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学前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近年来,我国的幼教事业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城区幼儿园的竞争表现得尤为激烈,各个幼儿园在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办园理念的同时,积极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外扩大宣传,有的通过宣传车、宣传板、小广告、街头视频展播、专场文艺演出等方式扩大社会影响。总之,各个幼儿园都在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提升办园效益,然而,各个幼儿园的师资却很难整齐划一。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幼儿园虽然不少,但有固定编制的教师少,大多数是聘请教师,她们常常说走就走,园方对其缺少约束力,导致教师变动频繁,从而影响正常教学。
二是教师待遇比较低。这里主要是指聘请教师,她们无论在经济或地位上都很难与有编教师相比,这也将影响她们的敬业精神。
三是教师考核不到位。部分幼儿园由于聘用合同的不完善或教师考核措施的不到位,导致一些教师不服从领导或不重视教学的现象发生。
四是无证上岗者居多。根据《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教师应经过相关培训或取得相应的资格后,方可上岗从事幼教事业。而目前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教师属无证上岗,这也说明这部分教师专业素质还亟待提高,上岗资格还需认证。
幼儿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对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克服以上诸多问题,尚需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认真学习宣传《条例》、《规程》,树立依法治教(园)的观念
《条例》和《规程》是举办、管理和评估幼儿教育的基本依据,要通过广泛宣传,使法规在实施中能得到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各级政府主管教育的负责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幼儿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幼儿园的主办单位有关负责人、园长、教师、工作人员等,都要根据国家教委的要求,搞好《条例》和《规程》的学习、宣传工作。通过培训使他们了解幼儿园的任务,举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保育、教育的工作目标,有关的规章制度,法律责任等,树立依法治教(园)、依法办事的观念。
二、端正办园指导思想,提高幼儿园的保育、教育质量
当前,不少幼儿园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重教育、轻保育,重教学、轻游戏等现象,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实施《条例》、《规程》,要从端正办园指导思想入手,让有关人员明确幼儿园必须坚持保教结合的原则,把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放在首位。幼教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从而让幼儿体、智、德、美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加强常规教学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园方要制定严格的考评、考核制度,规范常规教学管理,经常开展教学汇报、教学比武活动,通过教师自评、互评,家长、领导测评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师德和业务方面的考核。从而促进广大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另外,各级部门还应积极创造有利条件,让教师通过自学考试、函授、进修等多种形式,提高自身素质。
第二篇:农村学前教育亟待“整体突围”
农村学前教育亟待“整体突围”
■王海英
对农村学前教育进行“局部突围”、修修补补的单一政策,都不可能实现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情势的好转有赖于系统化的制度设计与焦点式的重点扶持。
今年全国两会,老百姓比较关心的三大问题是反腐、环境和教育。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营养状况。发展学前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李克强总理动情地说:“我们要为下一代提供良好的教育,努力使每一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
然而,目前农村孩子得到的教育发展机会,不但在义务教育阶段与城市孩子有差距,学前教育更是“欠账”多年。当前,学前教育是教育发展的“短板”,农村学前教育则是“短板中的短板”。据统计,我国幼儿园的师生比平均为1∶30.2,而农村幼儿园则达到了1∶36.1,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标准,有的地方甚至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两三倍。不仅师生比严重超标,农村学前教育的园所数量、幼儿入园率、师资队伍质量、课程设置等也严重不足,形成农村学前教育的“总体性资源匮乏”和“总体性教育贫困”现象。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总体性贫困”,是农村经济贫困、发展滞后的伴生现象。农村学前教育的资源匮乏是硬件与软件、观念与制度、技术与思想的多重匮乏,而师资的匮乏、观念的落后是“贫困中的贫困”。面对这样一种总体性贫困,任何对农村学前教育进行“局部突围”、修修补补的单一政策,都不可能实现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情势的好转有赖于系统化的制度设计与焦点式的重点扶持。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农村的问题实际上是整个中国的问题。农村学前教育的根子是农村的贫困,是城乡政策的历史不均衡,必须上升到国家层面、制度层面,通过“补偿”重新总体架构,以实现农业社会的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已采取的取消农业税、以工促农、种田补贴、扶贫攻坚等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但单一的政策无法解决总体性问题。如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制度,公平地配置社会资源,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三农”问题必将长期存在,农村学前教育必将永远贫困下去。
对大多数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来说,学前教育的资源困境首先是硬件的困境以及入园难的困境。我国从2011年开始启动实施的第一个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从2014年开始实施的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都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即扩总量、增资源,满足广大农村地区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需求,保障起点公平。
然而,笔者认为,制约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不是硬件资源,而是师资队伍。在硬件资源配备达到一定水平后,国家对农村学前教育进行倾斜的重点要放到师资队伍建设上来,以确保农村学前教育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根据2013年的统计数据,我国10.5万所幼儿园存在315万名教师的巨大缺口,而当年新增幼儿教师只有98万人。两相比较,缺口之大,一目了然。对于广大农村地区而言,幼儿园师资匮乏是一个巨大困境。因此,在当下全国幼儿师资整体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政策性师资的制度设计与再生性师资的本土培养,成为必须面对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政策性师资制度?就是为解决农村学前教育师资匮乏而特设的师资制度,比如我国已经开始实施的特岗计划、转岗计划、免费师范生制度、需求地生源招生政策等。2013
年,教育部扩大了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总招生规模扩大至32100名,包括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及其他适农涉农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除了职前政策性师资制度外,对于那些已经选择到农村工作的特岗教师、转岗教师,国家要有进一步的优惠政策,以政策留人,以待遇留人,通过多种方式稳定师资队伍。同时,还要进一步推行大学生支教制度、城市在职教师支教制度,充实和提升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资源。所谓再生性师资,是指强化对那些具有本土意识的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从信仰教育与政策引导两个维度加强在职教师的农村归属感与认同感,使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优化不仅建基于“外引”,也立足于“内生”,从而稳定和扩大教师队伍,防范师资流失,增强本地培养农村幼儿园教师的造血能力。
农村学前教育资源的改善是一项系统工程,这既有赖于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更有待于社会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笔者认为,当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能够公平地享受社会资源时,农村学前教育与城市学前教育的资源差距格局就一定会得到改善。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第三篇:浅议交警队伍建设亟待体制创新
浅议交警队伍建设亟待体制创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公安交警队伍作为专业的执法职业群体,在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这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我国公安交警队伍建设逐步得到加强,主要表现在:交警队伍人员素质普遍提高,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升,部门间协调体系不断完善等,为维护社会的平安畅通、安定团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交警队伍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有的民警缺乏工作热情,作风懒散;有的民警执法为民观念不强,特权思想严重;有的民警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知法犯法、滥用职权。这些行为既损害了公安交警部门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同时也对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加强交警队伍建设,有利于巩固和提高交警队伍在执法方面的素质和水平,从而有力地推动我国依法治国的进程。笔者认为,要进一步加强公安交警队伍建设,必须在体制创新上下功夫:
首先,加强交警队伍建设,要完善领导的监督制约体制。交警队伍能不能搞好关键看领导。只有过硬的领导班子才能带出过硬的队伍,只有过硬的队伍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但是,如果领导得不到制约,后果也是十分可怕的。实践证明“不被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滥用”,目前交警队伍中存在的很多丑恶现象就和个别领导干部的监督制约体制不完善有关。因此,要进一步强化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建立人大代表问询制,建立起公安交警部门主要领导的述职制度及个人重大事件报告制,使人大的监督更加具体、有效。同时,要注意发
挥好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使公安交警部门的工作时刻处于阳光之下。各级公安交警部门领导干部都要以身作则,自觉从我做起,自觉接受监督,成为严格执法、勤政廉政的楷模和带领民警团结战斗、开拓前进的核心。
其次,加强交警队伍建设,要端正目标考核体制。现在某些交警部门不重视客观实际,单纯追求罚款数量,给民警下指标、定任务,实行硬性摊派。有的民警为完成任务,不惜弄虚作假、滥用职权,从而侵害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这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在社会上却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所以,加强交警队伍建设,一定要端正现有目标考核体制。一方面,要完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明确责任,杜绝推诿扯皮现象。对于滥用职权案件,要一追到底,依法从严从速处理,不能姑息迁就,更不能包庇护短。另一方面,要完善考核评价制度,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以执法的具体环节为重点,以执法的效果与成效为核心,把考核结果与职务升降、岗位去留、政治荣誉和经济利益紧密挂钩,而不是单纯追求罚款数量。
再次,加强交警队伍建设,要健全教育培训体制。目前许多公安交警部门虽然建立了民警的教育培训制度,但还很不完善和健全,容易流于形式,起不到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作用。导致有的民警无论从身体素质,道德素质,还是业务素质上都特别低,不能满足工作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首先要加强公安交警的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强化民警的公仆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民警的道德觉悟和水平。其次要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建立定期学习制度,对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方针,法律法规进行集中学习,并使之能应用于自身工作实践。还有要通过大力开展体能竞赛、岗位练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民警的身体素质,以便胜任本职工作。在教育培训中,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忌走形式主义,搞全部通过,要建立末位淘汰机制,促使广大民警认真学习。要坚持分级负责、逐级培训、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原则,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引导广大民警形成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批懂法律、懂经济、懂科技、懂外语的复合型执法人才。
最后,加强交警队伍建设,要建立注重长效的管理体制。在对交警队伍的日常管理上,许多部门的工作力度还不够,轻管理、不管理现象严重,即使管理,也只注重短期效果,管理上时松时紧,往往造成“一阵风”现象。因此要建立注重长效的日常管理体制,以起到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的作用。交警队伍建设,说到底还是一个人才的建设,要以人为本,进一步加强“进出口”管理,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严把交警队伍“入口”,确保进人的质量。真正把那些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的人才吸收到交警队伍中来,同时下大力气疏通“出口”,坚决把不适合从事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人员清理出交警队伍。此外,在物资管理上,要严肃纪律,规范警械、车辆、资金的调度使用,确保社会公共安全及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规范有序发展。
总之,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公安交警部门应当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通过完善监督制约、强化教育培训、健全管理制度,打造一支
政治坚定、业务精良、勤勉尽责、清正廉洁的公安交警队伍,为在全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平安畅通,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第四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离不开教师队伍建设
《甘肃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指出,要“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加快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同时,《规划纲要》也明确要求,要以农村幼儿教师为重点,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幼儿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纲要》提出了两点要求。一是参照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教师”政策,实施“幼儿教师特岗计划”,招聘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优先补充农村幼儿教师;一是加强对幼儿教师、保育员和幼儿园园长的定期培训,提高学前教育保教人员业务素养和整体水平。
要实现这两个任务,以下几方面的问题,必须得到高度重视。
如何招聘“具有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的问题。之前,甘肃省的一些幼师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在数量上有所减少;而一部分家长,考虑到孩子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不情愿让孩子报考幼师学校;同时,在现有的幼师学校中,其教学质量也让家长有所担心。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具有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的质量问题。所以,如何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幼儿教师,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基础。
如何确保“定期培训”质量的问题。要搞好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涉及培训机构、培训方式、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规划纲要》指出,“重点建设1―2所幼儿师范高等学校,增强幼儿教师培养和培训I能力”。这一政策的制定,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是一个重要保证。只有有了可靠的培训学校和场所,培训能力才会有所提高。事实上,较为重要的是如何让培训保质保量地进行。这就需要建立相应的培训保证制度,让教师的业务素养在培训中确实有所提高,并能将新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之中。
为了做好上述两方面的工作,对家长、幼师学校、教师进行教育宣传十分有必要。《规划纲要》指出,要“集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开设专栏,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社会正确认识教育事业改革、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营造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社会环境”。通过宣传,要让社会认识到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幼儿教师队伍建设。
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具体工作,才能解决好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短缺问题;也只有保证了师资力量,农村学前教育才能在质量上有所突破。
编辑:董向东
第五篇:基层检察院计财装备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基层检察院计财装备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郭增峰王珑
计财装备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要求我们熟练掌握财政、财务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要了解检察改革、财政改革等方面的政策内容。新形势下的检察经费保障工作,内容不断拓展,要求不断提高,难度不断加大,特别是这几年财政改革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政策、新措施,实行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推行政府采购、完善专款管理、加强审计监督等等,使得无论财务管理还是经费保障都面临许多崭新的课题。近年来,基层检察院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在队伍建设方面突出提高队伍专业化、知识化建设水平这一重点,不断加大教育培训工作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目前计财装备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是摆在检察机关面前紧迫而重要的任务。
一、基层检察院计财装备队伍目前的现状
1、内部机构不健全,计财装备管理不规范。
自从全国检察机关第六次计划财务装备工作及全省检察机关计划财务装备工作会议后,各院普遍重视计财装备工作,不断拓宽工作领域和内容,为检察机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条件保障。我们印台区人民检察院计财装备工作经过这么多年的艰辛努力,取得长足发展。一是公用经费标准逐步落实。二是财政预算及拔款逐步到位。三是中央政法专款足额落实。四是车辆装备连年增加,“两房”建设、信息化网络建设发展迅速。近年来,我院按照“三位一体”长效机制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了一条计财装备工作的规范化道路,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基层院因为编制缺乏、人员有限,不具备成立专门机构的条件,绝大多数与办公室合并行使职能,常常顾此失彼,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车辆管理等方面无法做到严格、细致、规范化运行。
2、人才匮乏,人员结构不合理。
基层从事计财装备工作人员的知识和专业结构不合理,呈现“三多、三少”现象。一是专科以下学历的干警多,本科学历的干警少;二是非专业出身的人员多,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少。第一学历是财会、审计、财务管理的专业人员少,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财会技术人员更少;三是单一型人员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少。尤其是缺乏既有一定的法学理论知识、检察业务知识,又具有娴熟的计算机知识和文字写作能力的高层次计财装备人员。印台院目前还没有一名具有专业会计资格的人员从事计财装备工作。人才的短缺,必然影响计财队伍建设,制约计财工作发展。
从目前的整体情况看,基层检察院计财装备人员不仅没有形成“梯次”结构,还出现了明显的断档现象。由于基层检察机关编制有限,招录人员大多充实到办案部门,计财工作一般是由干警兼任,有的院迫于无奈只好外聘财务人员负责计财工作,这些人员有着丰富的企业财务工作经验,但对行政单位的财政预算、财务管理却不太了解,工作效果并不理想。
人员队伍整体年龄结构老化,一部分人员即将退休,而新招录的人员缺乏工作经验,一时难以独立完成工作,计财装备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3、思想道德水平、服务意识亟待提高
计财装备人员由于其工作性质的关系,经常与钱、贵重物品打交道,再加上平时忙于日常事务,如果不注重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树立和改造,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廉洁意识,非常容易出现问题。
计财装备工作的根本宗旨是为检察业务服务、为检察干警服务、为基层服务,这既是实践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具体体现,也是服务于检察工作大局的具体要求。有些计财装备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薄弱。一是思想陈旧,观念落后。有的单位和个别计财部门,在抓计财装备工作时,处处因循守旧,事事循规蹈矩。不善于摸索新方法,探索新规律,运用新手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能主动地了解各项业务工作、各个业务部门和广大检察干警的工作需求,做到主动服务,服务在前,服务到位。阻碍了计财装备工作的发展。二是主观努力不足,主动争取不够,工作不到位。存在着畏难情绪,等、靠、要等思想,眼睛向上,消极等待上级补助。三是责任心不强,上报信息不准确、不及时。有些工作人员统计上报信息数据时,没有弄清楚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或是运算公式,不按说明的要求核算,导致数据失实,使上级对基层工作情况的了解产生偏差,影响了对工作情况的正确判断,影响领导科学决策。
二、计财装备人员队伍建设问题产生的原因
1、思想认识上的局限。一是基层检察院一直都十分注重法律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却对计财装备工作和计财装备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大量无财务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计财部门;二是近年来,检察机关虽然开始实行凡进必考的招录制度,但每年招录的财会专业人员较少,而且大多数都充实到自侦部门参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真正专职从事计财装备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三是计财装备人员的工作内容繁杂,工作成绩无法量化衡量,发展机会少,于是形成了干警争相去业务部门,不愿意从事计财装备工作的现象。
2、历史形成的原因。一是计财部门发展相对滞后。二是业务内容繁杂、责任心要求更高,原则性更强,所以,不少人不愿干计财,存在畏难情绪。
3、公务员录用、管理体制的原因。基层院由于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干警接受业务培训的机会极为有限,少数干警没有择业压力,业务学习重视程度不够,难以胜任本职工作。而基层院缺乏相应的人员淘汰机制,出口不畅,对于一些素质低、不适合在检察院工作的人员,难以通过一种有效机制将其淘汰出检察院。
4、培训工作手段单一,受教育渠道少。一是片面追求学历教育,现在社会上各类学历教育繁多,层次不齐,大部分干警只是为学历而学习。二是培训机构不健全,其次是师资力量薄弱,无力承担培训任务,实际上靠大家自找学习途径,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又受经费和时间的制约。三是重使用轻培训,且培训内容陈旧落后,培训往往局限于学历教育和续职资格教育方面,与检察业务工作联系越来越密切的计算机、金融、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基本上没有。
三、加强计财装备人员队伍建设的对策
1、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引进高素质人才。对基层院要重视计财装备部门的领导班子建设,配齐配强领导干部,选拔政治强、业务精、善协调、会管理、廉洁勤政、有开拓精神的干部担任计财装备部门主要负责人。要采取有力措施,优化人员结构,要把那些综合素质强、品质好、懂业务、善管理、会服务的同志选配到计财装备部门,解决目前存在的计财装备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能力偏弱的状况。
2、加强思想教育,提高计财装备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一是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服务大局能力。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增强计财装备人员的廉政意识。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检察职业道德建设和廉洁从检教育,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要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吃喝浪费,不断增强勤俭节约的自觉性。要大力提倡修为检之德,增为检之才,育为检之风,加强自身修养。
3、强化教育培训,开发人才资源。一是要把加强业务学习培训作为实现队伍专业化目标的重要措施。举办财务管理专业培训,就预算管理、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财务管理政策和知识进行培训。二是开展分类培训,提升干警的业务素质。要根据业务特点和个人基本素质及特长,开展分类培训。三是充分利用三级信息网络系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充分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
4、建立计财装备人员发展保障机制。计财装备工作服务面广,工作辛苦,责任重大。要在政治上为计财装备人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机会,该表彰的表彰,该奖励的奖励,该重用的重用。对计财装备工作中出现的难点问题,主要领导和主管领导要亲自出面帮助解决,对生活上有困难的人员要多关心、多帮助,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