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传统文化遗产保护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传统文
化遗产保护
导语: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与此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许多问题,形势严峻,不容乐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形势下,应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思考。【背景链接】
一、政策背景
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12年11月8日,胡锦涛主席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任务。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讲话,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他指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
2013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我们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善待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
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
2013年7月,文化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实施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引导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促进舞台艺术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党和政府的领导,以解放和发展艺术生产力、促进地方戏曲精品力作和优秀人才竞相涌现为根本目标,充分发挥国有事业、转制的国有企业以及民营等各种体制地方戏曲艺术表演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按照统筹协调、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各个环节工作,保证地方戏曲剧种保护和扶持计划顺利实施。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
2013年6月8日是我国第8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主题确定为“人人都是文化遗产的主人”。文化部将系统总结10年来的“非遗”保护工作,并举办一系列活动,如在国家博物馆举办展览展示2013年春节文化摄影(视频)优秀作品,邀请“非遗”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解读近年来国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针原则、理念思路、政策法规、制度机制、办法措施等。
二、当前现状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的商品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自生自息的境遇令人担忧,许多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都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度商业化地滥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流失严重;二是许多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着年久失传的危险;三是一些独特的民族语言、文字和民族习俗正在消亡;四是大量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实物和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务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研究人员短缺,出现青黄不接的断层。保护不同民族、地域的传统文化,维系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因此,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成为时下我国不能回避的话题。【百姓怎么看】
观点一 传统文化保护需要公众参与
新浪网友“锅挑儿”: 我觉得乌镇白天的东栅很美,晚上的西栅夜景很美,古香古色的老屋,那历经沧桑的条石,那百年的酿酒作坊,那贯穿古镇的小河,那传统工艺的蜡染,一切都很美,很美,为了让后人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请各地游客保护好我们这些世间仅存的国家文物,不要在那里随地吐痰,刻字,随地大小便。好吗? 新浪网友“郑州古居民”: 您只看到了山西,其实河南、山东等地的情况都一样,全国有大量的古建筑、古民居需要修缮,其实这不是文物部门一家的事情,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首先是我们大家不要破坏古建筑,其次我们要宣传保护,要研究古建筑涵盖的传统文化,明白古建筑的价值,更不能买卖后异地重建!观点二 传统文化保护需要政府主导
新浪网友“懒妹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汉族没有属于自己的名族服装,为什么没有汉族自己的节日,为什么嘴上说在保护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可是为什么我看不到影子呢。新浪网友“一一is二”:太多优秀的传统文化,民俗得不到保护和继承渐渐流失,可惜。千城一面,古韵难觅。
人民网某网友:建议国家提倡重大典礼,传统节日穿汉服、唐服,一步步把刻有中华印记、炎黄精神的传统文化挖掘出来,保护起来,发扬光大。民族要发展不能忘本,文明要进步需要溯源。观点三 理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
新浪网友“三塘人家”:文物是传承历史的重要符号,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光阴不可逆转,通过文物,我们可以若隐若现的发现过去的光阴,让更多的人了解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重要的是解决城市经济发展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新浪网友“忙碌的Gary”:乡村蕴含着丰富而真实的历史、文化印迹,把他们保护好,并通过旅游展示给人们,提高人们的历史文化知识水平,从而丰富人们的生活,使大家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去带动农民富裕。大拆大建的结果,只能是搞得城不城,村不村,传统文化断裂,民族精神消失,只落得个瓦砾遍地,杂草丛生。
新浪网友“Mia的彧世界“:传统文化需要保护!历史不能重来!无论是文化还是建筑,都是宝贵的遗产!高楼大厦不是发达国家的标志!保持优良传统文化,提高国民生活水平,才是最重要的发达!花那么多钱建高楼有什么用? 【专家怎么说】 保存传统的文化,首先应该是为我们自身,我们一个民族应该有精神遗产,在这个基础上,也包括让国际让外界了解我们这个民族,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客观上形成一种对外的影响能力,我们为人类文明提供了一个‘标本’,我们中国的文明具有很大的延续性,在现在的商品经济下,还具有生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葛剑雄
传统节日假期的恢复还是这几年刚刚才兴盛的事,我们还有很多方面做得还不够,如何完善纪念活动,我们还有待努力,包括一些纪念活动的主体,(已经)是有政府层面的,也应该是有更多的民间的NGO社团的介入,也包括各个阶层的民众的介入,还有包括活动的内容,怎么样跟我们今天的现代生活结合起来。——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 苏智良
文化的传承,人是文化的主体,反过来人也是文化的承载,那么也就是说,每个人只有知道了自己的来龙去脉,未来的发展才有方向感。——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 邹广文
一个就是主要的传承人,这个人本身的技能和技艺的传承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在传承人的认定之后,还要做一些辅助的工作。比如,进行一些传承人的一种培训计划,或者让现有单位给他们一个很稳定的工作来传承这样一个内容。——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陈少峰
要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升到保护民族血脉、民族基因的高度,去除浮躁和功利心态,合理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一方面要坚持不能搞文化造假,另一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竭泽而渔,不能吃了“祖宗饭”又吃“子孙饭”。——文化部部长 蔡武 【政府怎么办】
[国务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知要求] 要扎实推进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尽快完善“四有”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划定、公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完善记录档案,设立保护标志和必要的保护机构,明确保护责任,实现保护管理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强对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分析研究,积极探索工业遗产、乡土建筑、文化景观等新型文化遗产科学有效的保护与管理手段。
在全面摸清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存状况的基础上,尽快编制文物保护规划,统筹安排文物本体维修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项目,集中力量实施一批文物保护重点工程。对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保存状况较差、险情严重的文物,要抓紧组织相关单位编制、报批抢救性保护方案并尽快予以实施,及时消除文物险情和重大安全隐患,切实改善文物保护状况和保存环境。
各级文物部门要与公安、国土、规划、建设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依法查处各类破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行为。要根据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实际情况,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健全安全保卫队伍,完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风险组织实施一批安全防护工程,增强防范能力,有效预防文物被盗抢、破坏和火灾等安全事故,确保文物安全。
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结合工作实践和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实施,培养造就高素质的文物保护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队伍,为文物保护提供人才支撑。
要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使文物保护成为社会自觉和主动的行为。
妥善处理文物保护与旅游等开发建设活动、经济发展的关系,使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积极力量,推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健康持续发展。[权威论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古人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还要睁眼看世界,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获得启发,为我所用。——习近平
结语: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才会有目标可循、有标准可言,才不至于走入愚昧、落后的传统文化里的那些糟粕束缚之中。
第二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严于律己,教书育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最近,微信朋友圈里流传一个帖子,内容是原浙大副书记郑强教授《将浙大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就像共产主义理想》的演讲中的经典语录。其中“教育的本职不是谋生,而是唤起兴趣,鼓舞精神。靠教育来谋生和发达也是可以的,却被我们过度重视了”、“教育应该让中国懂得自尊,而不是更多的崇洋媚外”、“日本人为什么不道歉?因为他们知道,日本人的尊严和历史最重要,相反其它亚洲的不满太没有分量,所以他们可以置之不理,这点要向他们学习”贴中字字犀利却直击人心,句句揭露了我国教育现状的软肋,这不禁让作为教师党员干部的我们反省和深思。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古人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贡献了众多泽及人类、深刻改变世界面貌的发明创造,自古以来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其中中国传统文化在师德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有诸多的道德规范、道德教育思想。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修养,新时期的师德修养应从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中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从古代的孔子、孟子,到现代的陶行知、蔡元培,历代先贤都对师德修养提出过深刻独到的见解。可如今教师教书敷衍了事,“有偿补课”热潮屡禁不止,教师与家长冲突不断等问题不断出现,再次提醒教师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应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党员干部道德修养。
传统师德非常重视严于律己,身体力行,为人表率的模范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创造者,还是道德示范者。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董仲舒则主张教师“治我要严,待人要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 曾说:“教师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修养到不愧人师的地步。”这样做,不仅体现了传统师德之美,而且说明教师只有成为“人之模范”,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做学生 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记得我刚入校当教师之时,由于职业学校会严格要求学生的职业仪容仪表及意识培养,所以当时会一直要求学生不许染发、烫发,不许佩戴首饰等等,可是学生还是不断的在违反校纪校规,在我了解原因的过程才发现学生觉得教师都可以烫染发,那自己也跟风和效仿。这件事情让我意识到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会影响着学生,此后的我开始注重自身道德的修养,多读书,多学习,经常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和案例去教育学生,也不断反省自己,做到言传身教,一段时间后有了可喜的效果:当我在教室里看到垃圾随手捡起时慢慢的我会发现教室越来越干净;当我手拿笔记本通知事情时慢慢的我会发现学生做笔记的人越来越多;当我看到学生都报以微笑时慢慢的我会发现学生的礼貌用语越来越多等等,此外,面对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比如收红包、有偿补课、虚假教学等要严厉制止,端正师德师风,回归教育本质,关爱学生,教书育人,在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同时我也得到了很大的成长。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干部,我们应该自觉加强师德修养,不断借鉴传统文化的精华,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大力弘扬传统优秀的师德师风,牢固确立崇高的师德修养,做一名优秀的党员教师。
第三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
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和兰西县教育系统《关于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针,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途径,着力解决教育办学思想、工作作风、师生行为存在的问题,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创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二、目标任务
1.让学校形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使学校形成具有鲜明的素质教育特色学校。
2.让教师在中华传统文化学习教育中,打造出师德高尚,具有人文素养的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
3.让家长伴随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个家长都成为懂教育、会教育的优秀家长。
4.让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每个学生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工作原则
1.坚持正确教育方向原则,达到培养优秀人才目的。2.坚持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相结合原则,做到知行合一。
3.坚持以德为先,以德促智的原则,实现立德树人任务。
4.坚持长期教育和反复熏陶原则,实现立德树人任务。
5.坚持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原则,形成教育合力。
四、活动内容
(一)贯彻落实《弟子规》的学习、践行活动。1.利用早晨中午课前15分钟的时间全校学生诵读《弟子规》。积极开展弟子规德育成长日记教育活动。
2.每班每周设二节国学课,每月召开一次以国学为主题的班队会。
3.举行“读经典、唱经典、写经典、演经典”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把国学经典文化贯穿于教育教学之中,贯穿于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之中。
4.推行“孝信雅行”教育活动。
(1)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
利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为重点,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 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引导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
以劳动节、教师节、中秋节、重阳节为契机,组织开展“感恩老师”、“感恩社会”、“关爱长辈”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以雅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
以“礼仪、礼貌、礼节”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讲座”、“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谦虚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遵纪守法、言行合一的礼仪规范。
(3)以信为本,开展诚信教育。
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学生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诚信美德。
(4)以乐为怀,开展特长教育。
通过开展音乐、体育、美术等特长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正确的人生理想,挖掘学生潜在的才能,培养他们文化、艺术、体育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5.以美为品,开展美德教育。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完善图书室、班级图书角;利用板报、橱窗宣传、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营造“以人怡人、以文塑人、以文化人”的浓郁氛围。
(二)开展以“八德”教育为载体的教育活动 1.落实“八德”教育内容:立志、孝亲、尊师、友学、长善、救失、守法、谨行。
2.落实“八德”教育模式。
(1)利用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八德”教育,解决学生内在道德问题,实现“知”的教育。
(2)深入开展“八德”外化教育模式:一个特色、两个课时、三个活动、五个校园道德环境建设、六个道德礼仪、十个道德文化。主要解决学生言行外在道德养成教育问题,实现“行”的教育。
3.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内容,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地方课程、班团队活动,结合德育研究,逐渐研发自己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4.打造良好师德师风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开展对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培训,打造出一支业务精湛、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严谨治学的教师队伍。5.利用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一是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说明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取得家长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二是做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动。让家长参与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学会教育孩子的方法,培养子女成才。
五、领导组织
组 长:由国义
副组长:郭朝有
组 员:于海波 王小明 王世文
郭树山 郭立忱 兰西县红星乡中心校
2015年9月
第四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我们这一代做起
诵经读经活动
一、缘起
2月24日,习近平说:“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抛弃传统,丢掉根基,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学习、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恢复礼仪之邦的美誉,便成了我们的中国梦。
由上海市爱的教育研究会、青少年校外活动联络办、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等21家联合发起此次“诵经读经”活动,让国宝经典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二、活动主要内容:诵读中华传统经典
1、教材:《三字经》《弟子夫》《论语》为必读书(书由学校提供),其他如《孝经》《朱子格言》《孟子》《礼记》等(书由学生自己解决),学生可自选。
2、方法:多念多背,只此一诀,别无他巧,不强求理解,不要求 整齐划一,可借用自修课、课间或零碎时间。学校将组织《诗经》背诵比赛。
3、要求:我校将在全校范围内(初
三、高三除外)开展诵读经典活动。学生每人一本《弟子规》、《三字经》、《论语》,要求在今年9月前读熟,《三字经》要求背出;并将经典并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
9——10月学校组织有关比赛。
三、请各班今天中午12:20来德育处307领书。
四、请班主任、年级组长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2014.5.5
第五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自盘古开天地以来,中华文化就在这片争奇斗艳的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直至今天,上下五千年,中华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历久弥新,仍保持着独有的活力。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所谓中华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诸子百家、琴棋书画、中华戏曲、传统节日„„无一不彰显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华人民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一。它激励着无数的炎黄子孙向困难和命运发起冲击,顽强奋斗。孔子云:“未知生,焉知死”、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见,从古至今,中华人民从未缺少过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如此,才造就了中华文化经历五千年的沧桑巨变仍枝繁叶茂,以独特的姿态存在于世上。
其次,坚贞不屈的爱国精神也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独有的内涵。无论在敌人的强权侵略还是疯狂掠夺下,中华儿女从未胆怯,无数先辈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他们宁可牺牲自己,来维护国家的权威,也不苟活于世上。古代的屈原便是最典型的人物。在楚国即将灭亡的背景下,屈原极度苦闷、十分绝望,于农历五月五投身汨罗江自尽。后代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英雄,将这一天命名为“清明节”。直至今日,每逢清明节,这种优秀的民族精神依然会萦绕于每个中华儿女的心头。
阅尽历史长河,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数不胜数,勤劳勇敢、团结互助、追求真理„„它们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智慧结晶,是别的国家所不能企及的。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整个民族拥有更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中华民族孕育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