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抓好开学初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如何抓好开学初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张占领
开学了,如何抓好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我们的头等大事。由于暑假很多学生在家中养成许多不良习惯,特别是中年级的小学生许多好习惯还没有养成,自我约束能力差。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行为习惯,我们抓住开学初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从基础小事抓起,开展礼仪规范教育、上课、作业规范教育、课间规范教育、路队规范教育等活动,让孩子尽快从假期中走出来,做到收心归位,投入正常的学习生活。
一、是礼仪规范教育。要求做到仪表端庄,服装整洁,坚持佩戴红领巾。做到向老师、长辈行鞠躬礼。日常往来交际用语要得体。
二、是上课、作业规范教育。上课:要做好课前准备,书籍、文具等摆放在课桌前右角上。上课的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在课堂上要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该先举手,待老师点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作业:学生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作业时要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拖拉、认真对待,字要写得端正、清楚。发现错误及时订正。对教师规定的口头、书面、操作实习等课内外作业都应重视,并按时完成。
三、是课间规范教育。课间活动时不在楼梯、走廊、过道间奔跑、追逐、打闹和游戏。在楼梯、走廊、过道上行走时,应礼貌让路,不得抢先、拥挤,靠右慢走讲秩序。
四、是路队规范教育。学生的路队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密切相关,上午大课间的上操路队,每天中午、下午的放学,集会活动的路队等等,要求做到“快、静、齐”,各个环节中又进行具体要求,如:要求学生在教室前面集合的时候,每天走出教室要自觉站到自己应该站的位置,不能打闹;路队行走过程中要做到“快、静、齐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持之以恒,进行长期严格的训练;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爱心、耐心和恒心。
第二篇:如何抓好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专题讲座
如何抓好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对学生特别是小学生进行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是一种使自然人变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儿童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也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也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校长牵头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要重视《规范》的贯彻落实。带头学习《规范》内容,领会实质,及时召开班主任、科任教师会 议,组织教师学习,提高教师对《规范》教育工作的思想认识,调 动教师员工的积极性,形成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的《规范》 教育氛围,为实施《规范》打下坚实基础。第二,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学好规范,我们将《规范》挂图挂在教 室前边的墙上,利用晨检时间,组织学生逐条学习;我们还将《规 范》内容扩展,在红领巾广播站中广播。为了提高学生对《规范》 的认识,我们举行了《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和《日常行为规范》 表演赛。只有让学生对某种行为越深刻,他们的行为就越正确、越 主动。第三,教师要起表率作用。在学校里,教师是促进学生正确行为 的养成和不良行为转变的最合适的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能成为学 生行为的效仿榜样。因此,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教师不仅要重 视《规范》的教育和训练,使他们逐步养成,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师 自身的良好行为去感染和影响学生,让学生去模仿、去学习。
二、从生活点滴、小事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三、学校加强文明礼仪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是是对学生加强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少先队为了切实抓好对学生的礼仪教育,积极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文明礼仪知识,并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从环境上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
四、注重强化训练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尤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他们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
五、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树立师表,蜡炬不成灰。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起到表率,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自己的老师是神圣的,教师的举止经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现在,许多学生卫生习惯差,果皮纸屑随手乱扔、教室里随处可见垃圾,可同学们却视而不见。有人往垃圾筒里扔垃圾,也是很少一部分。我们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先组织班队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就随手把它拣起来,有了垃圾、废纸总是亲自扔到垃圾筒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六、加强考核评估,促进行为规范化
评估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我们应加强巡查、同学间的互相监督,通过检查反馈,督促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另外,班级要加强评比,在教师的指导下,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竞争,使每个学生时时处处都能自觉地管理好自己,又能监督好别人,按照常规要求去做,也促使少数没有达到规范要求的学生自省,从同学的建议中认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规范化。
最后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同时,我们也要特别注意做好部分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工作,小学生的不良行为就其成因,不外乎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一直薄弱,经不起外界诱惑和缺乏良性教育环境,家庭朋友或外界环境因素影响等原因。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须对症下药,如我们采取“以导为主,导罚结合”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形成犯错要改正的观念。
行为习惯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今后如何将活动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好结合,这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总之,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小学生年龄小,懂得的知识又少,辨别是非能力较差。但是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加上天生好动、好奇,又具有模仿性强的特征,因此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要持之以恒。最终使我们的学生都成为有良好行为习惯的人才。
第三篇: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开学初我们将继续把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建设的切入点,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从小事抓起,从细节抓起,从现在抓起,扎实有效地进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同时,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切实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针对当前的新形势新要求,结合我校学生思想实际,德育工作现状和特点,拟订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从校园卫生、文明礼仪、安全、学习、生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树立良好校风,做到校风、校容、校纪有较大改观,各班在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仪、安全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有较大的进展,并以此建立我校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1、通过“感恩”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社会的良好品质。
2、通过“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敬师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为学生将来做文明公民奠定基础。
3、通过“卫生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讲卫生、讲秩序、讲
公德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4、通过“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5、通过“节俭习惯”养成教育,增强学生的节俭意识,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
6、通过“安全意识”养成教育,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防火安全、饮食安全、活动安全、游戏安全等意识,使学生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三、具体内容
1、感恩教育
(1)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育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
(2)上课认真听讲,遵守纪律,独立完成作业,考试不作弊,不顶撞老师,遇到老师主动问好,以优异的成绩感激老师的教育之恩。
(3)开展以“同学如手足,牵手同学,共同进步”为同学做一件有益的事,给班级做一件有益的事等活动,掀起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进的热潮,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4)开展爱护自然、爱护环境活动。要求每一个同学主动植一棵树、养一盆花,保护一片绿地,自觉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志愿者。
2、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1)尊敬师长,见到老师及外来人员要主动打招呼,背后不直呼教师的名字,与教师谈话主动立正站好,不顶撞辱骂教师和管理人员;(2)团结同学,不用污言秽语与同学交谈,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拉帮结派;
(3)进入教师宿舍,首先喊报告,得到教师允许后进入,不私闯教师办公室,不在楼道追逐和高声喧哗;
(4)举止文明大方,不穿奇装异服,学生不留长发、不染发、不佩戴首饰、不化妆(演出时除外),做到衣着整洁,端庄得体;(5)遵守公共秩序,广播操、升旗及集合时做到快、静、齐,听从安排,严守纪律,保持良好形象。打饭时不插队或故意拥挤,就餐时保持安静;
(6)参加升旗仪式时要庄重,保持立正姿势,两眼注视国旗。不得缺席,不得大声说话,要保持安静;
(7)校外住宿生要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不准在宿舍留宿他人,服从房主的统一管理;
(8)爱护花草树木和其它设备设施;不在教学楼拍打篮球,不践踏草坪;
(9)不参与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不吸烟酗酒。(10)男女同学,交往要得体,要有分寸。
3、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不乱吃“零食”,不购买假冒伪劣商品及“三无”食品;(2)不乱贴、乱写、乱画;
(3)不随地吐痰、不随手乱丢东西。养成把废纸、果皮、包装袋扔进垃圾桶中的习惯,特别要杜绝从楼上往楼下扔东西的不道德行为;(4)养成随手捡拾地面上废弃物的习惯,共同维护学校环境的整洁;(5)宿舍保持清新整洁,床上用品清洁美观、无异味,室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宿舍要经常开窗通风;
4、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1)课前要预习,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2)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3)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眼离书一尺,胸离桌一拳。
(4)上课专心听讲,不乱说乱动,勇于提问,积极回答,积极思考;(5)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6)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7)养成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8)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5、节俭习惯养成教育
(1)使用水、电应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教室不开无人灯;
(2)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3)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爱护校园内一草一木;(4)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不穿不适宜中学生穿的服装;(5)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6)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7)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食,不在校园边走边吃;(8)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6、安全意识养成教育
(1)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2)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拉;
(3)课间不做危险游戏,不在教学区和生活区拍球,运动时注意自我保护;
(4)不在走道,楼梯间做游戏,不准滑行楼梯扶手;(5)搞卫生、擦洗门窗时要注意自身安全;
(6)不准爬树、扒车、攀爬栏杆及篮球架,更不准攀爬升旗杆和围墙;
(7)遵守交通规则,丰富交通知识储备,远离交通安全事故;(8)不得私自到水库、池塘等危险地带戏耍;(9)严禁携带,私藏管制刀具、不私自玩火、玩电;
(10)遭遇危险,机智应付,设法拨打“110”“119”等报警电话。
四、活动安排
(一)全校动员(5月15日——6月1日)
1、团委会、学生会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
2、班级征集并确定自己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关的口号;
3、利用升旗仪式进行教育,宣传;
4、利用校园广播、班会和橱窗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再宣传再动员。
(二)专项实施(每学)
1、主题班会:“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变成行为”;(时间:5月下旬)
2、“文明与我同行”演讲比赛;(时间:6月上旬—6月下旬)
3、开展“感恩老师,奉献真情”活动。在学生中开展给老师写一封信、汇报一次思想、做一张贺卡、提一个建议、写一首诗等小型活动,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时间:6月、10月)
4、“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主题手抄报比赛;(时间:10月中、下旬)
5、主题班会:“诚实守信我先行”;(时间:11月)
6、班主任撰写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有关的案例、论文、活动设计、创新做法及PPT课件。(时间:本学)
(三)阶段表彰
1、每周颁发流动红旗。
2、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成绩突出的班级每个年级评一个先进班予以表彰,在班级量化管理考核时加3分。
3、对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表现突出的班级、班主任、学生进行表彰,评选一批“优秀班班主任”和“文明之星”。
4、按照教育局文件精神,学校将结合文明班级创建活动,评选一批“最美班级”。
五、实施办法
(一)高度重视,统一部署
“统一部署,分工明确,协调有力,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人尽其才。”
把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本学的工作重点来抓,确保各项活动的有序推进和求得实效,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
(二)广泛动员,全员参与
校园广播、橱窗、板报、校园网都将开辟专门栏目用来宣传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并把宣传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班主任、学生干部的重要工作来抓。
(三)突出重点,全面结合。
1、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学校常规管理相结合。
各处室、各年级的工作,以及各科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始终贯穿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2、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日常规范要求相结合。
强化日常规范:如坐立行走、手眼身形等;强化行为规范:如说话、礼仪、交际、活动等;强化学习规范:如阅读、表达、书写、作业等。
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校园活动载体相结合。
以政教处为龙头,以班主任为主体,全体教职工参与,辅以丰富多彩、贴近学生实际、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为载体,如各类比赛、展览、文娱表演等,开展教育活动。
4、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学生志愿者行动相结合。
以学生会为主体,积极发动全校学生开展学生自愿者活动。
5、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加强师德修养建设相结合。
加强师德修养建设,激励教师严谨笃学、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淡薄名利、志存高远,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人格魅力育人,运用良好的师德风范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思想道德影响,在心智上模范引领学生成长。
6、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与学科课堂教学活动相结合。
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参与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活动中来。
六、保障措施 评优罚劣 实施奖惩
1、明确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与班级常规工作考核挂钩,一同考核记载、实施奖惩。
2、全体教职员工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的表现,与年终评优评先挂钩,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照依据。学校将加强督查。
3、每学年在全校范围内以班级为单位,选出1—3名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模范学生,学校选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十佳学生”。
4、对那些不按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求去做,并有严重违反行为的学生要进行批评,并直接影响该班量化管理积分。
附:
**中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 **(校长)
副组长:组 员: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办公室于政教处,由**负责日常工作,**负责协助工作。
****
2015年3月10日
第四篇: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汇报
松烟小学德育序列化活动工作汇报
近年来,我校坚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相关文件要求,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加强学生行为规范教育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作了一些有益探索和研究,目前我校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形成了“教育—管理—反馈—再教育—再管理”的工作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工作思路。
为了切实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和各班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明确的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合力、三个联系”的总体工作思路开展养成教育。一个核心,即“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两个合力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和“全校师生的合力”;三个联系是“家校联系”、“学校、社区联系”、“班主任与科任联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常规管理,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训练机制。
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行为训练要强调持之以恒,有耐心。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行为训练工作:
一是行为训练有侧重点,如组织新生入学的行为训练,期初各年级队列训练,学习《守则和规范》,举办“查查找找”讨论会,让学生从思想上认知《守则和规范》内涵,行为上用《守则和规范》要求言行。
二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学校设立了“红领巾监督岗”,负责检查督促学生每天入校、离校的路队和纪律习惯,红领巾佩带及学生仪表习惯,班级卫生区、教室及个人的卫生习惯,学生课间活动、两操、就餐、排队用水、住宿纪律等一日常规行为习惯等。红领巾监督岗实行每天一小结,检查评分结果及时公布在“少先队活动角”和“文明班级擂台”上;每周一例会,汇报、总结、交流监督情况,评出文明班级和文明宿舍。评比结果在学期末纳入对班级的综合考核,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对校园中的好人好事、违纪事件进行及时通报、公布,净化了育人氛围,在学生中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
三是榜样激励,严爱结合。我校在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训练中,要求老师要注重“趣味”二字,让训练成为一种愉快的活动过程。例如,低年级老师们为了能及时纠正学生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等,他们在年级中开展了“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活动,教师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并把做得好的学生树为榜样,相互交流,师生同步,养成教育相得益彰,如此反反复复,让学生在训练中养成习惯。
三、拓宽训练途径,落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文明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2、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学生养成教育管理。坚持每月第一周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议,明确本月教育主题,安排当月工作,提醒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每周一次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最后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办好校园小广播、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寓“小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少先队活动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大型的学校队会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除要求学生排队出场、按次序入列、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地鼓掌致谢外,对队员的敬礼、站立、以及红领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规定。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队员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在《值周日志》、《值日登记表》和《红领巾监督岗督查情况登记表》上。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值周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以安全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人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包括学生宿舍、餐厅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将养成教育推向更高层次,各班要做好养成教育的自评活动,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一再不遵守《规范》、《守则》、《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能分清优劣,在赶、帮、超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每学年末都开展表彰活动,鼓励先进,创建人人争上进的良好氛围。
4、做好交流工作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使本学年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如何把握养成教育的特点,较好地处理养成教育过程持续性和内容灵活性的关系,实现养成教育的不断创新和深化。我们的体会是坚持不懈地开展系列的、有所侧重的、丰富多彩的月主题教育。近年来,我校坚持围绕五项少先队主题活动展开。
一是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逐渐养成热爱劳动习惯。如组织一年级新生开展“我能行”穿鞋、系鞋带比赛,让学生懂得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消除依赖思想,中高年级学生组织军训,学会吃苦,懂得什么是付出,什么是收获,举办才艺表演大赛、插花比,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收获的喜悦。
二是举行献爱心、助人为乐活动,培养学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不比吃穿比学习,不比花钱比节俭,助人为乐、献爱心的教育活动定期举行。学校在“情系灾区”献爱心活动中,学生们纷纷献出了他们平时积蓄,踊跃进行捐款。
三是深入开展“讲文明语,写规范字”活动,养成学生良好的言语和书写习惯。通过“早上讲,下午练”(早读班级开展即兴演讲,下午写字课坚持练字),现今我校师生讲普通话蔚然成风,学生的书写基本规范整齐。
四是开展“营造书香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通过家庭设立图书箱,班级设立图书角,学校建立图书室,形成图书资源网络。通过建全学校图书室开放制度,举办图书摘录展评、心得体会评选、优美片断朗诵比赛等活动,促进此项活动的开展,目前,已初见成效。
五是在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言行一致的良好行为。让学生从小养成说话算话,言出必行的行为,我们通过班队会,晨会等形式,以讲故事和具体事例教育学生,以“明理诚信”要求学生,让学生明白诚信做人的道理,不诚信做人的危害,有力地促进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五、加强家校联系,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得以延续。
我校十分重视调动校外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
首先是沟通家校协作教育渠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坚持经常性的家访制度,每学期家访面均达100%以上(含电话访),同时注重对学困生、富裕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其他特殊家庭子女的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对策,以教师的“真情”和“爱心”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积极配合。学校通过分发告家长书、分发对学生在家行为习惯的调查问卷,举行家长会就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进行研讨,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讲究教育方法,纠正一些家长对子女过于娇纵、或教之过严、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较好地使家校教育同步,巩固和提高了教育效果,从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行为,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一个最优化的家庭教育环境。
此外,我们还和派出所联合为学生上交通安全教育课、法制教育课、卫生保健教育课、环境保护教育课和讲革命故事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塑造灵魂、培养人的社会工程,贯穿于教育、训练、养成的全过程。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将这项工作抓好,以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五篇: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汇报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汇报
为了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岞山中心学校成立后,我们初中部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末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及相关文件要求,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遵循“低起点、小坡度、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方法,积极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为本学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现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工作思路。为了切实把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初中部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政教主任、教导主任、后勤主任、大团委及各班班主任为主要成员的“养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明确的养成教育工作方案,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合力、三个联系”的总体工作思路开展养成教育。一个核心,即“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两个合力为“学校、家庭、社会的合力”和“全校师生的合力”;三个联系是“家校联系”、“学校、社区联系”、“班主任与学科教师联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二、规范管理,强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训练机制。养成教育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要抓好学生行为的训练,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分层次、有梯度地对学生进行良好习惯的行为训练。行为训练要强调持之以恒,有耐心。我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行为训练工作:
一是行为训练有侧重点,建立年级训练序列: 初一学生刚进中学,带有新鲜感和好奇感。训练重点是:贯彻《中学生守则》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认真学习、尊师守法的文明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热爱劳动的品质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如组织新生入学的行为训练,期初各年级队列训练,学习《守则和规范》,举办“查查找找”讨论会,让学生从思想上认知《守则和规范》内涵,行为上用《守则和规范》要求言行。
初二学生对中学生活已基本适应,处于生理、心理变化时期,成人感、独立感、自我意识明显增强,渴望自理、自立、自强,学生多数进入青春期,对异性较为关注。渴望同学间的友谊。但思想简单,是非、善恶、假丑的分辨能力还不够强,思想情绪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这是训练的重点。
初三学生生理、心理逐步形成,思维活跃,升学与择业意识增强;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但思想方法还比较片面,看问题容易绝对化,感情不够稳定。初三学生面对升学,竞争与家长的压力增大,精神负担较重,对各项活兴趣减少。双差生违纪性质趋于严重。因此,我们围绕上述内容设计了训练重点。
二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自我管理。学校设立了“学生监督岗”,负责检查督促学生每天入校、离校的路队和纪律习惯及学生仪表习惯,班级卫生区、教室及个人的卫生习惯,学生课间活动、两操、就餐纪律等一日常规行为习惯等。监督岗实行每天一小结,检查评分结果及时公布;每周一例会,汇报、总结、交流监督情况,评出文明班级。评比结果在学期末纳入对班级的综合考核,作为评选先进班集体、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和班主任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利用社团广播站,对校园新闻、好人好事、违纪事件进行及时通报、公布,净化了育人氛围,在学生中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
三是开学初学校就制定了具体的方案和考核奖罚制度。利用开学的第一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全校各班都认真组织学生学习了《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争做一名合格的中学生。
三、拓宽训练途径,落实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
(一)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知”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四带”、“五无”。“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晚文明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2、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学科教学始终,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学生养成教育管理。坚持每月第一周召开一次全体教师会议,明确本月教育主题,安排当月工作,提醒教师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组织各种团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团队活动,健全学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知”:开学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2、坚持每周一次班会制度,总结本周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周工作。每月最后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讨论会,进行一次阶段性班内总结。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办好校园广播、学校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
4、寓“中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学生活动是养成教育的主渠道。大型的学校队会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除要求学生排队出场、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地鼓掌致谢等均有所规定。
(三)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在《值周日志》、《值日登记表》和《监督岗督查情况登记表》上。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值周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2、以安全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人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学生餐厅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监督岗”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3、形成制度,做好表彰,将养成教育推向更高层次,各班要做好养成教育的自评活动,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对一再不遵守《规范》、《守则》、《养成教育实施细则》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能分清优劣,在赶、帮、超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在每学年末都开展表彰活动,鼓励先进,创建人人争上进的良好氛围。
4、做好交流工作期末开展“养成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共同促进养成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工作方法,使本学年养成教育工作取得更大的进展。
四、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为了使我校能够真正树立起良好的校风,在社会上得到很好的声誉,学校通过多渠道、多方位不断加强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第一,政教处充分利用每周国旗下讲话和各种集合,加强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不断向学生渗透良好的行为习惯思想。要求学生养成尊老爱幼、互相帮助、讲文明、讲礼貌、关心热爱集体、保护环境、讲究个人卫生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上述学生的行为习惯,德育处协同团委进行检查、登记,并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之中。
第二,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充分利用班会时间,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教育、理想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班主任的工作也进行了检查登记,同样是纳入班级量化考核之中。这样,既加强了班主任的责任心,又培养了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学校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对学生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教育。充分利用了校园广播、学习园地、黑板报、橱窗、公布栏对校园内的好人好事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弘扬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正气,鞭笞了歪风邪气,这为营造良好的校风打造了很好的平台。
第四,为了配合学校开展树新风活动,校团委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有益的活动。如:组织全体团员和入团积极分子进行义务劳动,帮助学校改变环境面貌;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青春期健康教育等
第五,学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分别对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法制安全教育外,还对学生进行了假期安全教育讲座。增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了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创建文明、和谐、平安的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六,政教处每周利用时间分别对各班有问题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帮助他们端正思想,提高认识,改掉缺点和不足,搞好学习。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稳定了学生的思想情绪,促进了班风、学风、校风朝着健康向上的轨道发展。
五、加强家校联系,让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得以延续。
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我校十分重视调动校外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以提高校内教育的“巩固率”。
首先是沟通家校协作教育渠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养成教育要求学生校内校外一个样,必须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我们坚持经常性的家访制度,每学期家访面均达100%以上(含电话访),同时注重对后进生、富裕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和其他特殊家庭子女的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交流、探讨教育对策,以教师的“真情”和“爱心”赢得了广大家长的好评和积极配合。学校通过分发告家长书、分发对学生在家行为习惯的调查问卷,举行家长会就学生良好行为规范养成进行研讨,帮助家长端正教育思想,讲究教育方法,纠正一些家长对子女过于娇纵、或教之过严、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等不正确的教育方法,较好地使家校教育同步,巩固和提高了教育效果,从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理念和家庭教育行为,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了一个最优化的家庭教育环境。
其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另外,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
良好的行为习惯能为人的终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细致的塑造灵魂、培养人的社会工程,贯穿于教育、训练、养成的全过程。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将这项工作抓好,以促进我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汇报
岞山中心学校初中部
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