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x中学创“人居环境奖”工作总结
Xxx中学
创“人居环境奖”工作总结
根据银川市争创人居环境奖工作要求和兴庆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人居环境奖”创建活动的实施要求,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奖进程,我校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现将我校创建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指导思想
围绕宁夏银川市《关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及兴庆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人居环境奖”创建活动的实施要求,结合xxx中学环境教育工作的实际,以德育为核心,以渗透在生活、学习中的环保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培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为立足点,全面构思和实践学校环境教育深层次的工作,发挥环境教育在科学文化和道德品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工作
1、成立xxx中学“人居环境奖”创建领导小组,校长xxx任组长,副校长xxx、xxx任副组长。
2、利用班会、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靠大家”活动。
3、根据实际,制定切实可行《xxx中学学生卫生公约》,张贴到校园宣传栏上,要求各班遵照执行,突出整治的内容,列入整治计划。
4、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发动学生,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学校做起、从身边做起,开展扎实、有效的卫生清洁活动,让学生身边的环境清洁起来,让学校保持干净清洁的水平。
5、以重点区域为重点,以学生活动场地、自行车停车区、厕所等区域为重点,认真落实计划,对确定重点整治对象进行集中治理,切实不让学校产生卫生死角。
6、以改善校容为重点,将学校及周边花池列为一个项目,种上适宜的花草树木,进一步优化、绿化学校的环境布置。
7、以机制落实为重点,认真清扫校园,落实卫生整治机制,加强对校内卫生的监管,加强对校外卫生整治,确保使学校成为农村文明的一个示范窗口。
8、以“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为重点,全面开展环境教育活动
围绕“争当环保小卫士”活动,对学生提出了活动的新要求,根据年龄、年级的不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设计系列环保活动,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且鼓励同学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做一些与众不同的、有意义的环保事情,以符合“环保小卫士”的要求。学校还评选出优秀的“环保小卫士”对他们进行物质方面的表彰和精神方面的鼓励。
9、开展“绿化伴我行”环保系列活动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绿化伴我行”活动,为绿化学校出一份力。发动学生开展探究性、研究性主体实践活动,争取每位学生有一棵树或一株花。
10、组织学生定期对街道、市场进行垃圾清理活动,改善学校附近环境,受到群众好评。
11、抓住环保纪念日,组织普及性的主题宣传活动
3月12日植树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种花、种草、种树”的实践活动,通过植树活动,使学生更加爱护、保护花草树木,从而学生的绿化意识。
在“世界环境日”的宣传活动期间,继续开展环保传统项目,强化学校和社会联合,同时对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2、紧抓“美化校园”的创建活动,注重管理的规范化。
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及周边栽种花草树木,为创建绿色学校美化环境做贡献。
13、组织环保活动,增加学生参与性。
我校通过环保知识竞赛、环保手抄报评比等,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环保活动的存在,增强参加环保活动的意识。
三、不足之处
1、开展工作的不够深入、细致。
2、对创建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性把握不强。
3、未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致使有些工作只停留于表面。
总之,在争创人居环境奖的活动中,全体师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身边的环境才能逐步的改变,我们居住的大环境也能随着改变。
创“人居环境奖”工作总结
xxx中学 2010年11月
第二篇:社会事业局创“人居环境奖”工作总结
社会事业局创“人居环境奖”工作总结
根据我区争创 “人居环境奖”活动的实施要求,进一步推动人居环境奖进程,我局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加强校园开展创建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争创”中国人居环境奖”宣传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学校环境教育工作的实际,以德育为核心,以渗透在生活、学习中的环保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培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为立足点,全面构思和实践学校环境教育深层次的工作,发挥环境教育在科学文化和道德品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工作
1.利用班会、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广泛开展宣传活动,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靠大家”活动。
2.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发动学生,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从学校做起、从身边做起,开展扎实、有效的卫生清洁活动,让学生身边的环境清洁起来,让学校保持干净清洁的水平。3.以重点区域为重点,以学生活动场地、自行车停车区、厕所等区域为重点,认真落实计划,对确定重点整治对象进行集中治理,切实不让学校产生卫生死角。
4.以改善校容为重点,将学校及周边花池列为一个项目,种上适宜的花草树木,进一步优化、绿化学校的环境布置。
5.以机制落实为重点,认真清扫校园,落实卫生整治机制,加强对校内卫生的监管,加强对校外卫生整治,确保使学校成为我区文明的一个示范窗口。
6.紧抓“美化校园”的创建活动,注重管理的规范化。各个学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学校及周边栽种花草树木,为创建绿色学校美化环境做贡献。
三、不足之处
1.开展工作的不够深入、细致。
2.对创建工作的全面性、整体性把握不强。
3.未能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致使有些工作只停留于表面。
第三篇:人居环境奖汇报材料
河北人居环境奖汇报材料
迁安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9月,是政府综合协调部门,主要有三大职能,分别是行政审批服务职能,各类建筑工程招投标、土地矿产资源、政府采购等交易职能,同时承担着市经济环境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市行政服务中心目前共进驻行政审批部门41家,纳入集中审批项目280项,“中心”始终坚持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服务宗旨,采用了行政审批网络管理系统,创新了“成建制进驻、联合审批、延伸服务、超时默许、审批代办”等多项管理机制;采取了“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公、一次性告知、一次性交费、一条龙服务”的运作模式;推行了“五公开”、“五化管理”、及“六监督”制度。今年以来,“中心”共办理各项审批服务事项36045件,平均日办件149件,按时办结率100%。同时,建设了招投标交易操作平台,采取行业主办、“中心”服务、联合监管的运作模式,将全市招投标交易活动集中纳入平台联合监管,体现了管办分离、依法监督、规范管理,实现了各类交易活动的阳光运作,打造了“阳光审批、阳光交易、公开透明”的统一操作平台。
中心自成立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积极推行了限时审批、过错追究、缺席默认、目标责任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一是超时默许制度。审批业务科利用网络审批系统实时监控,发现临近超时审批项目及时报警提醒,保证审批项目按时办结。二是过错追究制度。“中心”开展调查问卷、随机回访、明察暗访、网络监控等常规评议,针对行政审批服务
人员的行政行为进行监督检查,使群众对行政服务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三是缺席默认制度。针对并联审批、联合现场勘察等工作中,相关部门无故未出席的,视缺席单位默认议定事项,进而启动既定审批程序,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缺席单位承担的制度。今年以来,共组织了4次并联审批会议。四是目标责任制。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就谋划出台了《关于各窗口成员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考核办法》,针对对各窗口成员单位和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落实工作责任,之后不断完善相关绩效考核办法,使窗口工作人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为创建全省一流的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优化环境与加快发展的良性互动,我们不断在管理上求创新、在服务上寻突破,全力推进审批工作的开展,在纪律作风建设、重点项目审批代办、绿色通道建设、综合评议体系建设、文明服务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全新的突破,中心不断创新各项机制,努力实现“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率、一流的队伍、一流的形象”,力争把我们的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廉政勤政的典范、为民服务的基地、城市文明的亮点、政府形象的窗口。
行政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建设局窗口即进驻中心,纳入审批事项16项,该窗口参照法定审批时限,对进驻中心的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进行压缩,在法定时限基础上以平均压缩77﹪的比例进行提速,总压缩时限达到133个工作日。截至目前,共办理审批服务事项3373件,月平均办件307件,办结率达100%,未发生超时默许事项。
2002年建设局窗口入驻中心,纳入审批服务事项共16项。今年以来共办理按时办结率达,并结合实际对进驻中心的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进行压缩,在法定办理时限共173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压缩到40个工作日,使审批效率大幅提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第四篇:人居环境奖简介(精)
人居环境奖简介
联合国人居奖
“联合国人居奖”,由联合国人居中心于1989年创立,用以表彰世界各国为人类住区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是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的奖励,每年评选一次,名额一般不超过10个。
“联合国人居奖”自创立以来,一直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每年联合国人居中心都收到大量各国政府推荐的参加人居奖评选的项目材料。为保证人居奖的权威性,联合国人居中心聘请了一批资深的官员和专家组成评委会,对所有候选者的申报材料进行严格的评审和筛选,最后选出获奖者。在每年的世界人居日期间,人居中心在一个选定的城市举行该奖的颁奖仪式。
“联合国人居奖”被推荐的候选者可以是政府机构、组织、个人或项目;内容可涉及人类住区的各个方面,如住房、基础设施、卫生、保健、教育、交通、通讯、能源、供水、环境卫生、旧城改造、可持续人类住区发展、灾后重建、城市管理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还涉及减少城市贫困与创造就业,防止犯罪与社会正义,男女平等以及在决策、资源分配、计划设计以及实施中的公平,社会融合、减少排外,保护历史遗迹等方面。
我国从1990年开始申报联合国人居奖,到目前为止,我国已9次荣获此奖,这9位获奖者及获奖时间分别是:唐山市政府(1990),深圳市住宅局(1992),上海市住房解困项目(1995),建设部侯捷部长(1996“人居特别荣誉奖”),中山市市长黄子强(1997),成都府南河综合整治项目(1998),沈阳市市长慕绥新(1998),大连市市长***(1999),杭州市政府(2001)。
中国人居环境奖
中国由建设部设立了“中国人居环境奖”。设立“中国人居环境奖”的目的,是为了表彰在城乡建设和管理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城市、村镇、单位和个人。建设部也将从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的项目中选择部分优秀项目,向联合国人居中心推荐申报“联合国人居奖”。
“中国人居环境奖”采取自愿申报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自愿申报申报对象提出申请,逐级上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办公室根据特殊需要可直接推荐备选项目。
“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具体评选范围包括:
1、城市、村镇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管理;
2、城市和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功能完善;
3、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4、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环境建设;
5、城市容貌和环境卫生;
6、大气、污水、垃圾等污染的治理;
7、城市河道、水系的综合整治;
8、完善的城市道路及排水系统;
9、高效便捷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10、高效有序的城市管理;
11、可持续能源利用与建筑节能资源保护;
12、古城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规划;
13、灾害预防及灾后重建;
14、改善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人居环境;
15、社区管理与服务及公众参与;
16、住房建设和住房政策设计及实施;
17、住宅科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住宅产业发展;
18、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举措。
江苏人居环境奖
江苏省委、省政府在2000年城市工作会议上决定设立“江苏人居环境奖”,以鼓励在我省城乡建设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改善城乡环境质量、提高城镇总体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对作出突出成绩的城市、村镇、单位、团体和个人予以表彰,推动全社会与城乡建设和管理工作,努力把我省城市做优、做美。具体工作由省建设厅负责组织落实。
省建设厅参照建设部《中国人居环境奖申报和评选办法》,制定了《“江苏人居环境奖”申报和评选办法》(苏建城[2001]116号),对“江苏人居环境奖”的评选范围、评选对象、评选内容、评选条件、申报程序、评选程序等作出了详细规定。
“江苏人居环境奖”采取申报制,凡省内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方面作出突出成绩并取得显著效果的城市、村镇或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均可申报。评选对象有政府(或其有关部门)、个人(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项目等三类。评选内容包括:城乡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环境建设与生态改善,城乡住房建设,城市管理等五个方面。申报采取自愿申报和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自愿申报由申报对象提出申请,逐级上报;省里根据特殊需要可直接推荐备选项目。各省辖市由建设局(建委)或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申报受理工作;省建设厅成立“江苏人居环境奖”办公室,设在城建处,负责全省申报爱理和组织评选工作。
评选程序包括组建专家评审组、资格初选、现场考察、正式评选、公示等步骤,获奖项目经建设厅审查后报省政府批准予以公布,授予“江苏人居环境然”奖牌(奖怀)、证书,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为规范和统一“江苏人居环境奖”报送格式,省建设厅制定了《“江苏人居环境奖”报送格式》(苏建函城[2001]153号),拟订了申报单位陈述材料的格式文本,同时明确了各市上报的时间、资料要求和名额。同时,确定每年的11月30日为“江苏人居环境奖”办公室接受申报材料的截止时间。申报材料包括:文字材料、照片或图片资料、音像资料以及刊登在专业的或相关出版物上的有关文章。每个省辖市申报综合奖(包括城市、乡镇)原则上不超过1个;申报单项奖(包括项目、单位、个人)原则上不超过2个;不符合条件的可以不申报。
“江苏人居环境奖”是全省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城乡人居环境方面的最高奖项,每年评选一次,评比后,还将从获奖对象中选择部分优秀者,向建设部推荐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并争取向联合国推荐申报“联合国人居奖”。
第五篇: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和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工作总结范文
2012年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和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升我区城市人居环境水平,努力建设国内宜居城市,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环境奖(以下简称“两申”),按照区委、区政府“四创两申”工作部署,结合我局实际,在全局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两申”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完善体制、明确责任,切实开展“两申”工作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有关要求,将两申工作纳入我局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成立了“两申”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工作组组长,支部书记担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科室负责人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及上报等事务,并且制定了一套周密、详细的实施方案。同时,我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两申”工作,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对班子成员职责进行明确分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为全局“两申”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积极响应、群策群力,扎实开展“两申”工作
(一)积极部署,广泛动员。将“两申”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细、抓实。及时召“两申”工作专题会议,传达贯彻区“四创两申”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区委、区政府领导的讲话精神,对我局“两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整合我局宣传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宣传栏、门户信息公开网、“法律六进”活动、基层司法所法制宣传活动等平台,采取现场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两申”活动,使“两申”活动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三)切实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法律宣传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宣传,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机制和手段,坚持以服务为主兼顾管理,强化拓展权益保障,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工资发放,保障身体健康安全。一是创新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平台。通过在企业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基地,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法制教育,进一步加大普法力度,全面提高了外来务工人员法律素质。二是丰富外来务工人员普法形式。会同综治、人社等部门利用节假日,深入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居住地、工地、招工中介、车站等场所,发放法治文化资料,赠送法律服务便民卡、劳动技能和法律知识培训服务卡等,并不定期举办广场法律咨询。三是注重宣传途径,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劳动争议法律援助的“知晓率”。有针对性地选择企业密集区域、外来务工人员聚集社区和城乡结合地作为经常性的宣传地点,更好地方便外来务工人员了解、接受法律援助服务。
(四)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律服务,切实维护外来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一是依托各级调解组织,加强与综治、公安、人社等部门的互动,为外来务工人员排忧解难。建立外来务工人员重大疑难事件集体讨论、上报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多、矛盾激化、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及时介入,积极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二是注重资源整合,拓宽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网络的“覆盖率”。建立以区法律援助中心为主、街道司法所、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三级工作网络格局,紧密联系区总工会、人社局等部门,在各社区建立外来务工人员法律援助联络点,更加方便外来务工人员法律维权。另外,依托区总工会职工维权中心法律援助站,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同时在区司法局门户网站上开设“148”法律服务网上咨询板块,方便外来务工人员网上咨询。三是注重程序规范,提高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法律援助的“有效率”。首先是开通“农民工绿色通道”。对来访咨询外来务工人员优先接待,符合条件的即时受理、即时审批、即时指派。其次是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对涉及外来务工人员追讨工资、工伤事故赔偿纠纷的法律援助申请不再审查申请人的经济条件。再次是在援助方式上,针对不同情况提供不同形式的法律援助。
1、法律咨询,对那些不知道如何向老板索要工资的外来务工人员,指导他们如何用法律手段索要工资,如查清楚用人单位的主体名称,索要欠条,保存证据等;
2、对那些已有相关证据的外来务工人员,帮助他们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
3、对那些证据较清楚的,可以代写文书,代理进行非诉讼调解;
4、对那些需要进行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的外来务工人员,则及时为他们办理法律援助手续,指派律师代理其进行仲裁和诉讼;
5、根据案情需要采取代书、诉讼指引、非诉讼调解等多种服务方式,注重发挥法律服务人员的调解功能,通过协调有关部门和欠薪单位,尽量争取调解结案,降低外来务工人员维权成本;
6、建立外来务工人员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讨论、上报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数量多、矛盾激化、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法律援助机构应及时介入,并尽快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