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文化建设: 书香与梦想起飞 读书与人生相伴
书香与梦想起飞 读书与人生相伴 ——北团电力希望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汇报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专家顾明远教授曾说过:“一所学校要有一个文化的蕴涵,文化的底蕴。文化的蕴涵越深厚,学校的基础越深厚„„”
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源来自全镇19个行政村,30多个自然村,本期共有13个教学班,477名学生,其中寄午内宿学生一共250人。几年来,我们不断思考如何让农村孩子,尤其是偏远地方的孩子以及校内寄午内宿的孩子爱读书,读到书,让书香浸入学生心灵,启迪人生?近年来我校紧紧抓住参评市文明学校的机会,在创建文明学校的基础上,竭力打造书香校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我们的口号是:书香与梦想起飞,读书与人生相伴。现就我校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改善校园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学校积极争取各级支持,投入大量资金完善校园围墙,硬化校园内外路面,修缮学校操场,粉刷校舍,新建花池、花坛、绿化带,布置墙面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使校园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营造出“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文化氛围。
1、校训、校风、教风、学风上墙。办学理念:为了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 办学目标:办可持续发展的学校 办学宗旨:让每一位学生和教师享受教育 特色主题:心手相牵 快乐成长(快乐教育)校训:弘德启智 行知合一 校风:豁达博爱 乐学致远 教风:乐业精业 修己达人 学风: 好学 力行 唯美 阳光
学校价值观:好习惯 爱生活 懂感恩 明责任 2.抓好学校的书香文化长廊建设。
(1)教学楼一楼布置“古文字长廊”——汉字的演变
(2)教学楼二楼布置“书法艺术长廊” ——展示师生优秀书法作品(3)教学楼三楼布置“美术艺术长廊”——展示师生优秀美术作品(4)操场围墙及乒乓球训练室布置“体育文化墙”——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乒出水平,乒出精彩。
(5)宿舍楼一楼新建多媒体互动阅览室一间,门口走廊布置“快乐读书吧”文化。
(6)电力楼二楼以少先队活动室、道德讲坛为中心,布置道德文化(7)宿舍楼二楼以会议室为中心,面向教师布置教育理念文化。(8)宿舍楼三楼、四楼以内宿生为主,布置宿舍文明文化。①建立各宿舍名片 内容为:宿舍成员名单 宿舍长 目标 舍风。②宿舍走廊文化:关于宿舍生活习惯的名人名言。③文明宿舍评比栏(每天评比情况,周情况,月明星)。④生管老师职责。
(9)宿舍楼背面以“开心农场”为中心,布置“弟子规长廊”文化(10)学校大门围墙外皮布置“(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抓好班级文化建设
教室外设立班级名片:内容为班级全家福照片 班风 班级目标 班主任寄语 班级明星,班级特色展示
教室内:设立图书角,安全角,科普园地,学习园地,黑板报,课程与值日等。
4.抓好多媒体互动阅览室及图书室建设。本学期受省关工委资助和省市县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筹措资金15万元,建设多媒体互动阅览室一间,充实图书3000余册,利用多媒体互动阅览室及图书室门外的走廊创建开放式的“快乐读书吧”,目前多媒体互动阅览室已进入完工验收阶段,到时学校将分年级开设阅读指导课;“快乐读书吧”已经在使用,一到课间,大量学生如饥似渴地在读书吧读书,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二、开展教师读书学习活动,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1.领导带头,积极引领。学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传递文化的场所,在知识快速更新、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立学习型学校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的需要,是时代的呼唤。学校里的每位成员尤其是校领导更应该成为建设学习型学校的倡导者、推动者和引领者。在领导班子会议上提出建设学习型学校目标的同 时,几位校级领导就达成了以身作则、做学习带头人的共识,各自制订了学习计划并认真学习。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根据计划安排和实际需要轮流或集体作为主讲人组织全校业务学习、参加教师论坛和读书交流会,将自身学习的内容、体会与大家共享和交流,起到了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2.创造学习条件,助推教师成长。我校每位教师都制定出学习读书计划,学校印发了《教师必读书目》,购买和收集目录中纸质和电子教育书籍供教师借阅、拷贝和阅读,举办了两期读书交流报告会,开展了“我与读书”征文、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在鼓励教师自主阅读的同时,学校继续坚持业务学习制度,组织学习了《教学反思专题》系列(如何撰写教学反思、课后反思“七要”等)、《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余文森教育名言》、《有效教学专题》系列(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课堂交往的现状与对策、有效学习的前提、特征和旨趣等)。并选派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和观摩,共组织20余人次分别到龙岩市、厦门市、福州市和其他兄弟学校参观、学习。外派教师10人次参加各级学科观摩和竞赛。广大教师从思想认识和观念上增强学习和业务提高的意识,对自身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逐步树立起“终身学习”理念,开阔了胸怀和视野,培养了反思能力和习惯,在教师中形成比学习、谈读书的风气,为书香校园建设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3.团队学习,整体推进。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光靠引领、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不触动教师的思想,不唤醒教师内心需要,他们只是被动接受和旁观者,而只有构建起全员学习网络,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在构建学习网络的过程中,发挥教研组这一层组织的作用,加强对教研组长的培养尤为关键。我们组织教研组长座谈会,听取他们对学习型学校建设方案的意见和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看法、意见和改进措施,让每一位组长自己首先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上体会、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而带领和组织全组教师创造性地学习,确保完成各项学习和教育教学任务。每个教研组都制定了学习计划,确定单周周二上午为综合教研组学习时间,周三上午为数学教研组学习时间,周四上午为语文教研组学习时间。学校将组内学习开展情况作为优秀教研组评选的重要依据。我们积极提倡“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引导大家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的学习,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的改善,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又激发起教师更强的学习欲望。教师们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作用、学习的好处,尤为重要的是使教师的思维角度和思维品质有了一定的 变化和提升,跳出了个人的小圈子,站的更高、看的更全、想的高远,随着教研组活动的长期开展,逐渐形成了团队学习意识和网络,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书香陪伴学生成长 1.开展书香班级评比活动
期初制定书香班级评比方案,评比项目有,班级读书月交流会,书香班级布置,班级学生平时早读、课前三分钟的情况,图书的借阅、图书箱的使用情况,各种读书比赛获奖情况
2.坚持开展古诗过级活动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我们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新时代引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强大动力,继承民族文化,打造书香校园,丰厚语言积累,提升人文素养。
考级目的: 通过经典诵读,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理解、欣赏能力;潜移默化,丰厚积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过级细则:
(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及自身的兴趣,把考核的内容分为十个等级,要求各不相同,每个等级都规定学生必须背诵出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同时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学生可自行选择喜欢的诗词背诵,选择自己喜欢书籍进行阅读。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申报。低年级的学生也可以申报高一等级。
(3)学生人手一份古诗词诵读材料考核登记卡,真实地记录每位学生的考级。过级后老师给学生发学校统一颁发相应的星级奖章,粘贴在学生的阅读手册中,并记录到该手册中。
考级要求:
(1)分年段实施:(低年段):一星级10首,读1本好书;二星级20首,读2本书。三星级30首,读3本好书:四星级40首,读4本好书。(中年段):五星级50首,读6本书;六星级60首,读8本书。七星级70首,读10本好书;八星级80首,读12本好书。(高年段):九星级90首,读14本书;十星级 4 100首,读15本好书。(读书后,低年级写100字心得,中年级以写200字图书简介或读后感,高年级以写400字图书简介或读后感为凭)。
(2)要求会背、知道作者、朝代,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适当放宽要求)。(3)诗文和书籍可以从推荐的目录中选择,也可自由选择。书籍必须是适合儿童阅读的书籍,否则不予考级。
3.坚持开展学生经典诵读比赛
学校在每学期中期进行一、二年级的讲故事比赛,三到六年级的学生经典诵读比赛。并把比赛成绩计入书香班级评比之中,班级学生获一等奖的得2分,二等奖的得1.5分,三等奖的得1分。
4.坚持开展读书摘抄本评比 每位学生要准备阅读记录本。
低年级——学生读后把页码或标题记录下来,由家长签字证明;
中年级——做好读书笔记(以摘抄优美词句为主,也可模仿优美词句进行仿写)
高年级——做好读书笔记(内容可以是摘抄精美词句、内容摘要、阅读赏析、阅读收获等)
期末进行读书笔记展评,先全班评比,每班选出优秀笔记4名参加全校的评比。
5.坚持开好读书心得交流会。
班级读书交流会每月举行一次,学校每期举行一次学生读书交流会和师生同读一本书读书心得交流会。
金庸先生曾说过:“只要有书读,做人就幸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提高每个公民的民族素质和文化底蕴,是现代社会的呼唤,是祖国腾飞的需要。校园是学习的“伊甸园”,我们在书香校园里读书、思考,丰富思想;我们在心灵沟通中对话、感悟,品味生活;我们在求索之路上实践、发展,积淀人文精神。读书,使校园生活更丰富、更幸福;读书,使我们的思想更成熟、更健康。“让书香洋溢生命的魅力”,“让书香陪伴幸福人生”这必将成为我们北团电力希望小学全体师生坚定的信念和永恒的追求。(执笔:陈建福)
第二篇:书香与梦想齐飞 阅读与人生相伴
书香与梦想齐飞 阅读与人生相伴
陈迎妮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可见,书籍对于我们来说,何其重要。
有人说:“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是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很幸运的是,我们就徜徉在:营造书香校园,培养卓越口才的东城校园。
说到读书:“读书苦啊!”是的,读书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它需要动脑,用心,还要有毅力。可我觉得读书很有乐趣,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我从小就十分喜爱书籍,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爱不释手。曾经多少次抱着书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也曾经多少次没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一个人关在家里,静静地沉浸于书的海洋,在那里遨游,徜徉,流连忘返。
在书海中畅游,浮躁可以变得沉静,肤浅可以变得深刻,狭隘可以变的宽容。不信,你看——
如果拿起一本《安徒生童话》——就可以让我们在书中,和白雪公主相见,与海的女儿相聚;和七个小矮人玩耍,与快乐的王子嬉戏;就可以让我们真真切切体验到人间的悲欢离合,善恶美丑······
如果拿起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就可以让我们知道为什么太阳是个大大的火球?为什么月亮有时缺,有时圆?为什么星星在天空中永远都不会掉下来?
如果拿起一本《上下五千年》——就可以让我们知道人类悠久的历史:从盘古开天地的美丽神话到钻木取火的传说;从大禹治水到姜太公钓鱼。
如果拿起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可以让我们懂得人时时刻刻都应有饱满的精神去面对眼前的困难与挫折。
我爱读书,书给了我知识和智慧,也给了我力量和勇气。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书的百花园里不知疲倦的飞来飞去,采集花粉。《雷锋日记》让我懂得人活着要更多地为别人着想,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读了《闪光的道路》这本书,我知道了张海迪姐姐的成长故事,她身残志坚,顽强的学习精神,令人佩服;看了《大地的儿子——周恩来》,我明白了读书为了什么,决心要像周爷爷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勤奋学习······ 同学们,我们不得不相信:有了书籍,就有了美丽的梦想,有了梦想,就有了今后的人生。
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最想说:热爱读书吧!请相信阅读的力量,它会让我们的成长充满奇迹,它会让我们的梦想不再遥远。好好学习,细细读书,让我们的校园书香更加浓郁。
同学们,四月,是一个契机。读书节,是一个起点。让我们爱上阅读,爱上文字。让书香延续,飘过四季,萦绕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书香与梦想齐飞,阅读与人生相伴。让喜爱读书的我们成为东城小学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第三篇: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文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教育文化建设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亦是以人为本的时代。以育人育才为根本任务的学校教育,应树立何种教育理念,建造怎样的文化氛围,倡导什么样文化精神,不仅关呼着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更反映着时代的要求与精神。面对如今滚滚的经济大潮冲击和基础教育阶段日趋严重的升学教育压力,不少学校在夹缝的艰难生存环境中大有“弃育唯升”的势头;家长、学生也越来越显著地表现出一切“唯分数是瞻”的倾向。因而便出现了子女弑父母、室友自相残、博士不知礼,无德便是钱的社会变态现象。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发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重新修改和颁发了《中小学生守则》及《中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行为规范》等一系列文件。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亦重点强调:要以人为本,提倡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力求在现代教育中突出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全面发展的宗旨。
以人为本就是指在不违背社会群体利益的前提下,尽可能为每个个体的发展创设良好氛围,充分涵养和发掘个体优势,使其自主发展,不断凸显,从而在每个个体都得以充分发展、充分施展的情形,使社会得到推动其前进的各种人才。人是充满智慧和灵性的,是动态的,它不可能像生产机器那样,一经造成便可固定使用,它在发展中成熟,又在成熟中不断提高,获得新的发展,如此循环,直至生命终结。所以人文精神的培养注定了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作为学校,应该从战略的高度着眼,充分利用学校特殊的地位和功能,成为人文精神弘扬与实践的主阵地,而校园文化建设正是在课堂教学传道授业之外的一个举足轻重的环节。
校园文化是一种既体现时代与社会又是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发展环境,它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有着不容忽视、无可替代的作用。一个聪明的校长,一所想有作为的学校,无不以注重校园文化为突破口,辐射影响并带动其它领域,从而实质性地获得素质教育的全面突破。常规地讲,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思想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和活动文化建设四个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凸现人文主义就是要将人本思想有机地渗透于这四个方面的建设中。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呵呼人性
我校是一所山区高中,落后的经济文化注定了教育的滞后和生源思想、文化层次的严重不平衡。这种具有浓厚生态特色的教育现状一方面造成了升学教育的艰难,另一方面更为紧迫地反映出人文教育的急迫性,如果我们一旦落入升学教育的窠臼,那结果势必是竹篮打水,最终将学校引入死胡同。为此,我们确立了“为学生的一切负责,为学生的终身负责”的办学理念,明确提出: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才的口号,教育教学中始终坚持面向全体,针对个体,因材施教,各获所需的方针,教学中由重学会变为重会学、重乐学,从知识灌输变为培养能力,从一切为考试变为一切为发展;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构建互尊互爱的师生关系。教育学生不必为自己因某方面欠缺而沮丧,应该树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有偏就有专;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适时巧妙鼓励,由自信获取主动,由自信弥补缺陷,由自信心引向成功。将高中三年教育视为终身教育的根基来对待,不搞急功近利,不妒后人乘凉;只求于生有益,甘为土下根基,既使在一些很细小的环节,也不能舍本逐末,挫伤学生自信,如在学期末的鉴定中,学校明确规定:只给家长通报成绩,不排名次;操行评语一律使用第二人称,对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要用客观的态度,巧妙的方式指出,让学生在愉悦中受到雕琢,在快乐中得到成长
二、在环境中熏陶,自塑人性。
一所成功的学校,总会伴有一种和谐浓郁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氛围。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不仅具有为学校发展和师生进步提供服务的功用价值,而且具有师生精神需求并为之提供自塑方向的精神价值。我校虽然占地不足30亩,是个典型的袖珍式校园,但我们还是冥思苦想,合理开发,充分发挥每一寸土,每一面墙的育人功能。错落有致、古朴典雅而又不失现代气息的校园建筑群,领之以拔地擎天的状元柱之后,抱之于绿瓦青砖的“结义亩”古建筑群之怀,玲珑之中透出的庄重与神圣;阳光下熠熠生辉的“知识殿堂”大型不绣钢雕塑,不可遏止地让人遐想未来之辉煌;七位古今中外文化名人的塑像有序环列于教学主楼和东西宿舍楼前。既是谆谆教诲的长者,又像一周次第伴读的先哲者,让人顿感古今中外文化,文理史哲精萃在这里汇聚汹涌波涛;教学主楼正面的校训、东西宿舍楼墙面的四幅醒目标语,既有砥砺意志的勉励,又有殷殷嘱托的教诲,教学门楼的楹联更是给学生每日的警勉;每个教室里各种特色的班训既是班级学生集体智慧的结晶,更透射着学
生自我雕琢的追求;悬挂于各室的名言警句、教育、思想、科学等名家的画像和格言,让每位学生都能不时与先哲们进行心灵的对语;室外花草绿树旁、宿舍过道、床头、水房、餐厅等等,凡是学生有可能去的地方,我们都因地造语,就景思教,共悬挂张贴各种画像、警示语三百余条(幅)。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能说话,校长、教师的言行是教育,优美
整洁的校园也是教育”,我们就力求通过发挥校园一草一木的教育功能,让学校育人的目标,变成滴滴春雨,化为学生自觉的修养行为。
三、健全规章制度,规范人性。
以人为本,不是抛弃原则,自由发展。人既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属性,任何废弃社会属性,片面追求绝对个性的人本主义,不仅是极其错误的,其最终必然会因违背群体发展而失去个性发展的机会。建立和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就是要规范人性,保护人性的健康发展,所以规范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方面。它既体现了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又折射着学校自身的特色,是育人、成人的基本保证。近年来,依据学校实际,我校建立和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从领导到职工,从教师到学生,从学生到生活,对凡是涉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生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做了明确的要求。有定性的方向性要求,有定量的业绩评估,从德、勤、能、绩方面考评教职工,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权衡学生的综合发展,学校为教工建立档案,搭建校本业务培训平台;班级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为学生自主发展查因号脉。通过制度约束,师生的个性发展有了方向不偏倚;通过制度规范,使教工的点滴汗水都能闪出光辉,学生的丝丝进步均可收获成功的喜悦。
四、开展丰富活动,丰满人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是浓郁校园文化的重要手段,又是渗透人文关怀的良好契机,随着当今社会运行节奏的日渐加快,各种竞争日趋激烈。高考升学的沉重负荷,使这些风华正茂的莘莘学子经受着超乎寻常的压力。因此,厌学、烦躁、性情怪僻、父子矛盾、母女冲突屡屡出现。人们只埋怨当今孩子难管,却不知为何难管,老师、家长只体会到自我角色的难当,却不理解孩子们的苦楚,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尖锐地被提上议事日程。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脆弱无比的中学生心理,难以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他们需要更多的精神抚慰,需要丰富的发泄窗口来予以缓释和调节。因此,适时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使同学们的各种情感需要在活动中得到满足和发展,避免各种形式的“异化”就显得尤为必要。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一定要注意遵循针对性、全员性、平等性、实效性和导向性原则,即:针对某阶段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活动不能只针对局部或个体来举行,应面向全体,在活动中各种各样的学生可自主、平等地参与,不搞厚此薄彼的做法;凡准备要开展的活动,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具体的方案,扎实的过程,不可泛泛而谈,似搞非搞,流于形式;所有的活动都务必服务于学校的中心工作和育人方向,弘扬时代的主旋律。
近年来,我校结合学校实际,针对学生当中存在的焦点、热点问题以及种种困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为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强化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开展了“我为乡中添光彩、乡中因我而靓丽”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入手,时刻想到我是一中一分子,不能因我而蒙羞,从而树立和强化他们的团队意识,增强人生发展中的社会性;港、澳回归、十六大召开等每每遇到国家有重大事件之时,我们都不失时机地开展一些系列活动,既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又能培养其关注社会,弘扬时代旋律的意识;每年都举办“班级小节目比赛”、“队列队形广播操比赛”、“歌咏比赛”、“书画大赛”等;两年一次“校运会”,三年一次“校园文化节”期间还不时穿插各学科自主举办的具有学科特色的活动;学生自发成立“雏莺文学社”,定期出刊,并成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团;学生会成立了纪检部、学习部、劳卫部等机构,全方位参与学校的常规管理;不定期举办各种讲座,参观德育基地,观看具有针对性的文艺演出和电影等。2003年国庆前夕,我们举办了规模空前的以“弘扬时代旋律,展示青春风采”为主题的第二届校园文化节,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共进行了“大型文艺节目演出”、“综艺游园”等五大系列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五彩缤纷的形式,既有师生个性的张扬,亦有集体主义的熏陶;既有启迪、考验知识和思维的睿智竞赛,又有突出语言、形体的才艺展示;既有反映学生日常学习行为的榜样示范,又有引导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体验艰辛的社会实践模拟……广大师生对此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包括不少离退休教师也纷纷参与,献艺展才。我们在几乎没有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凭靠师生的热情和忘我的精神,使第二届校园文化节成为本县岁末最具诱惑力的一个亮点,县委政府等五大班子的全体领导也都兴趣盎然地到场助兴,市、县电视台多次进行了报道,并制作了专题节目。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文化氛围得到空前浓郁,而且产生了强烈的社会效应。同学们也通过活动既缓解了由于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厌学情绪,更激发了自信和对知识的渴望,这真是关注人文激发自信,浓郁文化推动教学。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方面,而校园文化建设中凸现人文教育,体现人文精神则是当今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趋势。依照我们的实践,其体会就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尽量回避用行政命令,刻意死板的说教,去影响、改变和培养师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行为和心理情绪等。而应从人性出发,通过创设和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与文化氛围,春风化雨般去影响、熏陶、启迪师生去追求人生之真谛,完善美好人格。只有通过师生在学校提供的环境下,自主发展、自我塑造,才能真正使校园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而不仅仅是形式,也才能使师生共同进步协调发展而不是徒劳无获。
第四篇:书香润泽生命,读书成就梦想阅读与教书育人读书经验交流
“阅读与教书育人”教师读书经验交流
书香润泽生命,读书成就梦想
三年级张志宏2013.5.13
让读书育人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建设书香校园,以读书为纽带,发展学生,成就教师,影响家庭,润泽社会。
一、变校园为书城
学校首先要从硬件入手,变校园为“书城”。学校应充分利用现在有的存书,制定读书计划,在购书时充分做到四个“尊重” :尊重学生的兴趣、尊重教师的要求、尊重专家的推荐、尊重课程标准的要求,基本满足师生的阅读要求。学校房舍不足,无法建阅览室,我们可以提出了“教室即阅览室”的口号,并为每个教室配备了书柜。书柜中既有学生的私人藏书。班内设管理员,对学生的借书进行调度,这样既避免了书籍闲置,有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了“班班有藏书,人人有书读”的局面。
二、教师读书育人
学校能否将读书落到实处,关键在校长和教师。作为校长,应主张要像对待生活一样对待读书,讲究“膳食平衡,营养合理”。把经史子集作为“正餐”,把教育专著作为“蔬菜”把文学名著作为“甜点”,把报纸杂志作为“果盘”。引领师生阅读,让读书成为我们共同的生活方式。
为此,学校对教师提出刚性要求:每天必须保证40分钟读书时间,并做到计划、进度、心得体会三落实。同时,要求每位教师选择经典中的某一领域深入挖掘,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并在该领域能够“钻得透,讲得精”,成为学生该领域的导师。
在教师荐书的基础上,我们对学生的读书方法和读书流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逐步确立了这样的阅读流程:浏览阅读、阅读预测、通读全书、分析阅读、反刍阅读,让学生学会精读、略读和速读,并在阅读中学会爱书、护书,学会边读边想,学会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学会与文中人物对话,学会仿写.......真正实现了有效阅读的目标。
“阅读与教书育人”教师读书经验交流
通过实践,教师们探讨出了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操作方法,总结出了“激趣-----导法------引背------摘录------应用”的经典诵读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这样,教师教的得法,学生诵读得力,使经典的雨露浸润学生的心田。
为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在低年级的语文课上,教师必须给学生讲故事,同时引导学生给别的小朋友讲,目的是引导师生博览群书。
家长读书育人
让家长懂得: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就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要让孩子喜欢读书,家长就必须做出榜样。
学校要求家长同孩子共读同一本经典书籍,每天共读时间不少于半小时,鼓励孩子与家长交流读书心得,让孩子的读书感悟同家长的读书感悟产生碰撞,并要求家长把这些富有智慧的碰撞记录下来。
三、学生读书育己
确立了读书三时段,即晨诵、午读、阅读课。早晨学生进入教室后一直到预备铃前,每位学生都要书声琅琅;中午预备铃前,学生自由阅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每班每天安排一节阅读课。许多教师思想上抵触,觉得难以操作,无觉得教师在“挤、挪”字上动脑筋。
为让经典阅读更具趣味性,我们注意抓实“演”“唱”“玩”三部曲。“演”即演经典故事,学校鼓励学生根据经典故事编演剧本,如《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等,让学生把经典人物的优秀品质通过表演再现出来。“唱”即将部分谱有曲子的经典,让学生传唱。学校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旋律为经典配曲,将经典唱响校园。“玩”即在玩耍中诵读经典。传统的“丢手绢”“跳皮筋”等游戏,小学生百玩不厌,让经典与游戏有机结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诵读兴趣。
学校定期举办经典诵读节,让学生通过吟诵、朗读、唱歌、跳舞等多种形式,感受“活化的经典”,提高对经典的感受力。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校师生读书渐将成风。孩子一旦爱上读书,教育就变得非常简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