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灾减灾回报材料
附件:
红星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做法和经验
红星社区救灾减灾工作中积极对应各种突发自然灾害,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生活,促进防灾减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在减灾工作中坚持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社区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形式,以保障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救灾应急能力为核心,以推进间再为主线,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救灾减灾并重、社区宣传、广泛发动驻地单位、志愿者、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做好灾前、在中和灾后个阶段的应对工作,全面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社区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发展。
我们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有五项;
1、妥善安排好社区群众基本生活,要重点关注件还来临时房屋倒塌、家庭财产损失,重大火灾等严重灾害的发生,对在灾害中新增需救助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并根据困难情况给予重点救助。
2、扎实抓好间在应对工作。社区积极拓宽救灾资金渠道,灾害发生后要及时上报灾情信息,快速采取应对措施,灾情稳定后要抓紧开展社区居民灾害地点的恢复重建。
3、大力推进综合减灾工作,要组织好,利用好“防灾减灾日”的宣传,积极探索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新途径,逐步建立健全社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宣传社区创建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活动,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减灾工作的领导,加大社区减灾工作投入,购置必要的减灾、防灾、工具和器材,合理设置满足居民群众需要的避难场所,今年我们社区要保证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达标,社区达到国家示范社区标准。社区要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综合防灾减灾相结合统一的新举措、新经验,巩固成果,提升档次,打造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精品。要继续做好辖区内自建村的防灾减灾紧急预案,发现危房及时进行改造,对火灾隐患部位重点实施监管,严防死守,防止重大火灾发生。把主要项目和保障措施同救灾减灾的重要指标、重大项目和重点部位纳入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总体规划。
4、着力加强减灾工作建设。主要是要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修订完善预案,加快社区救灾物资储备和募捐机制的建设,结合创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加大对救灾减灾工作的研究,宣传救灾减灾工作的亮点。
5、加强救灾款物的管理,重点是要规范救灾款物发放管理和救灾捐款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的救灾募捐登记。动员社区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建设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而努力奋斗。
红星社区 2011年7月14日
附件:
红星社区应急预案及开展演
练情况回报
红星社区减灾救灾工作预案作为红星社区开展减灾工作指导性文件,制定出减灾救灾演练的具体时间、地点、规模、效果。社区每年7月份在西七路511号院、241至277号院、顺城巷91至97好自建村等内涝已发生地点开展减灾救灾演练,同时在灾害地点,采取灾害应急救助分级与启动:一般将灾害应急救助响应级别分为三级:当预报或者预警信息显示本地区未来几天可能会出现自然灾害危险时,启动三级响应,三级响应的主要目标是当自然灾害危险尚未发生但是可能来临时进行早期预警:当出现具体自然灾害危险,但尚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时,启动二级响应,二级响应的主要目标是当一般的自然再会危险已经来临,但是还没有出现在还是进行对应:当自然灾害已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或者自然灾害危险性很大时,启动一级响应,一级响应的主要目标是当已经出现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或者虽然没有产生损失,但是自然灾害危险很大时进行应对
减灾救灾
做安全和谐优美社区
— —
西安市新城区红星社区创建全国
“减灾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解放门街道红星社区,东起北新街,西至北大街,南邻西七路,北依古城墙。社区总面积0.38平方公里,居民1908户,7002人,有新城区委党校、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等9家驻地单位。
红星社区服务用房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内部设有劳动保障工作站,低保工作站,工会联合会,计生服务室、综治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居民活动室等站室。
近年来,社区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努力构建以便民、利民、亲民为宗旨的社区服务体系,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通过不懈努力,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不断得到提高、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活跃,居民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逐步显现。先后荣获“党建示范社区”、“六好”和谐社区、“促进就业先进社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党支部”、“示范社区工会”、“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单位”、“妇女儿童工作先进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劳动保障信用社区”、“充分就业社区”等三十余项荣誉称号。一、加强减灾工作 创美好家园
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了贯彻落实国家民政部、减灾委关于加强社区减灾工作的部署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红星社区积极寻求减灾工作的着力点和切入点,不断提高灾害应急管理水平和社区居民的避灾自救能力,近几年来,我社区未发生一起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居民对社区减灾状况非常满意。
红星社区灾害危险隐患主要以防止火灾,低洼地区、地质性灾害为主要灾害危险隐患。排查灾害危险隐患是增强社区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保障,建立灾害危险隐患清单、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单、社区脆弱住房清单、社区灾害脆弱公共设施清单,以及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痛多排查社区灾害隐患,一方面,可以了解社区在抵御灾害风险方面存在的漏洞,便于有针对性地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社区隐患数据库,便于社区管理部门在灾后及时掌握灾害信息,做出相应的部署,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查情况老年人:人,未成年人(其中儿童人,少年人、)残疾人户,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人员人。、住房及公共设施清查情况,西七路511号院、241至277号院、顺城巷91至97好自建村等公共设施排水不健全,经社区书记郭超同志和社区减灾专干宋世敏同志检查,社区危房3间,平房没有给排水公共设施,遇雨雪天气,发生内涝的可能性较大,社区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办法,解决了部分污水处理的问题,疏通了下水管道,但还存在了一定隐患,需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社区建立了灾害风险地图,对危房和内涝点、火灾事故易发点进行了详细编制绘图。
二、减灾救灾 为居民群众服务
红星社区减灾救灾工作预案作为红星社区开展减灾工作指导性文件,制定出减灾救灾演练的具体时间、地点、规模、效果。社区每年7月份在西七路511号院、241至277号院、顺城巷91至97好自建村等内涝已发生地点开展减灾救灾演练,同时在灾害地点,采取灾害应急救助分级与启动:一般将灾害应急救助响应级别分为三级:当预报或者预警信息显示本地区未来几天可能会出现自然灾害危险时,启动三级响应,三级响应的主要目标是当自然灾害危险尚未发生但是可能来临时进行早期预警:当出现具体自然灾害危险,但尚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时,启动二级响应,二级响应的主要目标是当一般的自然再会危险已经来临,但是还没有出现在还是进行对应:当自然灾害已造成财产损失或者人员伤亡,或者自然灾害危险性很大时,启动一级响应,一级响应的主要目标是当已经出现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或者虽然没有产生损失,但是自然灾害危险很大时进行应对
红星社区在救灾减灾工作中积极应对各种突发自然灾害,保障社区居民基本生活,促进防灾减灾,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社区在减灾工作中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社区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形式,以保障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基本生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救灾应急能力为核心,以推进减灾救灾为主线,坚持应急救灾与常态减灾相结合、救灾减灾并重,社区宣传广泛发动驻地单位、志愿者、治标治本兼顾,统筹做好灾前、灾中和灾后各阶段的应对工作,全面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社区群众基本生活,维护社区稳定,促进社区发展。
三、减灾就在作风和经验
我们在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有五项;
1、妥善安排好社区群众基本生活,要重点关注件还来临时房屋倒塌、家庭财产损失,重大火灾等严重灾害的发生,对在灾害中新增需救助对象纳入救助范围,并根据困难情况给予重点救助。
2、扎实抓好间在应对工作。社区积极拓宽救灾资金渠道,灾害发生后要及时上报灾情信息,快速采取应对措施,灾情稳定后要抓紧开展社区居民灾害地点的恢复重建。
3、大力推进综合减灾工作,要组织好,利用好“防灾减灾日”的宣传,积极探索集中宣传与经常性宣传相结合的新途径,逐步建立健全社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大力宣传社区创建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活动,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减灾工作的领导,加大社区减灾工作投入,购置必要的减灾、防灾、工具和器材,合理设置满足居民群众需要的避难场所,今年我们社区要保证创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达标,社区达到国家示范社区标准。社区要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与综合防灾减灾相结合统一的新举措、新经验,巩固成果,提升档次,打造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精品。要继续做好辖区内自建村的防灾减灾紧急预案,发现危房及时进行改造,对火灾隐患部位重点实施监管,严防死守,防止重大火灾发生。把主要项目和保障措施同救灾减灾的重要指标、重大项目和重点部位纳入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总体规划。
4、着力加强减灾工作建设。主要是要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修订完善预案,加快社区救灾物资储备和募捐机制的建设,结合创第四批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加大对救灾减灾工作的研究,宣传救灾减灾工作的亮点。
5、加强救灾款物的管理,重点是要规范救灾款物发放管理和救灾捐款工作。建立健全社区的救灾募捐登记。动员社区的每一个家庭,每一位成员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建设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而努力奋斗。
附件
红星社区灾害风险评估
一、介绍社区灾害危险隐患
红星社区灾害危险隐患主要以防止火灾,低洼地区、地质性灾害为主要灾害危险隐患。排查灾害危险隐患是增强社区抵御风险能力的重要保障,建立灾害危险隐患清单、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单、社区脆弱住房清单、社区灾害脆弱公共设施清单,以及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痛多排查社区灾害隐患,一方面,可以了解社区在抵御灾害风险方面存在的漏洞,便于有针对性地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社区隐患数据库,便于社区管理部门在灾后及时掌握灾害信息,做出相应的部署,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社区灾害脆弱人群清查情况老年人:人,未成年人(其中儿童人,少年人、)残疾人户,体弱多病,行动不便的人员人。
住房及公共设施清查情况,西七路511号院、241至277号院、顺城巷91至97好自建村等公共设施排水不健全,经社区书记郭超同志和社区减灾专干宋世敏同志检查,社区危房3间,平房没有给排水公共设施,遇雨雪天气,发生内涝的可能性较大,社区采取了积极主动的办法,解决了部分污水处理的问题,疏通了下水管道,但还存在了一定隐患,需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社区建立了灾害风险地图,对危房和内涝点、火灾事故易发点进行了详细编制绘图。
红星社区 2011年7月
新城区红星社区概况
解放门街道红星社区,东起北新街,西至北大街,南邻西七路,北依古城墙。社区总面积0.38平方公里,居民1908户,7002人,有新城区委党校、西北建筑设计研究院、陕西省群众艺术馆等9家驻地单位。
红星社区服务用房建筑面积320平方米,内部设有劳动保障工作站,低保工作站,工会联合会,计生服务室、综治警务室、图书阅览室、居民活动室等站室。
近年来,社区以党建工作为统领,以创建和谐社区为目标,努力构建以便民、利民、亲民为宗旨的社区服务体系,及时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通过不懈努力,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凝聚力不断得到提高、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益活跃,居民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逐步显现。先后荣获“党建示范社区”、“六好”和谐社区、“促进就业先进社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先进党支部”、“示范社区工会”、“人口和计划生育优秀单位”、“妇女儿童工作先进社区”、“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劳动保障信用社区”、“充分就业社区”等三十余项荣誉称号。
第二篇:防灾减灾方案
俭坪乡中心小学2013年“防灾减灾日”
活动方案
今年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根据《美兰区教育局“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的精神,我校将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防灾减灾和避险互救知识,增强灾害风险防范意识,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围绕“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主题,大力宣传、普及各种防灾减灾知识,丰富宣传内容,创新宣传形式,切实增强广大师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活动安排
(一)准备阶段:9月2日—9月8日
1、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活动方案。
2、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墙报板报、学校广播等形式,营造浓厚的防灾减灾宣传氛围。
(二)实施阶段:9月9日—9月15日
9月9日—9月15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
1、集中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以班为单位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召开主题班会、举办专题展览、播放专题灾难片、举办避险自救演练等活动,宣传防灾减灾法律法规,讲授防灾减灾和自救互救知识,切实提高广大师生对防灾减灾重要性的认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2、学校以“防灾减灾日”为契机,全面开展一次灾害风险排查治理,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避险场所,配备紧急救援避险物资和装备,做好日常防灾准备。
(三)总结阶段:9月16日—10月28日
认真总结我校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的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报告,并收集相关图片资料,于10月20日前报送区教育局基础教育室。
(四)做好防灾减灾书籍和影片的宣传活动,普及和推广防灾减灾文化。
1、2013年3月—8月全国出版防灾减灾主题书籍:《乐乐熊大冒险》系列6本、卡通漫画书《今天·明天》1本。
2、9月下旬起在央视及全国电视台少儿频道播映30集动画片《乐乐熊生存大冒险》。
3、9月“防灾减灾周”开始,在全国数字影院公映中国第一部防灾题材动画电影《今天·明天》。
2013年9月7日
第三篇:防灾减灾倡议书
防灾减灾倡议书
——防灾减灾 从我做起
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随形,灾害风险总是伴随在每个人的身边。各种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从2009年开始,我国政府将每年5月12日设立为国家“防灾减灾日”,目的就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在第五个国家“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我们倡议: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一、努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我们生活、出行和日常工作中,灾害风险和事故隐患无处不在。但灾害和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面对灾害和事故,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措施和无措施大不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居安思危,主动了解身边的灾害风险,时刻保持警惕,把“防灾胜于救灾”的思想落实到我们的具体行动中去。
二、学习防灾减灾知识。了解了灾害风险、掌握了逃生技能,才能远离灾害,即使灾害来临,可以临危不乱,沉着应对,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内开展自救互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要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书籍、资料等多种途径学习防灾减灾、避险自救知识,了解各类灾害发生的特点,掌握紧急逃生、自救互救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构筑起保护我们安全的屏障。
三、主动参与防灾减灾活动。防灾减灾从自身做起,我们要积极参与到政府、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防灾减灾活动中,向家人、朋友及周围的人们义务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自觉排查身边的安全隐患,努力争当防灾减灾志愿者,主动参加避灾、逃生演练,为防灾减灾献计献策,努力营造“防灾减灾、人人参与”的氛围,共同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四、坚持从细节做起。家庭是我们生活的港湾,要按规定安装和使用气、水、电等,并进行定期检查;离家外出时注意切断水电气,关好门窗;不随意改变配电线路。学校是我们学习的园地,要遵守安全的各项规定,文明活动。
五、强化生态环保理念。善待自然,减少灾难,我们每个公民责无旁贷。我们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节能减排。防灾减灾,从我做起。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齐心协力,共筑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共创我们的安全美好家园!
年月日
第四篇:防灾减灾责任书
防灾减灾责任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益哇乡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坚持以人为本、群策群防、上下联动、有机配合、扎实高效的防灾原则,使地质灾害避免在突发之前,把灾害损失尽可能地降低到最低限度,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本村特下达本责任书。
1、建立本组农户以防灾减灾责任人为个体,农户住宅使用人员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小组,认真贯彻执行《防灾减灾防治方案》。
2、防灾减灾责任人应该经常教育住宅使用人树立防灾减灾意识,使用完电器、明火用具等后开关(阀门)要关闭。
3、配备必须的防灾减灾器材,定期检查维修,并在有效期结束前或使用后及时更换须更换的材料。
4、对住宅使用人员进行防灾减灾知识及灾害发生后逃生、自救技能的培训学习,使住宅使用人员都能掌握和使用所配备的防灾减灾设施和器材。
5、定期对住宅内部防灾减灾工作进行检查、总结,并主动配合有关消防监督机关和本村领导小组对本户防灾减灾工作的检查、监督。
6、义务参加和发动住宅使用人员参与防灾减灾主管部门和管理处组织的消防演习及宣传活动。
7、组织制定紧急状态下的疏散方案,并在紧急情况下组织灾后自救和指导安全疏散,灾害发生时应服从现场指挥员的统一指挥。
8、有责任保护灾害现场,协助本村防灾减灾领导小组和消防机关调查灾害发生原因。
9、具有国家规定的有关防灾减灾责任人所应有的权力、义务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0、为保证本责任书的有效执行,对发现有违反上述条款存在或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严肃追究责任人责任,并予以处理和处罚,本责任书自签订之日起生效。
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村组责任人: 户责任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五篇:防灾减灾工作简报
防灾减灾工作简报
(第1期)
学校名称:龙场镇中心学校
2015年5月12日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师生“防灾减灾”安全意识
纳雍县龙场镇中心学校“防灾减灾日”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进一步唤起全校师生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师生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上级部门的统一安排,结
合学校实际,本校在2015年5月11日至17日开展了“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主要从黑板报、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实践演练等多方面宣传安全知识。
2015年5月11日上午,杨显伦校长在国旗讲话对全体师生进行了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其次活动主要以防地震演练和消防演练为主题,5月11日上午10:55分,学校组织进行防地震演练,其中做得好的班级有五(2)班、六(2)班和六(3)班。通过这样的活动,全面提高了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努力构建了平安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