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昨日,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了《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及《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2011—2030)》。
在对秦岭进行生态保护的同时,西安也将加快秦岭旅游设施建设,未来,游客有望乘坐直升机观赏秦岭风光。
保护篇——
环山路 两侧50米内禁开发
生态环保 是保护利用面积的十倍
《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范围为:环山路以北1000米至西安市东、西、南行政界限,涉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灞桥、临潼六个区县。东西长164公里,规划总用地面积5852.67平方公里。
《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包括25度坡线以下至环山路以北1000米,东西长164公里,面积为533.03平方公里,涉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灞桥、临潼6个区县。
根据保护利用总体规划,为了更好地保护秦岭山体、植被、山前洪积扇区域等特殊资源,根据地质条件、现状发展等影响因素将规划区域划分为适建区、限建区、禁建区三个区域。
同时,规划将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研发创意产业、康体生命产业、生态观光农业等。形成主线明确、组团发展、城镇点缀、山水掩映、田园衬托的“一轴、六纵、六片区”的空间结构模式,实现“山、水、田、城”的生态格局。
峪口 重点保护整治太平峪
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将根据峪口特点,将规划区内的43个峪口划分为:生态保护峪口及保护利用峪口两类。其中生态保护峪口30个,保护利用峪口13个。
近期将重点对典型的峪口太平峪进行保护整治。规划从恢复山体、疏通河道、整理现状建筑、增设服务设施、改善沿线景观品质等方面进行,拆除乱搭乱建,种植植被,恢复被破坏山体;拆迁部分现有建筑,主要包括家佛堂村、管坪村;对现有村庄及部分现状单位进行统一的建设改造,新增4处停车场、10座公厕、7处旅游服务设施。
生态移民近26万人逐步外迁
根据《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要求,规划总用地为147.1平方公里,近期的主要任务是对已有用地进行整合,原则上不再新增用地。对于建设用地的选址,规划要求以沿山路为主线,均衡组团式布局,避免线状发展,并要远离水源涵养林地,尽量选择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易于配套、有利于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区域。
环山路两侧50米内,作为防护林带和重大基础设施管网预留用地,禁止一切开发活动;环山路以南区域建筑高度最高不能高于12米,以北个别建筑轮廓最高不能高于15米,所有建筑必须进行视觉景观分析,要符合城市设计要求。
在村庄保护及整合建设规划方面,规划区域内25度坡线以上现状人口25.96万人,将分近、远两期,逐步外迁,实行退耕还林、生态移民。
利用篇——
赏美景 陆空多线路任你选
将规划两条直升机游览线
旅游设施建设方面,将在城市主要联系道路、沿环山路、峪口等位置,逐步设置公共自行车租赁中转点,建立自行车与公交车的换乘系统,形成特色慢行系统,通过绿道将田园风光、山林风光、农家风光互相结合。
为方便群众到秦岭旅游,主城区到环山路将建设12条快速通道,南向地铁也将逐步延伸至环山路区域。沿环山公路增设停车场,开辟旅游公交线路,规划观光小火车线路,串联主要景区。近期线路:南五台—翠华山山顶—太乙古镇。
同时,还将在环山公路规划直升机救援中心,以直升机救援中心为基地,规划东西两条直升机低空游览线路。在楼观台、汤峪设置休息站,空中观赏秦岭风光。
打通12条通往秦岭快速通道
根据规划,我市将打通12条城市中心区与秦岭环山路的快速通道。近期将新建西安南横线、长安大道,提升西沣路、西汤路、长鸣路等级,使中心区与秦岭的快速通道达到12条。建设五条观光绿廊,沿环山公路、西太路、西沣路、子午大道、长安大道等规划5条观光绿廊,提升区域旅游品质。修建直达秦岭北麓的高架快速干道,沿子午大道(绕城高速至环山路段)建设直达秦岭的高架快速干道。结合主城区地铁线路修编,将南向地铁线路延伸至秦岭环山路区域,规划同时考虑了沿山旅游观光专线。
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2012-06-08 11:20:32 来源: 市秦岭办 点击:98 近年来,西安国际地位地不断提高,特色经济板块快速发展,城市骨架进一步拉大,秦岭作为西安市重要的旅游板块,逐步融入西安市经济辐射带动圈。为贯彻落实《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制了《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
一、规划基本内容
(一)规划范围 《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地规划范围为:北至环山路以北1公里,东、西、南至西安市行政界限,涉及周至、户县、长安、蓝田、灞桥、临潼六区县,50个乡镇。东西长约164公里,南北宽34公里,规划总用地面积5852.67平方公里(其中25度坡以上的山区面积5319.64平方公里)。
(二)规划原则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纲;以实现城乡统筹为领; 以促进和谐发展为重;以适宜人居休闲为本。
(三)规划方针、目标、期限 规划方针:统筹规划、保护优先、科学利用、严格管理 规划目标:保一山碧绿,护八水长流 规划期限:近期2011-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四)规划定位: 西安秦岭是西安千年文明造就者、西安城市生态安全屏障、西安城市可持续发展依托、西安建设国际化山水城市、人文城市的重要凭借。规划对25度坡线以上的5319.64平方公里进行严格保护。从山体、水体、林体、生物多样性、综合防灾等主要方面提出了严格的保护要求。对于秦岭25度坡线以下地区,规划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环山路为主线,进行均衡、团簇式利用布局。
(五)用地适用性评价 规划区划分为三类用地:适宜建设用地,限制建设用地,禁止建设用地。
(六)用地适应性评价 根据自然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将规划范围划分为三类用地:适宜建设用地,限制建设用地,禁止建设用地。
(七)生态敏感区分析 规划的生态敏感区主要包括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河流水系、水源涵养地、风景名胜区、珍稀动 植物栖息地、珍贵地质遗迹和海拔1500米以上生态脆弱地区。
(八)生态功能区划 规划区划分为: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协调区,其中生态保护区包括绝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生态控制区三个区域。
1、生态保护区 绝对保护区:海拔2600米以上的地区、自然保护区、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和已划定为绝对保护区的区域。一般保护区:海拔1500米以上至2600米之间的地区以及水源涵养区。生态控制区:海拔1500米至25度坡线线的区域和未在水源涵养区的风景名胜区等的用地。
2、生态协调区 山脚线(25度坡线)至环山路以北1000米区域。
(九)建设控制要求
1、生态保护区 绝对保护区:禁止一切生产和开发活动,限制区域内的旅游活动,保护生态环境。一般保护区:禁止房地产开发,只允许配设必需的旅游标识(如警示标识、道路导向标识等),不得进行对环境有影响的旅游活动。生态控制区:禁止房地产开发,在地势相对平坦、无不良地质灾害、位于水源涵养林地之外的保护利用峪口附近,只允许建设小型旅游服务设
施(如餐饮停车、娱乐设施、小型商店等)。
2、生态协调区 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可点状组团式建设以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商务培训、生态居住、科技研发、新农村社区建设为主的项目。建设控制要求按《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的相关规定执行。
3、规划区域内所有建设活动不得破坏山体、占用河道、影响生态景观、污染河流水系,必须进行专门的环境影响评价,保证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区域内的坡耕地应当逐步退耕还林(草),实施生态林绿化工程,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涵养地。
(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以保护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的需求为前提,规划编制了山体保护规划、植被保护规划、水资源保护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等十三个专项保护规划。
二、规划审批历程 2011年8月25日西安市规划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规划就生态保护、价值地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提出了重要建议。2011年11月2日,西安市规划局以书面形式征询相关委、办、局,以及秦岭西安段范围内相关区、县政府及单位对《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的意见。同时在西安市规划展览馆、西安市规划局门户网站对《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相关内容进行公示,征询广大市民的意见。2011年11月5日在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召开了《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专家评审会。会议认为该规划基础资料翔实,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定位准确,规划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为秦岭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了依据,是西安市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补充。规划达到了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是一个优秀的规划成果。专家组一致同意该规划通过评审,建议尽快上报市政府审批。2011年11月21日,《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经西安市人民政府第166次常务会审议通过。2011年12月30日,西安市市委常委会讨论并通过《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1-2030)》。
第二篇: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建构研究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建构研究
摘 要:秦岭北麓(西安段)是秦岭和西安市的过渡区域,其生态意义十分重要。在梳理山水城市的基础上,将秦岭北麓空间建构的研究放在山水城市的理论框架下,揭示秦岭北麓空间是大西安山水城市空间格局的重要生态屏障,是大西安“山―水―城”文化的重要载体,提出秦岭北麓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五个影响因素,从空间结构、空间形态、生态环境、地域空间一体化、历史文脉五个方面阐述了秦岭北麓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基本内容,以期从空间建构角度对秦岭北麓的生态保护和适度利用作出积极探讨。
关键词: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秦岭北麓;西安
Abstract:The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 of Xi’an Section is a transition zone between Qinling Mountains and Xi’an,and it has very important ecological significance.Firstly,the paper reviews the landscape city,takes the space construction of the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 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landscape city,and reveals the space construction that is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carrier of the landscape city pattern and an important support of “Mountains-Water-City” culture in Xi'an.Then,the paper proposes the five factors for the space construction of the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describes it’s the five basic contents from space structure,space morphology,ecological environment,geographical space integration,historical context.That is hope that makes a positive discussion for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proper utilization of the northern foot of Qinling Mountains from the space construction.Key words:landscape city;space construction;northern foot of Qin Ling mountains;Xi'an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4)-06-49(4)
秦岭北麓(西安段)位于秦岭分水岭至关中平原南缘之间,是关中地区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秦岭北麓(西安段)生物、矿产、旅游等资源丰富,为西安乃至陕西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资源依托,但多年来由于重开发轻保护,导致该区的植被退化,河谷断流,环境污染,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危机四起。随着西安城市的发展,秦岭北麓(西安段)已经纳入大西安的建设体系之中,到处可见建设开发的痕迹。无序的开发建设活动已经对秦岭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威胁。因此,从城市规划的角度研究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建构,并促进其生态环境保护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山水城市
中国正处于城市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激增下的环境恶化、特色消退、文化迷失的历史危机时刻,一系列力图解决危机的城市新理念被引入,如“生态城市”、“花园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等等,而“山水城市”的概念则是由钱学森先生在1990年与吴良镛先生“谈城市”的书信中首次提出,随后钱学森先生又在多次书信论文中,对“山水城市”构想进行细化阐述,钱学森先生将其表述为:“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的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溶合在一起,创造山水城市概念”。[1]
对山水城市的界定,学术界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强调有山有水才是山水城市。可以是真山真水,也可以是概念上的人造山水;另一种是将山水广义化,泛指自然环境。山水城市并不是农业文明的简单回归,而是更高层次的人地协同,是生态文明的中国城市理想模式。山水城市是在天人合一的理想下,以生态为前提,经济为动力,文化为调控,技术为手段,山水为特征,追求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城市模式。[2]
山水城市视野下秦岭北麓空间建构的意义
2.1 秦岭北麓空间建构是大西安山水城市空间格局体现的重要生态屏障
秦岭北麓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重要生态功能板块,而秦岭是大西安山水格局的重要支撑部分,所以,山水城市视野下的秦岭北麓空间建构必须面对现今西安城市飞速发展对秦岭北麓乃至整个秦岭山脉的生态需求,以“山水城市”为理论依据,既保证区域生态环境的不被破坏,又促进秦岭北麓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秦岭北麓既是大秦岭的生态屏障,又是西安城市发展的合理边界。只有这样,秦岭北麓才能真正走向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道路。
2.2 秦岭北麓空间建构是大西安“山―水―城”文化的重要载体
山水城市蕴含了“山―水―城”文化理念,这种理念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及中国人的山水情结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在文化上,山水在天人合一观念、天地互通格局中所体现的沟通天地和界定四方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中国古代整体性环境观的理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山―水―城”的理想人居模式成为一种潜在观念,指导着人们营城筑室活动;在功能上,中国古人营城十分注重考察自然山水环境,积累了资源供给、防灾防洪、军事防御等诸多方面的丰富经验;在审美上,古人在开拓、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发现山水环境蕴涵的美,进而进行诗情画意的创造,历经时间的洗练,陶冶并塑造着当地人们的性情,孕育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在西安城的建设中,北部的秦岭山脉、流淌的八水,共同构筑了大西安“山―水―城”文化体系,而这其中的秦岭北麓,不言而喻,是重要的文化载体。所以,在山水城市视野下建构秦岭北麓空间更应体现“山―水―城”文化。
秦岭北麓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影响因素
3.1 需求因素
秦岭北麓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需求因素包括人亲近自然的需求与商业开发的需求两个方面。
亲近自然的需求是人的本性,对于生长于秦岭边上的西安人来说,似乎是一个十分自然的事情。秦岭,曾被西安人自豪地称之为“后花园”,可见人们对于其热爱程度。作为秦岭北麓,本身是一个生态交错带,也是秦岭山脉和西安城市之间的过滤膜,对不断增长的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必须作出应对,这给秦岭北麓的保护利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秦岭北麓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旅游资源吸引人们亲近自然,也吸引了开发商的眼球,房地产建设项目一段时间内在秦岭北麓到处生根发芽。人类亲近自然的需求越多,就越会刺激商业开发的加速,反映在秦岭北麓的空间上,就是对可开发空间规模的需求越来越大,并且越是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空间,人们进入的机会就越多,这也意味着,自然环境良好的空间成为商业开发的首要空间选址区位――开发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过程。
亲近自然与商业开发两种需求是相互影响并制约发展的,正是因了人亲近自然的需求加速了自然环境的商业开发,但同时过度的商业开发需求又对人亲近自然的需求造成了影响。
3.2 人口因素
人口规模的激增是现代城市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秦岭北麓山水城市空间建构必须考虑人口规模增长带来的问题。传统农业时代,秦岭北麓人口的增长相对缓慢,对秦岭北麓的破坏也相对较弱。随着人口增长,城市规模变大,西安市的发展边界在逐年向外扩展,加之休闲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发展的刺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进入秦岭北麓,或者旅游,或者暂住,或者从事其他活动,这给秦岭北麓的空间发展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压力――不仅体现在对非建设用地的过量占有上,还体现在对资源的无序使用上。
3.3 生态因素
生态因素是秦岭北麓山水城市建构的关键因素。秦岭北麓的生态因素主要是秦岭北麓的生态承载力条件。生态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3]。对秦岭北麓来说,生态承载力主要强调的是秦岭北麓系统的承载功能,而突出的是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秦岭北麓资源的承载己超负荷,尤其是水资源,超负荷最为严重,水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王书转,2006)[4]。
生态因素是秦岭北麓空间保护利用的基础性要素,任何开发建设都不能以牺牲秦岭北麓的生态环境为前提。生态因素限定了需求因素和景观因素,秦岭北麓空间格局、空间尺度、空间功能和形态均需要在生态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任何破坏生态因素的空间开发都是不可取的。
3.4 景观因素
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景观美是秦岭北麓山水城市空间建构必不可少的目标诉求。秦岭北麓的自然景观包括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体、动植物等,这些均是秦岭北麓生态环境的基础。秦岭北麓的人文景观是基于秦岭北麓优美的自然景观而产生的,秦岭是“生道、立儒、融佛”之地,因此,秦岭北麓展示的人文景观应该是多元并存,兼容并收的秦岭地域文化。关中民居的四合院空间格局、坡屋顶的汉唐建筑风格、古遗址、古寺庙、古栈道等均是体现秦岭文化的人文景观。景观因素源自于生态因素,作用于需求因素和管控因素,景观美学基础上的山水城市空间――秦岭北麓空间安全格局的建立、空间规模的划分、空间功能的分布都与秦岭北麓的景观因素不可分割。
3.5 管控因素
秦岭北麓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好坏与否和其管理控制有很大的关系,良好、合理的管理和控制体系促使山水城市空间的建构,而滞后、不合理的管理控制只会阻碍或者扼杀山水城市空间的建构。秦岭北麓的规划建设原先覆盖各个区县,有些区县管理严格,有些区县管理相对较松,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呈现各自为政的局面,因此秦岭北麓必须建立起统一的管理机构,并形成整体管控下的政策和法规体系。管控因素影响着秦岭北麓空间发展的选址和空间功能分布,也对限定秦岭北麓的空间规模尺度及空间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秦岭北麓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基本内容
4.1 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山水空间结构的匹配
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山水空间结构的匹配是指两者空间的组构方式、组构秩序相互契合关系。
在传统风水观念的影响下,中国古代城市结构形成了与自然山水空间结构紧密结合的匹配模式。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山水空间结构的匹配在西安古代城市建设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在秦咸阳城的规划中,咸阳宫象征天上紫宫,也称紫薇垣,是天极所在位置。渭河象征天上银河,银河又称之为天河、天汉。南北两岸宫庙台苑等建筑错落有序,象征天宇中密布的群星。咸阳城因借渭水、秦岭等自然山水空间,并在城市空间中模拟天象并布局于地上的象天法地规划手法,既表达了人对大自然的亲近与向往,也体现了城市空间和自然山水之间的和谐匹配。
汉长安的规划建设,更是注重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匹配。在城市选址上,南部直通秦岭山脉中的子午谷,北面占据渭水,东面与?汉雍湾焙酉嗔冢?西面枕卧龙首原上。沿渭河南岸,东出函谷关可通中原,南走秦岭子午峪,可与汉水流域便捷联系,西面出了散关便是陇西地区。尤其是渭、泾、沣、涝、??、?椤?骸㈠卑怂?的环绕,既解决城市水源,又提供了城市交通――漕运的功能。由此可见,汉长安对于山水龙脉的尊重,而长安中轴线朱雀大街正对终南山子午谷(自然山水的骨架轴线)更是这种城市空间结构与自然山水空间结构匹配设计的典范。
4.2 城市空间形态与自然山水形态匹配
城市空间形态与自然山水形态匹配是指两者空间形态的状貌、气质等应当具有相互呼应匹配的内在一致性。此外,城市空间形态是以自然山水形态为基础的,自然山水空间形态从大尺度来看是城市空间形态的背景;城市空间形态应当与自然山水空间形态相互呼应匹配。
江南多丘陵,水网小而密,选址江南的传统城市形态方面也呈现了空间尺度不大、城市边界等多随自然地形水系曲折的情况。建于雄浑的秦巴山系下,开阔平坦的八百里秦川的古长安城则呈现了尺度开阔、格局严谨的大城形态,唐长安城朱雀大街宽约150米,长5020米[6]。
城市空间景观形态的基础是自然山水,在一定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谈论城市空间景观形态才是有意义的。城市空间景观形态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必须考虑或者呼应自然山水的景观形态,与自然山水景观形态相匹配。
4.3 城市生态环境空间与自然山水生态空间的匹配
山水城市空间下的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应该是和自然山水生态空间相匹配的。也就是说城市空间环境中的城市生态廊道、斑块、基质,应该与自然山水生态中的生态廊道、斑块、基质相互对接,并形成相互渗透与层次过渡的空间格局。一方面,城市人工生态环境空间应该是在自然山水生态空间上的有机重构,而不是为了建设城市人工生态环境而对自然山水生态空间进行破坏。另一方面,城市生态环境空间应该与自然山水生态空间合理渗透,如广州的绿道建设,通过绿道网络衔接城市生态环境和自然山水环境,形成整体性、可持续性的山水城市空间。而对于秦岭北麓而言,就是要在西安市城区中形成能和秦岭北麓相互联系的生态廊道,通过西安市内的生态廊道建设,使西安市和秦岭北麓,在生态环境上更加匹配,更加和谐、可持续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西安市特有的山水城市空间。
4.4 城乡地域空间一体化建构
山水城市空间建构下的城乡地域一体化是指在城市空间中应当促进自然山水景观的渗透,具体来说就是城市公园景观在城市环境中的消解,家家画屏(自然山水景观环境)中;在与自然山水毗邻的乡村环境中应当倡导相关的城市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均等化设置,提升乡村环境社会生活品质。
当前,山水城市空间建构下的城乡地域的一体化建设,在乡村中是以自然山水的生态景观保护,以适度的迁村并点形成合适规模的乡镇聚落为基础,发挥城市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的集约效应为目的,同时,注重自然山水秀丽风光保护和生态功能的延续。秦岭北麓的大小村庄在建构西安山水城市空间时,必须面对村庄发展的实际问题,通过统筹规划建设,迁村并点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在资源、设施共享共建的基础上,促进秦岭北麓城乡一体化发展。
4.5 城市历史山水地理文脉的承启
城市历史山水地理文脉的承启是指当代城市空间的发展应当尊重、继承并继续发展延续作为城市空间存在基础的历史山水地理文脉,其在当代城市空间快速扩张发展的时代更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代一些城市为了寻求更多的城市空间用地,不惜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平山填湖①,这种以破坏城市历史山水地理环境为代价换取城市的空间发展的做法,一方面带来了自然环境被破坏的风险,另一方面也破坏了城市历史山水地理文脉的传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由于其自然山水差异而形成的文化个性特点也被逐步弱化甚至抹杀。
就秦岭北麓而言,应当在西安城市的新城发展中继续坚持子午轴线、九宫格局,保护秦岭北麓和西安城市的山水格局,在保障秦岭生态屏障和生态作用的同时彰显秦岭历史地理文脉,在空间上、建筑风格塑造上等方面传承西安地域文化特色。结语
秦岭北麓山水城市空间建构与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利用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山水城市空间建构的手段与工具就是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利用,这是城市与自然环境匹配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目的。结合不同环境对象,系统高效地研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山水城市空间建构能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适应性保护利用方法及策略提供理论与管控基础,其中的意义重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感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汤道烈教授对山水城市空间建构基本内容的点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涛博士对于论文的修改润色。)
注释:
① 从2012年4月开始,延安市以超常规的方式进行“造城运动”。根据“中疏外扩、上山建城”发展战略,通过“削山、填沟、造地、建城”,计划用时10年,整理出78.5平方公里的新区。这是目前世界上在湿陷性黄土地区规模最大的岩土工程,在世界建城史上也属首例。如此大规模的建城,其“外科手术式”的做法对内在的生态系统的干扰,值得思考。
参考文献:
[1] 钱学森.关于山水城市给吴良铺的信(1990.7)[M]// 鲍世行,顾孟潮.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47.[2] 杨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3] 高吉喜.可持续发展理论探索――生态承载力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1:15.[4] 王书转.“一线两带”建设中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6.[5] 赵红斌,宇文娜.“八水绕长安”的景观生态演变及规划利用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262-268.[6] 董鉴泓.中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于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