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3个进阶

时间:2019-05-14 06:0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3个进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3个进阶》。

第一篇: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3个进阶

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少成绩。“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提法逐渐被“智慧校园”所替代,那么“智慧校园”相较于“数字化校园”有哪些进阶性的改变呢? 传统数字化校园缺点: 1.缺乏整体规划

信息化建设无整体规划,各种应用系统随着当期的业务需求驱动而建设,对未来长期发展演进的需求考虑不足。2.信息孤岛现象严重

各种业务系统独立部署,互联互通不畅,标准程度较低,形成信息孤岛,优质资源的共享机制尚未形成。

3.基础网络存在优化及升级的压力

随着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等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教育数据中心的建设,以及管理信息化服务的快速推出,均对教育基础网络的性能、可靠性、业务支撑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系统建设时,需要考虑统一规划、弹性部署、资源共享、持续发展的策略,兼顾当期业务与长远发展的需求,实现基础网络与信息化服务的平滑扩展。智慧校园便应运而生了。

当下的智慧校园建设情况:

1.统一规划,绘制“智慧校园”总体蓝图

智慧校园解决方案是包括基础网络层、教育平台、系列化智慧服务在内的综合性架构。它是以云计算为核心,以高性能的宽带网络统一承载,向客户提供协同应用、深度融合的综合信息服务,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教育与科研的创新。2.打造云平台,教育信息化进入“云时代”

作为一种信息服务模式,云计算可以把大量的高度虚拟化的计算和存储资源管理起来,形成一个大的资源池,使得资源实现按需、动态、弹性的分配,提供给校园各应用系统使用,提供方便、快捷、融合的服务。

基于云计算的教育信息化服务架构,具有许多特征与优势。一切皆服务,软件在云端,永久在线,快速部署,动态升级,按需购买。可充分利用全球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将本地资源转化为云端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顺畅共享,助力于建设全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社会。创建基于“云”的管理、教学、科研、学习、互动与创新环境,助力教育运营,构建从云端到地方的中介服务。

3.融合与创新,实现全方位服务 传统的数字化校园是基于“竖井”式的架构,各业务之间相互独立,业务逻辑无交互,用户数据不能共享,只能提供单一的使用方式。而基于云平台实现的智慧校园,在云端将应用虚拟化,各种服务共享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运营资源、管理资源和安全资源等。实现了全新的服务模式。

总之,进阶新型智慧校园带来了融合创新的校园生活。这是源于国家信息化的不断升级对教育行业的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我们相信随着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升级,未来的智慧校园会更加丰富多彩。

第二篇:从数字化校园飞跃到智慧校园

从数字化校园飞跃到智慧校园

一、智慧校园的发展历程

数字化校园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为基础,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上建立起来的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的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使数字资源得到充分优化利用的一种虚拟教育环境。通过实现从环境、资源到应用的全部数字化,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近年来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展了“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工作,这些建设均投入了极大的人力、财力与物力,虽然有的学校硬件平台与相应的软件平台已经搭建完成,系统已经投入运行,但与预期效果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应用方面。“数字化校园”的建设都集中在平台的投入上而没有让广大师生感受到其带来的巨大便利,就是系统没有与用户很好地结合。

而随着物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使用,给数字化校园与用户的有机结合带来了有利的条件,从而在数字化校园的基础之上又发展起来了智慧校园。可以说“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升级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数字校园发展的一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到的是,“智慧校园”的基石是前期数字校园的建设与发展。也就意味着,“智慧校园”首先要有一个统一的基础设施平台,要拥有有线与无线双网覆盖的网络环境;其次,要有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二、智慧校园及其特点

目前,全国很多知名高校都在进行智慧校园的建设和探索,智慧校园是对传统智慧校园概念的发展。它基于物联网环境,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互联与集成,基于深度的数据挖掘与分析,为学校工作提供全面的、有效的、智能化的管理与服务过程支撑。智慧校园的三个核心的特征:一是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供基于角色的个性化定制服务;二是将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融入学校的各个应用于服务领域,实现互联和协作;三是通过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学校与外部世界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和相互感知的接口。

由于具有以上的特征,所以它的构建将满足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与服务要求的开放性、协同化运行支撑环境,为校内外各类人员提供完善的个性化服务支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提供完善的智慧化运行环境,具体包括:

智慧的环境:以物联网的理论为基础,构建教学、科研、管理、校园生活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智能化环境。

综合的服务:提供面向师生的综合信息服务,使得学校师生能快速、准确的获取、捕捉校园中人、财、物和产、学、研业务过程的信息和服务。

优化的管理:将数字化校园中的管理改进和业务流程再造,作为学校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学的决策:利用智能化的综合数据分析,为学校各种决策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实现科学决策。

资源的共享:通过数字化校园中各个应用系统的紧密联结实现校园的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信息传递和信息服务,从而进行教学机制和管理体制的创新,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

因此,智慧校园应是立足于目前运行的校园应用和信息系统,充分利用移动行业平台、一卡通等业务优势,根据高校各种应用系统的功能特点,实现与高校现有IT应用系统的耦合应用将其移植到移动终端上进行实现,并且能达到实时互动,完成大部分必须通过有线网络以及耗费大量人力才能完成的相关事务,满足高校建立信息化沟通管理体系的需求。

三、智慧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以前不少“数字化校园”的项目没有让广大师生感受到其带来的便利,就是因为在建设过程中“重建设,轻应用”,重视硬件平台的投入面轻视软件的建设与使用,造成系统没有与用户很好地结合。而智慧校园的建设也存在着硬件与软件投入、系统建设与系统使用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是领导与决策者的看法与决心,不能为了建设而建设,重点要放在应用上,只有充分使用才能充分发挥智慧校园的各项优势。

由智慧校园的特点就决定了单是一个学校是无法将其建设应用成功的,其建设必有相关运营商的积极参与。而运营商的参与使得“智慧校园”与特定的产品捆绑,如由某省电信所倡导的“智慧校园”,其重要载体是校园“翼机通”,其公司宣传文章上写着“通过融合物联网与3G技术的信息化应用平台、翼机通手机集门禁卡、借书证、零钱包等用途于一身。”同样可以预见的是,在运营商对学校市场高度青睐的今天,移动或者联通他们同样也会对“智慧校园”有基于自身产品的诠释。因此,相关质疑免不了产生:由厂商所提出并且实施的“智慧校园”是否可以让高校的信息化健康、稳健、可持续发展?某高校一位信息化工作者旗帜鲜明地表示,由厂商主导的“智慧校园”和以前由银行主导建设的一卡通存在着同样的机遇和问题。

第三篇:学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三年年发展规划

学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三年年发展规划(2017—2019)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确定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全面深入推进“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并以《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2015)》为指导和目标,以应用建设为重点,以服务教学为核心,不断提升数字校园水平和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我校将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我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为基础,以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创新发展,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智慧化校园。

二、总体目标

到2019年,以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保障硬件正常安全运行,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

三、学校信息化现状分析

(1)设备现状

1、校园网络的现状

互联网出口带宽为50M,局域网干路为100M,采用三层网络架构,具有防火墙、上网行为管理等设备。目前我校办公计算机450台、教学计算机75台,外加其他辅助客户端,上网点可达520台左右,明显存在出口带宽偏低的问题,而且办公和教学网络交叉,网络布线缺乏统一规划,缺乏无线接入点,关键设备老旧、IP地址与Mac地址不能有效绑定等。

2、网络中心现状

网络中心由3台服务器、1台存储服务器、8台交换机、1台防火墙组成,内连校内局域网,外接国际互联网和县教育局的教育网。由于长时间工作,目前设备大都已经老化。

3、校园计算机终端现状 学校共有计算机网络终端500个,各教室、实验室、行政办公室、计算机房、每个教师办公室都设有终端。学生用计算机550台,一线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其余老师是台式电脑。学生生机比为7:1,师机比为1:1。

4、平安校园网现状

实现对教室楼道、校园主要部位、宿舍等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电子巡更、校园安全防范系统。现由政教处管理。

5、高考监控网现状

实现教室内部以及楼道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电子巡更、电子监考、班级安全防范系统,主要用于考试用。

6、校园有线电视网现状

有线电视网络是我校的又一大型网络,它的有效电视终端点分布整个学校,学校有线电视通过广电信号可以完成8个频道的播放。

7、校园广播网现状

学校的有线广播网络,具有独立的分区广播功能,各区域可以独立进行分区广播。拥有独立的智能定时控制,可以分时间段播放各类音频信号,主要用于广播站,上课下课打铃。

8、高考放音网现状

具有独立的分区广播功能,各区域可以独立进行分区广播。主要用于考试放音。

9、校园无线网络覆盖

我校已建设校园无线上网工程。具体类型为小型办公用无线网络,教学楼、办公楼、局部实现了无线网络覆盖。

我校教育技术设施绝大部分已经使用了4年,计算机网络终端大量增加。其中网络系统是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由于这些设备使用年限已到,目前在使用中经常出故障。

四、需求分析

我校属于国家第一批中职示范学校,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同时也为了后期的精品校建设打下坚实的信息化基础。依据上述分析,2019年前项目需求分析。

(一)硬件部分

基础设施包括校园网络、数据中心、网络信息服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录播教室、智慧教室、校园电台、多媒体教室、仿真实训系统环境、数字广播与网络电视系统和数字安防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础设施建设:校园网络是数字校园的最基础的设施,没有相应的网络基础设施,数字不能流动,就不可能形成数字的空间。我们的设想是:优化学校公共网络设施的,建设网络基本服务体系,加大网络出口宽度:优化学校有线电视网络和语音广播网络,添置相关设备,完成语音信号与有线电视射频信号的数字化,做到数字化的语音、视频信号在网上传输。建设千兆有线、全覆盖无线校园网络系统,采用多网合一的多媒体综合校园网解决方案,实现计算机局域网、双向电视教学网、智能广播网和数字监控网的数字化多网合一。

校园网络建设有多个出口,分别选择接入不同的运营商网络(联通、电信 各100M)、校园网络采用千兆以太网络技术和设备,网络核心层配置冗余设备(双核心),所有楼层配置光纤链路冗余;

校园无线网络在校园有线网络基础上建设,采用千兆802.11n、802.11ac技术;基于无线控制器的瘦AP系统架构,满足可管理、安全、QoS、漫游等功能要求;

为保证校园网络的安全,防止外部用户的非法接入,实现有线和无线用户的统一认证。

校园网络设置DMZ区,专门放置WWW等允许外部访问的公共服务器,对外提供WWW等信息服务,实现与内部网络的隔离;

教室计算机除普通计算机常规功能外,还融集控、视音频直播等功能,并有课件点播、VOD点播、双向电视教学、示范教学、教学评估智能广播等多项功能。

我们的设想是包括办公自动化系统、教学资源库、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都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因为它们是数字校园的核心支持系统。

2.建设构架私有云。

主要是实现对个人计算机指定目录文件自动同步,同一账号,在多台设备登录时,保持与最后登录设备的连接,实现用户对个人计算指定目录下的特定类型的文件自动与服务器云端同步,实时监测用户文件变化情况。不需要用户干预就能及时自动备份文件。当用户新建、修改或删除文件(目录)时自动更新同步,保障用户重要文件的安全。当用户移动办公时,可直接从云端访问,省略了移动存储介质的拷贝过程,提高用户工作效率。更换新计算机时,用户登录后原计算机中的个人文件将自动从云存储中同步到新计算机中。

网盘:用户可将不常用的文件存储在云存储中,从而节约本地存储空间,提高文件的物理安全性,也便于资源共享。

共享:用户可以把网盘或同步盘的任意文件(目录)分享给群组或其他用户。只需要在云存储中存储一份文件,被分享的人不需要下载存储即可在线浏览,实现资源共享。若源文件被修改,所有分享人立即会得到更新文件。

3.建设录播智慧一体化教室。

(1)能够实现移动教学与课堂互动相关的功能

实现录播功能,摄像机接收到图像定位系统的指令后,负责对老师、学生进行跟踪拍摄,然后把采集的视频信号传送给录播主机系统,录播主机系统主要用于教师授课、教师板书、学生答问、实物展示、计算机画面、其它教学课件等多个教学场景与教学课件之间自动调度和切换,还可直接监视和控制多路视频信号。调度与切换完全以实际教学为基准,总是能在恰当的时刻将画面切换到需要的场景,准确表达教者的意图,习者的需要,智能化与人性化的完美结合,更加贴近人工导播,达到“专业级影像制作”效果。

能够实现教学活动的网络、计算、存储等功能,同时能够支持多个跨系统终端接入,实现将移动设备的屏幕内容无线投射到投影或者一体机等大屏幕上,支持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环境下,以及无Internet网、无校园网等断网环境下的正常教学活动。

(2)实现教师终端的操作界面以“一对多”的形式广播到学生终端上(包含Android、iOS、Windows系统)。支持不同操作系统学生终端的混用。

(3)实现高密无线环境部署:教室内自动快速部署高密度无线环境,支持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的接入,支持联通校园网和Internet网;

(4)实现高并发通讯:支持60个移动端(同时混合使用iOS和Android平台移动设备)支持200Kb文件大小的教学内容并发下载(教师发学生)、上传(学生传老师)时间不超过2S。

(4)实现课堂互动:实现教师下发客观题、主观题提问学生,并在学生提交客观题后自动生成统计报告,报告中包括各选项被选比例、具体人员名单等;

4.建设校园电视广播电台。

3.数字安防改造建设。

以校园网为传输平台,建设基于IP协议,实现对校园视频监控、入侵报警、出入控制、电子巡更、电子监考、消防报警、紧急呼叫(求助)报警、紧急广播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形成全方位的、立体式校园安全防范系统。应能够与当地公安部门的安全防范系统联网。

数字安防系统现状:目前我校建有180多个点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可以覆盖学校的公共区域。但新建区域尚不具备,需完善。

(二)软件部分

1、综合信息门户

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2、完善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

打造及完善我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藉、学业管理。校长室、职能处室、教师、学生和家长实名注册,统一入口,系统内各模块功能相对独立,基础数据互联互通,数据访问权限与岗位职责、身份类别对应。

3、精品课程建设

4、建设数字化图书馆、阅览室。

(四)强化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辅导与考核力度,提高教师应用素质

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全体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

1.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1)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3)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4)网上论坛。在因特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

2.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效能。(1)采用音频、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2)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

3.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试点研究。

4.完善校园信息化培训、考核制度。

四、达成指标:

围绕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积极参与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并予以实施;网站建设多元化;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使制度管理常规化,从而能更好、更高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开通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途径,打造有学校教育特色的绿色、文明、和谐校园网络文化。

(2)具体措施:

积极参与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校园智能化、信息化的服务工作。

推行学校管理信息化。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

网站建设多元化,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尝试开创“网上名师工作室”网页,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网页成为我校专业教师团队的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以互动的形式面向教师、学生、社会;尝试开辟有特长学生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与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全时空的网络育人环境。

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改科研提供条件。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重点打造行政管理、领军人才、教师和学生4个空间。

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

完善校园信息化培训、考核制度。

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积极承担上级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科研课题任务,切实做好课题申报和开展、实施工作,争取达到一个市级课题、一个县级课题。

第四篇:学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数字化智慧校园五年发展规划(2015—2019)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精神,不断提升数字校园水平和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学校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学校教育现代化,围绕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我校将有计划、有步骤、积极稳妥地推进信息化进程,促进我校教育管理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锤炼学校信息化办学特色。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养为基础,以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和开发应用为重点,统筹规划,注重实效,创新发展,加快实现教育信息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打造一流的数字化、智慧化校园。

二、总体目标

到2019年,以信息化、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核心,建立科学、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培养造就一支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信息技术的师资队伍;建立较为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保障硬件正常安全运行,提升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数字化、智慧化。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提升我校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智慧校园,形成一个功能比较完善,富有本校特色的先进、高效和实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1.不断完善校园信息化环境。采用适用的网络管理软硬件,提高学校网络安全和管理效率,改善内网运行速度,网络信息点覆盖整个校园,实现校园网统一管理的无线网络全覆盖,所有信息点均可控。建设感知、协同、控制一体,智能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智慧校园,创新开展平安校园、节能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建设。

2.建设符合学校实际、实用、实效的多媒体应用中心(含放映室、课件制作室、平面设计创作室、动画创作室、录播教室等),重点建设网络录播教室。

3.建设校园广播网。音频播放系统覆盖整个校园,具备无人值守及分级调控功能。

4.配备校园监控系统,主控室可实现远程管理。学校出入口、资料室、档案室等重点区域配备高清监控,操场等外围配备180度/360度无死角监控摄像。监控系统具备移动侦测功能,可通过网络将警情上传至网络监控中心,同时将图像自动切换到现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自动录像。

(二)加强学校网站多元化建设,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远程协作教室 1.网站建设多元化。(1)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2)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3)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和全体教师网络空间,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多项交流;(4)开辟特长学生个人网络空间,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

2.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教学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别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3.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

4.优化组合学校教育教学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资源。

(三)打造服务于教育教学的本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 打造及完善我校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藉、学业管理。校长室、职能处室、教师、学生和家长实名注册,统一入口,系统内各模块功能相对独立,基础数据互联互通,数据访问权限与岗位职责、身份类别对应。

(四)以信息化建设为契机,加速多元化课程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1.开展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1)实行网络电子备课;(2)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实际能力的方法与途径;(3)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4)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

2.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1)根据学校特色和专题研究项目编写校本教材;(2)进行网上成果展示。

3.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课程的探索。(1)以问题或者案例为切入口,通过网络资源,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2)开展师生网上主题式探究性活动;(3)开辟师生网上专题论坛。4.建设开放式网络学习室,提供丰富的多媒体和网络虚拟环境,如:教育教学资源库、视频点播、校园社区等,为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提供帮助。

(五)强化对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辅导与考核力度,提高教师应用素质

在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广大教师要形成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论的氛围,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养一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的新型师资队伍,形成覆盖各科、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改的骨干教师群体。全校教师掌握基本计算机操作及在网上查找资料的能力,全体教师能进行课件制作,逐步实现教师无纸化办公,以熟练运用校园网管理平台、学校资源网进行教学工作与开展科研。

1.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1)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3)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4)网上论坛。在因特网上以论坛形式在网上开展学术交流和讨论。

2.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率、效能。(1)采用音频、视频会议形式,开展信息交流、专题讨论、论文交流等;(2)开展网上公开课、说课和评课活动。

3.科研先导,开展区域性教改实验研究,努力探索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探索网络环境下互动教学新模式,启动以建构新型师生关系为目标的互动教育新模式的研究,积极开展运用网络实现教与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校与社区互动的试点研究。

4.完善校园信息化培训、考核制度。

(六)不断完善组织保障、经费保障、制度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行业、企业和社会以多种方式参与和支持学校信息化建设

成立由校长牵头的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信息化建设专家指导组,成员包括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高校、行业、企业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学校设立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保障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和信息素养培训费用占专项经费的1/3以上。强化管理、规范制度,修订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 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积极与研究机构、企业等合作单位开展信息化项目开发与应用研究,争取行业、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向学校捐助符合标准的优质信息化软件、资源、设备以及相关产品和服务。

四、推进计划

1.2015-2017学推进计划:(1)达成指标:

围绕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目标,积极参与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并予以实施;网站建设多元化;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使制度管理常规化,从而能更好、更高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提高教职工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收集整理学校各种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料,以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为方向,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开通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丰富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拓宽德育途径,打造有学校教育特色的绿色、文明、和谐校园网络文化。

(2)具体措施:

积极参与制订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供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校园智能化、信息化的服务工作。

推行学校管理信息化。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

网站建设多元化,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尝试开创“网上名师工作室”网页,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网页成为我校专业教师团队的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辐射源和资源生成站,以互动的形式面向教师、学生、社会;尝试开辟有特长学生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大力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法制教育与网络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辨别能力和抵制能力,建立学校、家庭、社区全时空的网络育人环境。

加快各学科教学资源和多媒体课件素材库的建设,为教师网上备课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教改科研提供条件。积极推进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重点打造行政管理、领军人才、教师和学生4个空间。

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

完善校园信息化培训、考核制度。

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积极承担上级与信息技术有关的科研课题任务,切实做好课题申报和开展、实施工作,争取达到一个市级课题、一个县级课题。

2.2018-2019学推进计划:(1)达成目标:

数字化、智慧化校园建设基本完成。信息化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达到“随手可得”,进一步完善校本资源库建设,完善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的网络教研平台、资源管理平台、信息发布平台,建设与课程改革相协调的共建共享、互动开放的新课程资源。

(2)具体措施:

校园网的设备基本达成,建设感知、协同、控制一体,智能化、系统化、综合化的智慧校园。基于智慧校园,创新开展平安校园、节能校园、生态校园、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全校视频监控系统等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通过校园路灯照明能耗管理系统等来推进节能校园建设。

完善办公自动化管理平台、教务、学籍、后勤、智能排课系统、电子备课系统等数字化校园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管理智能化、办公自动化、教学网络化、活动多元化,使校园网站在校园管理、教师业务提高、学生素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

全体教师实行电脑网络备课,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法与途径;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

五、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夯实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参与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信息化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2.落实经费,加大投入。落实经费投入制度,规范管理使用信息技术教育经费。

3.加强信息化的培训与研究。形成教师信息化水平常规培训制度,及时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加强对师生信息化的培训,及时传达最前沿、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4.加大信息化考核督导,严格奖惩。学校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研究工作纳入工作考核中,与部门、教师签订岗位目标任务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并纳入到部门、教师学期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中。

今天,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将与时俱进,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信息化工作,大力提高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水平,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为我校今后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篇:智慧校园

摘 要: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各大高校信息化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智慧校园。目前,大部分高校正处于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的过渡期,数字校园已初步完成了教育信息大跨越,高校教育资源信息的集成与整合也已初步实现。但大部分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仍处于完善与发展阶段,在对用户的服务上,存在着支撑能力较弱、缺乏深入的应用融合等弊端,对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分享造成了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高校信息化发展。针对以上弊端,智慧校园应运而生,为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活力与转机。该文对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智慧校园在高校师生及教职员工的校园学习与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展望智慧校园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云计算;物联网

教育信息化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衍生并积累了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外部环境的发展与演进越发活跃,一些新理念和新技术也随之涌现出来。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已将社交化、个性化、开放化、智能化等特点较为清晰的呈现出来。数字校园为智慧校园所替代也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智慧校园及其特征

智慧校园这一概念的产生晚于智慧城市与数字校园,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与移动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智慧校园的产生创造了较多的实现手段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是“以服务为核心,以管理为支撑”,能够完成科学决策、管路逻辑、信息交换、资源组织、智能感知等工作。其终极目标就是通过与高校校园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从根本上来看,智慧校园应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更受到校园管理部门的青睐,就目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看,有效建设智慧校园不应只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而应该对更多的新技术加以应用与融合,从而对应用与服务进行有效的突出。从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来看,智慧校园在实质上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创新。

智慧校园的内涵形象化、具体化的实现形成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能够较为灵敏的对现实环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感知,然后依据建立好的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服务对象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2)通过对高速多业务的网络体系加以应用,来实现及时传递各类数据与消息的目的,最大程度的消除时空的限制。

(3)最大程度的对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整合与集约化利用,从而充分体现出信息资源的优化存储与良好组织。

(4)以“大数据”理念为依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推荐与挖掘,并由此实现智能化的决策与管理。

(5)真正意义上建设起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与科研空间,并将进一步建立具备有利于多模式的学习环境与科研环境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2.1 环境感知与物联网

目前传递物联网信息的主要平台依旧是网络,但物联网为网络终端增加了一些信息感知与处理功能。感知技术一般包括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与视频监控。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到终端的网络所不同的是,物联网可以有效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定位、结合识别、管理、监控功能为一体,充分提现智慧校园特有的“智能化”优势。

2.2 云平台对教育资源的组织与整合

通过将教育教学资源与云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难度大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以往的数字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初步整合与静态组织,往往会受到平台限制作用的影响,资源整合更多的表现为物理储存,但资源本身对逻辑上的关联性的体现较为缺乏。

2.3 移动互联与应用

移动互联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包括自组织网、4G、Wifi等接入技术,而移动互联可以有效突破高校校园中网络接入时受到的有线网络的限制,充分体现了智慧校园的“开放化”特征。同时,无线网络支撑下的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环境具有自身的优势,其特点主要扩展、融合、高速、规模。与传统网络所不同的是,移动网络的接入终端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2.4 学习协作及社交网络

我们通常将社交网络定义为社会化或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网络服务,是一种方便人际交往的网络服务手段,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潮流之一就是社交网络,它已经成为了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还具有成本低廉、开放性强的优势,是高校大学生们展现个性、对社会实体关系进行维系、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之一。

从应用涵盖面上来看,智慧校园将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都包含在内的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增加与融合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完成作业下载、网络选课等基本操作,学校可以依据课表对学生的上网时间与访问内容进行限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其他同学的相关学习数据相比较,按照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方案,并将具有针对性与系统性的学习方案推送给学生。

从整体规划上来看,智慧校园主要包括智能化设计学校活动、个性化推送资源、决策辅助、展现决策的各项数据、移动使用各类业务系统、建立数字校园基础平台、融合学校各种数据等主要内容。

从架构上来看,其架构与物联网基本相似,但其决策层与数据层是物联网所没有的,具体可以分为决策层、应用层、数据层、通信层、感知层。

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3.1 云计算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平台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设施层又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及网络系统等重要硬件部分。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租用与虚拟硬件资源等服务,其中包括数据管理、用户认证与授权等。开发平台及中间件、数据库共同构成其平台服务系统。智慧校园的中心是软件服务层,其所有的教育信息均存在于该层次。在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云计算将会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学生实验为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发现新领域、获取新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但学校实验室不会每天开放,更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随时做实验的机会,学生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云计算平台能够利用资源共享与远程桌面的方法,为学校师生提供访问云平台的客户端系统,使其体验到高速运行与海量存储的便利,从而为每位师生提供一个属于自己虚拟实验室。在建设虚拟实验室的环节中,需要首先建设好实验室的环境,搭建出一个完整的虚拟化资源池,以自动化的方式对资源申请、监控与回收进行操作,学校师生可以随时利用虚拟桌面远程访问虚拟实验室。

3.2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感应是物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及优势,智慧校园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学生安全、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校园生活等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创建和谐、智能、便捷、高校的校园环境。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校园生活、教学管理与安全防卫。其中,物联网在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图书馆、自动考勤管理、智慧课程等;在校园生活方面,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智能浴室管理、智能宿舍管理、智能食堂管理;而在安全防卫方面,物联网发挥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它能够为校园的安全防卫提供技术支持,弥补了当前校园中安全防卫不足的弊端,通过传感设备对学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当发现安全问题时,设备能够自动报警,有利于学校安保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命题,在当前的各所高校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教育实现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息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及路径,阶段性是其主要特征。相关研究认为,初始、应用、控制、结合、数据管理、数据成熟是信息化发展的六个必经阶段。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则包括起步、运用、发展、创新四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关系,外部环境与实际需求的变化会使信息化持续推进至更高阶段,且各个阶段之间不存在隔断与超越现象,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服务广大师生的智慧校园有利于高校校园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创建,方便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当前正处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初期,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校园会逐步取代数字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摘 要: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各大高校信息化在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就是智慧校园。目前,大部分高校正处于由“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转型的过渡期,数字校园已初步完成了教育信息大跨越,高校教育资源信息的集成与整合也已初步实现。但大部分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仍处于完善与发展阶段,在对用户的服务上,存在着支撑能力较弱、缺乏深入的应用融合等弊端,对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分享造成了较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各高校信息化发展。针对以上弊端,智慧校园应运而生,为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了活力与转机。该文对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在高校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进行分析,说明智慧校园在高校师生及教职员工的校园学习与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展望智慧校园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云计算;物联网

教育信息化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发展与演变,衍生并积累了许多新情况与新问题,外部环境的发展与演进越发活跃,一些新理念和新技术也随之涌现出来。当前的教育信息化在发展过程中已将社交化、个性化、开放化、智能化等特点较为清晰的呈现出来。数字校园为智慧校园所替代也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趋势。

智慧校园及其特征

智慧校园这一概念的产生晚于智慧城市与数字校园,物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与移动技术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智慧校园的产生创造了较多的实现手段与良好的外部环境。智慧校园的建设理念是“以服务为核心,以管理为支撑”,能够完成科学决策、管路逻辑、信息交换、资源组织、智能感知等工作。其终极目标就是通过与高校校园活动进行“深度融合”,为用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从根本上来看,智慧校园应用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更受到校园管理部门的青睐,就目前的实际需求情况来看,有效建设智慧校园不应只对物联网技术进行应用,而应该对更多的新技术加以应用与融合,从而对应用与服务进行有效的突出。从高效的信息化建设目标来看,智慧校园在实质上是对“以人为本”的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创新。

智慧校园的内涵形象化、具体化的实现形成了其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能够较为灵敏的对现实环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感知,然后依据建立好的模型,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服务对象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趋势。

(2)通过对高速多业务的网络体系加以应用,来实现及时传递各类数据与消息的目的,最大程度的消除时空的限制。

(3)最大程度的对信息化平台进行有效整合与集约化利用,从而充分体现出信息资源的优化存储与良好组织。

(4)以“大数据”理念为依据,实现信息资源的推荐与挖掘,并由此实现智能化的决策与管理。

(5)真正意义上建设起开放的、多维度的学习空间与科研空间,并将进一步建立具备有利于多模式的学习环境与科研环境作为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

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2.1 环境感知与物联网

目前传递物联网信息的主要平台依旧是网络,但物联网为网络终端增加了一些信息感知与处理功能。感知技术一般包括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与视频监控。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到终端的网络所不同的是,物联网可以有效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定位、结合识别、管理、监控功能为一体,充分提现智慧校园特有的“智能化”优势。

2.2 云平台对教育资源的组织与整合

通过将教育教学资源与云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难度大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以往的数字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初步整合与静态组织,往往会受到平台限制作用的影响,资源整合更多的表现为物理储存,但资源本身对逻辑上的关联性的体现较为缺乏。

2.3 移动互联与应用

移动互联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包括自组织网、4G、Wifi等接入技术,而移动互联可以有效突破高校校园中网络接入时受到的有线网络的限制,充分体现了智慧校园的“开放化”特征。同时,无线网络支撑下的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环境具有自身的优势,其特点主要扩展、融合、高速、规模。与传统网络所不同的是,移动网络的接入终端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2.4 学习协作及社交网络

我们通常将社交网络定义为社会化或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网络服务,是一种方便人际交往的网络服务手段,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潮流之一就是社交网络,它已经成为了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还具有成本低廉、开放性强的优势,是高校大学生们展现个性、对社会实体关系进行维系、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之一。

从应用涵盖面上来看,智慧校园将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都包含在内的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增加与融合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完成作业下载、网络选课等基本操作,学校可以依据课表对学生的上网时间与访问内容进行限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其他同学的相关学习数据相比较,按照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方案,并将具有针对性与系统性的学习方案推送给学生。

从整体规划上来看,智慧校园主要包括智能化设计学校活动、个性化推送资源、决策辅助、展现决策的各项数据、移动使用各类业务系统、建立数字校园基础平台、融合学校各种数据等主要内容。

从架构上来看,其架构与物联网基本相似,但其决策层与数据层是物联网所没有的,具体可以分为决策层、应用层、数据层、通信层、感知层。

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3.1 云计算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平台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设施层又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及网络系统等重要硬件部分。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租用与虚拟硬件资源等服务,其中包括数据管理、用户认证与授权等。开发平台及中间件、数据库共同构成其平台服务系统。智慧校园的中心是软件服务层,其所有的教育信息均存在于该层次。在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云计算将会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学生实验为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发现新领域、获取新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但学校实验室不会每天开放,更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随时做实验的机会,学生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云计算平台能够利用资源共享与远程桌面的方法,为学校师生提供访问云平台的客户端系统,使其体验到高速运行与海量存储的便利,从而为每位师生提供一个属于自己虚拟实验室。在建设虚拟实验室的环节中,需要首先建设好实验室的环境,搭建出一个完整的虚拟化资源池,以自动化的方式对资源申请、监控与回收进行操作,学校师生可以随时利用虚拟桌面远程访问虚拟实验室。

3.2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感应是物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及优势,智慧校园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学生安全、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校园生活等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创建和谐、智能、便捷、高校的校园环境。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校园生活、教学管理与安全防卫。其中,物联网在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图书馆、自动考勤管理、智慧课程等;在校园生活方面,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智能浴室管理、智能宿舍管理、智能食堂管理;而在安全防卫方面,物联网发挥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它能够为校园的安全防卫提供技术支持,弥补了当前校园中安全防卫不足的弊端,通过传感设备对学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当发现安全问题时,设备能够自动报警,有利于学校安保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命题,在当前的各所高校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教育实现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息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及路径,阶段性是其主要特征。相关研究认为,初始、应用、控制、结合、数据管理、数据成熟是信息化发展的六个必经阶段。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则包括起步、运用、发展、创新四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关系,外部环境与实际需求的变化会使信息化持续推进至更高阶段,且各个阶段之间不存在隔断与超越现象,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服务广大师生的智慧校园有利于高校校园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创建,方便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当前正处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初期,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校园会逐步取代数字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一、智慧校园的关键技术

(一)环境感知与物联网

目前传递物联网信息的主要平台依旧是网络,但物联网为网络终端增加了一些信息感知与处理功能。感知技术一般包括激光扫描、红外感应与视频监控。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到终端的网络所不同的是,物联网可以有效实现人与人、物与物之间的定位、结合识别、管理、监控功能为一体,充分提现智慧校园特有的“智能化”优势。

(二)云平台对教育资源的组织与整合 通过将教育教学资源与云平台进行有机整合,更有利于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更新速度慢、共享难度大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更好的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以往的数字校园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教育资源的初步整合与静态组织,往往会受到平台限制作用的影响,资源整合更多的表现为物理储存,但资源本身对逻辑上的关联性的体现较为缺乏。

(三)移动互联与应用 移动互联技术从本质上来说主要包括自组织网、4G、Wifi等接入技术,而移动互联可以有效突破高校校园中网络接入时受到的有线网络的限制,充分体现了智慧校园的“开放化”特征。同时,无线网络支撑下的智慧校园移动互联环境具有自身的优势,其特点主要扩展、融合、高速、规模。与传统网络所不同的是,移动网络的接入终端还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四)学习协作及社交网络

我们通常将社交网络定义为社会化或具有社会性的一种网络服务,是一种方便人际交往的网络服务手段,具有虚拟化的特征。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潮流之一就是社交网络,它已经成为了促进互联网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社交网络还具有成本低廉、开放性强的优势,是高校大学生们展现个性、对社会实体关系进行维系、表达利益诉求的首选方式之一。

从应用涵盖面上来看,智慧校园将数字校园的所有应用都包含在内的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增加与融合实现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目的,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智慧校园完成作业下载、网络选课等基本操作,学校可以依据课表对学生的上网时间与访问内容进行限制。还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分析,与其他同学的相关学习数据相比较,按照教育学的基本原理,为学生创建有效的学习方案,并将具有针对性与系统性的学习方案推送给学生。

从整体规划上来看,智慧校园主要包括智能化设计学校活动、个性化推送资源、决策辅助、展现决策的各项数据、移动使用各类业务系统、建立数字校园基础平台、融合学校各种数据等主要内容。

从架构上来看,其架构与物联网基本相似,但其决策层与数据层是物联网所没有的,具体可以分为决策层、应用层、数据层、通信层、感知层。

二、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一)云计算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云计算平台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平台、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设施层又包括服务器、存储系统及网络系统等重要硬件部分。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器租用与虚拟硬件资源等服务,其中包括数据管理、用户认证与授权等。开发平台及中间件、数据库共同构成其平台服务系统。智慧校园的中心是软件服务层,其所有的教育信息均存在于该层次。在未来的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云计算将会发挥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学生实验为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操作能力、发现新领域、获取新知识有着重要作用。但学校实验室不会每天开放,更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随时做实验的机会,学生无法拥有属于自己的实验室。针对这个问题,云计算平台能够利用资源共享与远程桌面的方法,为学校师生提供访问云平台的客户端系统,使其体验到高速运行与海量存储的便利,从而为每位师生提供一个属于自己虚拟实验室。在建设虚拟实验室的环节中,需要首先建设好实验室的环境,搭建出一个完整的虚拟化资源池,以自动化的方式对资源申请、监控与回收进行操作,学校师生可以随时利用虚拟桌面远程访问虚拟实验室。

(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前景

智能感应是物联网最主要的特征及优势,智慧校园通过应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对学生安全、教学活动、教学资源、校园生活等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创建和谐、智能、便捷、高校的校园环境。而物联网在智慧校园当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校园生活、教学管理与安全防卫。其中,物联网在发挥教学管理的作用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图书馆、自动考勤管理、智慧课程等;在校园生活方面,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智能浴室管理、智能宿舍管理、智能食堂管理;而在安全防卫方面,物联网发挥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它能够为校园的安全防卫提供技术支持,弥补了当前校园中安全防卫不足的弊端,通过传感设备对学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掌控,当发现安全问题时,设备能够自动报警,有利于学校安保人员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处理。

三、结束语

伴行3618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广泛而深刻的命题,在当前的各所高校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教育实现信息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息化遵循着一定的规律及路径,阶段性是其主要特征。相关研究认为,初始、应用、控制、结合、数据管理、数据成熟是信息化发展的六个必经阶段。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则包括起步、运用、发展、创新四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之间有着相互关联、依次递进的关系,外部环境与实际需求的变化会使信息化持续推进至更高阶段,且各个阶段之间不存在隔断与超越现象,这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通过应用云计算与物联网技术服务广大师生的智慧校园有利于高校校园绚丽多彩的校园文化的创建,方便高校师生的生活、学习与工作。当前正处于智慧校园的建设初期,在不久的将来,智慧校园会逐步取代数字校园,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下载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3个进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数字化校园到智慧校园的3个进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心得体会 2016年9月,江西省上饶县石人乡小学全校教职工进行了重要的培训——《智慧校园》,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几个培训实验学校,尤其是石人乡小学,他是贫困山区的......

    数字化校园(最终版)

    新校区数字化校园建设要求新校区的数字化校园按照建设总体规划图的要求进行设计,全面覆盖,包含功能有:校园网综合布线系统、一卡通系统、校园视频广播系统、校园网络电话通讯系......

    数字化校园经验

    1.数字化校园项目实施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历了独立运行软件阶段、部门级应用阶段和部门级应用加集成平台与校级应用解决方案并举的阶段。 针对当前高校信......

    数字化校园汇报材料

    打造数字化校园提升办学品位 ——***实验小学数字化校园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欢迎来到实验小学。实验小学始建于1976年,直属于***教体局。学校现为山东省规范化学......

    打造数字化校园

    打造数字化校园,享受信息化服务 ——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是东风教育分局最大的小学,建于1979年。占地面积13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800平方米。现有46个教......

    数字化校园工作总结

    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情况总结 东关学校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日新月异,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在当前新形势下,将传统校园逐步转......

    数字化校园五篇范文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目标 通过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构造能够满足数字化校园应用长期持续发展的应用框架,通过这一稳定、可扩展的应用框架为应用系统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服务。......

    数字化校园实施方案

    南街小学建设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实施方案 数字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信息化手段,对教学、科研、管理、技术服务、生活服务等校园信息进行收集、处理、整合、存储、传输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