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校校园文化是由体现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总结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校园文化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和风气以及传统的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共同构成的一种文化。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动高校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促进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建设需要长期的积淀,民办高校普遍建校时间短、基础薄弱,校园文化建设既是一项基础工作,同时,也是民办高校发展规划建设规划中的重要内容。
一、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利用校园文化的导向、凝聚、激励作用,推进学院建设的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调节和激励师生的思想行为,培养和激发师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师生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学校的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
1、发挥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它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所遵循的价值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是一致的,并且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的作用,引导广大师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我们有必要将十年办学所积淀的价值理念进行总结归纳。
2、发挥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可以将师生共创和认同的价值观念凝炼成一种特有的校园精神,它对高校师生具有无形的不可低估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从而在全校形成团结向上的氛围。我们所形成的思源精神,不能只停留在字面上,要提高认识,统筹兼顾,进一步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2、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
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着它不是学校内部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的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而且能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必须树立全员共建的意识。
3、发挥校园文化具有激励作用。
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产生一种激励作用,从而使学校产生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特别是在遇到挫折时,他会给人们以信念等支撑,并成为人们树立崇高理想、追求远大目标的力量源泉。
4、发挥校园文化具有规范作用。
高校校园文化借助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力,根据一定的社会行为方式,将大学生的行为表现规范到学校和社会所期望的轨道上来,对学生的行为具有明显的规范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我国社会经济正经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思源本身也经历着重大的变革,人们的思想在发生变化,原有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也趋于多样化,给今后学院发展建设带来了新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是高等院校发挥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的必然选择,也是将高校建设成为先进文化思想的阵地、文化创新的基地、文明播种的园地,使其成为先进文化建设者与传播者的客观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有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惟利是图、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大学生价值取向趋于功利化,致使“个人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面对复杂变化的社会现实,涉世不深、思想脆弱的大学生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一些学生处处争强好胜,要求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支持关心,不能听进别人的意见,更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一遇挫折,就会垂头丧气、萎靡不振、丧失斗志,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高校大学生在经历了大学教育后,理论认识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在行动了常常缺乏具体的体现,出现了严重的言行不一现象,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协作精神,社会和他人方面则缺乏奉献精神。就高校校园文化自身建设而言,一方面长期在封闭环境中形成的关门办学的思想,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管理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新形势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学校的连年扩招,近年来大部分学校有限的财力、人力和精力更多地倾斜到硬件的建设上,致使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表现出了严重的功利主义的色彩:只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设局限在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的层次上等。在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等学校是知识聚集、高科技聚集和人才聚集的地方,同时,大学文化历来是一个国家文化积累、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各种文化思想交锋、传播的前沿。校园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先进文化的基础。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既是高等院校发挥更好地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的必然选择,也是将高校建设成为先进文化思想的阵地、文化创新的基地、文明播种的园地,使其成为先进文化建设者与传播者的客观要求。基于当前高校校园文化的现状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承担的使命。在妥善处理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主体与主导的关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的基础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如下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牢牢掌握党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权和领导权。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高雅、先进、文明的校园文化,赋予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性、民族性和科学性的崭新内涵,突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等现代教育的时代特征,使高校真正成为人类文明的时代场所。校园文化建设要重视对广大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为主旋律,着力激发师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维护国家稳定的自觉性。
第二,必须体现时代精神。坚持与时俱进,深入研究校园文化的时代内涵,把握时代的脉搏,按照时代的要求,体现时代特点,致力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手段创新。针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现阶段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在实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现代科学素质与政治思想素质、正面教育与实例说教和管理、思想教育和娱乐功能的有机统一上下功夫,力求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方式和措施能够更好地符合时代要求。
第三,必须重视整体效果。坚持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序列化的工程。任何一个要素的欠缺,都会影响整体质量。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建设;不仅要重视继承,更要重视发展;不仅要重视特色,也要重视借鉴。其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纽带,活动文化是载体,精神文化是灵魂。必须树立全员意识,全方位意识,全过程意识,从整体上规划,从层面上思考,从薄弱处、细微处着手,于无声处见文化。第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育人,育人要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只见物不见人,不能只重物不重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人的精神面貌、行为规范和风气氛围,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第五,必须强调全员参与。要让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特别是在精神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职工是主导,他们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激励机制,使学校所期望的价值观、人生观在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中为学生所接受、所理解、所掌握。
三、安阳工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及在“文化兴市”战略中的责任
安阳工学院作为地方高等学府,责无旁贷地担负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任务,在“文化兴市”战略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全国、全省和我市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如何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文化兴市”战略的实施,是新形势向安阳工学院提出的一项崭新而重大的课题。安阳工学院要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和智力优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开创“文化兴市”战略新局面;概括来说,学院要进一步把殷商文明、红旗渠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与现代科学技术有机融汇于文化育人之中。要努力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性、民族性、发展性和地域性等方面有所创新,即把培育高尚人格,提升精神境界作为校园文化的方向性;把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作为校园文化的民族性;把加强人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的发展性;把发掘地域文化的历史资源和人文资源作为校园文化的特色性。当前,具体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定准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性,首先是政治上的方向性。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大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必须保持与社会主流文化在性质上、方向上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具体来说,必须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做到培养学生的现代科学素质和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的有机结合,始终做到正面教育与实例说教的有机结合。
(二)弘扬校风校训。校风校训校歌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精髓,是一所大学长期高举的旗帜,长期坚持的教育理念、长期的办学思想和精神追求,是一所大学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我院“明德修身、立风养性、博学致知、笃行建业”的校训,已经深入人心为广大师生所熟记,并在规范我院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思想道德行为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挖掘地方优秀文化遗产,充实校园文化内涵。学院十分重视将安阳古都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纳入到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体现在每学年初,组织新同学到市殷墟博物苑、林州红旗渠、汤阴岳飞庙进行优秀文化、传统文化的教育,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和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
(四)建章立制,全面实施“四大工程”。健康的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规范的制度作保障,必须以扎实的工作、活动为载体。近年来,我院全面实施“四大工程”:一是确保三分之一实践性教学时间的“2211工程”;二是培养学生掌握英语会话、计算机操作、汽车驾驶三项基本技能的“三会工程”;三是推动学生提前进入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双进工程”;四是旨在营造学术氛围、丰富校园生活的“八个百工程”。“四大工程”的开展营造了了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五)全力打造四块阵地。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有阵地依托,我院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打造四块阵地:
1、建设骨干培养阵地。不断加强和完善党校、团校教育培训功能。已形成了对新党员、新提拔干部、新任团干和新选举学生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培养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了干部上的准备工作。
2、构筑教育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安阳市特有资源,在市殷墟博物苑、林州红旗渠、汤阴岳飞庙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发挥好传统教育宣传阵地的同时,学院要更加关注网络教育阵地,把安阳工学院网站建设得越来越完善。
3、争建实习实训阵地。学院发动14个系部走向全国,寻找建立专业对口实习实训基地。目前,全院在全国范围内已经建立近200个基地。
4、搭建服务教育阵地。学院坚持以学生健康成长为中心,寓教育服务中,体现工作的人文关怀。目前,学院不断构筑和完善面向青年学生的全面服务体系,如:构建学生心理服务体系;构建学生生活服务体系;构建学生学术服务体系;构建学生创业服务体系等等。近年来,通过服务教育阵地的建设,为特困学生提供了上百个勤工助学岗位,也培养了一批自强、自立、有为的大学生,翟浩东等四名在校学生自主创立“安大四兄弟”公司就是典型代表。
(六)激发团学活力,繁荣基层生活。学院注重团学组织的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校园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突出校园文化育人的教育性和服务性;发挥院系学生会、班委组织在校园基层文化建设中的中坚作用,突出校园文化育人的广泛性和参与性;发挥学生社团、协会在校园基层文化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突出校园文化育人的兴趣性和针对性。
第二篇:校长的办学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论文题目: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字数:3276
作者姓名:王彦章
工作单位:黄陂区实验中学
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教育思想是办学的灵魂。一所现代学校的办学思想应该是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渗透在学校的方方面面,是通过审视学校的办学历史总结出来的,它整合了学校的管理者和众多教师的教育思想,又是学校教育群体思想的集中体现。校长的办学思想就像舵盘,它决定着学校的走向,科学、前卫、踏实的办学思想会在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中发挥其决定性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校长,是教育思想的引领者
有教师就有教育,但不一定会有办学思想;有教育就有教育的形式,但不一定有教育的灵魂。“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思想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有思想才能出思路。校长的教育思想应该汇聚着全校师生共同的愿望,引领学校全部工作的方方面面。
一所优秀的学校应该是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与办学理念的体现。学校的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任何学校发展水平的提升,知名度和美誉的形成,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是否有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富有特色的办学思想。
教育呼唤智慧,学校管理更需要智慧。“从实践中省思,从书本中汲取,从团队中获得”应成为校长提高的主要途径与渠道。校长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胜任学校文化领导者的角色,从管理者变为学校文化的领导者。当好一名校长是不容易的,既要有清晰的教育思想,又要能在复杂的校内外事务中运筹帷幄;既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又在从事一所学校的经营管理工作;对学校发展既要做宏观战略上的考虑,又要面对具体的人和事做出战术上、技术上的反应。作为一校之长,不仅要关注学校现在的发展,更要注重学校今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校长要凭借自己的办学思想,成功的领
导一所学校的文化。因为,学校生存发展的主导因素不是物质本身、而是与物质因素相关联的文化因素,文化使学校产生凝聚力、创造力、向心力、适应性和持久性,是学校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保证。学校文化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学校风范和学校精神,学校文化一旦形成,会对学校办学行为和员工教育行为产生导向、凝聚、激励、约束作用。
二、校长,是办学思想的践行者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而校长又是制定办学思想的主导者。明确的办学思想可以减少办学活动的盲目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否则就是盲目的行动,创办学校也不例外。无论你对办学尽了多大的努力,投入多么丰厚的资金,如果没有明确的办学思想,那无异于盲人骑瞎马,只能是东撞一头,西撞一头。只有有了明确的办学思想,才能指导学校工作走出自己鲜明的特色,才能独树一帜,引领风骚。
办学思想的提炼,首先应出于校长本人的需要。如果校长从主体的位置上转化到客体的位置,本末倒置,那么办学思想将无从体现。校长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应该在办学思想中直接体现,这也将赋予办学思想新的注解、让办学思想不断丰富。也正因此,教师团队、学生团队才会在校长的引领下,一起去践行其办学思想。有明确的办学思路,学校才有鲜明的特色和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任何办学思想不可能一开始就是完美无缺的,它除了对办学活动有重要指导意义,还要接受办学实践的检验,从而使办学思想不断改进、完善、深化、发展、系统化。正是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这种互相制约与促进,才使学校不断成熟和积累出特色,积淀出每所学校独有的学校文化。不能想象一所没有自己明确办学思想的学校会有鲜明的特色和丰厚的学校文化,当然,更不能成为一所名校。
各类文化载体的活动充实了学校文化的血肉,并使学校文化富于个性。
学校形象是学校文化的外显,我们在标准化建设中精心安排了建筑群样式、教师办公室和学生教室的格局,我们不示奢华,而使用廉价的材料追求明亮和简洁,凡装修过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值得玩味的细节,传递出强烈的现代感;传递出浓郁的文化特质、共同体现出学校的价值观。
符合社会需要的办学思想才能使学校持续生存和发展。一定的社会时代背景呼唤相应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产生相应的办学思想,出现符合社会需要的学校,这是学校发展必然遵循的逻辑和过程。所有,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就会发展什么样的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达到什么样的教育目的。
三、校长,是先进文化的融合者
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地方、有知识没文化的学校不是一所真正的学校,要使一所学校的面貌彻底改观并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塑造自己独特额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体现着一个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和追求,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目标、特色、风格和氛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学校文化凝聚在学校的面貌、理念、制度、校风、教风、学风、校训和精神气氛中,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前瞻性和先进性。而这种目标的建立,必须是登高望远、俯览全局,冲破传统思维的桎梏,融合各类先进文化。
(一)学校文化的核心。学校文化的核心能很好的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学校特有的教育价值观,所以,一所好的现代学校一定有自己的学校文化和鲜明特色。学校文化是学校信奉并付诸实践的被学校所有成员认可并自己遵守的共同的价值理念。学校文化表征为一所学校群体成员的价值取向、信仰、态度和行为。
(二)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三个表现层面。三者之中,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是学
校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活动中逐渐积累下来的一种学校群体意识和学校气氛,集中表现在办学理念和宗旨,办学目标等方面。制度文化是精神文化在学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以制度和规则的形式表现出来。学校物质文化则是学校文化中最具体的构成要素,直接体现学校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内涵,比如校徽、校训、校旗、校歌、校标、校服、学校建筑和环境布置。
(三)学校文化的功能。优秀的学校文化具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
1、导向功能。学校文化可以把与学校有关的各个人群的个人目标引到学校办学核心理念和办学目标上来,使新加入的成员和一批批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额办学理念和教育价值观。
2、激励作用。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可以是学校成员积极进取,情绪高昂,从而快乐愉悦的进行教学和学习,获得理想的成长和发展。
3、软约束功能。是人们在自觉自愿的状态下遵守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甚至表现得更为优秀,营造出更加温馨和谐、人性化的软化境。所以,有人说:“一流的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的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的学校靠权力管理。”有学者认为,好的学校文化还具有审美陶冶功能,身心保健功能、特长培养功能。
一所学校,最值得品味的东西其实是学校所拥有的文化,文化是一所学校凝聚力、亲和力、渗透力和创造力的总和与根本概括。学校文化不仅是凝聚和激励学校成员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大精神力量,而且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激励机制,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的立校之魂和向上之根。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文化建设,乃是最高层次的学校建设;对学校文化的管理,乃是最高层次的学校管理;没有文化品味的学校,不可能成为高质量的学校;没有文化品味的学校,其实是另类的薄弱学校。
学校文化是长期演进、积淀的结果。这种积淀的文化实质是对真善美的凝聚与追求,大大增强了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础。富有文化气息的校园,无论你走到哪,都会感受到一种蓬勃向上的和谐氛围与浓浓的文化气息,这里的每一名师生都面带笑容,这里的每一栋楼都有自己的意味深长的名字,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都彰显了学校和学生个性的平台。
海纳百川,校长的办学思想应当是极其开放的。校长在高度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更要吸取古今中外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古为今用,通过选择、整合与创新,确立合宜的学校文化建设目标、体系和方略,不仅仅是在形式上的纪念与推崇,更注重在学校文化中弘扬校训,笃学向善、勇于探索的精神。
总之,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形成并不断优化的,在一个校长的工作过程当中,根据校长的素养和追求不断完善和升华的。校长的教育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唯有优秀的校长,才能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提供宽阔的舞台,才能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校长也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才能创建更多的有特色的办学思想,才会有更多的优秀的校长和更多的特色、品牌学校。
第三篇: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
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它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成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具体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课程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通过这些对这些内容的宣传、促进学校发展,保障办学规范,丰厚师生素养,彰显办学品位,展现学校的文化风貌。
学校文化具有很强的育人功能,如:教学楼上镶嵌着金色的校训标语,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还有校园中央的雕塑及高高飘扬的国旗,这些标志性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和感召力量,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世界。学校文化还潜在着育人、调控、凝聚、充实、创新、激励的功能。再比如,走廊上贴的标语“水是生命之源,请节约用水”“May I come in?(我可以进来吗?)”“I wish you good health.(祝您身体健康)”等等,这些标语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贴近现实生活的环境,体现了校园文化的多样化与生活化,为学生的言行举止做了很好的引导和教育。
我校的校园文化还有独特的一面,如:在每个班级的门口贴着每个班的班级成员的照片、班名、班名的寓意、班主任的寄语。每个班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的班名,这体现了班级的特点,这些寓意及寄语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孩子们的行为习惯;优美的图片让人看起来赏心悦目,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观。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重大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做人”。加强“爱校”的教育,培养母校意识。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生发出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要求我们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方面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师生的思想品德的水平,推动学校的文化内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坚持“育人为本,质量为根,特色为翼”,精心打造学校的特色品牌,遵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校风,“敬业、乐业、业精于勤”的教风,让我们师生共同为创设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而做出自己的贡献吧。
第四篇: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最根本的特征表现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最根本的特征表现,也是评价一所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校园文化会给学校带来活力与发展,学校校园文化一但缺失,育人环境就犹如一潭死水,这样会给教育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将学生的前途葬送。所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校园文化建设这一重大问题,因为它是学校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校园文化设计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
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不仅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人们的思想政治影响越来越大。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1.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源头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
组成部分,始终处在社会文化的前沿,既承担着育人的重要职责,也承担着引领社会文化的重要任务。校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通过研究和宣传科学理论,可以把人们紧紧地团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校园文化具有引导作用,通过传授人类文化,可以帮助人们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校园文化具有辐射作用,通过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可以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2.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创新基地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 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文化始终体现先进性和永藻生机的源泉。传承文化是高校的基本功能,研究文化是高校的活动基础,创新文化是高校的崇高使命。高校校园文化是科学思想萌生的催化剂,是先进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它既从先进文化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又为发展先进文化提供强大动力、做出巨大贡献。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并涵盖院校领导、教职工,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如诗社、棋牌俱乐部、书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这种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由于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社区,因而校园文化一般取其精神文化之含义。即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校园文化对于提高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培养良好的校风,培育“四有”新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对建立校园文化的思考
最近一两年,日韩文化在我们的中小学比较流行,日本的动画、连环画及音象制品是学生课外最感兴趣的话题,尽管日韩文化中有一些糟泊的东西,但如此大范围地对学生课余生活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不能不说我们的教育在把握时代,把握学生心理需求方面存在问题,从另外的角度讲,也就是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丞待加强,建立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优秀的校园文化可以鼓舞人、塑造人,可以增强校园的凝聚力,可以激发师生积极向上,它不仅是一种氛围,更 是一种 精 神,客 观 地 体 现 在 学 校 的 学 风、教风和校风上。
校园文化,不论是 物 质 层 面,还 是 精 神 层 面,都 是 积 淀 着 历 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蕴含着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意义。幽雅的人文气息,厚重的环境对人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是不言自明的。大量的事实表明:成功教育的特点是使学生在没有意识到受教育的情况下发生的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往往具有滴水穿石的力量,校园文化在这方面具有其它教育不可代替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所学校的校园文化包含的内容很广,它包括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培养的 目标、物化了的德育内容;学校的制度建设、宏观管理等依法治校的思想;以德治校的理念;规范的教学秩序及丰富的校园文体、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园景象,可以说学校对师生和对社会的一种内在和外在的影响都属于校园文化的范畴。在这当中,我认为校园的人文因素是校园文化中更有魅力且影响更深远的重要方面。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
校园文化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里主要谈谈物质文化、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加强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物质文化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有较强的直观性,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文化的建设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质文化建设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思想,符合本校实际,代表师生的共同意志,体现出“四性”:一是科学性。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二是教育性。物质文化建设必须渗透思想教育的成份,寓德育于物质文化建设中;三是艺术性。要精心设计,严密组织,使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富有艺术意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四是经济性。物质文化建设要有艺术性并具有时代感,但却不可一味地追求时髦、高档、漂亮,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要考虑经济、实用。
2.校园环境的建设要做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静化。充分利用校园空间进行植树、栽花、种草,聘请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将学校办成“园林式单位”。校园的美化不应只局限在校园的整体布局、楼馆的建筑装修及教学设施(如图书仪器、电教设备等)的更新添置等纯粹的物质文化的层面上,还应表现在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点缀所体现出的全校师生的共同思想、共同情感、共同的审美观等精神文化上,如校园板报的内容形式,办公室课室的布置,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的悬挂等。要保持校园环境的洁净,并把好校门关,保证学校免受外来干扰。
3.物质文化的建设不能由学校全部包办,必须群策群力,师生齐动手。要发挥集体、个人甚至家长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件由学校负责,自己能办的由师生自己动手完成,如:课室布置、环境卫生等。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创造一个优美的校园环境。
校园的文化理念是校园景观设计的灵魂所在。校园景观不仅要体现物质空间层面的景观,更要展现社会空间层面的景观,以满足校园活动者对校园景观的需求,最终构建出满足心理层面的景观,创造出老师和学生理想中的和谐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景观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设计中要最大限度的协调师生们在文化上的认知感,在校园生活模式和理想的校园景观规划上取得他们的认同和支持。
景观格局:一河双桥三环道,五园六艺七景观
一河:塘河自西向东流过校园,将校区分成南北片。
双桥:跨河双桥,连通古今、未来,表达传承和创新。
三环道:修学区环道、滨河区环道、体艺区环道为学校主通道。五园:俯清园、仰贤园、忠义园、孚敬园、弘毅园。
六艺:雕塑小品、水车、植物绿化、文化墙、诗文书法、亭廊古建。
七景:振风怀远、山海气象、塘河蕴玉、大开贤门、忠义千秋、水岸芳林、书苑栖迟、恒心积学、幽碧水岸。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是目的,物质文化是实现目的的途径和载体,是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支撑。校园物质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硬件,是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校园物质文化的每一个实体,以及各实体之间结构的关系,无不反映了某种教育价值观。
完善的校园设施将为师生员工开展丰富多彩的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提供重要的阵地,使师生员工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完善的设施、合理的布局、各具特色的建筑和场所,将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将有助于陶冶校园人的情操,将塑造校园人的美好心灵,将激发校园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将约束校园人的不良风气和行为,将促进校园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校园景观中的文化元素
主题雕塑:振风怀远广场---以现代抽象雕塑为手段,表达全人教育思想和学子成才理想,体现开宗明义之旨,为学校标志性文化载体。
在景观设计上,以中华的“中”为设计元素的雕塑,是入口的视觉焦点,青铜的质感与人以古朴悠远的历史感,同时新型的设计手法却又予人以时代感,两者巧妙融合,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周边植物以色彩为主要的表达方式,用颜色衬托雕塑,柔化金属的质感,为整体的校园景观带来活泼生机之感。
情景雕塑:相对于主题雕塑,情景雕塑趣味性更强,更直接反应场所属性,更容易与人产生共鸣。体艺区的情景雕塑以音乐、体育为设计内容,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明确体艺区的场所性质,更能直接激发学生的“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临水的音乐小品,与情景相融合,似乎能感受夏日水面带起的微风徐徐,令人陶醉,不禁驻足倾听。
文化墙:文化墙不仅可以是分割空间的介质,也可以是展示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本案中有2种类型的文化墙,普通的文化墙以及结合了围墙的文化墙,围墙不仅是围合空间的作用,在设计中以“诗经、竹简、印刷”为设计元素,不仅展示校园的文化氛围,还可以把学校的教学理念、方针、内容等刻在其上,对内对外皆可起到宣传作用。
植物绿化:植物是校园绿化的主体,不仅可为学校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也是生物教学的活标本,为实验教学提供实体教材,为学生开展课外生物科技活动提供条件,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本案植物设计中不仅考虑常识性的配置原则,更觉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季相变化、常绿落叶比、场所属性,不仅可观花、观叶、观果,还结合果树的种植,配合学校的教学理念---实施班级责任制,可让学生在管理中体验责任的实质感受,也体验丰收的喜悦。为每个不同的树种立介绍牌,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知识。
水车:是本土文化---耕读文化展示的一部分。
浮雕、地刻:不经意经过的小路、课间活动区点缀地刻,以弘扬爱国传统、生活常识、乡土文化常识为内涵的书法篆刻为主。
亭廊古建:是校园文化中人性化的体现,不仅是功能性的事物,是校园景观竖向的主要部分,为师生、同学间的交流提供舒适的平台。
总之,校园文化与校园景观并不是两个独立的体系,两者是一个相互融合、互补、互为,校园文化不应该是脱离环境,应该是在环境中潜移默化的感受,也不仅仅体现在校园景观,也体现在室内环境,体现教学在理念、方针。校园景观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景观的营造不仅仅是考虑校园文化,亦应考虑现场条件、功能设施、美观要求、建筑形式等不同的元素,是一个综合体系。
在建设校园环境时,应该结合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充分展示和体现学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校园精神,营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景观,将开放性与人文性、生态性与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于校园景观中。在此,只有将景观作为校园规划建设的一部分,将校园文化与景观融合在一起,才能使校园环境有质的飞跃。
第五篇: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总目标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关注学校发展,关注教师发展,关注学生发展。
1、办学要以学校发展为核心,学校发展了,社会才能进步,同时学校发展不是一时的,要有可持续性,要立足长远,按照规划,一步一步扎实推进。
2、办学要以教师发展为根本,最大限度的唤醒、激发教师的专业潜能,打造一支专业的优秀教师团队,才能办成一所一流的品牌学校。
3、办学要以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前提,这也是办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4、三个发展互为一体,互相促进,不可分割。
二、办学目标及方向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三、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也是办学的最终目的。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校训体现了一所学校的办学传统,代表着校园文化和教育理念,是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练,是学校历史和文化的积淀。校训,作为一个标尺,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校训也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四、校 风:科学民主 求实创新
学校的风气,是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体现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环境,它稳定而具有导向性。
五、教 风:博学多识 教书育人
就是学校的教育风气,是学校培养学生、提高教书育人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使教师履行职责的职业道德和思想风尚的高低以及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和治学态度的严谨与否的体现。
六、学 风:勤学好问 求异多思
学校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学生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七、教师誓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关爱学生,严慈相济;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教书育人;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为人师表;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潜心钻研,终身学习,无愧九级塔人。
八、学生誓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热爱祖国,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诚实守信,虚心好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爱护公物,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遵守公共秩序,珍爱生命,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