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招商聚资 深挖潜力 强势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范文模版)
招商聚资 深挖潜力 强势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南溪县政府副县长 潘伯根
2009年度,南溪县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坚持规划机制创新、组织机制创新、投入机制创新、建管机制创新、长效机制创新等“五创新”机制,加大对外招商聚资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充分发动群众大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思想认识不断深化,领导力度不断加大,重点项目不断加强,建设质量不断改进,工作职责不断落实,呈现出领导靠前指挥、部门协调配合、县乡整体联动、干群热情参与的良好局面。
一、基本情况
2008年8月至2009年9月,南溪县共投资39522.39万元,其中国家投入4196.69万元、省级财政投入2435.7万元,市级财政投入2642.02万元,县、乡财政投入21524.14万元,群众投入4346.04万元、社会投入1352.69万元、以劳折资3025.11万元,共计投工1351.37万个。全县发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21.1平方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234.44%;新增节水灌面2.23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225.25%;解决人口饮水安全3.69万人,完成年度计划的230.63%;旱山村整治3个,完成年度计划的150%;病险水库整治14座,完成年度计划的155.56%;防洪堤建设7.59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216.86%;改造中低产田土2.8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280%;推广配方施肥65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325%;新建沼气池4500口,完成年度计划150%;营造林面积达3.8万亩,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完成年度计划的152%;两大工程管护28.6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105.54%;通乡硬化工程20.9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209%;通村通畅工程35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100% ;农村公路大中修28.5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100% ;新建乡村机耕道50.89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254.45%;硬化乡村机耕道9.79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195.8%;新增提水控灌设备610台/3788千瓦,完成年度计划的610%。土地整理2.33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389%;新增耕地面积0.35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347%;实施户办工程0.61万户,完成年度计划的152.5%。通过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生态条件,促进了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全县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农建责任落实。我县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长抓不懈。省、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会议召开后,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充实了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涉农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组织机构。逐级签定了责任书,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其他领导配合抓,部门、乡镇、村组干部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为抓好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各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线,督办检查、指导施工、协调矛盾,极大地增强了各地干群投身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同时,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刘奇葆书记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上“要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纳入行政效能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讲话要求,我县结合实际情况,印发了《南溪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考核奖励办法》,在县级财政预算专门安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奖励经费10万元,用于奖励乡镇人民政府和县农建部门。对乡镇采取抽查打分和部门打分的办法,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并给予适当奖励,对县级相关部门采取与工作量、市级考核挂钩的办法进行。
(二)提高知名程度,狠抓新闻宣传报道。我们充分认识到外宣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强对涉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的宣传报道,不仅利用好县内的南溪通讯、南溪电视台等媒体,还在省、市报刊、电视台、知名网站上对开展的重大农田水利工作作了大量宣传报道,共计有76次。我们还通过召开全县的春耕现场会、农机机收现场会、榨菜种植技术现场会等,向干部群众广泛宣传通过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给我们带来的好处。2008年10月26日,我县举办以“千年留香,‘香’聚南溪”为主题的中国南溪豆腐干食品文化节,市领导为我县“中国豆腐干产业县”、“南溪豆腐干证明商标”以及“南溪豆腐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授牌,充分展示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促进我县豆腐干产业发展的成果。2008年10月28日至现在,我县组织县域龙头企业精心准备,参加西博会、乌洽会、厦洽会等各类招商推进会共计8次。通过这些广泛深入的宣传工作,干部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认识提高了,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方向的正确性,变要我干为我主动干,还出现了互帮互助兴修水利的场面,形成了一个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干快上的舆论氛围。
(三)强化招商聚资,狠抓农建资金投入。南溪县属于川南传统农业县,县域经济非常薄弱,无力在农建上投入大量资金,为此,搞好对外招商,提高南溪融资能力是南溪县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的重要途径。我县在对外招商、聚集资金投入农建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较突出的有:一是滨江防洪护岸堤三期工程。我县通过BT形式引进重庆博正公司融资3亿元建设的滨江城市防洪工程,目前已完成3.5公里长的河堤、1.75公里桂溪河改道工程基础建设,工程总方量400余万立方米。该工程不仅能防洪减灾,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更能起到美化环境、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镇化水平,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的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后还将同步进行沿江道路景观建设,实施岸线产业结构的调整,开展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等方面的综合改造治理。未来3-5年,将新建5平方公里靓丽滨江新城。二是搭建南溪水务融资平台。今年4月成立了金江水务投资公司,负责全县乡镇水站的经营性房屋、构筑物、管道、土地使用权、12座小
(一)型水库的经营性资产以及马耳岩水库的经营性资产进行统一管理和运营,注册资本金1028万元。该公司我县新兴的一个重要融资平台,必将开创南溪水务管理的新局面。
(四)整合县域资源,狠抓自身潜力挖掘。南溪“四川白鹅”、豆腐干、蔬菜等优势农业产业享誉川内外,拥有广阔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气候适宜,自然条件优越。为此,我县充分发挥县域优势资源,充分挖掘自身潜力,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我县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土整治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农林水专项资金捆绑使用,采取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项目建设内容按水利总体规划进行的办法,集中连片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并且明确整合主体是县政府,明确整合平台是综合规划,明确整合程序是“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区域集中、各投其资、促进发展、各记其功”,同时坚持以资金整合为纽带,带动资源和技术的整合,形成发展的力。2009年,我县共计整合涉农项目资金达1260万元,促进了以江南镇红星村为中心的南溪蔬菜新区发展,带动蔬菜种植20.3万亩,豆腐干产业实现产值3亿元,带动建成8万亩大豆种植基地。发展种鹅8.5万只,出栏商品鹅415万只,促进畜牧业产值9.7亿元,白鹅育种场被确定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林业总产值达4016万元。引导群众自发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专合组织80个,辐射农户7.64万户,带动群众集中力量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五)规范建设管理,狠抓建管机制创新。我县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深化改革,坚持开拓创新,效能优先,进一步规范建设管理,狠抓项目工程质量。
1、深化项目资金管理。为了保证市以奖代补项目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和落到实处,县政府以责任书的形式部署到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实行目标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领导多次率县农建办、县财政局、主管部门等到项目区检查指导,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实施完毕的项目,县农建办组织县财政等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完善资料。同时我县注重发挥市农建奖励项目经费的引导作用,将50万元的资金用于提灌站、村道、连户路、山坪塘等基础设施项目,带动项目区群众自身投入500余万元用于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2、深化水务体制改革。我县成立了水务局,从职能上变为农服务为城乡统筹服务,积极为城镇、企业服务,实现供水从农村到城镇,水利进城,供水到企;实现水资源向水资本的转化,强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的价值,突破水为农服务的常规思路,通过为乡镇和企业服务而收水费,变死水为活水,真正实现水的资本化。改革后,优质的体制,良好的模式,吸引了来自广安、德阳、山东等地水利系统的同志慕名前来考察学习达9次以上。
3、深化水库用水管理。我县成立了全县水库管理协会,形成了“水库—水管协会—农户”的水利基础设施良性管理模式。目前已成立了23个水库管理分会,正趋于“管理规范化、决策民主化、事务公开化”的良性方向发展,将逐步理顺农业灌溉水费征收管理工作和水库日常管理工作。
今后,南溪县将从四个方面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一是要充分展示南溪优势,积极争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农机、扶贫等上级部门关心和支持;二是要继续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产业培植、农村公益事业补助;三是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在农田基建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四是要积极鼓励县内企业家“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努力争取南溪籍在外人士的关心支持,为家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第二篇: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强化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南溪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潘伯根
近年来,南溪县主动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相关会议、文件精神,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最需要、最根本的途径,特别是今年以来,该县以重点村建设、公路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为重点,通过理清思路,创新机制,深化改革,不断掀起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高潮。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南溪县共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19095.59万元,其中国家投入12826.47万元、群众自筹3694万元、社会投入1117.46万元、以劳折资1457.76万元。共计投工1335.1万个。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19.5平方公里,完成计划的217%;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12万亩,完成计划的224%;旱山村整治1个,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2.7万人,完成计划的159%;建设高标准农田0.9万亩,完成计划的129%;新建沼气池2600口,完成计划130%;推广配方施肥15万亩,完成计划的500%。营造林面积达4.86万亩,完成计划的162%,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新改建乡村机耕道97公里,完成计划的485%,硬化机耕道22.45公里,完成计划的449%;新增提水控灌设备560台、3360千瓦,完成计划的560%。通畅和通达工程392.96公里,完成计划1123%。重点村建设达21个,完成计划的210%;实施户办工程6350户,完成计划的159%。
二、具体做法
(一)深化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实调整了农建指挥部成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探索农建新机制,部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及时制发文件下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标任务。各乡镇和相关部门相应成立由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农建机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常抓不懈。目前全县已形成县委、政府统揽,部门协调配合,乡镇靠前指挥,村民自主实施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机制。
(二)突出重点,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突出重点村建设。整合项目资金130万元,农民自筹30万元,完成了裴石乡中坝村村道加宽等基础设施建设,狠抓了农村风貌整治。引导农民投入现金达68万元,新建房屋农户6户,面积1380平方米,改造改建房屋3户,面积428平方米;强化柑橘等特色产业支撑,促进农民增收50余万元。完成了南溪镇古永村4.7公里环型水泥路、标准化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户自发投入94.2万元,新建房屋21户,面积2500平方米;改建改造房屋40户,面积5600平方米。二是突出农村公路建设。全县先后完成了江南至马家、马家至宋家等通畅通达工程392.96公里,并依据农村公路线路,科学布局农村产业带,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累计新改建机耕道97公里,为老百姓出村进乡、进城提供了极大便利。农巴客运快速发展,改善了偏远地区客流、物流条件。三是突出水利设施建设。实施仙临镇、大观镇等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确保2.7万人的饮水安全;实施薄渔滩、观音桥、凉亭子病险水库整治工程,消除了安全隐患;实施石牛支渠中型灌区渠道配套工程,为灌区内稳粮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实施河道治理、农综开发、裴石乡节水灌溉等工程,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19.5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2万亩,新增节水面积1.12万亩。实施河道治理利民工程,切实搞好护城溪西拓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增加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利用农综项目和水利设施整治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土0.9万亩。引导群众因地制宜“扩塘、建池、囤水、截流”,建设塘堰护坡、微型水池、水窖等小型水利工程。
(三)创新机制,推动项目建设。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我们在认真坚持和完善已建立的农口联系会制、“喝早茶”谈话提醒制、外出考察学习制、涉农建设施工单位不良行为记录“黑名单”制、涉农项目竞争性立项等制度之外,今年还更深层次地进行了探索。一是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充分发挥涉农资金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作用,把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国土整治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扶贫资金、农林水专项资金捆绑使用,采取资金分部门按原渠道管理,项目建设内容按水利总体规划进行的办法,集中连片进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并且明确整合主体是县政府,明确整合平台是综合规划,明确整合程序是“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区域集中、各投其资、促进发展、各记其功”,同时坚持以资金整合为纽带,带动资源和技术的整合,形成发展的合力。如裴石乡中坝村就共有12个县级部门整合项目资金参与建设。二是创新项目资金管理机制。我县制定了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严格管理市上以奖代补、涉农项目资金,切实做到了专款专用、专户管理。严格农建项目工程验收程序,先由工程建设单位写出竣工验收申请、搞好竣工决算、制定好工程后续管理制度后,再由分管领导和主管局牵头会同财政、审计等有关部门到工程实地检验,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标准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能交付使用,县财政对完工后的工程只能预付总额的80%,经县上验收合格后付20%,有效确保了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和进度。据统计,今年县领导亲自带队到施工现场检查达9次以上,召开专题会议3次,施工队伍整改达6次。三是创新财政资金带动机制。我县广辟筹资渠道,形成了国家补助一点、业主自筹一点、村社群众投工投劳一点、社会捐赠一点的“四个一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机制,用足用活“一事一议”政策,把群众自身受益的事交给群众自己办,以国家投入为“引子”,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从群众最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因地制宜地确定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引导村社集体组织、业主投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今年我县充分发挥市农建奖励项目经费50万元引导作用,带动项目区群众自发投入近400余万元用于改善自身生产生活环境。四是创新先进经验学习机制,定期组织农口部门领导外出考察学习外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和农业产业化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拓干部的视野,并注重有选择性地汲取外地经验,付诸于南溪农业工作实践当中。今年派出了9名农口部门副科级干部到广汉、旌阳等地挂职锻炼3个月。五是创新农业招商宣传机制。精心制作了南溪农业招商资料,注重以优惠政策引进企业,通过已有企业引进企业,突出发展南溪优势农业产业化。今年,县领导先后8次带队外出招商,各农业部门共计64人次参加。
(四)深化改革,理顺水库管理。按照“转变职能、提高效率、强化服务”的要求,坚持公益性、经营性水管单位类别划分的原则,加快改革进程,严格定性定编,积极推行管养分离。属公益性的走公共财政的路子,属经营性的按市场运行方式走企业化管理的路子。有效解决了水利工程所有权模糊、管理权缺位的问题,一是完成水管体制改革。全面完成40座水库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人员、经费已全面落实到位,各项具体工作责任、措施已落实到人头。目前4个片区水务站、39座水库管理所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已进入工作状态,每年县财政将保障水库维修养护费17.1万元,人员经费79.1万元,有效地维护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解决了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二是推行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我县成立了县水库管理协会,同时积极筹建片区分会,形成了“水库—水管协会—农户”的水利基础设施良性管理模式。至目前全县已成立23个水库管理分会,坚持向“管理规范化、决策民主化、事务公开化”的方向发展,调动了农民“自己事自己办、自己工程自己管”的积极性,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三是切实加强饮用水源保护。严格按市政府关于保护饮用水水源的要求,对乡镇供水企业取水水源地设置保护标志牌,在取水范围设置保护界桩;全面终止了饮用水水源和备用水源水库肥水养鱼合同,禁止一切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源的活动,确保饮水水源安全。
(五)强化考核,确保建设质量。在监督考核方面,我们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列为对各乡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考核各乡镇、相关部门领导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由县农建办、县纪委监察等部门组成督查组,采取对号入座和随机抽查的办法,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全县水利建设情况检查督促,加强现场管理。通过政务公开形式,让群众清楚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并设立举报信箱、电话等形式方便群众反映情况、举报问题,及时查处反映出来的问题。同时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全县农建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并对工作行动迟缓的通报批评。
三、今后打算
南溪作为西部偏远的传统农业县,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还较差,农民群众对开展农建的要求十分迫切,全县农民收入较低,农建工作还面临很多困难。今冬明春,南溪县将从四个方面继续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力度,一是要充分展示南溪优势,积极争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农机、扶贫等上级部门关心和支持;二是要继续安排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农村产业培植、农村公益事业补助;三是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和“群众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受益”的原则,充分发挥群众在农田基建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参加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四是要积极鼓励县内企业家“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努力争取南溪籍在外人士的关心支持,为家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
第三篇: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夯实水利基础
县水利局调研文章
扎实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夯实水利基础(上饶县水利局 王 政)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一个重要问题是要站在能否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和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我县是农业大县,保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势头,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对保持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意义非常重大。根据县委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部署,围绕水利局确定的《做好民生水利,推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主题活动,根据我县农村当前水利基本建设现状,通过调查研究,现就如何扎实推进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如下工作意见和建议。我县农村当前水利基本建设现状1、水利工程现状
我县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全县耕地面积28.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2.66万亩。境内主要为信江水系,境内主要河流有信江河、饶北河、丰溪河、丁溪河、泸溪河、槠溪河、马眼河、茗洋河,河流总长约413公里,累计堤防建设220公里,保护人口24.5万余人,保护耕地8.6万余亩。我县境内有大坳、下会坑、茗洋关、上潭等4座中型以上水库,总库容37400余万立方米,茗洋关、上潭两大水库灌区已基本建成,灌溉面积5.2万余亩;小(一)型水库15座,总库容462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4万亩;小(二)型水库67座,总库容2837万立方米,灌溉面积3.2万亩;其它大小山塘4500余座,总库容21700余万立方米,灌溉面积5.1万亩。全县水库、山塘蓄水总量为54200余万立方米,总灌溉面积16.9万亩。
全县建成大小引水坝1585座,引水灌溉面积2.5万亩,建成电灌站266座,总装机近7700千瓦,灌溉面积3.26万亩。我县水能资源蕴藏较为丰富,水能资源的开发步伐近年较快。全县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2.97万千瓦,其中达到一定规模的可开发量为12.47万千瓦。到目前为止,我县水能资源已开发11.21万千瓦,其中已投产发电的装机有8.34万千瓦(含境内大坳电站),在建电站装机1.87万千瓦,已立项未开工的电站装机1.0万千瓦。但是,由于我县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建于五、六十年代,受当时技术和经济条件限制,工程标准低,加之运行时间长,工程老化,隐患逐步暴露,导致工程效益衰退。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堪忧:(1)堤防工程标准低下全县河流总长413公里,建有护岸、堤防的约有110公里,只占河流长度的26.6%,这些河堤建设标准都很低,大部分都是干砌片石、三合土砌片石,且堤身断面单薄,不能抵御标准洪水的侵袭。历年来因遭受洪水的冲击,特别是98年特大洪水的破坏,全县河堤、护岸损坏严重,现在堤防冲毁、损坏的已达42公里,占原有堤防的38.2%。近几年投入了部分资金对部分重点地段作了处理,由于当地财力困难,有些重点地段只作了应急处理,堤防工程未达到设计防洪标准,抗御洪涝灾害的能力还十分脆弱。(2)水库工程病险突出我县已建成的小(二)型以上水库85座,除近年建成的大坳、下会坑水库标准较高外,其余水库多建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大兵团作战,边勘查、边设计、边施工,技术、经济条件有限,工程建筑物未达标,工程设施配套不完善,加之工程运行多年,工程建筑物老化,有大部分水库存在涵管老化破裂、大坝单薄、坝体渗漏、无护坡、无反滤层等隐患,通过近几年对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达标处理,8 5座小
(二)型以上水库仍有部分存在病险,其它4000多座大小山塘病险情况同样严重。由于水库病险多,为确保水库安全,只能降低水库蓄水,牺牲效益度汛期。
(3)引水工程老化失修全县引水坝被冲毁失修,引水渠道建设标准低,渠系配套不齐全,支、斗、农渠损毁严重,渠道未衬砌,淤塞、倒塌、渗漏现象普遍,灌溉水源利用率仅为30%-40%左右。严重影响灌溉效益的发挥。(4)提水泵站管护不善全县建成提水电灌站266座,总装机近7700千瓦,灌溉面积3.26万亩,由于实行生产责任制后,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职能削弱,机电灌站平时无人管理,无人维护保养,造成管道锈蚀老化,变压器、电动机和水泵被盗现象严重,提水灌溉效益日趋减少。据统计,全县电灌站损坏102座,总装机1894千瓦;被盗18座,总装机196千瓦;可正常使用的只有140座,装机2408千瓦,可灌面积只有1.64万亩。(5)饮水困难依然存在由于水源缺乏和水源污染等原因,全县农村仍有约十几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2、水利投入现状
建国以来,国家对水利建设的投入是很大的,八十年代以前,国家通过调动大量劳动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至税费改革以前,国家通过政府投资和农民固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确保了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税费改革以后,“两工”逐步取消,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大幅减少。
税费改革以前,农田水利建设年均投入约为995万元,来源渠道分别为:中央、省、市投入资金约为320万元,县里安排的小农水经费约为20万元,农民“两工”以资代劳资金(含投工折资)约为500万元,农业灌溉水费收入约为160万元。
税费改革后,各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对水利的投入有所加大,但是,群众投入锐减。农田水利建设年均投入约为562.9万元,来源渠道分别为:中央、省、市投入资金约为450万元,县级财政安排小农水经费35万元,防洪保安资金50万元,乡镇财政投入约30万元,通过“一事一议”农民投劳和集资约15万元。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税费改革以后,虽然各级政府对水利的投入加大了,但是由于农民“一事一议”制度没有真正形成,“两工”取消,以资代劳资金不能收取,而农业灌溉水费近几年基本上没有收取,农村水利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我县农村水利基本建设正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全县农村水利工程大部分年久失修、病险老化、缺乏管理、带病运行、效益衰退。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水利投入的主渠道是农民的“两工”。税费改革后,农村“两工”被取消,“一事一议”制度未真正执行,群众投入锐减,各级政府搞水利基本建设的包袱越来越重,群众等、靠、要的思想也越来越严重,有些只要少量的投工投资就能解决的事,他们也要等上级给钱解决,为水利问题经常上访。农村水利已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逐步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瓶颈”之一。推进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对策与举措针对我县农村水利基本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县农村水利基本建设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中,必须加强领导,深化改革,转换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大投入,使我县的农村水利事业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水利基础设施没有解决好,将直接影响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为切实加强领导,县里应成立以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总指挥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农建指挥机构统一协调指挥全县的水利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和水利局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加大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力度,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不断提高技术服务的水平和能力。2、精心部署,周密安排
在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前,各乡镇要组织人员深入调查研究,根据各乡镇的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水利建设方案,做到合理安排,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县水利部门也要制定全县的水利建设方案,确定省、地、县主战场工程,以点带面,发挥典型作用。县里安排落实好建设资金,从组织上、资金上、劳力上、项目上做好充分的准备。3、落实责任,做好服务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乡镇对每个工程要落实专人负责,使每个工程都有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同时,水利建设和防汛相挂钩,水利建设的责任人就是防汛工作的责任人。农建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切实履行好各自的职责。水利部门做好全县的水利建设规划编制,按规划做好计划的上报,统一对全县的水利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加强人员技术培训,做好施工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财政部门做好项目资金的调度拨付和监管;发改委、老建等部门按全县水利规划,做好本部门项目计划上报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项目资金进行监督管理;广播电视宣传部门做好农建工作的宣传发动、舆论监督和报导工作。通过健全的机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使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抓。4、解放思想,加大投入
要做好我县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任务艰巨,关键是投入。必须要把农村水利建设工作作为我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点来抓,进一步解放思想,多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1)积极争取上级投资 有关部门要从全县的大局出发,加强和各自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跑“部”进“厅”,统一按照水利部门制定的全县水利建设规划(避免无序重复的项目建设),将规划项目上报到上级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我县水利建设的更大支持。(2)加大县乡财政投入在争取上级投资的同时,县乡两级财政必须加大对水利的投入。目前,县财政每年安排小农水经费约50万元,主要用于防汛、抗旱以及办公性和应急性支出,实际用于水利建设的资金只有20余万元,占财政收入的比例极小;乡(镇)财政投入农村水利建设的资金更少,大部分乡镇几乎没有资金投入。要搞好农村水利建设,必须建立财政稳定的投入机制,在各级财政收入中规定固定比例的资金投入到农村水利建设,使水利建设有一个稳定的投入。(3)健全农村“一事一议”制度 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集中时间和力量,建立健全农村的“一事一议”制度,提高农民投资投劳办水利的积极性,使大部分的小型水利工程都能通过农民自己以“一事一议”的形式解决。(4)积极征收农业灌溉水费 完善乡级水利协会和村级用水户协会,积极引导村级用水户自主成立用水户协会,在用水户协会的基础上成立乡镇水利协会,由协会对所属的水利工程进行维护管理,按照有关规定,由协会对受益户计征水利工程灌溉水费,在水利协会的监管下,灌溉水费返回各用水户协会,由用水户协会用于所辖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建设。灌溉水费由水利协会单独建帐,单独管理,单独使用。乡镇不得挤占挪用,真正使水费达到“取之于水,用之于水”的作用。(5)加强水利有关基金的征收足额征收防洪保安资金、水资源费、水土保持预防监督费等水利有关基金,并规定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水利建设,使包括防洪保安资金在内的水利基金成为农村水利建设投资相对稳定的重要来源。(6)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大力宣传并真正落实水利工程“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收益”的政策,切实维护投资人的合法收益。政府鼓励人们采用私营、联营、股份等形式兴建水利工程,通过大力宣传政策,积极引导人们,切实保护受益,把大量的社会资金吸纳到农村水利事业上来。5、转变机制,深化改革
在加大力度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要进一步深化水利产权制度的改革和水价改革,转变水利经营机制,建立合理的市场水价形成机制和管理体制。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对原有的水利工程的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一方面可以筹措水利建设资金,另一方面可以加强水利工程的维修和养护,使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6、捆绑资金,集中使用
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中,要进一步强化农建指挥部对水利建设的领导,要把财政、扶贫开发、农业开发、发改委、国土等部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方面的资金进行整合捆绑,集中投入,真正做到科学合理地使用建设资金,提高各类资金使用效率,避免资金的浪费和工程项目的重复建设。7、严管资金,专款专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上级投资的项目资金一律实行报帐制,由项目单位负责验收决算,水利部门负责进度管理和质量监督,审计部门负责对工程决算进行审计监督,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和建帐管理,防止项目资金被挤占挪用。领 题 人:王 政课题组成员:祝永红、刘继良执 笔 人:王 政二00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第四篇:“企业质效提升年”活动交流发言-内抓服务外抓招商 强势推进技改盘活
“企业质效提升年”活动交流发言--内抓服务外抓招商
强势推进技改盘活
6月5日,县委、县政府组织了全县技改扩能、存量盘活项目观摩,利用近1天时间观摩13个镇区25个项目。通过观摩,我们强烈感受到“企业质效提升年”活动的丰硕成果,感受到各镇区工业经济竞相发展的态势,触动很大、启发较多、压力增强。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精准的产业定位是质效提升的基础。
观摩的项目中大部分是围绕本镇区产业发展的强链、补链项目,发展这些项目有基础、有技术、有工人,项目成熟度高,像新坍兆迦纺织、兴桥春雷麦芽、盘湾永宇汽配。通过技改或盘活新上了设备、改进了工艺、提升了效益,推动了本镇区主导产业的发展。二、高新的技术设备是质效提升的重点。
相当一部分企业都新上了设备或改造了工艺,像志翔服饰的自动化生产线、兆迦纺织的自动络筒机、永宇汽配的德国生产线,都节约了人工、提高了效率,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有的企业还建立研发平台,聘请专业科技人员,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推动技术革新,都取得显著的成效。三、灵活的方式方法是质效提升的保证。
在技改盘活项目中,各种方式方法都得到灵活应用,有租赁、有入股、有购买,有工业项目、有农产品加工项目,有本地能人牵头的、也有对外招商引进的,各不相同、殊途同归,都有效利用了闲置资产形成新的现实增长点。对我们触动很大,为我们抓好技改盘活工作打开了眼界和视野。下一步,我们将围绕海通重点产业发展,一企一策、内抓服务、外抓招商,推动技改盘活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进一步排查摸底。
对全镇工业企业再次进行全面排查,摸清闲置企业土地厂房面积、闲置原因、存在困难,了解企业发展愿望,分租赁、出售、合作、破产等类别建立台账;对有扩能愿望的企业搞清制约因素、发展方向,通过政策、配套等多种方式,鼓励引导企业技改扩能。对盘活技改企业建立“一企一策”档案,有针对性开展工作。二、进一步推介招商。
做到项目招商和存量招商同样重视、同步开展,利用招商推介会、创业恳谈会等多种形式,积极对外推介闲置资源、寻求合作伙伴。带着“一企一策”档案登门推介,特别是利用现有成熟客商关系,进一步做好招引工作。同时,积极邀请外地客商来射考察,推介重点盘活企业,力争在鑫裕铸造、江晖无纺布等难点企业上取得突破。三、进一步强化服务。
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实现全方位、全天候服务。强化矛盾协调,理顺租赁、出售企业关系,确保顺利达成合作协议;强化配套服务,为重点企业提供电力、道路等设施配套,调动企业技改盘活的积极性;强化要素供给,为企业提供用工、资金等生产要素服务,确保企业进得来、发展好、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