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鸭子说课稿及反思
小鸭子(彩泥)说课稿
——刘俊红
一、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关心爱护小动物是孩子的天性。大班的孩子对周围的环境和事物都充满好奇,他们爱听爱看爱思考,他们喜欢直观形象的事物,喜爱表现自我,尤其勇于大胆尝试,动手操作。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我运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出主题,充分调动了幼儿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积极性,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而在自由谈话,欣赏图片,模仿小鸭子的活动中,幼儿不仅了解小鸭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能力。从中获得了快乐,也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欲望。从而在捏泥制作过程中更耐心更专注的学习,体验,更快速的掌握捏、粘、揉、搓等技能。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真实地反映在作品创作中,使作品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目标
1、认识小鸭子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掌握做泥塑过程中捏、粘、揉、搓等技能。
3、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让幼儿体验泥塑活动的成就感和快乐,激发幼儿的创造兴趣。
三、活动重点
1、了解小鸭子的外形特征。
2、掌握太空泥的使用方法以及小鸭子的制作过程。
四、活动难点
1、掌握具体的做泥塑过程中捏、粘、揉、搓等技能。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五、活动准备
太空泥、PPT课件、自备范例作品
六、活动过程:
(一)、手指操
(二)、猜谜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可爱的小动物朋友,需要小朋友们猜一猜:(指名猜谜语)
头上没帽子,全身白袍子,说话伸脖子,走路摆架子,嘴像小铲子,脚像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
(三)、出示小鸭子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小鸭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四)、教师出示捏好的小鸭子(引起幼儿兴趣),指导幼儿动手操作:
1、取黄色的太空泥揉成圆球,做成小鸭子的头部。
2、取红色或橘色的太空泥捏出小鸭子的扁嘴巴。
3、用白色和黑色的太空泥,做成鸭子的眼睛,并且将准备好的小棒插到做好的小鸭子头部。
4、再取黄色的泥揉成一个圆球,再将圆球搓长一点,做成小鸭子的身体部分,将尾巴捏扁一些。
5、将鸭子身体的尾部捏出一个向上翘的趋势,并做成两个小鸭子的翅膀。
6、做出小鸭子的脚。
(五)、作品展示,师生一起唱《数鸭子》
六、反思
在活动中我主要以直观操作演示法和示范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 注意力,使幼儿便于理解,易于记忆,还应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公园里、市场上多观察小鸭子,让幼儿多搜集有关小鸭子的图片,资料,从而使幼儿更深刻的了解小鸭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通过幼儿观察各种各样小鸭子的图片,模仿小鸭子的叫声,走路的样子等,使幼儿们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制作小鸭子的过程中进一步拓展创造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在掌握了捏泥过程的基础上,发挥创造,给他们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将自己心目中的小鸭子塑造出来,也可让幼儿用不同的材料去制作各种各样的小鸭子,如:剪纸小鸭子,废旧物品小鸭子,折纸小鸭子,毛线、布头、豆类贴画小鸭子等从而制作出更多更好的美术作品。
第二篇:《小公鸡和小鸭子》说课稿
《小公鸡和小鸭子》说课稿
《小公鸡和小鸭子》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课文大致讲了一只小公鸡和一只小鸭子去出去玩,他们来到草地上,小鸭子捉不住虫子,小公鸡帮它捉虫子吃。他们来到小河边,小鸭子让不会游泳的小公鸡在岸边等着,自己下河去捉鱼。小公鸡也偷偷地跟着下了水,结果遇险,小鸭子飞快地回来救小公鸡的故事。文章表达了对伙伴之间互相帮组的友谊的赞美。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伙伴,语文要素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课后题一是读好人物对话,二是体会词语的意思。课后题与这篇童话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朗读人物对话的过程中,体会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在对句子的对比朗读中,理解词语的意思和其对句子的润色作用。
基于对教材的认识,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和教师指导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进入故事情境,读好对话,在朗读中体会朋友间要互相帮助。
2.通过游戏、儿歌等形式随文认读12个生字,会写“也、河”两个生字。认识一个新偏旁:提土旁。
3.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中“偷偷地、飞快、吃得很欢”等的意思,通过比较朗读,体会词语对句子的魔法棒作用。
根据一年级学生学情的特点,我把目标2作为教学重点,目标3作为教学难点。
二、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低段的评价建议里要求阅读教学主要采用朗读和想象的方法学习语文,那么我在设计这一课的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时就适应低段学生语文学习的特点,主要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来进行,同时辅助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想象,表演朗读等,帮助学生进行角色代入,更好地体验、感受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形象。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选取那些最能体现语文学科本质的本体性语文教学内容施教,夯实课堂教学实效。
三、说教学流程
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为了让这场对话的内容不流于形式,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一)故事激趣,导入正题
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首先用讲故事的口气把这个童话讲出来,学生的注意力会被牢牢抓住。这样就顺利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进行初读感知。
(二)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先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带着任务读书,读后用帮小鸭捉虫子游戏、根据古体字猜字游戏交流生字的认读情况,摸清学情,为下一步的指导书写铺垫。
(三)细读品悟,感受“帮助”
这个环节是课堂的主轴,目标中的123主要是在这个环节完成的。我设计了以下语文活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情境体验、词语魔法棒游戏、韵律读儿歌、书写指导等。前一个活动是后一个活动的铺垫,每一个活动都用童话式语言教学,让学习充满情趣。
比如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我想和你们合作读,我来读旁白,男生读小公鸡的话,女生读小鸭子的话。
师生读,评价。
师:这一次我们只读对话,我来读小鸭子的话,你们很小,就当小公鸡弟弟吧。“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
……
师:“不行,不行。你不会游泳,会淹死的。”哎,小公鸡,你为什么偷偷地跟着我也下了水?
……
师:小公鸡,你偷偷地跟着我下水,你能带着动作把这句话读好吗?
生读,评价。
巧妙的情境创设,一下子把学生变成了一只只小公鸡,促使他们去想象自己偷偷下水的原因,无痕的人物形象感受,省去了很多的讲解口舌,既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明白了词语对句子的魔法棒作用。
(四)“帮助”家人,大展身手
这个环节其实是体验词语的魔法棒作用,是课堂向生活的延伸,学以致用,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的知识结构。这一篇童话的板书我是这样设计的:
小公鸡和小鸭子
互相帮助
《小公鸡和小鸭子》说课稿2
一、依据课标说理念
一年级的阅读课怎么上?崔峦老师说过这样一段话:“一年级的阅读课最重要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最好能读出感情。其次是:认字学词,积累语言。此外,还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习得初步的读书方法,体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依据以上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学字,读中悟意。
二、依据理念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新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三、依据理念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课时三维教学目标分别为:
1.是认识12个生字,在学习生字过程中积累识字方法。
2.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学习语言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3.巩固识字的方法,体会朗读的方法。
4.从课文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四、说说学生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解朗读要求,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能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五、说说教学策略方法
1、创设情境法。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切身投入到情境中去。
2、趣味识字法。用赛读排火车等方法巩固识字。
3、以读促悟法。指导朗读,边读边悟。
六、说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头饰)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小鸭子
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
(“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以介绍新朋友的方式导入,揭示课题,学生顺势借助图片说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点。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出示填空。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小公鸡在草地上__________,小鸭子__________。小公鸡就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到河里____________,小公鸡也到河里,差点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救了他。
设计意图:小学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带问题听读课文,不仅可以在整体上感知全文,还能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
出示生字词:一块儿捉不到急得直哭淹死偷偷地忽然身边
(1)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儿化音“一块儿”;“偷偷地”中“地”读轻声;“身边”的“身”读前鼻音。
(2)指名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
(3)开火车朗读。
(4)齐读。
设计意图:在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中,识字是重难点。为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和自主性,采用“圈一圈、比一比、排一排”等各种方式认识、熟悉生字。这样能较好地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三)再读课文,仔细品读
1.小公鸡帮助小鸭子(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1)小公鸡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2)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3)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4)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填空:这是一只的小公鸡。
2.小鸭子帮助小公鸡
(1)小组带问题交流:小公鸡和小鸭子又来到哪里?小鸭子为小公鸡做了什么?
(2)指导朗读。小鸭子会怎么劝小公鸡?读出劝说的语气。
(3)小公鸡为什么捉不到鱼?(小公鸡的爪子是细尖的,无法拨水。小公鸡不会游泳,也就捉不到鱼。)
(4)出示句子:
句1:小公鸡不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鸡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读一读,有什么发现?
②加了“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从中读出了什么?(小公鸡是悄悄跟着的,小鸭子不知道小公鸡下了水。)
③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个句子。(读的声音太大,小鸭子就听见了)
(5)小公鸡不听小鸭子的劝告也下水了,结果怎样?为什么会这样?
(6)小鸭子是怎样做的?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鸭子奋力抢救小公鸡?(忽然、听见、飞快)
(7)比较句子。读一读,比一比。
句1: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句2: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①这两句读完后,你的感受一样吗?你从加点字中读到了什么?
(小鸭子奋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着急。)
②有感情地朗读有加点字的句子。
③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小公鸡遇到危险时,小鸭子赶快去救。
填空:你觉得这是一只的小鸭子?
3.观察插图,想象对话。
小公鸡被小鸭子救了以后,心里会怎么想?他会对小鸭子说什么?小鸭子又会对小公鸡说什么?
填空:小公鸡________地对小鸭子说:“鸭子哥哥,谢谢你。”小鸭子________说:“__________。”
4.小组合作表演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指导第一学段的学生能通过阅读,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在这个环节中,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词句比较,体会情感;角色体会,感受内涵。从而让学生获得教益。
(四)总结全文
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②我们要像他们一样互相帮助。)
设计意图:读后要有所收获,因此在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从故事中获得启示,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五)布置作业
1.演一演。和同学一起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2.讲一讲。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通过演一演、讲一讲,使学生再一次巩固知识,并且得到内化。
《小公鸡和小鸭子》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本文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小公鸡和小鸭子》一篇十分有趣的小童话。篇幅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虽然有点长,但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可读性强。课文除了有识字写字的任务以外,还通过角色对话,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因此,教学中应指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读课文,在读中想象,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不仅懂得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还能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从而受到启发,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二、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奇好问,好模仿容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直观形象、新鲜活动的事物所吸引,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体验,达到情感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情境,设计游戏,分解朗读要求,分散识字难点,让学生在一堂课中始终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三、说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3.理解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特征,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四、说教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本课教学中,我将努力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每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在学习中展现个性、表现个性、培养个性、塑造个性。
五、说学法
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
六、教学过程
本课我想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检查预习,掌握字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课文。下面我就分课时来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动物的头和它们的脚,引导学生连一连。(根据图片出示特征,进行连线。)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导理解课题中的“和”字。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指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并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2.指导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学生汇报识字情况,教师要抓住学生认读的难点予以指导。
3.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圈起来,用喜欢的方法认识它们。(2)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3)学习小组互相交流识字成果。
(4)小组合作读课文,相互检查、纠错。
4.开火车朗读生字。说说自己识字的好方法。
5.同桌互相认读词语。比一比,谁读得更准确、流利。
6.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导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2.指导学生看图,了解大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听边思考:
(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结合插图,想想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小公鸡和小鸭子去了哪里?他们干了什么?指名读第1、2自然段。指导学生用提供的句式说话。
(3)指导学生看图说说为什么小鸭子不能捉到虫子。
(4)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公鸡捉到虫子时的高兴和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时的着急。
(5)指导学生感悟小公鸡的团结友爱的特点。
(四)小结。
师:学完课文,同学们都有什么收获,和同桌交流一下,然后选举代表上台发言。
预设:学生甲:我懂得了小鸡不会游泳,小鸭子会游泳。
学生乙:我懂得了小朋友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学生丙:我要像他们学习,做一个团结友爱的好孩子。
第三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10篇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1
片段分析:
片段一
刘文秀老师的导入语生动,自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刘老师先出示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图上有谁?找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点。(小公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小鸭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小公鸡是弟弟,小鸭子是哥哥,故事就发生在他们俩之间,从而引出课题。
片段二
在书写生字哥哥的哥之前,刘老师先讲了哥哥和弟弟的关系。一种是有血缘关系的哥哥弟弟,一种是朋友关系,也称为哥哥弟弟。小公鸡和小鸭子属于第二种关系,这就让孩子们更详细地理解了什么是哥哥,什么事弟弟。
片段三
课堂结尾时,刘老师让孩子们找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画出来。这就是锻炼孩子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为以后的阅读理解打基础。
片段四
好书推荐,为了让孩子们多阅读,多认字,提高理解能力,刘老师推荐的书有《艾玛和蝴蝶》《古利和古拉》《两个好朋友》。现在孩子们,只仅仅掌握课本中的生字,词语已经不行了,需要课下的大量阅读,刘老师推荐好书能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2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讲了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以及救了小鸭子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互相帮助的道理。
这篇课文,我还是分为两个课时来讲。第一课时先进行了生字新词的学习,然后让让孩子们在认会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认识生字新词时,我还是通过“加一加”、“减-减”“换一换”和“熟字加偏旁”以及“拓展”词语等方法,让孩子们来识记生词。同学们学得兴味盎然,大部分同学都能在课堂上掌握住,只有极个别识字困难的`学生没有完全掌握。
第二课时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和锻炼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依然把重点放在了朗读指导和练习说话上。在练习说话上,我让孩子们用“一块儿”“……也……”造句子。在讲到“为什么小公鸡会捉虫子,小鸭子不会捉虫子?”以及“为什么小鸭子会游泳,小公鸡不会游泳”的问题时,我让孩子们用上“因为……所以……”来练习把话说完整。一开始孩子们说得不是很流利,后来经过多次练习,孩子们说得越来越好了。
接下来就是朗读的指导,在读到“小公鸡捉到许多虫子,吃得很欢”时,我指导孩子们读出小公鸡高兴的心情;在读到“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时,我指导孩子们读出着急的语气,为了让孩子们有更深切的体会,我还让孩子们带上了动作来读,孩子们的表演还都挺到位的。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我挑了两组同学来进行,可能孩子们由于长时间没有接触分角色朗读,所以,刚开始读得不是很好,不过经过几次尝试后,孩子们就读得越来越好了。最后我又来当旁白,让左边的孩子扮演小鸭子,右边的孩子扮演小公鸡,然后又反过来,进行了两次合作朗读,孩子们读得都非常不错!
在经过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也更加有所了解。所以在我问孩子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时,孩子们都脱口而出“互相帮助!”虽然这篇课文在朗读的指导上和说话训练上浪费了点时间,但我觉得这都是值得的,我相信随着孩子们能力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我所需做的,就是充分备课,多给孩子们一些锻炼的机会。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3
一、明确教学要求,掌握训练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的事,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本课12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小公鸡和小鸭子有什么不同特征。
训练重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认识自然段,一段里的几句话主要讲一个意思。
二、抓住教材训练的重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要抓住本课教学的重点,考虑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训练重点,设计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以课题引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中以题入手,激起学生了解故事的急切心情,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这节课总体来说,上课取得了进步。但是有很多遗憾之处。
成功之处:
1、采用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也很成功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向高潮。
2、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起了引导作用,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抓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和朗读重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识字方法和多样的.朗读方法,对所学的生字新词有巩固和运用的机会,对故事有整体地把握。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2、学习过程中没有兼顾到所有学生,个别学生反应能力不理想。
3、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4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主要讲述了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救起落水的小公鸡,两个小动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故事。旨在让学生借助文本情景进行识字,并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以便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本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语言浅显,情节生动有趣,易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句子的语言文字来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是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并鼓励他们畅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在此基础上,我给予充分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关注情节发展到关注具体的语言文字,逐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巧妙地根据文本的故事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表达。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5
周四上午第一节,我给学生讲授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篇课文,这一堂课,既有值得坚持的地方,也有需要反思之处。《礼记·学记》中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及时的反思,不管对学生的学还是对教师的教,都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以往的语文课,向学生渗透的识字方法不多。讲《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课,是我第二次较为全面地渗透识字方法。本打算让学生了解几个典型的识字方法就进行下一环节,没想到学生的识字量让我大吃一惊,他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有的答案甚至连我也没有想到,我忍不住走进他们的思维世界,不曾想他们对识字方法的运用竟然如此纯熟:通过把“真”下的两点去掉认识直;把“您”中的“你”换成“勿”就能认识“忽”;把“法”中的“去”换成“可”就能认识“河”......学生别样的识字方法让我惊喜,让我更有信心不断思索,去创设适合孩子们的课堂。
在评课时,语文组的各位老师将自己观课、上课所得相互分享,不足之处中肯指摘,通过评课,我也从而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的课堂、我的.学生,让我意识到不曾关注过得“盲区”。教研会下来,我总结了:教师在建立清晰有序、张弛有度的课堂常规的基础上,更应把每一个细节如何做都强调到位,但课堂常规,不只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教师语言、语调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学生应等教师问完问题、说完明确的读书或倾听要求再做具体应答。然而,此过程进行得顺利与否并不全在学生,教师的语气语调是否抑扬顿挫,语言是否具有明确具体的指向性也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年级越低,教师的单位语言中包含的要求数量越少,学生的行为越能趋向于一致。
教师对课堂的影响还在于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因此,课堂不只意味着知识的传授,更意味着民主平等、激励向上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所以,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应遵循“三明治法则”,即“认可+建议+鼓励”。教师既要俯身倾听,又要能抓住学生发言的要点,然后将学生的发言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经验串联,将学生间的发言串联,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做得还不够,我没有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勇气进行交流和研讨。教师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既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发言有清晰的认识,又能促使发言者或更多学生引起对此问题的思考,有乐于表达的意愿。
课堂上,还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书声琅琅应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在低年级朗读教学指导中,“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教学的三部曲,如何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呢?首先,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多巩固拼音,在预习中就多思考字的偏旁、组词和识字方法。这一段时间经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拼音学习已经步入了“混淆阶段”,原来能够分清楚的声母“p”、“q”,韵母“ao”“ou”以及声调还需进一步复习;其次,指导学生读通句子,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做到眼快手快,“看”先于“读”,读课文时读出“小溪流水一样畅通无阻、叮咚悦耳的感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语言还应再丰富一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渗透朱熹的读书方法“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后,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所以教师范读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最直接的方法,有的学生甚至能把教师的表情、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所以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反复练习,使范读能够真正起到为学生示范的作用,尤其还应注意纠正自己以往不好的语言习惯。在备课中我发现,自己“因为”的“为”习惯读成第二声,“太阳”的“阳”习惯读成轻声,读书的情感上也有些主观,甚至较为平淡,是为学生范读时应注意纠正的障碍。此外,低年级学生也喜欢幻想,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引领孩子想象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一员,朗读课文时便能朗读得绘声绘色。
精打细磨出好文,课堂也一样,一节好课的形成不只源于精准的教学设计,还有对一节节课堂的反思和点滴积累。尤其对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更要仔细打磨。我深知自己的课堂离一堂好课还有很大距离,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6
这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课文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上。
这节课教学环节安排周到,上课伊始通过复习词语的方式使学生迅速回忆起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之后进行“他、地”两个字的写字指导,重点强调了两个字在部件、结构、宽窄方面的相同之处,并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写字姿势。在理解课文和指导朗读的`环节中,利用老师范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当时的心情、动作,进行角色体验,通过师生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同桌分角色等多种形式的展示,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在重点词句分析的环节中,对比两个句子的不同,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理,了解“偷偷地、飞快地”这两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学生在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这两个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拓展练习。
这节课练习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通过教师及时、丰富、有针对性的点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有话说。这节课的情感体悟到位,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戴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在朗读和表演中体会小公鸡捉虫子跟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这种伙伴之间相互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
这节课同时也暴露出授课教师的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反思,今后改正。
第一是生字拓展不足。写字环节时,“他”和“地”两个字老师应该拓展,例如简要指出“他、她、它”的用法,简要提示“地”的两个读音,并用本节课出现的词语“飞快地、偷偷地”加以解释。
第二是板书不到位。教师的板书应是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或重点内容的呈现。这节课教师的板书过少,使得板书内容不完整,不利于整体教学内容的呈现,且板书中箭头方向错误,给学生一种不规范的印象,教师应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一种规范、严谨的示范。
第三是环节设计不到位。这节课对课文的处理过于细碎,应该加以整合。同时,还缺少整体感悟和总结升华的环节,可以让孩子戴头饰将整篇课文再演一演。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7
今天的语文课教学的内容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上得比较舒服。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表面原因。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内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学中,教师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将文字与故事内容结合起来,通过朗读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朗读品悟文章语言,在情境会话中感悟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教学片段印象深刻。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孩子们在读小鸭子的话时,就是朗读的强调,有的孩子还是唱腔朗读。的确,充满快乐童趣,挺可爱。可是,如果长此以往,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就很难提高,而且还会养成拖腔拉调的读书劣习。所以我听了学生的朗读后,就问他们:“你妈妈会这样说话吗——宝贝,我到厨房去做好吃的给你吃。”我学着他们朗读的调子读着,他们听后哈哈大笑。于是,读起小鸭子的话也就自然多了和课文中的其他对话结合起来教学,生活化很多,孩子们学习语言,乐在其中。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教学教学情境,就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体会情感的机会。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此时此刻,小公鸡在想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假如我是小公鸡,我就会想……孩子们在会话中,揣摩此时小公鸡的心理,同时,也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偷偷地”一词。
这样的教学片段,在语文教学中很常见。比如,在教学《树和喜鹊》一课时,结合课文内容,我让学生感受,当这里只有一棵树时,树的愿望是什么?喜鹊的愿望又是什么?学生入情入境,想象,表达:我多么希望……这样孩子们就在对比中理解了什么是“孤单”。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有时候真的很难把握,识字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也是至关重要。识字教学,有时候孩子能够通过课后的自学、阅读去学习和巩固,而孩子语言的发展,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语言、开口表达的机会,而这些,孩子们在课后是很缺少机会的,是需要老师给予帮助的。孩子需要的,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以学定教,也许就是这样。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8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教学中,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熟字加一加,有的换偏旁,有的编字谜,形式活泼多样,学生记忆深刻。在写字环节,在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占格后,重点笔画做了提醒,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学生都能认真书写每一个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学生都乐于表演,跃跃欲试,有的孩子都加上了动作表演,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3.不足之处
(1)人物对话的语气,学生角色体验不到位。
(2)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待于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课本剧的表演,做到学生真正和文本对话。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9
针对《小公鸡和小鸭子》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主要是感受让学生课文的情感和文中的段落特点。
优点之处:
1、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让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2、字词理解引导到位
在重点词句分析的环节中,对比两个句子的不同,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理,了解“偷偷地、飞快地”这两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学生在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这两个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拓展练习。
不足之处:
1、板书不到位。
教师的板书应是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或重点内容的呈现。这节课教师的板书过少,使得板书内容不完整,不利于整体教学内容的呈现,且板书中箭头方向错误,给学生一种不规范的印象,教师应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一种规范、严谨的示范。
2、环节设计不到位。
这节课对课文的处理过于细碎,应该加以整合。同时,还缺少整体感悟和总结升华的环节,可以让孩子戴头饰将整篇课文再演一演
改进措施:
备课时,多注意板书的书写时机,可适当给自己做简单的提示。环节设计时,要更多的备学生,备课要更细致些。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10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写生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我设计了转转盘的游戏,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儿歌,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记忆深刻。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让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本课遗憾的是,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
第四篇:教学反思《小鸭子回家》
教学反思《小鸭子回家》
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反思《小鸭子回家》,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有了教室,才有我们成长的舞台;有了学生,才有我们源源不断的学习之泉。没有学生,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经常会感觉,学生也是我们的老师。学生快乐的心态,勇敢的作风,求真的精神,诚实的品德,良好的个性,都是我所需要学习的。真、善、美,有时在学生身上体现的最完美。而且现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经常会知道的比我们多。
《小鸭子回家》这篇课文是对学生勇敢品质教育的一个童话故事,情节性强,引人入胜。在引导学生识字、学文之后,我安排了让学生试着改编课文这一环节,要求写在日记本上。当我批改作业时,却让我出乎意料,孩子们改编得特棒。有的孩子写了小鸭子怎样利用北斗星认清方向,找到回家的路;有的写了小鸭子碰到狐狸,幸好遇到好朋友乌龟,俩人一起想办法引诱狐狸下水,惩治了狡猾的狐狸;还有的写小鸭子被狐狸拦住了去路,急中生智,引来了朋友大黄狗,吓跑了狐狸……后来我又让他们表演自已改编的故事,他们的语气、动作都非常逼真,确实演出了他们自己独特的感受,演出了一个个生动形象、富有个性的童话故事。引来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今天的作业和表演着实让我吃惊,也让我高兴。有时常想,学生的精彩,除了学生的努力外,有时很大程度上也就是教师教育的精彩。我们必须要时时创造这样的精彩。在教学中,让学生改编课文,表演角色,是一种更深入的体验。让学生在创作中去体验、去感受,不同角色不同个性,这一过程是对课文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不能否认,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但是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知识,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地探索课本以外的知识领域,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充分地开发了课程资源。
第五篇: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11篇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1
片段分析:
片段一
刘文秀老师的导入语生动,自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刘老师先出示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图上有谁?找出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点。(小公鸡的.嘴巴是尖尖的,小鸭子的嘴巴是扁扁的。)小公鸡是弟弟,小鸭子是哥哥,故事就发生在他们俩之间,从而引出课题。
片段二
在书写生字哥哥的哥之前,刘老师先讲了哥哥和弟弟的关系。一种是有血缘关系的哥哥弟弟,一种是朋友关系,也称为哥哥弟弟。小公鸡和小鸭子属于第二种关系,这就让孩子们更详细地理解了什么是哥哥,什么事弟弟。
片段三
课堂结尾时,刘老师让孩子们找出文中表示地点的词语画出来。这就是锻炼孩子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为以后的阅读理解打基础。
片段四
好书推荐,为了让孩子们多阅读,多认字,提高理解能力,刘老师推荐的书有《艾玛和蝴蝶》《古利和古拉》《两个好朋友》。现在孩子们,只仅仅掌握课本中的生字,词语已经不行了,需要课下的大量阅读,刘老师推荐好书能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2
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主要讲述了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救起落水的小公鸡,两个小动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故事。旨在让学生借助文本情景进行识字,并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以便更好地渗透情感教育。本课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条理清楚,语言浅显,情节生动有趣,易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在本课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句子的语言文字来体会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是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中,我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走进文本,并鼓励他们畅谈自己的读书收获。在此基础上,我给予充分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从关注情节发展到关注具体的语言文字,逐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巧妙地根据文本的故事特点,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表达。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3
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主要讲了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捉鱼给小公鸡吃以及救了小鸭子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互相帮助的道理。
这篇课文,我还是分为两个课时来讲。第一课时先进行了生字新词的学习,然后让让孩子们在认会生字新词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认识生字新词时,我还是通过“加一加”、“减-减”“换一换”和“熟字加偏旁”以及“拓展”词语等方法,让孩子们来识记生词。同学们学得兴味盎然,大部分同学都能在课堂上掌握住,只有极个别识字困难的学生没有完全掌握。
第二课时是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语感和锻炼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依然把重点放在了朗读指导和练习说话上。在练习说话上,我让孩子们用“一块儿”“……也……”造句子。在讲到“为什么小公鸡会捉虫子,小鸭子不会捉虫子?”以及“为什么小鸭子会游泳,小公鸡不会游泳”的问题时,我让孩子们用上“因为……所以……”来练习把话说完整。一开始孩子们说得不是很流利,后来经过多次练习,孩子们说得越来越好了。
接下来就是朗读的`指导,在读到“小公鸡捉到许多虫子,吃得很欢”时,我指导孩子们读出小公鸡高兴的心情;在读到“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时,我指导孩子们读出着急的语气,为了让孩子们有更深切的体会,我还让孩子们带上了动作来读,孩子们的表演还都挺到位的。在讲到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我挑了两组同学来进行,可能孩子们由于长时间没有接触分角色朗读,所以,刚开始读得不是很好,不过经过几次尝试后,孩子们就读得越来越好了。最后我又来当旁白,让左边的孩子扮演小鸭子,右边的孩子扮演小公鸡,然后又反过来,进行了两次合作朗读,孩子们读得都非常不错!
在经过了各种形式的朗读后,孩子们对课文内容也更加有所了解。所以在我问孩子们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时,孩子们都脱口而出“互相帮助!”虽然这篇课文在朗读的指导上和说话训练上浪费了点时间,但我觉得这都是值得的,我相信随着孩子们能力的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我所需做的,就是充分备课,多给孩子们一些锻炼的机会。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4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教学中,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熟字加一加,有的换偏旁,有的'编字谜,形式活泼多样,学生记忆深刻。在写字环节,在学生观察每个字的占格后,重点笔画做了提醒,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学生都能认真书写每一个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学生都乐于表演,跃跃欲试,有的孩子都加上了动作表演,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3。不足之处
(1)人物对话的语气,学生角色体验不到位。
(2)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有待于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课本剧的表演,做到学生真正和文本对话。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5
今天的语文课教学的内容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上得比较舒服。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表面原因。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内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学中,教师抓住孩子的心理需求,将文字与故事内容结合起来,通过朗读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朗读品悟文章语言,在情境会话中感悟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教学片段印象深刻。小鸭子说“公鸡弟弟,我到河里捉鱼给你吃。”孩子们在读小鸭子的话时,就是朗读的强调,有的孩子还是唱腔朗读。的确,充满快乐童趣,挺可爱。可是,如果长此以往,孩子们的朗读水平就很难提高,而且还会养成拖腔拉调的读书劣习。所以我听了学生的朗读后,就问他们:“你妈妈会这样说话吗——宝贝,我到厨房去做好吃的给你吃。”我学着他们朗读的调子读着,他们听后哈哈大笑。于是,读起小鸭子的话也就自然多了和课文中的其他对话结合起来教学,生活化很多,孩子们学习语言,乐在其中。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恰当地创设教学教学情境,就给学生提供了学习语言、体会情感的.机会。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此时此刻,小公鸡在想些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假如我是小公鸡,我就会想……孩子们在会话中,揣摩此时小公鸡的心理,同时,也联系上下文理解了“偷偷地”一词。
这样的教学片段,在语文教学中很常见。比如,在教学《树和喜鹊》一课时,结合课文内容,我让学生感受,当这里只有一棵树时,树的愿望是什么?喜鹊的愿望又是什么?学生入情入境,想象,表达:我多么希望……这样孩子们就在对比中理解了什么是“孤单”。
一年级的语文教学有时候真的很难把握,识字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也是至关重要。识字教学,有时候孩子能够通过课后的自学、阅读去学习和巩固,而孩子语言的发展,则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学习语言、开口表达的机会,而这些,孩子们在课后是很缺少机会的,是需要老师给予帮助的。孩子需要的,就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以学定教,也许就是这样。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6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童话故事,生动形象地讲述了小公鸡和小鸭子一块儿出去玩与互相帮助的事。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故事生动有趣,有较强的思想性。教学中根据教材的训练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方法和过程。
一、明确教学要求,掌握训练重点
1通过学习课文内容,了解小公鸡和小鸭子互相帮助的事,懂得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识本课12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
教学难点:小公鸡和小鸭子有什么不同特征。
训练重点:
(1)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
(2)进一步认识自然段,一段里的几句话主要讲一个意思。
二、抓住教材训练的重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
教学中要抓住本课教学的重点,考虑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训练重点,设计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方法。以课题引路,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讲读课文,教学中以题入手,激起学生了解故事的急切心情,从而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这节课总体来说,上课取得了进步。但是有很多遗憾之处。
成功之处:
1 、采用谜语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的几个问题引导也很成功地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向高潮。
2、在教学中,教师主要起了引导作用,把学生放到了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3、抓住了低年级识字教学和朗读重点,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识字方法和多样的.朗读方法,对所学的生字新词有巩固和运用的机会,对故事有整体地把握。
不足之处:
1。对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2。学习过程中没有兼顾到所有学生,个别学生反应能力不理想。
3、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平时上课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7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孩子们学起来特别感兴趣。在本次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有两点做得比较好。
1.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写生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来指导学生识写生字。我设计了转转盘的游戏,用部件组合法等进行教学,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学生有的编顺口溜,有的编儿歌,形式活泼多样,让学生记忆深刻。我还注重范写,用直观的方法有效地进行指导。
2、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让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本课遗憾的是,学生思维还是没有打开,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平时上课 过于依赖教材,导致学生思维呆板。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8
这节课教学内容设计合理,将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课文和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上。
这节课教学环节安排周到,上课伊始通过复习词语的方式使学生迅速回忆起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使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之后进行“他、地”两个字的写字指导,重点强调了两个字在部件、结构、宽窄方面的相同之处,并充分关注了学生的写字姿势。在理解课文和指导朗读的环节中,利用老师范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想象小公鸡和小鸭子当时的心情、动作,进行角色体验,通过师生分角色、男女生分角色、同桌分角色等多种形式的展示,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在重点词句分析的环节中,对比两个句子的不同,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理,了解“偷偷地、飞快地”这两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学生在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这两个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拓展练习。
这节课练习充分,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并通过教师及时、丰富、有针对性的点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有话说。这节课的情感体悟到位,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戴头饰进行角色扮演,在朗读和表演中体会小公鸡捉虫子跟小鸭子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这种伙伴之间相互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
这节课同时也暴露出授课教师的`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及时反思,今后改正。
第一是生字拓展不足。写字环节时,“他”和“地”两个字老师应该拓展,例如简要指出“他、她、它”的用法,简要提示“地”的两个读音,并用本节课出现的词语“飞快地、偷偷地”加以解释。
第二是板书不到位。教师的板书应是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或重点内容的呈现。这节课教师的板书过少,使得板书内容不完整,不利于整体教学内容的呈现,且板书中箭头方向错误,给学生一种不规范的印象,教师应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一种规范、严谨的示范。
第三是环节设计不到位。这节课对课文的处理过于细碎,应该加以整合。同时,还缺少整体感悟和总结升华的环节,可以让孩子戴头饰将整篇课文再演一演。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9
今天上午第一节课,进行了一次校内公开课,上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课文讲的是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捉虫给小鸭子吃,小鸭子想捉鱼给小公鸡吃,小鸭子在小公鸡落水时救小公鸡的故事。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内容很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容易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
这次公开课做的值得肯定的地方有以下几点:其一,我是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课文的`。给他们说了两个谜语,猜出两个小动物“头戴大红毛,身披五彩衣,不爱唱歌曲,就爱吊嗓子”,“嘴巴像铲子,脚像扇子,走路左右摆,不是摆架子”。这两个谜语激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其二,教态是值得肯定的,提问题、和学生互动、与学生对话,等等,都很自然,笑容可掬。学生也表现出了真感情。其三,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来理解课文,品味语言的情感流露,体会小动物之间的友谊,懂得互帮互助。
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却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首先,在课文内容教学中,通过听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齐读等多种朗读训练,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认为有了这样的朗读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就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我对于自己和学生的定位不清。我教的是小学一年级语文,而不是初高中,我面对的学生是一群刚刚从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他们这一阶段的语文学习重点是认字写字。在课堂上,我把太多的时间都放在了对于课文的讲解上,轻视了识字教学。
其次,教学内容宽度有余,缺少深度。一节课涉及的教学点太多,泛泛而谈,而没有对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我应该在有效的时间内抓住要点,攻破难点,让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住教学重点。
再次,教学目标的把握有偏差。做到了让孩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且感受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的美好情感。然而,在认识“块、捉”等12个生字和提土旁一个偏旁,写“他、河”等7个字,这个目标上我出现了严重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教孩子识字,以致于在上公开课时不敢涉及识字这一板块。我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多思考如何让孩子们对识字写字充满兴趣,提高孩子的识字能力。以后生字教学环节,我应该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识写生字,课上注意渗透一些识字知识和识字方法,如“加一加”“换一换”“口决法”等,将生字放入句子中练读,让学生与生字反复见面,从整体上把握字形,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随文识字,把识字解词、读句学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写字教学时,要指导学生在田字格内规范地书写。
以上就是我对这次教学过程的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自己可以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10
针对《小公鸡和小鸭子》第二课时的教学,我主要是感受让学生课文的情感和文中的段落特点。
优点之处:
1、创设情境,角色体验。
“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体验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我让学生扮演小公鸡和小鸭子,想象当时的场景,想象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当时他们的心情。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也更深了,语言表达能力也强了,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了体现。逐步让孩子们养成了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以及主动阅读的习惯。
2、字词理解引导到位
在重点词句分析的环节中,对比两个句子的不同,通过联系上下文、揣摩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心理,了解“偷偷地、飞快地”这两个词在句中的意思。学生在理解“吃得很欢、急得直哭”这两个词的意思的`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拓展练习。
不足之处:
1、板书不到位。
教师的板书应是对教学内容的梳理或重点内容的呈现。这节课教师的板书过少,使得板书内容不完整,不利于整体教学内容的呈现,且板书中箭头方向错误,给学生一种不规范的印象,教师应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一种规范、严谨的示范。
2、环节设计不到位。
这节课对课文的处理过于细碎,应该加以整合。同时,还缺少整体感悟和总结升华的环节,可以让孩子戴头饰将整篇课文再演一演
改进措施:
备课时,多注意板书的书写时机,可适当给自己做简单的提示。环节设计时,要更多的备学生,备课要更细致些。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反思11
周四上午第一节,我给学生讲授了《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篇课文,这一堂课,既有值得坚持的地方,也有需要反思之处。《礼记·学记》中有言:“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及时的反思,不管对学生的学还是对教师的教,都能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
以往的语文课,向学生渗透的识字方法不多。讲《小公鸡和小鸭子》这一课,是我第二次较为全面地渗透识字方法。本打算让学生了解几个典型的识字方法就进行下一环节,没想到学生的识字量让我大吃一惊,他们说出了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有的答案甚至连我也没有想到,我忍不住走进他们的思维世界,不曾想他们对识字方法的运用竟然如此纯熟:通过把“真”下的两点去掉认识直;把“您”中的“你”换成“勿”就能认识“忽”;把“法”中的“去”换成“可”就能认识“河”......学生别样的识字方法让我惊喜,让我更有信心不断思索,去创设适合孩子们的课堂。
在评课时,语文组的各位老师将自己观课、上课所得相互分享,不足之处中肯指摘,通过评课,我也从而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的课堂、我的学生,让我意识到不曾关注过得“盲区”。教研会下来,我总结了:教师在建立清晰有序、张弛有度的课堂常规的基础上,更应把每一个细节如何做都强调到位,但课堂常规,不只是对学生提出的要求,也是对教师语言、语调等方面的要求。比如,学生应等教师问完问题、说完明确的读书或倾听要求再做具体应答。然而,此过程进行得顺利与否并不全在学生,教师的语气语调是否抑扬顿挫,语言是否具有明确具体的指向性也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年级越低,教师的单位语言中包含的要求数量越少,学生的行为越能趋向于一致。
教师对课堂的影响还在于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因此,课堂不只意味着知识的传授,更意味着民主平等、激励向上的师生关系的构建。所以,教师对学生发言的评价应遵循“三明治法则”,即“认可+建议+鼓励”。教师既要俯身倾听,又要能抓住学生发言的要点,然后将学生的发言与自己的知识结构、经验串联,将学生间的发言串联,这一点我在课堂上做得还不够,我没有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让学生有充分的勇气进行交流和研讨。教师评价的最终目标是既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发言有清晰的认识,又能促使发言者或更多学生引起对此问题的思考,有乐于表达的意愿。
课堂上,还应加强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书声琅琅应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在低年级朗读教学指导中,“正确、流利、有感情”是朗读教学的三部曲,如何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呢?首先,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多巩固拼音,在预习中就多思考字的偏旁、组词和识字方法。这一段时间经过对学生作业的批改,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拼音学习已经步入了“混淆阶段”,原来能够分清楚的声母“p”、“q”,韵母“ao”“ou”以及声调还需进一步复习;其次,指导学生读通句子,让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做到眼快手快,“看”先于“读”,读课文时读出“小溪流水一样畅通无阻、叮咚悦耳的感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语言还应再丰富一些。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渗透朱熹的读书方法“大抵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后,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所以教师范读是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最直接的.方法,有的学生甚至能把教师的表情、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所以在备课时教师一定要反复练习,使范读能够真正起到为学生示范的作用,尤其还应注意纠正自己以往不好的语言习惯。在备课中我发现,自己“因为”的“为”习惯读成第二声,“太阳”的“阳”习惯读成轻声,读书的情感上也有些主观,甚至较为平淡,是为学生范读时应注意纠正的障碍。此外,低年级学生也喜欢幻想,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不妨引领孩子想象自己就是课文中的一员,朗读课文时便能朗读得绘声绘色。
精打细磨出好文,课堂也一样,一节好课的形成不只源于精准的教学设计,还有对一节节课堂的反思和点滴积累。尤其对语文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更要仔细打磨。我深知自己的课堂离一堂好课还有很大距离,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