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4 06:43: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湖南省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湖南省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共)》。

第一篇:湖南省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共)

湖南省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等文件精神,扶持推广成熟、实用、先进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简称两型)技术及产品,现就做好两型技术及产品的评选认定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两型技术及产品范围:

(一)两型交通技术及产品,包括电动汽车、混合动力车、纳米机油、尾气净化等技术及产品。

(二)两型节水技术及产品,包括农用节水灌溉及控制系统、工业节水、楼宇节水、雨水中水利用等技术及产品。

(三)两型治污技术及产品,包括垃圾处理、水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清洁生产等技术及产品。

(四)两型能源技术及产品,包括太阳能、氢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智能电网、风光互补、页岩气等技术及产品。

(五)两型建筑技术及产品,包括可持续建筑、热泵技术、空调节能、绿色照明、节能电器、墙体保温、余热利用、节能玻璃、节能门窗、绿色装修等技术及产品。

(六)两型生产技术及产品,包括余热余压废气利用、能源替代、电机节能、能源系统优化、工业锅炉(窑炉)节能、集中供汽、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农林废弃物利用、生物农药、缓释肥等生产技术及产品;以产业园区循环化学改造、再制造产业化示范、“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农业循环经济、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示范、1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产业化示范等为主的循环经济技术及产品;以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粉煤灰、煤矸石、脱硫石膏、磷石膏、尾矿、冶炼和化工废渣、农作物秸秆、林业废弃物、建筑和道路废弃物、废弃服装、包装废弃物、废旧轮胎等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及产品;节地节材节粮等技术及产品。

(七)两型民用技术及产品,包括家庭、小区、社区用的节电、节煤、节气、节油、节水、节材、节地的灯具、灶具、家具、供暖、供热、供水以及走廊、道路、公共场地及设施等技术及产品。

第三条

两型技术及产品由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自愿申报,经技术及产品所在地的市级两型办或科技局推荐,由省两型办和省科技厅组成的专家评委会进行评审,择优审定。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四条

为切实加强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及推广工作的领导,由省两型工委牵头组织成立“湖南省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作为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及推广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

管委会的主要任务是:协助省委、省政府研究制订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统一部署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及推广工作;组织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部署节能减排工作,研究审议重大政策建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张文雄

省委常委、省两型工委书记

副组长:徐湘平

省两型办党组书记、主任

王柯敏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

成 员:

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省工信委党组书记、主任

省国资委党组书记、主任

省环保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林业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领导小组会议视议题确定参会成员。

第五条 管委会下设湖南省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管委会办公室),设在省两型办,具体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徐湘平兼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刘怀德、罗亚军兼任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

第六条

由省两型办、省科技厅聘请有关专家组成两型技术及产 3 品评选专家组,对所申报的所有技术及产品进行综合评选择优确定。

第三章 申报条件

第七条

申报两型技术及产品应具备以下要求:

(一)技术及工艺符合国家和省政府产业政策,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符合环保、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具备必需的工艺规程、安全规程、操作规程及工装、检测等手段。

(二)产品设计符合生态理念、结构合理、性能先进、技术适用、具备全新的功能或较原技术有明显改进,市场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佳,具有较高的示范、推广价值。

(三)技术及产品拥有不少于2个以上的用户,应用该项技术或产品消耗的能源明显节省,污染明显减少,居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符合相关标准或用户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

(四)技术资料齐全,符合规定的认定申报程序。

第八条 技术及产品应有国家或升级有关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鉴定证书、专利证书、认证证书或其他相关证明文件。

第九条

技术及产品本身或生产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不被认定:

(一)含有或使用国家法律、法规或对应行业标准中禁用的物质;

(二)安全性能、质量标准或卫生水平不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相关要求。

第四章 申报程序

第十条

两型技术及产品的申报程序:

(一)各市两型办或科技局(设两型办的市由两型办牵头,未设两型办的市州由科技局牵头)根据属地原则,负责本辖区有关技术及产品的推荐,统一报送湖南省节能减排科技服务中心(省科技厅下设机构)。

(二)各省、部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驻湘央企负责本单位有关技术及产品的推荐,收集申请资料,并统一报送湖南省节能减排科技服务中心。

(三)每年度10月份组织申报,11月份初评并公示,12月份公布并颁发证书。

第十一条

两型技术及产品申报资料包括:

(一)《两型技术及产品申报表》。

(二)申报单位法人资格证件复印件。包括法人代表身份证、营业执照副本、机构代码证等复印件。

(三)体现技术及产品节能、环保性能及质量安全的相关证明材料(如高新技术及产品认定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成果奖励证书以及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专利证书、认证证书、查新报告等)的复印件。

(四)技术知识产权证明文件或产权所有者出具的授权代理委托书原件及复印件。

(五)不少于2份用户使用报告(用户填写详细联系方式并签名,单位用户加盖公章)。

(六)涉及环境保护、安全、卫生的,提交有关部门批准的报告。

第十二条

申报两型技术及产品材料的要求:

(一)《两型技术及产品申请表》一式两份,独立装订。

(二)其他资料一式一份装订成册并编制目录。

(三)各市州两型办或科技局负责核对属地各单位申报的技术及产品资料原件,核对后在复印件上印章及签名确认与原件相符。

(四)湖南省节能减排科技服务中心负责核对各省、部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驻湘央企申报的技术及产品资料原件,核对后在复印件上印章及签名确认与原件相符。

第五章 评定程序

第十三条

初审:湖南省节能减排科技服务中心对各市州各单位推荐技术及产品的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没有通过初审的技术及产品告知推荐单位及退回相关资料。

第十四条

现场复查:经初审合格后,管委会办公室根据技术及产品的具体情况组织若干专家组,对申报工程进行综合技术资料和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现场复查,并提出评审意见。

现场复查方式和内容:

(一)听取技术及产品生产应用情况介绍。

(二)听取使用单位对技术及产品的评价意见。

(三)查阅技术及产品全部资料。

(四)实证考查技术及产品质量水平和应用情况。

(五)专家组对技术及产品考查结束后,对技术及产品的质量情况进行评议,提交书面评审报告。

第十五条 综合评审:省两型办、省科技厅组织两型技术及产品综合评选会,专家组成员对申报的参评的技术及产品进行综合评选。

第十六条 社会公示:综合评审通过的技术及产品向社会公示,6 收集反馈意见。

第十七条 管委会批准:管委会办公室就技术及产品评选工作向管委会汇报,由管委会确定最终名单。

第十八条 宣传发布:向社会发布两型技术及产品名单,并配套启动宣传推广工作。

第十九条

每两年对已两型技术和产品进行复查。对复查不合格的取消其称号。企业发生重大污染事故、停产破产、技术及产品出现安全事故、违反环保法规、群众投诉(含上访)3次以上,或弄虚作假者随时取消其称号。

第六章 扶持政策

第二十条

审定通过的技术与产品由省两型办、省科技厅联合省直相关部门授予“两型技术及产品”称号,并颁发证书。

第二十一条

审定通过的技术与产品将分批次入选由省两型办、省科技厅联合省直相关部门编制和发布的《两型技术及产品推广名录》和“两型技术及产品数据库”。

第二十二条

有技术与产品通过审定的申报单位优先享受以下扶持政策:

(一)优先邀请参加省两型技术及产品推广联盟,并优先邀请其负责人担任联盟理事。

(二)优先邀请参加省“两型社会”建设产业发展、技术及产品推广应用政策及标准的研究和草拟。

(三)优先纳入省两型示范工程、节能减排全覆盖工程,优先参与有关项目的竞标。

(四)优先给予“两型社会”建设、节能减排、成果转化及技术推广等政府财政项目资助。

(五)优先享受相关税收优惠、项目补贴、政府采购、民众购买补贴等政府支持。

(六)优先在两型展览馆、两型试验网、湖南科技网等媒体宣传。

第七章 评审纪律

第二十三条

申报单位提供的申报材料必须准确真实,不得弄虚作假。技术及产品申报的过程必须公正透明,不得向评审专家或工作人员行贿。违者,取消相关技术及产品申报资格。

第二十四条

受理部门必须严格把好初审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借机受贿。违者,将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警告记过,直至取消该部门的初审资格的处罚。

第二十五条

相关专家和工作人员必须秉公办事,行为规范,保守秘密,廉洁自律。违者,将视情节轻重予以批评教育,取消评审资格,并将违纪行为通知到相关单位。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 年

日起施行,解释权归省两型办。

第二篇: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各市州经(工)信委:

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规范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等工作,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我委对《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湘经信科技„2012‟305号)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014年5月4日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规范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评价和管理等工作,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健全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依照国家和省有关政策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是指全省工业领域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显著、具有重要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第三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统筹规划,综合平衡,合理配置资

源,规范、有序推进。

第四条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经信委”)负责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指导、认定、评价和管理等相关工作。

第二章 认 定

第五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每年组织一次。第六条 申请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在本省范围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上营业收入应不少于2亿元。

(二)技术中心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拥有相对固定和独立的研究开发场地,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不低于600万元;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研究开发投入,企业上的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本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至少1项发明专利授权、并维持为有效状态。

(三)技术中心的技术力量较强,有一批优秀的技术带头人和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创新队伍,在本省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四)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完善,发展规划和目标明确,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稳定。

(五)企业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和质量品牌建设,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保障体系。

第七条 认定程序:

(一)企业按属地原则向其所在市州经(工)信委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要求上报申报材料。

申报材料包括:《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报书》(附件1)、《企业基本情况表》(附件2);有效发明专利证书及其副本、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上会计报表、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证明材料的复印件(加盖公司公章)。材料胶装成册、一式二份,并附电子文档。

(二)市州经(工)信委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按照当年申报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要求,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将推荐企业的申请材料和书面推荐意见(一式二份)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至省经信委。

(三)省经信委组织对企业申报材料进行初评、核查、专家评审和综合审查,统筹平衡,择优认定。

(四)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由省经信委发文公布,并颁发《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牌匾。

第三章

评 价

第八条 省经信委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每年进行一次评价。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应按要求报送季度相关情况和评价材料。

第九条 评价程序

(一)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上评价材料报所在市州经(工)信委。

评价材料包括:《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

(附件3)、《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附件4)等,胶装成册、一式二份。

(二)市州经(工)信委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材料进行初审,出具审查意见后上报省经信委。

(三)省经信委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审查,组织专家依据《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附件5)进行计算、分析,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给出评价结果。

第十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一)评价得分90分及以上为优秀。

(二)评价得分在60分(含60分)至90分之间为合格。

(三)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价为不合格:

1、评价得分低于60分;

2、企业全面停产1年以上;

3、逾期一个月不上报技术中心评价材料;

4、上报的技术中心评价材料弄虚作假。

第十一条 省经信委对评价结果审核确认后予以发布。

第四章 调整与撤销

第十二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发生重组、更名等重大调整事项的,应在办理相关手续后 30个工作日内通过所在市州经(工)信委将有关情况上报省经信委。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一)评价不合格;

(二)企业自行要求撤销其“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三)所在企业被依法终止;

(四)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

第十四条 省经信委对调整与撤销“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企业,与评价结果一并公布。第五章 管理与政策

第十五条 提供虚假材料的企业,经核查属实的,企业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第十六条 被撤销“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企业三年内不得重新申报。

第十七条 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应积极配合所在市州经(工)信委做好本企业技术创新情况和数据调度上报工作。

第十八条 省经信委对新认定的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依照省相关政策规定给予资金奖励,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促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和发展。

第十九条 省经信委对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有关计划、专项和基金支持,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第二十条 对认定2年以上(含2年)、创新能力突出的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优先推荐其申报国

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12年6月15日发布的《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湘经信科技„2012‟305号)同时废止。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经信委负责解释。

附件:

1、《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2、《企业基本情况表》

3、《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提纲

4、《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

5、《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篇: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陕西省科学技术厅、陕西省财政厅、陕西省国家税务局、陕西省地方税务局、西安海关关于印发《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的通知

2007-9-24 【大 中 小】

发文单位: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陕西省地方税务局 陕西省

工业交通办公室 西安海关 文

号:陕工交发[2007]124号

发布日期:2007-9-24 执行日期:2008-1-1 各市经委(经贸委、工交办、工业局、工经局)、杨凌示范区经贸发展局、省级各有关部门:

为规范和加强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的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我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参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订本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七年九月二十四日

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规范和加强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我省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功能与示范作用,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和《科学技术进步法》,参照《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管理办

法》,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为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的主体地位,对我省主要产业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创新业绩突出,创新管理规范,具有重要示范和导向作用的企业技术中心予以认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以鼓励和引导企业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条 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西安海关负责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进行宏观指导,并负责企业技术中心认定评价的具体组织及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认

第四条 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工作每两年组织一次,受理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

申请的截止日期为认定当年的6月15日。

第五条 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根据全省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及全省行业、产业技术创新的目标,发布当年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领域指导目录及

相关要求。

第六条 申请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企业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2%,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占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的比例不低于20%。

2、企业主要领导重视技术中心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为技

术中心的建设及运行提供良好的条件。

3、企业具有较强的经济技术实力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在全省主要行业中具备明显优势和重要地位,产品技术附加值高,技术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4、技术中心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及试验条件,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稳定的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水平及技术开发投入额在全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5、技术中心的技术力量较强,有一批优秀的技术带头人和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创新队伍,在我省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6、技术中心组织体系完善,运行机制健全,规划目标明确,产学研合作稳定,技术创

新绩效显著。

7、企业一年内(指申请之日起向前推算一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申请认定省级技术中心:(1)有偷税、骗取出口退税的违法行为的。(2)涉嫌涉税违法行为,正在接受

审查的。

第七条 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程序:

1、企业向各市经委(工交办)、省级行业办及有关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要求上报申请材料,申请材料包括《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见附件一)和《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见附件二)。

2、主管部门对企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按照有关要求,确定推荐企业名单,并将企业申请材料及推荐意见(一式三份),在规定时间内上报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

3、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依据《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组织有关

专家进行评审。

4、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西安海关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初评结果、专家意见进行综合审查后,择优确定陕西省认定企业技

术中心名单,并予以公告。

第三章

评 价

第八条 依据《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对陕西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

每两年评价一次。

第九条 当年通过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参加下一企业技术中心评价。

第十条 评价程序:

1、材料上报: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于当年4月10日前将评价材料上报主管部门。评价材料包括:《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见附件三)和《企业技术中心

评价材料》(见附件二)等。

2、数据初审:主管部门对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材料进行初审,并出具审查意见,于当年4月25日前以正式文件上报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一式三份)。

3、材料核查: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委托符合条件的中介评估机构对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及相关情况进行核查,核查方式包括:会议核查、现场核查、信函核查、网上

核查等。

4、评价结果计算:中介评估机构对经核查的数据按照《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的规定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评价结果,并形成评价报告。

5、评价结果确认: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对评价结果及评价报告进行审核确认,并发

布评价结果。

第十一条 技术中心的评价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

1、评价得分在85分及以上为优秀;

2、评价得分在60分(含60分)至85分之间为合格;

3、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评价为不合格;

(1)评价得分低于60分;

(2)企业破产或被兼并;

(3)企业全面停产半年以上;

(4)连续两次评价得分低于65分(含65分);

(5)逾期一个月不上报技术中心评价材料。

4、评价得分低于65分(含65分)的给予警告。

第四章 调整与撤消

第十二条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所在企业发生改制、合并、分立、股权转让、更名等重大调整的,应当在办理相关手续后30个工作日内由主管部门将有关情况上报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同时抄报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西安海关。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1、评价不合格;

2、企业自行要求撤销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

3、由于技术原因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故的企业;

4、有税收违法行为的企业。

第十四条 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西安海关对调整与撤销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及当年新认定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以公告形式一

并公布。

第五章 管理与政策

第十五条 企业上报的申请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材料和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评价材料的内容和数据应真实可靠。提供虚假材料的企业,经核实后,申请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三年内不得申请省级认定;已是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撤销其省级企业技

术中心资格,三年内不得申请省级认定。

第十六条 因第十三条原因被撤销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资格的,两年内不得重新申报省级

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

第十七条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按要求于每年1月20日前上报上一企业技术中心快报,7月20日前上报当年上半年企业技术中心快报。

第十八条 在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给予警告的企业,由主管部门负责督促企业整改,并将整改报告上报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

第十九条 对在上一评价中取得优秀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上报的创新能力建设项

目将优先给予支持。

第二十条 对在评价中取得优秀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将优先推荐申报国家认定企业技

术中心。

第二十一条 根据产业发展重点,鼓励企业进行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强产学研结合,不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参观考察和经验交流等活动,促进企业加大技术中心建设力度,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第二十二条 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地税局、西安海关等政府部门集中社会各方资源,鼓励技术中心企业积极创新,不断加大技术开发投入力度。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若干配套政策。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各市也可结合本地区实际,参考本办法,制定政策,开展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管理工作,并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给予相应支持。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由陕西省工业交通办公室会同省科技厅、省财政厅、省国税局、省

地税局、西安海关负责解释。

附件一:《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申请报告》编写提纲

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1、企业经营管理等基本情况,包括所有制性质、职工人数、企业总资产、资产负债率、银行信用等级、销售收入、利润、主导产品及市场占有率、技术来源等。

2、企业在本行业领域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和竞争能力与国内同行业领域相比所具有的规

模和技术优势。

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本情况

1、企业技术中心的发展规划及近中期目标。

2、目前企业技术中心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包括:各项制度建立,组织建设,研发经费的保障,激励机制,创新环境,产学研合作等。

3、企业技术中心研究开发及实验的基础条件。

4、企业技术中心的研究开发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原始性创新、自主开发、引进技术消化吸收、产学研合作、企业间技术合作等。

5、企业技术中心信息化建设。

6、企业技术中心技术带头人及创新团队的情况,人才培养情况。

附件二:

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材料

一、企业技术中心评价表

企业名称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所属行业

主营业务

企业负责人

联系电话

技术中心负责人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联系传真

电子邮件

企业网址

报告

序号 定量数据名称 单位 数据值

企业营业收入总额 万元

企业利润总额 万元

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万元

4(T-1)年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 万元 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 万元

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 万元

其中: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 万元

7(T-1)年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 万元 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 项

其中: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数 项

其中:对外合作项目数 项

新产品销售收入 万元

新产品销售利润 万元

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 万元

企业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 万美元 企业职工总数 人 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 万元 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 人

其中: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 人 技术中心职工人数 人

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 万元

技术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 万元 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 人

技术中心博士人数 人 来技术中心从事研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 人月

技术中心在海外设立开发设计机构数 个

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 个

通过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实验室数 个

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 项

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 项 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 项

其中: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 项 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 项 企业获得的驰名商标数 个 企业获得的陕西或中国名牌产品数 个

获省级以上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数 项

二、需提供的附件及证明材料

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项目一览表(B107-1)、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表(B107-2)。未列入国家统计局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统计范围的企业应参照上述两

个表的格式填报后提交。

2、企业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的复印件。

3、大型企业集团应将下属企业的(B107-

1、B107-2)表合并填报,资产负债表、损益

表、现金流量表进行合并填报。

4、评价指标的必要证明材料,主要包括:技术中心高级专家和外部专家、对外合作项目、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在研和完成的全部科技项目、发明专利、参与制定的标准、国家认证实验室、驰名商标、陕西(中国)名牌产品、科技奖励等方面的内容。

三、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1、报告: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T-1)年指报告

的前一年。

2、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

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

3、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

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4、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企业销售产成品、试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

收入总额。

5、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

6、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措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赎买自制设备支出、其他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

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7、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

8、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当年)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科技项目,包括当年完成、年内仍在进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开发项目的性质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目数与基础研究项目数之和。

9、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数:指研究开发周期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技术开发

项目数。

10、对外合作项目数: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联合开展的科技项目数。

11、新产品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指报告期本企业销售新产品实现的销售收入。新产品销售收入是产品销售收入的组成部分,计算口径与产品销售收入一致。新产品即包括经政府有关部门认定并在有效期内的新产品,也包括企业自行研制开发,未经政府有关部门认

定,从投产之日起一年之内的新产品。

新产品:指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原有产品有明显改进,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的产品。新产品包括全新型新产品和重大改进型新产品二大类。

全新型新产品:指与以前制造的产品相比,其用途或者技术设计和材料三者都有显著变化的产品。这些创新可以涉及到全新的技术,也可以基于组合现有技术新的应用,或者源于

新的知识的应用。

重大改进型新产品:指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产品性能得到显著提高或者重大改进的产品。若产品的改变仅仅是在美学上(外观、颜色、图案设计、包装等)的改变及技术上的较小的变化,属于产品差异,不作为新产品统计。

12、新产品销售利润:指企业销售新产品所实现的利润。

13、企业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指年末整个企业用于科研、技术开发的仪器、科研设

备、中间试验设备的原值(帐面原值)。

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包括技术开发仪器、技术开发设备、技术开发检测设备、中间试验设

备等。

14、企业自有品牌产品与技术出口创汇额:指企业出口自己生产的自有品牌的产品和向

国外出口技术所收入的外汇。

15、企业职工总数:指企业在册职工人数。

16、企业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指企业在册全部职工一年的货币收入的总额。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货币收入的总和。

17、企业科技活动人员数:指企业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以及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累计从事科技活动的时间占制度工作时间10%

(不含)以下的人员不统计。

(1)直接从事(或参与)科技活动的人员包括:企业所属的技术中心及中试车间(基地)等机构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其它辅助人员;虽不在上述机构工作,但编入科技活动项目组(攻关小组)的人员。

(2)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管理和为科技活动提供直接服务的人员包括:企业主管科技工作的负责人,企业科技管理部门(科研管理处、部、科等)的工作人员,直接为科技活动提供资料文献、材料供应、设备维护等服务的人员。不包括保卫、医疗保健、司机、食堂人员、茶炉工、水暖工、清洁工等间接服务人员。

18、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数:指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中从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的人员。包括直接参加上述三类项目活动的人员及这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人

员。

19、技术中心职工人数:在技术中心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从业人员年平均数。包括技术中心科研开发人员、直接管理人员和直接为其服务的人员等。

20、技术中心人员培训费:指技术中心工作人员在国内、海外地区接受继续教育和专项

培训的费用总支出。

21、技术中心全体职工年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在册全体工作人员的年货币总收入,包括工资、福利费、奖金、政策补贴、项目提成等各项收入的总和。

22、技术中心高级专家人数:指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获得国家、省、部和计划单列市等政府部门认定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或者享受国家、省、部和计划单列市专项津贴的专家的人员数。

23、技术中心博士人数:指全职在技术中心工作、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数。在站的博士

后可以作为博士进行统计。

24、来技术中心从事开发工作的外部专家人数:指来技术中心从事研究、技术开发工作的具有较高科技开发能力的海内外专家累计人月。最小统计单位为: 0.5人月。

25、技术中心在海外设立开发设计机构数:指技术中心在港澳台地区及国外设立以科研

开发、设计为目的的开发机构数量。

26、技术中心与其他组织合办开发机构数:指技术中心与高校、研究院所、其他企业联合设立的以科研开发设计为目的的组织机构数量。

27、国家和国际组织认证的实验室数: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国家部门和国际组织认定认证的、仍在有效期内的实验室、检测中心的数量。

28、完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指企业完成(结题)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之和。

29、企业拥有的全部有效发明专利数:指企业作为专利权人拥有专利权属、经国内外专利机构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全部发明专利件数。

30、当年被受理的专利申请数:指企业报告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专利申请并被受

理的专利件数。

31、被受理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指企业报告内向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发明专利申请并

被受理的专利件数。

32、最近三年主持和参加制定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数:指企业在报告、报告前一年、报告前二年主持或参与制定,目前仍有效执行的国际、国家、行业标准的数

量。

33、企业获得的驰名商标数:指企业拥有的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或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评定的陕西或中国驰名商标数(含国际驰名商标数)。

34、企业获得的陕西或中国名牌产品数:指企业拥有的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评定的陕西或中国名牌产品数。

35、获省级以上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奖项目数:指企业获得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的项目总数。

附件三:《陕西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工作总结》提纲

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需要提交工作总结,以全面总结上一企业技术创新与技术中心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一、企业技术创新战略与规划的实施情况,包括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制定与调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涉及企业秘密可作技术处理)。

二、企业主营与国内同行业相比所具有的规模和技术优势。

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包括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情况、技术中心组织建设(内部组织设置与调整、下属企业组织设置、与外部单位共建组织及运行情况等)、技术中心创新机制建设(技术带头人培养、人才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投入制度及执行情况等)、合作创新情况(产学研之间、企业之间及国际合作情况)、企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研究试验设施、检测设施、信息化设施)。

四、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开展情况,包括重点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创新情况、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等创新情况。

五、技术创新信息化建设情况。

六、其他有特色的工作情况。

陕西省财政厅 陕西省国家税务局 陕西省科学技术厅 陕西省地方税务局 陕西省工业交通

办公室 西安海关

第四篇:关于发布《湖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湖南省国家税务局 财政厅文件

公告 〔2012〕4号

关于发布《湖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办法》的公告

现将《湖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办法》予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特此公告。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湖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家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156号)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源综合利用及其他产品增值税政策的补充的通知》(财税〔2009〕163号,以下统称“156号文件”)、《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及劳务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1〕115号,以下简称“115号文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退(免)增值税的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申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优惠的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在向主管税务机关提交申请报告(申请报告应当载明综合利用资源的名称、来源,生产产品名称、产销量、销售额或劳务收入额,综合利用资源比重,核算情况等事项)、填写《税务认定审批确认表》(申请享受免税优惠的纳税人还应当填写《纳税人减免税申请审批表》)的同时,还应当分别不同情况,提供以下资料:

(一)提供或生产销售“156号文件”规定的劳务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应当提供:

1.从事污水处理劳务的,应当提供县级以上(含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水质标准符合《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最近时期监测报告;

2.利用风力生产电力的,应当提供相关主管部门的项目审批文件;

3.生产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应当提供相关主管部门或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享受增值税优惠政策的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规定的技术要求或标准的证明文件;

4.生产销售其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应当提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及产品认定文件、《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

(二)提供或生产销售“115号文件”规定的劳务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的,应当提供: 1.县级以上(含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同意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县级以上(含县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证明(无污水排放的,出具无污水排放证明)以及2010年1月1日以后未因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受到刑事处罚或者行政处罚的证明;

2.省级以上(含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认定的具有产品质量检验资质的机构出具的符合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检测报告(以生物质为原料发电的除外);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证书》及《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证书附表》;

3.除上述外,下列纳税人还应当提供:(1)以生物质为原料发电的,提供项目核准或审批部门出具的符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发改能源〔2006〕13号)要求的证明材料和县级以上环保部门出具的生产排放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第1时段标准或者《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01)的最近时期监测报告;

(2)废塑料综合利用生产企业,提供ISO9000、ISO14000认证证书;(3)危险废弃物综合利用企业,提供《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本条

(一)、(二)项纳税人应提供证件资料的复印件,并在复印件上注明“与原件一致”,加盖公章。

第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提出的申请,根据下列情况分别做出处理:

(一)申请资料齐全,并且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受理;

(二)申请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场退回,并告知纳税人补正;

(三)申请资料载明的综合利用资源、产品及劳务不属于“156号文件”、“115号文件”规定范围的,应当告知纳税人不予受理,同时说明不予受理的理由。

第五条

主管税务机关受理纳税人申请后,经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在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中进行税务认定、减免税文书处理,并及时告知纳税人。

第六条

纳税人自税务认定的当月(税款所属期,下同)起,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优惠。

第七条

纳税人应当单独核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的销售额或劳务收入额。

纳税人购进的原料应当按类别、品名、数量、金额等进行明细核算,正确反映购进、领用、结存情况;凭购进原料的合法凭证及运输结算单据、付款凭证、过磅单、化(检)验单、入库单等记账。

第八条

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免税优惠的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分别提供《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免税纳税人报告表》(见附件1)、《享受资源综合利用劳务免税纳税人报告表》(见附件2),并将单独核算的当期销售额或劳务收入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主管税务机关据此办理免税手续。

第九条

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的纳税人,在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将单独核算的当期销售额填入《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栏下的“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或《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小规模纳税人)“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不含税销售额”栏。

纳税人在填写《退税申请审批表》申请退税时,应当提供《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即征即退纳税人报告表》(适用水泥及水泥熟料产品,见附件3)、《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即征即退纳税人报告表》(适用其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见附件4)、《税收通用缴款书》等缴税凭证复印件。主管税务机关按照税款退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手续。

第十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日常管理。主要包括:

(一)了解纳税人生产能力、生产工艺、产品类别、产品质量与掺兑比例检验、资源来源及比重计算情况;

(二)掌握纳税人生产原料、产品产销及销售额核算情况;

(三)审核纳税人纳税申报、退(免)税产品进项税额分摊、退税申报情况;

(四)监控发票的领购、使用、缴销情况;

(五)查看纳税人环保处罚、质量认证、经营许可情况;

(六)根据管理需要,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对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进行抽检;

(七)加强纳税评估。

第十一条

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评估中发现纳税人有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退(免)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或其他需要立案查处的税收违法行为嫌疑的,应当移送税务稽查部门处理。

第十二条

纳税人提供劳务或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享受增值税退(免)税优惠:

(一)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一)项规定的纳税人,名称发生变更或与《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注明的纳税人名称不一致的,在变更或不一致期间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二)纳税人生产工艺或配方发生变化,不符合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退(免)税条件的,自生产工艺或配方发生变化的当月起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三)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的纳税人,提供不属于有审批权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自投产的当月起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提供的劳务;

(四)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的纳税人,生产销售未在竣工验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列明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五)属于本办法第三条第(二)项规定的纳税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受到刑事处罚或县级以上环保部门行政处罚的,自处罚作出的当月起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六)《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危险废物综合经营许可证》等资格资质有效期届满或被终止的,自资格资质有效期届满或被终止的次月起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七)掺兑比例检验、资源比重计算未达规定标准期间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八)未单独核算期间生产销售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或提供的劳务。

第十三条

主管税务机关发现纳税人有弄虚作假骗取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优惠的,除移送税务稽查部门查处或追缴所骗退税款外,应当自纳税人骗取优惠违法行为发生的当月起,取消其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增值税退(免)税优惠资格,且三年内不得再次受理纳税人申请。

第十四条

主管税务机关应当加强与同级财政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按季将《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退(免)增值税情况表》(见附件5)送同级财政部门;市州国税局及同级财政部门应将附件5汇总后分别上报省国税局和省财政厅。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适时对享受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及劳务退(免)增值税优惠的企业进行抽查,重点抽查退(免)增值税税额较大、综合税负率偏高、纳税增长异常的企业,对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反馈主管税务机关依法处理。

第十五条

本办法未尽事宜依据国家有关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和税收规范性文件执行。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湖南省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管理办法(试行)》(湘国税发〔2007〕168号)同时废止。

下载湖南省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湖南省两型技术及产品评选认定管理办法(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