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朗读课题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4 06:07: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英语朗读课题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英语朗读课题研究报告》。

第一篇:高中英语朗读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英语朗读对提高农村高中生语言技能的作用研究》 课题负责人:陈丽玲

单位:阳朔县外语实验中学 研究时间:2012年5月——2013年6月

成果主件:研究报告、论文、教育教学叙事报告、校本教材等。

内容提要:农村高中生表现出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比我们想像的要多得多,学生的英语技能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很远,我们农村普通高中的英语老师在英语教学中遇到了很多无奈:来自农村的高中生不会读英语,大多数属于英语“学困生”,他们缺少最基本的英语自学能力与学习动机,过早的放弃了英语。

为重新激发农村高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养成良好的英语诵读习惯,本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朗读训练方法和有效途径,收集整理出适合本校学生实际的校本教材,开展了丰富的课内外活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

关键词:农村高中生 英语朗读 语言技能

正文:

一、研究任务、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国内已有很多关于小学及初中的英语朗读的课题研究,但缺少针对农村普通高中的英语朗读的研究。

2.农村高中生英语“学困生”多。在农村小学、初中的英语学习过程中,不重视或不坚持英语朗读,由于不会读,导致词汇记不住,到逐渐看不懂,造成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从而让他们中很多人过早放弃英语,出现了大批的英语“学困生”。

3.我校很多高中英语教师也认为:教学中缺失有效的朗读训练,教学效果不好。

(二)理论基础

英语作为一门外语,语言技能是指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他们既是英语的学习内容,也是英语学习的手段。我们应该遵守英语语言的学习规律,学生要能学得下去至少要会读,只有会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三)问题的提出

1.我校大多数的农村高中生的英语现有水平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相差很遥远,多数同学属于英语学困生。主要体现在:学生词汇量少,不会读,看不懂课本,听不懂老师讲课,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他们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持续学习英语的动机,很多人已放弃学习英语。《英语课程标准》第四部分的教学建议:高中英语课程的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2.虽然英语朗读是英语初学阶段的重要形式,但对于大部分英语语言技能不好的高中学生来说,我们并不能因为他们是高中生了而违背英语语言的规律而抛弃它,应根据实际给学生重新提供一个低一点的平台,让他们重新有机会系统地、科学地把朗读与各英语技能相结合进行训练,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技能。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将立足于我校高中英语朗读教学中朗读现状,针对学情,以《英语新课程标准》的理论作指导,借鉴国内各地的已有成果,立足于改进教学,解决现实问题,提高英语朗读教学的实效性,深入开展本课题研究,以期通过有效的英语朗读可以使学生想读、爱读,进而爱学。通过符合学生实际的朗读材料,采用多种方法与听力、写作紧密结合,促进学生英语技能提高,此课题符合本校的学习条件,操作性强。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朗读习惯,掌握正确的朗读技巧,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加强学生朗读训练,促进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4.发展、完善研究和实践方法,丰富笔者开展教学活动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六)课题研究的内容:

1.我校高中英语朗读中常见的问题的分析及研究。

2.整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英语朗读材料的校本教材。3.探索出一些适合我校学生朗读训练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课题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现状调查法、调查分析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进行。

1.现状调查法:在研究初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2.通过调查的数据,分析课题研究的相关问题,并分析原因及解决方法。3.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4.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考、研究、提高。5.经验总结:广泛总结教师以及学生先进的教学经验和学习经验。

(二)研究过程

准备阶段: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学习的主要内容:阅读了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英语教学法》、《英语教师知识与技能手册》等书籍,通过上网查阅高中英语教学的各种论文、有关英语朗读的研究报告等,以及参加各种形式的教研、课题交流活动,听专家讲课等,收集素材与文献资料,借鉴相关研究成果,认真选题。调查阶段:调查分析现状,初拟实施方案

1.确定研究对象为高二(5)班。

2.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学生的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言谈,了解了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困惑和英语朗读情况,初步制定了实施案。

实施研究阶段:

1.提供新的学习的平台,从语音开始训练。

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英语朗读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索、编撰校本教材,提供给学生一个低一点的、系统的学习的平台,九月中旬从语音开始开始朗读教学。

2.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进行词汇朗读训练。

为了让英语学困生进一步体会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为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朗读训练做到循序渐进,十月份,每周二、周四的第八节课开展词汇朗读。

3.探索提高朗读技巧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朗读训练与课文录音相结合,训练朗读中的重音、节奏、语调、停顿等朗读技巧,抓好朗读的常规检查,同时举行比赛及开展课外活动。4.利用英语朗读训练,探索促进提高学生英语言技能的方法。

A.朗读训练与听力材料相结合,提高英语听说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用英语朗读促进英语听力能力的提高,开展“五班好声音”活动,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有机结合。

B.朗读训练与写作材料相结合,提高写的能力

选择英语作文材料,先训练英语基础句型,后练习写短文。研究的总结阶段:(2013年5月-6月)分析总结经验,撰写课题工作报告和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三、研究的结果与成效

经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学生在以下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成果一:提供学习新平台,学生重塑学好英语自信心。1.通过对学生的相关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困惑和英语朗读情况。

2.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对英语朗读的方式、方法进行探索、编撰校本教材,提供给学生一个低一点的学习的平台,九月份从语音开始教学。主要包括:元音、辅音的发音,单词的音标拼读(重点),结合课文注意连读,重音、停顿等练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英语学习技能,让学生重新树立可以学好英语的信心。为激发英语学困生的学习兴趣,还组织了全班同学学唱英语歌曲、为儿童动画片配音等活动。

成果二:

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感,促进英语学习兴趣的提高。

为了让英语学困生进一步体会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成就感,朗读训练做到循序渐进。十月份,开展词汇朗读,各小组在组内检查,互相听读;各小组间进行朗读竞赛,小结组做评价,全班进行点评,并选出该节课读得最好的同学进行朗读表演。全班同学都积极参加了为初一小同学读英语故事的活动。他们的诵读能力受到极大的挑战,同学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渐渐地变浓了。

成果三:

探索提高朗读技巧的方法,初步形成了良好的朗读习惯。

开始,很多学生只是放开嗓门把文中的单词一个接一地读出来,遇到生词就跳过读,这不但不能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韵之美,也无法在朗读中理解文章。十一月份,朗读训练与课本相结合,训练朗读中的重音、节奏、语调、停顿等朗读技巧。要求学生课后反复听课文的录音,模仿录音朗读技巧。我还培养学生对英语朗读做出正确的评价,课堂上引导学生自评,他评,最后教师评。通过反复的训练指导,学生基本掌握了朗读技巧。

好的朗读技巧需要良好的朗读习惯去维护,我在9月到11月的三个中,加强了对学生朗读的检查,抓好每一节早读课,布置监督好每一个小组的朗读活动的开展,课外时间经常指导学生的朗读,尽可能地消除学生的朗读障碍;及时对学生的朗读效果进行检测,使得初步形成的朗读习惯得以巩固。

成果四:

朗读训练与听力材料相结合,提高了听、说能力。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用英语朗读促进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开展“五班好声音”活动,使得课内训练与课外训练有机结合。为增加神秘感,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课前给学生一篇英语小短文让他们在课外做好录音的准备,在录音前,我会检查他们各自的朗读情况,在我的指导后,他们才能录音。播放录音时,每个同学都很期待听到自己的声音,我首先让同学猜是谁的声音,文章大意是什么,或复述这一短文。这个活动很受学生的欢迎,他们在这个活动中更进一步地懂得评价朗读,朗读技巧进一步提高,他们能正确地了解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乐意去展示朗读的美;他们的听得到了锻炼,说得到了挑战,进一步提高了英语语言技能的听说能力。

由于表现较突出,在全校英语演讲比赛中,我班的何建桢、刘樟秀同学获一等奖。学校两次让高二(5)班的学生独立接待了来自美国及澳大利亚的学生访问团。这些进步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内动力,为今后的英语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成果五:

朗读训练与写作材料相结合,提高了写的能力

为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我利用英语作文材料与朗读相结合。学生先看中文进行思考,然后老师选英语朗读能力好的同学把相对应的句子或短文读出来,一般读三到四遍,再叫同学们写出这些句子或短文。在朗读的帮助下,通过努力地听,然后再写下来,基础不好的同学多少可以写出一些句子,好的同学可以写出短文,并要求他们在这一基础上进行改写,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写的能力及句子运用的能力。

高二(5)班学生学习成绩明显呈上升趋势,2013年春季学期基极末考试中,该班英语平均分超过平行班级12.9分,特别是在听力与写作两个部分优势明显。

通过本课题研究,本人在发展、完善研究和实践方法中,丰富了开展教学活动的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操作的能力。

成果一:本人每学期都在学校人优质课比赛中获一等奖,上教学示范课,受到英语组教师一致好评。本人在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评比中获阳朔县中学组教学成绩一等奖;

成果二:本人撰写的研究报告《农村高中生英语朗读的问题分析及研究》获区一等奖;《利用有效的英语朗读训练,提高农村高中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获区二等奖。

成果三:课题研究中,把实施阶段种训练材料加以总结,编成了朗读训练的校本教材。

四、课题研究的反思

农村高中生英语朗读训练能在高一就开始的话,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提高空间会更大;该校本教材如能更好地与日常生活、课本联系,与当地的生活相关的话,效果会更好些。培养学生的的英语语言技能要循序渐进,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要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第二篇:高中英语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英语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于 XX年5月4日 召开了工作室筹备会议,主持人介绍了计划课题实施方案、课题研究方法、步骤等。进一步细化了分工、研究方式、阶段划分等细节问题。然后按分工分头准备开题所需要的各项数据、资料。课题主持人及时将课题立项情况向学校相关领导做了汇报,介绍课题组的工作进展及设想,以求得学校领导在思想上、业务上和资金上的支持。

课题开题后,课题组全体成员团结合作,按照申报书中确定的方法和步骤展开课题研究。

课题组成员过去一个阶段的分工工作:

XX年9月21日 讨论、拟定调查问卷: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朴锡锦、石学红、阚惠秋负责。

问卷统计:课题组成员合理分配,分别完成。

数据汇总、分析,确定存在的代表性问题:课题组成员共同讨论完成。

撰写调查报告:朴锡锦负责。

对代表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与学生进行交流:将问题分配到人,分头进行,定期集中,交流感受,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1、写文献综述、拟定问卷调查。

课题组利用假期,通过翻阅图书资料,查阅相关网站,并结合课题组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每人都写了文献综述。拟定了《高中英语阅读策略》的研究调查问卷,问卷共有25个问题组成,涉及英语阅读策略培养能力的教学方面总体情况,包括对学生现有阅读水平的摸底调查、阅读意识、阅读中语意和句法障碍表现、阅读困难、提高阅读理解的主要途径、是否有意识地选择有效的阅读策略等等;老师的现行的阅读教学方式等问题。各类问题混合编排。问卷中的所有问题都提供四个选项。

2.、分别在XX年11月份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发放对象为每个成员的教学班,问卷1000多份,并全部回收。全部问卷由课题组成员核查、整理,然后用电脑进行统计,算出各类选项的百分比。数据统计完成后,课题组成员共同对数据进行了汇总,并对汇总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合数据显示和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将问卷反映出的信息归纳为五大方面:①学生普遍认为阅读非常重要。他们还认识到制约自己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在于词汇量不足和高质量的阅读材料匮乏。②学生的阅读面比较广泛,但阅读兴趣各不相同。③有80%的同学对长难句理解有困难。④对于阅读习惯,80%的学生是被动阅读,是在老师要求下阅读。90%的学生对阅读方法了解甚少,欠良好的阅读习惯。⑤运用构词法去猜测生词的能力较弱,学生阅读障碍的关键是学生对生词、关联词、替代词缺乏正确理解。

3、对问卷发现的问题的思考及对策:

良好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要读得准,二要读得快。阅读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阅读材料的选取受到限制,学生从高一到高三所读材料的梯度较为模糊,在同一层次上重复过多,虽经师生共同努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却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忽略了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特别强的年龄阶段,他们常常对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比较关注,因此,为了满足他们的这种需求,教师在选取材料时既要考虑满足教学的需要,又要注意材料的趣味性,特别是在教学的起始阶段,更应重视这一点。同时,还要注意各种不同材料的交替使用,尽量避免体裁和内容的单一。另外,不同性别对同一种内容的兴趣也不一样,这也是教师必须引起重视的。为了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还可从网上下载一些笑话和幽默故事,贴在教室的贴报栏里,让学生课前课后随时阅读,这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得到片刻的放松和休息。总之,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兴趣所在,了解他们的热点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整体素质。

①略读法是快速阅读中的一种方法,通常又称为浏览。利用略读法做阅读时,要特别注意文章首尾两段。

②查阅法。查阅法主要是获得具体的信息,回答具体的问题,即测试中的细节问题。

③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法。考生应该有意识地积累英语单词。考生可以根据“词不离句”的原则,把一个生词放在具体的句子语境中记忆。

④判断推理法。在答题时,考生一旦发现有一个看似正确的选项,就立即把它作为正确答案的备选项,这是不明智的,正确的方法是再看一看其他选项中还有没有更完备的答案。如果有别备选答案的话,就要根据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图,选择比较,去伪存真,做出深层理解和全面分析,进行合理的推理和判断,选出切合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的最佳答案。

由朴锡锦等负责撰写了调查报告。目前,我们正处在与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中。

4、通过教研活动观察学生阅读策略的掌握

XX年11月12日 由学院师训处刘主任和教研员马晓姝老师联系,工作室组织到通化县综合高中送教下乡。工作室成员王志丹、杨东颖两位老师分别针对高一学生做了两节课:口语课和阅读课。XX年12月12日,工作室成员林淑娟、赵景平两位老师同时在通化一中同课异构,讲授选修7的reading“Living well”;XX年4月12日 阚惠秋老师在通化一中参加“山花奖”教学竞赛,讲的是阅读课,整个教学始终贯穿着阅读策略的具体指导,多种策略交互使用,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方式方法,学生活动面大。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的阅读技巧大大得到了提升,得到了省市教研员的一致认可,获得教学竞赛优秀奖。

三次教学活动,均已课题为依托,落实到课堂教学。口语课为阅读的导入作铺垫;通过阅读课的讲解,引导学生对阅读策略的掌握。通过skimming进行整体阅读教学,关注文章的首尾段, 来指导学生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通过canning扫读,留心各段的首尾句,教学生如何确定各段的主题句;通过careful reading细读,关注文章的细节、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等。讲课结束后做了课后反馈,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到了80%,效果很好。

送教下乡活动课后我们进行了研讨,大家各抒己见,认真地分析和总结了这两节课阅读策略的实施情况,教研员和综合高中的老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郭老师进一步宣读了与该课题相关的: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意义、研究的基本内容、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的步骤、预期中期成果、最终研究成果、最终成果转化等,让大家了解本工作室课题的研究情况。

同课异构后,教研员马老师针对这两节课进行了点评,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大家也对课堂的观察进行了交流。

5、XX年6月9日,工作室聘请了东北师范大学教授李泽宇进行了《教师走近(进)教研的策略探究》的主题讲座。在宏观上,李教授给我们进行了全方位的诠释,使我们每位教师在头脑中首次对于教研的策略探究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为我们以后的教研活动打下基础。在微观上,李教授运用生动有趣、恰如其分的例子,非常专业地具体、有序地展开讲解,使我们不但有了强大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进一步了解、掌握了具体的操作,为我们今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教研活动提供了可使用的实用教材。我们工作室成员深受启发: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教研思想贯穿始终,最后使每位教师都能成为科研型的教师。

时间安排问题:由于问卷当中的问题涉及面广,又要考虑不同班级不同学生的情况,而且问卷调查是整个课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问卷选用问题的代表性,所显示信息的真实性直接关系到后来的课题研究,所以,开始时课题组对拟定问卷的难度考虑不足,认为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形成一份问卷。但实际工作起来,问题才显示出来,由于考虑问题的代表性,每个问题都要经过反复的讨论、设计、筛选,非常繁琐,而且6月份已进入期末,教师和学生都忙着期末考试的各项工作,所以问卷收发很匆忙。问卷回收后,又赶上各个学校期末各项工作收尾,我们加班加点,以最快的速度统计完成,并形成调查报告,然后进行下一阶段的研究。

初步成效:

1、学生愿意参与阅读,参与竞争,阅读水平有了一定的进步。如学生在阅读英语短文时,已学会从标题、上下文、关键词句等大胆预测文章,感知阅读材料的能力有所提高。

2、教师转变了及教学观念,从而激发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一改过去教学“满堂灌”的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3、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部分教师通过省市级的优秀课例的展示和论文的形式,展现了对课题的理解。

经过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我们感觉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有时有脱钩现象,如何有效地开展教学探究并发挥实效是我们下一步认真思考的问题。

2、在分层教学上做得不够,部分教师在作业的布置和评价上有待提高。

3、在合作阅读的学习过程中,个别学生在小组发言中有些被动,这种现象在高年级的学生表现普遍,如从刚一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加以训练,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效果会更好。

4、适合中学阅读教学材料少,尤其适合中学生的配套英文有声阅读材料更少。

将进一步购买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和资料,鼓励成员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视野,走进学生的心里,了解学生所需。在活动开展的时间安排上应该更科学合理。具体措施:

1、教师要通过进一步的理论学习,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要有先进的理念、开放的思想和创新意识,勇于开拓出课堂教学的新天地。

2、给学生进行合理分组,适当调整。前一段实践证明,优生和差生搭配开,学生组数不宜过多,组内人数也要合适,这样才能使组员高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3、要能做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可转化性。适时地调整学生层次,这样有利于激发进步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有利于查找退步学生的原因。

总之,经过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前期的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存在一些欠缺之处,但也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积累了经验,为我们的工作调整了方向。我们会更加努力,真正使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第三篇:朗读课题工作报告

“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实践研究”

课题工作报告

课题实施单位: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五小学 课题负责人:赵 琦

课题参加人:马桂荣、姜兴艳、徐艳菲、陈金霞、李艳辉

一、2009年9月确定我们此次课题的内容为“小学英语朗读训练的实践研究”。

二、根据此次课题研究的内容,组内的成员共同研究制定了本课题的三年的实施方案及每学期的实施计划。

三、确定各个年级的朗读学习的内容。(每个年级的英语朗读课的负责任确定适合本年级学习的朗读内容。)

四、在进行完朗读课的授课之后,随时对学生们的成绩进行调查跟踪。这样做的目的是有利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努力的方向,并时刻在第一时间知道学生们都学到了什么。

五、在课题开展的初期、中期、末期分别对全校的各个年段的各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中知道学生们对英语朗读的认识及真正开展了此项活动之后,每个人都从中收获到了什么?这样一来能对学生们的朗读学习的实际情况了如指掌。

六、教师每学期要在自己的实际英语朗读授课中推选出一节最优秀的公开课,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授课。这样一来,有利于组内的其他老师共同学习共同研究,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找到更多的闪光点。在授课之后,我们每位老师要上交一份本课的授课教案及说课稿以存档。

七、在每学期的每个月的中旬,组内的全体成员要进行一次集中的相关此课题的业务学习,为的是让大家时刻更新自己的理论知识,赶上知识前进的脚步。

八、每学期要开展一次相关此课题的课例式研讨活动,全组参与。每位教师都充当一次此活动的主讲人,让每位教师在此活动中都能展示一下个人的才华与基本功,并且每次活动都邀请我校的相关领导参加,让每位教师都能在第一时间听到同行及领导的帮助与指点,以求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最大的能量。

九、每学期每半年,定期开展一次相关此课题的各个年级的朗读比赛活动,对于在活动期间表现出色突出的学生,学校给予相关的奖励。

十、在此课题开展期间,组内的老师分别共同撰写了三篇相关此课题的论文,并都获得了国家级论文一等奖的喜人成绩。

第四篇: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的课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一本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的是个性、是创造、是自学的能力,是对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所谓的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它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综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形势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与文学经典著作相比,多了一些庸俗,少了很多先人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少了许多描述人性的闪光。(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大相径庭:家长受过比较高等教育的家庭,他们的孩子通常会比所受教育比较低的家庭的孩子有更好的阅读习惯、更长久的阅读时间、更大的阅读量;家长的兴趣指向及言传身教影响着孩子们的习惯养成。(3)课外阅读的时间的比重减少:电视、电影、上网等多种活动方式的包围之下,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孩子们有了更多活动选择;同时,在这些活动方式的冲击下,课外阅读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越来越多的时间被无聊的电视节目占据着,学生变得不愿独立思考,特别依赖其他人。(4)阅读消费较少:经调查,小学生的诸多消费中,用于娱乐的消费远远高于购买书刊的费用。(5)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阅读能力正在退化: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的退化不仅会使人的思维迟钝,智力功能萎缩,导致学生品德弱化,人文精神失落,更会危及民族基础素质,造成民族文化的退化。

《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强调了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并且积极倡导“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及新教材的改革,标志着我国语文教育进入一个新纪元。阅读是语文教育的重心,探索并完善阅读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中小学语文教育界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是当前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二)研究意义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充实学生的头脑,无疑是使孩子终生受益的重要措施。

怎样在新的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重要意义:

1.“终身学习”型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在倡导“终身学习”的今天,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外自主发现和学习新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积极地阅读课外健康读物的学生,往往文化修养较为深厚,生活视野开阔,个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将自己束缚在题海里,连报纸也不翻一翻的学生,其性格上孤僻忧郁,急躁畏难的情绪日益严重。孩子是未来社会的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健康的发展。

3.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博览群书的人,比孤陋寡闻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和工作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为将来自学更多知识和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4.学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我们认为学校不应只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育人的摇篮。许多经典名著,虽然时间已久远,但是著作中闪烁着的人性的温暖,却依然能够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人文化的校园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人文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育思想修养较高、文化底蕴浓厚的学生。这正是我们为实现办学目标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教改实践。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母语教育的实践证明,阅读教育是母语教育的核心环节。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同时阅读教育还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和研究。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50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

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夏家发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外阅读指导”,厦门市教科所苏文木等对“小学大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模式”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浙江教育学院汪潮等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思考,浙江嘉善王春霞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作过有益尝试。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但总的来说,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相关理论研究的滞后,一直没有能够在小学阶段建立起一个科学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虽然明确小学阶段应完成145万字的阅读量。但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因为缺乏具体的、可以操作的有效措施,如读物的选择,实施的方法、时间、评价考查的方法等,因此很难将新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而且随着教改的深入,原先课内阅读教学的很多问题也暴露出来,不少教师通常把阅读教育的目标简单理解为让学生读懂课文,而不是学会读书。在教学中习惯用支离破碎的繁琐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和阅读体验,当然就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亲近、热爱之情,使很多学生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

实际上,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课外阅读都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不重视长期、大量的积累是无法学好语文的。朱熹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唐彪也说:“文无他术,惟勤读而多为之自工。”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代强调多读多写多体会,此一“多”字意蕴深刻。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启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课内的功效占30%,课外的功效占70%,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以上这些论述,对于我们今天搞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来说,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及方法

(一)预期目标

1.探索小学生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实施途径及策略。

2.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的活动模式。

3.初步形成切合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4.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促进我校办学特色的形成。

(二)研究内容

1.掌握方法,促进读书技能的提高。

2.优化语感,促进语言能力的提高。

3.接受熏陶,促进人文素养与情感意志、审美情趣及价值观的提高。

4.重视积累,促进写作技能的同步提高。

(三)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实验研究、行为观察、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师生访谈、家长反馈等多种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及做法

从大语文观看来,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致的。大语文的运行系统由课堂教学、课外阅读、生活体验与感悟三个子系统构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是大语文运行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以全新的理念谈到了课外阅读的问题,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对课外阅读量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对课外读物提出了建议。“有较丰富的积累”不仅是指语言的丰富,还包括精神世界的丰富。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做到质和量相统一: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一)建立流动图书馆,营造一个书香的班级。

1、选择适合的书籍

据有关方面调查,因学生年龄、学段、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因此在为学生们选择书籍时,遵照了以下几个原则:低年级学生识字量少,故以拼音读物为主。儿童喜欢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画面,因此最好读物里配有插图。低年级学生童趣十足,故童话故事类的书籍学生特别爱看。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

2、建立竞争的机制

建立流动图书馆,每星期由两名学生做图书管理员,每星期一早上把图书放到教室里,每星期五把图书放回办公室,期间要求做到图书不遗失,不损坏。图书管理员的人选就由学生们在阅读时的表现来决定。

3、保证阅读的时间

因为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为目的,因此,流动图书馆随时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在课间,在中午,在任何休息的时候,都可以向图书管理员提出借书的要求,管理员也必须做到有求必应。相应来说,中午,学生休息的时间较长,他们阅读的时间也相对集中在12点到12点半。在这段时间里,学生自由进行组合,成立临时的阅读小组,三三两两,教室里到处可以看到他们畅游书海的身影,随时能听到他们看到得意之处时的开怀大笑。

(二)利用多方资源,开拓阅读的新视野

得益与二期课改早识字,多识字的理念,现在的二年级的学生,比以前的二年级学生,在识字量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一些能力强的学生,已经能毫不费力地阅读一篇较长篇幅的文章了,对于这部分学生,老师就经常引导他们充分运用好手中的借书卡,让他们自己去学校的图书馆,挑选自己有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以此来促进其他学生更高的阅读积极性。

同时每星期四的读报时间,也是学生进行阅读的大好时机,通过报纸的阅读,不仅使学生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能锻炼学生阅读的能力,养成阅读的习惯。

(三)争做小书迷,享受阅读的乐趣。

结合课题的研究,开设“小书迷俱乐部”的拓展课,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完成一定的阅读数量。在拓展课上,向学生推荐了许多优秀的儿童读物,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活动,有讲故事比赛,有猜谜语比赛,有诵古诗比赛等,这些丰富有趣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觉得阅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他们享受到了阅读的乐趣,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为了让我们的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快让他们去进行阅读吧。

对于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的实践研究还刚起步,以上是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的一些实践探索,下阶段将着力于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的研究探索。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本课题研究周期定为两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来具体实施:(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2012.3—2012.12)准备阶段。

1、整理课题申报相关资料,完成课题申报、立项。

2、收集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探索与研究论文献及实践资料。

3、制定研究方案及研究计划,培训研究人员,做好实验准备。

第二阶段(2012.1—2013.6)实验阶段。

1、组织实验人员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并深入实践研究。

2、收集优秀读书心得。

3、开展“阅读汇报课”、教学设计、撰写经验论文活动,完成教学设计集、论文集。

4、完成阶段研究报告,进行阶段成果评估。

第三阶段2013.7—2013.12总结阶段。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进行总结提炼和实验成果的综合评估,撰写结题报告。

3、推广研究成果。

阅读成长记录袋、读书心得

第五篇: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体验式作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验探究

课题主持人:顾西庆

课题组成员:房化兴 李奎锁 张艺 孙国印 宁慎奇 康继伟 李焕玉 史晓冬 顾西强 黄庆 顾西凯 梁艳磊 崔富勇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但作文教学多以命题作文为主,“老、旧、虚、拼”现象屡见不鲜。本文以情境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切入口,联系精品课程建设案例,尝试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

1、创设有效情境;

2、紧扣年段目标;

3、对比学习范文;

4、多元评价;

5、接力日记;

6、办作文报;

7、悦读悦写等。通过这些方式和手段丰富学生表象,指导写作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促进表达能力的提高。[关键词]: 情境体验;丰富表象;教学策略 解决的问题:

主要解决:1.小学生作文中假话,套话,空话的现象严重,缺乏自己的真实体验;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弥漫了孩子的笔端,不利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作文没有成为自我表达的需要

2.在作文指导上,存在机械地仿写范文,背诵现成文章和“老师出提纲,学生填内容”等现象,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得不到提高,学生智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得不到开发和培养。

3.通过体验式作文教学,使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地表达真情实感,大面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4.、通过研究探索构建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模式:生活——体验——感悟——作文。

5.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讲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让单一的训练不再模式化,让写作这件令人厌恶、恐惧的难事和苦差变成一件兴趣高,乐于做的美事。6.通过参研教师的研究活动,结合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活动,带动和影响全校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的实践的探索中,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成长。达到提高教师专业技术水平的功效。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的提升。目前农村学校学生作文无话可写,作文干巴、枯燥,学生怕作文,教师愁作文,如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使学生言之有物,快乐作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效益提高,是本课题重点关注的内容。

(二)国内研究现状 “体验习作教学”作为课题开展专门的研究活动,在南京、杭州、济源等许多地区,随着课程改革地推进,已有好几年的研究历史了,并取得了许多有借鉴价值的成果。如:海安的《体验性作文教学研究初探》,研究的重点是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的重要性和如何开展体验性作文教学;南京的《让学生在体验中提高习作能力》,研究的重点是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习作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等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体验性作文的重要性和实效性,但是,由于研究面比较广泛,不易深入。

另外,小学作文教学研究虽然不少,但是在“体验式习作教学”这一范围的作文教学研究涉猎不多,即使有,也是在作文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对于相应的“有效策略”及“模式”研究是少之又少。本课题将在前人研究体验的基础上,面向小学生,对体验性习作教学”这一块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以达到“让学生在体验中真情作文”的研究目标。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

关注农村学生语文作文兴趣,帮助教师认识理念,有助于教师认识到自身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及原因,转变教学观念,改进作文教学水平。“体验式作文教学”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把所传授的知识融入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中去,使教学像娱乐一样吸引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使学生明确作文的目的,井体验到作文的快乐。体验式作文教学符合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贯彻了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它的实施有助于语文教学的与时俱进。

“体验式习作教学”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作文积极性的方法途径,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习作水平目的。通过主要问题的解决,为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供指导,促进教师专业提升和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形成。

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内涵和特点

所谓体验式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观察、阅读、讨论等形式,使其形成对自然、社会、人生、自我等的认识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表达思想感情的过程。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以写作为重点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它要求学生要综合利用学习要素,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去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与感悟。

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文性。相对于自然科学,语文学习具备突出的人文学科特点,它不是以认知为主,而是以体验、感悟、熏陶为主。体验式作文教学以发挥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性为目标,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真、善、美,在各种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做人与作文是统一的,人的境界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文章品味的高下,二者可以相互促进。要让学生有感而发,写心里话、写真实的话。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原则。当然在作文中适当地进行夸张、虚构、联想和想象不但是允许的,而且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任何艺术的创造都必然植根于现实的土壤。(2)开放性。现在作文教学过于重视技巧的传授和应试的训练,忽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制订题目、确立体裁、字数,到评价作文几乎都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学生只能被动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写什么、怎样写都有一定的框框束缚着,学生极少有写作的自由。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一种开放的写作指导模式,其开放性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写作内容开放,体验式作文教学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给学生较大的思维发散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自拟题目,选择写作内容。二是写作时空开放,学生在写作前有较长的准备时间,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积累素材。三是写作形式开放,不给学生过多的体裁和字数方面的限制,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直抒胸臆。四是评价标准开放,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把教师的评价原则作为唯一的衡量标准。

(3)综合性。体验式作文教学以综合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把语文学习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用系统论的观点去考察课程培养目标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间的内在联系。它把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阅读与写作等诸方面结合起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一个学习过程中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这就避免了学生为写作而写作的现状,让学生在写作前,先从生活和阅读中积累大量的信息,再通过思考与交流,将这些信息进行选择、整理,最后通过一定的形式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是一个吸收-整合-表达的过程。

(4)创造性。创造是写作的生命,学生在借鉴模仿的基础上还要有创造意识,不能人云亦云。体验式作文教学其本质上是语文的研究性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以研究的态度去看待事物、思考问题,用批判的眼光去学习和借鉴他人的观点和学说;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敢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在内容和形式上敢于标新立异,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以体验式作文教学为突破口,转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使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2、通过课题研究转变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推动新课标的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3、探索作文教学的新思路,以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弊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指导原则

教师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所要发挥的主要作用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适宜的条件。具体说来,教师应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创设有益的学习环境。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总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周围的环境资源。为什么乡村里的孩子在作文中总是写碧绿的稻田、袅袅的炊烟和母亲那布满老茧的双手,而城里的孩子在作文里总少不了热闹的公园、可爱的宠物和父母精心地呵护,这都是他们生活的环境在他们的心灵上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迹。教师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周围的环境教育资源,让学生有意识地去留意身边的人和事、主动地去关注周围世界的变化,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比如一年四季的物候变化、清晨和日落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这些学生早已司空见惯的景象,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培养他们对事物的敏感和热情。

(2)促进学生的有效合作。合作学习是体验式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从设计活动方案、搜集写作材料、交流阅读信息到成文后的修改评价,都离不开合作。过去,人们往往认为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与其他人无关。其实这种认识是很偏颇的,首先,学生在群体活动中的感受与单纯的个体活动不同,群体活动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学习空间,丰富他们的学习内容,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其次,在彼此交流过程中可以使许多原本模糊的思想变得清晰,认识更加明确,信息更加丰富;再次,在作文评价时,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而克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混沌。因此,教师要善于采取各种方式促进学生的有效合作,比如帮助学生划分写作小组,在教学中尽量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发挥团队的优势,在评价时加强对团队合作情况的评价等等。

(3)提供恰如其分的帮助。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思认为教师就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他在教学中的作用不是指导而是帮助,他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具有自己独特经验和情感的人,而不是等待接受某些知识的容器。在体验式作文教学中,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帮助学生澄清自己想要写什么,与学生一起通过各种活动寻找写作所需的素材,在学生思维混乱的时候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自始至终维持某种有益于学生体验、合作和交流的心理氛围。

2、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要素设计

体验式作文教学是一种新型的作文教学指导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作文教学,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注重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价值取向,一句话,它关注写作的全过程。

(1)确立主题

人们的写作都是有目的的,或是为了传播思想启示世人,或是为了表达自我愉悦身心,总之不同的写作目的将产生不同的写作成果,写作的目的性避免了学生为写作而写作的盲目性。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师生共同研讨确定写作专题。专题的确定可依照以下原则:一是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写作重点,如初中阶段要求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常见应用文,”教师就要在适当时候安排这样的专题作文。二是环境要素,要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主题,同时要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三是学生的兴趣爱好,要选择大部分学生都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现象,这样容易引发学生的深层次地思考。

选择好专题之后就要考虑以何种形式将问题展示给学生。教师不妨采用叙述、提供背景材料或多媒体演示等方式将本次写作的专题提出来。然后将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分组,通过小组讨论或在全班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对专题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和目的,制订出下一步的写作活动计划。

(2)感悟积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没有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和深刻理解,只凭主观想象、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文章的。因此,要把学生关注的目光引向万千世界,既能在一草一木、一物一事中感受灵魂的颤动,也能在纷繁复杂中学会平静客观理性地思考。古今中外,许多作者都善于把自己融入生活,移情入景,这才有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流传千古的名篇佳句。这种观察既可以是直接走进大自然和社会生活进行的直接观察,如参观展览会、访问名人学者、游览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进行各种社会调查等;也可以通过影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媒体进行的间接观察,了解国内外大事,开拓知识视野。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不只是旁观者,更要做参与者,目的是使学生对所要描绘的对象有一个更为真实、细致、客观和深刻地了解。如在四季系列写“春天”这个主题中,教师可找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让学生到公园、田野去观察新生的嫩叶、萌发的小草和绽放的迎春,感受春天万物萌生的勃勃生机,让他们的心灵随着斑斓的风筝一起放飞。让心充实起来,这才能找到写作的源泉。

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是否就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呢?不一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模仿和借鉴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尽量把写作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但是只读课本中的文章还远远不够,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查阅相关的文章,仔细阅读,做好读书笔记,背诵一些精彩的句子和段落。在与作家的心灵对话中,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对事物的理解,在与作者的共鸣与碰撞中使自己的认识得到升华;还要注意学习他们抒发情感、描绘事物的方法和视角。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确立写作的方向和重点。

(3)交流合作

在有了大量的观察和积累之后,学生对写作专题已经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这时候教师不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充实材料、理清思路。交流的方式很多,有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头脑风暴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启发,让学生有意识的进行整体构思,列出写作提纲。

(4)构思成文

以上这些环节都是写作的准备阶段,有了充分的准备之后,写作也就水到渠成了。俗话说“好文章要三分写七分改”,可见修改的重要性。现在很多学生都不会改作文,文章写完往老师那儿一交,修改作文理所当然地是老师的事,即使教师对文章的语言、结构提出批评和建议,学生也大多听听看看而已,很少认真地再修改自己的文章。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初中阶段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意见”,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同样是写作教学中一个重要的任务。修改作文主要是引导学生从选材、立意、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着手,对文章进行重新审视、精心锤炼。

(5)反思评价

体验式作文教学追求的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评价过程是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价值多元、尊重差异是主体评价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要宽容,即使对那些不符合自己心意的观点和风格也要采取包容的态度,力争在每篇习作中都能发现闪光点,比如有的开头新颖,有的结尾利索;有的立意独特,有的语言生动;有的善长抒情,有的善长描写;有的想象丰富,有的论证严密„„它可以贯穿于整篇文章,也可以是一个段落。对于学生习作中的精彩之处,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加以鼓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此外,教师在关注学生习作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整个写作过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观察、阅读、搜集整理信息等各种方法,是否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写作过程中,是否能够与小组内其他同学开展有效的合作与交流,是否对写作充满兴趣和信心„„

目前,作文教学中大多采用教师写评语的方式进行评价,这不但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不利于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而套话连篇的评语大多激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采取学生自评为主、小组内互评为辅、教师点评引路的方式。每写完一篇作文,让学生自己写评语,针对自己习作中比较满意的地方以及存在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的感受和遇到的困难进行反思和总结。然后请组内其他同学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评价。教师可选择几篇不同风格的文章进行评析,目的是教给学生评价和修改作文的方法。

3、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方案设计

体验式作文教学设计方案按照内容可大致分为四个系列:自然、社会、生活、自我。每个系列又可包含若干个主题,如自然系列包括季节、物候、花鸟鱼虫、名山大川等。由于世界是错综复杂、彼此联系的,因此,这种分类仅仅是一种笼统的划分,学生在写作时也可能会同时涵盖多种意象,甚至会有意想不到的创造。

一个好的设计方案应具备以下特点:

(1)能突出语文学科特点,有利于学生加强语文积累,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在生活和实践中正确、熟练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2)具有突出的人文性,既要充分体现时代要求和现代意识,又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同时还要关注学习主体――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趋向。总之,要能够引起学生对自然、人生、社会有益地关注和思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3)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在学习中逐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并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和写作习惯。

(4)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选择和拓展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下面两个体验式作文教学的设计方案是面向初一学生的,仅供参考。

设计方案一:

秋天的故事 活动安排

秋天来了,在这多彩的收获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的怀抱,迎着秋风,沐浴着秋阳,尽情去感受秋天的韵味。

一.找秋天

同学们可以自由组成小组,到山间、田野或公园里去寻觅秋天的踪迹。你要认真地观察,细心地体验,把秋天装进你的脑海里;也可以通过摄影、采集等活动把秋天带进你家里。

二.读秋天

到图书馆、阅览室或互联网上去寻找古今中外有关秋天的文章,仔细读一读,看别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样子?文人骚客是怎样描绘秋天的?他们对秋天又有着怎样的感受?

三.说秋天

将你们搜集到的各种资料汇总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理,然后在班上交流,进一步提高对秋天的认识和感悟。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绘画、演讲、配乐朗诵、表演、多媒体演示等,看哪个小组收集的资料最丰富,介绍的最生动。

四.写秋天

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对秋天一定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那就拿起笔来,写一篇关于秋天的文章,为大家讲述一个关于秋天的动人故事吧!

设计方案二:

童年

活动安排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冰心《繁星》 一.忆童年

童年总是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里面蕴含着无数的记忆珍宝,等待同学们去发掘。同学们可以听爷爷奶奶讲述你童年的故事,听爸爸妈妈叙说你美好的童年生活,也可以自己去寻找那印在脑海深处的记忆。

二.读童年

童年生活,是众多的作家和文学作品所描述的对象。同学们可以广泛搜集这方面的作品,并细细加以品味,看看作家们是如何表现他们童年生活的,运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

推荐篇目:《我们家的男子汉》(王安忆)、《童年旧事》(梅洁)、《旦旦记趣》(陈忠实)、《童年故事》(李晓林)、《童年片羽》([尼日利亚] 沃尔•索英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三.谈童年

在回忆起你众多童年往事的基础上,同学们从中挑选出一两件你印象深刻或对你影响较大的事情,然后讲述给其他同学听。在讲述的过程中,要注意交待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为什么这件事你印象深刻或对你的影响较大,对你有什么影响,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等等。四.写童年

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既找出了童年时印象深刻、影响较大的事情,又向作家们学习了写作技巧,你一定跃跃欲试了吧,那就快快提起笔来,把你的童年生活写下来吧!

六、研究过程与组织实施

1、研究过程

(1)第一阶段:(2012、8—2012、10)课题准备阶段

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分析调研、论证,确立研究课题,成立课题小组;组织课题组人员讨论,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设计研究方案;分解和落实课题研究任务。

主要研究方法是:教师实施法和调查研究法。

(2)第二阶段:(2012、10—2012、12)研究探索阶段

(一),①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②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③结合语文教材和学生生活实际,以年级为单位,制订出各年级体验作文训练内容,组织教师撰写体验作文方案、案例。

④各年级语文教师组织开展体验作文活动,撰写教学案例等。主要研究方法是:教师实施法、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

(3)第三阶段:(2012、12—2014、1)研究探索阶段

(二)①各年级在第一轮体验作文实验的基础上,调整修改体验作文训练内容。

②针对第一轮开展体验作文实验的反馈,修改和完善体验作文方案,课题组有选择有重点地组织开展体验作文活动。

③写好课题研究中期报告,出一个体验作文集。

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比归纳法。(4)第四阶段:(2014、1—2014、)总结提高阶段

收集有关资料,特别是研究论文及成果资料,全面分析总结,撰写课题结题报告,迎接课题鉴定。

主要研究方法是:理论研究法和分析总结法。2.组织实施

(1)建立课题研究组织。由教研员和部分骨干教师组成课题研究中心组,领导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学校建立实验组,由语文教研组长或学校的业务领导担任组长。

(2)加强对研究学校的指导和对实验教师的培训,确保研究的规范性和实效性。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课题研讨会,针对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集体攻关,对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总结推广。课题理论依据

1.《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2.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生活如泉水,泉水丰盛,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也就是说作文的本质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生活的体验,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叶圣陶先生的生活作文思想:“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

3、杜威活动教育理论:“应把世界当作一本大书,把现实事物当作教材„„在生活中到处都有教材,到处都有课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校外活动促进学生拓宽知识面,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获得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4、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他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主要参考书目与文献

1.《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

2.袁浩.《小学作文教学心理研究与实践》.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3.朱作仁、祝新华主编.《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彭小虎.《互动主义原理与学生素质之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9卷(1999年)第9期。

5.郭根福.《近二十年来我国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云南教育》.1998年第5期。

下载高中英语朗读课题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英语朗读课题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目的 幼儿师范专业是职业教育中的一个特殊专业,目前幼儿师范专业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人才培养规格类型单一,目标定位缺乏前瞻性和适宜性;课程设臵、......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类别:岳阳市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 课题批准号:YJK09BF01 学科分类:教育技术 课题主持人:徐照辉教务主任 中学一级教师华容县成人教育中心 主要研究人员:何忠海罗卫华杨志赛蔡......

    课题研究报告

    2007年12月,我校承担了综合实践研究课题《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自主性学习方式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已完成了该课题的预定研究任务,现将研究工作向总课题组汇报......

    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英语写作训练策略的研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在英语课程评价上,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验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

    课题研究报告

    职业高中学生作文失败原因之探究及应对策略 ——作文教学课题研究报告 主笔:钮曙霞参与研究人员:郭其芳、熊玲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对中学生的作文教学现状感受颇深,学生写作水平......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类别:河北省电化教育馆“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 课题编号:HBDJ20110638 《信息技术条件下减轻小学生课业负担研究》 工作报告平乡县常河镇学区 王素华 闫震平乡......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研究报告范文结题报告的写作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但约定俗成的大体结构是: 1.标题。要求简明扼要反映研究主题。有三种表达式:⑴点题式,即用研究课题的......

    课题研究报告

    《通过读背培养小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研究》课题 研究报告 桦甸市第十一小学课题组 课题主持人:陈春霞 【内容提要】 此项课题通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在理论研究上:提高了全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