学习的观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掌握学习方法,切实用学习武装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中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始终以“新疆效率、伊犁速度”为目标,切实发挥规划的前瞻性、指导性的作用,力求为城市建设打好前站、做好规划。
二是敢于变革、凝力发展。
第八次党代会再次将提出将伊犁建设成为天山北坡西部中心城市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这也是再一次向我们提出伊宁市面领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社会,变化变革、凝心凝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规划者,作为一名市委干部本人认为唯有扎扎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创新,凝心凝力管理,以党代会精神为指导,锐意进取,务求实效,争分夺秒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业绩。结合张春贤书记的报告中所提出目标与内容,本人结合实际工作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市。遵循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原则,将区域经济规划与环境保护目标相结 5
合,以生态环境保护为指导编制“一桥至二桥间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南环路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约束力,对生态环境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和子孙后代负责。
(二)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贯彻落实“以人为本、规划先行、城乡统筹、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原则,协助完成达达木图乡、潘津乡、克伯克于孜乡三个乡总体规划上报审批工作。力求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优化行政格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三)以增加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以将伊宁市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全疆领先的“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伊宁市地下管网普查工作,力争于2012年底完成完成伊犁河两岸协调规划及奶牛场核心区城市设计、飞机场路街景设计、城市总体风貌设计。
(四)融合现代文化、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打造特色城市。依据总体规划、南市区保护与更新规划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于2012年底前完成喀赞其步行街旅游发展规划、伊宁市城市街景照明规划、伊宁市热电联产规划、伊宁市供热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的审查和报批工作。紧扣挖掘城市文化元素,实实在在的为城市居民解决好城市环境美观、城市街景风貌等
身边事。
(五)充分发挥人文景观资源,将文化融入规划。贯彻落实张春贤书记“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的精神,重点做好喀赞其步行街旅游发展规划,强化其文化内涵,提升其特色魅力。
三是科学理念,与时俱进。
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做出表率,深刻理解和把握党代会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的丰富内涵,坚定发展方向,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以执政为民为宗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服务水平。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全面提高局机关行政效能。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文,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加强工作作风建设,以务实的工作态度服务市民。大力弘扬实事求是、调查研究的优良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务实之举,主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四是加强团结、稳定第一。
将稳定做为第一政治责任,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紧密联系州直反分裂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将民族团结教育年和创建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活动贯穿于全年工作始终,进一步增强国家观、法制观念和党性观念,结合工作实际,统一部署、安排,认真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机制,严格执行值班备勤制
度,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规划局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单位各族干部职工共同团结奋斗、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总之,本人将继续学习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学习党代会精神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发扬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精神,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将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到生活和学习中,为党的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第三篇:第八次党代会学习心得
第八次党代会学习心得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刚刚结束,我建管中心领导班子便带领我们学习了此次会议的精神,让我个人对新疆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结合自身的工作做了认真的思考,这次学习对于我个人收获颇益,影响非凡。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自治区第七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和经验,科学分析了新疆发展面临的形势与机遇,提出了今后五年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对推动新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新疆是伟大祖国的一块宝地,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新疆工作。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当咋三个代表中央领导集体和依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对新疆工作做出一系列大决策部署,为新疆发展和稳定指明了正确方向。
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大力支持下,新疆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举世举世瞩目成就,一清二白落后面貌得到明显改变,各族群众得到巨大实惠,天山南北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新疆的各项事业站到了历史的新起点。面对巨大成绩,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新疆同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仍然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目标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张春贤书记在大会上作的题为《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奋斗》的报告被社会各界一致评为民生报告,个人深有同感。报告提出 “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理念符合全区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报告提出“两到三年力争两年内解决全疆地州县市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差距问题”,鼓舞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发了工作活力;报告提出“让每一个流浪儿童都能回到温暖的家,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得到组织的关心和培养,让每一个困难家庭都能享受扶贫帮困政策,让每一位居民都能进入社会管理服务体系,让每一位公民都能依法享受权益,正常履行义务”,充分体现了新疆创新社会化管理,改善民生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将人民群众的饮食起居住行细致入微地融入报告,让全疆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当前,全疆上下已经形成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人心暖了、人气旺了、动力强了、信心足了。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学习贯彻落实好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就是要结合本职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把报告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我认为应着重在三个方面加强调研和落实。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报告提出要 “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做到吏治清明、政风清新。”首次把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作为用人标准,体现了自治区党委宽阔的用人眼界,海纳百川的用人气度、求贤若渴的用人姿态,作为
县一级组织部门要着重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改进干部选拔方式,加强干部日常监督管理上认真探索研究。
第二,坚持党管人才,促进人才工作。这次自治区提出将对职称评定问题进行充分调研,对职称评定办法进行改革探索,职称聘用要努力向特殊人才和基层一线人才倾斜,全面体现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标准。对此,我县要先行一步,提前介入,做好摸底调研工作,争取为自治区深化人才工作积累经验、创新措施。
第三,要更加关注基层,服务基层。这次自治区提出各行各业都要重视基层、加强基层、服务基层,切实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特别提出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农村“四老”人员,要对他们厚爱、厚待、厚养。这些年,我们大力提高农村“四老”人员待遇,今后要重点在“四老”人员服务管理、发挥“四老”人员作用上多进行探索。
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重大政治意义。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正确把握新疆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增强做好新疆工作的自觉性,紧迫性,主动性。做好新形势下新疆工作,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民生连民心,民心系全局。新疆跨越式发展进程中,要把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新疆,归根到底要靠发挥各族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把民生问题解决好,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智,民力,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待久动力,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更加注重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定不移地把公共资源特别是财政资源向基层一线,向艰苦边远地区,向困难群众倾斜,首力办好老百姓所思所盼的事业,加快改善各族群众特别是广大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快建设繁荣富强,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疆,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我们相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有社会主义制度可靠保障,有全国各族人民大力支持,有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一定发能实现,新疆各族群众生活一定会更加幸福,更加美好!
马玉
2011.12.12
第四篇:第八次党代会通知
**[2011] 号
关于召开中共**镇第八次代表大会的通知
各党总支、支部:
我镇第七届党委和镇纪委即将任期届满,根据市委要求,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我镇第八次代表大会定于今年*月底召开,为了开好这次会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这次代表大会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镇党委领导班子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明确我镇今后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动员和凝聚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的智慧和力量,团结全镇人民,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我镇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二、大会议程
1、听取和审查中共**镇第七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2、听取和审查中共**镇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3、选举中共**镇第八届委员会。
4、选举**镇纪律检查委员会。
5、选举出席市党代表大会代表。
三、代表名额、构成比例和选举产生办法
根据《中共**市委关于认真做好乡镇党委、人大、政府换届工作的通知》,**镇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名额拟定为111名,分为27个选举单位,各选举单位的代表名额由镇党委统一分配。其中,镇、村(社区)干部代表不高于代表总数的60%,妇女代表不低于代表总数的10%,50岁以下代表不低于代表总数的50%,注重在农村外出务工党员中选举产生党代表。代表名额的分配,拟参照上述各方面的比例要求,按照各选举单位所辖基层党组织的数量、党员人数和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发展情况以及工作需要确定。
党代会代表必须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关键时刻和重大政治原则上是非分明,坚定不移地站在共产党的立场上,能够认真执行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成绩显著,公道正派、清正廉洁,密切联系群众,受到群众拥护,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议政能力,能够反映本选举单位党组织和党员的意见,正确行使党员的民主权利。
党代会代表由各选举单位召开党员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差额选举。选举时,有选举权的到会人数必须超
过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代表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应不低于20%。具体程序是:(1)采取“两推一选”办法,先由选举单位按照多于分配代表名额30%的人数,通过组织党员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式酝酿提出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与镇党委沟通,提出代表候选人初步人选,并在一定范围内公示;(2)在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基础上,由选举单位召开支部委员会确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报镇党委审查;
(3)由各选举单位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代表,报乡镇党委审批。
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1、成立专班,认真做好党代会的筹备工作。镇党委成立党代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由**同志任组长、**两名同志任副组长、****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筹备工作。办公室设在镇党委组织办,***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分设五个小组:(1)组织组:由 **组成;
(2)秘书组:由**组成;(3)宣传组:**组成;(4)会务组:由**组成;(5)保卫组:由**组成。
2、加强对选举工作的指导。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选举工作,严格按照《党章》、《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办事。加强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选举过程中,遇有不清楚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请示汇报,妥善加以处理。
3、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党代会期间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做好候选人的思想工作,又要做好代表的思想工作,尤其要做好落选同志的思想工作。同时,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工作,保证镇党代会取得圆满成功。
附:中共**镇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名额分配表
中共**镇委员会
2011年8月*日
主题词:召开党代会通知中共**镇委办公室2011年8月*日印发
共印30份
第五篇:第八次党代会摘要
张春贤在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第八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中国共产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次代表大会,是在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实施“十二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抓住历史性机遇,变化变革、敢于担当、务求实效,为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而努力奋斗。
新疆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站在时代前列,团结带领全疆各族人民,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西部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新疆。
极不平凡的五年
过去的五年极不平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开创了新疆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综合经济实力增强;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改革开放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进步;民族团结不断加强;社会大局总体保持稳定;党的建设取得新成效。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面对“7·5”事件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双重影响,自治区党委以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为主线,召开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确定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具体战略选择,提出了做好新疆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提倡在实践中解放思想,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促发展、惠民生、保稳定的新举措,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突破。201O年全疆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000亿元。针对稳定工作的新特点,综合施策,推进维稳工作常态化。特别是去年以来,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广大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敢于触及多年形成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大力推进安居富民、定居兴牧、天然气利民等工程;统筹解决养老保险、提高400多万各类人员工资收入和生活补贴水平;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2.2万未就业普通高校毕业生赴内地对口援疆省市培养计划顺利实施;27座牧区小水库全部开工;2011年“民生建设年”确定的22类、80项重点民生工程全面启动,成效显著,这些惠及民生的工作,提振了民心,展现了美好生活前景。在这里,我郑重向同志们报告,自治区党委、政府公开向社会和人民群众做出的所有承诺,都将在规定时限内全部兑现。当前,全疆上下已经形成了大建设大开放大发展的热潮,人心暖了、人气旺了、动力强了、信心足了,求发展、谋富裕、思稳定、盼和谐已经成为新疆的主旋律,各族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关注点和兴奋点已经集聚到走向富裕、走向现代化、建设美好新疆上来。面向未来,新疆已经进入新时期新阶段。
五年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主要是: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努力形成科学发展的新局面;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固树立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的理念;必须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基本前提,全力维护新疆社会政治大局稳定;必须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断提升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水平;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这些基本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放眼世界发展大势,把握全国发展大局,立足新疆发展实际,始终相信和依靠各族人民群众,集智、凝心、聚力,不断开创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
新疆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是西北的战略屏障,是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我国战略资源的重要基地。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一定要以对党和国家、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和精神,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认识新疆的重要战略地位、重要使命和历史任务,深刻认识做好新疆工作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造福新疆各族人民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总体战略和自治区确立的具体战略选择,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始终把改革开放作为促进发展的强大动力,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发展进步的基本前提,努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未来五年,是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央作出了进一步加快向西开放的战略决策,为新疆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社会政治保持长期稳定,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部署,为新疆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创造了良好发展环境。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为加快新疆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出台政策之多、覆盖范围之广、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特别是经过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奋发努力,我们已经朝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确立的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局势、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区情、面对反分裂斗争出现的新特点、新动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异常艰巨紧迫。全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务必要强化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进一步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上来,积极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搞上去,把新疆长治久安工作搞扎实,加快建设繁荣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的社会主义新疆。
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实现自治区生产总值翻一番,超万亿元的目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快速增长,总值确保翻一番半,力争翻两番。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一番。全面完成150万套安居富民、8.5万户游牧民定居和123万套保障性住房工程,城乡住房保障水平和居民住房条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新增城镇就业200万人。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以上。兰新第二双线、阿克苏至喀什高速公路、中哈二期原油管道、疆电外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一大批水利、交通、电力、通信、市政项目建成投产。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乌鲁木齐大气污染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森林覆盖率达到4.5%。
——社会发展和管理明显进步。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大幅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8%;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由0.49%提高到1.8%。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加快发展。民主法制建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社会稳定不断巩固。
——党的建设明显加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显著增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
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是人民福祉。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坚定不移地推进科学跨越、后发赶超,坚定不移地打击“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坚定不移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坚定不移地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坚定不移地加强民族团结,坚定不移地加强党的建设和基层基础工作。坚定信心、奋发有为,谱写各族人民美好生活的新篇章,在天山南北创造新的人间奇迹。
科学跨越 后发赶超
实现中央提出的到2015年新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繁重而艰巨,我们要全心全意地干、争分夺秒地干、务求实效地干,努力推进新疆经济科学跨越、后发赶超。
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新疆生态环境极其脆弱,可持续发展,最为现实、最为关键的就是生态环境问题。一切开发建设必须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必须遵循资源开发可持续、生态环境可持续,必须对历史负责,对人民群众和子孙后代负责。以保护现有的生态为基本目标,全面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将区域经济规划与环境保护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对水源涵养区、地下水源、饮用水源、各类自然保护区、自然生态良好区域、风景名胜区和人群密集区等生态敏感区域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严禁进行任何资源勘探和开发。对伊犁、阿勒泰等地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风景名胜区,要在前期规划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提升。保护好珍贵物种资源,保护好优美自然景观,保持原有生态,造福子孙、造福人类。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事关新疆现代化建设的全局。要坚持把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科学布局事关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产业、重大项目,占领技术、市场的制高点,尽快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
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要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重点,加快构建新疆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新疆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按照“以人为本、规划先行、城乡统筹、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特色鲜明”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力争到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8%。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要围绕“三化”建设,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改进传统服务业,构建充满活力、就业容量大、社会功能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新疆仍处在打基础、增后劲的阶段,必须抓住国家支持新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立足新疆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突出重点领域,多上快上一批事关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
强化水利建设,加快形成对发展战略全局具有重要保障和支撑作用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体系。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根本上扭转新疆水利建设滞后的局面。
要以打造面向国内、面向周边国家和疆内的交通大通道为重点,加快疆内国家高速公路网和国省干线公路、农牧区公路以及铁路、民航机场、管道建设,力争建成三北通道明水一哈密、库尔勒一格尔木铁路、乌鲁木齐机场四期改扩建、西气东输后续等重点工程项目。力争用5—10年时间,把新疆由国家交通网络末端,建成中国西部高速大通道和交通枢纽中心。
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全力支持疆内750千伏骨干电网建设,促进各电压等级电网协调发展。加快哈密—郑州800千伏、准东一成都士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电工程建设步伐,推进“疆电外送”通道建设。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要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开放。以更宽广的视野推进对内对外开放。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充分发挥喀什和霍尔果斯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加快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使其成为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和沿边开发开放的重要示范区。
新疆区域之间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要努力促进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支持天山北坡经济带和天山南坡产业带以及交通沿线经济带、沿边开放经济带发展,扶持带动南疆三地州加快发展,推进区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跨越发展。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是资金、人才、技术、管理的综合援疆,是经济援疆、干部援疆、人才援疆、教育援疆的全面援疆,是全方位的援疆。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把产业援疆、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作为重点任务,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对口援疆各项工作。
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宏图展示了新疆光辉灿烂的美好未来。我们一定要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努力建设西部强区,造福新疆各族人民。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首要目标
要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首要目标,逐步建立符合区情、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实惠,走向共同富裕、走向现代文明。
积极促进就业。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好普通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问题。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开发主要面向就业困难人员的公益性岗位,巩固零就业家庭24小时动态清零成果。发挥企业在促进就业中的主体作用,尽可能多地创造就业岗位。力争“十二五”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200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100万人次,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到8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各类群体纳入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落实增加群众收入的各项政策,稳步提高职工最低工资和城乡困难群众的保障水平,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继续实行物价上涨与补贴挂钩联动机制,扩大覆盖范围。坚决落实稳定物价的各项措施,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