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消防法规(精选5篇)

时间:2019-05-14 06:35: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铁路消防法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铁路消防法规》。

第一篇:铁路消防法规

《铁路消防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铁路消防工作,保障运输生产和基本建设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铁路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不断增强预防和扑救能力,努力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第六条 铁路各单位均应建立防火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在防火负责人的领导下,定期召开会议,组织、协调、开展消防安全工作。工程工地消防安全工作由工程指挥部(组)负责,建立临时防火委员会或领导小组。

第十一条 局(集团公司)、分局(总公司、处)应定期组织防火检查,每年不少于两次。对检查中发现的火险隐患应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 特、一、二等车站,机务段、车辆段、客技站、专用仓库、客货列车、通信楼、信号楼、调度楼(所)、重点工程工地,以及其他发生火灾损失大、伤亡大、影响大、经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审定的防火重点单位(部位),必须从严管理,落实《重点单位防火安全十项标准》。

第五十八条 铁路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设计,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防火设计规范,并经铁路公安消防监督机构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和验收。

第六十一条 客运站的建筑防火和消防设施应符合《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大型、特大型车站的站台上应设室外消火栓,室内消防管网应设有水泵接合器,其数量应按室内消防用水量确定;软席候车室、贵宾室、售票票据库、大中型电子计算机房、行包库及配电室等场所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相应设置消防控制室;地下行包库应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危险级建筑物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第六十四条 新建、改建、扩建的编组站、客技站应设消防给水管网和消防通道,股道之间应根据需要设置消火栓。

第六十九条 各单位应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和消防设施,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保持完好。

建筑物的灭火器材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配备。

旅客列车每个车厢应配备两个以上高效灭火器。灭火器必须选用经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检测的合格产品,悬挂在车厢两端便于取用、不易碰撞的位置,挂具要牢固、配套。灭火器应纳入列车备品,严格交接、管理。

机车、特种用途车辆也应按有关规定配备灭火器材。

第七十条 既有编组站、客技站和火灾多发区段的车站、重点工程工地,应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建立消防点。消防点可因地制宜设置消防给水设施或储水池,配备机动消防泵或一定数量的其他灭火器材。

第七十一条 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扑救火灾工作预案。车站应制定接入起火列车的预案,并列入车站《工作细则》。

第七十三条 发生火灾的单位要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铁路局(集团公司)、分局(总公司)、铁路公安局、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赶赴现场。构成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应在二十四小时内向铁道部主管司局报告。客货列车发生火灾,行车调度要立即向上级报告。

第七十四条 凡发生火灾,都要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严肃处理。货车和地面火灾,未构成重大的由发生地铁路公安处组织调查处理;旅客列车火灾,未构成重大的由所属公安处组织调查处理;重、特大火灾由铁路公安局组织调查处理。

第七十五条 火灾事故损失计算和统计报告,按国家统计局、劳动部、公安部《火灾统计管理规定》执行。因行车等事故引发的火灾,公安消防监督机构只统计起火烧毁的损失。

第七十七条 铁路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的管辖范围是:治安保卫工作归铁路公安机关管辖的铁路运营、基建系统所属各单位。

第七十九条 各级铁路公安消防监督机构依法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管辖单位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检查,督促整改火险隐患;

(二)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

(三)组织制定有关消防安全的管理办法和技术标准;

第二篇:消防法规

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李勇

西南林业大学 保护生物学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消防保卫任务日趋繁重,但现有消防警力严重不足,如何在建设好公安消防现役队伍的同时,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提高全社会的火火救援能力,已成为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当务之急,同时也是我国消防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入手,通过进一步分析目前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和思考。

关键词: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消防;存在问题;分析;对策建议;思考

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是指除现役公安消防队伍以外,由各地政府、企业、乡镇、受益单位等单独或联合出资建设的担负指定区域内灭火救援任务的非现役制消防队伍,因其组建形式机动灵活、保卫对象区域性强,还可一队多用、一专多能,对填补公安消防队因布点少而造成的死角和空白点、扑救责任区域内初起火灾、控制火势发展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和抢险救援的重要协同力量。因此,努力发展和进一步加强公安消防部队建设的同时,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逐步形成以公安消防部队为卞体,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并存的消防网络体系,是解决消防力量不足、改善城乡消防站布局增强全社会抗御火灾能力的现实需要。然而,我国有关多种形式消防队建设的法律保障还未达到基本完善 的程度,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能很好的解决,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和制约。

1.目前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概况

新中国诞生后,党和政府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和依靠群众同火灾作斗争步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了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不少国营企业和一些城镇建立起消防组织,成为保卫生产安全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社会卞义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党和政府对消防组织建设更加重视,政府在总结交流了县办镇办消防队建设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了如何建设和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问题,明确发展多种形式消防组织是我国消防力量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主要有以下5种形式:

1.1、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

由编制部门核定事业编制,乡镇政府出资,按照有组织有营房有车辆、有执勤的“五有”标准组建。竹理人员由乡镇政府或公安派出所派遣,队员由政府向社会公开招聘,并把退伍军人作为优先招聘对象。此类消防队一般为10人以上,配备执勤消防车和机动消防泵等车辆器材。

1.2、企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

采取乡镇企事业单位自建或联建,竹理方式有本单位竹理、多家单位联合竹理、当地政府竹理等方式,队员由企业员工组成,由县级公安消防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指挥调度。消防队一般为10人以上,配备执勤消防车和机动消防泵等车辆器材。

1.3、治安联防消防队。

特点是:政府出资,一队多能。由乡镇政府出资组建,营房依托派出所建设,队员由派出所民警和治安联防队员组成,日常竹理由派出所专人负责,业务接受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指导,既承担消防任务,又协助派出所维护治安。该类消防队部分有消防车辆,都配有机动消防泵。

1.4、义务消防队。

卞要建立于较大型的村寨,由当地乡镇政府出资组建。义务消防队人员由派出所民警、联防队员等组成,均配备有机动消防泵,并经过消防部门短期培训,主要承担本区及周边地区的火灾扑救、应急救助和消防宣传等任务,属义务性质。

1.5、志愿消防队。

由县政府从下属单位轮流抽派职工,经灭火技能培)i1合格后,依托当地公安消防大队的营房和消防车辆装备,实行集中住宿,轮换执勤,队员工资、福利等由所在单位解决。此类消防队一般配有车辆和机动消防泵。这种建队模式既缓解了消防警力不足,又为单位培养了消防骨十,同时也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2、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各种形式消防队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消防力量,在消防工作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 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支主要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队伍,而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队伍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受到冲击和挑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重建设、轻管理”、“重使用、轻发展”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正常职能的发挥,长此下去,势必会影响这支队伍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地认识地方专职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而临的形势,采取何种对策,建立起适应巾场经济体制的地方专职消防队伍发展模式,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2.1、现行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欠缺权威性的法律支持

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致使消防队伍发展举步维艰,生存困难。在市场经济时代,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建立和发展地方专职消防队伍已越来越困难,完善的法律、法规才是建立和发展地方专职消防队伍的根本保障。尽管《消防法》对建立专职消防队有明确规定,但由于规定比较原则,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有关保障性政策规定。比如,用上制度、上资福利、医疗保险、着装管理以及油料、器材、火火剂补偿等事项都没有明确规定,现行法律、法规根本无法适应巾场经济条件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2.2、缺乏正常的经费保障渠适

队伍稳定和生存难度加大从企业专职消防队的情况看,其经费来源直接受企业经济效益的制约,企业经济效益比较好,专职消防队一般都比较兴旺,一旦企业经济效益发生“逆转”,专职消防队就而临着“生存”的危机。乡镇专职消防队等正常经费来源大多数是采取自筹或集资的办法来解决,缺乏稳定性。由于缺乏稳定的经费保障,致使一此乡镇和企业对负担的消防经费不能及时到位,直接影响到队伍的生存。

2.3当前企事业专职消防队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企事业专职消防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依靠行政手段创建起来的。过去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对创建消防队没有异议,花的钱都是国家的钱,领份和员上都很少甚至不必去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反正干多干少一个样,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驱动下,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规律。因此,企业的决策者必须考虑业的经济效益、员工的福利待遇等问题。近年来,部分卞管部门领份和企业决策人物,为了减员增效,提高资金利用率,扩大丙生产,大大压缩消防经费开支,甚至还有个别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未经公安消防部门同意,擅自撤销专职消防队。另一方面,企业专职消防队参加社会抢险救援无法得到很好的补偿,企业不堪重负,从而大大影响企业参与社会抢险救援的积极性。因此,那种以企业养队的机制受到挑战。综上原因,多数企业专职消防队由于人员少且年龄偏大、劳动强度大、上资待遇差、装备落后,根本无法完成高温、浓烟、民时间、高强度条件下的火火救援任务。

2.4缺乏正规统一的管理,难以形成整体合力

一是专职消防队地方性强,管理部门不统一。有的专职消防队属企业保卫部门领份,有的属企业安技部门领份,有的属公安派出所领份。由于其卞管部门的卞要职能不是抓消防安全,一此卞管部门和单位对消防上作不重视、不熟悉,对专职消防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份,因而造成专职消防队自身建设中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二是专职消防队管理不善,队伍松散,功能单一,业务不精,以致地位和作用不突出。三是“条块不统一”,多数专职消防队还没有与公安消防队形成有线、无线通信,调度指挥网络,很难形成整体合力,产生整体效益。

2.5消防队数量少,战斗力量薄弱

我国消防队伍整体抗御火灾的能力不够强,大部分乡镇未建多种形式消防队,致使许多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扑救,等远离农村的公安消防队到场时,己使小火酿成大灾。据统计,截至日前,全国还有692个县(市、旗)未建公安消防队,3.7万个乡镇专业消防力量基本处于空白。

2.6缺乏正规统一的管理,业务训练少

多种形式消防队地方性强,管理部门不统一,有的消防队属企业保卫部门领导,有的属企业安技部门领导,有的属公安派出所领导。由于其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能不是抓消防安全,一些主管部门和单位对消防工作不重视、不熟悉,对消防队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因而造成专职消防队自身建设中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有的消防队缺乏正规化的竹理,除了担负火灾扑救任务外,平时无所事事,队伍竹理松懈。有的消防队不能严格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擅自动用消防车辆,直接影响到执勤战备工作。有的消防队平时放松业务训练和学习,队员业务素质比较低,消防器材装备保养比较差,因而发生火灾后“拉不出,打不响”。

2.7因公牺牲和伤残

消防工作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消防工作带有较强的危险性,在长期的灭火救援过程中,难免会造成一定合同制消防人员的伤亡。各地在制定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和竹理规定中,均对牺牲和受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对于牺牲,明确参照抚恤的相关规定执行。但对于受伤和致残,还没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对照劳动法的规定,也确实是比较棘乎的问题。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万一有合同制消防员在)训练或灭火救援中受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一方面,他不具备评残并移交民政部门的待遇,同时,用人单位也不能将他辞退,这必将给今后的工作带来隐患。

3、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对策及建议

3.1、制定、修改、完善相应法律法规,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

律政策保障

我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为此,我们建议应尽快修改完善《企业事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组织条例》,制定《专职、志愿、义务消防队伍建设规定》和《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标准》,这些具体政策规定的出台,应明确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建队条件、装备配置、经费保障以及队员的选拔、培训、普升、福利待遇等,从而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政策保障。

3.2多渠适、多途径筹措消防经费

消防经费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不平衡,消防经费的来源很难形成统一的标准,只能因地制宜,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归结起来,消防经费的来源建议采取以下儿种解决方案:

3.2.1政府组建的专职消防队的经费由各级政府承担,政府独立承担有困难时,可以采取政府投入一部分,企事业单位资助一部分的方法来解决。

3.2.2大中型企业专职消防队的经费由企业自行解决,自行解决困难时,国家和地方政府还可以采取对企业减少税收的方法解决,减少的税金应全部进行消防投入。

3.2.3部分消防经费可以来源于保险业,由政府出而,从保险公司每年的保险费'I,收取一部

分作为消防专项经费;四是可以借鉴国外一此好的做法,实行消防税收制度。例如英国和德国的消防经费主要来源于消防税收。

3.3科学整合企事业专职消防队,重点发展以承担区域性火灾任务的政府消防队

按照“政府牵头、整合队伍、重组资源、改革职能、强化管理”的模式,对全国各地企事业专职消防队进行撤并整合。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地方专职消防队伍自身“发育”不全的问题,有利于加强对专职消防队的统一管理,提高队伍素质,又可以通过合理规划布点,集中物力、财力统一建队,使消防力量适当集中,扩大规模,增强装备,便于统一调度指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3.4公安消防机构要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切实加强对地方专职消防队伍的业务指挥和管理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作为政府消防上作的职能部门,是地方专职消防队伍的主管部门,对推动地方专职消防队伍的发展责无旁贷,义不容辞。要加强组织协调、加强规划指份、加强教育训练、严格管理,不断促进队伍的全而建设,不断提高队伍业务素质,努力将其建设成为正规化的消防队伍。

3.5严格执行现阶段多种形式消防队员招收与管理对策

严格履行招收程序,依法签定用工合同,其次要合理调整工作时间,确保合同制消防员依法亨有休息的权利。

3.6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要加强对合同制消防员的业务培训,鉴于人员流动大的特点,各单位在上岗培训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分批轮训或多单位分别招收,集中培训的方法,开展以基本军事素质、灭火救援基本知识、安全行动规范为卞的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合同制消防员胜任工作的能力。

3.7严格落实工伤、医疗等保险措施,防止出现工作脱节

要严格按照国家劳动保障条令的相关要求,落实合同制消防员的医疗保险、伤亡保险、养老保险,所有招收的合同制消防员,必须同时办理相关保险乎续,防止在培训拭用等期间发生意外。除为合同制消防员落实二大社会保险外,为防止出现社会保险对消防队员大病、重伤等情况保障不力的现象,有条件的地区还应为队员购买商业保险,为他们提供更坚实的福利保障。对于因公伤残的,应由民政等政府卞管部门评残或评定为革命烈士,或纳入当地见义勇为基金保障,以解决专职消防队员面临工作危险性时的后顾之陇。

消防安全工作是保卫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则产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当前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兹毫没有影响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前进的步伐。我们相信,紧贴市场经济的发展,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巩固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保障作用,中国多种形式消防队伍一定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晔.中国消防标准化现状与对策建议.200

5[2] 高维英、郭其云.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促进社会环听皆发展

[3]竹为民.发展民办消防队伍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4]邓东湘.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与管理

[5] 苏萍.大力推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努力开创我省消防工作社会化新局而

[6] 乔旭,王舜.我国消防管理社会化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7]朱承华.新世纪消防工作发展趋势

[8] 社会消防的现实与未来

[9] 宫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防对策

[10] 肖蓉.论现行法律框架下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的发展与管理

第三篇:消防法规

学校消防法律法规

1、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有关资料报送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未经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建设单位不得施工。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的建筑工程消防设计需要变更的,应当报经原审核的公安消防机构核准;未经核准的,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变更。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竣工时,必须经公安消防机构进行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2、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公共场所室内装修、装饰根据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应当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的,必须选用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材料。

3、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1)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2)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3)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4)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5)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6)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4、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1、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负责,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按照有关标准建设、维护消防设施、设备、消除火灾隐患,健全消防组织,落实消防经费,组织火灾自救,保护火灾现场,协助火灾调查。

2、多产权建筑由其业主、主管单位、物业管理单位或受委托的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实行承包、租赁、委托经营的单位,应当在承包、租赁、委托合同中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3、按规定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筑工程,设计单位应将建设项目图纸和资料报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审核不合格的,设计单位应按照审核意见和规定期限对原设计进行修改。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合格的消防设计,不得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同意的消防设计。

4、按规定应进行消防竣工验收的工程,经技术检测后,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改变建筑物、构筑物使用性质或防火条件的,应按规定向公安消防机构重新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验收合格方可使用。

5、建筑装饰装修和电气设施、设备的消防管理,执行国家和省制定的有关消防安全规定。

6、禁止使用未经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消防产品。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配件或者灭火剂维修、灌充消防设施和器材。

7、按规定应配置消防设施、器材的,应当配置齐全并保持完好有效。消火栓、消防水泵接合器应标记明显,不得圈占、埋压、遮挡;建筑物消防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大型和高层建筑消防扑救面不得设置影响火灾扑救的障碍物。自动消防设施的业主应定期向公安消防机构报告设施运行情况。

8、人员密集场所不得储存、销售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禁止在影响消防安全的区域、场所灌充、装卸、销售瓶装液化气。禁止向城市下水道、地下工程、普通废弃物处理场所、公共水域等倾倒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9、歌舞厅、影剧院、宾馆、饭店、商场、商贸市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应当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经公安消防机构检查许可后,方可使用或者开业。

10、下列人员应当接受公安消防机构或其认可的消防安全培训;(1)保卫机构负责人;(2)专、兼职消防人员;(3)消防设施设计、安装、维护、管理、操作人员,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4)从事具有火灾危险性工作的管理、作业人员以及特殊工种人员;(5)公众聚集场所的工作人员;(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人员。

1、举办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应当对学校安全工作履行下列职责:(1)保证学校符合基本办学标准,保证学校围墙、校舍、场地、教学设施、教学用具、生活设施和饮用水源等办学条件符合国家安全质量标准。(2)配置紧急照明装置和消防设施与器材,保证学校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师生宿舍等场所的照明、消防条件符合国家安全规定;(3)定期对校舍安全进行检查,对需要维修的,及时予以维修;对确认的危房,及时予以改造。举办学校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依法维护学校周边秩序,保障师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为学校提供安全保障。有条件的,学校举办者应当为学校购买责任保险。

2、学校应当遵守有关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校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3、学校应当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工作责任制,对于政府保障配备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加强日常维护,保证其能够有效使用,并设置消防安全标志,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畅通。

4、学校应当建立用水、用电、用气等相关设施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或者按照规定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发现老化或者损毁的,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

5、学校不得将场地出租给他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学校不得出租校园内场地停放校外机动车辆;不得利用学校用地建设对社会开放的停车场。

6、学校应当对学生进行用水、用电的安全教育,对寄宿学生进行防火、防盗和人身防护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7、学校应当对学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消防站参观和体验,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提高防火意识和逃生自救的能力。

8、学校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学校应当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针对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事故的紧急疏散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第四篇:消防法规知识

消防法规知识

一、消防法规的概念

广义的消防法规指国家机关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部委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

狭义的消防法规指国务院或者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二、我国的消防法规体系

我国现行的消防法规体系由消防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国务院规章及消防技术标准组成。

(一)消防法律

消防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颁发的与消防有关的各项法律,它规定了我国消防工作的宗旨、方针政策、组织结构、职责权限、活动原则和管理程序等.用以调整国家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之间消防关系的行为规范。现行消防方面的法律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8年9月1日实施。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97年3 fj 14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修改刑法的决定,新刑法于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刑法中与消防监督管理有关的罪名有:

(1)第115条规定的“失火罪“及其处罚。

(2)第l 30条规定的“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及其处罚。

(3)第134条规定的“重大责任事故罪”及其处罚。

(4)第1 36条规定的“危险物品肇事罪”及其处罚。

(5)第1 39条规定的“消防责任事故罪”及其处罚。

(6)第146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产品罪"及其处罚。

(7)第277条规定的“妨碍公务罪”及其处罚。

(8)第397条规定的“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罪”及其处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1 9条中“谎报险情,制造混乱的”,“拒绝、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第20条中“违反爆炸、剧毒、易燃、放射性危险物品管理规定,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危险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等相应条款,也是消防管理的依据。

(二)消防法规

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1.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为领导和管理国家各项行政工作,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出的规范性文件。

消防行政法规主要有:(1)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颁布的《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条例》。它是规范化学危险物品生产、储存、经营、运输和使用的行政法规。主要内容有:国家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统一规划,严格管理;新建、改建、扩建生产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必须经所在地省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并设专人管理;国家对化学危险物品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运输化学危险物品,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办理等等。(2)1988年1月16日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3)1993年10月5日国务院颁布的《草原防火条例》。

2.地方性法规

地方性法规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地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情况下,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全国有20余个省、市有立法权的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本地的消防条例,如《江苏省消防条例》、《上海市消防条例》等。

地方性法规是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结合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定的某一领域的综合性的规范性文件,是针对本地区特点制定的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是公安消防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三)消防规章

规章是国务院主管部门和地方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并且为了实施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自己权限范围内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这是消防工作中常用的依据。

1.国务院部委规章

国务院主管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据统计消防管理方面的部委规章现有35个(公安部单独制定颁布或与其他部委联合制定颁布的有25个,其他部委制定发布的有10个):

(1)公安部规章25个:如《火灾统计管理规定》、《仓库防火管理规则》、《易燃易爆化学物品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集贸市‘场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火灾事故调查规定》、《高层建筑消防管理规则》等等。

(2)其他部委规章10个:如《铁路消防管理办法》、《码头防火管理规则》、《运输船舶消防管理规定》等等。

2.地方政府规章

地方省级人民政府、省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政府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并且为了实施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在自己权限范围内依法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地方政府规章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是消防监督管理中常用的法律依据。它是某一地区在消防监督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一行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它的适用范围比较单一,因而数量较多。

(四)消防技术标准

消防技术标准是我国各部委或各地方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法定程序单独或联合制定颁发的,用以规范消防技术领域中人与自然、科学技术的关系的准则或标准。根据《消防法》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等条的规定,这些消防技术标准都具有法律效力.必须遵照执行。消防技术标准是消防科学管理的重要技术基础,是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生产单位、公安消防机构开展工程建设、产品生产、消防监督的重要依据。对提高消防产品质量,合理调配资源,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消防技术标准可划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地方标准。

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是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是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根据其强制约束力的不同,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消防技术标准的规范和标准一般都是强制性标准。

消防技术标准根据其性质可分为规范(又称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和标准两大类。标准又分为:基础性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和产品标准(又称通用技术条件)。同时,根据我国目前的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暂定的8个分技术委员会的划分,标准又可分为:基础标准、固定灭火系统标准、灭火剂标准、消防车(泵)标准、消防灭火器及消防装备标准、消防电子产品标准、防火材料标准、建筑构件标准等八类。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消防规范)根据其性能又可分为:建筑类规范(又称综合性规范)和设备类规范(又称专业性规范)。

常用的建筑类规范主要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DJl6—87)、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一92)等。

常用的设备类规范主要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J84—8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儿6—98)、建筑灭火器设置设计规范(GBJl40—90)。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国家规范)涉及消防设计的技术要求,常用的主要有:石油库设计规范(GBJ74—8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等。

涉及消防的行业建设标准常用的有:消防站建筑设计标准(GNJl—81)、城镇消防站布局与技术装备配备标准(GNJl—82)。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1998年4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于1998年9月1日正式实施,共6章54条,主要内容有:

(一)消防工作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二)消防工作原则: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

(三)消防工作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四)它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政府部门、公安消防机构、单位和个人的基本义务和法定职责。

1.国务院的责任

(1)领导消防工作,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2)组织对特大火灾事故的调查。

2.地方人民政府的责任

(1)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的职责

(3)城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消防安全布局和公共消防设施、消防装备规划和建设方面以及在消防科技工作方面所担负的责任。

(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特殊时期的宣传检查的职责。

(5)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责任。

①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

②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

④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6)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多种形式消防组织,以加强消防组织建设的责任。

(7)省级人民政府组织调查特大火灾的职责。

(8)停产停业的决定权。

3.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责

(1)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

(2)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有关主管部门,有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的义务。

(3)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于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经审核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不得发给规划许可证。

(4)公用和城建等单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

4.公安消防机构的职责

(1)参与编制消防规划。

(2)审核建筑工程消防设计、进行消防验收。

(3)公众聚集场所在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安全检查。

(4)审批大型活动。

(5)确定重点单位。

(6)监督检查。

(7)发现火灾隐患,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

(8)参加救援工作。

(9)验收专职消防队。

(10)指导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指挥调动专职消防队

(11)组织、指挥扑救火灾。

(12)火灾调查工作。

(13)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权。

5.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消防义务和法定职责

(1)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

(2)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3)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4)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为报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5)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6)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7)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8)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9)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查、维修。

(10)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道,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o

(1 1)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12)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

(13)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14)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6.《消防法》第五章规定了法律责任。

(1)处罚的实施机关是公安消防机构,拘留由公安机关裁决。

(2)处罚的种责。

《消防法》设定了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行政拘留共五类处罚。例如:

①对于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或者经审核不合格,擅自施工以及建筑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擅自使用的,将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或停产停业,对单位可以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②对于营业性场所不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不按照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的、不能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③对于违法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售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对单位可以处警告或者三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可以处警告,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④对于过失引起火灾,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⑤对于单位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逾期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⑥对于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消防产品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从重处罚。

对于违反消防安全技术规定,进行维修、检测消防设施、器材的单位,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四、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第一章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下统称单位)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三条

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以下统称消防法规),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

第四条

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

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第二章

消防安全责任

第六条

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二)将消防工作与本单位的生产、科研、经营、管理等活动统筹安排,批准实施消防工作计划;

(三)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四)确定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五)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六)根据消防法规的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

(七)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第七条

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和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一)拟订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二)组织制订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其落实;

(三)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保障方案;

(四)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五)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六)组织管理专职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

(七)组织开展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八)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未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单位,前款规定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由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实施。

第八条

实行承包、租赁或者委托经营、管理时,产权单位应当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当事人在订立的合同中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产权单位或者委托管理的单位统一管理。

承包、承租或者受委托经营、管理的单位应当遵守本规定,在其使用、管理范围内履行消防安全职责。

第九条

对于有两个以上产权单位和使用单位的建筑物,各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对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明确管理责任,可以委托统一管理。

第十条

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在管理范围内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

(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二)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三)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

(四)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

其他物业管理单位应当对受委托管理范围内的公共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第十一条

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的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提供场地的单位,应当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十二条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

第三章

消防安全管理

第十三条

下列范围的单位是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本规定的要求,实行严格管理:

(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以下统称公众聚集场所);

(二)医院、养老院和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

(三)国冢机关;

(四)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邮政、通信枢纽;

(五)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

(六)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保护单位;

(七)发电厂(站)和电网经营企业;

(八)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

(九)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

(十)重要的科研单位;

(十一)其他发生火灾可能性较大以及一旦发生火灾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单位。

高层办公楼(写字楼)、高层公寓楼等高层公共建筑,城市地下铁道、地下观光隧道等地下公共建筑和城市重要的交通隧道,粮、棉、木材、百货等物资集中的大型仓库和堆场,国家和省级重点工程的施工现场,应当按照本规定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要求,实行严格管理。

第十四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其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可以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六条

公众聚集场所应当在具备下列消防安全条件后,向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申报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开业使用:

(一)依法办理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手续,并经消防验收合格;

(二)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组织,消防安全责任明确;

(三)建立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四)员工经过消防安全培训;

(五)建筑消防设施齐全、完好有效;

(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十七条

举办集会、焰火晚会、灯会等具有火灾危险的大型活动,主办或者承办单位应当在具备消防安全条件后,向公安消防机构申报对活动现场进行消防安全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举办。

第十八条

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单位消防安全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专职和义务消防队的组织管理;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燃气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管理(包括防雷、防静电);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和奖惩;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内容。

第十九条

单位应当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防火标基,实行严格管理。

第二十条

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氧气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在确认无火灾、爆炸危险后方可动火施工。动火施工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落实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

公众聚集场所或者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使用的建筑物局部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共同采取措施,将施工区和使川区进行防火分隔,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配置消防器材,专人监护,保证施工及使用范围的消防安全。

公共娱乐场所在营业期间禁止动火施工。

第二十一条

单位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严禁下列行为:

(一)占用疏散通道;

(二)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棚栏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三)在营业、生产、教学、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四)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第二十二条

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二十三条

单位应当根据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器材,并组织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第二十四条

单位发生火灾时,应当立即实施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务必做到及时报警,迅速扑救火灾,及时疏散人员,邻近单位应当给予支持。任何单位、人员都应当无偿为报火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

单位应当为公安消防机构抢救人员、扑救火灾提供便利和条件。

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故的情况,协助公安消防机构调查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火灾现场。

第四章

防火检查

第二十五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门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巡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三)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

(四)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五)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六)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期间的防火巡查应当至少每两小时一次;营业结束时应当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消除遗留火种。医院、养老院、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应当加强夜间防火巡查,其他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可以结合实施组织夜间防火巡查。

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妥善处置火灾危险,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报告。发现初起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及时扑救。

防火巡查应当填写巡查记录,巡查人员及其主管人员应当在巡查记录上签名。

第二十六条

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应当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其他单位应当至少每月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检查的内容应当包括:

(一)火灾隐患的整改情况以及防范措施的蒋实情况;

(二)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三)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四)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五)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六)重点工种人员以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八)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九)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十)防火巡查情况;

(十一)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十二)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防火检查应当填写检查记录。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负责人应当在检查记录上签名。

第二十七条

单位应当按照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有关规定的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情况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

第二十八条

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其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并出具检测报告,存档备查。

第二十九条

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对灭火器应当建立档案资料,记明配置类型、数量、设置位置、检查维修单位(人员)、更换药剂的时间等有关情况。

第五章

火灾隐患整改

第三十条

单位对存在的火灾隐患,应当及时予以消除。

第三十一条

对下列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行为,单位应当责成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一)违章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的;

(二)违章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违反禁令的;

(三)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的;

(四)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影响使用或者被挪作他用的;

(五)常闭式防火门处于开启状态,防火卷帘下堆放物品影响使用的;

(六)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七)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八)其他可以当场改正的行为。

违反前款规定的情况以及改正情况应当有记录并存档备查。

第三十二条

对不能当场改正的火灾隐患,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者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本单位的管理分工,及时将存在的火灾隐患向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提出整改方案。消防安全管理人或者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确定整改的措施、期限以及负责整改的部门、人员,并落实整改资金。

在火灾隐患未消除之前,单位应当落实防范措施,保障消防安全。不能确保消防安全,随时可能引发火灾或者一旦发生火灾将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应当将危险部位停产停业整改。

第三十三条

火灾隐患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者人员应当将整改情况记录报送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后存档备查。

第三十四条

对于涉及城市规划布局而不能自身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以及机关、团体、事业单位确无能力解决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应当提出解决方案并及时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或者当地人民政府报告。

第三十五条

对公安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的火灾隐患,单位应当在规定的期限内改正并写出火灾隐患整改复函,报送公安消防机构。

第六章

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

第三十六条

单位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对每名员工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宣传教育和培训内容应当包括:

(一)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二)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三)有关消防设施的性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四)报火警、扑救初起火灾以及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

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包括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单位应当组织新上岗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安全培训。

第三十七条

公众聚集场所在营业、活动期间,应当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

学校、幼儿园应当通过寓教于乐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幼儿进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

第三十八条

下列人员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一)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

(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

(三)消防控制室的值班、操作人员;

(四)其他依照规定应当接受消防安全专门培训的人 员。

前款规定中的第(三)项人员应当持证上岗。

第七章

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

第三十九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制定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二)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三)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四)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五)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第四十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按照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实际,不断完善预案。其他单位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消防演练时,应当设置明显标识并事先告知演练范围内的人员。

第八章

消防档案

第四十一条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当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和消防安全管理情况。消防档案应当详实,全面反映单位消防工作的基本情况,并附有必要的图表,根据情况变化及时更新。

单位应当对消防档案统一保管、备查。

第四十二条

消防安全基本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二)建筑物或者场所施工、使用或者开业前的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以及消防安全检查的文件、资料;

(三)消防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

(四)消防安全制度;

(五)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

(六)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

(七)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八)新增消防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

(九)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第四十三条

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

(二)消防设施定期检查记录、自动消防设施全面检查测试的报告以及维修保养的记录;

(三)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四)防火检查、巡查记录;

(五)有关燃气、电气设备检测(包括防雷、防静电)等记录资料;

(六)消防安全培训记录;

(七)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八)火灾情况记录;

(九)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前款规定中的第(二)、(三)、(四)、(五)项记录,应当记明检查的人员、时间、部位、内容、发现的火灾隐患以及处理措施等;第(六)项记录,应当记明培训的时间、参加人员、内容等;第(七)项记录,应当记明演练的时间、地点、内容、参加部门以及人员等。

第四十四条

其他单位应当将本单位的基本概况、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与消防工作有关的材料和记录等统一保管备查。

第九章 奖惩

第四十五条

单位应当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内部检查、考核、评比内容。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班组)和个人,单位应当给予表彰奖励。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者违反单位消防安全制度的行为,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员给予行政纪律处分或者其他处理。

第四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第四十七条

公安消防机构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依法实施监督,并对自身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第四十八条

本规定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以前公安部发布的规章中的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五篇:第二章 消防法规常识

第二章 消防法规常识

1、请说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制定机关以及初次颁布、修订、施行的时间。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经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订,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消防法》共几章,哪几章,共几条?

答:共7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火灾预防,第三章消防组织,第四章灭火救援,第五章监督检查,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共74条。

3、《消防法》对我国消防工作的方针和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

4、《消防法》对我国消防工作的领导体制是如何规定的? 答:国务院领导全国的消防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

5、请列举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应当履行的消防工作职责(至少列举5项)。

答:(1)将消防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障消防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2)开展经常性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3)将消防规划纳入城乡规划,并组织实施;

(4)加强对农村消防工作的领导,采取措施加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组织建立和督促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5)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6)加强消防组织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消防组织,加强消防技术人才培养,增强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的能力;(7)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对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6、《消防法》对消防工作的管理体制是如何规定的? 答:(1)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2)军事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协助;矿井地下部分、核电厂、海上石油天然气设施的消防工作,由其主管单位监督管理。(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本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做好消防工作。(4)法律、行政法规对森林、草原的消防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7、《消防法》对政府有关部门的消防工作职责包括哪些规定? 答:(1)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2)依法应当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的建设工程,未经依法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的,负责审批该工程施工许可的部门不得给予施工许可;(3)产品质量监督部

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并对生产、销售不合格或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行为从重处罚;(4)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本系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8、《消防法》对单位和个人的基本消防义务是如何规定的? 答: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

9、《消防法》规定了哪些开展消防宣传教育的责任主体? 答:各级人民政府,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10、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的消防宣传教育职责与一般单位相比有什么区别?

答:(1)学校、有关职业培训机构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的内容。(2)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

11、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的消防宣传教育职责与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相比有什么区别?

答:(1)公安机关及其消防机构应当加强消防法律、法规的宣传,并督促、指导、协助有关单位做好消防宣传教育工作。(2)教育、人力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消防知识纳入教育、教学、培训 的内容。

12、新闻媒体的消防宣传教育职责与社会团体相比有什么区别?

答:(1)新闻、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进行消防宣传教育。(2)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团体应当结合各自工作对象的特点,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

13、城乡消防规划的制定主体是哪些机关?哪些内容的消防规划应当纳入城乡规划?

答: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包括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消防装备等内容的消防规划纳入城乡消防规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14、按照《消防法》的规定,哪些工程依法要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答: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公安部规定的大型人员密集场所和其他特殊建设工程以外,依法取得施工许可的建设工程。

15、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公众聚焦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实施消防安全检查的期限和依据是什么?

答: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根据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对该场所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16、所有单位都应当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包括哪些? 答:(1)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制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2)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配臵消防设施、器材,设臵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完好有效;(3)对建筑消防设施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确保完好有效,检测记录应当完整准确,存档备查;(4)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证防火防烟分区、防火间距符合消防技术标准;(5)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6)组织进行有针对性的消防演练;(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消防安全职责。

17、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履行哪些不同于一般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

答:(1)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实施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2)建立消防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臵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3)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4)对职工进行岗前消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和消防演练。

18、同一建筑物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使用的,如何确定消防安全责任?

答:共同管理或使用建筑物的单位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筑消防设施和消防车通道进行统一管理。

19、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承办人应当履行哪些消防安全职责?

答:依法向公安机关申请安全许可,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组织演练,明确消防安全责任分工,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保

持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配臵齐全、完好有效,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消防车通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

20、《消防法》对生产、储存、经营场所与居住场所设置的位置关系是如何要求的?

答:(1)生产、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得与居住场所设臵在同一建筑物内,并应当与居住场所保持安全距离。(2)生产、储存、经营其他物品的场所与居住场所设臵在同一建筑物内的,应当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

21、《消防法》对吸烟、使用明火是如何作出禁止性或限制性规定的?

答: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因施工等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

22、《消防法》要求哪些类别的人员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答: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

23、《消防法》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设置的消防安全要求是如何规定的?

答:(1)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的设臵,应当符合消防技术标准。(2)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臵在符合消防安全要求 的位臵,并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24、易燃易爆危险品场所的哪些设置不符合消防安全布局要求的情况,《消防法》规定由地方人民政府协调解决?

答:已经设臵的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的设臵不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单位限期解决,消除安全隐患。

25、《消防法》消防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包括哪两种形式? 答:强制性产品认证和技术鉴定。

26、对于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认证机构认证消防产品的依据是什么?

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27、哪些消防产品需要经技术鉴定符合消防安全要求才允许生产、销售、使用?

答: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

28、《消防法》对消防产品市场准入情况的信息发布职责是如何规定的?

答:(1)实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目录,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会同国务院公安部门制定并公布。(2)经强制性产品认证合格或者技术鉴定合格的消防产品,国务院公安部门消防机构应当予以公布。

29、《消防法》规定消防产品质量由哪些部门实施监督检查? 答: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

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30、《消防法》对人员密集场所使用装修、装饰材料提出什么要求?

答:人员密集场所室内装修、装饰,应当按照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使用不燃、难燃材料。

31、《消防法》对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哪些管理工作提出了消防安全要求?

答: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

32、《消防法》以哪些禁止性规定保护消防设施、器材、防火间距、安全疏散、消防车通道?

答: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人员密集场所的门窗不得设臵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33、《消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什么时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消防安全检查?

答:在农业收获季节、森林和草原防火期间、重大节假日期间以及火灾多发季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采取防火措施,进行消防安全检查。

34、《消防法》是如何定位乡镇政府、街道办与村(居)委会的关系的?

答: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导、支持和帮助村

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

35、根据《消防法》的规定,村(居)委会应开展哪些群众性消防工作?

答:(1)协助人民政府以及公安机关等部门加强消防宣传教育;(2)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3)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4)进行防火安全检查;(5)建立志愿消防队等多种形式消防组织。

36、国家鼓励在哪些领域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答:公众聚集场所,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

37、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的许可形式是什么?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人员的许可形式是什么?

答、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实行资质许可,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执业人员实行资格许可。

38、消防技术服务的执业依据是什么?

答: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业准则。

39、根据《消防法》的规定,消防组织履行哪些职能? 答:火灾预防、扑救和应急救援。

40、《消防法》明确规定了哪几类消防组织? 答: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

41、《消防法》对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和乡镇政府建立消防队分别提出了什么要求?

答:(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并按照国家标准配备消防装备,承担火灾扑救

工作。(2)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承担火灾扑救工作。

42、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承担哪些应急救援工作? 答: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

43、请列举有义务建立专职消防队的企业事业单位。答:(1)大型核设施单位、大型发电厂、民用机场、主要港口;(2)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大型企业;(3)储备可燃的重要物资的大型仓库、基地;(4)前述规定以外的火灾危险性较大、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的其他大型企业;(5)距离公安消防队较远、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群的管理单位。

44、《消防法》对建立专职消防队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是如何规定的?

答:专职消防队的建立,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验收。

45、《消防法》是如何界定消防机构与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的关系的?

答: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对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等消防组织进行业务指导;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可以调动指挥专职消防队参加火灾扑救工作。

46、请列举火灾现场总指挥的现场应急权力(至少列举4项)。答:火灾现场总指挥根据扑救火灾的需要,有权决定下列事项:(1)使用各种水源;(2)截断电力、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输送,限制用火用电;(3)划定警戒区,实行局部交通管制;(4)利用临近建筑物和有关设施;(5)为了抢救人员和重要物资,防止火势蔓延,拆除或者破损毗邻火灾现场的建筑物、构筑物或者设施等;(6)调动供水、供电、供气、通信、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环境保护等有关单位协助灭火救援。

47、《消防法》赋予消防机构的火灾调查职责是什么? 答: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火灾原因,统计火灾损失。

48、发生火灾的单位和相关人员负有哪些义务?

答:根据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与火灾有关的情况。

49、作出火灾事故认定书的根据是什么?有什么法律效力? 答: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及时制作火灾事故认定书,作为处理火灾事故的证据。

50、《消防法》对公安派出所的消防工作职责是如何界定的? 答:公安派出所可以负责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具体办法由国务院公安部门规定。

51、《消防法》明确规定哪些重大消防安全问题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或协调解决?

答:(1)已经设臵的生产、储存、装卸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2)城乡消防安全布局、公共消防

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3)本地区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4)根据扑救火灾的紧急需要,组织人员、调集所需物资支援灭火。

52、《消防法》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授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哪些行政强制措施权?

答:(1)对存在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火灾隐患的部位或场所的临时查封;(2)封闭火灾现场。

53、《消防法》授予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哪些行政强制执行权? 答:(1)对拒不改正妨碍安全疏散、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等行为的强制执行;(2)对拒不执行责令停止施工、停止使用、停产停业处罚决定的强制执行。

54、请说出《消防法》规定的哪些行政处罚不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作出决定?

答:(1)拘留;(2)对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或国家明令淘汰的消防产品的处罚;(3)吊销非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授予的资质、资格。

55、请说出《消防法》规定的消防设施的范围。

答:消防设施,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以及应急广播和应急照明、安全疏散设施等。

56、《消防法》对消防产品是如何定义的?

答:消防产品,是指专门用于火灾预防、灭火救援和火灾防护、避难、逃生的产品。

57、请说出《消防法》规定的公众聚集场所的范围。

答:公众聚集场所,是指宾馆、饭店、商场、集贸市场、客运车站候车室、客运码头候船厅、民用机场航站楼、体育场馆、会堂以及公共娱乐场所等。

58、请说出《消防法》规定的人员密集场所的范围。答:人员密集场所,是指公众聚集场所,医院的门诊楼、病房楼,学校的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和集体宿舍,养老院,福利院,托儿所,幼儿园,公共图书馆的阅览室,公共展览馆、博物馆的展示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和员工集体宿舍,旅游、宗教活动场所等。

59、《消防法》对哪些违法行为规定了责令停止使用的处罚? 答:(1)依法应当进行消防验收的建设工程,未经消防验收或消防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2)建设工程投入使用后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抽查不合格,不停止使用的;(3)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及其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维护保养、检测不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

60、哪些行政审批行为不适用《行政许可法》?

答:有关行政机关对其他机关或者对其直接管理的事业单位的人事、财务、外事等事项的审批,不适用《行政许可法》。

61、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许可法定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便民原则;权利保障原则;信赖保护原则;限制转让原则;监督原则。

62、行政机关要变更或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法》规定什么条件?

答:行政许可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或者准予行政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的,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变更或者撤回已经生效的行政许可。由此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

63、实施行政许可的主体有哪些?

答:(1)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2)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3)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所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

64、行政许可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答:申请、受理、审查、决定。

65、行政机关应当将哪些事项在办公场所公示,以方便行政许可申请人提出申请?

答:行政机关应当将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有关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目录和申请书示范文本等在办公场所公示。

66、按照《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受理机关接到行政许可申请后,应就哪些事项进行初步审查?

答:(1)申请事项是否属于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事项;(2)申请事项是否属于本机关管辖;(3)申请材料是否齐全和符合法定形式,内容填写是否正确。

67、对申请人提出的行政许可申请,分别情形采取哪些处理方式?

答:根据《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共分五种情形:(1)依法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的,即时口头告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申请人要求书面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2)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的,口头告知申请人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申请人要求书面决定的,应当出具不予受理决定书;(3)申请材料存在可以当场更正的错误的,应允许申请人当场更正,并由申请人签字或捺指印确认;(4)申请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或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告知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即为受理;(5)申请事项属于本机关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照本机关的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受理许可申请。

68、行政许可的审查过程中,哪些时间不计算在行政许可期限内?

答:行政机关作出行政许可决定,依法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的,所需时间不计算在规定的行政许可期限内。但行政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书面告知申请人。

69、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情形有哪些?

答:(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2)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3)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4)对不具备申请资格

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的;(5)依法可以撤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70、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答:(1)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除非撤销行政许可可能对公共利害造成重大损害,应当予以撤销;(2)被撤销行政许可的,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3)取得的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4)依法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1、《公安机关行政许可工作规定》对撤销行政许可有哪些要求?

答:撤销行政许可时,应当作出书面决定,并告知被许可人撤销行政许可的法律依据和事实基础,同时责令当事人自行政许可撤销之日起停止从事行政许可事项活动。撤销行政许可应当收回许可证件。当事人拒绝交回的,应当予以注销并予以公告。

72、行政许可事项的利害关系依法提出撤销行政许可请求的,按照什么程序处理?

答:(1)对利害关系人依法提出的撤销行政许可请求,应当进行调查,并自收到撤销行政许可请求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告知利害关系人。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调查清楚,作出处理决定的,经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时限。延长时限不得超过一 16

个月。(2)对法定复议期限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提出撤销行政许可请求的,按照行政复议程序处理。

73、撤回行政许可、撤销行政许可给被许可人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承担的责任有何不同?

答:(1)撤回行政许可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财产损失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补偿;(2)撤销基于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的行政许可,被许可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给予赔偿;(3)撤销因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的行政许可,被许可人基于行政许可取得的利益不受保护。

74、请列举应当依法注销行政许可手续的情形(至少列举4项)。

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机关应当办理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1)行政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2)赋予公民特定资格的行政许可,该公民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3)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4)行政许可依法被撤销、撤回,或者行政许可证件依法被吊销的;(5)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6)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行政许可的其他情形。

75、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处罚法定原则;公正、公开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权利保障原则。

76、实施行政处罚的主体有哪些?

答:(1)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2)法律、法规授权 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3)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所委托的管理公共事务的事业组织。

77、《行政处罚法》对“一事不两罚”原则是如何表述的? 答: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78、《行政处罚法》对保障当事人的陈述权、申辩权作了哪些规定(至少列举4项)?

答:(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2)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3)行政机关必须充分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复核;(4)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5)行政机关不得因当事人申辩而加重处罚;(6)不按照规定向当事人告知给予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或者拒绝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的,除非当事人放弃陈述或者申辩权利,行政处罚决定不能成立。

79、《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答: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该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80、消防执法人员实施当场处罚,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违法事实确凿,对个人处5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对单位

处10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的处罚,可以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81、行政机关作出哪些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答: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82、按照行政处罚的一般程序调查终结后,根据不同情况应当作出哪些处理?

答:调查终结,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如下决定:(1)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2)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处罚;(3)违法事实不能成立,不得给予行政处罚;(4)违法事实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83、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2)根据法律规定,将查封、扣押的财物拍卖或者将冻结的存款划拨抵缴罚款;(3)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84、对消防行政案件管辖权发生争议的,如何处理? 答: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

85、消防行政案件的证据种类包括哪些?

答:共八种:(1)书证;(2)物证;(3)视听资料、电子证据;(4)被侵害人陈述和其他证人证言;(5)违法嫌疑人的陈述和申辩;(6)鉴定意见;(7)检测结论;(8)勘验、检查笔录,现场笔录。

86、消防法律文书的送达方式有哪些?

答:共五种:直接送达、留臵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

87、公告送达在什么条件下才能采用?

答:采用直接送达、留臵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仍无法送达的,才可以公告送达。

88、实施当场处罚的程序要求包括哪些?

答:(1)向违法行为人表明执法身份,指明其违法事实;(2)对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应当充分听取,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3)填写当场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4)当场收缴罚款的,同时填写罚款收据,交付被处罚人;不当场收缴罚款的,应当告知被处罚人在规定期限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

89、消防执法人员当场处罚决定书应在什么时限内备案? 答:人民警察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应于作出决定后的24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90、消防行政案件的取证原则有哪些要求?

答: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时,应当全面、及时、合法地收集、调取证据材料,并予以审查、核实。

91、消防行政案件中需要调查的案件事实包括哪些? 答:(1)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2)违法行为是否存在;(3)违法行为是否为违法嫌疑人实施;(4)实施违法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5)违法嫌疑人有无法定从重、从轻、减轻以及不予处罚的情形;(6)与案件有关的其他事实。

92、《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的调查取证手段主要有哪些?

答:询问、勘验、检查、鉴定、检测、辨认、抽样取证、扣押、先行登记保存。

93、传唤违法嫌疑人必须具备哪些条件?(或:传唤的形式有哪些)

答:(1)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或县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2)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

94、需要传唤违法嫌疑公安行政法律文书中如何体现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传唤的情况?

答:(1)使用传唤证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在被传唤到案和询问查证结束后,应当由其在传唤证上填写到案时间和询问查证结束时间并签名;(2)对现场发现的违法嫌疑人口头传唤的,在询问笔录中注明违法嫌疑人到案经过、到案时间和离开时间。

95、法律对实施传唤有哪些时间限制?

答:对被传唤的违法嫌疑人,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询问查证,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8小时;案情复杂,违法行为可能适用行政拘

留处罚的,询问查证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的形式变相拘禁违法嫌疑人。

96、行政处罚当事人申请听证条件中的“较大数额罚款”是是如何规定的?

答:(1)依照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处罚款的,为对个人处2000元以上罚款,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罚款;(2)依照山东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处罚款的,为对个人500元以上罚款,对单位2万元以上罚款。

97、对于行政处罚程序中的听证时限有哪些规定?

答:(1)违法嫌疑人要求听证的,应在被告知听证权利后3日内提出申请;(2)消防机构收到听证申请后,应在2日内决定是否受理;(3)消防机构受理听证后,应在举行听证的7日前将举行听证通知书送达听证申请人,并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通知其他听证参加人;(4)听证应当在收到听证申请之日起10日内举行。

98、请简述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基本步骤和顺序要求。答:(1)听证开始,听证主持人核对听证参加人,宣布案由,宣布听证员、记录员和翻译人员名单,告知当事人在听证中的权利和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对不公开听证的行政案件,宣布不公开听证的理由。(2)首先由办案人民警察提出听证申请人违法的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及行政处罚意见。(3)听证申请人可以就办案人民警察提出的违法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以及行政处罚意见进行陈述、申辩和质证,并可以提出新的证据。第三人可

以陈述事实,提出新的证据。(4)听证申请人、第三人和办案人民警察应当围绕案件的事实、证据、程序、适用法律、处罚种类和幅度等问题进行辩论。(5)辩论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听取听证申请人、第三人、办案人民警察各方最后陈述意见。

99、《行政处罚法》规定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有哪些? 答:(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2)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3)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4)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5)其他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

100、哪些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

答:(1)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2)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3)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4)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

101、《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从重处罚的情节中,与消防行政处罚有关的有哪些?

答:(1)有较严重后果的;(2)教唆、胁迫、诱骗他人实施违法行为的;(3)对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证人等打击报复的;(4)一年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两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

102、对于“一人多案”和“一案多人”的情况,如何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答:(1)一人有两种以上违法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可以制作一份决定书,分别写明对每种违法行为的处理内容和合并

执行的内容;(2)一个案件有多个违法行为人的,分别决定,可以制作一式多份决定书,写明给予每个人的处理决定,分别送达每一个违法行为人。

103、对哪些人应作出拘留处罚决定但不送拘留所执行? 答:违法行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作出处罚决定,但不送达拘留所执行:(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2)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或者其他公安行政管理的;(3)七十周岁以上的;(4)孕妇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

104、违法行为人逃避告知,执法人员如何履行告知义务? 答: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因违法行为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自公告之日起7日内,违法行为人未提出申辩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105、对消防行政案件的审核、审批应当包括哪些内容? 答:(1)违法嫌疑人的基本情况;(2)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3)案件定性是否准确;(4)适用法律、法规和规章是否正确;(5)办案程序是否合法;(6)拟作出的处理决定是否适当。

106、《行政处罚法》对罚缴分离原则是如何规定的? 答:(1)作出罚款决定的行政机关应当与收缴罚款的机构相分离。(2)除依法可以当场收缴的罚款外,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及其执法人员不得自行收缴罚款。(3)当事人应当自收到行政

处罚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到指定的银行缴纳罚款。银行应当收受罚款,并将罚款直接上缴国库。

107、消防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分为两种情形:(1)当场作出处罚决定的,依法给予20元以下罚款或者不当场收缴罚款事后难以执行,可以当场收缴;(2)消防执法人员在边远、水上、交通不便地区作出罚款决定后,当事人向指定银行缴纳罚款确有困难并向消防执法人员提出当场缴付的,可以当场收缴。

108、消防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罚款要遵守哪些时限规定? 答:(1)消防执法人员应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当场收缴的罚款交至所属消防机构;(2)消防机构应自收到罚款之日起2日内将罚款缴付指定的银行。

109、暂缓或分期缴纳罚款须具备什么条件?

答:被处罚人确有经济困难,经被处罚人申请和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批准,可以暂缓或分期缴纳罚款。

110、在什么情况下应当终止消防行政案件的调查程序? 答:(1)没有违法事实的;(2)违法行为已过追究时效的;(3)违法嫌疑人死亡的;(4)其他需要终止调查的情形。

下载铁路消防法规(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铁路消防法规(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消防法规与执法规范化

    消防法规与执法规范化 作者:叶占科 工作单位:广东省中山市南头消防大队 通讯地址:(广东省中山市东凤镇兴华东路63号 邮编地址:528425) 摘要:执法质量是消防部门执法工作的生命。执......

    01-消防工程师相关法规和解读

    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编辑 《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实施办法》是2012年9月27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安部以人社部发〔2012〕56号印发的,该《办法》共11条,主要......

    铁路专用线消防灭火预案

    铁路专用线消防灭火预案 一、报火警 1、发现着火,当班员工应迅速直拨系统报警电话119或2119及消防专干电话********,说明地点、部位、着火介质、火势情况、有无爆炸危险、是否......

    铁路消防宣传月活动总结

    2022铁路消防宣传月活动总结(通用6篇)铁路消防宣传月活动总结120XX年是全面惯彻落实铁路大发展的一年,为确保提速安全持续稳定,加快推进和谐铁路建设的。班组全年始终贯彻落实《......

    铁路旅客列车消防管理规定

    铁路旅客列车消防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旅客列车消防管理,预防火灾,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和旅客 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铁路消防管理办法......

    铁路安全消防责任书(五篇范例)

    铁路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为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实施消防安全责任制,预防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私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

    铁路施工消防应急演练方案

    中铁十一局集团银西铁路YXZQ-6标二工区消防应急演练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铁路总公司关于持续开展安全大检查活动的通知及西成公司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

    中建铁路消防疏散应急预案范文

    中建铁路办公楼消防紧急疏散预案 为了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