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认证申报材料文审要点及评判标准

时间:2019-05-14 06:01: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绿色食品认证申报材料文审要点及评判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绿色食品认证申报材料文审要点及评判标准》。

第一篇:绿色食品认证申报材料文审要点及评判标准

绿色食品认证申报材料文审要点及评判标准

一、申请认证材料完整性、规范性

1.审查要点:(1)申请材料缺项;(2)无申请材料目录;(3)未装订成册。2.评判标准

(1)出现(1)、(2)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补充材料;(2)出现(3)种情况,要求企业重新装订。

二、《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申请书》、《企业及生产情况调查表》封面

1.审查要点:

(1)是否填写和盖章;

(2)申请单位全称是否与公章全称一致。2.评判标准:

出现未填写和盖章,或全称不一致,要求企业补充材料。

三、“表 一 生产企业概况”

1.审查要点:

(1)填写不完整、不规范;未盖章;填表人未签字;(2)“产品名称”是系列产品名称或集合名词;(3)年销售量大于实际年生产规模;

(4)实际年生产规模单位未换算成“吨”或“ kg”单位;(5)“原料供应单位情况”栏“年供应量”大于原料单位生产规模。

2、评判标准:

(1)出现(1)、(2)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重新填写;(2)出现(3)、(4)、(5)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补充材料。

四、“表二 农药、肥料使用情况”

1.审查要点:

(1)此表填写不完整;缺填表人或种植单位负责人签字;(2)此表填写不规范;填写单位及公章单位不符合要求;(3)此表有关农药使用栏目随意涂改;(4)“农药使用情况”与“主要病虫害”不符;

(5)使用了无“三证”农药(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生产批号);(6)使用了绿色食品禁止使用农药;(7)农药使用量超标;(8)农药使用次数超标;

(9)使用了混配有机合成农药,且表中同时又有单一成份的同种农药;

(10)末次使用 与收获时的间隔期小于该农药的安全间隔期;(11)由于采摘周期长,无法 判定末次使用 与收获时的时间间隔;(12)“剂型规格”填写不完整,无法计算每次用量(有效成份);(13)使用的商品肥料无登记号;(14)只施用了化肥,而没有施用有机肥;

(15)使用了硝态氮肥或复混(合)肥中含有 硝态氮肥或稀土肥;(16)使用了氮磷钾复混(合)肥;(17)使用了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18)“农药品种”与“目的”不符,如杀虫剂在“目的”栏填写“杀菌”;

(19)混配农药(肥料)中含有绿色食品禁用成份;(20)附报材料 中,缺农药及商品肥料产品标签。2.评判标准:

(1)出现(1)、(2)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重新填写;(2)出现(4)、(11)、(12)、(16)、(20)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补充材料;

(3)出现(3)、(5)、(6)、(7)、(8)、(9)、(10)、(13)、(14)、(15)、(17)、(18)、(19)任何一种情况,按不通过处理。

五、“表三 畜(禽、水)产品饲养(养殖)情况表”

1.审查要点:

(1)此表填写不完整;缺填表人签字;

(2)此表填写不规范;填写单位及公章单位不符合要求;(3)此表中有关饲料成份名称、比例及药剂使用情况栏目随意涂改;(4)饲养规模小于申请认证产品规模;(5)饲料成份不全,比例相加不到 100 % ;或饲料成份不明确;饲料量不足;

(6)饲料成份中存在可能为转基因的原料(如棉籽壳、进口豆 粕);(7)反刍动物饲料中使用了以哺乳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饲料产品(如骨粉等);

(8)饲料中使用了工业合成油脂或畜禽粪便;

(9)饲料中来源于已认定的绿色食品或副产品或通过绿色食品全程质量控制的成分相加不到90 % ;

(10)饲料中添加了无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号的预混料;(11)预混料中添加了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添加剂(如乙氧基喹啉、人工合成的着色剂、药物性添加剂等)(12)饲料添加剂使用量超标;

(13)无预混料产品标签、三年购销合同(协议)及批次购买发票复印件;

(14)使用药剂不全,缺少动物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15)使用了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药剂;(16)使用药剂对象超出了限定范围;(17)使用药剂超出了限定的使用方法;

(18)使用剂量填写不规范,如“10g/头”、“3瓶”;(19)使用剂量超标;(20)未注明停药期;

(21)末次使用 与宰杀(挤奶、捕捞)时间间隔小于停药期;(22)“使用的药剂”与“用途”不符,如抗菌剂在“用途” 栏填写“防治寄生虫”; 2.评判标准:

(1)出现(1)、(2)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重新填写;(2)出现(4)、(5)、(13)、(14)、(18)、(20)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补充材料;

(3)出现(3)、(6)、(7)、(8)、(9)、(10)、(11)、(12)、(15)、(16)、(17)、(19)、(21)、(22)任何一种情况,按不通过处理。

六、“表四 加工产品生产情况”

1.审查要点:

(1)此表填写不完整;缺填表人签字或公章;(2)此表填写不规范;

(3)“实际年产量”大于原料供应单位“年供给量”;(4)执行标准不明确;或已发布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的产品,仍执行国标或企业标准;

(5)主原料来源不符合加工产品原料有关认证规范要求;(6)无法判定辅料是否达到绿色食品产品标准;

(7)原料年用量与产品“实际年产量”间无损耗率(增长率);(8)使用了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添加剂;

(9)使用的复合添加剂中,含有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成份;(10)添加剂使用量超标;(11)添加剂使用超出了限定范围;(12)缺添加剂产品标签;

(13)添加剂名称系缩写,无法判定其有效成份;

(14)使用了绿色食品相应产品标准中“不得检出”的添加剂,如果脯中添加了合成色素。2.评判标准:(1)出现(1)、(2)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重新填写;(2)出现(3)、(4)、(6)、(7)、(12)、(13)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补充材料;

(3)出现(5)、(8)、(9)、(10)、(11)、(14)任何一种情况,按不通过处理。

七、生产操作规程(种植、养殖、加工)1.审查要点:

(1)缺生产 操作规程;

(2)规程制定不规范;或缺少内容;没有可操作性;缺公章;(3)生产操作规程不是本单位依据当地(或自身)的情况制定,而是国标、行标、地标或技术资料的复印件;(4)操作规程过于简单,缺关键 技术环节;(5)操作规程制定没有体现绿色食品生产特点;

(6)操作规程中投入 品使用 情况不明确,如农药缺剂型规格,兽药缺停药期;

(7)操作规程中投入 品使用 品种数小于表二(表

三、表四)中填报的品种数;(8)生产操作规程中有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投入品(农药、肥料、饲料添加剂、兽药、渔用药、食品添加剂等);(9)操作规程中投入品使用量超标;

(10)操作规程中投入 品末次 使用与收获(屠宰、捕捞)时间间隔小于安全间隔期(停药期、休药期);

(11)加工工艺不符合绿色食品相关标准的要求;(12)缺投入 品产品标签(原件);

(13)植物(动物)品种或投入 品品种 为转基因产品;(14)植物(动物)品种从国外进口。2.评判标准:

(1)出现(1)、(2)、(3)、(4)、(5)、(6)、(7)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重新制定操作规程;

(2)出现(12)、(14)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补充材料;(3)出现(8)、(9)、(10)任何一种情况,检查员现场检查,确认当年生产实际使用情况,如实际使用情况符合要求,要求企业重新制定操作规程;

(4)出现(11)、(13)任何一种情况,按不通过处理。

八、质量控制体系 1.审查要点:

(1)无质量控制体系;

(2)质量控制体系不完整;缺农户清单; 缺基地图 ;缺组织机构图;缺管理制度; 缺公司 与基地(农户)合同(协议);(3)管理制度内容不全面; 缺生产 中投入品管理;缺技术指导制度; 缺监督 管理制度;

(4)公司与基地(农户)合同(协议)无有效期;或有效期不足 3年;

(5)基地图编制不规范;

(6)基地(农户)名单提供的种植面积(养殖规模)大于申请认证产品的规模;

(7)基地(农户)名单提供的种植面积(养殖规模)小于申请认证产品规模的规模;

(8)公司委托第三方技术部门进行基地管理,缺少技术部门对基地管理制度;缺委托合同;委托合同无有效期或有效期不足 3年;(9)基地管理制度或合同(协议)中有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投入品;(10)基地管理制度中有公司转让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现象(如公司本身不销售认证产品,而是经公司同意(授权),由基地(农户)自行销售时使用绿色食品标志)。2.评判指标

a出现(1)、(2)、(6)、(7)、(8)中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补充材料;

b出现(3)、(4)、(5)中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重新制定; c出现(9)、(10)中任何一种情况,按不通过处理。

九、产品执行标准 1.审查要点

(1)缺产品 执行标准;

(2)已有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仍执行国标、行标、地标 或企标 ;(3)企标未 备案;

(4)企标备案 人与申请人不一致;产品名称与申请认证产品名称 不 一致;

(5)企标中 产品原料配方与“表四 加工产品情况”不一致;(6)企标中 有绿色食品禁止使用的投入品(如食品添加剂等)。2.评判指标

a出现(1)、(2)中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补充材料; b出现(3)、(4)中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重新备案; c出现(5)、(6)中任何一种情况,不符合要求,检查员现场检查确认,并要求企业纠正。

十、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1.审查要点

(1)无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复印件;

(2)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注册人与申请人名称不一致;(3)超过有效期;(4)超出营业执照范围。2.评判标准

出现(1)、(2)、(3)、(4)中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补充材料。

十一、外购原料合同(协议)

1.审查要点(1)缺原料购销合同;买方与申请人不一致;卖方与绿色食品证书所有者不一致;

(2)合同中产品名称与绿色食品证书上产品名称不一致;(3)合同订购量小于申请认证产品所需原料量;(4)合同订购量大于申请认证产品所需原料量;

(5)合同订购量大于原料生产单位所能提供的产量(该产量应为绿色食品证书上核准产量减去已销售(订购)量);(6)无合同有效期;有效期不足 3年;

(7)合同缺公章;公章不清晰;公章全称与购买双方名称不一致;(8)缺原料生产单位绿色食品证书复印件;(9)原料生产单位绿色食品证书已超过有效期;(10)合同涂改;

(11)缺批次购买发票复印件。2.评判标准

a出现(1)、(4)、(8)、(11)中任何一种情况,要求企业补充材料; b出现(2)、(3)、(5)、(6)、(7)、(9)、(10),要求重新落实原料,并签订合同。

第二篇:《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1-简答题(单人完成)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一、简答题:

1、什么是绿色食品,与国际上同类产品的区别与联系?

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与国际上同类食品大部分是相同的,包括,a,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b,确保食品的安全性,c,强调第三方认证:不同之处在于没有转换期的要求,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建立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支撑体系,通常2~3年,我国的a级绿色食品是允许使用化学品,只有aa级才不允许使用,而有机食品是不允许的,我国认证的大部分绿色食品为a级。

2、绿色食品在我国开展的必然性有哪些?

答:发展绿色食品能增强国民体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扩大农产品出口。

3、有机食品认证的机构在哪里?

答:杭州万泰认证有限公司,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陆桥质检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北京五洲恒通认证有限公司,辽宁方园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黑龙江绿环有机食品认证有限公司,安徽天园有机产品认证有限公司(原安徽天园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北京中创和认证中心有限公司,辽宁辽环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北京五岳华夏管理技术中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大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北京绿源天地生态环境科技中心有限公司,安徽中兴产品认证有限公司,吉林省农产品认证中心,北京东方嘉禾认证有限责任公司。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5、绿色食品认证的机构在哪里?

答: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6、绿色食品所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的生产方式,不用或按照标准限量使用化学品。

7、绿色食品怎样分类?

答: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

8、有机食品具备的条件?

答:1.有机食品原料的生产基地应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

2.食品的原料必须是来自于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机农业生态体系,或者是采用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

3.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售记录档案。

4.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而应该积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5.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贮藏、运输的标准和要求。

6.必须经过合法的有机食品机构的认证,并允许使用有机食品标志。

9、无公害食品具备的条件?

答: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最终产品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和规范,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识的食品,在生产过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程中允许限量、限品种、限时间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的化学农药、兽药、渔药、肥料、饲料添加剂等。

10、有机农业特点是什么?

答:

(一)可向社会提供无污染、好口味、食用安全环保食品,有利于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疾病发生。

(二)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有利恢复生态平衡。

(三)有利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增加外汇收入。

(四)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四)有利于增加农村就业、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11、什么叫生态农业?

答: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

12、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主要包含了哪几部分?

答:绿色食品标准体系是从绿色食品定义出发,注重落实“全程质量控制”的理念,逐步形成的由准则类标准和产品标准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目前绿色食品标准体系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一是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对绿色食品产地的空气环境、农田灌溉水质、渔业水质、畜禽养殖用水以及土壤环境提出了具体污染物指标限量要求。二是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标准,这部分标准又包括全国范围内适用的对生产中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的规定,如肥料使用准则、农药使用准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兽药使用准则、渔药使用准则等;只适用于各地方区域的生产技术规程,即根据各地地理、气候条件和适用作物和产品的差异,针对具体种养殖对象所制定的生产技术规程,如广西制定的主要适用于当地的《绿色食品荔枝生产技术规程》。三是绿色食品产品标准,将绿色食品按类别制定相应的感官、理化和卫生指标要求,作为评价和检测产品的依据。四是绿色食品包装、贮藏运输标准,包括包装通用准则、贮藏运输准则,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规范等。

13、绿色食品标准中的关于产品检测三个主要检测部分?

答:

14、请问在哪里可以下载到绿色食品标准?

答:http://down.foodmate.net/standard/食品标准网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15、产地环境标准GB/T391-2000,GB/T是什么意思?2000是什么意思?

答:GB/T 是指推荐性国家标准(GB/T),"T"在此读"推"。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但推荐性国标一经接受并采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纳入经济合同中,就成为各方必须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具有法律上的约束性。如:GB/T1591 GB/T 在技术上提出了规范,对在经济合同中,具有法定依据的功能,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这系列标准提供了该类型的产品验收的法定标准,对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经济纠纷的调解,提供检验标准仲裁依据 后面391-2000则是技术标准的编码 GB/T391-2000具体是指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6、绿色食品标准对土壤有何具体要求?

答:绿色食品的制成品及原料的产地要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食品中不能含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重金属、细菌、化肥、农药的残留量必须低于相关的国家规定的标准。原料作物的栽培、生长期间,要严格按照规定,科学地控制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的使用剂量,灌溉用水要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家禽、家畜的饲养必须符合相关的饲料标准,并且要作好卫生、防疫等相关工作。生产加工过程要符合各国关于食品卫生的法律法规要求。包装、储藏、运输、销售过程也要符合相关规定。最终销售的产品还要经过食品监测机构根据绿色食品的有关标准检测合格才能进入市场。

17、绿色食品考察、选择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答:产地应选择在生态环境良好,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的区域。

18、绿色食品产地的环境调查与选择的内容?

答:1.自然环境与资源概况。

2.社会经济概况。

3.工业“三废”及农业污染物对产地环境的价值。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污水治理、生态农业试点情况、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等情况。

19、什么是隔离带?

答:在产地周围建造的一条缓冲带,避免周围环境对生产地环境的影响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20、怎样通过目测确认土壤生态系统的优劣?

答:第一,植物长势良好,枝繁叶茂,产量高,瓜果口感甜,有回味。

第二,无恶性病虫害事件发生,用综合防治或生物防治可以控制病虫害发生,不依赖化学农药

第三,远离污染源,无明显的污染物输入渠道和输入事例

21、绿色食品产地调查的外源污染和内源污染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外源性污染是指动物食品在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甚至烹调等等过程当中,不遵守操作规程,或者不按卫生要求,遭受微生物的污染,称为内源性污染,这是食品污染微生物主要的方面,常见的内源性污染有以下几类。第一个方面是通过水的污染,各种天然的水源,包括地下水,还有江河湖水,地面水,像这一类的地面水,除了含有自然的水系微生物以外,还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像生活区的污水,医院的污水,厕所,动物圈舍等等污染,都可能使水中出现致病性的微生物,这样水就成了污染源,水如果被微生物污染以后,它是造成食品污染微生物的主要的途径之一。外源性污染来源的途径更多,可以通过水,通过土壤,通过空气,还有通过生产加工过程,以及运输保藏过程,都有可能造成污染。

内源污染主要指进入湖泊中的营养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逐渐沉降至湖泊底质表层。积累在底泥表层的氮、磷营养物质,一方面可被微生物直接摄入,进入食物链,参与水生生态系统的循环;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的物理化学及环境条件下,从底泥中释放出来而重新进入水中,从而形成湖内污染负荷。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湖内污染负荷,如实施底泥疏浚,是控制湖泊富营养化的对策之一

22、什么是绿色食品的产地生态环境三个生态系统等级?

答:1.产地与隔离带组成一级生态系统,2.产地内构成的二级生态系统,3.产地内土壤构成的三级生态系统。

23、土壤的三个功能?什么是土壤有机质?土壤质量的主要内容?(可适当举例)改善土壤的质量的方法?

答:1.土壤最大的功能,是让植物的根立足,支撑其地下部分并供给植物或作物所需的营养养份、水分及氧气。

2、提供水资源及其净化之的能。

3、提供土壤中各种生物及微生物生存空间之功能,与提供土壤中各种养份及有有机废弃物转变场所的功能。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2.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3.一、土壤的污染源及危害;

二、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4.土壤的改良利用应遵循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水利措施,包括排水、灌溉、放淤;二是农业生物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土壤培肥、种植耐碱作物与绿肥;三是化学改良措施,主要是使用化学改良剂。

24、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在土壤培肥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上有何不同?

答: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比较,其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注重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从基地到餐桌进行全程式质量控制,确保农产品安全、营养、无污染,而后者对此显得明显不足。而生产有机农产品的土壤必须符合

GB15618-1995中规定的1类土壤的标准,自然肥力高,土层深厚,适耕性良好,土壤有机质3%~5%,碱解氮>120mg/kg,速效磷>10mg/kg,速效钾>120mg/kg,水、肥、气、热协调,能够持续丰产稳产。因此,凡是达不到这个标准的土壤都需要进行培肥

有机农业防治病虫害,多采用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而常规农业中则采用化学农药防治。

25、控制化肥和农药污染的主要方法?

答:化肥防治:1,因土因作物施肥,减少肥料损失。2,科学施肥,配方施肥。3,研制开发新型肥料。4,施用化肥增效剂。

5,科学种植制度与耕作制度。6,合理的农田水分管理制度。

农药防治:1,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2,搞好农药安全性评价和安全使用标准。3,安全合理的使用现有农药。4,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5,寻求加速讲解农药的方法。

26、简述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

答: 绿色食品标志图形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蓓蕾。标志图形为正圆形,意为保护、安全。整个图形表达明媚阳光下的和谐生机,提醒人们保护环境创造自然界新的和谐。

27、如何选择绿色食品种子?

答:(1)在兼顾高产、优质优良性状的同时,要注意高光效及抗性强的品种的选用。(2)在不断充实、更新品种的同时,要注意保存原有地方优良品种,保持遗传多样性。(3)注

《绿色食品标准与认证》课程作业

意引进外地或国外的新作物、新优良品种;引种时要摸清拟引入的品种各方面性状,特别是对温度、光照的要求。(4)做好种子检验检疫工作,保证种子纯度,严防病虫害、杂草的传播。(5)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5)禁止使用转基因品种。

28、绿色食品种子在种植前需哪些处理?

答:1,精选。2,晒种。3,层积处理。4,机械破皮。

5,浸种。6,催芽。7,化学处理。8,种子消毒。

29、什么是农用塑料残膜污染?解释其毒害作用?

答:农用残膜对于作物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有损害作用;影响土壤容重、含水量、空隙度,妨碍气、热、水和肥等的流动和转化;使土壤物理性能变差,养分运输困难;大量的农膜残留在土壤中不利于土壤的耕翻,不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这些,都将造成作物减产。

30、什么是畦?有什么作用?

答:是根据种植和灌溉分成的小区,在古代是计算田地面积的量词,古代称田五十亩为一畦。

下载绿色食品认证申报材料文审要点及评判标准word格式文档
下载绿色食品认证申报材料文审要点及评判标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