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爱农村老人 切实解决其“老有所养”问题)5篇

时间:2019-05-14 05:09: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爱农村老人 切实解决其“老有所养”问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爱农村老人 切实解决其“老有所养”问题)》。

第一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爱农村老人 切实解决其“老有所养”问题)

关爱农村老人 切实解决其“老有所养”问题

——对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调查与思考

“老有所养”是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要用新思路攻坚的民生五大难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而农村老年人口也是我国最大的老年人群体。近年来,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因此,关注农村老年人,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是解决“老有所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人就靖安县部分乡镇的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了几点思考意见,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委员批评指正。

一、现状。

(一)思想政治状况。由于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农村老年人能深刻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们拥护党的领导,赞成党在农村的改革惠农政策。当然,也有部分老年人对目前社会上的贫富分化、不正的社会风气方面表示了自己的忧虑。

(二)住房状况。只有一个儿子且跟自己儿子住在一起的老年人,即使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他们对自己的住房状况感到满意。而有两个以上儿子,且没有自己的住房,常年住在一个儿子家中的农村老年人,他们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有过因住房问题而挨媳妇骂或看媳妇脸色的经历,他们中大多数人很想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因为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比较晚,所以,现在的农村老年人家里多子女的现象比较普遍,子女们因老年人住房问题闹纠纷的事例比较多,此种现象应引起有关 部门的重视。

(三)医疗状况。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健康意识在增强,身体感觉不舒服就会去附近诊所看看,但也有不少的农村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扛不过去时再找医生。他们中除一小部分是自信自己身体很好,头痛感冒扛一下就过去了,不用找医生外,大多数人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现在医药费用高,看不起病。大部分的农村老年人平时是找村里的医生看病,少部分在乡镇卫生院看病。可见,村里的医生和乡镇卫生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村里老年人得了大病所花的钱,除医保补助的之外,大部分老年人是自己出一小部分,儿女们出大部分或完全由儿女们出。可见农村老年人在医疗上能够花多少钱,主要取决于儿女们的经济状况,他们自己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

(四)养老状况。根据走访我们了解到,90%的老年人没有投过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不了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可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还是空白。农村老年人参保投保意识淡薄,在投保问题上思想顾虑重重,怕政策不稳。

(五)精神文化生活。据了解,有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有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这说明农村老年人的健身意识、自我保健意识在增强,但很少有农村老年人经常读书看报,这主要有经济上的、文化上的和年纪上的原因,他们或者订不起报、或者不识字、或者已经看不清字了。绝大多村没有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设施。有将近一半的农村老年人经常感到孤独、寂寞,能与亲人和睦相处的不到一半,可见,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很薄弱,幸福指数不高。

(六)再婚问题。

不少的农村老年人,在失去老伴后还是想再找个老伴的,但很少有失去老伴的农村老年人能再找到老伴。众多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怕经济上负担不起。农村人一生中办的两件大事,一是盖房,二是给儿子娶媳妇,到自己年老时,自己手中已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其次,是怕儿女们不养活自己了。中国农村实行的主要是延续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方式。儿女们在负担一个老人都觉得吃力的情况下,他们一般是不会允许自己的老人再娶老伴的。再次,是怕别人说三道四。农村中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失去老伴的老年人再娶老伴是老不正经。

二、对策和建议。

根据上面的现状描述和原因分析,本人认为要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至少应从下面五个方面着手:

第一,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目前农村老年人所遇到的养老、医疗等各种问题,是“三农”问题的一部分。不论是农村老年人的养老、医疗还是再婚问题都需要经济的支撑。因此,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在稳定现有农业政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科学技术在农业收益中的贡献率。努力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加快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大力发展工业企业,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事实证明,工业企业发达的地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也比较高,如江浙等地。

第二,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继续稳定家庭养老的前提下,农村养老必须由家庭养老方式向社会养老方式过渡。随着计划生育的不断深入,家庭逐渐小型化、核心化,我国农村不少地区出现了“4-2-1”家庭结构,这样相应的家庭收入就减少,赡养的能力也就降低了。同时,随着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使得就业竞争激烈,要求子女在事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家庭养老功能。为此,我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来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1、必须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制建设,从法律上明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地位。

2、加大现有农村养老保险的基本政策的执行力度。可借鉴外国经验,向农村开征和形成社会保障税,实现农村社会保障金筹措方式的转变,在实现保障之前,制定当地农村老年人最低生活保障线,对低于此线的特困老人,国家和社会给予一定的救济。

3、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重要性及社会保险意识宣传的力度。

第三,进一步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改善农村的医疗服务。要加大力度巩固农村医疗卫生三级网。要充分发挥县级医院在农村医疗市场中的“龙头”作用,积极指导乡镇卫生院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加强对乡镇卫生专业人员的培训。乡镇卫生院发挥在农村医疗卫生三级网中的枢纽作用,加强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巩固农村合作医疗。要大力加强村卫生所的技术力量,迅速提高村医的整体技术素质,提高乡村卫技人员素质,改善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条件。

第四,加强村委会老年人工作职能建设。

1、在村民委员会中设立能代表老年人利益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专门组织,以更好地保护农村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2、村妇代会经常组织妇女们开展关于赡养老人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农村尤其是儿子多的家庭,在赡养老人方面,媳妇的人品、素质决定老人赡养的 好坏。由于人都是往下看的,老年人在自己年轻时省吃俭用,把攒下的钱给自儿子盖房子、娶媳妇,到自己年老时,已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有的还甚至还背上了一身的债。当他们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时,当他们需要自己的儿女赡养时,遇到的却是因老人赡养问题而起的复杂的家庭矛盾。在农村,在多子女尤其是儿子多的家庭,此种情况并不是少数。

第五,改变农村不良风俗,建立有效的社会激励监督机制。

1、移风易俗,改变农民互相攀比,大办丧事的陋习。据了解,农村中普遍的一次丧事多则花七、八千元,少则花三、四千元。有的老年人活着的时候,甚至儿女们也没在老人身上花过那么多钱。

2、充分发挥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尊敬老人、关心老人的教育。有许多老人反映,说现在农村社会道德下降,有好多年轻人认为老人老了没用了。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公民敬老爱幼的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3、全社会应建立有效的敬老爱老的激励监督机制,加强对子女赡养老人方面的教育与监督。大力宣传国家有关维护老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农村老年人也应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关于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的建议与思考

双溪镇政协工作组 吕九新

各位委员、同志们: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 体系,明确了今后一个暑期社会保障发展的方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明确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城镇化、工业化的加快,征用农村集体土地的数量不断增加,有的农民土地被全部或部分征用,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成为失地农民,加上目前社会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这些失地农民容易引发和激化一些社会矛盾。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迫切的问题,也是当前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生保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目前征地工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结合我县的实际,近几年来,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品位得到了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改善,广大农民群众为支持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调查了解,目前在征地工作中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征地工作难度加大。土地是农民群众家庭经济收入来源重要物质基础。征用农村集体土地将使部门农民失去土地,他们失去土地后,在思想上一时难以接受,而且因年龄、文化、技能等原因面临“种田无地,就业无岗,创业无钱,保障无门”的窘境,加上各项配套政策措施未跟上,给征地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2、失地农民逐年增加。以双溪镇为例,据调查,从2003年至2007年,为支持县城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县城规划区内 征用农民土地有1200多亩,目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3分的农民有1500多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足5分的农民有2000多人,这部分失地农民绝大多数靠田吃饭,以农为本,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失地农民将进一步增多。

3、安臵方式单一。目前,我们对失地农民主要实行货币安臵方式,失地农民拿到土地补偿费后,绝大部分农民将补偿款转为消费资金,很少用于再生产,尽管有少数农民转入二、三产业,但大多数失地农民仍然生活比较困难。

4、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就我县目前现行的情况看,还没有真正制定出关于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政策规定;政府也没有对用地单位优先吸收被征地农民就业作出明确规定;失地农民自谋职业缺少优惠扶持政策;失地农民参与保障的人数少且多数是无组织行为。

二、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的建议与思考。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是当前各级政府必须解决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确保农村社会稳定面临的重要问题,围绕此项工程谈几点建议:

1、切实做好宣传教育。农村土地是农民集体所有,但依法征用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加强对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向广大农民群众讲清政策,说明道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真心对待他们,积极争取农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险制度。要根据农民的需求,承受能力和目前条件,按分类分层保障原则扩大农村社会保险覆盖面。要把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等基本 社保项目建立起来,保证失地农民在社会保险、劳动权益、劳动安全等方面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待遇,以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确保他们的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3、制定公平的农民工就业政策。要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彻底取消限制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性政策,使农民工与城镇职工享受同样的各种待遇。在就业安臵中,明确规定用工单位和企业把合适的岗位优先安排给被征地农民,并签订三年以上的劳动合同。

4、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竞争能力。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培训,为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5、积极鼓励支持被征地农民自主择业、自主创业。要制定和完善关于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被征地农民通过多种形式实现就业。

以上几点建议是本人的一些想法,如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重视农村房地产业的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民革靖安县总支 华延峰

各位委员、同志们: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县农村房地产业逐步发展,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农村房地产业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农村房地产业发展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成为建立和谐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瓶颈因素。因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首先重视农村房地产业发展。

一、农村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由于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权力限制,农村房地产开发建设的投资主体主要是农户个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户对自身居民条件的需求不断增长,造成了农村房地产建设的无序扩张,导致农村村落的膨胀。

2、农村住宅建筑质量不高。大多数农民建设住宅多采用“亲帮亲、邻帮邻”的建筑方式,由于大多数农民不具备建房的专业知识,一般也没有正规的施工图纸进行指导,更不会请质量监督单位进行质量监督,建成的房屋质量低劣,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3、农民建房盲目性大,由于各户的财力差异,子女多寡不同,要求各异,村镇规划难以实施,造成农村房地产建设的分散性,道路、供水、供电、排水、排污等基础设施难以配套,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又人为破坏了农村自然生态环境。

二、重视农村房地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最近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的新提法。《规划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因此,重视农村房地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基本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的重大举措。

2、有利于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重视农村房地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村房地产建设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将村庄建成社区,农村建成城镇,将减少农村不良的环境卫生,使农村居民居住在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同时,对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重视农村房地产的发展,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3、有利于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管理。

农村建房没有一个统一规章制度,农民建房自由度大,东一幢、西一幢,有的在成片的耕地中孤零零的建一住宅,既浪费了农村集体耕地,又不利于农村居住宅基地的管理,重视农村房地产业发展,依据保护耕地、集约用地原则,限制建设独立式住宅,鼓励农村居民建设多层式住宅,有利于建设“节能 省地型”农村住宅,加强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管理。

4、有利于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先导性和带动性特征,发展房地产业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据测算,建筑业每生产1亿元产品,需要直接消耗0.64亿元的工业产品,还可以带动0.04亿元的商品销售;每投入100元的住房资金大概可使相关产业创造170元到200元的需求;每销售100元的住宅可以带动130元到150元的其他商品销售。根据计算,住宅建设增加10个百分点的话,有可能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个百分点。另外,住宅行业每吸纳100个人就业,可以带动相关行业200个人就业。因此,农村房地产发展可以改变农村第三产业极不发达的现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和转移,从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三、重视农村房地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议。

1、科学规划,加强管理。

各乡镇、村庄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量力而行、分年实施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认真编制住宅和村镇建设规划,把住宅和村镇规划同渠、路、林、田、电等基础设施、公用工程建设结合起来,整体布局,综合配套,一次到位。另外,要加强规划管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做到“一张图纸管到底”;确实要调整的,要严格经过有关部门的论证和审批。

2、科学设计,合理建房。

农户的住房具有多用性特点,除生活用房外,还包括一部 分生产用房,如仓库、饲养棚、家庭手工业作坊、庭院等等,比起城市居民住宅要复杂得多。为此,建筑设计单位要做出合理的设计,以适应多用性的要求,住宅平面分区及其功能要坚持“三分离”原则,即寝居分离、食寝分离、人畜分离。另外在单位建筑的设计上,既要体现当地的特色,又要融入积极向上的现代生活气息,营造和提炼农村住宅的建筑美。在建房标准方面,要做到新建住宅达到砖木、砖混以上的结构标准,提高建筑质量,减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3、加强领导、统一协调、明确职责。

推进农村住宅建设,需涉及到国土资源、城建、农业、水电等部门,要加强领导,由政府统一协调,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建房,加强对农民建房的技术指导和服务。

4、严格制度,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

要充分发挥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在农村宅基地管理中的作用,建立一户一宅档案管理制度;完善对农村土地动态巡查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农村住宅建设用地的日常监督;积极探索防范土地违法行为的有效措施,做到防患未然;充分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作用,加大对农村宅基地管理的力度,保障农村房地产建设的合理有序进行,为农村房地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第二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浅谈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环境污染使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避免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处于真空状态,是实现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现就本人调研情况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农村环境污染现状

1、农业生产造成的污染。一是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化肥造成污染。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农民越来越重化肥的使用,而轻有机肥使用。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农业系统的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破坏,化肥中的废氮流失到农田之外,会使湖泊、池塘、河流等水域生态系统营养化,导致水藻营养过剩,水体缺氧,水中鱼虾死亡。同时被有毒化学药品污染的水难以净化,直接威胁人类饮用水的安全;二是农膜污染。目前农膜覆盖技术在农村得到了广泛应用,农膜覆盖栽培已成为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由于局部使用量大、部分使用方法不当等原因,其所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日趋严重。农膜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大量薄膜残片在空中漂浮,使大气中固体残留物增加,致使农村的白色

二、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1、发展观念和策略层面上的原因。一些地方存在着单纯的经济观念,片面理解“发展是硬道理”而一味追逐经济指标,造成环保指标在经济指标面前被不屑一顾,环境被置于牺牲品地位。一些地方秉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观念,沾沾自喜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选择了“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掠夺型开发的经济发展模式,置环保于不顾。一些地方片面追求城市化速度,农村环境成为城市化的“嫁妆”,这样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短期效益与长远利益对立起来,严重违背了自然规律、经济发展规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2、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环保资金投入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环境监测、环保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规划制定难以实施。尽管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还缺乏与之相配套的科学的环保规划,即便制定了规划,由于受资金、人力、物力的限制,导致农村环保力量不够,规划也难以实施。

4、不良习惯难以改善。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高,很多人养成了许多

工生态设计。建立防灾减灾的监测预警系统,从源头和过程防治化学、生物化学物质的污染。禁止使用高度残留农药和生长激素,改变传统的大量播撒氮肥的习惯,提倡使用以各种农作物生长的小剂量复合肥、有机肥,积极采用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平衡施肥、生态农业等农业新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作物,从生产组织上按标准化、无公害化培育更多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进行集约化生产,确保农作物综合利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发展绿色养殖,畜禽养殖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多用天然饲料,养殖污染物治理达标。

3、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健全治理长效机制。我们要以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创建力度,健全治理长效机制。目前,靖安县11个乡镇已有60%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一个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优美乡镇。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创建力度,争取在近年内80%以上的乡镇被命名为省级或国家级的环境优美乡镇。另一方面要健全治理长效机制。各地要成立相关组织,具体负责村庄环境整治长效管理,确保有人管事,有人办事。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辖区农村环境保护的责任制,将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建立农村环境保护长效管理机制,把农村的环境保护和建设

法从严,处罚从重”的原则,严惩环境违法行为,杜绝以罚代法的现象发生。

6、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坚持“谁污染、谁付费,谁收益、谁负担,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不断拓宽投资渠道,保证稳定有效的环保资金投入。财政政策逐步向农村环境保护如农村环保重点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倾斜。另外,还需根据“工业反哺农业”有关精神研究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集体和个人多渠道融资机制,保证稳定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投入

第三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调查报告

医药卫生工作组

为推动靖安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改善农民就医环境,更好地适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需要,县政协医药卫生工作组组织部分委员对靖安县农村医疗卫生工作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乡镇卫生院现有人员情况。靖安县共有乡镇卫生院11所,4个为中心卫生院,7个为一般卫生院(其中三爪仑卫生院、雷公尖卫生院处于解体状态,双溪镇卫生院与县中医院合署办公)。全县8个乡镇卫生院定编178人,实际在编人员12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6人,行政工勤人员15人。在技术人员中,具有医学类大专学历者23人(本科学历0人),中专学历者69人,高中或以下人员16人;具有中级职称者19人(高级职称0人),初级职称87人;具有临床医师30人,药剂11人,护理30人,检验6人,公卫医师6人,妇保医师9人。全县设有村级卫生所70所,另有84所卫生分所,共有乡村医生209人,其中大专学历34人,中专学历或相当于中专水平133人;乡村医生中,有执业医师资格的9人,有助理医师资格的8人。

2、卫生工作开展情况。2007年以来,县委、县政府为适应新农合发展的需要,有效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积极争取国债建设项目,相继对中原、罗湾、宝峰、高湖、水口、香田、璪都、仁首等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并争取到农村卫生建设专项扶助资金近500余万元,添置完善了各项医疗设备;四个中心卫生院配备了救护车,农村卫生院的面貌焕然一新;村级卫生所完善了17种必需医疗设备,建设新型农村卫生所进展顺利。这些条件的改善,极大地改变了我县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状况,为适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满足广大农民的医疗卫生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1、当前我县农村卫生工作中最大的难题就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匮乏。一是在职医务人员的专业队伍老化;二是高级职称的优秀人才紧缺;三是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技术把关人不足;四是乡镇卫生院在职医务人员中高学历人员极少。由于人才的缺乏,导致农村卫生院的服务能力较低,服务范围狭窄。近年来,陆续添置的生化分析仪、X光机、B超机、心电图、乳腺仪、电子阴道镜等设备由于人才的缺乏而不能完全发挥有效作用。由于缺乏高资质高水平的医务人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较低,重病、大病在乡镇得不到有效救治。

由于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执业范围狭窄,治疗手段有限,也相应造成群众就医的困难,同时也造成了卫生院混岗现象的产生,这就为医疗安全留下了隐患。

2、农村医院管理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农村卫生工作是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的落实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大问题。农村卫生体制改革目前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人事制度改革难以落到实处,想安的人进不了,紧缺的专业人才引不进。乡镇卫生院对村级卫生所和乡村医生的管理缺乏相应的机制和手段,对他们的日常监督管理由于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导致监管不力。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对卫生院的监管力度。卫生主管部门要尽职尽责,继续加大对卫生院的扶持和监管力度,把定期深入乡镇卫生院检查指导工作纳入工作日程,形成工作制度。在制定相关政策,做出有关决定前,要充分调研,合理安排,因地制宜。其次,要重视乡镇卫生院领导班子建设,打破身份界限,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责任心强、医风正、懂技术、会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卫生院院长。并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努力营造“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竞争环境。

第三,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管理,督促引导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特别是建立落实考核和奖励激励机制,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强人才管理,健全保障机制。如何引进和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卫生工作者队伍,是目前农村卫生院亟待解决的难题。一要从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选派优秀技术人员支援农村卫生院建设。对其严格规范管理,使其安心服务于卫生院工作。在其“支医”期间,要在其原单位保留职务和工资,并给予适当生活补助。“支医”期满,由卫生主管部门对其在“支医”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考核优秀者,予以适当奖励,并将其表现作为评优选先和晋升职务、职称的重要依据。二要加大专科定向培养力度。政府可以出部分资金帮助本地区乡镇困难家庭考取医学院校的学生完成学业,并与其签订定向就业协议,规定其毕业后必须回所在乡镇的卫生院工作一定年限。三要选派卫生院优秀人员到上级医院或医学院校定向培养。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考核优秀者委以重任。对其他在职人员也要有计划的开展培训,使他们能够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诊断治疗,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四要强化卫生人才投入的政府职责,落实农村卫生人才补偿的财政保障机制。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财

政全额支付,确保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落实。五要积极引进招聘大专以上毕业生,妥善解决新聘用人员的身份编制、福利待遇等实际问题,吸引医学毕业生到农村卫生院工作,着力改变人才短缺、技术断层的局面。

3、发挥中心城镇作用,合理整合医疗资源。由于受财政补助资金有限和卫生技术人才缺乏等条件的限制,要使各乡(镇)卫生院在短期内实现均衡发展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根据我县地域分布现状建议建立以中原、罗湾、高湖、仁首四个中心城镇卫生院为中心,周边乡镇卫生院为补充的辐射式区域布局模式,充分整合、合理利用地区内的医疗卫生资源。进一步加大对四所中心卫生院的财政投入,统一调配精干技术力量在区域内的使用,不断健全和完善医疗科室和设备配备,做强中心卫生院。与此同时,兼顾一般卫生院发展,通过采取设立中心卫生院流动巡诊车、专家定期到卫生院坐诊等有效措施,增强普通卫生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4、进一步规范农村医疗市场管理。要彻底清查整顿村级医疗服务场所。工商、卫生、药监等多部门联合行动,坚决取缔无照经营的个体诊所和药店;严厉查处药店坐堂行医,利用义诊咨询、免费检测等不正规方法对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负责任的无证行医行为;继续加大对药品质量 的监督检查力度,从根本上清除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渠道,为农民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

5、积极完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医务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要制定倾斜政策,对养老保险这块给予政策上的扶助,使退休人员安享晚年,让在职人员吃上定心丸。

第四篇: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于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对农村养老保险的调查与思考

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是“保民生,保稳定”的一项惠民利民工程,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民心工程,为此,本人就我县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对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提出了几点思考意见,不对之处,请指正。

一、我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和问题

1992年,民政部印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标志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我国开始实施。按照上级规定,我县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也于1993年1月起施行。我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刚启动时是由民政部门设立相应的机构运作,设有会计、出纳岗位,基金独立核算。至2008年民政局的此项职能整体移交到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的经办机构。

我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开展以来,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养”的问题,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和维护社会安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与发展需求相差甚远,还存在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范围小,覆盖面窄。

政府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目的应该是为老年人提供一个“保护伞”,使其老有所养,但是,目前社会养老保险所覆盖的人数非常少,未能真正发挥社会保障的功能。我县从1993年开始推行农村养老保险,至2008年底有6163人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只占我县农业人口9.8万人的6.5%。

2、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

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于参保率低、待遇水平低,虽在全县范围内实行,但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较小,加之没有统筹金支持等因素,造成了现在符合享受待遇人员领取金额太少,达不到“养老”的目的,至2008年底有301人领取养老保险金,领取标准人均7.93元/月,最高的93.94元/月,最低的1.08元/月,这种状况削弱了社会保障对劳动者的生活保障作用。

3、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单一,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目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主要采取储蓄积累模式,但范围极小。由于无统筹金支持,又没有其它补助收入,使农保基金总量不足,抗风险能力不强。从整体看,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无法承担农村老龄化高峰到来的冲击。由于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致使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约束等机制,资金使用存在风险大,无法解决保值增值的问题。

二、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思路

1、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

(1)坚持“科学发展”的原则。政府要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要适当增加集体补助,通过政策扶持、加强管理、深化改革等途径,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集体对农民的补助能力,并制定相应的办法规范村集体对农民的补助;要引导农民自身增加投入。通过一系列政策激励,吸引农民参保,不断提高覆盖率,最终实现“全民皆保”的目标。

(2)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农村人口数量庞大,经济基础相当薄弱。因此,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还难以完全替代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农村养老仍然必须坚持和强调社会保障与土地保障和家庭保障相结合;必须坚持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与国家补助为辅、国家适当给予政策扶持相结合;必须遵循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公平与效率相结合的原则;必须坚持量力而行与适度保障相结合的原则。

(3)坚持“城乡衔接”的原则。由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普

遍低于城镇居民,缴费水平不能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又由于农村消费也远低于城镇,相应地农村社会保障的待遇水平也应当远低于城镇社会保障标准。在总的管理原则上,目前农村社会保险应与城镇社会保险有所区别,但是社会保障理论体系应一脉相承,社会保障项目要基本一致,资金管理原则要基本一致,规定互相衔接立法要基本一致,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2、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操作细则。

(1)明确参保对象: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学生)、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参加新农保。对原来已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的对象要制定好科学合理的移接手续,让政策更好延续。据最近一次摸底统计,我县总人数农业户籍人口98499人、其中16岁—60岁人员67803人。

(2)制定制度模式: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财政和单位或集体缴费的一部分和全部农民个人缴费计入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实行缴费确定型的支付办法,即按个人账户储备积累的总额确定保障基金发放标准,体现效率原则。并逐步建立社会统筹基金,实行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基本相同的制度。财政出资和单位或

集体缴费的一部分进入统筹基金。社会统筹基金按待遇确定型的原则,除用于承担个人账户支付完毕后的支付责任,还可按当地农村生活支出一定比例发放社会统筹养老金。

(3)建立筹资机制:农民养老保险金的筹集,采取农民自交、集体补助,国家扶持(或补贴)相结合的办法。即农民自己交一块,集体补助一块,政府扶持一块。原则上以个人缴纳为主,以集体补助为辅,可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确定集体补助的上限;财政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重点放在政策引导、鼓励农民投保和给予激励上,可以视财政情况给予一定比例的统筹基金或补助资金。

(4)提高保障水平:缴费水平决定着保障水平。在缴费标准上,可设立低、中、高多个档次,由参保人根据不同的经济条件、收入水平、健康状况进行自主选择,并可在申请批准后调整缴纳档次。最低缴费标准按最低享受(支付)标准倒推,应在加上政府和集体的补助后,能保证基本的养老需要,保障水平达到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5)合理待遇享受: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时开始享受,享受标准可根据个人账户积累额,制定科学合理的个人账户计发系数,按月或按季发放;个人账户余额不敷使用的,由统筹基金支付。要加大财政和集体(单位)投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待遇调整储备金,根据物价指数增长等情况,适时提高养老金水平。

(6)筹措基金运营:基金暂以县为单位独立运作,由社保经办机构集中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并逐步提高统筹层次;要为参保农民建立个人账户,将个人自己缴费和部分集体补助以及历年利息积累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不得从基金中提取管理费用。个人账户管理应保持充分的弹性,要灵活处理好“参保人身份、缴费方式、携带转账、中止和恢复、税收减免”等信息,以适应农民在各类经济活动情况下的缴费方式;还要积极探索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途径,按国家有关基金运营的法律法规规定对基金进行市场化运作,依法建立委托人、托管人、投资人制度;由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运营,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第五篇: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强化责任抓管理,因势利导增效益——切实强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后续管理之我见)(本站推荐)

强化责任抓管理,因势利导增效益 ——切实强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后续管理之我见—— 立夏已过、绿树成荫,各地去冬今春开展的“一大四小”植树造林绿化工程虽然犹战正酣,但由于季节的关系,大规模植树造林项目应该已经接近尾声。这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规模之大、领导之力、标准之严、质量之高、耗资之多、时间之长、决心之大、行动之快、效益明显的植树造林绿化工程可谓空前。如何从各方面强化责任,抓好督查,加强管理,确保造林绿化“一大四小”这一“百年大计、千秋大业”宏大工程建设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巩固好造林成果,除了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一大四小” 植树造林绿化工程的管护比造林更难,工作量更大以外,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坚决”、“ 两个坚持” 上加大造林绿化的后续管理,确保造林后成林成材。

一、坚决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应坚决继续把管护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列入经常性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应担当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层层建立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没有盲区,不留死角。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积极开展管护造林项目的各项工作。

1、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和保护力度,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1-

起,形成全社会爱林护林的良好氛围。一是大造声势。编写一些通俗易懂的宣传画册、宣传资料在造林通道两旁、造林基地张贴和向社会发放。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开展“护林光荣,毁林可耻” 的宣传,掀起全民护树热情。二是形式多样。可以在各类学校开展保护造林绿化林木及森林的宣讲课,教育学生从小树立保护森林的良好意识。同时利用学生向社会、向家长传递保护造林树木及森林的重要性,让孩子们替社会当好义务“小宣传员”。三是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加大保护力度。完善和制订村规护林公约,认真实施《造林绿化管理条例》,用制度来约束规范护林行为,用地方法规来保证植树造林成果。四是抽调技术骨干,从技术方面到基层进行办班、跟班指导已栽林木的管护,一要检查树苗生长情况,进行培土、壅蔸、修剪、浇水,低洼地段排涝,保证成活率。二是加强病虫害药物防治,尤其是外地引进的苗木,要细心检查,防止其带有病虫危害导致感染。三是加强森林防火。因为大多数造林面积集中在人口经常密集出入的地方,要防范于未然,杜绝随意性野外用火,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特别是林业部门要发挥服务主力军的作用,协助有关部门抓好管护中的各项技术指导,力争造一片、管一片、活一片、绿一片。

二、坚决落实管护机制。俗话说:“三分造、七分管”。今日大规模实施的“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如果只栽不管,重栽轻管,必定他日会陷入“年年栽树不见树、年年造林不见林”的怪圈。因此,要树立“保护就是绿化、管理就是生态”的理念,高度重视造林绿化管护工作。

1、坚持造林绿化与管理保护同步进行,杜绝人畜破坏、严防森林火灾、密切关注森林病虫危害、坚决打击乱砍滥伐、毁林毁树等违法行为。

2、按照“谁造谁管、合造合管”的原则,采取“包种植、包存活、包管养”的方式落实管护责任,建立“责、权、利相统一、建、管、种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一是对农户田间屋旁、山区丘陵的个人造林、联户造林,由农户自己管护;二是城市、乡镇、园区等造林绿化,实行属地管理,由当地政府和造林单位负责管护;三是道路沿线造林绿化,由主管单位负责管护。

3、在落实管护责任的前提下,鼓励专业化承包管养,鼓励社会化认种认养,倡导全民参与管养。

4、在体制上,全面落实造林经营主体,不造无主林。一是对已经造林凡是集体所有的林木,采取承包的形式把林木权属落实到个人。二是大力开展造林地的流转经营,进一步明晰造林后林木产权权属,从而达到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坚决杜绝无主树,无主林。

三、坚持强化长效机制。对于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的管护工作,关键是要制定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因为“一大四小” 绿化工程,面积大、范围广、树种杂、树型大小不

一、品种质量参差不齐,造林场地地段的土壤属性好坏有别,只有做到长短结合、循序渐进、有序操作,才可收到预期效果。

1、制订相应的有利管护政策,又便于操作的举措,用政策与措施激发各级造林单位及林农的管护积极性,保障他们的即得利益。

2、充分尊重造林经营单位和林农自主权,按照“宽严适度、活而不乱” 的原则,对今后用材的砍伐指标、税费收缴等方面提前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逐步实行放宽和减免。

3、逐步建立林业产业链,鼓励兴办木材收购、加工企业,方便造林经营单位和林农及时将资源变为资金,使绿色树木真正变成绿色“银行”,全方位为他们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对在“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和精心管护的造林经营单位和造林大户进行表彰、奖励,在苗木、病虫害防治等药物、技术服务等方面进行优惠。

四、坚持强化督查措施。当前,正是植物萌芽发育的关键期,也是造林绿化工程管理的黄金时期。各级政府在进行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专项考核时,应成立专门督查组,一是坚持树木未成林前的重点督查,对各级各部门造林绿化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督促补火与改正。各级要有

自己的重点督查地段,以点带面,齐抓共管。二是由各级林业部门严格把关,健全奖惩约束制度,不合标准的坚决不验収,不拨专项经费。严格兑现奖惩。三是出台有效的行政措施,由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跟踪“一大四小”工程管护督查。经常开展巡回检查评比,鼓励先进,鞭策他人。对管理不善、造成经济损失的,要给予严肃的纪律处分,确保造林成果得到巩固。四是落实责任机制。把经营主体落实和管护责任明确列入“一大四小”工程考核的重要内容。确保这一声势浩大、全民上阵,为民谋利的“创业工程”,真正成为学习实践、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富民工程”。

下载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爱农村老人  切实解决其“老有所养”问题)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关爱农村老人 切实解决其“老有所养”问题)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