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

时间:2019-05-14 06:3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

第一篇:关于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5年9月2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

务委员会

第十八次会议上自治区副主席 白向群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主要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8337”发展思路,实施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科技进步条例(以下简称“两法一条例”),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成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科技进步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优化政策环境。研究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内政发〔2014〕79号)和《内蒙古自治区创新驱动发展规划(2013-2020年)》(内政办发〔2014〕73号),对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做出顶层设计和重点部署。同时,制定印发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文件,进一步细化、完善措施,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

(二)大力实施“两法一条例”,健全法制环境。主动适应新形势,配合自治区人大修订了《科学技术进步条例》。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势,宣传科技知识和“两法一条例”。积极配合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完善措施,健全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加大专利行政执法力度,2014年执法办案量居全国第13位。加强科普宣传,自治区本级人均科普经费从“十一五”初期的0.5元增至2015年的1.35元;投资8.15亿元,新建了内蒙古科技馆。各盟市也提高了科普经费支出比例,新建科技馆4个、在建2个。

(三)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制度环境。9月15日,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已报自治区党委审定。这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必将全面推动我区科技创新工作。同时,研究通过了《关于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意见》,将以政府名义印发执行。自治区从2013年开始启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将支持重点明确为技术攻关、成果推广、平台建设三个方面。一是创新研发体制和机制。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围绕“五大基地”建设及民生、生态领域,组建了38家产学研结合的新型研发机构,承担科技重大专项,解决产业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如伊利乳业技术研究院在欧洲设立分支机构,研发水平达到世界一流;东源科技与航天系统研究院、清华大学联合成立高分子研究院,打造可降解塑料产业集群;各盟市与北大、清华、浙大、上海交大等知名高校合作,组建了一批产业技术研究机构。二是创新科技投入方式。设立总规模4.8亿元的内蒙古协同创新股权投资基金,通过科技与金融融合创新,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三是推进科技体制改革。2014年以来,启动了科技计划、资源配置等方面改革,研究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大型科研仪器和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等重点任务,建成了“内蒙古科技创新综合信息系统”。

(四)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各级政府逐步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2014年度自治区本级年度财政科技专项资金达到9.74亿元,较2011年增长121.36%。科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2014年全社会R&D经费支出达到122.13亿元,是“十一五”末期的1.9倍。有7家中小企业在新三板上市融资,6家在审,35家签订挂牌辅导协议。启动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服务。“十二五”以来争取国家科技项目1780项,获得经费支持13.8亿元。

(五)不断强化人才开发,壮大科技创新队伍。深入实施“人才强区”工程,深化拓展“草原英才”工程,启动“十大百人计划”。培养、支持创新团队175个、“草原英才”712人,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97人;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52个,柔性引进院士67名。“十二五”以来,全区高校累计承担课题2.7万多项,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内蒙古大学新增部级重点科研平台5个、自治区重点科研平台21个,博士学位人员所占比例由“十一五”末的37%提高到61%。

(六)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技术路线图,科学部署关键共性技术攻关。2013年以来,我们紧扣“8337”发展思路,确定9个重点领域,开展技术路线图研究与设计,已完成稀土、有色金属、现代煤化工、现代种植业、现代畜牧业5项,凝练了一批重点攻关项目,取得显著效果。如:奶牛性控技术逐步成熟;布鲁氏菌病疫苗生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规模空气储能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稀土合金材料相关技术实现升级。

(七)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平台载体创新能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新增2个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分别发展到2个和4个,总计形成20家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其中一半以上在“十二五”期间得到提升。基层科技特派员总数达到7300人。在通辽、巴彦淖尔分别建成了东、西部常设技术市场。

(八)积极拓展产学研合作领域,推进产业技术创新。组建稀土、马铃薯、农牧机械制造等2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企业牵头组织实施产业方向明确的科技项目机制。自2012年设立科技重大专项以来,87.6%的经费投入到企业,带动企业投入36亿元。促成包钢集团与中科院全面合作,设立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深化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培育14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2个“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94家“自治区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十二五”以来,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的获奖项目中,42.5%的奖项由企业获得。

(九)深入实施成果转化工程,推进实用技术转移转化。着眼于产业技术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我们将成果推广、专利转化确定为科技计划重点支持方向,实施了一批科技成果和专利转化项目。如稀土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的广泛应用,使离子型稀土资源综合回收率由不到50%提高到75%左右;稀土永磁体高端市场占有率由15%提高到35%;高端LED发光材料实现了国产化,国内市场占有率由40%提高到80%以上;汽车尾气催化剂由国标IV提高到国标V,部分产品在国际市场实现零的突破。

二、存在问题与对策

据国家科技统计监测,2014年内蒙古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居全国第20位,较“十一五”上升了一位。但在国家科技统计监测的33项指标中,我区排名在20位之后的指标有15项,其中6项指标排在第29~31位,区域创新能力与发达省市相比存在明显差距,与全区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亟待解决的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的问题。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不到位,鼓励创新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合理,科技评价体系不科学,科技资源分散,共享程度低,科技活动的市场导向机制尚未形成。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力的问题。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鼓励转化的激励机制不完善,开放合作程度不够,吸引外部科技资源的政策环境不健全。三是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高层次研发平台匮乏,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短缺,专业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多数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与能力。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的企业仅占6.1%。四是科技投入仍然偏低的问题。我区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先进省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014年全区R&D投入占GDP比重为0.69%,远低于2.09%的全国平均水平。自治区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年度支出的比例约为0.85%,全国平均为2.24%,在全国居于第28位。一些盟市财政科技经费难以保障,大部分旗县财政未设科技专项经费,或没有真正用于科技项目。基层科技工作困难较多,独立设置科技局的旗县(区市)不足40个。

立足区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全局角度和全球视野探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道路,是推进我区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在谋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我们针对科技创新水平较低的现实,提出到2020年全面完成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任务,使创新活动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区域创新能力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力争到2020年,使全社会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2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围绕建设“五大基地、两个屏障、一个桥头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提高创新能力,支撑发展方式转变。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围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办发〔2015〕46号)精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切实简政放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特别是改革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对现有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进行优化整合,衔接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等各个创新环节。组织开展科技需求调研和产业技术发展预测研究,建立科技项目储备库,解决科技项目实用性和先进性问题。建立科技计划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和专家评议制度,改革科技项目管理办法,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项目管理流程,逐步建立专业机构管理项目机制。建立与国家对接的科技管理平台,统筹各类科技资源。通过财政资金后补助等方式,支持创新主体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科技成果转化。

二是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快建设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政府及相关部门围着企业转、高校和科研院所围着企业转、企业围着市场转的创新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自治区国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重大专项承担企业的科技投入监测与考核机制。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自治区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组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切实落实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创投企业抵扣政策等措施。到2020年,企业R&D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总量的比例稳定在85%以上。

三是健全人才开发机制。扎实推进“人才强区”工程,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评价机制,按照创新规律培养并用好人才,充分激发其创新活力。强化人才培养,科学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扩大技能型人才培养比例。完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围绕自治区重大需求,面向全国引进院士、首席专家等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实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行动计划,发挥好高层次人才的智囊作用。破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健全科研人员薪酬和岗位管理制度,鼓励科研人才双向流动。允许事业单位科研人员采取兼职、挂职、参与项目合作等方式,带着科研项目和成果、保留基本待遇到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创新工作或领办创办企业。

四是构建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争使财政科技投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并带动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多元投入体系。优化自治区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支持力度。推进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建设,完善协同创新股权投资基金运行机制,推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发展。通过专利权质押补助、科技保险补助等方式,鼓励银行资金、创投基金和民间资本投资科技产业化项目,发挥财政科技投入的倍增效应。加快发展服务创新的互联网金融,探索开展私募股权众筹融资试点。

五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建设。优化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布局,按功能定位分类整合。鼓励和支持各级政府、社会力量组建一批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集科技创新与产业化为一体的新型科技研发机构,引进国内外优秀科研团队,强化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开展区域特色明显、紧扣地方需求的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大型科研仪器和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改善各类科技园区基地的创新创业环境,启动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通过融合创新壮大新兴业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

六是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意见,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将奖励科研负责人、骨干技术人员等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比例,从现行不低于职务发明成果转让收益的20%提高到不低于50%。放宽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发展多层次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探索基于互联网的在线技术交易模式。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研究和开发,促进知识产权应用。

七是强化科技开放合作。建设国家、自治区、盟市、旗县四级科技联动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和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问题。制定科技计划对外开放管理办法,引导国际知名研发机构参与承担我区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或合作建设国际科研中心。强化与俄罗斯、蒙古国等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科技合作。强化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全面科技合作,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联合攻关、重大工程科技战略咨询等活动。完善与发达省市和周边地区的区域协同创新合作机制,促进产业转移、延伸和升级。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跨区域产学研合作。

八是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把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重大任务,纳入改革发展重要议事日程。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制定配套措施,保障“两法一条例”的有效实施。抓好“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统筹科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政策、规划和改革举措,研究解决重大问题,推进工作落实。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完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采购等方面政策。建设创新调查制度,将创新驱动发展成效纳入对盟市和部门的实绩考核内容,并加大相关指标的权重。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考核制度。

总之,我们将以此次专项评议为契机,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落实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各项任务,共同推进创新型内蒙古建设,为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13年以来,区政府积极营造科技创新发展环境,重点围绕全区优势产业发展,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科技成果,培育了一批技术创新能力及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全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着增强,科技管理工作多年连续被评为全省、全市先进。区被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2013年通过国家终期验收;2013年区通过国家科技进步目标考核,被列为全省依靠科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示范县(市、区)。

1、落实各项科技扶持政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一是进一步强化对科技创新的引导作用。2013年来,区政府先后出台并完善了一批扶持力度大、政策导向明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如《市区科技进步奖励办法》、《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办法》、《区专利申请资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市区科学技术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等,着力培育创新主体,提升创新能力,优化创新环境。二是建立和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每年评审区本级科技进步奖,表彰、奖励科技人员,2013年来,全区累计奖励科技成果21项、奖励科技人员155人次、发放奖金21.5万元,激发了科技人才加强科技创新的热情。每年表彰奖励全区加快工业发展单项考评奖,特别设立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和鼓励专利投资奖,不断激励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每年发放专利资助、创新基金立项项目配套资金等,激发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完善科技管理服务机制,科技管理工作硕果累累

区政府建立了定期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帮助企业解决科技创新发展难题等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加大科技管理工作力度。培植高新技术产业,组织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申请专利,促进科技供需对接。以科技项目为抓手,组织实施了一批重点科技项目。目前,我区有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市级民营科技企业共30家;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实施了国家“863”、“973”计划各1项,药业有限公司完成3项国家新药重大创制科技项目和2项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稀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业有限公司、发电设备成套制造(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均实施了省高新技术产业重大项目;2013年至今,成功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76项,累计争取科技项目经费5016余万元,申请专利814件、授权366件。2013年,全区科技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全区申报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达109项,立项78项,争取科技项目经费1086万元;申请专利304件,授权专利222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57件、授权44件,均在全市前列。

3、创新科技管理宣传与培训,科技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一是每年开展全区科技管理业务培训班,对科技型企事业单位科技人员进行系统的科技管理培训。2013年以来,举办各类科技管理业务培训班7次,培训科技管理人员460余人次,提高了全区科技管理水平。同时,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帮助企业引进关键领域的高级人才、急需人才,全区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二是开展群众性科技宣传活动,每年都开展好“科技活动周”活动,深入开展科技入园区、入校园、入社区、入农村活动。广泛普及科技创新知识,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勇于创新的社会氛围。目前,全区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万余人,科技管理人员150余人,农业科技特派员20人。各行业科技人员投身技术研发、创新实践,认真组织做好科技成果鉴定,主动申请参评科技进步奖励,及时把自主创新成果申请为专利,推动了全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4、提升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科技创新团队不断涌现

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组织申报省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积极争取扶持资金,加快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产学研结合为抓手,扶持开展综合性科技攻关,积极找寻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截止2013年底,我区有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级技术研究中心11个,省级创新团队2个。企业与各类高校、有资质的科研机构建立的合作研发平台31个,产业孵化基地3个。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的涌现和壮大,推动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5、争取多元化科技投入,科技经费逐年提高

充分把握国家、省、市科技政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科技项目,争取科技经费投入,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扶持力度,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科研工作的资金瓶颈问题。2013年,全区研发投入8.76亿元,为2005年的18倍;区本级财政科技投入1917万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62万元,较2005年增长55%;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78项,争取经费1086万元;发放专利资助、创新基金立项项目配套资金共计16万元。科技经费、政府投入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61.2%。

二、存在问题

1、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不足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目前区内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主要是以稀土、药业等为代表的发展规模较大、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一定数量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把企业发展定位在量产扩能上,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发展壮大之路,还没有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新增、新培植的科技创新意愿强、能力强的企业不多,科技创新对我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不足,科技创新发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一是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区内具有创新能力特殊专长的人员数量不足,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复合型创新人才缺乏等问题较突出。二是科技人才流失严重。各类专业人才往往因为缺乏较好的研发平台、创新创造条件受限、生活待遇较低而流失严重。

3、产学研平台管理体制不顺畅

区内企业与各类高校、科研机构建立的合作研发平台有31个,但受制于各种因素,“产、学、研”合作平台的管理体制不尽顺畅,科技资源没有充分共享,区内企业利用合作研发平台进行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的成本较高,直接影响产学研合作及科技成果转化。

4、科技投入缺口仍然较大

一是我区经济总量、新增可用财力均有限,且新增的刚性支出压力较大,科技支出虽逐年增加,但按上级对各县(市、区)科技支出应以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1.1%安排,政府科技投入仍显不足。二是一些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积极性不够高,企业投入产品研发、技术升级的经费有限。

三、下步打算

1、创新驱动,进一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

深入开展“科技入园”是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主抓手,区政府将进一步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力争沙河工业园申报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进一步突显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效应,提高区内企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实现科技驱动战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2、注重引导,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是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动力。区政府将进一步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完善创新型人才激励措施,加快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一是设立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建立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对在技术、研发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给予奖励,积极引进高端创新领军人才,进一步优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二是重视对现有科技人才的培养、使用和管理,创新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挖掘、管理好现有科技人才,充分激发科技人才的潜能,留住高端人才,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才尽其用。

3、搭建平台,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是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支撑。区政府将进一步积极找寻区域特色产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增强内生动力。以水西有色冶金基地和沙河工业园为平台,进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新科技服务方式,整合项目、技术、人才等资源,促进科技与企业有效对接。积极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科技企业合作,完善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推动稀土、药业、金环磁选等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设立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支持稀土、生物制药、汽车零部件等优势特色产业创建或升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加大投入,建立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建立全社会科技投入体系是推动科技进步工作的源泉。区政府将进一步把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的重要位置,增加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激发企业自觉增加科研投入,不断进行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升级。完善科技投入政策体系,加强引导和激励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促进全社会资源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强化科技与财税、金融合作,引导和支持创业投资,银行信贷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参与和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5、强化服务,推动全区科技创新再上新台阶

区政府将以苏区振兴发展为契机,围绕“五区建设”总目标,充分激活科技创新要素,着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增强责任,加大科技宣传,组织每年一度的科技活动周,抓好科技三下乡活动。突出重点,选好主题,创新政策,有效组织企业单位申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培育创新型科技企业,开展科学进步奖评审推荐工作,加大产学研科技交流合作,大力实施专利战略,鼓励和帮助企业申请专利,保护知识产权,带动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切实发挥科技创新在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第三篇:2012科技工作报告

在***2012年科技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2012年5月16日)

尊敬的***主任、地区***专员,各位领导、同志们:

按照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县委、政府向大会作科技兴县工作报告。

一、2011年科技工作回顾

(一)宣传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广大群众科技素质进一步提高。一是利用“4〃26知识产权宣传日”、“科技活动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等活动,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民科技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在全社会营造关注科技、学用科技的浓厚氛围,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2万份。二是紧紧围绕“实际、实用、实效”的培训原则,以“科技之冬、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远程教育主题月联合培训”等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科普培训工作,累计举办各类实用技术上培训班***期,其中骨干重点班***期,普及班***期,共培训农牧民***万人次,培训基层党员干部***万人次,村干部培训达到100%;培训少数民族***万人(次),占少数民族劳动力的85%。

(二)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完善,科技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科技进步法律、法规,结合县域实际,制定完善科技人员干事创业激励政策,出台《关于加强专业技术职称评聘与继续教育挂钩管理办法》、《***科技进步奖励办法细则》、《***促进企业创新奖励办法》、《人才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营造促进科技发展提供良好政策环境。二是多渠道筹措科技资金,全面构建以财政投入为先导,以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以银行贷款为支撑,以引进外资和社会融资为补充的科技

投入体系。2011年,全县财政共安排科技三项经费***万元,科技三项经费占到本级财政决算支出的***%,全县在农业新技术推广、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方面投入资金累计达***亿元。

(三)科技进步创建取得新成效,科技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一是2011年年初,地委、行署代表***对我县2009—2010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了考核,我县被评为***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县,并受到***表彰。二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成功创建为2009—2010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三是科技进步奖励工作成绩突出,召开科技工作会议暨科技工作表彰大会,对在2007—2009获得科技进步奖的***项成果和***个科技进步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四)科技工作载体不断创新,科学技术普及步伐进一步加快。一是通过层层推荐、择优选拔、双向选择等方式,把思想好、作风正、技术强,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技术人员选派到生产一线,鼓励科技特派员以资金入股、技术参股、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等形式,与农民群众尤其是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全县共选派员科技特派员***名,其中建立利益共同体的有***人,创办经济实体的有***人。二是坚持把发展农技协会作为农业科技服务、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前提,大力发展、逐步规范各类农技协会,扩大协会覆盖面,提高其在农业生产中提供信息、技术指导、联系市场的服务能力。目前,全县已建立牛羊养殖、番茄种植、玉米制种等专业协会***个、专业合作社***家。三是不断加强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带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应用,目前全县已建成棉花、制种、蔬菜、养殖等示范基地***个,其中县级示范基 2

地***个、乡村级示范基地***个;共培育科普示范户***户,科技带头人***名,评定农牧民技术员***名,申请专利***项。

(五)科技成果转化不断加快,县域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一是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实施,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积极推广先进农业实用技术,2011年全县新增高新节水***万亩、土地互换***万亩,推广机采番茄***亩、机采辣椒***亩,完成测土配方施肥***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

100%;************************************************************************************************************************************************************************************************************************************************************************************************************************************************************************************************二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进一步壮大绿色食品、轻工纺织、精细化工、建材制造、新型能源五大支柱产业,工业整体规模、质量和效益不断

升,***************************************************************************************************采取BT模式实施哈拉干德工矿产品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对金沟河综合工业园进行

容,*********************************************************************************************************************************************************************************************************************超额完成全年减排任务。

回顾2011年,我县科技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和***、地区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县各部门、单位的广泛参与,得益于科技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大力推进和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借此机会,我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长期以来所有关心支持***科技发展的各级领导及在科技工作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县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缓慢,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科技队伍人员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等,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二、2012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 2012年科技工作的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精神,以******为契机,以“************”为指导,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2012年科技工作重点任务是:

(一)强化支撑引领作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加大农业科技培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高标准规划和******************具人文优势、最具专业权威、最具引领作用的农民培训基地。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依托“科技之冬”、“科技之夏”以及远程教育等多种平台,以农口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致富能手带头人培训为重点,多形式、多渠道与大中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建全完善科技推广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工作局面。以“阳光工程”为载体,深入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用技术的培训,提高

农牧民增收致富的能力。以“三模一技”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积极引进大马力动力机械、深耕深松机械、残膜回收机械等新型农机具,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组织动员科技人员和高校毕业生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农村基层,兴办生产经营实体,与农民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展创业和服务。依托现有的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资源的集成共享,形成全覆盖的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二是抓好优势资源转换,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和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扶持和引导以优势资源转换为主的特色产业发展,继续壮大绿色食品、轻工纺织、精细化工、建材制造、新型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全面启动县级科技项目,以县级科技项目为载体,实施一批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县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三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扎实推进科技进步工作。以科技进步目标考核为抓手,积极鼓励和支持各乡镇创建***科技进步先进乡镇。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培养、评价和激励机制,鼓励其他省市科技创新人才到我县领办科技项目、承担科研课题,积极支持、引导本地科技人才从事行业科研活动,努力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业务技能高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和科技管理服务工作者。四是抢抓发展机遇,积极争取科技项目资金。围绕县委、政府确定的2012年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目标,认真筛选、推荐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积极与上级业务部门协调沟通,******************和资金投入。

(二)大力发展民生科技,促进科技为民惠民。一是实施全民健康科技行动。加快疾病防治、优生优育、公共卫生等技术的应用,重点面向农村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机构,推广医疗信息化、远程医疗等技术和产品,普及健康知识,提高社区、农村医

疗服务水平。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我县企事业单位联合开展人口卫生与健康科技项目及医疗卫生科技交流活动。二是实施公共安全科技行动。加快建立生产安全、防灾减灾等公共安全事件、事故、灾害的检测监测体系,建立以先进信息集成和管理技术为支撑的公共安全保障和应急技术平台,提高公共安全技术水平。三是实施全民节能减排科技行动。重点围绕节能减排、节水型城市、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加快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潜力大、应用面广的关键技术;加强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和发布相关指标,促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积极的发展。

(三)扩大科技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区内外科技资源。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的技术研发需要,探索多种对外科技合作模式,做好引进区内外技术、管理人才等合作交流工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围绕我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企业产能信息的采集,通过为企业提供订单对接、培训、展会、咨询等深度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提升经营管理和产品制造能力,扩大企业规模,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四)优化创新环境,加大科技政策法规落实力度。一是加强《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配套政策以及企业研发投入、民营科技企业认定等政策的落实。加强政策调研,根据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逐步健全完善推动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二是加强科技信息宣传和科学普及工作。全面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月、科技活动周和“科技入企、下乡、进社区”等活动,组织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开展科技宣传活动,提升各族群众科学素质。切实办好***科技信息服务网,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和科技创新成就及科技创新创业典型的宣传报道,营造支持、鼓励、参与科技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三是抓好科技培训、科技项目、科技

示范园区建设等工作,充分发挥专家顾问团的作用,共同推进重大科技活动,共同开展创新研究,努力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参与和支持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做好新形势下的科技工作,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以科技进步促进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科技工作报告

科技引领发展 信息带动先行

为长江下游xx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xxxx局科技工作会议报告

各位领导、代表、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局xxxx年科技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围绕“畅通、高效、平安、绿色”xx建设主题,践行“三个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回顾我局2009年科技工作,认清xxxx年科技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积极寻求发展的策略和途径,破解科技创新难题,进一步提升科技服务xx建设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长江下游xx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在,我向大会作科技工作报告。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我局科技信息工作快速发展的一年,是数字xx稳定运行、成效初显的一年。全年工作以巩固、提升和完善南浏段数字xx建设成果为重点,以全面实施局重点科技信息化项目为依托,较高质量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开启了长江下游xx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总结2009年科技工作,主要取得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成绩:

一、南浏段数字xx建设与运行同步推进

数字xx工程验收工作稳步开展。完成工程的全部单位工程交工验收、档案验收、工程审计和预备费申请等工作,实现了工程总体优良的质量目标,为竣工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启动南浏段数字xx试运行。数字xx运行中内部管理不断加 强,外部服务成效初显。一是认真抓好试运行期间的维护、保障和培训工作。二是组织完成南浏段数字xx内部正式运行方案(试行版),启动了南浏段数字xx内部正式运行,有力推进了用现代信息技术替代传统维护管理手段的进程。三是在内部正式运行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数字xx对外服务试运行工作。现已与长江引航中心、xx通信管理局、xx二十八所等单位签订电子xx图试用协议,提供长江xx至浏河口段电子xx图(测试版),广泛征集用户使用意见,为下一步逐步扩大对外服务用户范围、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方式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数字xx的延伸和拓展取得新进展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完成交通运输部《新理念-内河水运建设指南》数字xx篇的编写及修改完善工作,在南浏段数字xx示范工程建设实践基础上,进一步在理论上明确了数字xx的构架和主要建设内容,为全国内河数字xx建设提供参考。

积极配合长江xx局完成长江干线电子xx图制作、培训以及测量船现场精度比测工作。其中我局主要是完成了南浏段与芜湖以上电子xx图的拼接及审核工作。

积极拓展数字xx建设内容。完成了xx处重点航段视频监控系统和长江xx局委托的“九江长江大桥桥区航标遥测遥控及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探索通过视频实现xx可视化以加强xx现场信息的监测途径。实施了九江、安庆、芜湖xx管理处网络平台一期建设,完成了九江处机房建设,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全局七个全能管理处与局机关的联网,为数字xx的延伸及办公自动化的实施打下基础。

三、科技创新与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加强

深入研究数字xx管理体制。组织完成长江xx局重点科技项目“长江南浏段数字xx管理体制研究”,结合数字xx的运行和局综合管理模式的改革,分析并提出了南浏段数字xx近期和未来理想的管理体制,为长江全线数字xx的管理和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建成局、处视频会议系统。形成长江xx局、xxxx局、全能管理处三级视频会议网络,为全局实现视频会议、应急指挥、远程培训等打下基础,是信息技术融于日常管理成功应用。

积极做好xxxx年科技项目经费预算工作。面对财务预算制度改革,主动调整工作思路,加强科技信息化工作的计划性,全力做好项目预算,全局争取了近900万元科技信息化项目经费。

不断增强科技人才队伍。一方面结合数字xx的运行,另一方面结合科技信息化项目的实施,重点加强了计算机操作、应用软件使用、网络维护等方面技能培训工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做好人员力量储备的同步工作。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修改完善科技管理、通讯管理、信息管理、质量管理、《xx科技》组稿工作等多项管理制度,将于近期下发并实施。

四、全面质量管理持续开展取得新成绩

组织召开局QC成果发布会,发布成果 23个,其中《研制大桥桥区xx视频监控系统》QC小组成果荣获交通运输部优秀奖、长江xx局和xx市一等奖。回顾2009年科技信息工作,我们实现了“六个新突破”:南浏段数字xx建设取得新突破,实现工程质量总体优良的目标;数字xx的运行管理取得新突破,实现内部正式运行、对外服务试运行;数字xx内容的拓展取得新突破,实现xx重点航段xx视频监控;重点科技项目的攻关取得新突破,组织完成南浏数字xx管理体制的研究;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完成局处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和全局网络平台的搭建、联网;科技创新环境取得新突破,科技信息化项目的投资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QC小组成果水平不断提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局科技信息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自主创新能力需进一步增强;二是科技人才队伍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现代化程度和信息化发展水平还需进一步提升;四是科技项目的储备和项目管理水平需进一步加强。等等这些问题和薄弱环节,需要我们认真面对,统筹思考,创新工作,增强工作的责任感,不断努力工作,解决困难和问题。

xxxx年主要工作任务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局工作会议精祌,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长江下游xx率先发展的战略基点,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按照“需求引导、强化创新、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基本方针,着重加强科技信息化项目管理,着重强化关键技术研究和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化引领和服务生产的作用,为加快推进长江下游xx的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工作重点:“一巩固、一延伸、三加强”。“一巩固”即巩固提升南浏段数字xx成果;“一延伸”即向xx以上延伸数字xx;“三加强”即加强科技成果、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加强科技项目储备、管理和预算,加强科技、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使用。

主要工作目标:

1、确保南浏段数字xx示范工程顺利竣工验收。

2、实施数字xx延伸,电子xx图系统延伸至九江,实现全局电子xx图的制作、更新与服务。

3、组织开展xx信息一体化服务系统、局处办公自动化系统、各xx处主要桥区视频监控系统及融合、局网站升级改版等八项重点科技信息化项目,加快局信息化步伐,提升科技应用实力。

4、做好数字xx成套技术报奖的准备工作。

5、完成局监控指挥中心改造的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工作。

6、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xxxx年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做好南浏段数字xx工程竣工验收,提升完善工程建设成果 在巩固南浏段数字xx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准备工作,力争六月底顺利通过交通运输部竣工验收。工程的竣工验收进度和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长江全线数字xx上延的进度。目前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一手抓好内部的试运行和竣工验收资料的准备工作;一手抓好电子xx图对外服务的试运行,以充分体现数字xx建设效果。当前形势紧迫,中国海事局年内将在国内航行船舶规范配载电子海图系统,这就要求电子xx图对外服务工作必须抓紧时间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我们要结合长江xx的实际,针对 不同的对象,采取多种服务形式,拓展服务范围,探索适用于长江xx实际的电子xx图服务模式,为电子xx图正式对外服务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

继续做好数字xx工程建设成果巩固提升和完善工作。一是抓好数字xx成套技术报奖准备工作。在工程竣工验收和全面运行的基础上,结合局相关应用研究,进一步提炼总结数字xx成果,年内做好专利、软件著作权申请和召开技术鉴定会等准备工作,为数字xx的全面推广打下基础。二是抓好xx信息一体化服务系统研发和应用,进一步拓展服务形式和途径,提升数字xx对外服务的质量。三是结合南浏段数字xx管理模式研究,做好数字xx监控指挥中心改造准备工作,完成调研和方案设计工作。

积极组织实施数字xx延伸项目。充分调集技术力量,实施xx至九江电子xx图系统。建立xx局全辖区电子xx图的生产、更新体系,为全局实现统一的数字xx管理打下基础,以进一步推进长江下游xx转型发展进程。

二、加强科技信息化项目管理,确保科技信息化项目质量。抓好列入局财政预算的科技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局、处办公自动化系统、各xx处主要桥区视频监控系统,以及局网站升级改版、xx处流速流向遥测仪、水位信息处理系统、航标标准电流电压测量管理系统、局桥区和趸船视频整合等项目管理工作。今年项目繁多,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将采取项目负责制和技术方案审查制,从而进一步加大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检查、指导、控制力度。同时,承担项目的单位要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组织高水平的项目技术力量,加大项目实施管理力度,确保项目的质量和水平,确保这些项目在xx生产中发挥实际效用。在实施过程中还要严格执行财政预算制度的要求,做好项目经费的使用与管理。局将按照科技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项目的立项、实施、验收等工作,以确保局科技信息化项目的成果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率。

积极组织科技项目的立项申报。面对财务预算制度改革、长江xx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我们要积极应对,主动调整工作思路,充分利用财政预算实现科技经费保障,认真做好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坚持科技信息化项目立项审查制,加强对各单位立项申报的组织和指导工作,认真申报、严格把关,努力提高申报项目质量。局将选择具有科学性、适用性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纳入财政预算,争取经费保障,也为科技人员的培养、成长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我们必须结合xxxx局的要求和实际,深入分析所面临的科技需求和技术难题,实行项目储备制,有计划地申请财政预算。

三、加大网络管理力度,确保网络安全畅通

随着我局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日常办公和生产管理对网络的依赖性将越来越大。我们将积极推进基础网络建设,从网络互联、业务互动逐步发展为信息整合、资源共享,逐步建立起依托科技信息化改革促进xx业务、行政管理业务发展的新机制。针对我局网络管理基础薄弱的现状,重点要加强六个方面工作:一是加强网络管理人员队伍建设,各单位要明确专人负责网络管理,重视网络管理人才的储 备和培养工作。二是加强网络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今年各xx处都有网络系统维护费用,要及时更新相关网络设备,不断完善软硬件配置。三是加强技术储备,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备份机制。四是加强内、外网应用,逐步提高办事效率。五是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做好核心设备的密码保护,完全实现内、外网物理隔离,确保网络正常运转。六是加强网络管理技术培训,提高网络管理技术水平。

四、注重科技信息研究,加强技术交流

各xx处要进一步注重xx科技信息工作,切实做好相关专业前沿科技信息的搜集、整理和交流。局将继续加强与《水运工程》、《xx科技》等学术期刊、航海学会以及其他协会和组织的联系,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上述组织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交流平台,加强学术交流,适时举办相关专业前沿知识信息讲座,为局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多渠道的信息保障。

五、坚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各单位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重点要坚持开展方针目标管理,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力争做到事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按照“小、实、活、新”原则,结合单位管理实际和目标,扎实有效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重点要加强各小组选题和活动程序的指导。

为更好地开展xxxx年科技信息工作,我们要着重做好以下五个保障措施,健全科技信息化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提供根本的组织保障。科技信息化工作覆 盖工作范围广,涉及部门、人员多,需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局将成立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以科技信息处为主的办公室,加强对科技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

完善各种项目管理制度,提供关键的管理保障。要通过坚持实行项目申报制、项目审批制、项目负责制、技术方案审查制、项目验收制等项目管理制度,加强项目实施关键环节的有效控制,保证项目的实施和质量。

合理使用资金,提供重要的资金保障。要充分利用财政预算途径,积极争取科技信息化项目资金支持,统筹使用项目资金,努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争取用较少的财政投入带动科技水平的提升和信息化的发展。

加大科技人才建设,提供智力保障。要搞好科技创新工作,必须把科技信息化人力资源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培养和使用体系。重点是加强全局现代科技知识和信息化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引进;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充实技术骨干队伍。

构建考评机制,提供强有力的考核保障。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工作考评机制,形成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良性机制。多方面激励创新,注重培育创新意识,增强科技人员的成就感和荣誉感,进一步营造鼓励科技创新的氛围。

同志们,科技信息工作面临着从重点突破到全面发展的转折时期,xxxx年工作任务重、时间紧。我们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新要 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扎实工作,加大科技信息工作力度,为长江下游xx率先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好、更新的贡献。

第五篇:松中学申报科技创新特色学校工作报告

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科技创新为抓手,提升学校办学内涵 ——闵行区莘松中学申报科技创新特色学校工作报告 科技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面对时代的迅猛发展,学校科技教育已成为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生发展为本,开展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科学精神的培养,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动,使学生通过科技教育,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多种科学思维方法,通过科技活动的参与,养成勤于动脑、善于动手、开扩视野、拓展思维、积极创新,形成人人爱科学,人人学科学的良好氛围,以科技教育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全面发展。我校是全国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学校,从1990年开始就研究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应用,迄今已有十多年的历史,经过这十年的探索和不断的经验总结,可以说我校的信息科技教育的发展与成绩是硕果累累,我们参与了《初中信息科技》试验本教材编写,经过市教委批准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教材;学生扬睿公网页作品《漫步在校园》作为范例编入教材;《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研究》被确立为国家级课题,同时贯穿于学校整个教育教学领域,围绕这大课题也开展了许多子课题的研究,写出了阶段性的报告,并作为成果在全区加以推广和应用,同时也孕育了一批能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骨干力量和师资队伍,我们专门成立了信息教研组,以形成强有力的技术支撑。2004年我校被推选为闵行区两所数字化实验学校之一。几年来,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寻找教育教学的新生点在我校经历了不断创生和发展的过程,我们正在向深层次探索和发展,逐步体现其多元化、社会化的功能,发挥并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走服务社会、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之路。科技创新教育对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我校连续在第十七、十八、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科技创新辅导师资的配备上也组成了梯队的形式,逐步走向成熟。这些都使我校的科技教育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制高点。总结我校科技教育近三年的发展与成果,学校领导反复讨论,听取意见,达成共识,确立了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科技创新为抓手,争创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提升我校办学内涵。目前我校是一所在科技上正走向特色,在教学上注重改革,在管理上注重科学、体现人性化的拥有良好声誉的学校;是一所在创新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一定文化形态、在全区能起一定示范作用、不断进步正在跨越式发展的学校。

一、争创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实施与保障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学校规划,成立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在我校近年的办学规划中将科技教育列为学校总体发展目标,在计划及科技教育计划中有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计划,并定期研究、检查和总结。学校对科技教育课程的实施有定期的研究制度,在教研活动中把通过课程落实培养学生科技素养作为活动的主题内容。老师们注重在科技教育活动中养成学生动手、动脑的习惯,在体验中获得学习经历和过程,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形成科技教育特色的教学风格。为使学校的科技工作有显著成效,学校专门成立了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亲自挂帅,教导处副教导具体负责,协同科技总指导、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一起带领科技教师开展各项科技活动,成立了科技竞赛小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网络。在此良好的基础上,学校在每周一节的活动课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开设了更多的科技类课程(科技类的兴趣小组占全校兴趣小组的三分之一,保证全校50﹪以上的学生参加)让更多的同学都能参加科技类教学活动,进行有关科技类的课题研究。学校安排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担任有关科技类活动课的教学工作,并通过不断总结、实践、再总结,编写确定具有莘松特色的科技教育的校本教材。为我校科技教育更上一层楼打好扎实的基础。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拟定、安排、组织、督检学校的各类科技教育活动。

二、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科技创新为龙头,形成学校科技活动的鲜明特色 1.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落实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科技教育领导小组多次研究与组织落实科技创新的各项活动,从制定计划、宣传发动、组织保障、场地保障、后勤物资[资金]保障、人员[教师、学生]保障,到教师和学生的市级、区级、校级培训及项目的考察、咨询与确定、项目的组织实施与成果的形成、项目的申报等环环组织落实,充分发挥了目标导向作用,使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落到了实处。2.抓好队伍建设,发挥优势特长学校的科技在科技创新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学校请了有着扎实基础、丰富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经验的陆振洋老师和黄惠晴老师担任了学校的科技创新小组辅导老师,作为指导教师的他们明知自己身上担子的分量,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他们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大量收集国内外一些先进的信息材料,利用空余时间刻苦研究和处理一些技术较专业的问题,如计算机单片机技术处理,机器人的知识,假期中,积极参加各类市级、区级培训,如市少科站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的培训和机器人知识的培训。在他们的办公桌上堆放着他大量收集的有关这些方面知识的书籍和材料,为丰富自身的内涵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尝试本学科与科技教学整合之路,在培养我校青少年科技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声誉,陆振洋老师荣获上海市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培养辅导伯乐奖并被评为2003闵行区优秀科技辅导员,区园丁。黄惠晴老师被评为区骨干教师。学校领导以他们为典型和榜样,在全校师生中加以宣传,同时作为契机,贴出“招生广告”,发动更多的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小组,也挖掘在这方面有兴趣的老师跟陆老师结成对子,现在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一支队伍,他们采取分工合作,在各自负责的项目上发挥特长,逐步走向成熟。学校在经费的投入上也采取了倾斜的政策。领导的支持给科技创新小组带来了巨大的动力,由此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形成了特色。3.开发科技创新的校本教材,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之路我们曾参与《初中信息科技》试验本教材编写,并在全区推广,应该说在教材的编写上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所以学校领导要求科技创新小组在实践上获得丰富经验的同时,及时要进行理论的提升工作:编写我校科技特色的校本教材。2003年有陆振洋老师、黄惠晴老师带头负责这项工作,教材编好以后,他们在自己任教的年级进行试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教研所领导和少科站老师的一致好评。4.立足普及与提高,培养创新人才 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既要有正确的认识,更要有良好氛围的支撑。为了更好的创设良好的氛围,我校近两年开展了丰富多彩科技创新活动,科技教育周周有、专题教育月月有,科技节年年有,每年开展“人人都有创造力”的小发明、小创造竞赛,使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了经常化、群众化。2003年我们以“让智慧充满校园”为主题开展了小发明、小设计方案的比赛,2004年开展了主题为“体验科学,健康成长”金点子创意活动,要求学生无论是“环保”,“交通”问题,无论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不合理的现象或不方便的问题,提出他们的大胆设想,设计出他们的小发明、小创造。从中预到初三全体同学积极参与,我们共收到参赛作品105份研究报告,科技创新小组组成评委,从中挑选出一等奖二个,二等奖五个,三等奖八个。其中初二(3)沈石安同学的作品《电脑专用节能插座》和中预(5)班张湛同学的作品《公交可视报站器》获得了一等奖,同时选送参加第二十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并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顺利通过初赛,进入了市级复赛。本学期学校计划第七周在科技创新带队教师的指导下组织了一次以“科技创新与机器人展示”活动周。本次活动从宣传,发动到步入实施,我们把工作重点将放在面向全校师生而非少数科技指导教师、尖子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加大普及、宣传力度,通过宣传和学校科技教师的辅导,要求学生以各种学习形式参与了此次活动。科学实践活动也是科技创新的项目之一,我们积极发挥校园整体资源优势,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给不同学生创造机会和舞台,让他们体验科学,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经历,让所有的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003年我们开展了以“网络平台搭建五彩网页世界”为主题的信息科技探索实践活动,本活动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一个展示“真我风采”的网站,以树立理想,畅想未来为目的,通过“人才观”的讨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学生按照要求,每个小组建立并完成各自的网站,学校以一定的主题形式,组织学生网站建设,网页在校园网发布,在全校进行交流。在作品交流过程中,各小组进行互评或自评,这不仅培养了学生表达、交流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突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鼓励创新实践;2003年、2004年学校每年组织初

一、初二学生进行网页制作活动,初

一、初二全体学生(600人)。学生网页在Internet网上交流,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兴趣。03-05年参加市、区织织的网页竞赛活动,都获得了好成绩。经过我们近三年努力,学生信息素养有了明显提高,如学生信息收集、鉴别、筛选、整理、传输、表达等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提高。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协作的能力也加强了。特别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获得的成绩:上海市初中网页竞赛2003:一等奖:刘姝妮; 二等奖:杨睿公;上海市爱心工程杯2003:二等奖:叶丰;闵行区信息科技网页竞赛2003:二等奖:诸诗蓓、姚斯鸣;上海市初中网页竞赛2004:一等奖:屠耀兰。5.成绩的获得下面是我校连续在第十七、十八、十九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所获得的成绩。2003年6月,叶丰同学设计的“计算机声卡扩展板”获全国发展协会中小学创新进步奖;叶丰同学被命名为“首届上海少年科学院小院士”;在第十八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叶丰同学的作品获创造发明一等奖;在第十八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季刘昱同学作品《机器人灭火》获机器人创意比赛三等奖;2004年7月,李凌峰同学获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希望之星”;2004年10月黄晨同学在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社会专项奖科馨奖;在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黄晨同学的作品《我家的和平星别墅》获优秀科幻画一等奖;在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李凌峰同学的作品《立方体的金字塔》获创造发明三等奖;在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李凌峰、沈石安的作品《太空小车》获机器人创意设计三等奖;李凌峰同学获区“明日科技之星”,并代表科技之星在青少年科技周开幕式上发言;2005年1月,吴一帆、邵勋获“SVA”首届未来工程师大赛机器人三项接力项目三等奖;2005年2月,李凌峰同学参加了上海科技优秀生访美活动;2005年1月,在第二十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区级初赛 中,我校沈石安同学的作品《电脑专用节能插座》和张湛同学的作品《公交可视报站器》获得了好评,顺利通过初赛,进入了市级复赛。

三、以科技特色项目为龙头,巩固和发展各类科技活动。学校在主抓科技特色项目的同时,进一步开展各种科技活动,在区少科站的大力支持和学校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充分发掘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资源,开设了各类科技活动课,有生物环保、无线电、车模、船模、空模、航天能源、科普知识、摄像、趣味地理、食品雕刻、应用化学、科普英语、应用数学、科技制作等,由于丰富多样的活动开展,再加上我校科技辅导教师的创造性劳动,学校的科技工作获得了丰硕成果,2003学共获得各类科技奖项一百四十二项,其中全国获奖五项,市级获奖四十项,区级获奖九十七项;2004学第一学期获各类市、区六十三奖项。

四、结合不同的学科特点,渗透科技教育的内容,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的长远目标,让学生在学习探究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与实践活动。我们积极有序地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把科技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把科技活动融于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的课堂教学之中,它能使学生科技素养得到充分的培养。近两年来,各个教研组都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践研究:语文组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探索与实践》,数学组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数学科学素养的研究》,英语组的《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操作性研究》,政史地组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一一被确立为区级课题,同时在闵行区第十届、第十一届科研论文评比中均获二等奖、三等奖,在这些课题的引领下,各学科的16项子课题获得了区级认定,学校在立足普及的同时不断创新。结合二期课改,我校在基础型课程中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将课本知识向生活知识拓展、向科技知识转化。培养学生探索、求知、探求规律的科学精神,理化生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体验动手的能力,2003年我们有10位同学分别获上海市中小学能源科学小论文一、二、三等奖。2002年起,我们在中预、初一年级开展了探究性课程,徐映老师在全区进行了探究课程的公开展示,得到了一致好评,经过一年的探索,编写了莘松中学探究课程学习方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探究课程的学习获得了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并结合自己的发现和感悟设计了很多课题,有33项被列为小组课题,如《虾、蟹烧熟后为什么会变红》,《对一次性用品的思考》,《水声昆虫是怎样呼吸的》等课题都具备了一定的初步探索科学的能力,老师经过筛选后,把他们罗列了成发现篇;印证篇;调查篇;求索篇四大类编写成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广泛开展各类科普活动,营造良好的科技教育校园文化学校通过专家报告、主题校班会、每周科技角、升旗仪式、学校宣传橱窗、科技节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科学知识及学校科技创新的成果推广,让学生在一个较为浓厚的科技氛围中成长,以形成学生的科学精神。如“神舟”五号发射前后,我们就开展了一系列以航天科技教育为抓手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结合地震海啸,进行防震减灾的知识竞赛;结合“闵行科技发展知多少”开展了一系列的知识讲座和比赛,让全体学生了解家乡的变化;随着校园网的建成,学校专设了科技教育网站,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查询感兴趣的科技资料,观看科技影视,交流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及时把学校科技成果在校园网上加以发布。为了开拓学生的创新思路,借签他人的经验,全校多个班级均订阅了《青少年科技报》、《动手做》、《太空探索》等科技类报刊杂志。充分的物质基础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学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少科站的培训,利用寒暑假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在少科站老师们的尽心辅导下,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每年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种科普参观、考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意志,也激发了对科技的极大热情。

六、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建立科技教育成果奖励制度,调动教师与学生参与科技教育的积极性学校现有多媒体教室4个,能直接上网的有近300台,还设有计算机专用调试维修室。教师几乎是每人一台移动电脑。学校将在教学设施不断更新的基础上,建立科技创新、机器人的专用教室,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科技教育创造更新的环境,同时努力改造现有的各种实验的装置,建立专用的实验室,以保证各种自研式综合活动课的开设。学校在调动科技活动的积极分子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举措,同时作为教师评优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有突出成果的给予重奖。2003年陆振洋老师被评为闵行区园丁;对学生学校同样给予了表彰与奖励,我们利用各种场合对获奖的同学进行宣传和物质奖励。学校在推荐区、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员时都作为一个重要指标来参照。2005年1月,选派优秀科技生李凌峰同学出访美国。

七、加强科技理论的学习,建立一支出色的科技教育师资队伍。学校每年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少科站、教师进修学院的各项培训和学习,有计划地培养中青年优秀教师成为科技教育的辅导老师,包括创新科技、电脑信息、生物、环保、机器人、应用物理、化学、地球科学、科技英语等门类,并积极联系校外科普辅导讲座,以扩充科技教育师资力量。

八、学校师资与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提升学校科技教育的层次。学校科技教育的关键在于科技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目前学校为所有学生科技社团配备了指导老师,并聘请专家、教授为学生开办专题讲座。2005年1月我校聘请北京专家为学生举办航天科普知识,讲座使学生备受鼓舞,学生们对航天科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校每年聘请教师为学生开设科普英语讲座,利用社区资源为学生开设兴趣社团;自己学校缺乏某方面项目的,我们就鼓励学生参加区少科站的老师的辅导班,在第十九届英特尔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优秀科幻画一等奖的黄晨同学就是这样一个例子,同时少科站老师来校多次进行宣传、指导,使我校的科技教育更上一个台阶。正因为这样,每年我校开展的科技活动学生参与率达到全校总人数的50﹪以上,并在参加市区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累累硕果: “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新世纪时代特性的科学概括。我们深感科技教育开展已成为学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进一步巩固、深化、发展我校的科技教育,争创闵行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奋斗的目标,全体师生定将群策群力,贵在坚持,努力开拓,勇于实践,让科技教育之花开满莘松校园。

下载关于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全区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科技创新

    天津财经大学论文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发展的动力天津财经大学人文学院 广电0901 汪子玮 学号2009111684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绝大多数临海发达国家都把开发海洋定为......

    科技创新

    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读《科学启蒙》杂志有感 铅笔除了有华丽的外衣外,就只剩下一只黑乎乎的铅笔芯。许多家长都教育孩子不要总是去弄笔芯,说那有毒。铅笔芯是否有毒呢?我......

    科技创新

    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工作总结 近年来,市科技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的指导和支持下,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

    科技创新

    当前世界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取代自然资源和资本成为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要素。于是越来越多的国人取得了这样的共识:大力发展科技,提高科技创新的能力与......

    科技创新

    三、申报条件 1、杰出青年人才计划项目 杰出青年人才计划主要支持在科技创新或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取得突出业绩或作出重大贡献的青年科技人才,鼓励其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

    我市“科技创新双十佳”评选活动启动 近日,市政府下发了“德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市科学技术创新奖评选活动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十佳科技创新企业”......

    科技创新

    农业转型靠谁来“科技创新” 2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强调了农业科技重要性,称农......

    科技创新材料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敬队礼)我是上杭泮境中心小学学生何丽理。 我制作的项目名称是能量转化演示装置,我个人认为此项目创新点有三个:第一.作品结构紧凑合理,外形美观大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